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题库 (含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2. 土壤中氮的形态主要有哪几种?A. 氨态氮和硝态氮B. 有机氮和无机氮C. 可溶性氮和不溶性氮D. 活性氮和稳定氮3.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A.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B. pH值只影响土壤中氮的形态C. pH值只影响土壤中磷的形态D. pH值只影响土壤中钾的形态4. 以下哪种肥料不属于有机肥料?A. 堆肥B. 绿肥C. 鸡粪D. 尿素5. 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条件下?A. 土壤pH值过高B. 土壤pH值过低C. 土壤水分过多D. 土壤温度过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____%到________%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________。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________和________。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症状。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
12. 阐述有机肥料与化肥的区别及其施用原则。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土壤肥料管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D5. A二、填空题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2%到5%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交换态钾。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盐害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矮小和叶尖焦枯等症状。
三、简答题11. 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氮的固定、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氮的再利用。
土壤与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与肥料学一、单项选择题1. 列属于酸性反应的土类为()。
A 黑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红壤2. 剖面构型为A-C的土壤为()。
A 沼泽土B 栗钙土C 风沙土D 水稻土3. 沼泽土的泥炭层一般小于()。
A 20厘米B 30厘米C 40厘米D 50厘米4. 碱土的诊断层为()。
A 淋溶层B 柱状层C 盐分聚积层D 母质层5. 沼泽土的泥炭层一般小于()。
A 20厘米B 30厘米C 40厘米D 50厘米6. 盐碱土形成的自然植被为()。
A 森林草原B 草甸C 草甸草原D 沼泽植被7. 黑钙土剖面白色的粉末的主要成分是()。
A SiO2B CaCO3C Fe2O3D Al2O38. 下列土类属于半水成土纲土壤有()。
A 沼泽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水稻土9. 下列属于酸性反应的土类为()。
A 黑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暗棕壤10. 黑土的剖面构型为()。
A O-Ah-AhB-Bt-CB Ah-AB-Bk-CkC Ah-E-Bt-CD Ah-AhB-Bsq-C11. 黑土剖面白色的粉末的主要成分是()。
A SiO2B CaCO3C Fe2O3D Al2O312. 下列土类属于水成土纲土壤有()。
A 沼泽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水稻土13. 白浆土的母质主要为()。
A 坡积物B 冲积物C 洪积物 D河湖沉积物14. 黑钙土的剖面构型为()。
A O-Ah-AhB-Bt-CB Ah-AB-Bk-CkC Ah-E-Bt-CD Ah-AhB-Bsq-C15. 白浆土的白浆层结构为()。
A 片状B 块状C 柱状D 粒状二、名词解释1. 土壤2. 土壤质地3. 土壤盐基饱和度4. 土壤碱化度5. 土壤容重6. 土壤粘结性7. 土壤肥力8. 氨化作用9. 土壤地带性10. 土壤导温性11. 土壤耕性12. 墒情13. 阳离子吸附量14. 土壤导热性15. 潜在性酸度16. 田间持水量17. 凋萎含水量18. 土壤经度地带性19. 土壤孔隙度20. 土壤粘着性21. 土壤结构性22. 原生矿物23. 土壤结构24. 活性酸度25. 土壤区域性三、简答题1. 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2. 土壤的酸碱度产生的原因?3. 土壤粘结性产生的实质?4. 土壤耕性的改良措施?5. 影响土壤膨胀与收缩性的因素?6. 土壤容重用途?7. 土壤缓冲性产生的原因?8. 吸附阳离子对土壤性质有哪些影响?9. 草甸土利用与改良途径?10.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土壤肥力的作用?11. 影响土壤宜耕性的因素?12. 影响土壤粘着性的因素?13. 影响土壤粘结性的因素?14. 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的关系?15. 土壤温度的调节措施?16. 土壤分类的原则?17. 黑土利用中尚存在的问题?四、论述题1. 白浆土的低产原因与改良途径2.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8 分)1、土壤肥力: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3、腐殖化过程:4、限制因子xx:5、氮肥利用率:6、土壤容重: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24分)。
、1、土壤由、、和 5 种物质组成。
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和;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
3、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和 3 种途径。
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5、、和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和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
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 3 类。
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和。
、。
、和10、土壤水分类型有、和。
、11、速效性钾包括和两部分。
12、土壤胶体具有、、等特性。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两种。
14、施肥方式包括、和这三个环节。
15、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氮肥、氮肥和氮肥三类。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12分)。
1、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2、不同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系数都是相同的。
3、硫酸铵为生理碱性肥料,硝酸钠为生理酸性肥料。
4、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形态磷的总量,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5、作物只能够吸收利用表层土壤的水分。
6、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但不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可用氯化钾。
7、施用少量石灰就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8、作物缺钾时,通常新叶叶尖和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
9、土壤有机质大部分不与矿质土壤颗粒结合,独立存在于土壤中。
10、一般农业土壤表层含氮量为0.05%〜0.3%,11、有机胶体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比无机胶体要高。
12 、在酸性条件下,锌的有效性很高。
四、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A、吸附能力比较强B、吸附能力比较弱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土壤肥料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卷 第1页(共6页) 土壤肥料学试卷 第2页(共6页)土壤肥料学试题一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名词解释(各2分,共14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2、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3、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4、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同晶代换: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7、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5分)1、土壤的固相组成有矿物质 、 有机质 、 土壤微生物,我们通常把矿物质称之为土壤的骨架。
2、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包括母质 、 气候 、 生物 、 地形 、 时间。
3、卡制土壤质地分类制利用两级分类法即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相对含量不同将土壤质地划分为沙土 、 壤土 、黏土三类。
4、土壤孔隙按其孔径大小可以分为通气孔隙 、毛管孔隙 、 非活性孔隙 ,其中毛管 孔隙既可以保持水分,又可以供应水分,当这类孔隙充满水时所对应的水分常数是 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较深,地下水与土壤水无联系的土壤中)。
5、灌水或降水后的土面蒸发根据其蒸发速率的变化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 导水铝控制阶段、 扩散控制阶段,可以通过中耕切断毛管和 覆砂 来保墒。
6、土壤的通气机制有扩散作用 和整体流动两种,从而实现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换气和土壤空气的更新。
7、土壤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方式有截获 、 质流 和 扩散三种,其中 质流这种迁移方式与蒸腾作用密切相关。
8、氮肥按其氮素存在形态不同可划分为铵态氮肥 、硝态氮肥 、 酰胺态氮肥 和长效氮肥四种,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
大学_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相对产量:不施某种肥料时作物的每公顷产量与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每公顷产量的比。
2、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3、碳氮比:有机物质中碳与氮物质的量的`比值,简称为碳氮比。
4、速效养分: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
5、目标产量: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一般以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
6、营养诊断: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7、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8、生理碱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碱的肥料。
9、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0、枸溶性磷肥:能溶于2%的柠檬酸、中性柠檬酸铵或碱性柠檬酸溶液的磷肥称为弱酸溶性磷肥,也称枸溶性磷肥。
11、微量元素肥料:是指那些含有硼、锰、锌、铜、钼或铁等微量元素,并作为肥料来使用的物质,简称微肥。
12、有机肥料:由粪便、油饼、秸秆、泥炭、城市生活垃圾等各种有机物料加工而成的肥料,俗称农家肥料。
13、堆肥:把各种有机物料堆成一定大小的堆,经过约一个多月的发酵,即成为有机肥料,这种肥料称为堆肥。
1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
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成复合肥料,多种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
15、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
包括无机营养型、腐殖酸型、生物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型、综合型等类型。
土壤肥料学考试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
A. 植物残体B. 动物残体C. 微生物残体D. 矿物风化答案:A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气态氮答案:C3.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是()。
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吸附态磷D. 交换态磷答案:B4.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是()。
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吸附态钾D. 交换态钾答案:D5.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
A. 土壤pH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通气性答案:B6.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A. 固定氮素B. 分解有机质C. 吸收水分D. 调节土壤pH答案:B7.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是()。
A. 深翻耕B. 施用化肥C. 施用有机肥D. 种植绿肥答案:D8.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是()。
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化学侵蚀答案:A9. 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危害是()。
A. 土壤结构破坏B. 土壤肥力下降C. 土壤水分减少D. 土壤通气性降低答案:B10.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垃圾D. 大气沉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作用包括()。
A. 提供养分B. 改善土壤结构C. 调节土壤pHD. 增加土壤水分答案:ABC1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包括()。
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气态氮答案:ABCD13.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包括()。
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吸附态磷D. 交换态磷答案:ABCD14.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包括()。
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吸附态钾D. 交换态钾答案:ABCD15.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包括()。
A. 土壤pH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通气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强。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和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
单位g/cm ,t/m。
1、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7、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10、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是:第一、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量的养分。
第二、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逐渐下降。
第三、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
第四、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11、磷的固定:所谓磷的固定是指可溶性磷酸盐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即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其结果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12、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13、土壤沙化: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在风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下.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土壤肥料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是土壤中的()含量。
A. 有机质B. 矿物质C. 空气D. 水分2.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A. 提供植物营养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水分D. 减少土壤侵蚀3. 土壤pH值的测量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比色法D. 电位法4. 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被称为()。
A. 大量元素B. 微量元素C. 基本肥料元素D. 次要肥料元素5. 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的()。
A. 质地B. 有机质含量C. pH值D. 盐分含量6. 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的增加会导致土壤()。
A. 酸化B. 碱化C. 中性化D. 盐碱化7. 土壤中磷酸盐的固定作用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A. 土壤pH值B. 土壤温度C. 土壤湿度D. 土壤有机质含量8. 土壤中钾素的缺乏会导致作物()。
A. 叶片发黄B. 茎秆脆弱C. 果实发育不良D. 根系发育不良9.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通常会导致作物()。
A. 生长缓慢B. 产量下降C. 出现缺素症状D. 抗病虫害能力下降10.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来实现。
A. 矿物质肥料B. 有机肥料C. 工业肥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 A2. D3. D4. C5. A6. B7. A8. B9. C10.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的能力。
答案:水、养分、空气、热量12.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残体、________和微生物分解产物。
答案:动物排泄物13.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的生长。
答案:枝叶、绿色14.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01 土壤 :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 02 矿物 :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 03 岩石 :一种或几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04 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05 富铝化作用 :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矿物被彻底的分解,盐基和硅酸不断被淋溶,而含水Al2O3和含水Fe2O3的胶体矿物在母质中相对富集。 06 硅铝铁率(Saf值) :土体或粘粒部分中SiO2的分子数与R2O3(Al2O3+Fe2O3)的分子数的比率。 07 土壤剖面 :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08 土壤水平地带性 :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 09 土壤垂直地带性 :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 10 土体构造: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 11 土壤质地 :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12 土壤容重 :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土壤体的干重。 13 矿质化作用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同时释放热量,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 14 腐殖化作用 :动、植、微生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15 腐殖化系数 :单位质量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下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16 C/N比 :土壤中或有机物中有机碳(C)量与总氮(N)量之比。 17 矿化率 :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损的有机质量与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18 氨化作用 :土壤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产生氨的作用 19 硝化作用 :指氨或铵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硝态氮的作用 20 土壤吸附性能 :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性能。 21 土壤胶体 :颗粒直径为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到土壤中形成的多相系统。 22 永久电荷 :由黏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 23 永久负电荷 :低价阳离子替代高价阳离子的同晶替代产生的电荷 24 可变电荷 :由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团解离所产生的电荷,其数量和性质随土壤溶液pH的变化而改变。 25 阳离子交换量(CEC):当土壤溶液pH值一定时,土壤所含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 26 盐基饱和度(BS) :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27 活性酸 :土壤溶液中存在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 28 潜性酸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Al3+所引起的酸度。 29 土壤缓冲性能 :当在土壤中加入酸或碱时,土壤的酸碱性能并不因此而产生剧烈变化的性能。 30 阳离子交换能力 :一种阳离子将胶体上另一种阳离子交换出来的能力。 31 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的多少、大小、比例和性质。 32 土壤孔度 :是指单位体积自然状态的土壤中,所有孔隙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 33 容重 :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土重。 34 土壤耕性 :耕作中土壤所表现的各种物理性质及以及在耕作后土壤的表现。 35 粘结性 :土粒之间相互吸引粘结的性能 36 粘着性 :土壤黏附外物的性能 2
37 土壤结构体 :指的是各级土粒或其一部分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 38 土壤结构性 :指的是土壤结构的形状、大小、性质及其相应的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 39 土壤宜耕性 :土壤适宜于耕作的程度,通常与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等因素有关。 40 矿质化过程:有机质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41 土水势 :土壤水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势(或自由能)的变化,即土壤中的水分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它和同样条件下的纯自由水自由能的差值。 42 土壤水吸力 :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 4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的能量指标与土壤水的容量指标作成的相关曲线。 44 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 45 土壤通气性 :土壤空气和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 46 土壤热容量 :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当温度增或减1℃时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焦耳数。 47 导热性 :土壤在接受一定的热量后,除用于本身的升温外,还将部分热量传递给邻近土层或大气的性能。 48 土面蒸发 :土壤水不断以水汽形态由土表向大气中消散。 49 肥料 :凡是能营养作物或兼有改良土壤的一切物质。 50 养分归还学说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 51 矿质营养学说 :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而不是腐殖质。 52 最小养分律学说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 53 主动吸收 :养分离子逆养分离子浓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的选择性吸收。 54 被动吸收 :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进行吸收的过程。 55 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指因某离子的存在而抑制另一离子的吸收。 56 养分离子间的协助作用 :指某离子的存在可促进另一离子吸收。 57 质流 :土壤中养分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随土壤溶液流向根部到达根际的过程 58 扩散 :介质中的养分离子或分子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运动。 59 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的正常生长所必不可少的元素,缺少了它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而且其功能不能被其他任何元素所代替。 60 非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体内除必需营养元素以外的其他所有元素统称为非必需营养元素。 61 有益营养元素 :能够刺激植物生长,或减轻其它元素的毒害、或能在某些专一性较低的功能上简单替代其它矿质元素、或仅为某些植物的种或科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62 大量营养元素 :植物体中含量占植物体干物质重量0.1%以上的元素 63 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指植物需要养分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的营养时期。 64 植物营养临界期 :是指在此阶段养分过多过少或不平衡都将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的时期。 65 根截获 :植物根系生长时接触到的土壤中直接吸收养分的方式 66 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不论在植物体内含量高低,在植物的营养上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并且任何一种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替代。 67 生理酸性肥料 :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收而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68 生理碱性肥料 :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收而使土壤变碱的肥料。 69 根际营养 :通过植物根系从生长环境中吸收养分而营养自己 3
70 根外营养 :通过植物根系以外的部位吸收养分而营养自己 71 矿质营养元素 : 除碳、氢、氧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72 气态营养元素 : 有机物质 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而这四种元素又通常被称为气态 元素(Gaseous elements),或被称为能量元素。(由于干物质在燃烧时这些元素会发生挥发)。 73 反硝化作用 :指土壤中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后还原成为氧化二氮等气体逸失的过程。 74 氮肥利用率 :指当季作物吸收利用肥料中氮的百分率。 75 硝化作用 :把氨或铵盐氧化为硝酸及其盐类的作用。 76 长效N肥 :可延缓氮素释放速率,减少氮素损失并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氮肥。 77 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从四周向施肥点聚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解,形成既含有磷酸一钙,又含有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 78 闭蓄态磷 :游离态磷在土壤中被活性铁、铝固定后,陈化脱水形成的难溶性磷,属非有效磷。 79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 :指过磷酸钙在贮存过程中吸湿后,其中的磷酸钙在酸水的作用下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80 枸溶性磷 :能溶于2%柠檬酸或中性、微碱性的柠檬酸铵溶液中的磷酸盐,属植物有效性磷。 81 土壤养分的化学固定 : 82 土壤养分的生物固定 : 83 微量营养元素 :铁,硼,锰,铜,锌,钼和氯7种元素 84 间接肥料 : 能改善土壤性状使适于作物生长从而增加植物营养的肥料。 85 直接肥料 : 施用肥料能直接供应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如氮、磷、钾肥和微肥。 86 单元肥料 :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87 二元肥料 :只含有两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88 多元肥料 :含有三种和三种以上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89 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指同时含有N、P、K三要素中的三种或任何两种的肥料。 90 专用型复合肥料 :针对某一地域的某种作物配置、生产的复混肥料。 91 有机肥料 :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 92 饼肥 :油料的种子经榨油后剩下的残渣制成的肥料。 93 厩肥 :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的肥料。 94 堆肥 :采用秸秆等有机废物或其他植物残体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料。 95 沤肥 :用植物茎杆、绿肥、山青湖草等植物性物质与泥炭、人畜粪尿、化学氮肥和石灰等材料混合堆积、经嫌气微生物分解腐熟而成的肥料。 96 绿肥 :直接用绿色植物体直接翻压到土壤中做为肥料. 97 生物固氮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 98 共生固氮作用 :固氮微生物侵染植物形成共生结构后进行的固氮作用。 99 种肥 :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或秧苗附近或供给植物苗期营养的肥料。 100 基肥 :在播种前施用的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的肥料 101 追肥 :植物生长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 102 联合固氮作用 :自生固氮微生物在高等植物影响下促进的固氮作用。 103 二元复合肥料 :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任意两者的复合肥料。 104 三元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三者的复合肥料。 105绿色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有五个: 光 热 气 水 肥。 106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密切联系又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称之为生态系统。 107原生矿物:从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原始成岩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