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及八大行星介绍

合集下载

太阳系八大行星对比简表

太阳系八大行星对比简表

太阳系八大行星对比简表1. 引言太阳系是我们所处的宇宙家园,由太阳以及围绕它运行的八大行星组成。

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特点,对比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

本文将对太阳系八大行星进行对比,并通过简表的形式呈现。

2. 八大行星概览下面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概览表:行星直径(km)质量(地球质量)表面温度(℃)轨道周期(地球年)自转周期(地球小时)水金星12,103 0.815 464 0.62 243.02金星12,104 0.949 462 0.62 2802.00地球12,742 1 15 1 24火星6,779 0.107 -63 1.88 24.6木星139,820 317.8 -148 11.86 9.9土星116,460 95.16 -178 29.45 10.7天王星50,724 14.54 -216 84.02 17.2海王星49,244 17.15 -214 164.79 16.13. 八大行星对比分析3.1 大小和质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系的行星在大小和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最大的行星是木星,直径为139,820 km,质量是地球的317.8倍。

最小的行星是水金星,直径只有12,103 km,质量为地球的0.815倍。

值得一提的是,水金星虽然是最小的行星之一,但它的密度却比较高,说明它的组成物质可能与地球相似。

3.2 表面温度行星的表面温度也是其特征之一。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到,金星和水金星的表面温度是最高的,分别为462℃和464℃,这是因为它们的大气层中富含二氧化碳,形成了强烈的温室效应。

相比之下,地球的表面温度较为适宜,约为15℃,适合生物生存。

3.3 运行周期行星的运行周期是指其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的运行周期为1年(365.25地球日),也就是一年有365天。

相比之下,其他行星的运行周期都比较长,最长的是海王星,需要164.79地球年(60,190地球日)绕太阳一周。

八大行星公转特征

八大行星公转特征

八大行星公转特征1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从太阳远往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依次绕着太阳公转,每个行星的公转特征也各不相同,下面将具体介绍它们的公转相关特征。

2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距离太阳58.6千公里,公转一周约为88个地球日,它的公转轨道偏离太阳的轨道比较大,仅有7°,运行速度也是最快的,水星的地轴偏度也是所有行星中最大的,超过7°。

3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它距离太阳108.2千公里,它是唯一一个永远朝向太阳表面高温且有温带气候情况的行星,也是唯一一颗半旋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的行星,其公转期为225天,公转轨道偏离太阳轨道也是比较大的,约为3.4°。

4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它距离太阳149.6千公里,它是绕太阳公转的唯一一颗可以容纳生命的行星,它的公转期是365.24天,其公转轨道偏离太阳的轨道比较小,仅有1.57°。

5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行星,它距离太阳227.9千公里,它的公转期是686天,其公转轨道偏离太阳的轨道比较大,约为5.65°。

6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第五颗行星,它距离太阳778.6千公里,它的公转期是4332天,其公转轨道偏离太阳的轨道比较大,约为3.13°。

7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第六颗行星,它距离太阳1427.3千公里,它的公转期是10755天,其公转轨道偏离太阳的轨道比较大,约为2.49°。

8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它距离太阳2871.5千公里,它的公转期是30570天,其公转轨道偏离太阳的轨道比较大,约为1.77°。

9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最远的行星,它距离太阳4495.1千公里,它的公转期是59815天,其公转轨道偏离太阳的轨道也是比较大的,约为17.19°,它的运行速度也是最慢的。

以上就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每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共同组成了太阳系,构成了太阳系的家园。

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Mercury )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密度较高。

自转周期很长为58.65天,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金星(Venus)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

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

地球(Earth)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

地球已有44~46亿岁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火星(Mars)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为地球的一半。

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

木星(Jupiter)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

土星(Saturn)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

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

古代中国亦称之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Uranus)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轻)。

海王星(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第四大天体(直径上)。

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单介绍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单介绍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单介绍太阳系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探索的地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它们不仅是宇宙中的珍珠,更是人类对宇宙探索和了解的一个窗口。

在本文中,我将对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颗行星——水星(Mercury)水星是太阳系内距离太阳最近的一个行星,也是最小的行星之一。

因为它的距离很近,它也是最难被看到的行星之一。

由于其接近太阳,水星的表面温度可达到800华氏度以上。

它像月亮一样,没有明显的大气层,且表面上充满了撞击坑。

与其它行星相比,水星的自转很慢,只有88地球日完成一次自转。

它的命名来自古罗马神话中的信使神水星,这也是它最早的名字。

第二颗行星——金星(Venus)金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之一。

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95%,表面温度高达900华氏度,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

然而,与水星不同的是,金星有一个厚厚的大气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氮气。

这使得其表面如同一片云海,很难看到它的地貌。

金星的命名来自古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维纳斯。

第三颗行星——地球(Earth)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拥有生命的行星。

它是一个自转速度适中的行星,绕着太阳365.25天完成一次公转。

地球的大气层中有各种气体,如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

地球是自然界上各种生命的基础,它的表面也呈现出许多形态各异的地貌。

第四颗行星——火星(Mars)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

火星的表面看起来像是一片红色的沙漠,因此被称为“红行星”。

火星有大气层,但其密度非常薄,所以它的温度很低,表面有很多巨大的陨石坑和沟壑。

近年来,众多的探测器探索了火星,人类对它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第五颗行星——木星(Jupiter)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1倍。

它的外观呈现出一种金黄色,这是因为其大气层中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气。

木星的自转速度非常快,只需要10个地球小时就可完成一次自转。

木星拥有超过80颗的卫星,其中最著名的为盖尔利奥的四颗卫星,它们围绕着木星运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阳系中有八个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八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八颗行星的特点。

星是最接近太阳的行星,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它没有卫星。

它有着灰色的表面,表面上有着无数的火山发出的熔岩和碎屑,有很多的峡谷和山谷,显示出它曾经受到过极大的冲击。

星是太阳系中第二颗行星,它有着类似于地球的大小,但是它与地球在大气组成、温度等方面不同,其大气极其厚实,但是大气中没有水汽,这使得它没有浓郁的雾气,它的表面也很暗淡,温度也很高,比地球的温度高很多。

球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也是唯一能够容纳生命的行星,它有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其中大部分由氧气、二氧化碳、水汽以及其他微量气体组成,正是这一层大气让地球拥有着宜人的气候,从而形成了地球特有的环境,这使得其上生物繁衍生息。

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它有着赤红色的表面,古老的火山熔山口和河床表明它过去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它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氮气和甲烷组成,但缺乏氧气,使得它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也没有足够的水汽保持温暖,因此它目前是一个极寒的环境。

不过,在未来的某一天,它的气候或许会变得温暖,这将会是一个人类史上难以置信的发现。

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它有着蓝色的表面,大气组成主要为氢气和氦气,大气很温柔,没有太多的云层覆盖,这让星辰显得非常壮观。

它有着四颗月亮,被称为“金星”、“英格玛”、“欧罗巴”和“希瓦诺”,这些月亮给它带来了很多的神话传说。

星是太阳系中第六颗行星,它有着淡蓝色的表面,大气层由氢气、氦气和甲烷组成,表面上有一个巨大的圈状庞大的环状物,也被称为“土星环”,这是它与其他行星最大的区别。

它有着一颗月亮,被称为“泰坦”,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月亮。

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七颗行星,它有着淡蓝色的表面,大气组成主要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氧气的含量比地球的氧气含量低,太阳照射在表面上也带来了荧光。

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轨道

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轨道

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轨道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家园,由包括太阳和它周围的八大行星所组成。

这些行星围绕太阳运行,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轨道和特征。

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奥秘。

1. 水星 (Mercury):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最小的行星之一。

它的运行轨道呈椭圆形,离心率非常大,因此它的轨道非常不规则。

水星的轨道周期为88天,这意味着它绕太阳一周需要88地球日。

由于接近太阳,水星的表面温度极高,超过了400摄氏度。

这使得水星成为一个炙热的行星,表面无法承载生命。

2. 金星 (Venus):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它的运行轨道也是一个椭圆。

金星的轨道周期为225地球日,比地球要长。

这意味着金星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比地球长。

与水星类似,金星也非常接近太阳,因此它的气候极其恶劣。

金星的大气层中含有浓重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存在,使得金星的表面温度非常高,几乎达到了470摄氏度。

金星拥有浓厚的云层,这也是它在夜空中如此明亮的原因之一。

3. 地球 (Earth):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地球的运行轨道也是一个椭圆,但相对于水星和金星来说,地球的轨道更加规则。

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被定义为365.25地球日,或称为一年。

地球的轨道倾角相对较小,使得地球的季节变化相对稳定。

地球的表面温度适宜生命存在,拥有大量的液态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4. 火星 (Mars):火星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与地球类似,它的轨道也是一个椭圆。

火星的轨道周期大约为687地球日。

尽管火星离地球较近,但它的表面温度相对较低,平均只有零下80摄氏度。

火星的红色外貌使它成为天空中一个明显的标志。

火星上有冰帽和水冰沉积物,这引起了人类对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关注。

5. 木星 (Jupiter):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甚至超过了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总和。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体积排名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体积排名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
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
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
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体积排名
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土星
次之。
1八大行星体积排序赤道半径大小的排列顺序和体积是一样的,下面是以
地球体积为1作比例,比较出八大行星体积排列顺序的大小关系,如下面数
据所示:
体积:(以地球为1,体积1.0832073×10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
颗“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
行星。
颗。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
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
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
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
空其轨道上的其他物体,因此降级为矮行星。
km)
太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 1300000:1317:745:65:57:1:0.86:0.15:0.056。
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土星次之。
1八大行星介绍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

太阳系各个行星的特点

太阳系各个行星的特点

太阳系各个行星的特点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家园,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几十颗伴行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宇宙尘埃等。

每个行星都有着特殊的特点和特征,下面我将逐一介绍。

1. 水金火木土五行特点太阳系中的行星可以分为水金火木土五行。

水行星是指水星,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也是最接近太阳的行星。

水星的特点是表面温度极高,因为它距离太阳非常近,所以一年只有88地球日。

金行星是指金星,它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因为它的大气层中含有很多反射太阳光的云层。

金星的特点是表面温度非常高,达到了约470摄氏度,因为它的大气层中有大量的温室气体。

火行星是指火星,它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也是人类未来可能居住的地方之一。

火星的特点是表面上有许多火山和峡谷,以及冰冻的水存在。

木行星是指木星,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质量约为其他所有行星质量的2.5倍。

木星的特点是拥有强大的磁场和气候系统,以及许多巨大的气旋风暴,如大红斑。

土行星是指土星,它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以其美丽的环和卫星而闻名。

土星的特点是拥有一个巨大的气体外壳和一个独特的环系统。

2. 内行星和外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位置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包括水金火三颗行星,它们靠近太阳,轨道较小,体积较小。

内行星的特点是表面温度高、大气稀薄。

外行星包括木土两颗行星,它们离太阳较远,轨道较大,体积较大。

外行星的特点是体积大、大气层厚。

3. 行星的轨道和卫星太阳系中的行星绕着太阳旋转,它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行星的轨道特点是离太阳越近,轨道周期越短,离太阳越远,轨道周期越长。

行星还有许多卫星围绕着它们旋转,卫星的数量和大小因行星而异。

例如,木星有至少79颗已知的卫星,而水星没有已知的卫星。

4. 行星的大气和地质特征太阳系中的行星都有大气层,但它们的成分和厚度各不相同。

例如,金星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而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行星的地质特征也因行星而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星的大氣結構
• 水星表面幾乎沒有大氣層,因此表面容易受到星際物質的 撞擊,水星的大氣層跟地球和金星等行星的大氣很不一樣, 因為受到太陽風的影響,更換的頻率非常的高,實際上, 水星表面的氣體分子與水星碰撞的頻率還要高過互相碰撞 的頻率,所以水星的大氣又稱為外氣層。最近的探測中發 現水星外氣層有鈉雲的存在。 • 另外水星也具有磁場,但強度很小,磁場強度約為地球磁 場的1%左右。關於水星大氣結構以及磁場的進一步研究, 可望在2011年信使號太空船接近探測時揭曉。
水星的地形外觀
• 水星的半徑約為2440公里,在八大行星 中是最小的,小到甚麼程度呢?水星甚至 比木星最大的衛星加尼美德以及土星最 大的衛星泰坦還要小!! • 水星的表面狀況類似月球,有許多凹凹 击击的隕石坑,但沒有月球上「海」的 構造,另外大型的懸崖峭壁也十分常見, 除了這些構造以外,水星也有其他比較 平緩的平原地區,可能是古代的火山區。 右圖為水星表面照片與月球表面照片之 比較。 • 水星表面這樣的地形顯示,水星在行成 之後便受到許多隕石的撞擊,因此產生 這樣坑坑疤疤的外表。水星上最大的隕 石坑是「卡洛里斯盆地」,直徑約達 1300公里,為水星直徑的四分之一。根 據推算應該是曾經遭受直徑100公里程度 的小行星撞擊而產生的遺跡。
火星(Mars)
• 火星-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顆行星,介於地 球與小行星群之間,距離太陽約1.52AU,體 積大小僅為地球的1/6,而重量為地球的1/10。 為類地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火星古代又被 稱為熒惑,而英文Mars的意義為戰神的意思。
火星的地形外觀
• 由以往對於火星的觀察,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可 以直接由中型望遠鏡看到 火星兩極的白色極區,以 及紅色的表面,這意味著 火星的大氣並不濃厚,不 像金星一樣遮蓋了整個表 面。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 僅次於金星,因此成為不 錯的研究題材,利用哈伯 望遠鏡做觀測,即可拍到 火星表面的影像。
水星的表面環境
• 水星晝夜溫差極大,白天攝氏430度, 晚上約可達零下170度,是個非常不 適合人類直接居住的環境,也是太陽 系測中發現,在南極與 北極的一些永遠不受日照的地方可能 有冰的存在,使得水星可能成為一個 擁有冰的星球。右下圖是由Mariner10 太空船所拍攝的水星表面環型山的結 構,黑暗的陰影可能有冰的存在。 天文學家是如何偵測水星上面是否有 水的呢?事實上是依靠雷達的觀測。 在對水星的雷達觀測發現,水星的極 區有強烈的雷達反射。這種反射的特 性有點類似火星的冰帽。因此懷疑水 星的極區有冰層的存在,而其規模直 徑大約為100公里左右。 另外水星也是在太陽系中幾個人類可 能移民的地點之一,在水星的兩極有 部分環型山的結構,因為整年都不會 受到日照的影響,人類有機會利用那 邊的冰以及人工的保溫裝置,製造人 造的移民環境。
地球的星體結構
• 地球內部的結構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地殼,地函,地核。 其中地殼以及地函是由矽酸鹽所構成的,而地核由液態(外部) 以及固態(內部)的鐵鎳合金所構成。
地球的大氣結構
• 地球上的氣壓大約為一大氣壓附近。主要由氮氣與氧氣所組成 的。高空有由水所形成的白色雲。地球表面的大氣活動非常明 顯而且活躍,容易見到許多氣旋的構造。在台灣夏天的時候常 常會受到熱帶氣旋(颱風)的襲擊。
金星的地形外觀
• 由金星的照片可以看出來,金星表面被一層黃 色厚厚的大氣所掩蓋,看不到表面的狀況,也 沒有像地球一樣的藍色海洋,只有一層層倒V 狀的帶狀雲,由於金星的大氣太濃厚了,由望 遠鏡無法得知其表面的概況,因此前蘇聯發射 了探測船貝內拉(Venera)9號與貝內拉10號,在 1975年對金星地表做了探測的活動,也揭開了 金星地表的秘密。 • Venera9號以及Venera10號探測船分別於1975 年6月8日與14日發射升空,進行一項空前的計 畫,那就是發射一個登陸子船,到金星的表面 擷取金星表面的景象。經過4個月的航程,這 兩艘太空船成功的發射了登陸子船於10月16日 與23日登陸金星。 • 在這張照片中的石塊大小,大約在30公分到一 公尺左右。之後蘇聯又發射了一系列的探測船, 得知金星表面的構成大致由玄武岩質所組成。
水星的衛星
• 目前的觀測結果並沒有發現水星有衛星。水星也是八大行 星中兩個沒有衛星的行星之一(另外一顆是金星)。
金星(Venus)
•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 星的第二顆行星,距 離太陽約0.72天文單位, 軌道在水星與地球之 間。金星的一天相當 於地球的230天,磁場 強度只有地球的10萬 分之一左右。此外金 星的自轉方向與地球 以及其他行星的自轉 方向相反,十分奇特。
金星的地表環境
• 由於濃厚的二氧化碳所造 成的溫室效應,使得金星 內部極為酷熱,表面溫度 達470度,有如煉獄一般。 地表的大氣壓力也達90大 氣壓,為地球的90倍,是 個高溫,高壓的環境。在 這樣的條件下,水的沸點 約為攝氏300度,因此金星 表面沒有液態水存在。也 極端的不適合地球上的生 物居住。 • 金星地表的重力與地球滿 接近的,約為地球的0.91 倍。
地球的表面環境
• 地球是目前(2008年)在太陽系中發現唯一有生物存在的地方, 表面溫度的範圍大致在-60度~50度的範圍,不致過於酷熱或 嚴寒。由於地球的自轉軸有23.44度的傾斜,因此有四季的分 別。在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而太陽直射南半 球的時候,北半球為冬季。 • 地球的板塊運動仍然很頻繁,時常有地震發生,釋放能量。 薄板狀地殼隨著地函的對流而做水平漂移的板塊運動,也是 地球獨有的重要特徵。板塊運動造成的物質循環對於地球的 外觀影響極大。 • 也許會有人問,為什麼與地球大小相近的姊妹星-金星,跟地 球的環境差這麼多呢?原因可能是由於不可逆的溫室效應的結 果。據推測,原始金星的成分與地球相近,不過由於大氣中 含有的二氧化碳過多,溫室效應的結果使得溫度上升,地殼 中的二氧化碳也分解釋出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又繼續加深溫 室效應的效果,如此一來,就在也無法回頭了,所以稱為不 可逆的反應。
地球的衛星
• 地球有月球這個半徑約地球4分之1的不相稱大型衛星,木 星和土星雖然擁有比月球大的衛星,但是和行星本身比起 來,只不過是個小小的天體而已。
月球(Moon)
•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衛星。月球也是除 了地球以外人類踏上的第一片土地。月球的公轉與自轉週 期相同,這意味著月球永遠以同一面朝著地球!! • 人以為月球上有海,而月球上較黑的部分也引起許多的遐 想。月球上的海其實不是真的海洋,而是顏色較黑的玄武 岩,可能是月球早期遭受其他微行星的撞擊,由地底翻出 所造成的。因此才會有這樣的結構。
地球(Earth)
•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 第三個行星,擁有一顆衛 星月球(俗稱月亮),介於 金星與火星之間。地球距 離太陽的距離定為一天文 單位,大約為1億五千萬公 里。地球是前四顆岩質行 星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太 陽系中密度最大的。地球 也是目前唯一發現生物與 大量氧氣的地方。地球的 年齡約為45億5千萬年,也 許與太陽系的年紀相當。
地球的地形外觀
• 地球最大的特徵在於它是太陽系中唯一表面有液態水存在 的行星,表面約70%為海洋所覆蓋,所以能孕育滋養生命。 由太空中回首看看地球,可以發現地球是個美麗的藍色星 球,包圍著大氣。大氣中有水所構成的白雲。雖然在太陽 系的其他角落也有發現水的存在,但是大多以冰的型式出 現。 • 除了海洋之外,就是佔地較少的陸地。由太空中可以看到 地球上陸地的分布。由於風化作用的進行,地球上並不會 看到許多類似月球以及水星表面的隕石顆構造。除了大型 的隕石坑,地球上的隕石撞擊痕跡都會逐漸受到風化而消 失。雖然如此,地球的表面還是留存著許多大型的地質結 構。 • 由太空中看地球,事實上並沒有辦法看到地上的人造建築 物如大樓,金字塔,甚至連號稱最大建築物的萬里長城都 沒有辦法看見。


水星的星體結構
• 水星平均密度在行星之中只次於地球,高達5.43g/cc,十 分不尋常。地球的平均密度大,是因為地球本身的重力擠 壓所造成的,但水星重力很小,這意味著構成水星的成分 物質很重。因此天文學家依據對於水星的測量數據推測, 水星可能擁有一個很大的鐵核,而且直徑可達水星的2/3 至3/4,水星,就像個鐵球一樣,而表面的矽酸鹽成分只 是薄薄的一層外殼。 • 造成水星密度如此高的原因,天文學家們提出了三個說法, 撞擊分別說,蒸發說,以及巨大撞擊說等。目前最有力的 說法為巨大撞擊說,內容是說水星早期曾經受到大撞擊, 中心的金屬核較快凝固,而外部的岩質物質被吹散了,因 此產生這樣的結果。
PowerPoint太陽系 與 八大行星介紹
班級:二化四 學號:95320011 姓名:范姜世欣 老師:張基昇
太陽系(solarsystem)
•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重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 8顆行星、至少165顆已知的衛星、3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冥王 星和他的衛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 古柏帶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 • 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 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 被稱為古柏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古柏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 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歐特雲。 • 依照至太陽的距離,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8顆中的6顆有天然的衛星環繞著,這些星習慣上 因為地球的衛星被稱為月球而都被視為月球。在外側的行星都有由塵 埃和許多小顆粒構成的行星環環繞著,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見的 行星以五行為名,在西方則全都以希臘和羅馬神話故事中的神以為名。 三顆矮行星是冥王星,古柏帶內最大的天體之一,穀神星,小行星帶 內最大的天體,和屬於黃道離散天體的鬩神星。
「月球的誕生?」
• 月球的成因目前最有力的說法是撞擊說,內容是這樣 的,在地球剛形成時,有一個火星大小的行星撞擊地 球,造成地球部分地函物質離開地球,撞擊後約1個月 後即在外形成原始月球。這也說明了月球的密度為什 麼較地球低許多。 • 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約為38萬4400公里,可說是十分 接近,在地球上觀測月球,月球的亮度可達-12.7等, 而其視直徑約為0.5度。 • 月球也是目前(2008年),人類除了地球以外,曾經踏 上過的另一塊土地。 • 月球很大,這意味著月球引力對地球引發的潮汐作用 很強。目前月球與地球仍未達到平衡,月球會漸漸遠 離地球,而地球的自轉也會漸漸的慢下來。直到月球 繞地球的時間為一周五十五天,地球自轉一周也是五 十五天時,才會達到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