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建国74周年个人心得体会精选

建国74周年个人心得体会5篇精选建国71周年个人心得体会1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爱国的资料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进取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日,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景、新问题。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仅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礼貌与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职责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日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我的力量!建国71周年个人心得体会2“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民族的精神中最最珍贵的,他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爱国的感情在一切的感情至上,它是一种号令。
没有爱国,国家就不存在了,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八荣八耻中,我们的胡锦涛同志有提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专题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中考热点专题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夹河镇中、城关镇中备课组陈勇陈华双杨祖芝【热点聚焦】材料一: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材料三:市实验小学三年级4名小学生放学回家路上捡到两万现金主动归还年迈的失主,并护送老人回家的事迹经《十堰晚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盛赞“最美少年”的善举。
市委书记周霁批示:四位学生的品行十分可贵!建议团市委、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开展学习活动。
【考点链接】1、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为他人开一朵花》见《导学精炼》P4核心知识:为他人着想的意义2、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见《导学精炼》P20核心知识:(1)父母对子女爱的表现;(2)孝敬父母的理由;(3)孝敬父母的做法3、八年级下册第六课《人之根本》见《导学精炼》P33核心知识:(1)诚信的重要性(2)诚信的复杂性;(3)努力做讲诚信的人;4、九年级第四课《伸出你的手》见《导学精炼》P48核心知识:(1)关爱他人的意义;(2)关爱他人的做法;(3)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第五课《这是我的责任》见《导学精炼》P48核心知识:(1)有责任感的表现;(2)我们的责任;(3)承担责任的意义;(4)承担责任的方式:第十一课《在人群中挺立》《导学精炼》P5核心知识:(1)美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2)如何坚持美德(3)怎样培养美德【经典例题】一、选择题1、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魁力。
中国梦 赶考行宣讲提纲

中国梦·赶考行集中宣讲活动提纲为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提高“赶考”意识,增强“赶考”能力,用5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区农村、社区组织开展“中国梦〃赶考行”——万人大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奋进崛起的正能量。
宣讲主要内容:一、关于中国梦(一)提出中国梦的背景一是从历史时间来阐释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由辉煌到没落、由强大到屈辱,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转化为中国人坚定的民族性格与宏大的历史梦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人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改造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前,我们不仅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日趋接近,而且也具备了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二是当前中国面临的矛盾和危机。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建国6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个成就是主流,我们必须充分肯定。
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也的确蓄积了一些矛盾,也面临不小的危机。
比如政治领域存在政府的公信力危机;经济转型存在压力,尤其是GDP增速,从过去长期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到8%或者比8%更低的一个增速上;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都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三是“四信”问题突出。
即信仰、信心、信任、信念。
信仰领域,主要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包括一部分社会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理想出现了松动。
甚至一部分领导干部在精神道德领域也越来越虚空了。
信心,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前景信心不足。
信任,人民群众对政策、对公职人员、对领导干部的信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不足。
信念,少数工职人员或者是领导干部,信念动摇,尤其是没有道德底线。
中国女大学生霸气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全体中国女大学生,发表这篇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演讲。
在此,我要大声说出我们心中的信念:我们是时代的先锋,我们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是国家的骄傲!首先,请允许我回顾一下我国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
自古以来,我国女性就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从古代的蔡文姬、花木兰,到近代的秋瑾、宋庆龄,再到现代的屠呦呦、刘洋,她们用勇敢和智慧书写了女性辉煌的历史篇章。
如今,我们这一代中国女大学生,更是在前辈的熏陶下,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首先,我们要坚定信仰,志存高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女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的使命是伟大的,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的担当是光荣的。
其次,我们要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我们要热爱祖国,关心社会。
作为一名中国女大学生,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福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自信的源泉。
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最后,我们要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们要关爱身边的人,关心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社会充满阳光和温暖。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

大中国梦
July 6, 2010
就业创业梦
筑梦中国
July 6, 2010
2、中国梦的实现:奋斗与超越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 我们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 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大国崛起
July 6, 2010
4、“中国梦”的时代解读
(1)中国梦的几个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 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 征”。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梦圆中国
July 6, 2010
中 国 人 有 什 么 梦 想
关于中国梦、我的梦的调查
大中国梦
July 6, 2010
老 有 所 养 ‘ 老 有 所 乐
大中国梦
July 6, 2010
上学梦
教 育 公 平
大中国梦
July 6, 2010
公 平 梦
大中国梦
July 6, 2010
美丽中国梦
中 国 人 有 什 么 梦 想
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 人的中国富裕富强梦 倡导改革开放,开辟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 略
中国梦
July 6, 2010
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 人的中国富裕富强梦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 步改变了我国贫穷落后的 面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 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重 要
大中国梦
2014中考政治(教科版)总复习课件:热点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递社会正能量(35张PPT)

思想品德
全效中考教科版
课件目录
首 页
末
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4.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的哪一方面内容?有何重要意义(或为什么能被誉为“中国 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答案】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品德
全效中考教科版
课件目录
首 页
末
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3
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把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小抓起、 从学校抓起,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 教育各领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3)A
(4)D
思想品德
全效中考教科版
课件目录
首 页
末
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5)①健全法律法规,确定“好心人免责”的原则,帮助施救 者规避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③大力宣传、表彰好人好事,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
点,“年度致敬群体”的殊荣颁给了中国航天人。
思想品德
全效中考教科版
课件目录
首 页
末
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6.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A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3、D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
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统领地位。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C精神旗帜。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B开放性。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_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___的深刻认识。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_ C.科学发展观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9.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__ D. 十七大___作出的重大部署。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全体人民的__ A. 根本利益___。
11. __ B. 振兴中华___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12.在不断失败又重新奋起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 D.新民主主义___ 革命道路。
13.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___ C.统筹兼顾__ 。
1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___ 。
15. __ B.发展___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_ B.开放性_____。
17. ___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___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18.民族精神的核心是___ B.爱国主义___。
19.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__ D.“八荣八耻____。
20.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__ C.广大青少年____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1. __ A.人民民主____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家庭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家庭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翟博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石,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加强家庭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养成良好家风,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这一论述,深刻地指出了家庭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教在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地阐明了家国关系以及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特殊重要性,深刻地指明了家庭建设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特殊重要性,为我们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基础指明了方向。
家庭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
家庭建设包括家庭、家教、家风等丰富内容,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最终实现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喻文德《光明日报》(2014年12月02日07 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从总体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构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一群什么样的公民。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三个倡导”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共同理想的凝聚
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表明我们致力于建设的国家将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国家建设的共同理想。
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基本价值目标蕴藏着共同理想的凝聚力。
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共同理想是一种超乎想象的强大软实力。
人心的向背关系到事业的成
败,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共同理想发挥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
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出强大的力量。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组织起来就是力量。
没有理想,没有纪律,社会像旧中国一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离不开共同理想的支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制度正义的驱动
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它表明我们致力于建构的社会将是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本价值取向蕴藏着制度正义的驱动力。
制度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并自始至终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
制度正义是对制度安排是否公平合理的价值评价。
制度只有符合社会的道德目的,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制度正义是制度合法性的根本源泉,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主要表现为制度安排所提供的激励机制。
公正的制度能充分激发主体能动性,而不公正的制度将会严重挫伤主体能动性。
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充分彰显了制度正义,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有机会,才会有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奋斗。
公平竞争有利于激发主体能动性,实现人尽其才,使每个人都能共同享
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品格的亲和
力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它表明我们致力于培养的公民将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
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来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价值准则内蕴着公民品格的亲和力。
这种亲和力首先是一种化解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的力量。
在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才能自觉地协调好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这种亲和力还是一种促进凝神聚气、推动团结合作的力量。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团结合作的品格基础。
马丁·路德·金曾指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
”公民的品格决定国家的前途。
只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才能建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才能成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500题电子书
简介目录评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划分500个条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阐释。
该书内容丰富、条目清晰、文字简明,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参考用书和开展知识竞赛的最佳工具书。
收起作品目录
∙前言
∙ 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哪“三个倡导”?
∙ 2.在哪个文件中将“三个倡导”明确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4.什么是价值?
∙ 5.什么是价值体系?
∙ 6.什么是核心价值体系?
∙7.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什么是价值观?
∙9.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10.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