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性疾病

合集下载

羊梭菌性疾病的防治

羊梭菌性疾病的防治

羊梭菌性疾病的防治摘要:养殖户在养殖羊的过程当中,极易受到疾病的困扰,羊梭菌性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健康羊只一旦染病,不仅会威胁到生命,而且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才这种情况下,做好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其防治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羊梭菌性疾病;防治对策;研究分析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细菌引起的羊传染病,包括羊快疫、恶性水肿、肠毒血症、猝狙、黑疫和羔羊痢疾[1]。

梭菌性疾病在深秋、冬季和初春季节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必然引起大群的暴发流行,在疾病暴发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影响羊的生长繁殖性能,甚至导致羊死亡,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必须注重羊梭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1羊快疫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绵羊。

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1.1 流行病学1.1.1 易感动物主要是绵羊,尤其是6~18月龄、营养水平在中等以上的羊多发。

山羊也可感染但很少,鹿也可感染。

1.1.2 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在自然界也广泛存在,污染的土壤、饲草,及一些动物的消化道中也有该病原菌的存在。

1.1.3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感染(腐败梭菌如经伤口感染则引起各种家畜的恶性水肿)。

1.1.4 影响因素(1)常发于低凹潮湿地区(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熟耕地及沼泽之中)及洪水泛滥之后。

(2)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之际。

(3)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1.2 症状突然发病,未出现什么症状就死。

常可见到病羊早晨死于羊圈内或放牧时死在牧场上。

有的病羊死前有疝痛症状,鼔气,有的表现虚弱,离群独处,不愿走动,口内流出带血的泡沫,排粪困难。

体温一般不高。

病程通常为数分钟至数小时死亡。

1.3 病理变化真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明显的充血、出血、水肿,甚至有溃疡;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积液,暴露于空气易于凝固;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胆囊肿胀,俗称胆胀病。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羊梭菌性疾病)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羊梭菌性疾病)

38
羊猝疽
病变:
主要见于消化道和循环系统。 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严重充血、糜烂, 有的区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 胸腔、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暴露于空 气后,形成纤维素絮块,浆膜上有小点 出血。 腹膜炎。
2022/2/9
39
羊猝疽
病变:
病羊刚死时骨骼肌表现正常,但在死后 8h内,细菌在骨骼肌里增殖,使肌间隔 积聚血样液体,肌肉出血,有气性裂孔, 骨骼肌的这种变化与黑腿病的病变十分 相似。
2022/2/9
12
临床症状
羊快疫
2022/2/9
胃肠臌气
13
羊快疫
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
。具有诊断意义。 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积液,暴露于空气易于 凝固。 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肝脏肿大、质脆,呈煮熟状,土黄色,胆囊肿大, 胆汁淤积。
2022/2/9
14
病理变化
羊快疫
2022/2/9
真胃黏膜出现大小不一出血斑
2022/2/9
40
羊猝疽
2022/2/9
出血性肠炎
41
羊猝疽
诊断:
病程急速,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如果羊突然发 病死亡,死后又发现第四胃及十二指肠等处有 急性炎症,肠内容物中有许多小气泡,肝肿胀 而色淡,胸腔、腹腔、心包有积水等变化时, 应怀疑可能是这类疾病。确诊需进行微生物学 和毒素检查。 应注意与羊快疫、羊猝疽与羊肠毒血症、黑疫、 巴氏杆菌病、炭疽等病的鉴别诊断。
2022/2/9
7
羊快疫
病原:
腐败梭菌,G+,厌氧杆菌,能产生 形成荚膜,有鞭毛。
,不
镜检时,可见单个或2~3个相连的粗大杆菌, 并可见中央或偏端已形成卵圆形的芽胞,有 的呈无关节长丝状(尤其是肝被膜的触片), 其中一些可发现已断为数段。具有重要的诊 断意义 。

秋季防羊的梭菌病

秋季防羊的梭菌病

02
秋季防羊梭菌病的必要性
秋季疾病高发期
气候变化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天气变幻 无常,容易导致羊只感冒、发
烧等疾病。
饲料转换
秋季是羊只由放牧转向圈养、由 青草转向干草的时期,饲料成分 的改变可能引起羊只消化系统的 不适。
寄生虫繁殖
秋季是寄生虫繁殖的高峰期,羊只 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梭菌病的危害和影响
急性传染病 ,发病迅速,死亡率极高 。
严重影响
患病羊只生产性能下降, 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 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 经济损失。
传染性强
梭菌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容 易导致疫情扩散。
预防胜于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羊舍干燥、卫生、通 风,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和水源。
经验教训和总结
经验教训
预防秋季羊梭菌病的关键在于提前采购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群营养和免疫力。同时,需要重视羊舍卫 生和消毒工作,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总结
在预防秋季羊梭菌病时,需要全面考虑羊群的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情况。疫苗接种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但 同时也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羊群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免疫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秋季羊梭菌病的发生 。
要点二
避免与感染羊只接触
养殖人员和其他人员应避免与感染羊只接触,包括直接 接触、共用物品等。
及时汇报疫情并配合相关部门工作
及时汇报疫情
一旦发现有羊只感染梭菌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配合相关部门工作
养殖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包括疫情调查、 处理等,以共同防控梭菌病的传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失败案例原因分析
案例一

羊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肝被膜触片中,常呈长丝状的腐败梭菌
腐败梭菌---组织触片
腐败梭菌---培养物涂片
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组织涂片
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培养物涂片
羊巴氏杆菌---组织触片
羊巴氏杆菌---组织触片2
羊梭菌病
流行病学特点
羊快疫
绵羊最敏感,山羊和鹿也可感染发病。6~18月龄羊发病。多 发于秋、冬、早春气候剧变时
羊肠毒血症 内外膜有出血点;小肠呈轻度卡他性炎症;脑膜血管怒张;肾内
可查出D型魏氏梭菌;尿糖阳性。
羊猝狙
病变主要见小肠一段或全部呈出血性肠炎变化,有的病例见糜烂、 溃疡;肾肿大,但不软;死后8h后尸检可见骨骼肌中气肿疽样的 病变(肌间出血,有气泡);体腔液体可查出C型魏氏梭菌
羊黑疫
皮下淤血显著,使皮肤呈黑色外观,故名“黑疫”。肝脏肿大坏 死,在其表面和深层有数目不等的灰黄色坏死灶,常被一充血带 所包绕,其中可查到肝片吸虫的幼虫;肝坏死灶可分出病原菌
羊梭菌病的预防
羊梭菌病死亡很快,常常来不及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1.降低动物的易感性 ⑴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春秋两季定期注射羊梭菌三联四防
蜂胶灭活浓缩疫苗或羊梭菌三联四防浓缩疫苗 ⑵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如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定期驱虫
等措施 2.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只受寒。有霜期避免
羊快疫---真胃胃底黏膜弥漫性出血
羊快疫---真胃胃底黏膜出血性炎症
羊快疫---内脏出血
羊快疫---心脏出血
羊肠毒血症---软肾
羊肠毒血症---肾脏病变
羊肠毒血症---软肾
羊肠毒血症---淋巴结出血
羊黑疫--左心室心内膜炎症及出血
羊猝狙---小肠出血性炎症

羊梭菌性疾病的流行、诊断与治疗

羊梭菌性疾病的流行、诊断与治疗

6, 是其致病的物质基 础。一般消毒药物均能杀
在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 。魏氏梭菌可产生外毒素, 已
死其繁殖体 , 但其芽胞体抵抗力很强 , 需要用强力消
毒药进行消毒 , 如2 0 %漂 白粉 、 3 % 5 %氢氧化钠 。
知这类 细菌共能产生 1 2 种外毒素 , 根据产生毒素的
不 同, 将魏 氏梭菌分为 A 、 B 、 c 、 D 、 E 5 个型。 本菌的繁 殖体和芽胞体的抵抗力 , 同腐败梭菌相似 。
2 . 1 流行 特 点 与 临床 症 状
本病 主要发生于绵羊 ,主要经消 化道传染 , 以 2 ~ 1 2 月龄膘情较好 的羊多发 , 山羊有时也可发病。 本
病菌广泛存在于外 界环境 , 甚至羊的消化系统内 , 但
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引起发病 , 只有在饲料突然改变 , 特别是羊 只食人大量青嫩多汁或富含蛋 白饲料后 ,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4 . 1
兽 医 临 床 锄
病 的依据之一。从肠 内容物检查到大量的 D型魏氏 梭菌也有助于确诊。 平 时的预防措施 , 原则上同羊快疫相同 , 应特别 注意防止羊 只采食大量青嫩多汁和富含蛋 白质的饲
草 。发病 区 的控制措 施 , 原 则上 也 同羊快 疫相 同。 似 虫 样 的带 状病 痕 ,浆 膜 腔积 液 ,暴 露 空 气后 易 凝
病羊 突然 发病 , 往 往看 不 到症状 即突然 死亡 。有 的病 羊 离 群 独 处 , 卧地 不 愿走 动 , 强 迫行 走 表 现 虚 弱
以搐搦为特征 , 病羊倒地 , 四肢强烈划动 , 肌 肉震颤 , 眼球转动、 磨牙、 抽搐 , 多死 于 2 4 小时内。 另一类 以 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特征。病羊步态不稳 ,之后倒 卧, 流涎 、 昏迷 , 角膜反射 消失 , 常在 3 ~ 4 小时 内静静 死去。 病羊在临死前有明显的高血糖和尿糖症状。 病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

X U M U S H O U Y I畜牧兽医■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严焕仲摘要:羊肉作为最受人们喜爱的 肉食品之一,需求量越来越大。

怎样保 证羊肉品的高质量产出是当前一件重 要的事情。

加大养殖量固然重要,羊疫 病的防控也不可以忽略,作为羊疫病 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羊群中,羊梭菌 性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 致病因素为梭状芽胞杆菌中的微生物,患病养只死亡率高,养羊业蒙受巨 大损失。

关键词:杨梭菌性疾病;防治;策 略1羊梭菌性疾病类型病 急性传染病,在羊只 染之后,然死亡,失以及腹部重大等情况时发,最终,患病羊只 ,在死亡。

羊疫、羊 以及羊等。

1.1羊疫。

发因为,羊 食 ,受芽 染,,染 ,致疫 。

染的羊只,喜 、。

,发病,,真胃发出。

1.2羊 。

急性亡为出,时 种 ,为腹 、性 。

,发因为C梭菌,发 率较高 的羊群 为一 的羊,在们 染 然 失 生,患羊只 以及 等情况出。

发 然,,在可以 。

1.3羊疫。

一 在羊羊身上均可发,,发急、致性高。

发率高的地区比较潮湿、洼,并且肝片吸虫流行。

在 羊只染,然失。

厌食、呼吸困难以及行不稳等现发。

1.4羊 。

发在羊身上,魏氐梭菌产 ,发一,发部位为、呼吸以及心管系统,在羊群感染该,可以抽搐,也可在S中亡。

此外,出、水肿等状也会出[1(。

1.5羔羊痢疾。

一 指的是,刚刚出的羊仔,出现剧烈腹泻以及,即羔羊 。

在羔羊染 之,出呼吸急促、严重痢疾等 ,脱水亡。

2羊梭菌性疾防治策略羊梭菌性疾的主要染部位为,发 率较高的年龄为 ,羊是主要染群体,发于夏季与秋季,在 个季节中,气候发较大变,白天夜晚温差大,并且环境潮湿,在 中,身体健康的羊只无法适应该变。

2.1注射疫苗。

对于羊这种物言,需要群体居住,便加大了染疾的可能性,因此每一年,都需要在规定中为羊群注射疫苗,可以是三联苗,包括快疫、猝狙以及 ,也可以是五联菌苗,为羊疫、羊、、羔 羊痢 疾以 及 疫,在注射时,只需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剂量 在五 ,可以不必考羊只的体以及品种。

羊梭菌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梭菌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措施

712022.10道。

二是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基础母牛和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对饲养基础母牛的养殖场户给予适当补助,调动养殖户饲养母牛积极性,解决基础母牛存栏数量下降、架子牛供给不足等问题。

三是建议国家着力构建现代饲草产业体系。

一方面,从产业发展、设备投入、配套服务、技术示范等多方面,以适当补贴撬动企业、农户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大力发展饲草料专业收贮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饲草良种繁育和先进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建立区域性饲草良种繁育基地和饲草产业研发基地,围绕饲草良种保护繁育、种植品种选择、配套耕作栽培管理、饲草料加工贮藏、饲养饲喂等全环节,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研发,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瓶颈,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是继续大力推进种养结合,扩大粮改饲、玉米秸秆黄贮及半干贮等项目覆盖面,有效增加肉牛粗饲料来源,降低肉牛饲养成本。

五是研究解决中小养殖户粪污处理问题,促进家庭农场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羊梭菌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措施陈琼琰(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称钩驿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000)摘要:羊的梭菌性疾病一直是羊养殖业中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该病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发病急,死亡率高,多为急性型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羊的梭菌性疾病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黑疫和羊猝疽等5种疾病。

了解该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可以在养殖过程中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

本文对该类疾病做了简单的阐述,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梭菌性疾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近年来,羊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但随着规模加大,各种疾病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中羊梭菌性疾病就是一类危害性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

其不同于传统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播迅猛,死亡率极高,且极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可造成羊群大批量的死亡,给羊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羊梭菌性病,也称为布氏菌病,是一种由布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该疾病可影响多种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

人类也可以感染,但其对人类的威胁程度相对较低。

在动物中,羊梭菌性病可以引起牛、猪、羊、马、狗等疾病,其中以猪和牛容易被感染。

本文将针对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进行讨论。

1. 临床症状羊梭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头痛、关节疼痛和静脉炎症,等等。

这些症状出现后,就需要进一步对疾病进行诊断。

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诊断羊梭菌性疾病的可靠方法之一。

从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类身上获取划痕的组织样本、尿样或血液,通过细菌学检测来确认是否存在布氏菌。

检测方法包括培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磁性分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

3. 临床效果羊梭菌性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临床效果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因素。

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都是评估羊梭菌性疾病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如果经过治疗症状明显改善,那么可以暂时确认患者病情好转。

如果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那么可能需要更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1. 动物防护动物是羊梭菌性疾病的潜在宿主,因此,防止动物感染是预防该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必须对家畜进行定期检查、疫苗接种和治疗,以减少羊梭菌的传播。

野生动物的防护更加困难,因此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受野生动物舔舐或咬伤。

2. 人类防护防止与受感染动物接触是预防羊梭菌性疾病的另一种方法。

特别是在处理动物组织和分娩、接生和产后处理时,应佩戴适当的保护设备,如面罩、手套和其他防护用品等。

在食用牛、羊等肉类之前,也需要进行充分的加热,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羊梭菌。

3. 公共卫生加强公共卫生的措施也是预防羊梭菌性疾病的重要方案。

在动物运输和羊肉销售方面,需要对设施进行管理和卫生处理,以防止羊梭菌的传播。

同时,也需要在水池和饮用水方面加强管理,以确保安全饮用水的供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 ) 羊 肠 毒 血 症 ( Enterotoxaemia) 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 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 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 生毒素所引起。 生毒素所引起。 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常称此病为 软肾病” “软肾病”。 本病在临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本病在临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 故又 类快疫” 称“类快疫”。
1995一1996年“猝死症”的主要病原。 本细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本细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外毒素引起机 体组织和器官(特别是实质器官和要害器官) 体组织和器官(特别是实质器官和要害器官) 的充血、 的充血、出血特别是水肿是造成机体快速死 亡的主要原因。 亡的主要原因。 还可以产生酶类。 还可以产生酶类。
保暖:为避免产羔时过于寒冷, 保暖:为避免产羔时过于寒冷,可将产羔 季节提前或推迟,避开最寒冷的时间产羔。 季节提前或推迟,避开最寒冷的时间产羔。 合理哺乳,增加机体抵抗力。 合理哺乳,增加机体抵抗力。 预防接种:每年秋季注射五联苗,产前2 预防接种:每年秋季注射五联苗,产前2-3 再接种一次,羔羊通过初乳获得抗体。 再接种一次,羔羊通过初乳获得抗体。 近年来试制成功的羊六联菌苗(羊快疫、 近年来试制成功的羊六联菌苗(羊快疫、 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 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和大肠 杆菌病), ),对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痢疾 杆菌病),对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痢疾 也有预防作用。 也有预防作用。
常发本病地区,在羔羊出生后12h内,可口服土霉 常发本病地区,在羔羊出生后 内 素0.15~0.2g,每天1次,连续灌服3d,或用其他抗 ,每天 次 连续灌服 , 菌药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菌药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对病羔要做到早发现, 立即隔离, 认真护理, 对病羔要做到早发现 , 立即隔离 , 认真护理 , 积 极治疗。 粪便、 垫草应焚烧, 污染的环境、 土壤、 极治疗 。 粪便 、 垫草应焚烧 , 污染的环境 、 土壤 、 用具等用3%~5%来苏儿喷雾消毒。 来苏儿喷雾消毒。 用具等用 来苏儿喷雾消毒 治疗:药物治疗应与护理相结合。 治疗:药物治疗应与护理相结合。 一般发病较慢,腹泻不重的病羔,可灌服6%硫酸 一般发病较慢,腹泻不重的病羔,可灌服 硫酸 内含0.5%福尔马林液 ) 30~60ml,6~8h后再 福尔马林液) 镁 ( 内含 福尔马林液 , 后再 灌服1%高锰酸钾 灌服 高锰酸钾 发病严重的羔羊,可灌服6%硫酸镁 硫酸镁2~3次。 发病严重的羔羊,可灌服 硫酸镁 次
腐败梭菌
厌氧、G+大杆菌,形成芽胞,不形成荚膜。 病羊血或脏器涂片镜检,单在及二、三个相 连的粗大杆菌,部分可见芽胞。 肝被膜触片呈无关节长丝状(突出特征)。 本菌可产生四种外毒素,即α、β、γ、δ。
流行病学
腐败梭菌常以芽胞的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 熟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污染的饲料, 饮水后芽胞进入消化道感染。 发病诱因:各种引起羊的消化系统紊乱是 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水、气候突变,受 感冒,采食冰冻饲料等。 绵羊最易感,6-18月龄,营养中等羊发病 最多。
恶性水肿
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引起的多种家畜一种创伤性急性 传染病,其特点为局部发生急剧炎性气性水肿,并 伴有全身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 主要病原为腐败梭菌,其他如魏氏梭菌等也可致病 或参与作用。 绵羊和马多发,由于外伤 外伤如去势、断尾、断角、注 外伤 射、分娩、助产等没有注意消毒,污染了本菌的芽 胞而引起感染。本病一般只散发,较少在畜群内出 现群发。
羊梭菌性疾病 梭状芽胞杆菌属( Clostridium)中的微 梭状芽胞杆菌属 ( Clostridium) 中的微 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 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 羊快疫病都能造成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 害很大。
(一) 快疫(Braxy; Bradsot) 快疫(Braxy; 由腐败梭菌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 由腐败梭菌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发病突 病程极短。 然,病程极短。羊快疫在百余年前就出现于北 欧一些国家。 欧一些国家 特征: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特征: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腐败梭菌经外伤感染的称恶性水肿; 腐败梭菌经外伤感染的称恶性水肿;由消化 外伤感染的称恶性水肿 道感染的称快疫,绵羊所患多属后者, 道感染的称快疫,绵羊所患多属后者,死亡很 人也可感染,多为外伤感染, 快。人也可感染,多为外伤感染,一般称气性 坏疽。 坏疽。
(五)羔羊痢疾(Lamb dysentery) 羔羊痢疾( dysentery) B 型魏氏梭菌 , 剧烈腹泻和小 型魏氏梭菌, 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 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
本病主要侵害7日龄的肉羔羊,又以2 本病主要侵害7日龄的肉羔羊,又以2日龄的发病最多。纯种羊易发病。 3日龄的发病最多。纯种羊易发病。 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也能通过脐 带和创伤感染。 带和创伤感染。 发病原因: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 发病原因: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 羊体弱,气候寒冷,羔羊受冻等。 羊体弱,气候寒冷,羔羊受冻等。 小肠粘膜出现广泛性的出血性肠炎的 变化,常可见到多数直径为1 2mm的溃 变化,常可见到多数直径为1-2mm的溃 其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圈。 疡,其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圈。
魏氏梭菌:(并非严格的)厌氧,革兰氏阳性,但 有荚膜,能形成芽胞。 本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及酶类。根据魏氏梭菌所合 成分泌的主要毒素,可以将其分为A,B,C,D,E, F型。 兔梭菌性下痢(A型)、羔羊痢疾、羊猝狙和羊肠 毒血症、鹿肠毒血症、仔猪红痢等多种肠道传染性 疾病。 生化特性:牛乳培养基中“暴烈发酵”,即接种培 养8—10小时后牛乳被酸凝,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 使凝块变多孔的海绵状,严重时被冲成数段甚至喷 出试管外。
(四) 羊黑疫(Black disease) 羊黑疫( 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 B 型诺维 Cl. 氏梭菌 ( Cl.novyi) 引起的绵羊和山羊 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特 征 —— 肝实质坏死。 肝实质坏死。

以2-4岁营养佳良的肥胖绵羊最易感,主要在春夏 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温地区,本病与肝 片吸虫的感染密切相关。 病变:皮下静脉显著充血; 肝脏充血肿胀,从表面可看到或摸到有一个到多 个针头大到鸡蛋大的灰黄色凝固性坏死灶,坏死 灶的界限清晰,灰黄色,不整圆形,周围常为一 鲜红色的充血带围绕,坏死灶直径可达2~3cm, 切面成半圆形。是很特征的具有诊断意义。
第十八节
羊梭菌性 疾病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蓬勃发展,养禽业行情变化 很大,但是养羊业却一直在稳步上升,包括羊肉、 羊毛产品价格一直稳中有升,羊肉的消费已被人们 接受。 许多新的品种:“小尾寒羊“ “波尔山羊” 。 养殖规模偏小,疾病防疫被忽视。 养羊及羊病方面的专家相对缺乏。 新的病例不断出现(如2003年的肝片吸虫病,羊 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相对应的治疗药品相对缺 乏。
43-47℃为最宜本菌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 条件下增代时间仅8min,可利用高温快速培养法, 对本菌进行选择分离 。 外毒素:各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或可溶血 抗原)共有12种,其中主要有4型,即A、B、C、D.而 已知〝A型〞毒素与人类食物中毒有关。 肠毒素:耐热株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人和动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的免疫主要表现为 抗肠毒素的产生,健康者血清常含有抗肠毒素。
D型魏氏梭菌存在于土壤、河水中。 发病诱因: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干草改吃大 量谷类,青嫩多汁和富有蛋白质草料。病原迅速繁 殖产生大量的毒素。 消化道感染:芽胞、饲料、饮水、肠道。 季节性:牧区春末夏初青草萌发,秋节牧草结籽。 农区牧草或收庄稼季节。 本病散发、绵羊较多,2-12月龄,膘情好的发病多。
有条件时, 有条件时,可用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 0.5~1ml肌注,使羔羊对产气荚膜梭菌 肌注, 肌注 引起的羔痢疾获得保护; 引起的羔痢疾获得保护;以3~10ml血清 血清 治疗已表现明显症状的病羊, 治疗已表现明显症状的病羊,除呈现神 经中毒症状的难以救治外, 经中毒症状的难以救治外,治愈率可达 90%以上。 以上。 以上
• •
肝片吸虫病
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羊、牛等家畜及人类肝脏胆管 中引起的疾病,是牛、羊、鹿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流行 于潮湿多水地区,多雨的年份流行较严重。急性者多发生于秋 季,慢性者多发于冬春的天寒、枯草季节。 发病机理:幼虫引起肝脏急性损害,成虫引起慢性肝损 害和胆管堵塞。田螺是中间宿主。 危险因素: 带虫动物(牛、羊)和污染的牧草 潮湿的地区 丙硫咪唑片:内服,5-15mg/kg体重
肝脏被膜触片
腐败梭菌腐败梭菌-长丝状
真胃出血性炎症。粘膜、尤其是胃底部及幽 门附近的粘膜,常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块, 其表面发生坏死,出血环死区低于周围正常 粘膜,粘膜下组织常水肿。
病程短,来不及治疗。 高燥地方牧、防止受寒感冒、避免采食冰冻 饲料。 预防注射:常发地区,定期注射厌气三联四 防苗(快疫、猝击、肠毒血症三联苗)或七 联干粉苗(羊快疫、羊猝击、羔羊痢疾、肠毒 血症、黑疫、肉毒中毒、破伤风七联菌苗) 。 疫情紧急时全群可普遍投服2%硫酸铜(每头 疫情紧急时全群可普遍投服 硫酸铜( 硫酸铜 100ml)或10%生石灰水溶液(100-150ml) 生石灰水溶液( ) 生石灰水溶液 ) 可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发病数。 可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发病数。

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头晚还健康的绵羊 次晨倒死于羊舍中,多是营养好的。 主要症状为昏迷、磨牙、痉挛的及全身情况迅速 恶化。 肾脏软化,像脑髓。心包积液、肺出血水肿。 防治:防止诱因居首要地位。 定期注射三联苗或五联苗。

• • •
(三)羊猝狙(Struck) 羊猝狙( 由 C 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 毒血症,以急性死亡、 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 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