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军衔等级
军衔对应的职务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1、军衔及职位
少尉:正式军官的最低军衔,对应的职务是排职和副连职。
中尉:排职,副连职,正连职。
上尉:正连职,副营职。
少校:副营职,正营职,副团职。
中校:副团职,正团职。
上校:正团职,副师职。
大校:副师职,正师职,副军职。
少将:副军职,正军职,副大军区职。
中将:副大军区职,正大军区职。
上将:当前中国军队的最高军衔,这个跨度就比较多了,军委副主席,
国防部长,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长,总装备部长(这里面有重叠,四总部的部长都是军委委员)一律授予上将军衔,上将同时也是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军兵种司令员政治委员,国防大学以及军事科学院校长(院长)和政委的主要军衔。
我国的解放军军官和武警序列警官由大到小分为将官

我国的解放军军官和武警序列警官由大到小分为将官(共三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共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共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将军就是将官,肩章样式为叶子加金色五星,一星为少将,三星为上将
校官肩章为两条横杠加银色五星,一星为少校,四星为大校
尉官肩章为一条横杠加银色五星,一星为少尉,三星为上尉
以下是各种军衔和与之相对应的职务
少尉:排职;中尉:排职、正/副连职;上尉:正连职、副营职
少校:正/副营职;中校:副团职;上校:正/副团职、副师职;大校:正/副师职、副军职
少将:正/副军职、中将:正/副大区职、上将:大区正职到军委副主席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两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两杠一星:少校
两杠两星:中校
两杠三星:上校
两杠四星:大校
一麦一星:少将
一麦二星:中将
一麦三星:上将。
军衔制度

军衔制度正文第一篇:军衔制度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1,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2,专业技术军官: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正大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军衔图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衔及警衔图片说明军衔级别划分•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1,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正大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国防知识:军衔知识.docx

国防知识:军衔知识用缀在肩章或领章等处的等级符号,标明军人社会地位和军事级别的称号,叫做军衔。
军人的这种等级称号,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
军衔在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
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
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只设十几级。
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制约。
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
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将军逐步区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
目前,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通常是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准将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长,上将对应方面军司令官。
西欧式军衔传入中国的时间,是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
清朝政府规定军衔设六等18级;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规定军衔设六等16级;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军衔等级最多时设六等1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曾两度实行军衔制度。
1955年----196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设军衔八等20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衔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衔图解
解放军陆军军衔——将官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上将 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文职干部 陆军文职干部肩章,软肩章 解放军陆军军衔——学员 解放军陆军军衔:士兵 解放军海军军衔——将官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我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其主要标志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解放军海军军衔——校官海军大校为海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军职军官和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上校为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军中校为海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海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少校为海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团职军官和海军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解放军海军军衔——尉官海军上尉为海军副营职军官和海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深的海军副连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上尉军衔。 海军中尉为海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正连职军官和资深的排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尉军衔。 海军少尉为海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海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个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海军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海军少尉军衔。 海军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海军文职干部肩章,软肩章 解放军海军军衔——学员 解放军海军军衔:士兵 海军士兵软肩章 解放军空军军衔——将官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我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空军大校为空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军职和副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军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副师职军官,也可授予空军大校军衔 空军上校为空军副师职(正旅职)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空军中校为空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空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少校为空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团职军官和空军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如何看懂解放军军衔

如何看懂解放军军衔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解放军军衔该如何区分呢?下面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解放军军衔类型。
操作方法在展开分类介绍之前,先来普及一下小知识。
首先是将官,将官分为上将、中将和少将三类,所佩戴的肩章上依次是金色枝叶三颗金星、金色枝叶两颗金星、金色枝叶一颗金星。
然后是校官,它分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三类,所佩戴的肩章上依次是两杠四星、两杠三星、两杠两星、两杠一星。
再者是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三类,所佩戴的肩章上依次是一杠三星、一杠两星、一杠一星。
其次是士官,分为一级士长、二级士长、三级士长、四级士长、上士、中士、下士等七类别。
再有就是士兵,分为上等兵、列兵两类。
还有就是海空军,分为海军少将、空军少将。
最后是文职人员,按照军官职务等级授予相应的军衔。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与肩章标志

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与肩章标志(2009-10-05 01:30:31)转载看了振奋人心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后,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更加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
下面介绍下我们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和肩章标志: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有的国家还设有元帅。
以置于肩、领或袖、帽等处的专门徽章符号,标志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及专业勤务。
军衔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正式军衔、临时军衔和荣誉军衔;按兵役,可分为现役军衔、预备役军衔和退役军衔。
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具有一定功绩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所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
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交往也具有重要意义。
军衔等级的设置,同军队的规模和体制编制密切相关。
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是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
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扩大,将军遂划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
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是上尉(中尉)一连长,中校(少校)—营长,上校(中校)一团长,准将(上校)一旅长,少将(大校)-(准将)一师长,中将(少将)一军长,上将(中将)一方面军(或战区)司令官。
军衔授予的条件和程序,各国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帽徽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前佩戴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领花中国人民解放军臂章军衔等级和肩章标志的对应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正团职(副旅职):中校、上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少尉;排职:少尉、中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有的国家还设有元帅。
以置于肩、领或袖、帽等处的专门徽章符号,标志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及专业勤务。
军衔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正式军衔、临时军衔和荣誉军衔;按兵役,可分为现役军衔、预备役军衔和退役军衔。
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具有一定功绩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所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
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花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交往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一次是抗日战争初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一次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之后。
两次拟订的军衔等级都与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相同,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很快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950年9月总干部部管理部成立时,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
1952年冬便着手研究军衔制的问题。
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向毛泽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等问题拟制了初步计划。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
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又经历了取消、恢复以及多次修改。
解放军军衔等级- 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分为三个时期:1955年~1965年第一次军衔制;1988年恢复军衔制;1994年之后的军衔制。
第一次军衔制时期1952年,总干部部和苏联专家初步制定出一套军衔方案。
该方案将军衔设为6等20级。
元帅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军士4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增加大校一级;将上将、准上将改称大将、上将;将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改称大尉、上尉、中尉;其它不变。
55--65 解放军军衔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
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军衔设置上比1953年条例草案减少了兵种元帅、准尉两级,共设6等19级。
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3级:上士、中士、下士;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但实际授衔时,应毛泽东本人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衔空缺未授;增加授予准尉军衔,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有十几万副排级干部,军委决定暂时增加准尉衔,以解决副排级干部的衔称问题。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状,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大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十大元帅”与“十大大将”由此确立。
另外还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授予徐立清等175人中将军衔,授予解方等801人少将军衔。
1956年、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
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恢复军衔制时期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
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
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次会议审议,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
士兵军衔制同时立法。
新公布的军衔制不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
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即:将官:一级上将(实际未授予)、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93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起,军士长、专业军士划分为四个级别,称谓由低到高为: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1994年之后的军衔制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
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1995年9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3等8级: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时间为2年,并且不再超期服役。
根据兵役法,自1999年后,士兵军衔等级和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
士兵军衔改为一级至六级士官军衔。
2009年7月13日,中央军委颁发《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施行新的士官制度。
士官军衔从原先一级至六级士官的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
分为初级士官、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三个等级,称谓由低至高为,初级士官:下士、中士;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解放军军衔等级- 军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
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
士兵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将官1.上将陆军上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
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
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解放军海军军衔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
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武警上将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武警部队最高警衔。
武警上将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政治委员。
2.中将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武警中将是副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武警中将还是武警正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军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3.少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尉官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武警少将为正军职警官和副军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武警少将还是武警副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校官1.大校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大校为海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军职军官和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大校为空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军职和副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军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副师职军官,也可授予空军大校军衔。
武警大校为正师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武警大校还是武警副军职警官和副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2.上校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海军上校为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空军上校为空军副师职(正旅职)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武警上校为武警副师职警官和正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3.中校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校为海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