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核电安全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

浅谈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

3922018.9MEC 对策建议MODERNENTERPRISECULTURE近些年,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大核电建设力度,主要是因为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相同功率的发电厂,核电厂燃料使用量仅为燃煤电厂的约十万分之一,这既能有效降低企业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能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为了发挥核电的综合效益价值,以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应大力发展核电。

一、发展核电是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现阶段,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中火电比重过大,这种格局不仅受到资源储量和开发的制约,而且受到环境容量和运输能力的限制。

由于我国一次能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部,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却缺乏常规自然资源,因此加快核电发展,构造“北煤、西水、东南核”的国家能源新格局,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运输压力,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7台,装机容量达到3580.716万千瓦(额定装机容量)。

2017年全年,我国核电站总发电量超过2474.69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总量62758.20亿千瓦的3.94%。

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7646.7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0034.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65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56.59万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发展核电极大缓解了我国的供电压力,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法国),我国核电占比仍偏低。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不断提高对核能发电的重视,在《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大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沿海核电项目建设。

这为我国核电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

二、发展核电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一)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大多数发电厂为燃煤火电厂,每天煤炭资源的消耗量巨大,这加重了我国的资源危机问题;煤炭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CO2、SO2等气体,加重温室效应或形成酸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核电的燃料能量密度高,仅消耗少许核燃料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电能,这能降低煤炭的使用量,进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核能

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核能

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核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能源需求量巨大。

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也是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的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核能。

首先,发展核能是满足能源需求的有效方式。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形式,能够提供大量的电力供应,弥补传统能源的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核能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给,以满足城市和工业的需求。

与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相比,核能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小,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

其次,发展核能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

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非常依赖煤炭,这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碳排放问题。

发展核能可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通过增加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再次,发展核能有助于提高能源安全。

由于中国能源资源相对短缺,依赖进口的能源较多,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了威胁。

而核能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能源形式,不依赖于进口的能源资源,可在国内自主生产和利用。

发展核能可以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提高国家能源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发展核能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核能产业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在发展核能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电力、核材料、核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可以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

同时,发展核能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核能面临的挑战。

核安全问题是发展核能必须重视的问题,需要加强核安全管理和技术研发。

核废料处理和放射性废料的安全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要保证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核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发展核能是中国应对能源需求、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核电科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我国核电科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我 国核 电科 学 发展 的哲 学 思 考 木
刘镇 江, 曾建 国 , 蒋福 明
( 南华大学 政治与公共 管理 学院, 湖南 衡阳 4 2 1 0 0 1 )
[ 摘 要 ]核 电 的 开发 和 利 用 存 在 着潜 在 的安 全 、 环 保 等 问题 , 一 直 以来 都 备 受A. 4 " 1 J 关 注 。我 国应 以科 学发 展
观为指导 , 认 真 吸 取 日本 福 岛核 电 事 故 中的 深 刻 教 训 , 正 确 处 理 核 电建 设 中好 与 快 的 关 系 、 科 学技 术 与 文 化 管理 的 关 系、 保 守秘 密与 普 及 核 知 识 的 关 系 , 以及 自主 创 新 与 国际 合 作 的 关 系 。这 是 我 国核 电发 展 的根 本 所在 。 [ 关 键 词 ]核 电 ; 科 学发 展 ; 关系 [ 中 图分 类 号 ]D 6 1 ; X 7 7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0 0 8— 6 2 8 5 ( 2 0 1 3 ) 0 2— 0 0 1 5— 0 4
湖南省社科基金 项 目( 0 9 Y B B 3 4 3 )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 学理论 与实践研究基地 资助项 目“ 科学发展 观视野 下我 国核 电企业安 全文化管
理模式研究 ” 之 阶段性研究成果 。
[ 收稿 日期 ]2 0 1 2—1 2—2 0 [ 作者简介 ]刘镇 江( 1 9 6 5一) , 男, 湖南衡 阳人 , 南华 大学教授 。 曾建 国( 1 9 7 5一) , 男, 湖 南郴 州人 , 南华 大学副教授 。
的核电建设不能停滞 , 但是必须做到科学发展 , 这就 需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认真反思和汲取世 界核 电事故特别是 E t 本福岛核 电事故 的深刻教训 , 正确

我国核电建设中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国核电建设中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性 研 究 阶段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报 告 是 核 电
严格 土地 管理一 样严 格水 资源 管理 ”
按 照 实 行 最 严 格 水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要 求. 核 电建设项 目属 于重 大建 设项 目.
水 资 源 论 证 特 刊
2 0 1 3 . 3 中 国 水 利
我 国核 电建设 中水资源 安全 问题 的几点思考
姜 秋 ’ , 谭 炳卿 , 丁晓 雯 。
( 1 . 水 利部 水 资源 管理 中心 , 1 0 0 0 5 3 , 北京 ; 2 . 合肥 工业 大 学 , 2 3 0 0 0 2 , 合肥; 3 . 华北 电力大 学 , 0 7 1 0 0 3 , 北京 )
源管理 提供 参 考
关 键词 : 核 电; 水资源; 安全; 管理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a f e t y i n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C h i n a / / J i a n g Q i u , T a n B i n g q i n g , D i n g Xi a o w e n
中 图分类 号 : T V 2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1 1 2 3 ( 2 0 1 3 ) 0 3 — 0 0 4 3 — 0 4
( E J / T 1 1 2 7 -2 0 0 1 ) 规定 , 核 电厂 厂 址
针 对 当前 我 国水 资 源 安 全 面 临 的 严 峻形 势 . 国家 高度 重 视水 资 源安 全 问题 . 在2 0 1 2年 全 国水 资源工 作会 议上 . 回 良玉 副总理 提 出“ 要 像重 视 国 家 粮食 安 全一 样 重视 水 资 源 安 全 . 像

中国核电政策选择:不宜轻言放弃 高度重视核安全

中国核电政策选择:不宜轻言放弃 高度重视核安全

中国核电政策选择:不宜轻言放弃 高度重视核安全日本核事故后,世界各主要核国家对核电发展态度各异。

我国应在高度重视核安全的基础上,从自身发展出发审慎考虑核电发展,不轻言放弃。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最终定位7级最高级别核事故。

几个月过去,这一事件给世界主要持核国家所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正在显现。

在接受《中国投资》杂志采访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业务部专家王泽平告诉记者,面对日本的核电危机,包括美、法、英、德及印度、韩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核国家对于核电发展方向的态度迥然有异,已经派生出不同的阵营。

在王泽平看来,目前各国发展核电态度迥异,主要是从自身政治、经济、能源战略出发,各方利益纠葛的结果。

德瑞意宣布永久弃核 每一次核电事故都伴随着核电发展的“低谷期”回顾历史,自1954年人类建造第一座核电站以来,核危机事件时有出现,1957年发生温德斯凯尔核电站事件后,核电在数十年时间里成为英国的“政治雷区”;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件,美国在之后的30多年里再没有建新核电站;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大灾难,让人们“谈核色变”。

每一次核电事故都伴随着核电发展的“低谷期”。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审视了核电发展的必要性,世界核能利用已经从滞缓走向复兴。

然而此次与日本核电站事故一起被引爆的,还有全球各界人士对于核电发展的担心和争论。

德国政府执政三党5月29日夜经过长时间讨论,决定德国所有核电站在2022年前全部关闭。

这使德国成为首个宣布彻底放弃核电的主要经济大国。

由于德国民众担忧核威胁,默克尔在3月下令暂停核能发展,并关闭了5座运转时间最长的核电站。

核泄漏事故后,瑞士政府立即宣布中止对现有5座核电站的更新改造计划,对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安全检查,而5月25日瑞士政府发布公报称,瑞士现有5座核电站将于2019年至2034年陆续达到最高使用年限。

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建议

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建议

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建议摘要:我国的核电产业正在由初级阶段开始向小批量建设过渡的阶段。

为了提高我国核能力的需要,并且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有利于减轻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核电产业。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最终促进我国核电产业有利发展。

关键词:核电产业;国家核能力;核电经济性;能源安全我们知道核电因环保清洁,是一种产能高校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是我国不可缺少的能源,核电建设对技术性要求很高,是具有复杂的系统和造价较高的产业。

核电字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我国面临着环境压力,如何保护环境,更好的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一直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就要加快我国的核电产业的迅速发展,要从多方面看待我国核电产业面临的问题,并且通过深入的分析,对我国的核电产业的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一、进一步发展我国核电产业提高国家核电能力的需要在“冷战”结束以后,核武器与核能力在保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却没有改变。

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在谋求世界霸权,都在试图能够“统一天下”。

新的核能源国家在不断地出现,我们的邻近的国家也在不断地提高核能力,、为了国家的安全,我国的核能力必须得到改善和提高。

在近几年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按照“军民结合,以核为本,发展核电,多种经营”的方针,也对核工业进行了一些改革的调整,要建立以核电产业为主的核工业体系,要做到以核养核。

我们要知道不一定具有独立建立的核电产业的能力,有了核电产业的国家,大都要具备进行核武器试验和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通过大力发展核电产业,为了充实和提高其核电能力奠定基础。

在我国今后发展核电的过程中,要将核电产业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要把所有的力量充分的调动起来,更好的解决核电产业的地区转移和人员进行安置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核电,可以帮助核电产业引入大批的人才,要使我国的科技力量能够延续出来,并且能够得到提高。

对日本核危机及中国电力发展的思考

对日本核危机及中国电力发展的思考
于 核 电设计 、建 造 、运行 及 退 役 的全 过程 。对 于我 国 的核 电 发展 ,需 要 在坚 持 既 有 核 电战 略 ,满 足 能
发挥大 电网多点支撑 的保障安全作用 ,将更加有利 于事故紧急状态下 的电力恢复 ,提高 电力供应 的保
障 能力 和 可 靠 性 。我 国 目前 正 处 于 制 定 “ 十二 五 ”
需 形 势 的 预 测 和 预 警 ,提 高 政 府 的应 急 处 置 能 力 ; 二 是要 加 强 核 电运 行 的管 理 和 监 控 ,完 善 电 网运 行 事 故 的应 急 处 理 预 案 ,提 高 电力 抗 灾 、救 灾 能 力 ;
二代与二代加压水 堆技术在理论上存在应急启动机 制上的缺陷 ,目前我国二代核电机组 每周进行 1 次 应急柴油发 电机启动演练 ,要求在 2 之 内必须启 S 动 。未来 ,对于技术路线 的选择需要更加审慎考虑
下 的互 相备用 也成 为必须 考虑 的 因素 。
次能源消费 比重 1%的 目标 ,核电将起到关键作 5
用。据相关分析 ,为确保 目标 的实现 ,核 电装机规
模 应达 到 700万 k 以上 ,在 非化 石 能源 构成 中 占 0 W 2 %左右 ,是水 电之 外 的最 主要 的非 化石 能源 。 国网 5 能源 研 究 院 的研 究 表 明 :要 实 现 确 定 的 目标 ,在 积 极 发 展 水 电的前 提 下 ,风 电和 太 阳能 发 电是 弥 补 核 电发 展 放 缓造 成 的 电量 缺 口的可 行 选 择 ,但 这 必将 导 致 系 统 总 装 机 规 模 增 加 、 电源 利 用 小 时数 下 降 ,
在技术路线方面 ,二代技术普遍 为 “ 能动 ”结
构 ,存 在备 用 电源 系统 失 灵 所 产 生 的后 续 循 环 散 热

中国核电的安全运营形势如何

中国核电的安全运营形势如何

【分论坛观察】中国核电的安全运营形势如何■本刊记者王晨香4月15日,我国迎来了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曰。

核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这 一天,2021年4 •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宣传活 动同步启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公众认识核安全、了解 核安全,营造良好的核能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在运 核电机组已达49台,核电的安全运营形势如何?中国 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 行评估及经验交流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广核集团有 限公司原董事长贺禹在“核能安全与发展”分论坛上 的主题报告中给出了解答:“中国大陆28台核电机组 W ANO综合指数为100(满分),满分机组比例达到了 60%,高于美国等主要核电国家。

”W AN O的性能指 标,也是安全指标,这一答卷说明,我国核电的总体安 全运行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核电业绩指标高于其他核电国家福岛核事故后,世界核电虽然遇冷,但经过近十年 的沉淀与政策考量,世界主要核电国家仍坚持核电发 展,新兴国家积极跟进。

尤其是中国,在安全高效的前 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节奏,核 电的安全运行水平持续提升。

伴随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首堆工程福清核电5号 机组并网发电和三澳核电厂1号机组开工建设,截至 2020年年底,我国核电运行机组达到了 49台,在建核 电机组达到14台,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开工建设的 3台机组均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 号”三代核电技术。

目前,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 已实现突破,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 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2020年世界范围 内新投运核电机组5台,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41台,在建核电机组58台,其中新开工机组4台,均为三代核电技术及以上技术。

2020年,根据W ANO发布的第四季度业绩指标统 计,中国大陆28台核电机组综合指数为100(满分)。

“去 年我们49台机组,有47台参与评估,2台没有达到运行 一年的参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7976 ( 安全管理 )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 A4打印 / 可编辑

对中国核电安全发展的思考 Thoughts on the safety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in China 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1 页 对中国核电安全发展的思考

当前,中国核电发展总体形势良好,虽然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将核电安全推至舆论焦点,安全问题也成为核电发展关键。福岛核事故一周年之际,我国核电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又需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应对?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提出了他的观点。 一、确保核电安全必须采用先进技术 从表面上看,福岛核事故的起因是九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但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要采用先进技术与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对核事故原因分析,不应停留在自然灾害层面,而应当从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 造成这次福岛核事故,有企业应急措施迟缓、政府监管和反应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2 页 不力等原因,但从根本上看,能动型安全系统失灵是主因。按照核电站的运行规则,出现事故后首先要实现停堆,然后将堆芯余热导出,这是确保核电站安全最关键的一步。如不能及时导出余热,就会发生堆芯熔化,严重的会引发爆炸、泄漏。在解决余热导出问题上,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能动型安全系统,一种是非能动型安全系统。能动型系统主要依靠外部电网或备用电源驱动,一旦全厂失电,冷却系统即告失效;非能动系统不依赖电源,而是依靠重力、对流、蒸发、凝结等物质固有的自然规律来带出余热。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是能动型余热导出系统,地震后反应堆实现了自动停堆,并利用柴油机驱动冷却系统工作。然而一小时后,海啸摧毁了柴油发电系统,导致其后一系列严重事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开发的核电站,包括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堆等,使用的都是能动型安全系统,这些电站占世界在役核电站的绝大部分。核电界早已认识到,“能动型”安全系统在失去电源时存在“不能动”的隐患,虽然出现的概率很低,但必须予以解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美国三哩岛事故后,美国和欧洲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3 页 分别制定了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和EUR),明确要求新建核电站堆芯熔化概率和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概率,要比原有核电机组降低两个数量级,以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符合这一标准的核电技术被称为三代核电技术。 经过长期探索,科学家对能动型安全系统作了很大改进,有的新建机型达到了三代标准,如法国的EPR。同时,科学家开发出了不依赖电力的“非能动”核电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核电站的固有安全性,成为第三代核电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机型有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非能动先进压水堆AP1000,以及GE与日立联合开发的经济简化型沸水堆ESBWR,俄罗斯开发的半非能动型压水堆等。中国在第三代核电招标中,经过多方比选,引进了AP1000机型。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72小时内无需电源和人工干预而自动冷却,遇到类似日本这次自然灾害能够避免发生重大核事故。同时在抵御恐怖主义、人为破坏核电站方面也有相当优势。这次事故表明,以非能动技术代替能动技术将是核电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应当统一技术路线,坚持引进消化吸收AP1000技术,并自主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4 页 开发新的机型。 一些人士担心,AP1000虽然安全理念先进,但最早也要在2013年建成发电,在首堆没有建成、其它国家没有运行经验的情况下,我国批量建设AP1000是否可行。经专家研究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因为AP1000的核蒸汽供应系统(除主泵外)都是基于二代的成熟技术,AP1000与二代的差别主要是安全系统。AP1000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已在美国经过严格的台架实验验证,获得了美国核管会的审查批准,二代技术能动型安全系统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验证。所有的核电安全系统,不论是传统的能动型的还是新的非能动型,都无法进行事故实况下的破坏性试验。即便AP1000运行若干年,对验证非能动的安全系统也没有实质意义。国际上以往推出的新机型,都是在首堆建设的同时梯次推进、批量化建设。如法国的EPR,在芬兰首堆建设的同时,在法国、中国、美国、印度进行批量化建设。我国AP1000依托项目一次建设4台,事实上已开始批量化。目前,美国已有6台AP1000项目签订了EPC总包合同,14台正在申请建造许可证。随着主泵耐久性实验的完成,AP1000进行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5 页 批量化建设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完全具备。 二、我国核安全面临的挑战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比较完善的核安全管理和核事故应急体系,核电建设和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安全稳定。但是对安全问题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我国核电呈快速发展态势。与日本相比,我国在役机组数量较少,但在建、拟建机组数量较多,安全质量控制压力持续加大,核电发展配套能力、核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亟待加强,长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第一,采用能动安全系统的二代核电机组上得过多。在这一轮核电发展中,从2005年至今,国家已核准核电机组34台,装机容量3702万千瓦,其中28台是二代机型。另有16台机组已批准允许开展前期工作,其中12台是二代机型。其它上报国家能源局待批项目也大部分采用这类机型。这些二代机组经过改造,与大亚湾最早使用的原型堆M310相比,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仍无法解决全厂失电后会出现的严重安全事故。这些机组开工时间晚,运营周期可长达40—60年。如果在2020年建成,要到2060—2080年才能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6 页 退役。在这期间,不仅二代核电已经被淘汰,三代核电技术也会逐渐落后,第四代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核电技术将成为主流,甚至第五代可控核聚变核电技术也可能投入使用。由于世界各国现役二代机组大都在未来20年左右退役,之后的40—50年中,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核电安全风险最大的国家。 第二,核电安全状况与最先进的标准仍存在差距。今年3月16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决定,要按照最先进的核电安全标准进行检查。这一标准应当是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核动力厂安全设计规定》(简称HAF102)以及相关的19个导则。该标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美现行的核电安全标准同步。对照HAF102,除已开工建设的4台AP1000和2台EPR机组外,其它所有的核电机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在正常条件下,大部分机组能够实现安全运行,但需要持续加强监督管理,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第三,核电研发、制造、建设和监管力量跟不上。由于近年核电发展较快,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主要是,有限的核电研发设计分散,影响了先进安全技术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既使是二代加机组,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7 页 也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些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企业安全意识不够强,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重大质量问题时有发生。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不断稀释,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陆续退休,新人成长需要较长时间。乏燃料后处理能力薄弱,把过多的乏燃料储存在核电站,会面临福岛第一电厂4号机组乏燃料池放射性泄漏的潜在风险。尤其是核安全监管能力严重滞后,国家核安全局和国防科工局从事安全监管的人员数量不足,监管人员待遇远低于核电站工作人员,增加了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难度。 三、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从核电发展历程看,每一次重大核事故都带来了核电技术的升级,日本福岛核事故也完全可以成为开发应用更安全、更先进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当前,中国核电发展总体形势良好,虽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但不能因噎废食,应当坚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决定精神,按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的核电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加强核电设计、建设、化工安全 | Chem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8 页 运营的全过程管理,消除一切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合理控制核电发展规模和节奏。经过这几年发展,核电在建和核准项目规模已突破2006年制定的规划,核电企业争厂址、争项目的现象十分严重。各方面对2020年核电装机规模的预期普遍超过7800万千瓦,大多数核电业主和配套企业是按照装机1亿千瓦以上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即使在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常务会决定暂停核电审批的情况下,有的核电企业仍在策划继续大上二代项目,这种做法有违核电安全发展的方针。在目前国家编制核电安全规划与调整核电中长期规划中应当明确,核电发展中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规模、速度放在第一位。“十二五”期间应当集中力量建设已经核准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不再批准开展新的前期工作项目。“十三五”期间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审批,防止过多过快上马核电机组带来长期安全风险。 第二,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核电站进行安全审查。我国核电最先进的标准应当是《核动力厂安全设计规定》(HAF102)及相关19个导则,这一标准与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是一致的。对核电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