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替啶镇痛作用的研究
朱砂莲提取物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朱砂莲提取物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孔繁利高晓红李凤丽张敏孙晓萌李玉林范新田【摘要】目的观察朱砂莲提取物的镇痛作用。
方法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哌替啶组、朱砂莲醇提取物低剂量组(ZhSL L)、中剂量组(ZhSL M)、高剂量组(ZhSL H),每组10只。
将所有小鼠置于恒温(55±0.5)℃热板上,以小鼠接触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s)作为痛阈指标。
同时哌替啶组(0.05 g/kg)、ZhSL L(0.2 g/kg)、ZhSL M(0.4 g/kg)、ZhSL H(0.8 g/kg)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10g。
应用热板法观察朱砂莲提取物对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朱砂莲提取物各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中、高剂量组尤为明显;与哌替啶组比较,朱砂莲提取物镇痛作用弱但维持时间长。
结论朱砂莲提取物能明显延长痛阈,且镇痛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关键词】朱砂莲;痛阈;镇痛作用目前临床上对多种急慢性疼痛多采取西药镇痛为主,其中一类为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等),这类药物镇痛效果肯定,但长期应用会产生成瘾性、依赖性等;另一类为非阿片类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等),应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但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因此,寻找副作用和依赖性小的止痛中药成为新的趋势。
朱砂莲为马兜铃科植物〔1〕,被广泛用于治疗喉痛、腹痛、胃痛、肠炎、蛇虫咬伤等,镇痛效果较好,但至今未见关于朱莎莲提取物镇痛作用的研究。
本研究应用热板法观察朱砂莲提取物的镇痛效应,并对其镇痛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开发朱莎莲制剂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昆明种小鼠50只,雌性,体重(20±2)g, 由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吉)20032004〕。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哌替啶组、朱砂莲醇提取物低剂量组(ZhSL L)、朱砂莲醇提取物中剂量组(ZhSL M)、朱砂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ZhSL H),每组10只。
术后疼痛治疗-多模式镇痛

心血管功能
呼吸功能
胃肠 短期不 利影响 泌尿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心理情绪 睡眠障碍 慢性疼痛 长期不 利影响 行为改变
术后疼痛引起的结果
心理、生理伤害,病人烦躁、抑郁。 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医疗费用增加
术后镇痛的发展
80年代,术后口服、肌注药物治疗,硬膜外延 期拔管。 90年代初硬膜外吗啡、神经阻滞、胸膜腔、腹 腔用药。 90年代中后期,PCA术后镇痛。 多模式镇痛。
不敢咳嗽,不能自主翻身、坐起及下床活动, 由此延缓胃肠、膀胱功能恢复、延长进食时间, 影响伤口愈合。 肺功能残气量、通气血流比例异常,肺顺应性 和膈肌功能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增加。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应急过度,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垂体 -下丘脑反射,引起明显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 乱,去甲肾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 血糖素分泌增加,分解代谢增加。 血压、心率增加,心脏做功增加。
多模式镇痛的实施
轻度疼痛 如: 腹股沟疝修补术 静脉曲张 腹腔镜检查
中度疼痛 如: 髋关节置换术 子宫切除术 颌面外科
重度疼痛 如: 开胸术 上腹部手术 大血管(主动脉)手术 全膝、髋关节置换术 (1)对乙酰氨基酚和局麻药伤口浸润 (2)NSAIDs (排除禁忌症)氟比洛芬酯100200mg (3)硬膜外局麻药复合阿片类或外周神经阻滞 或神经丛阻滞或曲马多或阿片类药物注射 (PCIA)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1. 引言1.1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dexmedetomidine)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和抗焦虑等效果。
近年来,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地佐辛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通过激活α2受体产生镇痛和镇静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疼痛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与传统镇痛药物相比,地佐辛具有较少的呼吸抑制作用和更快的恢复期,使其成为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地佐辛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类型的术后镇痛中,包括心脏手术、脑部手术、腹部手术等。
研究表明,地佐辛可有效减少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地佐辛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也受到了关注,如与麻醉药、镇痛药等的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展现出明显的潜在优势,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多地关注于优化用药策略、探索新的联合应用方式,以进一步提升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2. 正文2.1 地佐辛的药理特点及作用机制地佐辛是一种合成的局部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过程来达到镇痛效果。
地佐辛主要通过阻断钠通道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突发,使疼痛信号无法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地佐辛还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元内的钙离子流入,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地佐辛还具有镇痛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影响局部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
地佐辛可以降低组织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细胞外液的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的感觉。
地佐辛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和影响局部炎症反应两种机制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其药理特点在于作用局部、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因此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2.2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在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
_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第2 2卷第4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Vol. 22,No. 42 0 1 4 年 2 月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Feb. 2014 ·综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张立智,张世民*(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骨科,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腾越路450号200090)关键词: 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谵妄中图分类号:683 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58478( 2013) 04032404谵妄 ( delirium) 是注意力和认知功能的急性可逆性障碍,常见于身体衰退的老年人Smith等[1]( 2013) 对 1 07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研究发现,谵妄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44% udolph 等[2] ( 2011) 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在35% 65%之间谵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以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注意力缺损思维紊乱和意识模糊为特征谵妄延长了髋部骨折老年人术后的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 发病机理谵妄的发病机理目前有神经递质学说炎症学说和心理社会应激学说等谵妄患者常存在脑氧化代谢的降低,乙酰胆碱合成减少; 同时谵妄患者血清中抗胆碱能物质活性增强,导致脑对炎性状态的调节能力下降感染创伤手术等所致的炎症反应能引起炎性因子释放,多巴胺增加,乙酰胆碱水平降低,可激活内皮组织,导致凝血系统活化,微血栓形成,破坏血流血脑屏障的破坏,可增强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导致缺血和神经元凋亡炎性反应中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还可致神经毒性反应,引起神经元损[3]伤心理社会应激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导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慢性皮质醇增多多巴胺失衡 ( 过量) 是谵妄发病的重要神经递质因素,其他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过量,N乙酰5甲氧基色胺不足,5羟色胺失调,DOI: 10. 3977 / j. issn. 10058478. 2013. 04. 08上海市卫生局局级课题项目资助( 编号: 20124303)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3Z 1439100)作者简介: 张立智,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创伤骨科,( 电子信箱) zhanglizhi001@ sohu com* 通讯作者:(电话) 021 ******** 678,( 电子信箱) shimin-******************以及与乙酰胆碱相互作用的药物,均可参与谵妄的病理发展过程2诊断谵妄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应从询问病史,分析疾病治疗史,进行体格和神经系统检查入手用于谵妄诊断的标准很多,如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MSE) ,美国精神病学会第4版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 ( DSM IV T ) ,谵妄的意识状态评估法 (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 ,谵妄评定量表( D S 98) ,谵妄观察量表( DOS) ,老年住院患者行为观察量表 ( GIP) 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美国精神病学会DSM诊断标准,包括三方面: ( 1) 注意力的集中持续和转移能力降低; ( 2) 认知改变或知觉紊乱在短期内发展并且病程波动,且不能被先前的或进展的痴呆所解释; ( 3) 能证实这种改变不是对一般医疗条件的生理反应目前广泛采用的诊断工具是CAM在CAM诊断法则中强调急性起病伴病程波动和注意力缺陷两者同时存在,同时强调合并有思维紊乱或者意识水平变化方面的特征根据精神运动的症状可将谵妄分为三种: 活动亢进型,活动抑制型,混合型Slor等[4]认为,活动亢进型和活动抑制型谵妄在患者预后和病变特征等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别3 危险因素谵妄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谵妄的发生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易患因素和促发因素有关表1列出了与谵妄发生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3. 1术前存在的因素Lee HB 等[5]( 2011)研究 726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现如果术前存在痴呆,术后发生谵妄比率很324第2 2卷第4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Vol. 22,No. 42 0 1 4 年 2 月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Feb. 2014高; 在没有痴呆的患者中,高龄男性肥胖更多的合并疾病手术时间超过 2 h等是独立危险因素;而在痴呆的患者中,从急诊到手术室时间延长是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痴呆是谵妄病程延长 ( ≥4周) 的主要危险因素[6]Lee等[7] ( 2011) 研究发现,高龄急诊入院手术APACHE (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 评分高或MMSE评分低,是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 关节置换术相对于内固定术的患者更易发声谵妄; 患者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认知或感觉障碍的发生程度,前驱期行为和精神改变,都与谵妄紧密相关; 结合临床观察,C反应蛋白可能对预测谵妄有一定价值Brown等[8]研究38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现术前活动能力,ASA评分与术后谵妄的发生紧密相关Vochteloo等报道了一种预测谵妄风险的评分方法—D评分 ( 详见表2) ,Moerman等[9]将其应用于378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现高 D 评分男性[10]转子间骨折是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Nie等对123 例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疼痛术前认知障碍是主要危险因素,而谵妄与患者受教育的程度,手术类型无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表1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易患因素和促发因素项目易患因素和促发因素一般易患因素高龄,男性,骨折前的活动状态差,生活不能自理等生活因素吸烟,酗酒,睡眠失调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Na+K+等电解质或葡萄糖代谢紊乱等低氧血症贫血,血氧饱和度低,术中失血等营养状态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和体重指数异常等疼痛不予止痛,镇痛不全精神疾病心理障碍认知障碍或感觉障碍,存在其他精神病理症状,如谵妄痴呆和痴呆的程度,焦虑,抑郁,急性中风等使用精神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麻醉性镇痛药,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躯体疾病患者术前触觉减退听力障碍,感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血管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外周血管病变,心房纤颤等环境因素进入ICU,生理限制,使用导尿管等医源性因素输液量过多,医源性并发症等评分系统APACHE 评分高,MMSE 评分低,ASA≥2, D 评分≥5,NEECHAM(意识障碍表) 评分 25 等手术过程急诊入院手术,术前等待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失血,低血压,休克等麻醉过程麻醉深度,周围神经阻滞方式,镇静方式等表2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风险评估谵妄的易患因素计分1 以前住院时发生过谵妄 52 患有老年痴呆 53 画钟实验( 在钟面上画出12点)存在小错误 1错误很多,难以辨认; 或不能完成 24 年龄70 85 岁 185 岁 25 听力损害( 不能听到讲话) 16 视力损害( 视野40% ) 17 日常活动困难室内活动需要帮助,或需要帮助准备饮食0 5需要进行个人护理0 58 使用海洛因美沙酮或吗啡 29 每日饮用含酒精饮料4瓶及以上 2总分: ≥5分为高风险325第2 2卷第4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Vol. 22,No. 42 0 1 4 年 2 月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Feb. 20143. 2 术中的危险因素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过多与谵妄发生密切相[11]研究 1 2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关Vochteloo等发现贫血是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输血与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死亡率呈负相关骨科医生往往认为全麻更易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也有研究显示全麻术后谵妄发生的趋势可能增高,然而在系统性回顾的Meta分析中,谵妄的发生在全身和局部麻醉2种方式中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全麻可能提高了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但并没有增加谵妄的发生率控制麻醉深度和应用髂筋膜腔阻滞有利于预防谵妄无论是在全麻,还是在脊髓麻醉过程中,将麻醉的深度控制在较浅的水平,能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12]Sieber 等对 114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双率盲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相对于深麻醉,术中浅麻醉能减少50% [13]对21项随机对的谵妄发生率ashiq等照试验研究 ( 共 1 422例患者) 进行系统回顾,发现在辅助应用的多种外周神经阻滞方法中,髂筋膜阻滞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预防方法对高风险患者髂筋膜阻滞可能并不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但对中度风险患者可以降低谵妄发生率3. 3术后因素多重用药是发生术后谵妄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特定种类的镇静镇痛药物能增加该病的发生风险如苯海拉明,是一种抗胆碱能抗组胺的镇静药,可增加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 同样鸦片类镇痛药也可促进谵妄发生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和低氧都是谵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不予镇痛或镇痛不全均能诱发谵妄的发生系统回顾研究显示,常用镇痛药哌替啶 ( 度冷丁) 相对于其他鸦片制剂有更强的抗胆碱作用,更易引起谵妄的发生谵妄常发生于术后 2 5 d,术后镇痛方式 ( 如静脉或硬膜外镇痛) 与谵妄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关系如术后镇痛过度,离床活动延迟术后尿潴留排尿障碍及其引起的进一步疼痛,使谵妄的发生风险提高另外,疼痛影响术后患者的睡眠,致使患者睡眠周期紊乱,也能促使谵妄发生术后患者疼痛不敢用力呼吸,常发生低氧血症; 术后贫血或输液过量也可进一步加重低氧,低血氧可降低乙酰胆碱的水平,也能促进老年人谵妄的发生4预防谵妄是一种多因素的异质性疾病,应从多方面着手预防,积极纠正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 1) 应特别注意高危人群 ( 如高龄,存在认知缺陷/痴呆,或其他严重内科合并症) ,进行风险评估; ( 2) 手术前应最大程度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包括治疗贫血低蛋白血症代谢异常低氧脱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和感染等,加强营养及个体化护理; ( 3) 手术中应维持充足的氧供,减少出血,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控制麻醉的深度,可联合髂筋膜阻滞,尽量少用或不用中枢性抗胆碱能药物; ( 4) 手术后应积极有效的给予镇痛,避免应用杜冷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早期活动,及早处理各种外科并发症多学科合作及联合多种措施在谵妄预防中已取得[14],初步成功有望降低谵妄总体发生率近年国外研究报道,骨科和老年科联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能有效地降低谵妄的发病率及其引起的并发症这些老年科专家经过严格的内科学老年病学和精神卫生/老年[15]Folbert 等研究显示,麻醉精神病学等专业训练科创伤骨科与老年病科合作,在关注骨折手术的同时,同样关注老年疾病的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可见,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不单纯是骨折的治疗,了解老年疾病的特征,具有多学科疾病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预防和治疗[16]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并无有效的药物可以预防谵妄氟哌啶醇可降低谵妄发生的严重程度并缩短病程,但Vochteloo [17]在378例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对照研究显示,对等173 例有高度风险的患者( D 评分高于 5 分) ,预防性应用氟哌啶醇,并不能减少谵妄的发生率5治疗一旦确诊谵妄的发生,治疗上除了前面讨论的支持性和预防性措施外,首先要尽可能找到原发病因,去除病因多数谵妄患者存在联合病因,医生应关注最可能的和根本的病因,及时对症处理非药物方法是谵妄治疗的一线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呼吸道通畅,足够的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避免误吸,鼓励早期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和精神支持等环境管理在谵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家人的参与和支持,使用家里熟悉的物品,限制人员和房间变化,使用日历和时钟,鼓励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以及保持日常便利的活动使用束带约束肢体活动可避免患者自伤或伤及他人,预防拔出重要的导管等装置,但应用不当也可成为不利的刺激或损伤当非药物疗法效果不佳,谵妄危及患者生命,或者由谵妄引起的无意识活动干扰了重要治疗措施如机326第2 2卷第4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Vol. 22,No. 42 0 1 4 年 2 月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Feb. 2014械通气等,或可能出现其他一些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当考虑加用药物治疗措施对谵妄进行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镇静方便护理,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睡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应谨慎,它可增高心源性猝死的概率,还可引起心脏QT间期延长,锥体外系等疾病症状如精神症状严重必须采用药物治疗,所用药物剂量应低于功能性精神障碍患者所用剂量,避免使用长效镇静剂和可能导致谵妄加重的药物首选短期应用氟哌啶醇或奥氮平,氟哌啶醇小剂量起始0. 25 2mg,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逐渐加量,必要时每 2 4 h 1 次巴比妥可能会加重患者的意识障碍,应谨慎使用尽管有报道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谵妄,但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6小结谵妄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注意和认知功能的急性障碍一旦确诊,首选非药物治疗,尽可能寻找并去除可能的原发病因,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 如必须应用药物治疗,首选短期小剂量的氟哌啶醇创伤骨科与老年科麻醉科的多学科合作,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6]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Smith T,Hameed Y,Cross J,et al Assessment of peopl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hip fracture: as 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rch Gerontol Geriatr,2013,57: 117 126[2]udolph JL,Marcantonio E eview articles: postoperative deliri-um:acute change with long term implications[J]Anesth Analg,2011,112: 1202 1211[3]van Gool WA,van de Beek D,Eikelenboom P Systemic infection and delirium: when cytokines and acetylcholinecollide[J] Lancet,2010, 375: 773 775[4]Slor CJ,Adamis D,Jansen W,et al Delirium motor subtypes in eld-erly hip fracture patients: risk factors,outcomes and longitudinal sta-bility[J] J Psychosom es,2013,74: 444 449[5]Lee HB,Mears SC,osenberg PB,et al Predisposing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delirium after hip fracture repair in individuals with andwithout dementia[J] J Am Geriatr Soc,2011,59: 23062313 [6]Lee KH,Ha YC,Lee YK,et al Frequency,risk factors,and prognosis of prolonged delirium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J]Clin Orthop,2011,469: 26122620[7]Lee HJ,Hwang DS,Wang SK,et al Early assessment of delirium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hip surgery[J] Psychiatry Investig,2011,8:340347[8]Brown CA,Boling J,Manson M,et al elation between pre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elderly adultpatient with hip fracture[J] South Med J,2012,105: 306310[9]Moerman S,Tuinebreijer WE,de Boo M,et al Validation of the risk model for delirium in hip fracture patients[J] Gen HospPsychiatry,2012,34: 153 159[10]Nie H,Zhao B,Zhang YQ,et al Pain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delirium in elderly hip fracture Chinese patients[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2,54: 172174[11]Vochteloo AJ,Borger van der Burg BL,Mertens B,et al Outcome in hip fracture patients related to anemia at admission and allogeneicblood transfusion: an analysis of 1262 surgically treated patients[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1,12: 262[12]adtke FM,Franck M,Lendner J,et al Monitoring depth of anaes-thesia in a randomized trial decreases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but not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J] Br JAnaesth,2013,110: 98 105[13]ashiq S,Vandermeer B,Abou Setta AM,et al Efficacy of supple-mental peripheral nerve blockade for hip fracture surgery: multipletreatment comparison[J] Can J Anaesth,2013,60: 230243 [14]Akunne A,Davis S,Westby M,et al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multi component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delirium in older people under-going surgical repair of hip fracture[J]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2013 Epub abead of print[15]Folbert EC,Smit S,van der Velde D,et al Geriatric fracture cen-ter: a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approach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a hip fracture improved quality of clinical care and short term treat-ment outcomes[J] Geriatr Orthop Surg ehabil,2012,3: 59 67[16]Zapatero A,Barba,Canora J,et al Hip fracture in hospitalizedmedical patients[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3,14: 15 [17]Vochteloo AJ,Moerman S,van der Burg BL,et al Delirium risk screening and haloperidol prophylaxis program in hip fracture patientsis a helpful tool in identifying high risk patients,but does not re-ducethe incidence of delirium[J] BMC Geriatr,2011,11: 39( 收稿: 2013-07-24修回:2013-10-15)327。
镇痛药

COOC2H5 H3C N HCl
化学名:
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
易吸湿,见光易变质,密闭保存。
⑴叔胺N原子,游 离碱能与苦味酸成盐 ⑵ 酯键由于空间位 阻,较稳定,长时间加 热水解。pH4最稳定。
H3C N
COOC2H5 HCl
⑶游离碱熔点低30~31℃,具挥发性
打开吗啡的B、C、E环,保留A、D环
2.氨基酮类(或苯基丙胺类)
O C CH2CH3 CH3 CH3 O C N CH2 CH CH3 N CH2 CH CH3 CH2CH3 CH3 CH3
保留吗啡A环的开链化合物
3.吗啡烃类(或吗啡喃类)
N CH3
N
CH2
OH
R
R=H N-甲基吗啡烃 R=OH 左啡诺
(一)合成类镇痛药的结构类型 1.苯基哌啶类
COOC2H5 H3C N
COOC2H5 H2N CH2CH2 N
Pe th idin e
Anileridine 阿尼利定
COOC2H5 COOC2H5 N CH2CH2 N H Pim in odin e 匹米诺定
O
N CH2CH2 N Morph e ridin e
Morphine类药物中毒的解毒剂。
研究阿片受体功能的重要工具药。
四.合成类镇痛药
人们在寻找镇痛药时,一方面是对 Morphine进行结构改造,另一方面是简 化Morphine结构的母核。
前人有计划地打开Morphine的A、B、 C、D、E环,人工合成了许多 Compounds,从中发现了以下几类 Analgesics的人工代用品。
A
3 4
E
O
C
芬太尼族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芬太尼族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230022)张健方能新目前临床应用的芬太尼族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有芬太尼、阿芬太尼、苏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等。
结合本院开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工作,谈谈对此类药物的一些新认识。
一芬太尼(Fentanil)芬太尼属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对µ、к、б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
芬太尼在上世纪60年代合成、70年代临床应用、80年代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应用,取代了吗啡多年来在心血管麻醉中的主导地位。
80年代中期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又成为一种时尚。
到目前为止,芬太尼仍然作为全身麻醉主要的阿片类镇痛药在广泛使用。
1 芬太尼的药理作用特点1)强效镇痛作用:镇痛效价强,等效价的剂量是吗啡的1/100,哌替啶的1/1000;镇痛作用起效较快,静脉给芬太尼后2分钟起效、维持20-30分钟。
2)对循环功能影响轻微:芬太尼镇痛剂量2-10µg/kg、麻醉剂量30-100µg/kg很少引起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无组胺释放,很少引起心律与心肌力的变化。
3)呼吸抑制作用明显:对呼吸驱动力、时间、呼吸肌活动均有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抑制时间长于镇痛时间。
反复大量应用芬太尼可出现延迟性呼吸抑制和苏醒延迟,这主要是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所决定的。
当血浆芬太尼浓度下降时,蓄积在肌肉、脂肪等组织中的芬太尼在体内出现第二次分布高峰之故。
2µg/kg芬太尼和0.05mg/kg咪唑安定伍用,可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
2 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1)神经安定镇痛/麻醉:眼科手术、脑立体定向手术、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等,在完善的局部麻醉下静脉给予1/2单位的氟芬合剂(Innovor),可达到充分的神经安定镇静作用。
由于氟哌利多的心脏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等严重的不良作用,现多以0.04mg/kg咪唑安定取代氟哌利多,但仍应注意呼吸抑制、保证有效供氧和呼吸监测。
药物化学考试复习题解析

阿片样镇痛药(Opioid Analgesics)一、单项选择题▲1.Morphine的化学结构A.是由三个环稠合而成的复杂结构B.是由四个环稠合而成的复杂结构C.是由五个环稠合而成的复杂结构D.是由六个环稠合而成的复杂结构▲2.Morphine的化学结构中A.含有哌啶环B.含有菲环C.含有异喹啉环D.含有萘环3.(-)-Morphine分子结构中的手性碳原子为A.C-5, C-6, C-10, C-13, C-14 B.C-4, C-5, C-8, C-9, C-14C.C-5, C-6, C-9, C-10,C-14 D.C-5, C-6, C-9 , C-13, C-14,4.(-)-Morphine分子结构中B/C环,C/D环,C/E环的构型为A.B/C环呈顺式,C/D环呈反式,C/E环呈反式B.B/C环呈反式,C/D环呈反式,C/E环呈反式C.B/C环呈顺式,C/D环呈反式,C/E环呈顺式,D.B/C环呈顺式,C/D环呈顺式,C/E环呈顺式▲5.Morphine分子结构中A.3位上有酚羟基、6位上有酚羟基、17位上有甲基取代B.3位上有酚羟基、6位上有醇羟基、17位上有甲基取代C.3位上有醇羟基、6位上有酚羟基、17位上有甲基取代D.3位上有酚羟基、6位上有醇羟基、17位上有乙基取代▲6.下列对Morphine性质的叙述哪项最准确A.Morphine 3位有酚羟基,呈弱酸性B.Morphine 17位有叔氮原子,显碱性C.Morphine 6位有酚羟基,显弱酸性D.Morphine 3位有酚羟基,17位有叔氮原子,呈酸、碱两性▲7.Morphine Hydrochloride 注射剂放置过久颜色变深,发生了以下哪种反应?A.氧化反应,B.水解反应C.还原反应D.重排反应▲8.Morphine Hydrochloride 水溶液易被氧化,是由于结构中含有哪种基团?A.醇羟基B.双键C.酚羟基D.叔氨基9.中国药典规定,Morphine Hydrochloride 水溶液加碳酸氢钠和碘试液,加乙醚振摇后,醚层不得显红色,水层不得显绿色,这是检查以下何种杂质?A.双吗啡B.氢吗啡酮C.羟吗啡酮D.阿扑吗啡,▲10.按化学结构分类,Pethidine 属于哪种类型?A.苯吗喃类B.哌啶类C.氨基酮类(芳基丙胺类)D.吗啡喃类▲11.按化学结构分类,Methadone属于A.生物碱类B.哌啶类C.氨基酮类(芳基丙胺类),D.苯吗喃类▲12.下列药物中属于吗啡喃类的合成镇痛药是A.布托啡诺,B.喷他佐辛C.芬太尼D.哌替啶13.以下镇痛药中以其左旋体供药用的是A.Phethidine B.Morphine,C.Methadone D.Fentanyl14.Naloxone 17位上有以下哪种基团取代?A.甲基B.环丙基甲基C.环丁基甲基D.烯丙基,15.Fentanyl的化学名为A.N-甲基- N-[1-(2-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枸橼酸盐B.N-乙基- N-[1-(2-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枸橼酸盐C.N-丙基- N-[1-(2-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枸橼酸盐D.N-苯基- N-[1-(2-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枸橼酸盐,16.下列哪个与Methadone性质不符?A.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B.分子结构中有羰基C.可与羰基试剂发生反应,D.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17.下列叙述中与Morphine及合成镇痛药共同结构特点不符的是A.分子中具有一个平坦的芳环结构B.具有一个负离子中心,C.具有一个碱性中心D.含有哌啶环或类似哌啶环的空间结构18.Morphine及合成镇痛药具有镇痛活性,这是因为A.具有相似的疏水性B.具有完全相同的构型 C.具有共同的药效构象,D.化学结构相似19.内源性阿片样肽类结构中第一个氨基酸均为A.酪氨酸,B.甘氨酸C.甲硫氨酸D.亮氨酸20.具有以下化学结构的药物为A.烯丙吗啡B.纳洛酮,C.纳曲酮D.纳布啡二、填空题▲1.阿片样镇痛药是指与体内受体结合,使疼痛减轻或消除的药物,本类多数药物有成瘾性,受国家颁布的管理。
自控静脉镇痛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对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进展

Consem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两部分,即低潮期和涨潮期"】。在低潮期,血浆胰岛素分泌受 到抑制,提示B一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性下降,同时电与
自控镇痛(PCNA)和皮下自控镇痛(PCSA)。患者自控镇痛术
(PCA)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镇痛技术。现在 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
继发的儿蔡酚胺、生长抑素产生增加及抑制胰腺血流并增加 了交感神经活性有关;在涨潮期,B细胞敏感性恢复正常,血
injury—・induced imulin resistance in rodents.Implication of pos—
treeeptor
mechanisms[J].J
Biol
Chem,1997,272(40):25289.
on
f 3] 3大面积烧伤早期自控静脉镇痛对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影响 自控镇痛(PCA)由患者依据自身的疼痛需求,控制给镇 痛药(时机、速度和次数)的方法,即患者自控镇痛。包括静脉
直盐医堂!Q!Q生!旦錾!!鲞筮!i塑
・2557・
自控静脉镇痛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对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进展
蒙元劲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广西柳州545005)
[关键词】
自控静脉镇痛;烧伤;内分泌 现象”。胰岛亲抵抗(imulin resistance,IR)是“机体对胰岛素 的生理功能反应受损的现象”,它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利用障碍、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及受体数量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③受体后异
常,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I(IRS一1)结构和功能异常、TPK及 以后诸环节中的任何障碍、葡萄糖转运体如肝脏的葡萄糖转 运子(GLUT)2和肌肉脂肪组织的GLIYr4异常。胰岛素信号 转导的多个环节均受到调控和制约,以保证胰岛素生物学效 应的精确性,例如下游丝(苏)氨酸激酶的反馈调节,磷酸酪氨 酸磷酸酶的负面效应,胰岛素受体被内吞而信号中止。当其 中某些环节受阻,则出现不同程度的IR。 2.3大面积烧伤后IR的受体前机制:烧伤后机体伴随一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哌替啶镇痛作用的研究
【作者】 张学习
【机构】 滨州医学院
【联系方式】 362998563@qq.com
【摘要】 目的 研究哌替啶的镇痛作用。方法 醋酸扭体法。致痛物质钾离子、
氢离子、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作用于痛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醋酸溶液注入小鼠腹腔可刺激腹膜引起持久性疼痛,而产生“扭体”反应。结果
哌替啶组与非哌替啶组发生扭体具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 哌替啶具有较
好的镇痛作用。
【关键词】
哌替啶 镇痛 扭体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pethidine. Method of torsion body
method. Algogenic potassium ion, hydrogen ions, histamine, serotonin,
bradykinin and prostaglandin 5- on nociceptive nerve endings causing pain,
acetic acid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mouse abdominal cavity can
stimulate peritoneal induces persistent pain, and a " writhing reaction". The
results of pethidine group and pethidine group of torsion body has obvious
difference ( P < 0.05 ). Conclusion the pethidine has good analgesic effect.
【Key word】
Pethidine analgesia writhing reaction
【序言】杜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德美罗、地美露,又称盐酸哌替啶。
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作为
人工合成的麻醉药物,杜冷丁普遍地使用于临床,它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
相似,但镇痛、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8,作用时间维持2—4
小时左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平滑肌亦有一定影响。毒副作
用也相应较小,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均较轻微,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
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过量使用等问题。其主要用途有镇痛哌替啶对各种剧痛
如创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内脏绞痛、晚期癌痛都有止痛效果。但对慢性钝痛
则不宜使用,因仍有成瘾性。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及
其强度。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小白鼠24只,雌雄不限,生理状况良好,体重在35--55g范围之间,小鼠
由滨州医学院动物培育中心提供,小鼠为杂交品种;2mg/ml盐酸哌替啶溶液,
由滨州医学院机能实验室提供;生理盐水、天平、小鼠笼、注射器均由滨州医学
院机能实验室提供。
1.2 实验方法
(1)取小鼠24只小鼠,雌雄不限,生理状况良好,体重在35--55g范围内,
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将该24只小鼠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小鼠12只。
(2)甲组小鼠腹腔注射0.2%的哌替啶溶液0.1ml/10g;乙组小鼠腹腔注射
生理盐水0.1ml/10g。
(3)给药后30min,给各组小鼠每只均腹腔注射0.6%的醋酸溶液0.4ml,
观察10min内各组出现扭体反应(腹部内凹、后知伸张、臀部高起、躯体扭曲)
的小鼠数量。
2.实验结果
2.1 结果统计表
表 1-1 哌替啶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组别 鼠数 扭体鼠数 无扭体鼠数 扭体百分率
哌替啶 12 0 12 0%
生理盐水 12 9 3 75%
注:哌替啶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x2=14.2 P<0.05
2.2 计算哌替啶镇痛百分比(P)
P= 给药组无扭体反应小鼠数-NS组无扭体反应的小鼠数 × 100%
NS组扭体反应小鼠数
= 100%
如表1-1所示,注射哌替啶组的12只小白鼠均未发生扭体反应;注射生理
盐水组的12只小白鼠中9只出现了扭体反应现象,另外3只没有出现扭体反应
的现象。通过利用统计学中的卡方检验最终得P<0.05,哌替啶组与注射生理盐
水组出现扭体现象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实验分析
哌替啶是在临床常用的药物,其主要用途有镇痛哌替啶对各种剧痛如创伤性
疼痛、手术后疼痛、内脏绞痛、晚期癌痛都有止痛效果。据相关资料显示盐酸哌
替啶溶液在癌症的晚期止痛利用率可达50%以上.但对慢性钝痛则不宜使用,且
有成瘾性。新生儿对哌替啶抑制呼吸作用极为敏感,故产妇于临产前2~4小时
内不宜使用。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哌替啶的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手术前紧张、
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
疗法。
据相关资料显示盐酸哌替啶溶液在癌症的晚期止痛利用率可达50%以上,
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哌替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反应如可致眩
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悸及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晕厥等;久用也可
成瘾;剂量过大可明显抑制呼吸;偶可致震颤、肌肉痉挛、反射亢进甚至惊厥等
不良现象。其止痛效果仅为吗啡的十分之一,而毒副作用极大。因此,在临床限
制了它的使用程度。
本实验中注射哌替啶组的12只小白鼠均未出现扭体现象,扭体百分率为0
﹪;注射生理盐水组的12只小白鼠中9只出现扭体现象,3只未出现扭体现象,
扭体率为75%;通过计算的哌替啶的镇痛百分比为100%。
总上所述,结合本实验的实验结果中注射哌替啶组的小白鼠和注射生理盐水
组小白鼠的扭体数目来看,哌替啶对醋酸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陈海波,卢秀华 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利用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
2009.15(5) 16 18.
[2] 何 娟,杨婉花 本院非麻醉科2008—2010年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
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10(7) 43 46
[3] 李春锦
全麻期间常用镇痛药的效果比较及对苏醒的影响 网络出版年期
2010.11
[4] 王天元,刘 晶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07.9(5)17 19
致 谢
首先,对本次实验提供大力支持的滨州医学院动物培育中心、滨州医学院机能实验室表
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本次实验提供指导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