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工业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与覆盖方案

工业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与覆盖方案

工业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与覆盖方案工业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与覆盖方案是指针对工业领域中的通信需求,设计和实施无线传输技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覆盖不同工业场景的方案。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和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工业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与覆盖方案越来越重要。

一、无线传输技术简介工业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与覆盖方案主要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1. Wi-FiWi-Fi是一种常见的无线局域网技术,适用于小范围内的数据传输。

它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低的延迟,适用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应用场景。

2. 蓝牙蓝牙技术主要用于短距离无线传输,适用于设备之间的快速数据交换。

在工业领域中,蓝牙技术可以用于连接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

3.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率的无线传输技术,适用于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建设,对电池寿命要求较高。

4. LoRaLoRa是一种长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适用于大范围的数据传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工业通信网络中,LoRa可以用于实现跨区域的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

5. 5G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用化,5G无线通信将在工业通信网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G技术提供了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的传输,能够满足工业场景中对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要求。

二、工业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方案基于上述无线传输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工业通信需求设计出相应的无线传输方案。

1. 小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对于小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如车间内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可以采用Wi-Fi技术。

通过在车间内布设Wi-Fi热点,数据采集设备可以连接到热点实现数据上传。

同时,可使用分散的Wi-Fi信号覆盖整个车间,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设备之间的快速数据交换某些工业场景中,需要设备之间进行快速的数据交换,如机器人控制系统。

此时可以采用蓝牙技术,将机器人和控制系统通过蓝牙模块进行连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的下发。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主要基于模 拟信号传输,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 演变为数字信号传输。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 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网络 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升级和完善。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应用场景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制造、交通等领域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监控等领域,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 引言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现方式 •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引言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定义
01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是指用于连接 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 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网络技术 。
02
它通过实时、可靠的数据传输和 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工业过程的 精确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生产效 率和安全性。
工业控制网络的设备
01
02
03
网络交换机
用于连接各个设备和系统, 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网关
用于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 转换,以实现设备和系统 之间的互操作性。
服务器和客户端
用于存储、处理和监控数 据,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
03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现方式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控制网络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 用于连接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
Modbus协议
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工业电子设备。
EtherNet/IP协议
一种工业以太网协议,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设备 管理。
ABCD
Profinet协议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选取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选取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选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工业通信在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工业通信中,无线传输技术的选取则是一个关键的决策,直接影响到工业控制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工业通信中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并对其选取进行分析比较。

一、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长的传输距离。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数据传输。

在选择Wi-Fi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传输速率:Wi-Fi技术的传输速率较高,可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高带宽需求。

然而,在工业环境中,由于无线信号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际传输速率可能会有所降低。

2. 传输距离:Wi-Fi技术的传输距离一般在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适用于较小范围的工业控制系统。

对于更大范围的系统,可能需要增加中继节点以增强信号覆盖。

3. 安全性:Wi-Fi技术支持多种加密方式,可以确保无线通信的安全性。

但在工业环境中,对数据的保密性和防护性要求更高,因此需要额外的安全措施,如VPN等。

二、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对传输距离要求不高的场景。

在选择蓝牙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传输速率:蓝牙技术的传输速率较低,适用于低带宽的数据传输。

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控制系统,可能需要选择其他传输技术。

2. 传输距离:蓝牙技术的传输距离一般在几十米内,适用于小范围的工业控制系统。

对于大范围的系统,可能需要增加中继节点以扩大覆盖范围。

3. 低功耗: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对电池寿命要求较高的工业设备。

但需要注意电池寿命与传输距离成反比的关系,在设计系统时需要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LoRa技术LoRa技术是一种低功耗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对传输距离要求较高的场景。

在选择LoRa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传输速率:LoRa技术的传输速率较低,适用于低带宽的数据传输。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

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初探摘要: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生产已经向自动控制、智能控制上转型。

作为21世纪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标志,工业控制网络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工业控制网络既包括底部设备层的传感器,检测器等器件,也包括终端管理层的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还包括串联起整个系统的现场总线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在工业通信及先进制造领域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工业控制网络;现场总线;发展趋势0.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国际工作研究方向逐渐从重工业、单一化转变为微电子、多元化。

自动化技术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业控制上逐渐显现出了它的优势。

本文主要通过对工业控制网络的结构和现场总线技术的描述,来探究未来工业控制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

1、传统工业控制网络结构从总体结构上来讲,传统企业网络可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层、监控层和现场设备层。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图一传统工业控制网络●管理层。

主要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从监控层提取有关生产数据用于制定综合管理决策。

管理层一般使用通用以太网,方便操作,并可连入外部网络。

●监控层。

从现场设备中获取数据,完成各种控制、运行参数的监测、报警和趋势分析等功能,另外还包括控制组态的设计和安装。

监控层的功能一般由上位计算机完成,一方面,它通过扩展槽中网络接口板与现场总线相连,协调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现场总线接口(转换器)实现现场总线网段与以太网段的连接。

其关键技术是以太网与底层现场设备网络间的接口,主要负责现场总线协议与以太网协议的转换,保证数据包的正确解释和传输。

监控层除上述功能外,还为实现先进控制利远程操作优化提供支撑环境。

●设备层。

现场设备以网络节点的形式挂接在现场总线网络上,依照现场总线的协议标准,设备采用功能块的结构,通过组态设汁,完成数据采集、a/d转换、数字滤波、温度压力补偿、pid控制等各种功能;此外,通过智能转换器对传统检测仪表电流电压进行数字转换和补偿。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在当今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的模式,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当时,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人们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早期的工业控制系统主要采用集中式控制方式,即由一台大型计算机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由于计算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以及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较差,很快就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渐取代了集中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多台计算机分别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控制,通过网络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使得工业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太网技术的引入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速度和带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实现实时控制和大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工业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技术和 WiFi 技术等在工业现场的应用,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的布线更加简洁,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

在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标准和协议也不断完善。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大大降低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IEC 61158、IEC 61784 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为工业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和接口规范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国际化和规范化发展。

工业过程无线仪表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工业过程无线仪表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工业过程无线仪表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涉及大量过程仪表的使用,这些传统仪表的应用伴随着巨大的安装维护成本,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和普及,使得无线仪表正在逐步得到应用。

无线仪表相对于传统仪表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从工业过程无线仪表的发展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无线仪表的技术优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工业生产;过程仪表;无线仪表;问题及瓶颈在最近几年里工业过程控制的创新者们已经体验并证实了无线监测仪表在远程或难以到达区域中的应用价值,在这些应用中如果采用有线设备,那么所需的高昂建设成本将是无法承受的。

无论从运行性能还是成本考虑,无线方案都具有很大优势,而且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传统采用有线方案的上游作业中。

1 无线仪表的优势用无线通信仪表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比传统有线仪表具有如下优点。

1.1 成本廉价有线通信方式的建立必须架设电缆,或挖掘电缆沟,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用无线仪表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则无须架设电缆或挖掘电缆沟,只需要在每个终端连接无线通信仪表和架设适当高度的天线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用无线仪表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投资是相当节省的。

当然在一些近距离的数据通信系统中,无线的通讯方式并不比有线的方式成本低,但是有时候实际的现场环境难以布线,客户根据现场环境的需要还是会选用无线的方式来实现通讯。

1.2 建设工程周期短当要把相距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距离的远程站点相互连接通讯的时候,采用有线的方式,必须架设长距离的电缆或者挖掘漫长的电缆沟,这个工程周期可能就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而用无线仪表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只需要架设适当高度的天线,工程周期只需要几天或者几周就可以,相比之下,无线的方式可以迅速组建起通信链路,工程周期大大缩短。

1.3 适应性好有线通讯的局限性太大,在遇到一些特殊的应用环境,比如遇到山地、湖泊、林区等特殊的地理环境或是移动物体等布线比较困难的应用环境的时候,将对有线网络的布线工程有着极强的制约力,而用无线仪表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将不受这些限制,所以说用无线仪表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将比有线通讯有更好的更广泛的适应性,几乎不受地理环境限制。

工业无线技术在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工业无线技术在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 比如 , 从早先的无线数传电台到如今的
G M、G P 、C M 等 ) S R S D A 早已投用, 也
般 来 讲,工 业 应 用 中 的 常 用
无线通信 技术按距 离与标 准可分 为:
WWAN 无 线 广 域 网,I E 8 22 ) ( E E0 . , 2
WMA 无线城域 网,如 I E 8 22 , N( E E0 . 0
()功率可 用 P w r v ib i 3 o e aal iy al t
相对有线网络而言,工业无线技术
流程工业控制与监测对通信的确定 性和实时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如用于现
大型工业应用。
等技术的发展, 无线通信
技术以其在配置、安装、
目前工控界关注较多的无线新技术 是基于 f E 8 21. E E 0 ,5 4的短程无线通信 技术, 它是一种低复杂度、 低功耗、 低数 据速率、 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 主要用
修改和扩展等方面 的优 势, 迅速吸引了工业自动
化领域的关注。实际上 , 作为一类针对某些特定应 本文 者 冬芹 生 作 冯 先 用、采用专用通信协议的无线传输方案
二 工离的无线连接, 理论上可连接的
节点多达6 0 0 , 5 0 个 使用频段有24 H . z G 的} M频段、欧洲的8 8 z S 6 MH 频段以及 美国的9 5 Z 1MH 频段, 而不同频段可使
低, 维护方便。
长的电池供电寿命, 很适合工业自动化 、 家用电器与传感器网络应用 ;2 超宽带 ()
f WB E E 0 . . ,8 21.a : U ,JE 8 21 3 5 a 0 .5 ) 4
() 2 灵活性高、 易用性好。使用无线 技术后, 现场设备摆脱 了电缆的束缚, 从 而增加了现场仪表与被控设备的可移动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目录1.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概述1.1 无线组网技术的基本概念1.2 工业无线组网的优势2.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的主要应用2.1 生产线监控2.2 设备故障预警3.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的关键技术3.1 信号覆盖优化3.2 数据安全保障4.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的发展趋势4.1 5G技术在工业无线组网中的应用4.2 物联网的发展对工业无线组网的影响工业无线组网方案概述在工业生产中,无线组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相较于传统有线连接,工业无线组网具有灵活性高、部署方便等优势。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的主要应用工业无线组网方案主要应用于生产线监控和设备故障预警。

通过无线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的部署,可以实现对生产线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设备故障预警功能也可以帮助企业预防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的关键技术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的关键技术包括信号覆盖优化和数据安全保障。

信号覆盖优化可以提高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和稳定性,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数据安全保障则是确保企业生产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到泄露或篡改的保护措施。

工业无线组网方案的发展趋势未来,5G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将对工业无线组网方案产生深远影响。

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工业无线组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为工业生产带来更高效的智能化方案。

而物联网的发展也将促进工业无线组网方案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更智能的生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SP100规定的五类应用(1)
安 0类:紧急动作(恒为关键)



1类:闭环调节控制(通常关键)
时 间
控 2类:闭环监督控制 (经常非关键)

3类:开环控制(由人工控制)

制 注:批量控制的3级(“单元“)和4级(”过程小单元“) 重
通过对消息的检查防止恶意攻击或消息发送系统出错
由要求消息的源节点进行检查 原封不动和不加修改 在QoS等级内按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对同一数据包不重发 传送的及时性根据应用的需要
通信有防止窃听保护
对所传送的消息作适当的保密处理使之好像是随机数据
QoS服务质量(如立即传送、按预定时间传送、等待一定时间)
保持信息安全的过程具有智能特性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概述
目前市场上近距离无线通信产品层出不穷,广泛应用 的还是蓝牙(Bluetooth),红外(IrDA) 和无线局域网802.11 (Wi-Fi)。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离无线技术 标准,它们分别是:zigbee、超宽频(UltraWideBand)、 短距离通信(NFC)、WiMedia、GPS、无线139和专用无 线系统等。它们都有各自立足的特点,或基于传输速度、 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但没有一种技术完美到可以满 足所有的要求。
兼容性和规模可扩可缩
可互操作性பைடு நூலகம்一个支持SP 100无线应用协议的开放型无线现场
/
设备的底层结构,可通过网关变换为现今的应用协议
公用底层结构 与工厂内其他非公用底层结构的RF共存
在世界范围均 尽管各国允许的使用频带不尽相同,但无线设备必
可使用
须在世界各国都能使用
网络容量 每个网络容量可高达1,000个现场设备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 和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前
景分析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内容提要
无线网络技术概述 为什么无线通信在工业中应用特别受到重视? ISA SP100—控制环境下无线系统的标准 无线通信网络的分类
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短程网WPAN 现场设备层无线通信 结 束 语
/
成 本 复 杂 度

室内

专用无线网络
2020/11/11
室外
数据传输率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工业应用无线传输的优势
❖ 无线传输的优势表现在:极大降低安装成本、 持续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更换方便,便于升级, 减少接插件故障,移动自由且不受限制,投运 快速,可以实际利用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
现场设备级无线网络的要求(6/6)
服 务 质 量 QoS
服 务 质 量
立即(如紧急消息,高中断级报警)
信 息
按预定时间传送(如周期性闭环控制模块)
时 间
等待一定时间可得到(如监控数据,低中断级报警)
性 的

QoS 高吞吐量数据(如历史数据上传,组态数据库下载, 要
分 代码下载)
程 度

2020/11/11
芯片组约20美元 高
53.3~480Mbps
Wi-Fi
芯片组约25美元 低
54Mbps
NFC
芯片组约2.4~4美 元
极高 424Kbps
0~10m
0~100m
0~20m
3.1GHz~10.6GH z
标准尚未制订
2.4GHz
IEEE802.11b IEEE802.11g
13.56MHz
ISO/IEC 18092 (ECMA340) ISO/IEC
21481(ECMA352)
2020/11/11
HOME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为什么无线通信在工业应用 特别受到重视?
❖ 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崛起国家为提高其产品在全球市场 的竞争力,都力求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包括能源 消耗、原材料消耗和劳务成本。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其 劳务成本远远高于新兴崛起国家,因此特别重视促进创 新和技术进步,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在这场竞争日益激 烈的比赛中,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中的推广应用受到了 特殊的重视,显然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
HOME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美国ISA SP100标准委员会正在加紧制定工业环境下 实现无线系统的标准,推荐实践指南、技术报告和 相关的信息。着重在三方面制定标准:运用无线技 术的环境, 无线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的生命周期, 无线技术的应用。主要面向现场仪表和设备。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蓝牙技术 Wi-Fi技术 红外线接口-IrDA技术 Zigbee技术 NFC技术 UWB技术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几种无线网络比较
价格 安全性 传输速度 通信距离
频段
国际标准
zigbee
易于安装和维护
电源管理(采用电池运行)
兼容性和 可扩可缩
可互操作性/共用基础设施/共存性(与其他射频设备共存) 在全世界范围军能使用(与使用国家无关)
网络容量和网络规模可扩可缩
性能
通信可靠(正确传输的百分比%)
适于闭环控制
快速的报告速率
支持现场点对点控制
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
网格拓扑自组织(meshing)安全
HOME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无线通信网络的分类
无线通信网络按传输距离可分为: 城际网(WMAN) 局域网(WLAN) 个人网(短程网,WPAN)
无线通信网络的标准 城际网(IEEE 802.20, IEEE 802.16) 局域网(IEEE 802.11) 短程网(IEEE 802.15)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可向DCS或类似控制系统发送消息;能同时向其他现场 设备发送消息,以形成现场回路
像有线数字通信网络一样可提供和支持闭环控制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现场设备级无线网络的要求(4/6)
网络 安全
消息 传送 安全
信息安全
无线网络对故意攻击或人为差错有安全防护
设备均提供识别码 通信关系授权 自动密钥管理 对可能发生的攻击进行推理、记录和报告

每个网络最多可有100个中继节点
可扩可缩性能 在所覆盖的区域内容许多个网络
具有可预测的性能
底层结构支持不同供货商提供的设备,
而不致干扰现有的无线设备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现场设备级无线网络的要求(3/6)


通信可靠
报告速率 适于
闭环控制 在现场支持 点对点控制
地 在投用调试的情况下用手持式PDA接入任意现场设备的能
接 力,或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利用控制系统作代理服务器方式接入
入 而又要作预组态时接入
注:在其他时间必须禁止使用这一特性,在投用调试结束后如果使 用之应作为潜在的安全危险加以记录
必须支持现场设备的无线就地接入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芯片组约4美元
中等 10Kbps~250Kbps
有效范围 10m~75m143公尺 (当传输速率降到
26Kbps) 2.4GHz 866MHz(欧 洲) 915MHz(美国)
IEEE 802.15.4
bluetooth
芯片组约5美元 高
1Mbps 0~10m
2.4GHz
IEEE802.15.1x
UWB超宽带
在SP 100标委会下设五个主要的分标委会: 射频物理学基础 可互操作性 用户要求 用户指南 集成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面 向 成 功 的 SP 100
SP 100力求在现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能在一个较 短的时间内取得符合要求的结果。 SP 100尽可能应用下列标准并有所提高: ISA SP 99—信息安全 IEEE 1451—智能传感器 FIPS 140-2—信息安全 ISO/OSI 网络可连接的7层模型 SP 100力争促进 新技术的发展应用 无线网络的节点合理部署 从业人员和公司相互间的交流
2020/11/11
工业控制中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 的应用前景分析
现场设备级无线网络的要求(5/6)
现场设备就地 接入
现 在正常条件下用手持式PDA接入任意现场设备的能力和通
场 过控制系统作代理服务器方式的接入能力
设 备 就
注:在以代理服务器方式接入强制保证安全和可计算的,同时对常 认为驻设备的信息作快速拷贝时每次均保持一致
➢ 工业环境对无线通信的挑战有:
工作环境温度由-40C—+70C;
高湿度(当温度为40C湿度 95%时不结露);
本质安全防爆要求;
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对无线传输路径的影响(衰变、 中断和发生各种各样的缺陷,诸如频散、多径时延、干 扰、与频率有关的衰减,节点休眠、节点隐蔽和与安全 有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