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新辅助化疗的术前化疗

合集下载

folfiri方案化疗简介

folfiri方案化疗简介

folfiri方案化疗简介化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式,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断其生长和扩散。

FOLFIRI方案是一种用于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对FOLFIRI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FOLFIRI方案的组成成分FOLFIRI是Folinic acid(叶酸)、Fluorouracil(5-FU)和Irinotecan (艾铂西坦)的缩写。

这三种药物组合起来形成FOLFIRI方案,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化疗的疗效。

1. Folinic acid:Folinic acid是一种叶酸制剂,通过增加5-FU的活性,增强其抗癌效果。

它可以增加5-FU的稳定性,延长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 Fluorouracil:Fluorouracil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属于抗代谢药物。

它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内的核酸合成过程,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Fluorouracil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经皮肤贴剂的形式给药。

3. Irinotecan:Irinotecan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可以阻断DNA链的去旋转过程,进而导致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它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抗癌药物,适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二、FOLFIRI方案的治疗适应症FOLFIRI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阶段的结直肠癌治疗中,可以作为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使用。

1. 新诊断的转移性结直肠癌:FOLFIRI方案可以与其他药物,如靶向药物(例如抗EGFR药物)联合使用,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2. 新诊断的非转移性结直肠癌:FOLFIRI方案可以作为术前或术后辅助化疗的选项,用于减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3. 复发或转移的结直肠癌:FOLFIRI方案可以用于复发或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二线或更高线治疗。

三、FOLFIRI方案的治疗周期和剂量FOLFIRI方案一般按照14天为一个周期进行治疗,具体剂量和给药方式如下:1. Folinic acid:日常剂量为200-400 mg/m²,静脉注射,一般与Fluorouracil联合使用。

2024胃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意义及治疗策略(全文)

2024胃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意义及治疗策略(全文)

2024胃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意义及治疗策略(全文)摘要新辅助治疗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已被各大指南所推荐。

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在经过新辅助治疗后,可以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从而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但局部病理学上的完全缓解是否都能转化成生存获益仍存争议;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是否等同于治愈、后续是否需要辅助治疗,这些均尚未明确。

因此,如何预测新辅助治疗后能够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以及甄别出真正治愈的患者是未来探索的方向。

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尽管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和充分的淋巴结清扫,但其预后仍不尽如人意。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生存[l-2]o因此,虽然在适应人群上有所差别,但新辅助化疗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已被各大指南所推荐;甚至有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在经过新辅助化疗后,可以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从而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但局部病理学上的完全缓解是否都能转化成生存获益,以及获得PCR的患者后续是否可以豁免辅助治疗,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及相关研究进展着手,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获得PCR 的影响因素、预后价值及综合治疗策略,以期为新辅助治疗后获得PCR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一、胃癌新辅助治疗后PCR的现状及影响因素PCR是指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胃癌切除标本中,大体观察未见明显肿瘤残留,且在原发肿瘤区域广泛取材,镜下未见肿瘤细胞残留。

对于pCR 的评判标准,有研究认为,原发灶完全缓解即可判断为pCR[3-4];也有研究认为,原发灶和淋巴结均完全缓解才能判断为pCR[5-6]o既往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治疗人群不同、治疗模式不同、治疗方案和周期不同,pCR 率差异较大(2.2%~26.8%)[7-14]o一项收集2004—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NCDB)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PCR率只有2.2%[7]O 在FLOT4-AIO研究中,采用FLOT方案(氟尿嚅嚏+亚叶酸钙+奥沙利钳+多西他赛)的pCR率为16%,采用ECF(表柔比星+顺钳+氟尿嚅嚏)/ECX(表柔比星+顺钳+卡培他滨)方案的pCR率为6%[8]O在NeoFLOT 研究中,采用PLO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pCR率为20%[9]o 在AIO研究中,采用DCX方案(多西他赛+顺钳+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pCR率为13.7%[10]。

胃癌新辅助化疗12例临床分析体会

胃癌新辅助化疗12例临床分析体会

胃癌新辅助化疗12例临床分析与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变化。

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对1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术化疗,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治疗前分期、治疗方案、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12例病人除1例术前化疗期间病情进展并无法进行根治手术,11例病人原发灶及胃周围淋巴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淋巴结数目减少,并接受d2根治术。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原发灶缩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60.5岁。

就诊时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

病人肿瘤部位:胃上部癌(u)5例;胃中部癌(m)4例;胃下部癌(l)3例。

分化程度:中分化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1例。

1.2nact方案5例病人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folfox,6例病人接受xelox方案;1例病人接受sox方案。

12例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但主要为0-1度的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和血液学毒性反应。

2讨论2.1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与确诊时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范围扩大,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但仍然难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

我国胃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诊断率低,(i期10%左右),手术根治率低(占50%-65%),以及根治术后复发率高,对于进展期胃癌(iii期以上)的患者,若仅行根治性手术,大部分患者术后易复发,而术后化疗对此类患者术后生存期的提高作用有限。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期。

2.2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全身或局部化疗。

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nact能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减轻肿瘤与邻近组织脏器的反应性水肿,提高肿瘤的可切除率性,增加r0切除率,消灭微转移灶,降低转移及复发的风险,nact还提供体内考察药物敏感性的机会,以便术后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患者对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和耐药基因位点的背景资料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是世界第八大常见癌症,也是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六大原因1。

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人发生食管癌,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4.6%;死亡45.6%,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4%2。

根据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的癌症发病趋势,预估2015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达47.4万例,食管癌死亡人数达37.5万例3。

食管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肿瘤,预后较差,大多数病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5年存活率仅为10%。

手术切除是传统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多种新的治疗模式引入临床。

通过术前放疗、术前放化疗及术前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部分中晚期患者创造了手术的机会,这无疑会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但新辅助化疗尤其是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预测单个EC患者治疗反应的能力将大大有助于治疗计划1。

寻找可靠的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早期筛选出对化疗应答不敏感的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术前化疗,是重要临床课题之一。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涉及诸多肿瘤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

随着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与食管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相关的分子靶点正在逐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以下是食管癌多种化疗方式疗效与基因位点相关性的研究:基因与新辅助化疗Kim 等4研究了152 例食管癌患者,发现内镜活检ERCC1 阴性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总生存期长于仅接受手术的患者,而在ERCC1 阳性组中无差别。

Ge 等5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44 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中,ERCC1 表达阴性的患者较阳性患者获得更高的病理缓解率( 68. 8% vs.53. 6%,P = 0. 361) ; 而获得病理缓解者的术后3 年生存率达96. 2%,远高于未能获得病理缓解者的41. 5% ( P<0. 05) 。

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手术的影响

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手术的影响

案较 多 ,常用的方案有 如下 几种:1t 案: () y方 亚叶酸钙 (a cl _
c u fl a ,F 20 g , ,l 2 5 F 0 m /m ・ )c ( i n o nt C )0 m / i d - ;一 U 6 0 g(  ̄d ,i 连 n i e dv v 续化疗泵 滴入 维持 4 8小时 以上 ) ,化疗 后 3天 内行 根治性 手
经济负担 。
在化疗药物的使用上, 具体方案较多, 但多数仍以5 氟尿 一
嘧啶(- uru i 5 F ) 5 f oomc ,一 U 为主。在此基础上 , l l 加用g- 化疗药 C d 物及生化调节剂 , 以增 加其疗效 。 目前临床应用 的术前全身化疗 , 在药物 的选择及疗 程上方
肿瘤细胞 活力 低 , 不易播散入血 ;5 化疗若能消灭 免疫抑制细 ()
的一种治疗方法 , 目的主要 是减小肿 瘤的体积 , 根治性 其 提高 手术的切除率 , 减少肿瘤的转移 , 预防复发 , 延长无瘤生存期 。
1 新辅助化疗 的对象选择
胞, 反而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 即使化疗使机体免疫机制受抑 制, 手术 2 周后 , 仍可因反跳现象而恢复;6早期消灭肿瘤可 ()
术。()L 两天方案:奥沙利铂 (xl l n L O P I0 g 20 F o ia ,- H )3m / ap f i
( ?d ,,lC 0 ̄ d i, l 2 5 FO80 g m ・ )c , 加 ・)v ; F2 0 id , d - ; 一 r 0 r / 2d ,i 化 v a ( v
3 0 g5 F g 5 0 r 、一 U l 或 捌 a 1 —. 、 . 1 g 阿霉 素 2 — 0 g 丝裂霉 素 0 5 0 3m 、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一、化疗药物种类结肠肿瘤术后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等。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抑制其增殖或者诱导凋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二、给药途径与方式给药途径主要包括静脉注射、口服和局部灌注等。

静脉注射是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最常用的方式,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口服药物则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对于某些局部复发的患者,可采用局部灌注的方式,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部位,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三、辅助化疗方案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为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制定合适的化疗周期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四、新辅助化疗策略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和治愈率。

新辅助化疗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五、姑息化疗应用对于晚期结肠肿瘤患者,当手术或放疗等治疗方法无法彻底治愈时,可采用姑息化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姑息化疗的目标是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减轻症状,而非根治肿瘤。

六、局部化疗方法局部化疗主要包括动脉灌注化疗、腔内灌注化疗和局部药物注射等。

这些方法将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提高药物浓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七、联合用药选择联合用药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疗药物,以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

八、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每个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和遗传背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结肠肿瘤术后的化疗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分期、身体状况、耐受程度以及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方式等因素。

SOX 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SOX 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SOX 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徐化楠;赵春临;丁朝辉【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观察替吉奥(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术前评估分期在 T2期及以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 T2期及其以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第1天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同时从第1天起口服替吉奥80 mg/m2(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共3~4个周期。

新辅助化疗后密切观察各患者原发病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22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获得肿瘤减期,根治性手术切除均在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

临床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9例,疾病稳定(SD)7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73.3%(22/30)。

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感觉异常为化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

结论对于术前评估分期在 T2期及其以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替吉奥(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总页数】3页(P40-42)【作者】徐化楠;赵春临;丁朝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恩度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23例 [J], 尚庆玲2.术前S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CT影像学评价分析 [J], 张建明;钟建国3.恩度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23例 [J], 尚庆玲;4.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J], 殷威;陈一尘;王明考5.SOX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评价 [J], 马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治疗-化学治疗

肿瘤治疗-化学治疗
• 中位缓解期:将各个缓解期由小到大排列,取其位置居中的数值为中位缓解 期。
• 生存时间:从开始化疗至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的时间。
• 无病生存时间:完全缓解(CR)患者从开始化疗至开始复发或死亡的时间。
肿瘤化学治疗
主要内容:
一 肿瘤化疗基本概念 二 化疗的适用症和禁忌症 三 化疗药物分类
四 疗效评价
一、肿瘤化疗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可分为:
1.根治性治疗:血液、淋巴、生殖系统肿瘤对化学药物高度敏感可根治。 2.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后实施的化疗,实质上是根治性治疗的一部分。 3.新辅助化疗:是指手术或放射治疗前的化疗。 4.姑息性化疗: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化疗。 5.同步放化疗:同时进行放疗和化疗,化疗药物可增敏或控制远端转移。 6.支持治疗: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并发症处理,止痛、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
50%以上,并至少维持4周。 • 稳定(MR):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减少25%以上,但少于50%,无新
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 • 进展(P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大于25%,或出现新病灶。
总缓解率=CR+PR
• 缓解时间:自开始判定完全缓解(CR)起至肿瘤开始出现复发的时间;自开 始判定部分缓解(PR)起至肿瘤两径乘积到治疗前1/2以上的时间。
三、化疗药物分类
抗代谢药物:嘌呤、嘧啶类似物 抗叶酸药物:甲氨蝶呤 植物生物碱类:紫杉醇、长春碱
蒽环类:阿霉素、柔红霉素等 皮质类固醇:强的松、地塞效评价标准
• 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灶消失,并维持至少4周以上。 • 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肿瘤新辅助化疗的术前化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王子卫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手段,而我国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都处于进展期,导致手术切除率只有56.9%;因此,如何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是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使肿瘤降期,体积缩小,增加手术的切除率,还可控制肿瘤的微转移。

在最新版的NCCN指南及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均成为推荐的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对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和进展做一个介绍。

新辅助化疗是否能使患者受益?从理论上考虑,新辅助化疗对于特定的胃癌患者是有意义的;首先,新辅助化疗可以达到降期的目的,提高手术切除率;其次,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肿瘤细胞活性,消除潜在的微转移灶,减少围术期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的可能性;最后,新辅助化疗患者通过术前、术后标本的对比可以为术后辅助化疗提供用药指导。

从临床应用方面考虑,新辅助化疗在一系列研究中被证实可以使部分胃癌患者受益。

最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一些Ⅱ期临床试验发现,新辅助化疗能够使无法切除的胃癌获得40%以上的再次手术切除率。

再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原本无法切除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了18个月。

但这些研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因此结果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但这些研究却直接促进了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重要的临床研究对于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个就是MAGIC研究,试验组术前、术后各行3周期ECF(表柔比星、顺铂和氟尿嘧啶) 方案化疗,单纯手术组作为对照。

两组间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新辅助化疗组的患者总体生存率(36.3%)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23%)。

MAGIC研究的结果2008年作为一级证据被NCCN 治疗指南所推荐。

但同样因为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问题,其结果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EORTC40954研究中,试验组进行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单纯手术组作为对照,两组病理学的R0切除率分别为82.0%和66.7%,证明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胃癌的R0切除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FNCLCCACCORD 07-FFCD 9703 研究,22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术前化疗应用5-FU和顺铂2~3周期)和对照组(单纯手术)。

结果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4%和7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4%和19%,总生存率为38%和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临床应用上,新辅助化疗都是可以使患者受益的。

那新辅助化疗会使哪些人受益呢?日本胃癌诊疗规约建议新辅助化疗的候选人群为:有可能R0切除但复发风险相对较高的患者:IIIA-IIIC (cT4, cN+, 没有腹膜/肝脏转移);或者可以R0/R1切除但是预后不良的患者:广泛淋巴结转移;3或4型大肿瘤。

而NCCN指南中建议行新辅助化疗的适用人群更广,T2及以上,任何N分期的患者均可行新辅助化疗。

但归根结底,新辅助化疗主要候选人群还是复发和转移风险高的患者。只是针对的病理学方向不同(N或者T)。如对于可切除胃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阳性、浸润深度为T4者被认为可以行新辅助化疗。对于浸润深度为T4的患者,新辅助化疗能减少联合脏器切除的概率。接受姑息手术、减量手术及单纯的化疗的患者虽不能获得生存受益,但结合新辅助化疗后会增加根治切除的概率,在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后有望成为新辅助化疗新的适应证。
新辅助化疗的弊端有哪些呢?首先,对于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化疗的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会降低患者免疫力,导致营养不良等,使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下降,从而增加围术期风险,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MAGIC试验术前、术后3度以上的化疗药物有害反应无差异,但术后嗳气和呕吐更多见。

新辅助化疗后由于化疗药物会产生胃壁组织的水肿、组织脆性增加、组织间隙模糊及渗出增多,增加手术难度,也会延长术后腹腔引流的时间。

因此,精确的术前分期,针对相同分期的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是解决新辅助化疗弊端的重要手段。

新辅助化疗的前景展望;尽管迄今关于胃癌新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道数量不多,但新辅助化疗对于胃癌患者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种治疗模式已被NCCN 治疗指南及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推荐在临床应用。

在未来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可从三个方向进行改进:首先通过先进的辅助检查使术前分期更加精确,为候选人群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其次,结合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的新辅助化疗可能在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方面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最后,针对相同分期的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可能是减少新辅助化疗缺陷,增加疗效的重要手段。

但归根结底,继续进行一些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更精细的新辅助化疗的适应条件是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