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考研院校选择

合集下载

北大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古代文学史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现代文学史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3.《20世纪中国文学史》(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三、当代文学史
1.《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晓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韩作荣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

四、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2.《文言语法》(吕叔湘著),中华书局。

3.《说文解字注讲》(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五、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等著),商务印书馆。

六、语言学理论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

3.《语言与社会生活》(布隆菲尔德著,甘世福译),三联书店。

七、文学理论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整理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整理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整理————————————————————————————————作者: ————————————————————————————————日期: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整理去年过年时候,我确定考中文,但是没定学校没定具体方向,我就买了一些中文系的重要的书看,现在想想多亏自己那时看了一遍王力的古代汉语(四册),我是理工出身,没有基础,如果不是看得早相信我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一定会落榜。

所以现在如果你还没有看已经有些落后(无任何中文基础的)但是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

其中古代汉语指定两套,王力的和郭锡良的。

中间用“或”字。

我那时侯不太明白。

现在对这个或字清楚的很,如果你以前学中文学的就是王力的,就认真看他的前两本。

是精读。

如果你本来王力的没看过就读郭锡良的。

郭锡良是王力的学生,他的教材是北大本科生教材。

北大那边其实是偏重他的版本。

我那时问学姐看哪个版本,她们都很坚决的让我看郭锡良的。

三本不说,内容也简略。

另外,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的参考书目中有两套现代汉语,黄版和北大教研的版本,中间用的和字,但是我傻傻的轮番读,后来才知道看北大版本的就行了。

这个信息我也是亲自去北大万柳学生公寓问的。

后来考卷上确实也是这样反映的。

下面我说一下该怎么读指定书目。

首先,是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专业基础课《古代汉语》(3本)重点是通论(很重要),文选也要看一下。

没有基础的同学要适当作题,自考书店里有。

卷面占50分。

《中国文化要略》,不要问哪个是重点,都背了吧,背不会起码也要熟读N遍。

我是考前两个月时候天天顶着寒风背会了,那时侯大脑已经被逼无奈超负荷的装载。

我现在才明白我们的大脑容量实在是不能小看啊。

它自己占40分。

掂量一下就知道怎么花时间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2本)翻翻,就十分,你看这两本书怎么看合适怎么看。

我是几乎放弃了,但是只要时间够一定要看完啊。

《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太痛苦了,叫学语言的学文学真是痛苦,这个也十分,大家看着办,我这本书没看,所以我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时空着了。

最容易考研的211大学有哪些 211学校推荐

最容易考研的211大学有哪些 211学校推荐

最容易考研的211大学有哪些 211学校推荐一、最容易考研的211大学1、海南大学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属综合大学,在海南岛上有着响当当的牌位,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

该校的教学设施也在渐渐地完成,海南大学的环境也是很不错的,会让自己有一种满足感,图书馆很有文化气息,每天的人也是非常之多。

2、青海大学青海大学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是也是有很大优势的,贵为一所211大学,首先在学历上面就比普通的一本大学要高。

其次就是在学校的建设上,综合实力强,适合深造考研,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考研的跳板。

3、宁夏大学宁夏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211大学,位于宁夏银川,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农学、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综合实力强。

虽然是一所211大学,但是从各省市的历年录取分数线来看,并不是特别的高,有不少的专业超过一本线就能上。

而且历年考研率高,不仅适合高考捡漏,也适合考研深造。

二、考研考什么专业好呢1、历史专业。

就历史专业来说,世界史比中国史要容易点儿,正因为都是中国人,所以中国史考试的深度明显要比世界史更深。

中国史录取率极高的专业像陕师大,社科院等都是不错的院校。

世界史录取率高的好学校不多,人大还是很不错的。

2、哲学专业。

哲学专业将来的就业难度比历史还要困难许多,毕竟文科类专业几十年来就业趋势一直比较惨淡,而哲学更是文科类专业中的就业困难户,所以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务必要小心了,除非你能继续深造,不然仅仅为了一纸文凭让自己毕业后失业也是悲催的事情。

3、采矿类专业。

此类专业就业根本不成问题,而且工资待遇要普遍高上不少,不过常年在外搞研究四处漂泊却是一大就业弊端。

还有一点就是专业课偏难,但录取率较高。

如果有学生以高薪就业为前提,此类专业是不错的选择。

4、文物与博物馆类专业。

非常冷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在中小城市十分惨淡,只能寄希望于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找个博物馆或者文化局之类的工作。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哪些方向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涵盖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考研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方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1.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语言文字、古代文献解读、古代文学语言风格等。

就业方向:研究机构、文献编辑出版、教育机构等。

2.现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语言结构、语法、语音、词汇等。

就业方向:语言学研究机构、语言技术公司、教育出版社等。

3.汉语历史文法:研究汉语历史演变、语法结构变迁、文法演变。

就业方向:文献编辑、语言研究机构、教育出版社等。

4.古典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歌、散文、戏曲等。

就业方向:研究机构、文学刊物编辑、文学出版社等。

5.现代文学:研究近现代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

就业方向:文学刊物编辑、文学出版社、文学评论等。

6.文学批评与文论:研究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方法等。

就业方向:文学评论、出版社编辑、文学研究机构等。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联系与比较,包括世界文学作品。

就业方向:文学研究机构、文学编辑、国际文学翻译等。

8.民间文学与口述文学:研究民间文学作品、口述历史、口头传统文学等。

就业方向:文学研究机构、民间文学编辑、文学刊物等。

9.修辞学与文体学:研究修辞手法、文体演变、文学语言表达技巧等。

就业方向:语言技术公司、文学研究机构、出版社等。

10.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文化关系,包括文学与社会变迁、文学与社会问题等。

就业方向:社会文化研究机构、社会文化编辑、文学出版社等。

在选择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时,建议考生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对各个方向的了解进行综合考量。

每个方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前景,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职业规划的方向将有助于更好地深入研究和职业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解析示例文章篇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解析》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汉语言文学这个超级有趣的专业的考研方向和就业情况呢。

汉语言文学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宝藏,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

那对于想在这个专业上继续深造的学长学姐们来说,考研方向可是有不少选择的。

先说说古代文学方向吧。

这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你要钻进那些古老的书籍里,去和古人对话。

像李白、杜甫,他们的诗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研究古代文学的学长学姐们,每天都在琢磨这些古人到底是咋想的,为啥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我就想啊,他们是不是每天都在和古代的灵魂共舞呢?你想啊,读着“床前明月光”,就好像自己也坐在那个古老的床榻前,看着那明亮的月光洒进来。

那些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就像是解开古代文化密码的侦探,一点点把古人的智慧挖掘出来。

要是你也对古代的故事、古代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好奇,那这个方向就很适合你。

再说说现代文学方向呗。

现代文学可就离我们近多了,像鲁迅、老舍这些大作家,他们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当时的社会。

研究现代文学的人就像是在梳理我们近现代的历史文化脉络。

我有个邻居姐姐就是考了这个方向的研究生。

她跟我说,每次读鲁迅的文章,就感觉像是被先生拿着笔杆在敲打自己的脑袋,提醒自己要清醒地看待这个世界。

现代文学作品里有很多对人性的描写,那可真是入木三分。

比如说《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他的命运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从充满希望到最后被黑暗的社会吞噬。

研究这个方向,就可以把这些作品背后的意义挖得更深,你说是不是很厉害呢?还有比较文学方向呢。

这个就像是一场文学的大聚会,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比较。

就好像是把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大餐摆在一个桌子上,看看有啥相同,有啥不同。

比如说《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都是超级经典的作品。

研究比较文学的人会去探讨为什么《红楼梦》里描写家族兴衰是这样的手法,而《战争与和平》又有着不一样的描写方式。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院校排名基本情况:我院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后首批招收本科生的专业学院之一,2000年由原黔南师专中文系、黔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和都匀民族中等师范专科学校语文教研室合并而成,合并升本后的文学与传媒学院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主导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为办学目标。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2年,文学与传媒学院成功申报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并于2003年开始招生。

该专业以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为基础,结合广播电视技术,渗透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文学与传媒学院为各类传播媒体、国家企事业单位及其他部门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1个省级示范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特色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本专业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年,文学与传媒学院成功申报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学科教学(语文)学科点,2012年9月,首批招收15名研究生就读,2013年招收研究生16人。

办学规模:我系现有17个班,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11个班,广播电视新闻专业5个班,播音与艺术主持1个班,面向全国25个省(市)招生,目前在校学生957人。

教学、科研概况:我院教师共出版著作16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其中两部由我系教师担任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251篇,其中核心期刊76篇。

申报科研项目中有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省部级、厅级课题。

科研成果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共24项。

2006年,梁光华教授获贵州省年度教学名师奖。

实验室概况:2003年,我院建立了广播电视新闻综合实验室,设有非线性编辑室和演播室共2个功能室,实验教学用房约252M2。

现有非线性编辑室的学生用机50台,专业用非编辑机2台,摄像机29台,数码照相机12台。

汉语言文学考研该如何备考

汉语言文学考研该如何备考

汉语言文学考研该如何备考?一、备考准备(尽量以最快速度完成以下6大准备步骤)每一个慎重的决定,都值得全力以赴。

既然选择考研,就要抵制一切诱惑,排除万难,坚持到最后!对于考研来说,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关键”。

关注考研动态、近三年考研大纲以及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微信公众号汉语言文学考研大本营,借助研招网,院校官网,综合对比分析,初步确定目标专业、院校,尽量不要拖得太晚。

参考书是最基本的复习材料,一部分院校会在官网公布,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往年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查看。

近年来,有些院校开始不再提供参考书目了,就是希望考生能够多涉猎,拓宽思路。

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可多方面参考,而不是尽信一家之言。

近5~10年的真题最有参考价值。

真题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了解出题类型、考察范围,可以猜题。

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到达。

考研最佳的复习时间是当年的2月-12月,一般分为四轮复习。

第一轮通读教材,初步掌握课本知识点;结合作品阅读,从理性和感性双重层面理解知识点。

第二轮以笔记为主,梳理课本框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真题,抓重点复习,通过习题练习,巩固之前复习的知识点。

第三轮以研究热点、导师论文、真题知识点,以及第二轮整理下来的笔记为重点,进行复习;强化自己会的,查漏补缺的同时,也要把握时间,适当放弃枝节。

第四轮复习,调整好应试心态,做好充足准备。

二、顶级通关复习计划(史上最高效全年备考复习计划)阶段特点:1~6月是黄金备考阶段。

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遇到不懂的难题,可尽快寻求帮助解决。

考生通病: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

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也有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段开始复习有点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症下药:学习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争取每天一点小进步。

“万金油”有万金油的好处

“万金油”有万金油的好处

“万金油”有万金油的好处作者:肖汉明来源:《求学·文科版》2014年第09期编者按:许多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编织着一个文学梦,向往中文系的惬意生活。

而自由撰稿人、记者、编辑、广告人……一个个看似光鲜的职业无不让人心生向往。

但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被所有人认为最正宗的中文专业,也被所有人视作最不专业的“万金油”。

生活在一个被忽视和误解的年代里,向往中文需要勇气,选择中文需要理智。

每年高考来临时,总有很多家长问我怎么选大学,如何挑专业?在一次家长会上,有位家长说她的女儿语文特别好,作文经常在学校的橱窗里展出,但数学却很差,月考没有一次考过及格,作为文科生的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我回答说,可以考虑报考汉语言文学。

话还没说完,她就直摇头,说:“不行,不行,我听人说,这是个‘万金油’专业。

”鉴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个长期被人误解的专业,对于一些考生来说,是不想读,却又不得不读的专业。

因此,有必要跟大家说说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

一、这是个什么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中国文字和文学的精华,比如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达到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经典诗文诵读等8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和美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民间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4门专业方向必修课。

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多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

应时代的需要,大部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增设了不少针对性强、体现时代特色的专业方向,比如文艺美学、高级文秘、语言与信息工程等,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添筹码。

另外,汉语言文学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

二者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相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选择文艺学(109)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山东大学A+8四川大学A15南京大学A

2北京师范大学A+9山东师范大学A16暨南大学A3中山大学A+10华中师范大学A17江西师大A4华东师范大学A+11首都师范大学A18武汉大学A5南开大学A+12北京大学A19浙江大学A6中国人民大学A13南京师范大学A20复旦大学A7辽宁大学A14扬州大学A21苏州大学A

B+等(33个):中国传媒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吉首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延安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

B等(33个):曲阜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广西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大连大学、湖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上海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海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3)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语言大学A+5福建师范大学A9暨南大学A2北京大学A+6上海师范大学A10华东师范大学A3北京师范大学A+7浙江大学A11中央民族大学A4华中师范大学A8南京大学A12北京外国语大学A

B+等(19个):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B等(19个):渤海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广西民族学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广西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温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97)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8安徽大学A15福建师范大学A2北京师范大学A+9南京大学A16上海师范大学A3华东师范大学A+10南开大学A17陕西师范大学A4浙江大学A+11西南大学A18苏州大学A5山东大学A12暨南大学A19中山大学A6华中师范大学A13南京师范大学A7复旦大学A14四川大学A

B+等(29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

B等(29个):湖北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湖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漳州师范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64)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浙江大学A+5复旦大学A9南京师范大学A2四川大学A+6华东师范大学A10河南大学A3北京大学A+7北京师范大学A11华中师范大学A4山东大学A8武汉大学A12西北师范大学A

B+等(20个):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

B等(19个):聊城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厦门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苏州大学、鲁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120)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复旦大学A+9安徽师范大学A17上海师范大学A2华东师范大学A+10西北师范大学A18首都师范大学A3浙江大学A+11陕西师范大学A19山东师范大学A4武汉大学A+12南开大学A20扬州大学A5南京师范大学A+13南京大学A21兰州大学A6北京大学A+14中山大学A22中国人民大学A7四川大学A15暨南大学A23山东大学A8北京师范大学A16苏州大学A24福建师范大学A

B+等(36个):黑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B等(36个):湘潭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深圳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5)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内蒙古大学A+3新疆大学A5西北民族大学A2中央民族大学A4青海民族学院A

B+等(7个):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B等(8个):华东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95)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8南京师范大学A15首都师范大学A2南京大学A+9浙江大学A16华中师范大学A3华东师范大学A+10上海大学A17南开大学A4北京师范大学A+11山东大学A18浙江师范大学A5武汉大学A12苏州大学A19福建师范大学A6兰州大学A13吉林大学A7山东师范大学A14复旦大学A

B+等(28个):暨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大学、延边大学、南昌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B等(29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宁波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聊城大学、西北大学、湖北大学、扬州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4)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四川大学A+6天津师范大学A11南京大学A2北京大学A+7武汉大学A12复旦大学A3华中师范大学A+8南京师范大学A13山东大学A4北京语言大学A9华东师范大学A14上海师范大学A5北京师范大学A10吉林大学A

B+等(23个):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B等(22个):西南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