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课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件(共51张PPT)

C 准噶尔盆地 7 B 塔里木盆地 6
阿尔泰山 8 东北平原
天山
内蒙古高原 5 华北平原 9
4 黄土高原
1
青藏高原
A
秦岭
10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四川盆地
2 云贵高原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冬季降 水少),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降水少 降水多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四至点
帕米尔高原
黑龙江与乌苏里 江主航道中心线 的汇合处
曾母暗沙
哈萨克斯坦 4
俄罗斯 2
蒙古 3
塔吉克斯坦 6 7
巴基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5 阿富汗
8
11
尼泊尔 9 不丹 10
邻国与隔海 相望的国家
缅甸 12 13 老挝
1 朝鲜 日本
韩国
印度
14越南
菲律宾
文莱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3.渔业
海洋渔业
渔业
淡水渔业
长江中下游流域 我国最大的渔场: 舟山渔场
4.林业
最大的林区 天然林
人工林
因地制宜 1.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的 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2.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稳的地方——发展渔业
3.在草场广布的地区——发展畜牧业 4.在坡度较陡的山地上——发展林业
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亚洲
北温带 太平洋
热带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1.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 举手之劳。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到了吗?除 了下面这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
示例:出门随手关灯;作业本、铅笔等文 具用完再扔;少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洗 手洗脸的水用来浇花或冲厕所等。
2. 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 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 或举办主题班会。
类类
型 齐
型
全
,
耕
地
比 重 小
现 状
课堂小结
耕地、草地、林地 → 农业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 建 设用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 通常情况下难以 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可利用土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 备耕地资源不足
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地区分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区 布不均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 草地源自要分布区合理利 用每一 寸土地
存在的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 染、乱占耕地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解决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 措施 切实保护耕地
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
集约用地
阅读卡
集约用地,就是通过合法安排用地结构、 挖掘用地潜力,使每块建设用地都最大限 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例,提高土地配置和 利用效率。
南方雨水较少, 干旱缺水
活动 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 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1.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运用相关地图
和所学知识,分别讨论耕地、草地、林地 和难以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 环境特点。 2. 将讨论结果填入表3.1中。
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湿润、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土地资源》参考教案(第1课时)(配参考课件1)

教学设计题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课题名称第四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计划学时第一学时教材分析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土地再熟悉不过了,对目前家乡土地的利用状况也略知一二,这有助于开展教学。
但是若纵观全局,分析全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就不容乐观。
知识面窄,他们需要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放眼中国,放眼世界。
教学设想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合作;通过读图思考、读图描图、探索追问、填表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探索与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特征及土地的基本国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记住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理解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成因;3、培养自己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4、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自然资源?什么是可更新资源?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作答,老师作总结并引入新课。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共28张PPT)

我国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你知道原因吗?
空间分布
南丰北缺
20%
80%
时间分布 我国降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思考如何缓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兴建水库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为什么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为什么西北地区会缺水?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并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自然资源,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
记住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归纳出我国的 学习目标 2 土地资源的分布,了解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熟悉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对应的措施,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线 学习目标 3 路和重要意义。
气候资源
光 热
风 降水
土地资源
林地
草地
耕地
矿
产
资
煤炭
源
金刚石
铁矿石
鸡血石
淡水资源
水能资源
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 为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 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为什么华北地区会缺水?
华北地区工农业集中、城市人口多,需水量大。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会出现严重的短缺问题?
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 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读图,说一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定义,东、中、西三条调水 线路,重要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2节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百分比
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
匮乏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 开垦的宜耕土地。
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仅为1300多万公顷, 这些宜耕土地大多是天然草场和林地,而且主 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
请根据以上资料和已学知识,从有利和 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 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议一议, 我们怎样利用土地资源
如果你是以下的身份, 你准备如何利用你的土地?
政府官员:依法用地、规划用地 专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环保人土: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 宣传 活动
乡村干部: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投入
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
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为自己刚刚栽下的小树挂上了写有“愿小树健康成长”、“爱护树木”等内容的牌子。
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导 致
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看一看,我们的周围
土地就在我们脚下,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 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 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 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 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 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 上。
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件(共26张PPT)

些图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识分布
读图三步走: ①读图名、识图例; ②用图例、寻区域; ③能指认、会描述。
三、我国的资源特点
大 知总量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三、资源特点
大 知总量
小 算人均
23.7 7.09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二、资源分类
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利用过程 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以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第二步:用图例、寻区域 请在图中找出代表煤炭资源的图例及其分布的地
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识分布
读图三步走: ①读图名、识图例; ②用图例、寻区域; ③能指认、会描述。
地理八年级下册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沿线有着壮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条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自然风光和了解当地文化。
长城之旅
长城是中国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之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
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酒店业、交通业等,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总结词
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划定了多个重点开发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浦东新区在金融、科技和创新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最具国际化和现代化特色的区域之一。
天津滨海新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人文景观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这些景观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民俗文化
中国拥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包括各种民族节日、民俗活动、民间艺术等。这些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机会,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03
中国的经济地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农业历史。
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各地农业地域类型多样,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景观。
农业地域类型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
农业发展策略
2022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第2节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晋教版

2.【中考•龙东】土地资源中,草地适合发展B ( ) A.种植业 B.牧业 C.渔业 D.林业
3.【中考•滨州】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 面表现在( A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 ,平地少
【中考•福建】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图3-2-1示意我 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图回答4~5题。
建设用地的分布与人口和农业用地的分布趋势大致 相同,东密西疏。 (3)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
4.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 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我国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区域差异显著的原因 我国南北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 带,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 旱四个地区,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 地势,悠久的农耕历史,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的 特点。
结合图3-2-5,回答5~6题。
5.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A(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土地污染严重
3.图3-2-4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判断下列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正确的是( )
A.Ⅰ为旱地 B.Ⅱ为草地 C.Ⅲ为林地 D.Ⅳ为水田
【点拨】图中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Ⅱ位 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Ⅲ位于我国的湿润山区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为林地;Ⅳ位于半干旱地 区的高原,为草地。 【答案】 C
【答案】 C
1.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
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
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