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经管类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经管类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现在社会形势很明显,考研究生只有考一个名校才能改变很多。
不然不如不考。
但是当你决定考经管类名校硕士的时候,你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经管类名校考研要比其他专业至少难三倍,要求你必须比别的专业更努力更认真。
所以决定考经管名校的同学们一定不能盲目,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比什么都重要。
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往往需要各种信息的综合,需要知己知彼。
但就目前为止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知彼就变的很困难。
另外大学生活几乎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所以不论你是哪个专业其实本质上都是跨专业。
结合上面因素导致了同学们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就是低估考研的难度。
本人做为经管类考研老师,简单总结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同学们能有帮助。
客观因素第一是考专硕还是学硕这个是你要做的第一个大决策,2011年开始专硕已经实行了三个年度,形成了跟学硕截然不同的初试科目和培养模式。
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具体区别我会在另一篇文章里总结。
第二专业课难度排名1 金融学学硕大部分名校都不再招,或者大幅减少招生名额,全部采用保送的模式。
过少的名额导致这个专业的竞争极其惨烈。
2.会计学就业前景比其他的专业都要好,而且学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报考人数不亚于金融,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校招生名额比较多,难度比较小点。
3.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就业出来几乎跟金融学没多大差别,由于近年来金融学太热,号称经济学皇冠里的明珠。
想以后从事金融类工作,又想避开激烈竞争的,经济学是金融学硕的一个很好替代。
4.金融专硕金融学硕不招了,改招金融专硕。
近三年来报名人数每年百分之二百的增加。
由于其初试科目相比学硕简单点,主要是重广度,而不特别要求深度,导致其难度下降;但是由于报考的人很多,依然很难很难。
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业务科一是考数三还是经济类联考综合5.管理学(企业管理)目前管理学虽已不如世纪初那么红到发紫,但是依然很热。
考研生如何选学校和专业

考研生如何选学校和专业当考研生面对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任务时,很多人会感到困惑和迷茫。
事实上,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研生成功完成研究生学业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考研生更好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1. 自我定位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考研生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定位。
这包括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考研生应该思考自己对于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的热情,以及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2. 学校排名和声誉学校的排名和声誉是考研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因素。
一般来说,排名较高且声誉良好的学校往往教学质量更高、师资力量更强,学术研究水平更高。
此外,学校的声誉也与就业和深造机会紧密相关。
因此,考研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校排名和声誉信息来初步筛选适合自己的学校。
3. 学科专业设置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对考研生选择专业至关重要。
考研生应该选择与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在选择专业时,考研生可以参考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了解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
此外,还可以了解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以及就业和深造的前景。
4. 学校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也是考研生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考研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城市或乡村学校,考虑交通、食宿、娱乐等方面的条件。
此外,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前景和产业结构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可能与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有关。
5. 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资助政策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资助政策也是考研生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考研生可以了解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设施等硬件设施情况,以及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
这些设施和政策将为考研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和支持。
6. 咨询和参观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考研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咨询和参观。
可以与已经就读于相关学校和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导师进行交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和学习体验。
考研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

考研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考研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一、选择学校了解自己的力量和爱好首先,选择学校要了解自己的力量和爱好,明确自己的进展方向和目标,确定自己适合哪些学校。
对于那些有明确职业规划的考研生来说,可以依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选择学校,如要从事教学和讨论工作的可以选择重点高校和讨论型高校;要从事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可以选择商科类高校等。
了解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特色其次,选择学校要了解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特色,依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爱好进行选择。
可以从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气、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等多方面来考察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特色,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此外,选择学校还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包括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学习和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参考排名和口碑最终,选择学校还可以参考学校的排名和口碑,如QS排名、中国高校排名、教育部学科评估等,以及学校的校友和在校同学的评价等。
二、选择专业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爱好选择专业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爱好,确定自己适合哪些专业。
可以从自己的专业学问背景、个人爱好、职业规划等方面考虑。
了解专业的进展前景和就业状况其次,选择专业要了解专业的进展前景和就业状况,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明确职业规划的考研生来说,要依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选择专业。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报告、询问专业人士等多种途径了解专业的进展前景和就业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虑专业的难度和适应性此外,选择专业还要考虑专业的难度和适应性,对于那些跨专业或者重点专业的考研生来说,要考虑自己的学术力量和适应力量,选择合适的专业和方向,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业。
参考相关排名和评价最终,选择专业还可以参考相关排名和评价,如学科排名、专业排名、就业率等。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网站和报告,了解不同学校和专业的优劣势,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研哪些专业比较好1、新闻传播学近年来,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被考生称为文科录用中最热门的专业。
2020考研:管理学考研方向及择校推荐

2020考研:管理学考研方向及择校推荐良好的就业前景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管理学专业成为考研的一大热门专业,但是如果盲目跟风报考热门院校很容易成为炮灰,所以建议广大考生还是认清形势,理性择校。
一、考研方向管理学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一级学科。
管理学的考研方向较广,主要有8个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二、管理类专业1、管理科学与工程A、专业介绍(学科代码:1201)同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但各个高校的偏重点有很大的差别,有工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科技管理基本覆盖了,现在所有的工科管理领域。
总之,涉及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学科方向,都可以纳入这个学科名下。
因此,这个学科特别强调考生各自的专业背景,考生自己要去甄别所报考院校该学科的侧重点、实力背景等因素。
考管理科学与工程不一定非要上名校,那些有特殊行业背景和学科建树的院校更容易助人成才,比如北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天津大学的工业工程、西南交大的项目管理等。
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总显示出有别于常人的大气,因此有人笑称这个学科的学生“最适合做老总”。
由于所学的数学知识较多,该学科的学生在决策、机会选择、计划运营方面更有理性和统筹性,毕业后一般在企业中从事战略开发、市场分析、项目评估等工作,或者在研究部从事研究,也有的从事具体项目的运作,比如工程管理、大型成套设备的制造、装备与销售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非常欢迎其他专业的考生报考。
不过,文科考生很难适应高难度的数学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分析。
而工科考生因为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时能得到导师的青睐。
因此建筑、土木、电子、计算机的考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B、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1或3。
C、推荐院校380分以上: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
管理学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管理学就像一个大魔方,即使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也会吸引众人的目光。
魔方就是如此神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你便会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
庞大的管理学学科体系正是这样,很多领域都能与管理学结合成交叉学科,专业特征、培养方案、就业状况风景各异。
利用魔方的这种特性,不同的考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具体设计自己的考研之路。
那么,怎样才能破解管理学魔方呢?据说有一种方法能够快速破解魔方——公式法。
魔方公式是特定局面下的一些处理方法的书面表达,如果某些情况能够有一套固定的解决方法往往比反反复复试验要方便很多,能否巧妙地运用公式是高手和初学者的差距。
对于管理学这个硕大无比,玄机丛生,有着众多分支专业,各个专业特点各异,就业状况各不相同的大魔方,是否也有同样的公式呢?这种公式应该在短期内能帮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锁定我们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下面来看看管理学院校和专业选择的三大公式吧。
一、院校选择公式基本公式:管理学考研院校选择明显符合“二八定律”,全国80%的学生报考集中在20%的研招单位;全国80%的考生报考了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区的学校;在报考北京的60余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等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80%。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在自身实力欠缺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盲目跟风而遭淘汰,在自身竞争力较强的情况下容易因为填报过分谨慎而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这些能够引起80%考生关注20%的院校一定有其惊人之处,通过对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分析,能进入这20%必定都是耳熟能详的211知名院校。
主要原因在于:最近几年来,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学校剧增,2007年,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572所。
大部分这种广泛开设的专业往往很难出现黑马学校,毕竟重点知名学校在发展“常规学科”上有着巨大的先天优势。
而且报考管理学这样的热门学科中绝大部分人都看重学校名气和就业前景,而非看中学校的学术实力。
12管理学择校与备考指南

2021考研:12管理学择校与备考指南1、报考指南§学科概述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共有15个二级学科。
管理学虽然是近几年增设的学科,但竞争剧烈、开展速度很快。
在1999年~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18%,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64%。
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2002年~2005年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3018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592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27%。
目前,管理学已经成为文科第一大学科。
2、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国家线走势分析〔管理学〕2021年全国及独立划线学校复试分数线〔管理学类总分线〕-2 -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国家线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理工中农大北师中国科技大浙大复旦上交大同济南大东南武大华科大中南湖南西安交大兰大中山大学厦大华南理工西北工业哈工大吉林东北大连理工山东大学天大南开电子科技大川大重庆大学仅供参考2021年全国及独立划线学校复试分数线〔管理学类单科线〕20406080100120国家线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理工中农大北师中国科技大浙大复旦上交大同济南大东南武大华科大中南湖南西安交大兰大中山厦大华南理工西北工业哈工大吉林东北大连理工山东天大南开电子科技大川大重庆3、学科专业排名12021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11会计学- 4 -120212企业管理学仅供参考120213旅游管理学- 6 -12021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仅供参考120301农业经济管理学120302林业经济管理学- 8 -120401行政管理学120402社会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学仅供参考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120404社会保障学- 10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学4、附录。
考研如何选专业学校

考研如何选专业学校考研对于很多研究生申请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而选择合适的专业学校对于考研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校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排名和声誉,还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
在选择专业学校时,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1. 专业设置和教学水平在选择专业学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校提供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认证水平。
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相符合,并且了解该学校在该专业方面的教学质量如何。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评比和排名,了解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可以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学科门户网站以及招生简章等途径了解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2. 研究方向和导师团队对于有一定研究志向的申请者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团队非常重要。
了解该学校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否有相关的研究方向,并且查看该学校的导师团队是否有能力指导和支持你的研究工作。
可以通过查阅学校的官方网站、学院的教师列表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等途径了解导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以及与导师的交流和面试等途径进一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经验。
3. 就业和资源考研完毕后,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就业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对于有明确就业意向的考生来说,需要了解学校的就业情况和资源。
可以通过查阅学校的就业报告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方向,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和资源。
此外,还可以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和就业环境,以综合考虑就业前景。
4. 学术氛围和实践机会选择一个有良好学术氛围的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可以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有利于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可以通过查阅学校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等途径了解学校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
此外,学校是否提供相关的科研实验室和实习实训机会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了解学校是否有相关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基地,以及学校是否提供相关的实践指导和支持。
5. 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最后,选择合适的专业学校还需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
考研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

考研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考研是对自己进一步深造的一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是,在众多的学校和专业中,如何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呢?本文将介绍一些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实用方法和建议。
1.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你对哪些领域感兴趣?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通过明确个人兴趣和目标,可以缩小选择范围,并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2.研究学校的实力和声誉学校的实力和声誉是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查看学校的排名、科研成果、师资情况等来了解学校的实力。
学校的声誉也是一种参考,毕竟优秀的学校往往能够给予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3.考虑专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专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选择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有动力。
可以查阅相关的行业动态、就业市场信息和专业排名来了解专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4.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还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包括个人的经济状况、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
不同的学校和专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要求,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校和专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5.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意见选择学校和专业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可以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可以向身边的老师、学长学姐、家人或朋友寻求帮助,听取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同时,也可以参加学校的宣讲会、招生咨询会等活动,与学校和专业的代表进行交流和咨询。
6.考虑学校和专业的地理位置学校和专业的地理位置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可能会对日常生活、就业机会等产生影响。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活和就业的地方,可以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7.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选择最后,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选择。
不要只看重一两个因素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目标、学校实力、专业前景、个人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权衡,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就像一个大魔方,即使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也会吸引众人的目光。
魔方就是如此神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你便会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
庞大的管理学学科体系正是这样,很多领域都能与管理学结合成交叉学科,专业特征、培养方案、就业状况风景各异。
利用魔方的这种特性,不同的考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具体设计自己的考研之路。
那么,怎样才能破解管理学魔方呢?据说有一种方法能够快速破解魔方——公式法。
魔方公式是特定局面下的一些处理方法的书面表达,如果某些情况能够有一套固定的解决方法往往比反反复复试验要方便很多,能否巧妙地运用公式是高手和初学者的差距。
对于管理学这个硕大无比,玄机丛生,有着众多分支专业,各个专业特点各异,就业状况各不相同的大魔方,是否也有同样的公式呢?这种公式应该在短期内能帮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锁定我们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下面来看看管理学院校和专业选择的三大公式吧。
一、院校选择公式基本公式:管理学考研院校选择明显符合“二八定律”,全国80%的学生报考集中在20%的研招单位;全国80%的考生报考了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区的学校;在报考北京的60余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等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80%。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在自身实力欠缺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盲目跟风而遭淘汰,在自身竞争力较强的情况下容易因为填报过分谨慎而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这些能够引起80%考生关注20%的院校一定有其惊人之处,通过对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分析,能进入这20%必定都是耳熟能详的211知名院校。
主要原因在于:最近几年来,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学校剧增,2007年,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572所。
大部分这种广泛开设的专业往往很难出现黑马学校,毕竟重点知名学校在发展“常规学科”上有着巨大的先天优势。
而且报考管理学这样的热门学科中绝大部分人都看重学校名气和就业前景,而非看中学校的学术实力。
报考人数关注热度能进入前十的学校大概有: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以来已连续六年获“管理学”学科门类排名全国第一。
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企业管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和高级工商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试点学院之一。
有以我国着名管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还有以“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席酉民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垣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管理学者。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管理学在最近的各类排名中都能排进前三名,是理工类学校办管理学的成功典范,特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实力强劲,门类众多,专业性强,在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经济管理学院、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都开设了与该领域对应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而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也凭借清华大学强大的整体优势而水涨船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享有盛名,设有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中小企业促进中心、北京大学二十一世纪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华人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
教师在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着述颇丰,很多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的经济管理类期刊中发表。
此外政府管理学院和社会学系的公共管理,信息管理系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在全国都是该领域内的权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拥有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7个校级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7个校级研究所;是国家首批MPA专业学位教育试办单位,是首家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教学合格评估的办学单位。
管理学院是我国培养各种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拥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中心、民本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资本市场与会计研究中心、企业成长研究中心、科教发展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中心及12个研究所。
1987年创办的《管理工程学报》是全国性重要学术期刊,学院正在重点进行“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创新基地”的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国内历史最悠久、最早开办管理学院的高等学府之一。
学院的办学水平在国内高等院校管理专业中名列前茅,两次获得“上海市高校管理专业综合办学水平评估”第一名。
200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第二名。
此外,在国内外各种评估中,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分别被评为本科教学第一名,企业管理被评为研究生教学第一名,EMBA项目被评为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第三名,MBA项目被评为亚太地区最好的25个项目之一。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目标是达到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水平,并成为一个蜚声中外的思想库。
学院涵盖政治学与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教学和研究范围涉及政治理论、政府管理、公共政策、比较制度、政治发展、国际关系和全球战略等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最早开办MBA教育的商学院之一,在我国经济管理学界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囊括了工商管理学科从本科到博士后所有学位和培养项目。
是我国MBA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商学院的MBA教育凝聚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精髓,汲取欧美当代MBA教育的精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全国首家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试办单位。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是一个集科研、教学、咨询为一体的研究所,是国内社会保障主要专业科研机构之一。
还设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物流研究中心、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较为深厚。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2006年全国排名第一。
建有“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Ι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基地。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社会保障是全国重点学科。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983年开始招收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1996年被湖北省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此外,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的行政管理实力都非常强劲。
公共经济管理是武汉大学自设专业。
武汉大学是全国高校中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开设最齐全的招生单位。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商学院于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作为第一个赴海外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6年世界经理人(香港)峰会隆重发布第四届“中国最具影响力MBA”系列排行榜,南京大学商学院获第三名。
企业管理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企业战略研究所、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所。
会计学是江苏省唯一的会计学省级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一所培养高层次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教育管理等各类人才的新型学院,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正冲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复旦大学:我国大学中最早设立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学校,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是1952年的毕业生。
管理学院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设有8个系、19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所)、3个实验室、1个高级管理人员发展中心和1个管理咨询公司。
今天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已具备当代国际商学院的架构。
学院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MBA/EMBA、MPAcc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早于1992年学院就成立了复旦管理咨询公司,以学院教授群体为知识依托,为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咨询服务。
在学院对社会、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回馈,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美国花旗银行、史带基金会等在内的海内外着名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给予管理学院以有力的支持。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拥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硕士点。
南开大学:1980年,南开大学在国内率先恢复组建管理学科,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批企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企业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被批准为“985工程”国家社科创新基地,在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中国高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评估”中,位居第三;在“2006(第三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比中名列第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十分重视作为培养治国人才的政法与管理学科的建设,并于90年代衍生出了正在蓬勃发展中的行政管理学学科,引进了民族学学科,使南开公共管理学别具特色。
上述高校是典型地受80%考生追逐的院校。
学习基础和复习准备状况好的考生可以放手一博,向这些学校发动冲击。
而处于中间状况80%考生的院校选择对报考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应该理性选择自己的报考院校。
避开那些热门院校,选择既具备一定实力又能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学校。
主要有这样一些选择技巧:择校技巧:1.211学校中排名居中的院校。
并非只有填报了国内排名最靠前的院校才有前途,而且在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资源充分共享的今天,许多院校都是各有特色,很少有处于绝对弱势的院校。
而且在这样的中等偏上院校中往往能够出现很有个性很有特色的管理型人才。
当前考研竞争比较激烈,考研失败代价太高,在院校选择上保持理性心态,顺利考上一个合适的院校,同样能有很好地发展。
下面就列举几所有颇有特点的211院校。
推荐学校: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设有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等7个硕士学位点以及MBA,教授多达24人,山东省经济管理研究基地以及山东省高级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均设在管理学院,承担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
历史文化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是招生单位自设专业,值得关注。
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设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是山东省最早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培养单位。
中南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
中南大学商学院开设工商管理硕士(MBA)、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硕士点,设有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中心、南方证券与期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