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艺术——雕刻

合集下载

建筑装饰—徽州木雕艺术探索

建筑装饰—徽州木雕艺术探索
重 要 组 成 , 艺术 风 格独 特 。 其
图 1 安徽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县屏 山 ( 代 ) 清
1 艺 术特 征 : 观意 象性 主
建 筑 装 饰 反 映 了 一 定 群 体 的 意 识 , 间艺 人 根 据 世 俗 情 感 和 传 统 观 念 来 确 定 木 雕 的 内容 和 形 式 。 民 人
维普资讯
第 1 O卷 第 3期
2 0 0 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 学 版 )
J u n l f h iI s i t fAr h tcu e o r a o An u n tt eo c i t r u e
V o1 1 O. .0 N 3
2 2 00
建 筑 装 饰
徽 州木 雕 艺 术 探 索
许 燕 敏
合肥 2 02 ) 3 0 2
( 安徽 建筑工业 学院建 筑系

要 : 清 时 兴 盛 的 徽 州 木 雕 。 要 体 观 在 建 筑 的 装 饰 上 , 雕 形 象 是 徽 派 建 筑 典 稚 气 氛 的 重 要 组 成 。 通 过 对 明 主 木
收 稿 日期 : 0 2一O 一2 20 S 6
维普资讯
安 徽 建 筑 工业 学 院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文 思 想 贯 穿 始 终 。木 雕 的 造型 和体 裁 决定 了它 的艺 术 特 征 —— 以 人 为 本 。
第 1 0卷
在 体 裁 的 选 择 上 多 受 传统 艺 术 的 影 响 , 相 应 的 程 度 上 , 反 映 出 不 同文 化 层 次 的 审 美 要 求 。木 雕 在 也
寒 窗 苦 读 ( 图 3 ) 取 “ 头 纹 ” “ 藤纹 ” 功 成 名 就 等 ; 在 富 商 云 集 之 处 , 见 … , 云 和 缠 寓 而 由于 其 文 化 层 次 不 高 但 富 有 , 刻 装 饰 常 巧 密繁 缛 , 取 传 统 中的 历 史 人 物故 事 与 戏 文 题 材 等 ( 事性 与情 节 性 强 ) 雕 刻 的 主 题 雕 多 故 , 也 是 以求 生 、 利 、 害 为 主 , 趋 避 表达 了 民 间艺 术 的特 性 。

中国徽派建筑的精髓解析

中国徽派建筑的精髓解析

中国徽派建筑的精髓解析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结构严谨,雕刻精湛,特别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灵活多变;在空间结构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壁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合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

很多人在物质上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追求。

在住宅方面,他们都想达到“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

古徽派建筑落座于山水间,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之宅。

其显著特点是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至今,不仅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为我们以后的建筑以及人居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优美,舒适雅致,如诗如画,保持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

徽派建筑是实用之宅,没有一种构思是为了纯粹的装饰,而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

比如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再如其代表符号之一的“天井”,其收集雨水的功能源于早期砖木建筑防火之需要,又契和了风水学上“四水归堂”的说法,让四方之财源源不断地流入家中。

反映在“新中式人居”中,天井更是居者“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的景观空间,是“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在建筑空间完美的体现。

徽派三雕的保护探析

徽派三雕的保护探析

儒、 、 、 佛 道 民俗 、 剧等方 面 的丰厚文 化资 源 , 中华 戏 是
民族母 体文化 的一个 重要 组成部 分 。 中国古代 文化 在 中. 于精神 的是社 会 的伦理纲 常 、 忠孝节 义 ” 类 . 系 “ 之 在徽派雕 刻装饰 艺术 中, 就潜藏着 封建 伦理 道德 的灵 魂, 其审 美特征 可归结 为一 个“ ” 。 儒 字 徽州 民居装 饰还 紧紧地 与 民俗文化 相结合 , 以丰
关 键 词 : 州文 化 ; 派 三 雕 ; 物 质 文化 遗 产 ; 护 徽 徽 非 保
中图 分 类 号 :3 5 . JO . 5 24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6 3 19 (0 0 0 — 1 1 0 A 17 — 99 2 1 )4 0 3 — 2
作 者 简 介 : 国香 (99 , , 徽 和 县人 , 士 , 山学 院 ( 徽 黄 山 2 54 ) 筑 系教 师 , 究方 向为 民商 法 ; 马 17 一)女 安 硕 黄 安 401建 研 陶双 丽 (99 , , 18-)女 安徽 枞 阳人 , 徽 黄 山学 院 建 筑 系土 木 工 程 专 业 2 0 安 0 8级 学生 。 基 金项 目 : 山 学 院世 界 遗 产研 究所 资助 项 目“ 州民 间传 统 文化 保 护 : 黄 徽 以徽 派 三 雕 为例 ”
徽州 三 面 皆 山 , 地形 崎 岖 , 地理 位 置 也不适 宜 于建 其
立官 府式对 称 、 宏 的建筑 。徽商 要炫耀 财 富就只 能 恢
在建 筑风格 的雅致 、 丽奇巧 上另辟 蹊径 。这也 为三 工
雕 艺术 的发展 提供 了有 利 的契 机 l。 】 ]
经 商好 儒 的巨贾 们 的世 界 观决 定 了其 雕 刻 的 内

论徽州古建筑“三雕”之美

论徽州古建筑“三雕”之美

徽 州古建筑 雕刻装饰从中国传 统文化 出发, 是儒 家思想渗 透 的结晶, 有丰富的象征 意义, 装饰 教化 的目的。如 “ 起 岳母 刺 字” 二十四孝 ” 、“ 等教育人们要做 到仁义礼智信。三雕 主要用于
民居 、 堂 、牌 坊 的 装 饰 , 要 表 现 手 法 是 浅 浮 雕 、高 浮 雕 、圆 祠 主 雕 、 空 雕 和 线 刻 等。艺 术 表 现 上 受 徽 州 的 版 画 、 石 、 剧 和 镂 金 徽
主题以福寿为主, 上厅额枋上雕 的是 “ 郭子仪上 寿图” 下厅梁 ,
枋 上雕 的是 “ 九世 同堂 图 ”, 在 后 厅 两廊 雕 刻 有象 征 主 人福 寿 而
绵绵的葡萄挂络木雕 等。此外如宏村附近的卢村 “ 木雕楼”, 也
为徽 州 木 雕 艺 术 的 极 品 , 说 由两 位 工 匠花 2 年 时 间精 雕 细 刻 据 O 而成 。著名 的 黄梅 剧 《 州女 人 》 是 以 木 雕 楼 为场 景 搬 上舞 台 徽 t 就 的。另外 如 西递 的 东 园厅 堂 两 厢 的 “ 裂 图 ” 五 蝠 图 ” 冰 、“ 木雕 , 绩 溪 上 庄 的 胡 适 旧宅 1 幅 隔窗 上 的 木 雕 “ 0 兰花 图 ”都 堪 称 木 雕 ,
典型, 宽宏大气 , 精美绝伦, 整个梁体上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
出精美 的人物故事 , 其木雕 是徽州木雕 中的杰作 。厅堂及 天井 部位是整个住宅的活动中心 , 也是木雕装饰的重点区域 ,“ 前厅 的 ‘ 唐肃宗宴官图’ 在高I , 尺、宽约6 尺、厚1 尺多的空间里, 四 组3 多个人物, O 各依琴、 、 画构成 以唐肃宗为中心 的画面, 棋 书、 外外, 前后 后共 有七八层 , 前 层次分 明, 后面人物 的靴鞋都可 以 看得清清 楚楚” 3 。[ 在封建社 会, ] 步入仕途 , 官发财是多数人 升 的向往。从中门而入的贵客 , 抬头看见 “ 宴官图”, 无不认 为是吉 利双全 。中门上方 的 “ 百子 图” 个个神 态各异 , , 儿童的天真活

徽州“三雕”:独树一帜的民间建筑技艺

徽州“三雕”:独树一帜的民间建筑技艺

龙源期刊网 徽州“三雕”:独树一帜的民间建筑技艺作者:胡迟来源:《百姓生活》2012年第03期徽州“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是徽州古代建筑长期使用的民间雕刻工艺,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

徽州“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三雕”的发展与繁荣,与徽商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在外经商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大兴土木。

为了追求住宅的精美与品位,在雕梁画栋上费尽心思,客观上推动了徽州“三雕”工艺向精深发展,并日臻成熟。

在徽州“三雕”中,石雕艺术早在宋、元就已十分成熟,遗存至今的尚有宋代石塔、元代石刻等。

明清时期,徽州石雕多用于住宅、祠堂以及牌坊的一些形体造型上,所采取的主要是浮雕、透雕和立体雕的技法。

其装饰意味浓厚,充满着淳朴的民间乡土气息。

一些石雕代表作已成为徽州建筑艺术的瑰宝。

如歙县许国牌坊,石坊上遍布雕饰,工致细腻,古朴豪放,为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

黟县西递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尤其是姐妹石雕漏窗,左右各一,成双成对,达到了“无字诗、画意对”的艺术佳境。

徽州砖雕相传为明代窑匠鲍四首创,明代中期徽州民居、祠堂普遍使用砖雕,其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到清代砖雕工艺已成为独立工种,专人制作,工匠称为“雕花匠”。

砖雕所用的材料是质地疏松细腻、适于雕刻的水磨青砖,一般采取高浮雕和镂空雕的技法,刀法简练,装饰性强。

内容方面,明代多几何图案,晚清则以戏文、民俗图为主。

作品层次最多达九层。

徽州建筑白墙黛瓦,嵌着雕刻精美的砖雕,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屯溪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清代人物门罩砖雕”,颜色为淡灰色,土质细腻、坚硬,由52块砖雕拼接而成。

砖雕画面主板内容为三国故事,画面雕刻有楼台、亭阁、屋宇、人物,其布局严谨,疏密得当,远近适宜,层次分明,人物神态生动。

这幅砖雕为浮雕,线条流畅活泼,雕工精细,技法娴熟,显示匠师们卓越的雕刻艺术才能。

徽州木雕的历史渊源技艺特征及技艺影响

徽州木雕的历史渊源技艺特征及技艺影响

徽州木雕的历史渊源技艺特征及技艺影响徽州木雕,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明清木质雕刻流派,因产生并流行于安徽的徽州地区,故名徽州木雕。

究其本质来说,徽州木雕实际上是一种文人木雕,它与徽州的著名的石雕、砖雕并列为"徽州三雕"。

徽州木雕历史非常悠久,产生及流行的时期是元末至民国初期。

由于它扎根于异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儒学思想渗透的结晶,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木雕作品的题材以人物为主,所表达的也多为儒家文化,通常出现的内容有教道、忍让、中庸、崇礼、恩荣、宗义、冠礼、读书、及第、诗教、耕织等。

再例如琴棋书画题材,在徽州木雕中也居多,它体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的思想。

另外,姻姻和合题材是儒教宗法伦理道德的范畴,此类内容有"百年好合"、"门当户对"、"子孙满堂"等。

徽州木雕中还有一个重要选题,那就是文学戏曲典故人物,什么"文王访贤"、"舜使大禹"、"三顾茅庐"、"关公送嫂"、"严贵别窑"、"柳毅传书"等,无不是儒学精神的体现。

有人说,徽州木雕雕不离儒,儒不离雕,雕儒合一,可谓入木三分。

正因为徽州木雕表达的题材是人物为主,故多采用留底浮雕艺术手法。

徽州木雕的创作风格古拙而朴实,造型浑圆结实,其风格近似汉代画象砖,刀法简练挺拔,人物形象比较夸张。

至清代,雕刻风格趋向慎密、繁复而精巧,以追求精细完美为时尚,似有过分雕琢之閚,雕刻力度感已明显收到削弱,渐失明代粗放刚劲的气势。

在雕刻手法上,明代只有浅浮雕、深浮雕、圆雕、及至清代,又增加了凹雕、浅刻、多层雕、还出现了透雕、最为常见的当多层雕,有的甚至有七、八层之多。

画面边框的处理常常打破单一的方框模式,以八宝奇珍或花卉叶蔓等各种装饰纹样组合,具有极佳的立体视觉美感,木雕的画面一般没有多少空白。

安徽黄山徽州特产

安徽黄山徽州特产

两香问政山笋是徽州山区的传统风味菜,属徽菜系。竹笋是徽菜中的 一味山珍,问政山笋在所有的笋味中最为鲜嫩,但不够香,加上香肠、香 菇等增香,则弥补了不足,这道菜就称为“两香问政山笋”。
将笋加火腿骨、鲜猪肉骨烧焖,中途加进香肠、香菇。成熟后去骨装 盘。菜品有红(香肠)、褐(香菇)、奶黄(问政山笋)三种颜色。笋经 烧焖则入味透、质脆嫩,有香肠、香菇等混合芳香,是黄山春季时令菜。 拌问政山笋的制作
徽州状元饭1.糯米洗净加水蒸熟取出,加白糖90克及少量猪油,搅匀, 蜜枣去核备用。
2.用1只大碗抹上猪油,将莲子码在碗中间,加上无核枣子,装上糯 米饭,码在莲子周围,上笼蒸熟备用。
3.将荸荠挖个小洞装满翡翠心,上笼蒸一下,取出枣子饭倒扣在大盘 中间,将熟荸荠码在枣子饭周围,每个翡翠上面按上1只樱桃,荸荠四周 再码1圈桔子。
安徽黄山徽州特产
徽州漆器,徽州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徽州漆器中 的螺甸漆在宋时被誉为“宋嵌”,而菠萝漆在南宋曾作为贡器。明清两代 漆器工艺空前发展,这时期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 镶嵌等形式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则是 中国古代唯一流传的漆工专著。
桃脂烧肉,传统名菜,属徽菜系,菜品肉色红润,酥而不腻,桃脂绵 软嚼有桃香。从制法到口味,类似于北方的红烧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佳肴美味之一。
在徽州地区广泛流传。后来,被菜馆嗵收了上了筵席。仍保持着传统 的民间做法,深受广大民众的推宠,大能解馋。桃脂又名胶,生于桃树上, 质地绵软,半透明,营养丰富。
虎皮毛豆腐是以安徽省屯奚、休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经特殊工艺制 作而成,长有约3厘米长的白茸毛)炸制而成。是安徽省徽州一带非常驰 名的传统特色佳肴,属于徽菜系-素食类。相传与明朝朱元璋有关。

细品雕梁画栋——探析徽州木雕

细品雕梁画栋——探析徽州木雕

细品雕梁画栋——探析徽州木雕
陈亮
【期刊名称】《中国艺术》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明中叶至清末,徽商崛起,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发迹的徽商们回乡修建祠堂、宅第、书院和馆舍,徽州古民居就在这种情形下鳞次栉比地发展起来。

徽州古建筑装饰上“三雕”中的木雕最令人称奇,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

徽州木雕在选材上较随意,不苛求材质,主要讲究的是艺术性和情趣性。

徽州木雕的教化作用比装饰作用更为重要,实际上已成为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渠道。

鲜明的儒道思想,完整的构思设计,大胆的构图布局,巧妙的光影造型,优美的装饰效果,多元的雕刻工艺,不拘一格的材质,这些都成为徽州木雕的艺术价值所在。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陈亮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305
【相关文献】
1.徽州木雕艺术的美学特征探析 [J], 邬红芳
2.星海乐讯:玲珑八面·弦情细品——“中国大提琴爱乐”邀你细品中西音乐之美[J], 嘉丽
3.雕梁画栋——中华古建筑装饰艺术探析 [J], 金琳
4.精读文本,细品文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J], 田颖[1]
5.细读、细品、细思、细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J], 唐丽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