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公开课优质课精品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单元阅读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习作要素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往前追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出“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往后探寻,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又提出“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由此可见,本单元的教学应落脚在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初步”体会上,《鸟的天堂》的教学也应如此。

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再审视本单元课文的课后习题。《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中有一项是“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四季之美》课后习题中有一项是“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鸟的天堂》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读相关段落”;《月迹》是自读课文,提出了“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通过年段,本单元课文的对比,会发现《鸟的天堂》的教学重点应是“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不同”。让五年级学生初步体会写景文章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不同,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朗读中感悟。“不同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助推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也是本堂课学生学习的一个提升点。

二、教学目标

(一)梳理课文两次写“鸟的天堂”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读中感悟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不同,体会景物的变化。

(二)交流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感受自然和谐之美。

三、教学准备

学生的预习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读课前找到的文中带有“鸟的天堂”的句子,课件出示。

3.引导学生交流: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句子,从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一:农民不许人捉鸟,是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其中一个原因。

预设二:从“又”看出,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

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一:为什么第一次没有看到一只鸟?

预设二:最后一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其余的都加引号,为什么?

预设三: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还有什么原因?

(二)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聚焦问题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完成《作业本》第4题表格。

2.学生反馈。

3.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说说从这张表格中读懂了什么,并相机板书:大榕树、鸟。

预设一:第一次去是在晚上,所以没有看到一只鸟。

预设二: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没有加引号是指这里有很多鸟。

预设三:第二次去,作者看到了很多鸟,是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第二个原因。

4.教师追问:“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这里能成为是鸟的天堂,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读课文。

(二)读“大榕树”,初步体会静态描写

1.引导明确段落,探究问题: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大榕树?(第五至第八自然段)请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2.预设一:榕树枝干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1)出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2)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并指导朗读:能不能把“真面目”改成“面目”?从而把握这句话朗读时强调的是“一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