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道107改线官渡黄河大桥

二分部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

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一月十日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桥梁下部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挖孔桩施工时,在挖空过程中或成孔后出现塌孔,原因有:

1)桩孔较深,土质较差。

2)出水量较大或遇到流砂、淤泥。

防治措施:

1)如桩孔较深、土质较差、出水量较大,应采用就地灌注混凝土护壁,

每下挖1~2米,灌注一次,承随挖随进行护壁。护壁厚度一般采用

15~20cm。

2)在出水量大的地层中挖孔时,可采用下沉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护壁。

3)如土质较松散,而渗水量不大时,可考虑用木材料作框架式支撑或

基木框架后面铺架木板作支撑。

4)在开挖过程中如遇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

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要采用

有效可靠的措施:

a)流砂情况较轻时,缩短一次开挖深度,较正常的1米左右一段,

缩短为0.5米,以减少挖层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

土灌注。当孔壁塌落,有泥沙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编织

袋装土逐渐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并保证内壁尺寸满足设计要

求。

b)流砂情况较严重时,常用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用的

钢模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段圆弧,再加上适

当的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0.5米左右,即

可分片将套筒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0.2米,插入上部混凝土护

壁外侧不小于0.5米,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

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击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

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凿开以形成桩孔。也可用

此种方法,直至已完成的混凝土护壁的最下段,使孔位倾斜至下

层护壁以外,打入浆管,压注水泥浆,使下部土壤硬结,提高周

围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决流砂质量问题及现象。

5)在遇到淤泥等软弱土层时,一般可用方木、木板模板等支挡,并要

缩短这一段的开挖深度,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每次支挡的方木、

木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少于0.2米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浇好的混凝

土护壁后面,可斜向放置,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达到很好的

支撑效果。

6)除做好护壁工程外,还应配备一定的排水设备,以备使用。

2、挖孔桩混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足,其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有问题,或搅拌时间不足。

2)灌注混凝土时未用串筒,或串筒口距混凝土面的距离过大(大于2

米),有时在孔口将混凝土直接倒入孔中,造成砂浆和骨料离析。

3)在孔内有水时,未抽干水就灌注混凝土,应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

而采用了干浇法施工,造成桩身混凝土严重离析。

4)灌注混凝土时未能将护壁的漏水堵住,致使混凝土表面积水较多,

而未清除积水就继续灌注混凝土,或采用水桶排水,结果连同水泥

浆一同排出,造成混凝土胶结不良。

5)局部需排水挖孔时,在灌注某一桩身混凝土的同时或混凝土未初凝

前,附近的桩孔挖孔工作未停止,继续挖孔抽水,而抽水量较大,

结果地下水将该孔桩身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带走,严重时混凝土呈散

粒状态,只见石料不见水泥浆。

防治措施:

1)必须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

验室配制或进行抗压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采用干浇法施工时,必须使用串筒,且串筒口距离混凝土面的距离

小于2米。

3)当孔内水位的上升速度超过1.5cm/min时,可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

进行桩身混凝土的灌注。

4)当采用降水挖孔时,在灌注混凝土时或混凝土未初凝前,附近的挖

孔施工应停止。

5)若桩身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进行补桩。

3、土质基坑开挖后,基底被水浸泡,土层变软,承载力降低,其原因有:

1)由于连续降雨,使基坑内积水。

2)地下水位较高,进水效果欠佳。

3)当采用坑内排水时,排水量小于出水量。

1)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或泉水渗入到基坑内。

防治措施:

1)基坑开挖至基底30~50cm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下一步工序,

在天气晴朗时,将预留部分挖去,随即进行基坑检验,检验后马上

进行基础的施工。

2)雨季施工时,为了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应在基坑的四周0.5~1m外

的地方挖排水沟或打土垄。

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当采用井点降水或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集

水井,随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比基坑

深0.5m,集水井应比排水沟最低处深1.0~1.5m,具体尺寸视降水

范围决定。

4)要备足排水设备,随挖随排水,以基坑不积水为准。

5)在靠近河沟、水渠的地方开挖基础基坑时,应在基坑外(靠近河沟、

水渠的地方)挖一条截水沟,截断流入基坑的水源,截水沟外侧距

基坑的距离应大于3m。

6)接近基底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50cm以

下时,方可进行清底工作。

7)将被浸泡的软土挖除,用沙砾、级配碎石或石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4、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情况不一致,经检测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

求,其原因有:

1)地质钻探频率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