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制剂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3、常有突发的面瘫、上肢瘫、 偏瘫、失语、偏盲、局限 性癫痫发作,或偏身感觉 障碍等局部脑病症状。
4、多数患者意识清醒。
4、半数患者起病时意识丧失
5、部分患者发病前有TIA发 5、起病前无先兆。 作史。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三个阶段:超早期(1-6h以内)、 急性期(48h以内)、恢复期。要重视超早期和急性期的 处理,注意综合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具体如下:
(一)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如A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高脂血症和颈椎病等,消除微栓子的 来源和血流动力学障碍。
戒除烟酒,坚持锻炼等。
(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原则 *
➢ 预防TIA进展与复发; ➢ 防治TIA后再灌注损伤; ➢ 保护脑组织。
2、治疗药物的选用与治疗机制
供血区脑组织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1、脑动脉管壁病变 粥样 1、心源性 如风湿性心内
硬化附壁血栓、动脉炎 膜炎、风心二狭伴房颤、
等,高脂血症、糖尿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心梗
高血压可加速脑A硬化。
附壁血栓、先心、心脏 手术等引起的栓塞。
2、血液成分改变 血中脂 2、非心源性 如气体栓塞、 蛋白、纤维蛋白原增加、 脂肪栓塞、A粥样硬化斑
1、严格卧床,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头高位但不超过30°。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大小和意识状态变化。 3、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吸痰、兼并低氧血症患者应给予吸氧。 4、积极控制高热和抽搐。 5、适当调控血压、血糖。 6、防治继发感染(呼吸道、泌尿道),加强护理。 7、维持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8、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置。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活血化瘀药细目一基本知识要点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疏通血脉、祛除血瘀,治疗血瘀证活血化瘀药的基本药理作用可归纳如下: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扩张血管的主要部位不同。

(1)破血散结药:对狗股动脉——扩张血管作用最强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股动脉血流量(2)养血活血类药:对狗冠状动脉——作用较强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流量(3)病症: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具有血瘀表现的疾病。

活血化瘀药治疗后——病变器官或组织血流量增加——循环改善。

2.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1)抑制血小板聚集:赤芍、鸡血藤、当归——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川芎——使已聚集的血小板发生解聚活血化瘀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与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系统的代谢有关。

(2)增加纤溶酶活性:益母草、红花及有效成分红花黄素等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3.改善微循环川芎、丹参、蒲黄、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微血流,促进血液流动。

(2)解除微血管痉挛,减少微血管襻顶瘀血,使微血管形态改善并趋向正常。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血或使之消失。

细目二常用药物丹参要点功效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要点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强心和扩血管:丹参能使心功能不良的心肌——收缩力增强——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素:a.具有扩张冠状血管;b.增加冠脉流量;c.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

丹参也能扩张肢体血管——增加血流量,此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改善微循环:丹参和丹参素:可使瘀滞的微循环——得到改善---血流加速---流态趋向正常---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

中药学中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学中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学中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由于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损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现代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和限制。

而中药学中的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中药学中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历史概述中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文化底蕴深厚的治疗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记载。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逐渐被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二、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中药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其中包括调节神经元兴奋性、改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炎作用等。

通过这些机制,中药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症状,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三、中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在脑卒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丹参、川芎等中药可以改善脑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四、中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柴胡、桑枝等中药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五、中药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应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有认知障碍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中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当归、酸枣仁等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六、中药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除了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外,中药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环磷腺苷制剂与帕金森病治疗的关联研究

环磷腺苷制剂与帕金森病治疗的关联研究

环磷腺苷制剂与帕金森病治疗的关联研究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已经有许多的治疗方法,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环磷腺苷制剂可能与帕金森病治疗相关联,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环磷腺苷(cAMP)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在细胞内起着广泛的调控作用。

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中,神经细胞死亡和突触损伤是主要特征。

环磷腺苷在细胞内能够通过激活信号通路和蛋白激酶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因此,环磷腺苷制剂被认为可能具有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力。

一项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中,给予环磷腺苷制剂能够减轻运动障碍和神经退行性变,改善行为功能。

这是因为环磷腺苷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并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

这些结果表明,环磷腺苷制剂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益处。

此外,一项临床研究也支持了环磷腺苷制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中,患者接受了环磷腺苷制剂治疗,结果显示他们的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症状缓解,还体现在疾病进展的缓慢,以及神经退化的减少。

此外,环磷腺苷制剂还表现出对非运动症状,如抑郁和认知功能改善的潜力。

这些临床数据进一步支持了环磷腺苷制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潜在效果。

尽管环磷腺苷制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效果似乎是积极的,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证其安全性和长期效果。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找到最佳的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

此外,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可能有多种机制参与,因此将环磷腺苷制剂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环磷腺苷制剂与帕金森病治疗的关联研究给患者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前有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环磷腺苷制剂在帕金森病中的潜在益处。

然而,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以及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我们对未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抱有期待,相信环磷腺苷制剂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DOI:10畅3760/cma畅j畅issn畅1006-7876畅2014畅06畅017通信作者:陈生弟,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Email:chen_sd@medmail畅com畅cn·标准与讨论·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3]。

近5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现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治疗原则一、综合治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

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

因此,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

帕金森患者用什么药好 帕金森什么药物治疗最有效

帕金森患者用什么药好 帕金森什么药物治疗最有效

帕金森患者用什么药好帕金森什么药物治疗最有效帕金森综合症,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

帕金森患者用什么药好?帕金森什么药物治疗最有效?下面是整理的帕金森患者的用药,欢迎阅读。

1.抗胆碱能药:主要用于以震颤为主的早期帕金森病人,有认知障碍的病人慎用。

药物如安坦等,每次1~2毫克,一日3次。

2.多巴胺替代疗法:作为帕金森病治疗的“金标准”,包括左旋多巴,以及多巴脱羧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的混合制剂(复方多巴),对强直、运动障碍、流涎、皮脂溢出等症状效果更好。

3.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疾病早期或年轻的帕金森病人可作为首选治疗,多数作为左旋多巴的加强剂。

药物如溴隐亭,初期服半片(1.25毫克),一周后每晚服1片,共一周。

以后每周增加1片,直至10~20毫克/天的最适剂量。

泰舒达,为控释剂,每日150~200毫克,对静止性震颤更有帮助。

药物还有协良行,最初两天应从50微克/天开始,其后12天每隔2天剂量增加100或150微克,然后每隔2天增加250微克至合适的理想治疗剂量,分3次服用。

4.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BI):作为左旋多巴的加强剂,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

药物有司来吉米,开始剂量为5毫克,早晨服用。

以后可增至一日10毫克(早晨1次或分开2次服用)。

5.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同时与多巴制剂和MAO-BI合用,能治疗左旋多巴治疗中伴发的“开-关现象”、药效衰退和剂末现象。

6.金刚烷胺:用于早期患者,能改善少动、强直症状。

药效一般仅维持数月。

7.其他药物疗法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和释放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等。

帕金森什么药物治疗最有效1.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PD早期黑质-纹状体系统存留的DA神经元可代偿地增加DA合成,推荐采用理疗(按摩、水疗)和体育疗法(关节活动、步行、平衡及语言锻炼、面部表情肌操练)等,争取患者家属配合,鼓励患者多主动运动,尽量推迟药物治疗时间。

银杏萜内酯

银杏萜内酯
银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钦州市乡镇卫生院联合制剂室(535000)方秀桐周智群
银杏为银杏科植物Cinkgo biloba L,60年代以 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
万方数据
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下就近几年来银杏化学成 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如下;
[亘匿芏垫!!生±旦墨gI鲞筮!翘
据报道,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可使帕金森氏患者 的脑血流增加,改善脑的营养“”。对脑的作用包括 提高耐缺氧的作用和对脑局部缺血的保护作用,对 脑部水肿的保护作用等m’2”。 2.3抗菌作用:银杏肉质外皮的桨液中含有一种或 数种抗菌成分,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 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不受加热的影响, 带外种皮的银杏水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 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银杳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其主要的 成分为接有不同烃基侧链的漆树酸“”。银杏外种皮 提取物对13种实验真菌明显抑制作用。银杏外种皮
银杏内醇按10mg/kg给大鼠灌胃6d能升高纹 状体多巴胺(DA)含量和DA与二羟苯乙酸 (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比值,降低边缘系 统的HVA含量,但升高DA/DOPAC、DA/HVA比 值。银杏叶提取物当以50mg/kg给大鼠灌胃6d时, 对纹状体和边缘系统DA/HVA比值也有升高作 用。提示两者对纹状体和边缘系统DA代谢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并能干扰之…’。
万方数据
提取物在5%、3%、1.5%的浓度时抑菌有效率分别
为92.3蹦、79.9%、61.5%。1.59银杏外种皮提取物 抑制真菌生长效果相当于0.59的克霉唑“”。另据 报道,用0.1%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单体银杏甲、 乙素对25种致病性真菌进行抑制生长试验,发现有 明显抑制真菌生长作用。银杏甲、乙素的抑制真菌生 长有效率分别为92%和53%””。 2.4抗过敏作用:银杏外种皮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抗 过敏作用,据张洪泉等“’报道,银杏外种皮水溶性 成分能抑制小鼠PCA反应(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 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的脱颗粒释放作用,同时直 接对抗抗原诱发的致敏豚鼠回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及抑制肺组织释放胺和SRS—A的作用,证实该药 有抗过敏作用。实验给药量为100mg/kg、200“g/ kg。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提纯后的银杏外种皮水 溶性成分之一银杏甲素其抗过敏作用与银杏外种皮 水溶性成分的抗过敏作用一致,而且当银杏甲素给 药量为20mg/kg和40mg/kg时就具有抗过敏作 用,提示银杏甲素可能是抗过敏的有效成分.同 样o”,银杏叶提取物的相似抗过敏作用早有报道。 2.5抗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游松等“’首次 在国内从银杏叶中用柱层析法分离得到8种化合 物,其中ginkgoliode B和C对PAF诱导引起的兔 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1.9×10_7M 和3.9×10~M,从而证实了银杏的抗PAF的作用。 Pierre G.Braquat发现ginkgolide B及从银杏中得 到的异构体是具有高度专属性的PAF受体阻断剂。 ginkgolide B的活性为10。M“。。

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分析

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分析

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分析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120例老年性疾病的资料,总结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性疾病治疗的作用。

结果120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一例患者反映有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所具有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及降低血液黏度的生理活性,对多种老年疾病均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范围广的老年性疾病用药。

标签:早期诊治;银杏叶提取物;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性疾病患者亦呈不断增长之势。

临床老年性疾病主要以脑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为主。

银杏叶提取物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被证明对多种老年病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1]。

2007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120例老年性疾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基本情况为:男78例,女42例,年龄61~81岁,平均69.5岁。

所患疾病类型为:糖尿病32例,高血压38例,高黏血症患者11例,慢性肺心病19例,冠心病20例。

1.2方法以上患者均采用银杏叶相关提取物如:银杏叶片,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胶囊等进行治疗。

2结果以上120例患者通过银杏叶相关提取物制剂随诊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2.1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本组120例患者中有心血管系统疾病69例,采用银杏叶片口服治疗后,对高血压患者有降低血黏度,血沉下降,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下降的作用;对高黏血症患者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血浆GMP-140的作用,且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也显著降低;对冠心病患者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的作用。

2.2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对19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使用银杏叶胶囊进行治疗后,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度,降低了患者血黏度,使临床症状得到较大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0006曰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制剂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遥 方法 选取 2015 年 4 月~2018 年 10 月江西省人民医
院收治的 100 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袁将其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渊50 例冤和一般治疗+银杏叶制剂口服组渊50 例冤遥
一般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常规治疗袁 一般治疗+银杏叶制剂口服组则在常规治疗的
加用银杏叶制剂可以显著增加抗氧化物表达袁减少氧化应激反应袁同时改善认知功能袁这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
了新的策略和方法遥
[关键词]帕金森病曰氧化应激曰银杏叶制剂曰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渊2019冤10渊a冤-0064-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Ginkgo Leaf Prepar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忆s
较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曰一般治疗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的 MoCA尧MMSE 评分与入院时比较袁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渊P>0.05冤曰一般治疗+银杏叶制剂口服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的 MoCA尧MMSE 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及一般
治疗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遥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中
窑 神经与精神疾病 窑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年 10 月第 26 卷第 28 期
银杏叶制剂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 萍 1 肖 斌 2 蔡新勇 3 邵 靓 3银 1.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袁江西南昌 330006曰2.南昌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袁江西南昌
3.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袁江西南昌 330006
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such as Levodopa and Dopamine Agonists, and the general treatment+Ginkgo Leaf Prepara鄄
tion oral group was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Ginkgo Biloba leaves (1 tablet/time, 3 times/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inkgo Leaf Prepar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忆s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Parkinson忆s disease admitted to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忆s Hospital from April
disease
ZHA NG Ping1 XIA O Bin2 CA I Xin-yong3 SHA O Liang3银
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忆 s Hospital, Nanchang 330006,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Nanchang University,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6, China; 3.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忆s Hospital, Nanchang 330006, China
groups at admission and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鄄
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SOD, MDA and GSH-p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渊1 片/次袁3 次/d冤遥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尧治疗 3 个月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渊SOD冤尧谷胱甘肽
过氧 化物 酶 渊GSH-px冤尧丙 二醛 渊MDA冤水 平 及蒙 特利 尔 认知 评 估 量表渊MoCA冤尧简 易 智能 精 神状 态 检 查量 表
渊MMSE冤评分袁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遥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 SOD尧MDA尧GSH-px 水平比较袁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曰一般治疗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的 SOD尧MDA尧GSH-px 水平与入院时比较袁差异无统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意义渊P>0.05冤曰一般治疗+银杏叶制剂口服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的 SOD尧GSH-px 水平均高于入院时及一般治
疗组袁MDA 水平低于入院时及一般治疗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两组患者入院时的 MoCA尧MMSE 评分比
2015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eneral treatment group (50 cases)
and general treatment+Ginkgo Leaf Preparation oral group (50 cases).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鄄
treatment.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malondialdehyde (MDA) levels and Mon鄄
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