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型功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二)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
• (3)临床表现: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甚至可达10天以上, 且出血量多。 • (4)诊断:除典型临床表现外,基础体温双相,但下降缓慢。 在月经期第5~6日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可见分泌期内膜与增生期 内膜并存。 • (5)治疗 • 1)孕激素: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完整脱落。自下次月经前10 ~14日开始,每日口服甲羟孕酮10mg,连用10日,有生育要求者可肌 肉注射黄体酮。无生育要求者可口服单相避孕药。 • 2)HCG:有促进黄体功能的作用。用法同黄体功能不足。
龙家圈镇卫生院
袁双玉
妇科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 ,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 调,而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 出血。根据有无排卵,可分为无排卵 性功血和排卵性功血两类。
(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
• 1.病因及病理生理 • 病因尚未明确。机体内外各种因素诸如精神紧张、环境改变、营 养不良、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月经失调。多发生于青春期和绝经 过渡期,亦可见于生育年龄。 • 无排卵性功血仅有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对抗,可发生雌激 素撤退性出血或雌激素突破性出血。如雌激素维持在阈值水平,可发 生少量、长时间、间歇性出血;如雌激素维持在高水平,长时间闭经 ,可发生急性突破性大量出血。 • 无排卵性功血时,异常子宫出血还与子宫内膜出血自限机制缺陷 有关。主要表现为组织脆性增加,子宫内膜脱落不全致修复困难,血 管结构与功能异常,凝血与纤溶异常,血管舒张因子异常等。
•
(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
• • ③雄激素:雄激素可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及子宫血管张力,减轻盆腔充血而 减少出血量,同时有拮抗雌激素作用,适用于绝经过渡期功血。 ④联合用药:青春期功血可采用孕激素占优势的口服避孕药1片,每6小 时1次,血止后按前述方法递减至维持量,每日1片,共20日停药。绝经过渡 期功血则在孕激素止血基础上配伍雌、雄激素,可用三合激素(黄体酮 12.5mg、苯甲酸雌二醇1.25mg、丙酸睾酮25mg)2ml肌肉注射,12小时1次, 血止后每3日1次递减至维持量,共20日停药。 ⑤含孕酮或左炔诺孕酮的IUD:孕激素在局部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减少 出血。 ⑥其他止血药:仅有辅助止血作用。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氟芬那酸 ;抗纤溶药氨基己酸或氨甲环酸;促凝药血凝酶(立止血)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症状及常用中成药举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症状及常用中成药举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属于异常子宫出血范畴,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并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通常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妇女,排卵性功血多发生于育龄妇女。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本病主要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泄失常,而致经血非时妄行。
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血瘀等,其机理可概括为虚、热、瘀。
虚者为肾气不固、脾气虚弱、气血虚弱,固摄失司,经血失约;热者,热扰冲任,迫血妄行;瘀者,因冲任瘀阻,血不归经而致。
无排卵性功血的常见证型有肾阴亏虚证、肾阳亏虚证、气不摄血证、血热内扰证、瘀滞胞宫证等。
排卵性功血的常见证型有气不摄血证、肾气亏虚证、血热内扰证、肝郁血热证、虚热内扰证及瘀滞胞宫证等。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一)无排卵性功血无排卵性功血的治疗分为止血和复旧两部分,即出血期以止血为主,血止后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
1.出血期(1)肾阴亏虚证【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时多时少,血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选药原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用药举例】左归丸、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口服液、软胶囊)、知柏地黄丸(片)、大补阴丸、河车大造丸(胶囊)、二至丸、妇科止血灵。
(2)肾阳亏虚证【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或淋漓不断,或暴下不止,血色淡黯或淡红,质清稀,面色晦黯或面浮肢肿,目眶青黑,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无力,尺部尤弱。
【选药原则】温肾助阳,固冲调经。
【用药举例】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片)、肾宝合剂。
(3)气不摄血证【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或淋漓不断,或暴下不止,色淡红,质清稀,神疲懒言,面色萎黄,动则气促,头晕心悸,纳呆便溏;舌质淡胖或边有齿印,舌苔薄润,脉芤或细无力。
【选药原则】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疾病概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丘脑下~垂体~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均可导致月经失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
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功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症状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可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
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有时先有数周或数月停经,然后发生阴道不规则流血,血量往往较多,持续2~4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有时则一开始即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也可表现为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
出血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伴贫血。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在正常范围,出血时子宫较软。
无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较多见,约占该病90%。
多见于卵巢开始成熟的青春期和卵巢开始衰退的更年期。
由于卵巢功能低下,分泌的雌激素不足,因而不能对垂体产生正常的负反馈作用,没有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高峰出现,所以卵泡虽能发育但不会成熟,也就没有排卵。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长时间作用下,表现为过度增生。
临床表现为停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也有人表现为经量多,经期长。
妇科检查一般正常,基础体温呈单向,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看不出孕激素作用,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没有分泌期变化。
14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章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的异常、伴有或不伴有异常症状,可由器质性病变或月经调节机制失常引起。
第一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概念: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功血可分为有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其中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功血: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发生于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
【病因与发病机制】1.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少数发生于生育期。
常见原因如下:(1)青春期:研究表明,青春期功血的病人血液中雌二醇(E2)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无正常月经周期中期的(排卵前)E2正反馈所诱导的LH、FSH高峰,导致此时期垂体分泌FSH、LH呈持续低水平,虽有成批的卵泡生长,却无排卵,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发生退行性变,形成闭锁卵泡。
故提示青春期功血的病人是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功能尚未成熟,尤其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反应异常所致。
青春期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机体受内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劳累、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肥胖、应激或代谢紊乱等影响,通过大脑皮层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可引起功血。
(2)围绝经期: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几乎耗尽,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雌激素分泌量锐减,对垂体正、负反馈变弱,于是先出现黄体功能不足,随后排卵停止。
(3)育龄期:育龄期的女性可因内外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如手术、应激、劳累、精神刺激、流产或等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导致短时间的无排卵。
也有的因长期肥胖、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因素的长期存在引起持续无排卵。
2. 排卵性功血有排卵型功血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机制已建立,卵巢有排卵,但由于各种原因致黄体功能异常。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PT课件

10
绝经过渡期无排卵原因
卵巢功能逐渐衰竭 卵巢对垂体分泌激素的反应低下
卵泡发育受阻 无排卵
11
发病机制总结
无排卵
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对抗
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雌激素撤退性出血
低水平雌激素
高水平雌激素
生长卵泡闭锁
间断少量出血 内膜恢复缓慢 出血时间延长
内膜增厚但不牢固 易发生急性突破出血
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 内膜失去支持引发出血
12
03 治疗
13
治疗原则
➢ 青春期—止血、调整周期 ➢ 育龄期—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 ➢ 绝经过渡期—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
子宫内膜病变
14
止血方法
① 雌孕激素联合用药 ② 单纯雌激素 ③ 单纯孕激素 ④ 刮宫 ⑤ 辅助治疗:休息,一般止血药,雄激素等
18
调整月经周期
① 雌孕激素续贯法 ② 雌孕激素联合法 ③ 孕激素法 ④ 宫内孕激素释放系统
19
1.孕激素定期撤退法
适用于青春期或活组织检查为增生期内 膜功血。
月经周期第11~15天起,使用口服孕 激素,如地屈孕酮10~20 mg/d或微粒 化黄体酮胶囊200~300 mg/d,共10~ 14 d,酌情应用3~6个周期。
•黄体功能不足可表现为经间期出血。
6
无排卵性功血—临床表现
➢ 子宫不规则出血 周期紊乱 经期长短不一 经量或多或少
7
无排卵性功血—诊断
原因复杂-应用排除法 妊娠相关 局部生殖器官相关 全身疾病相关 外源性因素相关
8
02 发病机制
9
青春期无排卵原因
内分泌轴激素间反馈调节未成熟 大脑中枢对雌激素正反馈应答缺陷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定义:是指由内、外因的影响下,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功能失调引起的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性子宫出血。
与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病变无关。
功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约20%发生于青春期,30%发生于育龄期,5%发生于绝经前期。
根据卵巢功能状态不同,可分为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功血。
无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青春期与绝经过渡期妇女: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与卵巢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协调关系,其中H-P-O轴的初轴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O轴从初潮至发育成熟需要4年时间;绝经过渡期妇女则因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低下,不能发育成熟而无排卵,H-P-O轴衰退从过渡期至绝经平均约4年,绝经后约20%仍会出现功血,还会有偶发怀孕,需要避孕者约占5%。
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
常见有两种类型:黄体功能不足与黄体萎缩不全。
病因:导致功血的内、外因素包括应急、恐惧、忧伤、精神过度紧张、气候和环境变化,过度劳累和某些疾病等因素通过大脑皮质和神经递质,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功能调节异常。
长期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及代谢紊乱可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代谢,而导致月经异常或持续无排卵。
临床表现:无排卵型功血:(1)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
(2)月经淋漓不尽,经量过多,可出现贫血。
(3)经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
排卵型功血:(1)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经期正常。
黄体萎缩不全: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
(2)生育年龄妇女可出现不孕或在早孕期流产。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妇科检查:未婚者仅作肛腹诊;已婚者应常规作三合诊检查。
2、诊断性刮宫:适用于怀疑恶性肿瘤、年龄大有性生活者。
不规则子宫出血,可随时进行诊刮。
判断有无排卵或黄体功能时,可在月经前一日或月经来潮后12h内进行诊刮。
什么是功血?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什么是功血?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所谓功血,是指女性子宫的异常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也称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该病的发生常常会带给女性朋友带来较多的困扰,对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的大,进而对其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了解该病对各位女性朋友来讲非常的重要,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功血的相关知识吧!一、功血的概念功血是因神经内分泌失调而引发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属于非器质性疾病,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为无排卵型,占功血的近90%,多见青春期以及绝经期女性。
而排卵型功血则多见生育年龄女性,出血具有周期性,有排卵,但是黄体功能不足,出现经期延长、经期缩短、出血量大等现象,多发生在产后或流产后,原因可能与其内分泌功能尚未恢复有关。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功血的概念也有了一个了解,那么功血发生时都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二、功血的症状表现1、排卵期出血:所谓排卵期出血是指月经干净后10d左右,阴道又出现少量血,且1-2天左右又会干净。
此时多数的患者会有乏力、贫血、精神状态差等现象,甚至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死亡。
因此,如果存在长期阴道出血的情况,应高度重视。
2、经前出血:即来月经前阴道的少量出血,随后才是正常的月经。
经前出血多因孕激素、雌激素分泌不足,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
3、经后出血:开始阶段月经正常,后期出血量少,且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由黄体退行缓慢、持续分泌孕激素所引发。
4、子宫内膜发育不全:此种情况引发的出血多因孕激素、雌激素分泌失调所导致,是黄体期常见的不正常出血。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女性朋友都是感同身受的,那么功血到底是因何而引发的呢?三、功血的病因1、全身性因素: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压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等因内分泌紊乱、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还有应激、营养不良、精神创伤等。
2、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如前列腺素分泌失调(TXA2、PG12)、局部凝血机制异常、溶酶体功能障碍、内膜甾体受功能障碍等。
无排卵型功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再认识

2 32 救 。首 先应保 证呼 吸道 通畅 、给氧并 给予循环系 【】 阎敏 ,李新 中,尹桃. 9 例 中药不 良反应报告分析
卵巢功能 低下 ,不能排 卯 。绝经期功 血是 由于 卵
D / 03 6/majsn10 -14 . 1 . .4 O :1 .70c .i .0 7 252 2 0 0 .s 012
作 者单位 : 1 4 5 广州 ,广州 中医药 大学( 5 00 邱嘉 菡) ; 5 4 5 广州 ,广 州 中医药 大 学第 一 附属 医 院妇产 科( l 0 0 曾 诚 ,李 坤 寅 1
1 . 雌激素 变化 各种原 因引起 的无 排 卵均可 的出血 机制之一l。 .1 2 使子 宫 内膜 受单一 雌激 素 刺激 而 无孕激 素对抗 , 1 . 前列 腺素异常 .4 2
.3 2 减 ,对垂体 的负反馈变弱 ,于是 促性腺激 素水 平 1 - 凝 血和纤溶异常 月经 血 ,特别是功能失 升高 ,但不 能形 成前高峰 ,最终发生无排 卵型功 调性子 宫 出血病 的月经 血 中都含有 比外周血更高
血 [。
1 子宫 内膜止 血机制异常 . 2
的纤维 蛋 白溶原激 活物 ,并伴有很低水 平的抑制 物质 ,提示 局部纤维蛋 白溶解活动 的增 加是功血 较长时 间以来 ,、电解质及 酸碱 平衡 、
呼吸系统 、抗变 态反应药 品等【 开放静脉通 道 ,
l. J 中国医院药学杂 志,20 ,2 (1 10 一 1 1 ] 0 5 51 l 10 l0 . 『】 关小凤. 3 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致 过敏性休克 3 J. 例fJ 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病因 (1)青春期功血:主要由于下丘脑性周期调节中枢还不够成熟,下
丘脑和垂体与卵巢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月经中期无LH高峰形成,因此,卵巢虽有
大量卵泡并有成批的卵泡生长,但却无排卵,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发生退行性变,形成闭
锁卵泡。 (2)更年期功血:围绝经前期妇女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近于耗尽,剩余卵
泡往往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故雌激素分泌量锐减,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以致
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往往FSH比LH更高,不形成排卵期前LH高峰,故不排卵,发生无排
卵性功血。 2.发病机制:无排卵性功血是由单一雌激素的作用,无孕酮对抗而引起的出血。
是雌激素撤退性出血或雌激素突破性出血。后者又分为低雌激素水平和高雌激素水平突破出
血两种类型。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卵泡发育,产生雌激素,在单一雌激素的持久刺激
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若有一批卵泡闭锁,或由于大量雌激素对FSH的负反馈作用,使雌
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内膜因失去雌激素支持而剥脱出血。与给予外源性雌激素撤药后所引起
的出血相似。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又分为两种:①低雌激素水平突破性出血:低水平
雌激素维持在阈值水平或以下,因雌激素低、内膜修复慢,表现为间断性少量长时间出血。
②高雌激素水平突破性出血:高水平雌激素较长时期维持在有效生理浓度,使内膜增生,增
厚,引起或长或短时间的闭经,因无孕激素参与,内膜增厚且不牢固,易发生急性突破出血,
其出血的特点是:可能在短期闭经后、大量和较长时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