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40分钟的合理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40分钟的合理利用

本文Tag标签:课堂

我们课堂只有40分钟,如何合理的利用这40分钟,达到良好的教和学的效果,是我们老师一直都在寻求的东西:

老师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学生多一些书声朗朗(这就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在钻研教材时,寻找一个切入点,或者寻找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删去一些不必要的繁琐的东西,直击主题)。老师少有些浮肿的设计,学生多一些圈画品读(课堂上不需要一些形式花哨但对学生没有收益的东西。我们可以在备课时,把补充习题、天天练作为备课的资源,一起渗透进去,在课堂上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作业时没有负担,不是为作业而作业)。老师少一些浮躁的问答,学生多一些静思默想(浮于表面的一问一答,填鸭式的教学显然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提高,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缺少思维的训练,缺少静思默想的空间,所以我们让学生多静思,多默想,圈圈画画,写写感受,哪怕一两个词)。

做了这些,老师“少教”了,而学生却不仅把握了文章主旨,掌握了知识,有了朗朗书声,还有了思维训练,有了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这不就是“多学”吗?

当然,这“多学”不仅指这些,从三维目标考虑,还指多掌握知识要点;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自主的构建;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就语文课堂来说,老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知道读书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老师留出的空白,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老师设计的拓展,是让学生掌握课外的知识,对学习更有兴趣;老师在关键处、疑难处、愤悱处的引导,是把学生推向思维的高潮;老师闲聊似的导入,淡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然融入课堂;老师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对语文对课堂更感兴趣;老师对教材个性化的创造,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的同时,掌握知识点……

如何高效率地利用课堂40分钟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02日

在去年全国科学年会上,特级教师章鼎儿曾作了一个专题讲座---《谈一堂课的时间分配问题》。笔者根据章老师的统计方法整理了听课笔记,震惊地发现,在大部分科学课堂中,真正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时间大都在5-10分钟之间。为什么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那么少,而我们又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呢?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典型的情况,其根源直逼我们的教育理念。不过稍加分析,我觉得不外乎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教师习惯于更多考虑自己如何去做,更多地关注怎么提问、作什么推测、做哪几个实验等等,却把学生置于一旁,极少考虑他们会有哪些感受,怎么去体验,怎么去思考,导致课堂上真正属于学生的时间少之又少。二是教师组织不当。课堂上经常出现了热烈的场面,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到两分钟教师就叫停。此时学生并没有进入真正的讨论状态,探究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话。这些无效讨论时间作为课堂教学组成的一部分,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

一、现象分析

的确,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能遇到过不去的“坎”,必须先把这些“坎”搞清楚了,才能可能继续深入探究下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对某个问题的不同观点而进行深入讨论,甚至争论不休,从而占用大量时间。凡此种种,都会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对所讨论的问题得出一个结论。探究的过程更是如此,

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资料、观察实验,到处理信息、提出解释、表达交流,教师更是难以控制时间。所以传统教学那种堂堂清、节节清的课,毫无疑问受到挑战。

但是不可否认,课堂时间不够用也和我们广大教师课堂组织的不当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和学生闲聊,他的本意是为了放松和启发学生,但实际上不仅加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而且还白白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路培琦老师曾经说过:“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大部分时间让孩子们去实验、去描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控制自己喋喋不休的讲解,减少无谓的多次演示,同时还要减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批评与鼓励,将充分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这才是保证探究时间的关键。

二、课堂秩序控制

课堂上的秩序也是影响课堂时间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在科

学课上,学生的自主权多了,但课堂秩序却难以保证。探究活动的开放性使教师感到课堂变得难以控制,这就导致教师势必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那么,时间不够用也就在所难免了。教师以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控制者,现在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但既然首先是组织者,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权威,并运用有效的课堂纪律保证高效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好小组,明确任务。班级要有固定的科学小组,每个小组中应设有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2.适当表扬,及时纠错。在每节探究活动课结束时,教师针

对纪律、组织、探究活动等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小组,同时对一些小组存在的问题也给予及时纠正。3.控制重复,分享成果。汇报交流也是探究活动中最基本的

步骤之一。但在汇报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可能会汇报重复的实验结果,这不仅会导致时间不够用,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时间利用自然是低效率的。同时,我们不仅应当控制学生汇报中的重复率,也要控制教师的重复率。许多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后,常常会再重复一遍学生所说的内容,希望增强学生的记忆。这些不必要的重复自然也占用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活动的时间占据着课堂的分分秒秒,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到尽量不重复讲话,还要学会用更省时间的方法讲话,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活动规则

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

效率,增加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在完成探究活动时,学生往往会因为分工不同而出现争执不下、不能及时探究的情况。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我总会准备一块小黑板,写上每位学生要做的事,在这之前会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说说应该如何分工。这样,按学号分工,组长轮流当,实验轮流做,材料轮流管,并且轮流汇报,学生人人有事做,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探究就会更有成效。由此可见,科学课堂在讲求民主时,必须制订一些必要的课堂原则。这里介绍几条原则,供大家参考。

1.建议由一人去取材料教室场地较小,一个人去取材料,可以减少混乱。更重要的是,这样能促使小组成员共同商量,互相交流,避免取材料时的盲性,需要什么就拿什么,而不是“看到什么拿什么,看到别人拿什么我就拿什么”。

2. 讨论交流的声音控制在最低教师不要以声音的高低来判断学生探究的深入程度,要让学生明白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