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就在你心中PPT课件
《音乐就在你心中》2课时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教学目标】1.接受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艺术之美。
2.理解作者的音乐主张和论证过程。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接受作者的观点:提倡多元文化,主张音乐多样化。
2.识别文章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内涵。
3.学习本文总分式的论证结构。
【教学难点】1.领悟作者所描写的音乐的三种艺术境界。
2.仿写,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活动法、体验感悟法【课型】新授【授课形式】理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音乐就在你心中》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拓展模块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文是著名的音乐作曲家陈钢先生写的一篇文艺随笔,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欣赏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相关知识积累。
音乐家陈钢对音乐不同凡响的理解,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发现,同时又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经验,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
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什么艺术积累,具有艺术特长的几乎没有,我作为教师本身也缺乏艺术细胞,所以觉得这篇文章要想讲成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在是太难。
但是通过仔细思考,我认为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只要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那么接受一些音乐理论和知识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一)导入新课由精美的flash作品导入,易引发学生兴趣,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同时可引发学生对音乐的独特感悟,理解音乐欣赏是个性化的。
学生欣赏flash作品:小提琴协奏曲。
问:同学们听过这支乐曲吗?作者是谁?明确:这支曲子就是被国外誉为“蝴蝶爱情协奏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曲者是陈钢与何占豪。
解题: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乐谱是世界共同的文字。
欣赏音乐就是接受文化的熏陶,就是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与古今中外音乐家的心灵沟通。
音乐的表现力是无限丰富的,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二)展示目标【教学目标】1.接受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艺术之美。
音乐在我身边PPT教学课件

3
音乐在哪里
• 探索寻找音乐 • 请把你寻找的音乐用照片,录音或口头
描述、模拟再现等形式展示出来,与大 家分享。
2020/12/12
4
一﹑什么是音乐?
音乐就是人们用有组织、有规律的声音来 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二﹑音乐的分类
实用音乐 用音乐来烘托气氛,配合完成 某项具体任务,称作“实用音
2020/12/12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初 步的认识。 2、对身边的音乐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
望。
过程与方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自己对音乐的发现 大胆、自信地展示出来。
2020/12/12
2
播放的是什么音乐? 一般在什么场使用?
2020/12/12
乐”,如仪式音乐、治疗音乐 等
2020/12/12
背景音乐 又称“环境音乐”,是一种为办 公室、休息室、超级市场、饭店 等不同环境而使用的陪衬音乐。
5
合作探究
• 表现校园生活的音乐
2020/12/12
6
• 每听完一段音乐,别忘了将音乐的序号 填入情景图下方的括号里。
2020/12/12
7
2、场景配乐
2020/12/12
8
2020/12/12
9
2020/12/12
10
2020/12/12
11
2020/12/12
12
2020/12/12
13
2020/12/12
14
2020/12/12
15
3、场景再现
网址: 民间音乐网站:/art/
古典音乐网站:/classic/ /)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

《音乐就在你心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本质,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好。
3.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2. 音乐的感知:通过听觉训练,让学生能够辨别不同的音乐风格、乐器和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3.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好,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向学生传授音乐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法:通过听、唱、奏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 音乐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音乐教材,提供丰富的音乐作品和练习题。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作品和相关信息。
六、教学活动:1.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
2. 音乐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音乐会: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现场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2. 第二周: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第三周:音乐欣赏的指导,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音乐就在你心中

为什么说“乐为心声”?文中如何来论 证? 解答: 因为音乐是发自人们内心的真情, 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表达. 第三段中通过比喻、引用、引申的 方式来论证。
作者如何来阐述“乐为多声”的观 点? 解答: 作者用阐释、举例、归结来论述 “乐为多声”的观点。
文中如何来论证“乐为无声”? 解答: 文中采用引申引用的方法来说明 “乐为无声”
陈钢(1936- )
著名作曲家,上海人.早在上海
音乐学院学习,即以小提琴协奏 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蜚声中 外乐坛.以后又创作了<<金色的 炉台>>,<<苗岭的早晨>>等小提 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王昭 君>>在1996年“中国小提琴协 奏 曲新作汇展”中获奖,现任上海 音 乐学院教授.著有散文集<<黑色 浪漫曲>>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中心论点
音乐就在你心中 乐为心声
论证方法
举例 引用 引申 举例 引用 引申
分论点乐为多声源自乐为无声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如何来划分段落?概 括出段落大意. 解答: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总论,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的两个设问句有什么作用? 作曲家问“我-懂吗?”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什么?
解答: 两个设问,吸引读者的视线,引出文章 中心. 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和意思的跃进 加强反问的意味
音乐就在你心中选自散文集

音乐就在你心中选自散文集音乐是我们生命的主宰,是我们生命的灵魂。
音乐能使人平静,能使人愉快;音乐能使人激动,能使人感动;音乐能使人兴奋,能使人振奋;音乐能使人振奋,能使人放松。
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使人精神振奋,使人产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音乐是一种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人们在没有音乐时就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而音乐常常使人产生振奋和愉快。
音乐对人有特殊的作用,就像人在没有水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生存下来一样。
音乐有巨大的能量,可以使人类重新振作起来。
因为它能够使人坚强,能够使人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不气馁、不消沉、更不放弃;它还可以增加人对世界、对未来和美好生活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进行深刻了解;它还可以使人产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生活,使人愉快、乐观、坚强、勇敢自信、永不服输等。
音乐把人性中美好、善良、正直而坚强、勇敢、乐观、坚强、自信及对生活和未来美好理想带给人们美好和希望。
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音乐就在我们心中!1、音乐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它让人类与自然有了接触和沟通,让人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这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我们听音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也是一位忠实的听众。
我们听着音乐,也在思考着。
那一天,我和爸爸去看望一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叫阿飞,他比我的大了一岁。
他的身上长满了痘痘,脸上布满了难看的疤痕,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小乞丐。
他穿着厚厚的棉衣,像个乞丐一样坐在沙发上,也不敢看我的眼睛。
我走过去,把他扶到了床上,轻轻抚摸着他的头,上冒出了一些白色的汗珠,我让爸爸给他擦擦。
这下他笑了,我问他:“阿飞,你怎么有这么好看的皮肤啊?是因为妈妈吗?还是因为你太可爱了?”阿飞说:“我妈妈不是那么漂亮,但是我很美的!”我们边说,他的脸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着灿烂的光。
我听了也不禁感慨道:“阿飞!”(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张秋丽)2、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音乐是生活中最普遍的语言。
音乐就在你心中

乐为无声:鉴赏音乐是一个从感官感
音乐就在你心中
写作特点:
1. 典型的总分结构,层次清晰, 2.语言方面,议论中充满激情,散发 出散文语言的魅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音乐就在你心中
课后练习:
1.心中有音乐吗?你喜欢那一种音乐,读 了本文你对音乐有什么新的看法? 2.剩余时间学生鉴赏古典、流行、现 代三种类型音乐: 《加州旅馆》、《梁 祝》、《斗牛》。
音乐就在你心中
作者· 陈 钢
作者简介:陈钢,著名作曲家,上海人。上个世纪 六十年代因与何占豪合作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 祝英台》而蜚声海内外,该曲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艺术 “名片”。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选自陈钢所著 《三只耳朵听音乐》。
音乐就在你心中
文章第1、2段 作者针对某些所 谓的音乐理论家 机械的解释“音 乐是什么”的问 题,提出了自己 的见解。
音乐就在你心中
第二个角度
乐为多声:“缤纷多彩”、“宽容”、“包
含量特别大”是音乐固有的特点,不同性格的 人有不同的听觉选择,面对严谨的古典音乐、 时髦的流行音乐、前卫的现代音乐,作者提倡 “用三只耳朵听音乐”。 论证方法:阐释、举例、归结。
音乐就在你心中
第三个角度 知—理性认识—无限遐想的过程,最终的联 想就是“乐为无声”的过程,老子的“大象 无形,大音希声”同理。通俗的说就是“无 招胜有招”。 论证方法:引用、引申。
音乐是空气的诗歌……保罗 音乐是声韵中的诗……福莱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莱辛
作者观点:音乐就在 你的 心中
音乐就在你心中
第一个角度
乐为心声:音乐是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
感于身世之凄苦的琵琶女的曲子能让白居易泪 湿青衫,《如歌的行板》能让托尔斯泰热泪盈 眶,这是内心真情的力量。 论证方法:比喻、引申、引用。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

《音乐就在你心中》优秀教案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的关系1.1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
1.2 音乐对生活的影响:提升生活品质,调节情绪,丰富精神世界。
1.3 生活中的音乐实例分析:歌曲、电影配乐、广告音乐等。
第二章:音乐的元素2.1 节奏:音乐的骨架,表现音乐的性格和情感。
2.2 旋律:音乐的主题,表达音乐的思想和情感。
2.3 和声:音乐的色彩,丰富音乐的层次和表现力。
2.4 音色:音乐的质感,体现音乐的独特性。
第三章:音乐的表现手法3.1 对比: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音乐的戏剧性和冲突。
3.2 发展:通过音乐的展开,表现音乐的深度和广度。
3.3 变奏:通过对主题的变奏,展现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4 模仿:通过模仿,体现音乐的和谐与统一。
第四章:音乐的情感表达4.1 快乐:通过明快的节奏和旋律,表达快乐的情绪。
4.2 悲伤:通过缓慢的节奏和旋律,表达悲伤的情绪。
4.3 愤怒:通过强烈的节奏和旋律,表达愤怒的情绪。
4.4 平静:通过柔和的节奏和旋律,表达平静的情绪。
第五章:音乐的理解与欣赏5.1 音乐的内涵: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5.2 音乐的结构:分析音乐的组成部分,如前奏、主题、副歌等。
5.3 音乐的表现力: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5.4 音乐的应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第六章:音乐创作的基础6.1 创作理念:音乐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6.2 曲式结构:音乐作品的框架,如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等。
6.3 和声进行:音乐和声的推进,如主和弦、副和弦等。
6.4 旋律创作:音乐主题的构思,如动机、乐句等。
第七章:音乐演奏的技巧7.1 演奏姿势:正确地握乐器和站立姿势。
7.2 演奏方法:如音准、节奏、音色、表情等。
7.3 合奏配合:与他人合作,保持音准、节奏、音色的一致。
7.4 舞台表现: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音乐魅力。
第八章:音乐鉴赏的视角8.1 音乐风格:不期、地域、流派的音乐特点。
音乐就在你心中fuxi

【课文讲析】 课文讲析】
总论: 总论:音乐就在你心中 分论: 分论:
一、乐为心声 二、乐为多声 三、乐为无声
【文章基本结构】 文章基本结构】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音乐就在你心中 分论点: 分论点:
“情动于中而行于声” 情动于中而行于声” 情动于中而行于声 比喻、引用、引申 比喻、引用、 乐为心声 音乐能在听众心中引起共鸣 三只耳朵听三种不同的音乐 乐为多声 古典音乐、现代音乐、 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 乐为无声 无限, 无限,音乐的最高境界 引用、 引用、引申 举例
结构分析
文章共5个自然段,从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来 看,可以划分为两部分,请概括每个部 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 2
是总论,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是总论,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 中”。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是分论, 乐为心声” 乐为多声” 是分论,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 乐为无声” “乐为无声”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境 界。
美国著名畅销小说《 飘 》又译为《乱世佳 玛格丽特·米切尔 玛格丽特 米切尔 人》,作者是美国的( )。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多项奥斯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