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

合集下载

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

生物学 习性
生 活存各种类 型的淡水或咸淡水水域 ,白天 隐蔽在水 深层 或水草 、石缝 、洞穴处 ,夜间
活动。适应水温为 1~ 8( ,生长适温为 1~ 5 4 3 0度 ] 8 3 ℃,最适生长温度为 2 ~ l ,水温低 于 1~ 4 5 3c j C 1℃时 ,1 l 周 至几小时 即死亡 ,高 于 3 ~0 9 4 ℃虾 体弹跳异常 ,狂游 ,很快死 亡 。杂食性 ,偏 动物性 食物 ,以咀嚼方式摄 食 。幼虾 主要 以水生 昆虫 、小型 甲壳类 、动物尸体 、有机碎屑等为食 ;成虾 的食 物更 杂 ,有水生 昆虫 、软 体 动物 、动物 内脏 、尸体 、水生植 物 、附生 藻类 等。生 长速度 较快 ,体 长 3 厘米左右 的虾种 ,经 5个月饲

养 ,平均体重 可达 3 0克左 右。 繁殖特性 性成熟 12龄 ,繁殖期为 4 1 月 ,旺期 5 8 。在 自然界 ,成 熟亲虾 降河洞游到河 口半咸 ~ -1 —月 水f 盐度 1— 8中交配 、产卵 ,卵在雌体腹足 的刚毛上经 2 0 1) 0天左右孵 出幼体 ,幼体经 1 次蜕 皮( 1 大约 2 ~ 5 4 3
天 ) 态 成 幼 虾 ,逐渐 淡 化 后 可 在淡 水 中生 长 。 变
养殖要点
面积 以 4 8 ~ 亩为宜 ,水深 1 ~ . ,配置增 氧机 1 2 。虾 苗投放前 7 1 . 1 5 8米 ~ 部 ~0天清塘 消毒并
培水 ,虾苗投放 时池塘水 深约 0 米 ,l . 6 5天后逐 渐加 高水 位 ,到高温季节要加 至最高水位 ,每亩一般放养
2 万尾已淡化 的虾苗 。虾苗期 的 3 ~3 0天内 ,每天适量补充豆浆或花 生麸水 ,分早 、午 、晚 3次投 喂。1 个 月后 ,转投含粗蛋 白 3 %以上 的人工 颗粒饵料 , 日投 喂量约为 存塘虾体重 的 1%~ 0 ,分早 、午 、晚 3 6 5 2% 次投喂 。投饵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 8时、下午 4 时和晚上 1 0时 ,并按 3 :4的比例投 喂 ,在全塘均匀 :3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池塘消毒
在放苗前,应在池塘底部种植一些水草和施加适量的有机肥,以培育基础饵料,为罗氏沼虾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培育基础饵料
02
CHAPTER
虾苗选择与放养
健康虾苗
选购来自信誉良好的育苗场,无病害、活力强的虾苗。
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罗氏沼虾品种,如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
总结词
在养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缺氧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增氧或更换水来缓解。此外,虾苗运输和日常管理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机械损伤,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保护措施的采取。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饲料选择
根据虾的体重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避免过量或不足。
投喂量
选择合适的时间投喂,一般在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投喂。
投喂时间
定期检测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确保水质稳定。
水质监测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同时可以促进虾的新陈代谢。
换水
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水温波动过大,影响虾的生长和发育。
水温控制
预防为主
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增强免疫力等,减少疾病的发生。
每天至少巡塘两次,观察虾的活动情况、水质变化等,及时发现问题。
巡塘
做好养殖记录,包括投喂量、水质检测结果、用药情况等,以便日后分析和总结。
记录
04
CHAPTER
收获与上市
收获时间
罗氏沼虾的收获时间通常在养殖周期结束后进行,一般为12-16个月。具体收获时间还要根据季节、水温、虾的生理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VS
饲料投喂是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选择优质的饲料,并合理控制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罗氏沼虾养殖

罗氏沼虾养殖

罗氏沼虾养殖概述罗氏沼虾(scientific name: 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为红螯虾或泥沼虾,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虾类。

它们主要生活在泥沼、河流、湖泊等淡水环境中。

由于罗氏沼虾的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等特点,使得其成为了养殖业中的优选品种。

本文将介绍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包括选址、水质管理、饲料喂养等方面。

选址罗氏沼虾的养殖适宜在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地区进行。

优选的选址为平坦的土地,通风良好但不暴露在强风中,距离水源便利,便于进行水循环处理。

此外,还要考虑扩大规模的可能性,以充分利用资源。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对于罗氏沼虾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pH值控制罗氏沼虾对于水体的pH值要求在7.0-8.5之间。

过低的pH值会对虾体造成损害,而过高的pH值会影响虾体的生理机能。

因此,定期检测水体的pH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是必要的。

温度控制罗氏沼虾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虾体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降温等方式来调节水温,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溶解氧罗氏沼虾需要充足的溶解氧来维持生活活动。

可通过增加曝气设备,加强水体对氧的供应,确保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达到适宜标准。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包括氨氮、硝酸盐等物质的含量,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适宜的水质有助于提高罗氏沼虾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繁殖罗氏沼虾是肉眼可见的性别分异。

雄虾和雌虾体型、螯脚长度以及两性间触角结构存在差异。

为了增加繁殖效果,可以选用具有明显性别特征的成虾进行繁殖。

配对在繁殖前,选择适宜的成虾进行配对。

将一对雌雄成虾放入配对箱中,观察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行为。

如果两只虾之间没有明显的攻击或逃避行为,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配对的可能性。

孵化雌虾在受精后会携带卵粒,并将其黏在腹部附近的附肢上。

孵化期一般为15-20天,孵化后的仔虾会从母虾腹部附肢上脱离。

罗氏沼虾吃些什么?

罗氏沼虾吃些什么?

罗氏沼虾吃些什么? 罗氏沼虾为杂食性。它的饲料种类很多,偏食动物性饲料。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食物的组成也有不同的要求。刚孵出来的溞状幼体第一次蜕壳之前,以自身残留的卵黄为营养物质。经过第一次蜕壳后,则摄食浮游动物。蜕壳4-5次之后,除摄食浮游动物外,还摄食漂浮的人工饲料,如鱼肉碎片、鱼卵、蒸蛋等细小、适口的动物性饲料。由幼体变态为幼虾,则转食底栖生物,如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水生蠕虫,其他动物尸体以及有机碎屑、幼嫩植物、谷物、豆类等。

以虾为主搭养鱼类的池塘,1月份清整池塘,石灰消毒,然后放入鱼种。一般每0. 07公顷放鲢鱼100尾,白鲫200尾,草鱼和鳙鱼各50尾。在5月初放入虾苗。一般每0.07公顷可放养体长1 5厘米的虾苗1万-1.5万尾。

以鱼为主搭养虾的池塘,鱼的放养数量按常规放养,但不能放养鲤鱼、罗非鱼和肉食性鱼类,鱼种要隔冬放养。如浙江杭州玉皇村隔冬每0 07公顷放养体重150克的鲢鱼400尾、体重100克的鳙鱼100尾、体重100 - 250克的草鱼300尾、体重25克的白鲫300尾。在5月中旬放养罗氏沼虾苗5000尾。从7月中旬开始,每半月用稀网将符合商品鱼规格的鱼捕出,逐渐减少池塘内鱼的贮存量。8月底以后以养虾为主。

将秋季繁殖的虾苗,在越冬池培育至5月初放养于池内。与此同时,将当年繁殖的虾苗在小水体内培育,作为第二次放养用。如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5月初每0.07公顷放养体重4.1克的越冬虾苗l万尾,8月5日收商品虾88 35千克;8月7日每0. 07公顷放养当年繁殖培育的体重2克的虾苗1.3万尾,11月2日收商品虾148.89千克。两次净产罗氏沼虾237. 25千克。

罗氏沼虾大规模发病原因分析及治疗

罗氏沼虾大规模发病原因分析及治疗

敌害生物
养殖水体中存在敌害生物 ,如鱼类、水蛇等,捕食 罗氏沼虾或与其竞争资源 ,导致其大规模发病。
营养因素
饲料不当
饲料营养成分不全面或质量不佳,不能满足罗氏沼虾的营养需求,导致其体质下 降,容易感染疾病。
投喂量不足或过量
投喂量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容易导致其大规模发病 。
管理因素
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与教训分享
经验总结
在罗氏沼虾大规模发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及早发现并确诊病情,以便采取有 效的治疗措施。其次,要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最后,要注重水质调节和增强虾的免 疫力,以促进治疗效果。
教训分享
在罗氏沼虾疾病防治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避免滥用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其次 ,要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不能只依靠药物治疗。最后,要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疾病 监测和预防工作。
罗氏沼虾大规模发病原因分 析及治疗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罗氏沼虾疾病概述 • 大规模发病原因分析 • 治疗方案与措施建议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罗氏沼虾疾病概述
疾病症状及流行情况
疾病症状
罗氏沼虾常见疾病包括红腿病、黑鳃病、白斑病等,表现为虾体色变暗、活力 减弱、死亡等症状。
水温与盐度调节
根据罗氏沼虾的生理特点和习性,调节水温、盐 度等环境因子,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投喂
01
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量或不
足导致的体质下降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定期巡查
02
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

罗氏沼虾常见病害防治

罗氏沼虾常见病害防治

罗氏沼虾常见病害防治简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称巨型淡水虾或大马河虾,是淡水虾的一种。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水产品种类,被广泛养殖于亚洲许多国家。

然而,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这些病害对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罗氏沼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白斑病(white spot disease)是罗氏沼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由海洋病原体引起。

它会导致虾体表出现白色斑点,严重者可能导致虾虫死亡。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白斑病的措施:1.规范养殖环境:养殖池水质应保持清洁,充分过滤并更新水源,确保水质清澈、透明。

保持水温和盐度适宜,同时避免过度密度养殖。

2.强化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平衡且易消化的饲料,并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

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饲养,以防止虾虫发生应激反应。

3.定期检查和隔离:定期检查虾虫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虾虫出现白斑病症状,应及时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的扩散。

4.选择抗病种苗:选用具有较高抗病性的罗氏沼虾种苗进行养殖,通过选择性繁殖和育苗,提高虾体的自身免疫能力。

二、腐烂病腐烂病(necrotizing hepatopancreatitis)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会导致罗氏沼虾的肝胰腺组织坏死,严重影响虾的生长和存活率。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腐烂病的措施:1.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洁,适时清理底泥,确保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同时,避免使用过期、变质和污染的饲料。

2.合理调控水温:合理控制养殖水温,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对虾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高温季节,可以考虑使用通风设备和增氧设备来降低水温。

3.健康饲喂: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并根据虾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饲喂管理。

避免过度饲喂和过度投喂,防止引发虾虫的应激反应。

4.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对进入养殖环境的罗氏沼虾种苗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避免带入疾病源。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详细描述
罗氏沼虾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如果疾病防控措施不到位,一 旦疾病爆发,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死亡和产量下降。因此,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是罗氏沼虾养殖成功 的关键之一。
THANKS
感谢观看
水质检测与调控
定期检测水质,包括pH值 、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控 ,确保水质稳定。
水温与溶解氧
罗氏沼虾适宜生长在24~ 30℃的水温条件下,同时 要求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 毫克/升以上。
种虾准备
种虾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规格整齐且适宜当地养 殖条件的种虾。
种虾运输
采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如 活水车、氧气袋等,保持 种虾活力,防止死亡损失 。
寄生虫病
如水霉病,可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如锚头蚤病,可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
05
CATALOGUE
收获与销售
收获方法
网捕法
使用虾笼或地笼进行捕捉,是最常用的方法。
钓捕法
使用特制的虾竿和诱饵,在夜间或清晨进行钓捕 。
手抓法
在小面积养殖池或水塘中,人工手抓或用网兜捞 取。
销售策略
鲜活销售
将活虾直接供应给餐馆、酒店等餐饮场所, 或进行活虾零售。
合理放养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水质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确 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5000-10000 只种虾。
饲料投喂
选择优质饲料
选择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满足罗氏沼虾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 以确保虾苗健康成长。
合理投喂量
根据虾苗生长情况、天气变化、水质状况等因素,确定每天的投喂 量,做到合理投喂,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03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增强罗氏沼虾的抗

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及养殖施林佐 3110100499摘要:罗氏沼虾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淡水虾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味美、食性杂、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人工养殖发展十分迅速。

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养殖以来,发展很快,现已成为经济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

饲养期一般为五个月,每亩产量100多公斤,规格40-60只/公斤,亩平净利1000-2000元,深受广大生产者的欢迎。

关键词:罗氏沼虾、生物学特性、养殖、形态1、概述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万氏对虾等,素有淡水虾王之称,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地区,常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中,主要栖息于受潮水影响的江河下游。

在东南亚的一些天然淡水域中,雄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是沼虾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

而且罗氏沼虾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

根据测定,虾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5%,脂肪0.48%,水分77.83%。

所含蛋白质与对虾相当,而比河蟹和鲫、草、鲤鱼都高。

(1)2、生物学特性2.1分类地位罗氏沼虾在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派长臂虾科沼虾属罗氏沼虾(2)2.2习性罗氏沼虾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盐度8~22的半咸水中;幼体成虾仔直至成虾和亲虾,都能在淡水中底栖生活。

罗氏沼虾对水温、水流和水中溶氧量的变化很敏感,当水温下降到18℃时,活动减弱;16~17℃时,反应迟钝;14℃以下,持续一定时间就会冻死。

当注入新水时,虾会集群游到新水中去,甚至逆水往上爬行。

当水中溶氧量少时,即集群攀缘于岸边,反应迟钝,严重时会窒息死亡。

罗氏沼虾白天隐蔽,活动少,夜晚活动频繁。

(3)2.3外形形态罗氏沼虾全身分为头胸甲部和腹部两大部分。

体节有20节: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

粗大的头胸甲部由头部和胸部愈合而成,其体节间无明显界限,各个体节都长有相应的附肢。

头部的5对附肢分别称为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小颚和第二小颚;前两对附肢主要起着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后3对附肢是口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