建立GPS格网电离层模型的站际分区法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共5套).概要

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为基准。
A、铷原子钟B、氢原子钟C、铯原子钟D、铂原子钟2.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8区B、西8区C、东6区D、西6区3.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 D )进行调整的。
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B、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D、协调世界时(UTC)4.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B、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天球坐标系5. 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1×10— 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
A、20B、30C、40D、506. 1977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B)。
A、JYD1958.0B、JYD1968.0C、JYD1978.0D、JYD1988.07.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A、a=6378140、α=1/298.257B、a=6378245、α=1/298.3C、a=6378145、α=1/298.357D、a=6377245、α=1/298.09.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 颗工作卫星及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D)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GPS思考题附参考标准标准答案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GPS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L1载波上没有P码信息.(×)L1载波上有P码信息,用于捕获P码2.精密星历可以用于实时导航之中.(×)精密星历是后处理星历,不能用于实时导航中3.WGS-84是一种协议坐标系.(√)4.GPS相对定位中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 (√)5.LADGPS是局部区域差分系统地简称.(√)6.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无关,因此常用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地位置.(√)7.从时间系统地实质来说,GPS时间系统是一种原子时.(√)8.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接收机地钟差.(×)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星站二次差分可以消除接收机地钟差.9.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地关系,一般是先进行旋转后平移,实现两坐标地转换. (×)b5E2RGbCAP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地关系,一般是先进行平移后旋转,实现两坐标地转换.10、在观测中要求卫星高度角地目地主要是减弱电磁波在大气层传播地误差.(√)11、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12.升交点地赤径,轨道地倾角,唯一地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地相对定位.(√)13.GPS中定位中获得地是大地高,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GPS中定位中获得地是大地高,不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14.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天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15.GPS定位结果地转换可以在约束平差过程中实现.(√)16.WGS84坐标系是一种理论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坐标系.17. 实时导航中可以使用精密星历. (×)实时导航中使用广播星历.18. GPS网平差是以野外原始观测数据值为基本观测量.(×)GPS网平差是以基线解算后获得地基线向量为基本观测量.19.不同地坐标系之间一般存在着平移与旋转关系. (√)20. 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地瞬时位置比较方便.(√)21.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22.开普勒六参数中,真近角点V确定了任意时刻卫星在轨道上地位置.1 / 49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3.GPS接收机测定点在WGS84坐标系中地坐标差,这是绝对定位.(×)GPS接收机测定点在WGS84坐标系中地坐标差,这是相对定位.24.GPS定位中采用地RTK技术是属于相对静态定位方式. (√)25.GPS时间系统由GPS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控制. (×)26.GPS卫星是一种随机噪声码. (×)27.C/A码信号由L1载波传输,P码信号是由L2载波传输. (×)28.载波信号是一种被调制地信号,只限用来转载、传输测距码信号和导航电文等. (×)29.C/A码地精度高于P码精度. (×)30.单点定位至少需要四颗卫星信号同时被接收. (√)31..观测窗口中卫星几何图形优劣由几何图形强度因子GDOP值反映,GDOP值愈大,几何图形分布愈好. (×)p1EanqFDPw32..当基线测量精度相当时,基线≤20KM,适选择单频接收机.(√)33..当GPS接收机只用于建立平面控制网时,接收机无线高度测量精度与平面控制网精度无关. (×)DXDiTa9E3d34. GPS定位中采用地RTK技术是属于单点动态定位模式(×)35. GPS时间系统由GPS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控制;(×)36. GPS信号是一种随机噪声码;(×)37. C/A码信号由L1载波传送、P码信号由L2载波传送;(×)_38. 载波信号是一种被调制地信号,只能用来加载传送测距码信号和导航电文;(×)39. C/A码地精度低于P码精度;(√)40. 米级单点定位至少需要同步观测四颗卫星;(√)41. 观测窗口中卫星几何图形优劣由几何位置精度因子PDOP值反映,PDOP 值愈大,几何图形分布愈好;(×)42. GPS控制网布设不受通视条件和距离限制;(×)43. GPS平面控制网精度与GPS天线高量测精度有关;(√)44.GPS广播星历解算结果属独立坐标系.(×)45.SA政策是指选择可用性,AS政策是指反电子欺骗.(√)46.观测窗口中卫星几何图形优劣由几何位置精度因子PDOP值反映,PDOP值愈大,几何图形分布愈好.(×)RTCrpUDGiT47.GPS网地同步环观测要求相互通视.(×)48.某GPS点地高程精度比平面精度高.(×)49.WGS-84坐标系是一种左手协定坐标系.(×)50.确定整周未知数N与探测周跳是解决同一个问题.(×)051.GPS信号都源于一个公用地10.23MHz基准信号.(√)2 / 49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52.GPS网地点与点间要求通视.(×)53.某GPS点地高程异常值等于该点地大地高与正常高之差.(√)54. GPS定位中采用地RTK技术是属于单点动态定位模式(×)55. GPS时间系统由GPS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控制;(×)56. C/A码信号由L1载波传送、P码信号由L2载波传送;(×)57. 载波信号是一种被调制地信号,只能用来加载传送测距码信号和导航电文;(×)58. GPS平面控制网精度与GPS天线高量测精度有关;(√)59. GPS定位中采用地RTK技术是属于相对静态定位模式( × )60. GPS时间系统由GPS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控制;(×)61. C/A码信号由L1载波传送、P码信号由L2载波传送;(×)62. C/A码地精度低于P码精度;(√)63. 观测窗口中卫星几何图形优劣由几何位置精度因子PDOP值反映,PDOP 值愈大,几何图形分布愈好;(×)64. GPS控制网布设不受通视条件和距离限制;(×)65. GPS广播星历解算结果属独立坐标系.(×)66.SA政策是支选择可用性,AS政策是指反电子欺骗.(×)67.岁差是长周期误差,章动是短周期误差.(√)68.GPS网地同步环观测要求相互通视.(×)69.某GPS点地高程精度比平面精度高.(×)70.确定整周未知数H与探测周跳是解决同一个问题.(×)071.GPS信号都源于一个公用地10.23MHz基准信号.(√)72.GPS网地点与点间要求通视.(×)73.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74.开普勒六参数中,真近角点V确定了任意时刻卫星在轨道上地位置.(√)75.GPS接收机测定点在WGS84坐标系中地坐标差,这是绝对定位.(×)GPS接收机测定点在WGS84坐标系中地坐标差,这是相对定位.76. GPS网平差是以野外原始观测数据值为基本观测量.(×)GPS网平差是以基线解算后获得地基线向量为基本观测量.77.不同地坐标系之间一般存在着平移与旋转关系. (√)79. 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地瞬时位置比较方便.(√)80.升交点地赤径,轨道地倾角,唯一地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地相对定位.(√)81.GPS中定位中获得地是大地高,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GPS中定位中获得地是大地高,不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82.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天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3 / 49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83.GPS定位结果地转换可以在约束平差过程中实现.(√)85.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接收机地钟差.(×)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星站二次差分可以消除接收机地钟差.86.L1载波上没有P码信息.(×)L1载波上有P码信息,用于捕获P码87.精密星历可以用于实时导航之中.(×)精密星历是后处理星历,不能用于实时导航中88.GPS相对定位中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 (√)89.LADGPS是局部区域差分系统地简称.(√)90、测地型接收机,主要采用伪距观测进行定位.(×)测地型接收机,主要采用载波相位观测进行定位.91、GPS高程是一种大地高.(√)92、GPS定位地实质是空间距离后方交会.(√)93、经过基线解算,获得了,而且它们是不相关地.(×)z,?,?x?y经过基线解算,获得了,而且它们是相关地.z??y,x?,94、利用信号进行速度测量,是基于站星距离地测量.(√)95.美国对GPS用户地限止主要采取AS(选择可用性)、SA(电子欺骗) .96.构成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三大部分是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机.97.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地面上同时最少能观测定4颗卫星.98.GPS测距码有__C/A码___和___P码___两种.99.GPS卫星星历反映地是卫星轨道参数信息.100.GPS接收机按其接收信号频率可分单频和双频_.101.载波相位定位地技术难题是整周未知数确定和控制修复整周跳变.102. GPS卫星星座需要在夹角为___55____度地轨道面上分別布置____4_____颗卫星,才能保证地面上无遮挡情况下,同时最少观测____4_____颗卫星.5PCzVD7HxA103. GPS卫星信号包括__载波、_ 测距码和__导航电文__ ____.104、 GPS卫星导航电文提供地是____卫星轨道参数_______和____卫星钟、大气等改正__两大类信息.jLBHrnAILg105、GPS接收机从仪器结构来划分,可分为___天线单元__、___接收单元__、 __控制记录单元__和____供电____四大主要部分.xHAQX74J0X106. GPS测量时,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用______GPS______时间系统,该系统与____UTC______时间相似,均为原子时.107. GPS标准相对静态定位数据处理流程为___数据釆集___、_数据传输_、___数据预处理_、_____基线解算_____和_____GPS网平差______.LDAYtRyKfE4 / 49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08.两台以上接收机非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所构成地基线网称异步基线网_(环)_.109. GPS卫星星历分为____广播星历____和____精密星历_______两种.卫星钟地基本频率10.24MHZ _______产生地. 110. GPS信号是由______111. GPS接收机从仪器结构来划分,可分为_整体式_和_分体式__两大类.112. 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地观测称_同步观测. 113. 4台接收机观测地同步独立基线数为______(4-1)=3____________.114. P码是精码, C/A码是粗码.115.观测站与四颗观测卫星构成地六面体体积越大,所测卫星在空间地分布范围越大,GDOP值越小,观测精度越高 . Zzz6ZB2Ltk116.GPS卫星轨道高度为20200公里,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恒星时117.GPS工作卫星是由分布在 6个轨道面内 24 颗卫星组成.118. GPS工作卫星地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五个监控站119.观测站与四颗观测卫星构成地六面体体积越小,所测卫星在空间地分布范围越小,GDOP值越大,观测精度越低 .dvzfvkwMI1120.GPS测量地基准包括WGS-84和国家大地坐标系 .121. 天球坐标系适合描述天体或卫星地位置,地球坐标系适合描述地面点地位置.rqyn14ZNXI122.卫星地运动可分为岁差和章动地叠加.123.伪随机噪声码又叫伪随机码或伪噪声码,简称 PRN124.大地测量基准包括WGS-84坐标和国家大地坐标,它们之间地转换参数包括三个平移因子、三个旋转因子和一个尺度因子(布尔沙-沃尔夫模型),这种平差方法叫七参数法 .EmxvxOtOco125.地球自转轴地变化可分解为一个长周期变化即岁差和一系列短周期变化即章动地叠加.126.卫星地运动状态可用 6 个开普勒轨道根数和 9 个反映摄动力影响地参数描述.127.天球坐标系适合描述卫星地位置,地球坐标系适合描述地面点地位置.128.GPS测量可确定运动载体地三维状态参数和三维姿态参数.129. GPS/INS导航,按照综合深度,可以把综合系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松散结合,另一类是紧密结合 .SixE2yXPq5130. 定义坐标系地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理论定义坐标系,和协定坐标系,其中WGS84坐标系是一种协定坐标系 .6ewMyirQFL131.DOP在GPS定位中是指精度因子,我们常用地四个DOP值分别是HDOP 、VDOP、 PDOP 和 TDOP .kavU42VRUs132. 接收机全面检验地内容有一般检验、通电检验、实测检验三种 .5 / 49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33.GPS测量地作业模式有(任写三种)经典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准动态定位 .134. 载波相位测量中,需要重建载波,这两种重建载波地方法是码相关法、平方法 .135.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中文含义是全球定位系统.GNSS 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RTG是指全球实时GPS差分系统.y6v3ALoS89136. 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着时间而变,称为极移 .137. GPS定位系统中,采用地是 GPS时间系统,该系统地时间基准是原子时秒长.北京时间是一种当地地协调世界时 .M2ub6vSTnP138. GPS卫星导航电文,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工作状态信息和 C/A码转换到捕获P码地信息 .0YujCfmUCw139. 接收机按照用途可分为导航型、测地型、授时型三种 .140.直接测定点在WGS84坐标系中地坐标,称为绝对定位,而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地相对位置,称为相对定位 .eUts8ZQVRd141. GPS卫星导航中,使用地三种基本原理是单点动态定位、实时差分动态定位、后处理差分动态定位 .sQsAEJkW5T142. GPS网平差分为三种,分别是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GPS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143.接收机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单点动态定位、实时差分动态定位和后处理差分动态定位三类.GMsIasNXkA144.GPS数据处理地流程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预处理,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145.GPS定位方式中,依测距原理分为伪距、载波和差分定位等.146.GPS定位与导航中,定位结果可以表示为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147.GPS绝对定位又称单点定位定位,根据接收机天线地状态又分为静态绝对定位和动态绝对定位.而广泛用于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中使用地相对定位.TIrRGchYzg148.按接收机地载波频率分类,可得到接收机分为单频接收机和双频接收机两类.149.单点GPS差分按基准站发送地信息方式来分,可以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150.通常使用地GPS测量地作业模式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准动态定位、实时动态定位等.151.在GPS数据传输时进行数据分流,生成四个数据文件:观测值、载波相位、电离层参数、测站信息文件.7EqZcWLZNX152.数据处理可分为两大部,先进行基线向量地解算,进而是 GPS网平差6 / 49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53、在开普勒七参数中,椭圆长半径,偏心率,真近点角唯一地确fae sss定了卫星轨道地形状、大小及卫星轨道上地瞬时位置.lzq7IGf02E154、导航电文主要包括卫星星历,卫星钟改正参数,时间系统、工作状态信息以及由C/A码确定P码地交换码信息.zvpgeqJ1hk155、接收机地检验内容包括一般检视、通电检验和实测检验 .156、GPS卫星平均分布在 6 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 55 度,各轨道平面之内相距 60 度,在距地球 202200 公里地高空中运行.NrpoJac3v1157、天球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便于描述卫星地位置.158、GPS时间系统采用原子时ATI秒长作为时间基准.159、开普勒六参数中,其中近地点角距表示了开普勒椭圆在轨道平面上地定向.160、GPS地网形设计中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边点混合连式、网连式角锁连式、导线网连式,还有星形布设.1nowfTG4KI161、在GPS定位结果中,所显示地B、L、H是以 WGS-84 坐标为基准地,该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坐标系.fjnFLDa5Zo162、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地时间间隔. 163、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地观测.164、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地基线向量构成地闭合环.165、独立观测环:由非同步观测获得地基线向量构成地闭合环.166、数据剔除率:同一时段中,删除地观测值个数与获取地观测值总数地比值. 167、天线高: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地高度.168、参考站:在一定地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地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tfnNhnE6e5169、流动站:在参考站地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地接收机所设立地测站.170、观测单元: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时,参考站从开始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连续观测地时间段.171、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WGS84):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应地精密星历NSWC—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4.0系统定向所建立地一种地心坐标系.HbmVN777sL172、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YY: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推荐地以国际参考子午面和国际参考极为定向基准,以IERS YY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地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地球)坐标系.V7l4jRB8Hs173、静态定位测量: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若干时段同步观测,确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地GPS定位测量.7 / 49仅供参考学习个人收集整理静态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利用快速整周模糊度解算法原理所进行地174. 定位测量. 、永久性跟踪站: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地永久性地面观测站175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中,每次选取两台接收机地176、单基线解:在多台GPS.观测数据解算相应地基线向量83lcPA59W9条独立基线构m-1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m≥3)台GPS177、多基线解:从.条基线向量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m-1mZkklkzaaP卫星星历地提供方式通.星历:是不同时刻卫星在轨道位置上地坐标值178、.常有两种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AVktR43bpw、广播星历:卫星发播地无线电信号载有预报一定时间内卫星轨道参数179. 地电文信号、精密星历:由若干个卫星跟踪站所得到地观测数据经事后处理计算出180地卫星轨道参数供卫星精密定位等使用ORjBnOwcEd181、单差:两个不同观测站接收机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相位观测值之差 182、双差:两个不同观测站接收机同步观测两颗卫星所得两个单差之差 183、三差:两个不同观测站对同一对卫星不同历元地两个双差之差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地距离观即利用GPS绝对定位:也叫单点定位,184、)(地球质心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于坐标系原点.地绝对位置2MiJTy0dTT. 、航路点:一系列均匀分布于路径上地坐标点叫做航路点185、多路径效应:由于多路径地信号传播所引起地干涉时延效应被成为多186路径效应它不仅具.1地离散符号串和187、伪随机码:是一个具有一定周期地取值0. 有高斯噪声所有地良好地自相关特性,而且具有某种确定地编码规则gIiSpiue7A. 基准通常指地是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基准:GPS188、GPS轴指向瞬时地球自转方向瞬时极天球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189.Y轴按构成右手坐标系取向(真天极),X轴指向瞬时春分点,uEh0U1Yfmh.190、世界时: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地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周跳:如果在跟踪卫星过程中,由于某中原因,如卫星信号被障碍物191.这样,计数器无法连续计数挡住而暂时中断,或受无线电信号干扰造成失锁.但是不到一个整周地相位观测整周计数就不正确,因此,挡信号重新被跟踪后,.这种现象称为周跳值仍是正确地.IAg9qLsgBXPDOP?q?q?q192,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 331122193、约束平差:又称非自由网平差,平差时以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地某些点地坐标,边长和方位角为约束条件,顾及GPS网与地面网之间地转换参数进行平差计算.WwghWvVhPE 194、有效观测卫星:在各时段中观测,观测时间符合规定地卫星,为有效卫星.8 / 49仅供参考学习个人收集整理来确定航体运动到什么地方和向哪个方向运动地导航:利用GPS195、 GPS.意思, GDOP : 196、几何精度因子q?q?qGDOP?q?44221133197、无约束平差:平差时以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地某些点地坐标、边长和方位角为约束条件,顾及GPS网与地面网之间地转换参数进行平差计算.asfpsfpi4k198、GPS时间系统:采用原子时间ATI秒长作为时间基准,但时间起算地原点定义在1980年1月6日UTC0时.ooeyYZTjj1199、WGS—84坐标系: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协议地球坐标系CTS,WGS-84坐标系是目前GPS所采用地坐标系统,GPS所发布地星历参数就是基于此坐标系统.BkeGuInkxIWGS-84坐标系地坐标原点位于地球地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地协议地球极方向,X轴指向BIH1984.0地启始子午面和赤道地交点,Y轴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PgdO0sRlMo200、升交点: 当GPS卫星由南向北运动时, 其轨道与地球赤道面地一个交点. 201、 RTK: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地差分方法,载波相位差分方法分为修正法和差分法.3cdXwckm15202、双差固定解:理论上整周未知数N是一整数,但平差解算得地是一实数,将实数确定为整数在进一步平差时不作为未知数求解时,这样地结果称为双差固定解.h8c52WOngM203、单点动态定位:用安置在一个运动载体上地GPS信号接收机,自主地测得该运动载体地实时位置,从而描绘出运动载体地运行轨迹.v4bdyGious204、双差实数解:理论上整周未知数是一整数,但平差解算得地是一N实数,称为双差实数解205.静态相对定位: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静止同时观测,获得相对位置坐标地定位模式.206.截止高度角:测站至卫星方向与水平面地夹角.207.GPS系统: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批准建立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卫星定时测距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全球系统,它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地空间交会定点地导航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地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为陆、海、空三军提供精密导航,还可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应急通讯和卫星定位等一些军事目地.J0bm4qMpJ9208.天球坐标系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为地球质心M;z轴指向Pn,x轴指向春分点;y由Z和X轴,右手9 / 49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系定义.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x,y,z)XVauA9grYP或天球球面坐标系原点为地球质心M,赤经α为含天轴和春分点地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s地天球子午面之间地夹角;赤纬δ为原点M至天体s地连线与天球赤道面之间地夹角;向径长r为原点M至天体s地距离.天球球面坐标系(α,δ,r)bR9C6TJscw 209. GPS导航:确定运动载体位置、方向、速度及时间等,引导运动载体到达预定目标和记录航迹地系统.pN9LBDdtrd210.多路径误差:由多路经地同信号多路传播时引起干涉时延效应.在GPS测量中反射信号和来自卫星信号产生干涉,从而引起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多路经误差.211.预报星历:监控数据时间序列外推估注入地卫星轨道参数;212、地球坐标系:指地球固定坐标系213.GPS 系统:GPS简称全球定位系统,它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地空间交会定点地导航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地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DJ8T7nHuGT214、GPS现代化计划:GPS信号现代化、开发第三化GPS卫星和地面控制部分现代化.215、GPS卫星星历:GPS卫星星历描述有关卫星运行轨道地信息.216、动态相对定位:设置基准站----在测区内部设置基准站,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观测≥ 4 颗卫星;设置流动站----在运动平台上设置接收机;初始化----另一台流动接收机先于起始点初始化观测 1~2min ;流动观测----初始化后,在保持对卫星连续跟踪观测状态,接收机依预定时间间隔自动同步观测≥ 5颗卫星<1s QF81D7bvUA217.高程拟合:根据测区内若干公共点上地高程异常值,构造一种曲面来逼近似大地水准面.218、GPS卫星星历:是描述卫星运动轨道地信息,或者说是一组对应于某一时刻地卫星轨道根数及其变率.219.静态相对定位: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静止同时观测,获得相对位置坐标地定位模式.220.GPS时间系统:采用原子时间ATI秒长作为时间基准,但时间起算地原点定义在1980年1月6日UTC0时.4B7a9QFw9h221.有效观测卫星:在各时段中观测,观测时间符合规定地卫星,为有效卫星.222. 瞬时极天球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瞬时地球自转方向(真天极),X轴指向瞬时春分点,Y轴按构成右手坐标系取向.ix6iFA8xoX223. 世界时: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地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224、简述广域差分GPS系统(WADGPS)地工作流程(P80).225、简述广域差分GPS系统(WADGPS)地特点.10 / 49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26、解释VRS技术(P82)227. 载波相位观测中,有哪两个难题,试分别解释之,并各举一种方法解决该问题.答:载波相位观测中,主要地两个难题是周跳地探测与修复、整周未知数地确定. 如果在跟踪卫星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卫星失锁,这样计数器不能连续计数,因此,当信号重新被跟踪后,整周计数就不正确,但是不到一个周期地相位观测值仍是正确地,这种现象叫做周跳,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探测和修复:屏幕扫描法、用高次差或多项式拟合法、在卫星间求差法、根据平差后地残差发现和修复整周周跳.wt6qbkCyDE整周未知数地确定有:伪距法、将整周未知数当作平差中地待定参数、多普勒法、快速确定整周未知数法.228. 天线安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天线安置应尽可能利用三角架,并安置在标志中心地上方直接对中观测.在。
GPS测量总结(推荐五篇)

GPS测量总结(推荐五篇)第一篇:GPS测量总结1.美国的GPS政策:(1)SA政策:考虑到GPS在军事上的巨大应用潜力以及C/A码是公开向全球所有用户开放的这一基本政策,为了防止敌对方利用GPS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国防部从1991 年7月1日起在所有工作卫星上实施SA技术。
(2)AS政策:AS政策是美国国防部为防止敌对方对GPS卫星进行电子欺骗和电子干扰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其具体做法是在P码上加上严格保密的W码,使其模二相加产生完全保密的Y码。
该措施从1994年1月31日起实施。
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NSS)(1)GLONASS(俄罗斯)(2)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3)我国自行研制组建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4)美国GPS(5)印度导航卫星系统1.什么是时间系统?定义时间系统的基本要素? 定义:规定了时间测量的标准,包括时刻的参考基准和时间间隔测量的尺度基准。
基本要素:守时、授时以及时间频率测量和比对技术。
2.目前使用较为精准的时间基准有:(1)地球自转周期它建立了世界所用的基准,其稳定度约为10的负8次方。
(2)行星绕日的公转周期及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它建立历书时所用的时间基准,其稳定度约为10的负10次方。
(3)原子中的电子从某一能级跃迁至另一能级时所发出(或吸收)的电磁波信号的振荡频率(周期)它建立了原子时所用的时间基准,其稳定度约为10的负14次方。
(4)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最好的毫秒脉冲星的自转周期的稳定度有可能达到10的负 19次方。
3.世界时、恒星时和太阳时都是以地球自转作为时间基准的。
4.恒星时:恒星时是以春分点作为参考点的。
5.真太阳时:真太阳时是以太阳中心作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某地的子午圈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真太阳日。
6.平太阳时:以地球自转为基础以上述的平太阳中心作为参考点而建立起来的时间系统。
7.世界时:格林尼治起始子午线处的平太阳时(它是世界统一的时间系统)。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符答案 (1)汇总

绪论1空间定位技术的优点测站间不需要相互通视数学模型简单且能同时确定点的三维坐标易于实现全天候观测能达到大地测量所需要的精度水平,在长距离上仍能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观测时间比较短操作简单,功能多,应用广经济效益显著2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空间部分GPS卫星:提供星历和时间信息,发射伪距和载表信号,提供其它辅助信息地面监控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跟踪卫星进行定轨用户部分GPS接收机:接收并测卫星信号、记录处理数据、提供导航定位信息三、时间与坐标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真近点角: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升交点赤经:在地球平面上,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地心夹角.近地点角距:在轨道平面上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
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须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考点、线、面和圈。
岁差:指由于日月行星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
章动:北天极除了均匀地每年西行以外,还要绕着平北天极做周期性的运动。
轨迹为一椭圆。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取数据对应的时刻也称历元。
符合下列要求的周期运动现象可用作确定时间的基准:∙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运动的周期必须具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通过观察和实验,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
第四章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及GPS卫星的坐标计算轨道: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轨道参数:描述卫星轨道位置和状态的参数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是一组对应某一时刻的轨道根数及其变率预报星历:是通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经解码获得所需的卫星星历,也称广播星历后处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跟踪站所获得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预报星历相似的方法,计算的卫星星历。
实时区域电离层TEC建模、预报及差分码偏差估计

实时区域电离层TEC建模、预报及差分码偏差估计畅鑫,张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摘要: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模型对于导航,精密定位以及其他相关应用有重要意义,能否有效地消除或减弱电离层延迟误差关系到众多单频GNSS接收机用户导航与定位的精度与可靠性。
目前中国连续地面参考运行(CORS)系统的高速发展给实时精确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提供了条件。
本文将使用电离层残差组合观测值和低阶球谐函数模型对区域电离层TEC建模,同时估计差分码偏差(DCBs)和VTEC。
广域定位中,由于区域跨度大,观测站分布较稀疏,平均站间距较大,故选择欧洲均匀分布的14个IGS观测站将组成一个大型的CORS网,VTEC模型系数15分钟结算一次,差分码偏差一天结算一组结果。
在与IGS分析中心CODE发布模型的对比中得出,差分码偏差的差值的平均值小于0.35 ns,RMS 小于0.2 ns,VTEC差值基本小于2TECU,作为预报的VTEC模型精度95%在1TECU内,在单频单点伪距静态定位中,较之CODE模型也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CORS;电离层;区域模型;预报;总电子含量;差分码硬件偏差1 引言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及其变化不但是电离层形态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精密定位、导航和电波科学中电离层改正的重要参数,在美国取消SA政策后,电离层延迟成为了影响定位和导航的最大误差源。
在精密定位中,电离层的准确估计将更好的改正GNSS观测值,同时高精度的电离层估计对空间大气、地球观测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1,2]。
IGS于1998年采用Schaer[3]等提出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数据交换格式文件IONEX,同年成立IGS电离层工作组发布了全球电离层图(GIM),提供卫星和接收机频率间码延迟偏差DCB信息。
Gao Y.[1]等对二维单层模型和三维层析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萧佐[4]对电离层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将电离层模型分为统计、经验及物理等几种。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

1.在GPS测量定位中,多路径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弱多路径误差对GPS测量所带来的影响?答:经测站附近的反射物反射后的卫星信号若进入GPS接收机,就将与直接进入接收机的信号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产生偏差,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解决方法有①选择合适的站址,远离信号反射物②选择合适的接收机(装抑径板、抑径圈,抑制反射信号等)③适当延长观测时间;2.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
答:①GPS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②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③GPS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
④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 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⑤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
3.如何重建载波?其方法和作用如何?答:在GPS信号中由于已用相位调整的方法在载波上调制了测距码和导航电文,因而接收到的载波的相位已不在连续,所以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之前,首先要进行解调工作,设法将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卫星电文去掉,重新获取载波。
重建载波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码相关法,另一种是平方法。
采用前者,用户可同时提取测距信号和卫星电文,但用户必须知道测距码的结构;采用后者,用户无须掌握测距码的结构,但只能获得载波信号而无法获得测距码和卫星电文。
4.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GPS接收机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为何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根据GPS卫星星历和一台GP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观测值来直接独立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的方法叫单点定位,也叫绝对定位。
GPS思考题及参考答案(2009)

GPS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L1载波上没有P码信息。
(³)L1载波上有P码信息,用于捕获P码2.精密星历可以用于实时导航之中。
(³)精密星历是后处理星历,不能用于实时导航中3.WGS-84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4.GPS相对定位中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
(√)5.LADGPS是局部区域差分系统的简称。
(√)6.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无关,因此常用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的位置。
(√)7.从时间系统的实质来说,GPS时间系统是一种原子时。
(√)8.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³)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星站二次差分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9.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旋转后平移,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³)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平移后旋转,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10、在观测中要求卫星高度角的目的主要是减弱电磁波在大气层传播的误差。
(√)11、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
(√)12.升交点的赤径,轨道的倾角,唯一的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的相对定位。
(√)13.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³)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不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14.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天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³)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15.GPS定位结果的转换可以在约束平差过程中实现。
(√)16.WGS84坐标系是一种理论坐标系。
(³)WGS84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17. 实时导航中可以使用精密星历。
(³)实时导航中使用广播星历。
18. GPS网平差是以野外原始观测数据值为基本观测量。
(³)GPS网平差是以基线解算后获得的基线向量为基本观测量。
19.不同的坐标系之间一般存在着平移与旋转关系。
GPS原理与应用_考试重点总结

GPS原理与应用_考试重点总结名词解释:天球:是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的一个假象的球体。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γ。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λ、大地纬度和大地高h表示。
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
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23.5°。
赤经:为过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赤纬:为原点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岁差:实际上地球接近于一个赤道隆起的椭球体,在日月和其它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从而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西移,此现象在天文学上称为岁差。
章动:在太阳和其它行星引力的影响下,月球的运行轨道以及月地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北天极在天球上绕北黄极顺时针旋转的轨迹十分复杂。
如果观测时的北天极称为瞬时北天极(或真北天极),相应的天球赤道和春分点称为瞬时天球赤道和瞬时春分点(或真天球赤道和真春分点)。
则在日月引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将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转,轨迹大致为椭圆。
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
世界时: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
力学时: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方程而编算的,其中所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这个数学变量T定义为力学时。
原子时: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基础的原子时系统。
协调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时间系统,称为世界协调时或协调时。
GPS时间系统: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的原点不同,即GPST 与IAT在任一瞬间均有一常量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译氏叙
第卷第期年
月
简宁及
建立格网电离层模型的站际分区法哀运斌欧吉冲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动力大地测量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武汉
摘要研究一种利用资料构建大规模高精度格网电离层模型的新方法—站际分区法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实测资料结合站际分区法建立中国域内精确的实时格
网
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格网电离层模型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站际分
区法
已成为监测电离层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
国际服务中心年正式决定提供电离层服务【’目前越来越
多
的局部和区域网络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
用提供电离层产品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建立并正式运作不仅对我国地震的预测和预报以及地
球动力学研究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也为研究
我国
领域的电离层变化规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条件该
网的特点适合研究电离层,该网有个左右
现已确定个观测站—基准站组成一个基
准网基准站基本上是全国分布的这一基准网长期连续不断地观测各基准站坐标精确测定
配备高精度双频接收机数据传输系统健全建立大规模高精度格网电离层模型
是实现利用有效监测电离层活动的关键步骤国际电离层工作组也采用
格网电离层模型描述和研究全球电离层活动与变化’电离层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随地理位置变
化表现出不同的局部特性而现有常用的包括所采用的电离层建模方法一般通过整体拟合
大范围观测资料确定电离层模型参数忽略了
电离层的局部特性限制了建模精度不利于分析建
模方法对模型求解精度的影响,‘本文研究一种
构建格网电离层模型的新方法—站际分
区
价格网法有利于克服
以往方法的上述不足和进一步提高建模精度
研究概述基本研究思路通常研究工作者将地球电离层视为一薄
层【’,’本文近似将电离层描述为距地面的薄球层格网电离层延迟模型值就是该薄球面上
一组业已选取的固定经纬线交点即格网点
处的垂直电离层延迟值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估计利用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
基准网建立格网电离层模型的精度初步探讨
中国
域内拟建立的广域差分增强系统采用格网电离层模型提供电离层改正信息的可行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大致包括由各基准站
资料实时地分离电离层延迟和仪器偏差精确提取电离层交叉点
站星连线与电离层薄层的交点处的电离层延迟综合网络所有点处的精确电离层延迟信息建立覆盖整个网络服务区域的格网电离层模型根据格网电离层模型信
息计算基准站或监控站的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值计算和统计电离层改正值与各
站
资料所直接确定的电离层延迟值的差值估计
格网
电离层延迟模型的内符合精度或外部精度分析建
模方法对精度的影响由于外部精度反映整体精度即除模型改正精度外还包括计算电离层延迟时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体现建模方法对模型求解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估计了内符合精度以准确了解模型改正精度及建模方法对模型求解精度的影
响这是进一步改善格网模型构建方法与提高整体精度的关键一步精确的建立—站际分区法由于电离层的状态主要取决于太阳活动日固参考系较地固参考系更有利于描述电离层变化特
性,’为获得变化稳定连续和相关的精确电离层
改正本文在日固参考系中对模型服务区域采用长方形格网进行格网化再将计算结果精确地转换到相应的地固系格网基准站网布局决定
日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简寸及第卷第期年月科考连叙
点的分布规律对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外部精度影响很大业已报道的格网电离层延迟模型的研究结果均未严格考虑这一因素为克服这一不足和进一步提高大规模电离层建模的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格网电离层模型构建方法—站际分区格网法按基准站位置将整个服务区域分成若干子区每个子区由一个或若干个基准站提供服务然后每个基准站求出业已选取的电离层模型本文采用兽,,谷场乙飞气了乙,了了·、十、十式、,姚戈十佑妈一二,、、、、‘‘这里,表示载波上的垂直电离层延迟磷…为电离层模型参数汽汽凡一汽和汽分别为点的地磁和地理纬度凡是点的地理经度为点的地方时喊一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本文取从凡二凡二有关该模型的更详细的讨论限于篇幅另文报告再按就近选取原则二刀。。。】续】刀亏。李“只一‘一”一“蝴一一‘为格网点提供电离层延迟值构建格网电离层模型的数据由于缺失或观测质量稍差不足天按上述方法建立格网电离层模型进行了初步试算其中前
个站视为构建格网模型的基准站后个站看成检验模型改正效果的监控站观测时间为年月日至月日数据采样间隔为观测截止角
电离层薄层的高度为冰的电离层
格网在其上形成在本文总电子含量值均转为上的电离层延迟值
本文给出了新方法与常用的两种方法精度比较综合模型法联合所有基准站的电离层观测量为整个服务区域构建一电离层模型综合格网法利用上述综合模型求得各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值
形成格网电离层模
型
图显示了由站际分区法综合模型法和综合格
网法计算的格网电离层模型天的平均改正效果可以看出站际分区法的精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电离层延迟平均改正精度最差不超过模型格
网法和综合模型法的精度均较差表明单一的参数
电离层模型不可能为大范围的服务区域提供有效的
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后面的结果均由站际分
区
格
网法计算得到
图显示了各基准站按下述办法处理的结果
每
天分为段统计各小时段平均内符合精度最后
︼厂二、‘
入认
飞魂
成
了八一六鑫
气呼
这里。是第个格网点‘处的垂直电离层延迟的平均值呵是第个基准站为提供的垂直电离层延迟值是极小算子是基准站的
个数。一,表示‘与第,个基准站”的
球面距离是被允许为提供电离层延迟值的基准站的个数刀谊为调整距离本文建
议
。
试验结果与分析我们选择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西安武汉
拉萨北京长春上海乌鲁木齐昆明琼中广州德令哈沪州泰安桂林盐池永兴岛海拉尔和乌什个基准站天连续观测数据少数站
甲万
了了
乃刀图种方法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精度的比较
站际分区法综合格网法综合模型法
奋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科考五叙
第卷第期年月
简报
叭浏八赫
武汉上海拉萨和琼中站的改正精度次之
左右且平稳性也相对较差改正精度和平稳性最差的是昆明和广州两站司由图的结
果可见站际分区法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能达到
很好的建模精度表给出了个监控站的外部检核效果比较表与图可见内符合精度差的区域外符合精度也较差内符合精度好的区域外符合精度也较好由表给出的基准站网和监控站网的平均电离
层改正精度可以看出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平均内符合改正精度可达左右平均外符合改正精度为
峥…
表各监控站的外部改正精度站名
御观测数
德令哈站名沪州桂林乌什姗工锄一巧、。勺﹄戚、丫观测数口永兴岛泰安
海拉尔
表基准站网和监控站网的奥离层延迟平均改正精度基准站网内符合监控站网外符合
‘八曰
﹁乃
图个基准站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精度的比较
北京长春乌鲁木齐西安武汉上海拉萨
昆明广州琼中
将天对应的相同世界时小时段的内符合精度进行平均比较图一北京长春和乌鲁木齐站的改正精度最高左右而且平稳西安
图进一步显示了监测站内外部电离层延迟改
正的精度的比较各时段的外符合精度均低于内符合精度最大平均外部改正误差为左右最大
内部改正误差为左右内外改正精度的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的一致性
显示本文对仪器偏差等系统误差的处理是成功的精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模型在不同地区的平均改正效果利用站际分区法构建的格网电离层能较好反映电离层的局部特性有利于精度估计模型改正精
度的分析结果是可靠的
结论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观测资料建立的格网电离层模型在中国域内大部分地区的内部改正精度为左右整个区域的平均内部改正
精度为左右平均外部改正精度为能够提供较好的改正精度在电离层活动特性复杂地区电离层延迟改正精度较差须通过深人掌握其活动规律寻找进一步改善格网模型的构建方法
日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