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足阳明经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关穴 * 足阳明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主治: 1.下颌关节紊乱 2.三叉神经痛 3.耳聋耳鸣
(一)腧穴分布规律 左右各45个腧穴。 1.分布情况 头面部(8穴): 瞳孔直下及下颌骨周围。 颈部(4穴): 胸锁乳突肌附近。 胸腹部(18穴): 在第二侧线上。胸部前 正中线旁开4寸;腹部 前正中线旁开2寸。
是主血所生病者:
• • • • • • 主治与血有关的病症。 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疟,温淫,汗出,外感热病。 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 头面五官病症 大腹水肿,腑气不通,或水液代谢失调所致。 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 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
概括:本经经穴能治疗, 胃腑功能失调所致的气血化生不足有关的病症、 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症(脾胃失调,水湿内停); 阳明经气失调所致的外感热病;经脉循行部位病 症。
【讲解】 1、是动则病(本经经气异常则发生下列病症): 洒洒振寒,阳明经证。 常见于外感热病。形容病人恶风寒时好像被冷水喷洒在 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觉。 善伸,数欠:经气不利颜黑:面黑,阳明气血虚少。 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 独闭户塞牖而处(人) ;中医称之为癫证。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忧郁症、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表现(抑郁型)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中医称之为狂证。 相当于现代医学躁狂型精神分裂症。
三、足阳明经别
足阳明之正,上 至髀,入于腹里,属 胃,散之脾,上通于 心,上循咽,出于口, 上頞 出页, 还系目系, 合于阳明也。
頞 ---鼻根 出页-----目下,颧上
别---在大腿前面上别出; 入---在气冲处进入腹腔;(属于胃腑,散 布到脾脏,向上联通心脏) 出---沿着食道,经过人迎,浅出于口腔 上达于鼻根和頞 出页下部,回过来联系 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 合---与相表里经的经别会合,仍合于足 阳明经。
瞳孔直下经穴的定位与取法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行; 穴 位 定 位 解剖要点
承 泣 面部瞳孔直下, 眼球; (ST 1) 眼 球 与 眶 下 缘 之 眶内毛细血管 间。
四 白 (ST 2)
面 部 瞳 孔 直 下 , 眶下神经 眶下孔凹陷处。 (三叉神经) 面神经的颧支
【面部腧穴的操作】 承泣: 瞩病人向上看,以左手向上轻推眼球, 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不捻 转,出针后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四白: 1.向眶下孔方向直刺0.3-0.5寸; 2.向睛明方向平刺0.5-0.8寸,治疗眼病; 3.向颊车穴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牙痛等;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
【注释】
• 頞:音遏,指鼻根凹陷处。 • 约:原误作“纳”, 此之与足太阳经交会于睛明。 • 却循颐后:却,退却;颐,指口角后, 下颌部。 • 客主人:即上关穴。 额颅: 至前额正中部。 (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注释】
• 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 冲部,当股动脉博动处。 • 胃下口:即幽门部。 • 髀关:股外为髀。 • 足跗:即足背 • 中指内间:指应作趾,足经均同;內间指中趾与次趾 间 • 以下入中指外间:“以”字据《甲乙》、《脉经》、 《太素》、《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引文补。
• 贲响腹胀:此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可见于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胃下垂、 肠麻痹的病症。 • 是为 骭 厥:还可发为小腿部气血阻逆而致 的厥冷、麻木、酸痛等症。多见于周围神 经、周围血管疾病。
• 概括:外感热病、精神分裂症的神志病、 胃肠病、周围神经、周围血管疾病。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 则消谷善饥,溺色黄;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 胃中寒则胀满。
以下颌骨为取穴标志的经穴
地仓大迎颊车穴,下关头维下人迎. 经 穴 定 位 取穴要点
颊车 在面颊部, (ST6) 下颌角前上方 约一横指 (中指), 当咀嚼时咬肌 隆起,按之凹 陷处。
下颌角、 咬肌
以下颌骨为取穴标志的经穴
地仓大迎颊车穴,下关头维下人迎. 经 穴 定 位 取穴要点
下关 面部耳前方, 颧弓与下颌 (ST7) 颧弓与下颌切 切迹所形成 迹所形成的凹 的凹陷。 陷中。
承泣四白巨髎行;
穴 位 定 位 解剖要点
巨 髎 面部瞳孔直下, 提上唇方肌 平鼻翼下缘。 提口角肌。 ST3
地 仓 面部口角外侧, 口轮匝肌 ST4 上直对瞳孔。
巨 髎
1. 直刺0.3-0.5寸 地仓: 1.斜刺或平刺0.5-0.8寸. 2.治口歪向颊车方向透刺, 亦可向水沟方向刺。
瞳孔直下经穴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下肢(10穴) : 大腿部在髂前上棘 与髌骨底部外侧端 连线上; 小腿部在胫骨前缘 (前嵴)外侧1横 指。 足部(5穴) 在足背部。
(二)起止穴及重点穴名称
共45个穴位。重点穴位18个 头部:(6穴)承泣、四白、地 仓、颊车、下关、头维。 胸腹部(3穴): 梁门、天枢、归来。 下肢(6穴) : 伏兔、梁丘、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丰隆 足部(3穴): 解溪、内庭、厉兑。 起:承泣; 止:厉兑。
二、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 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 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 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 实,则狂癫; 虚,则足不收,胫枯 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脉》
二、足阳明络脉
分两支: 1)横穿胫骨后,与内侧的表里经脾经相衔接, 构成表里经的经气互相交流的通路。 2)沿本经经腹胸上行至颈部,会大椎, 与诸阳经之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 咽部。
• 胃足阳 起于鼻 • 明之脉 交頞 迎香 • 旁约太阳之脉
• • 睛明
下循鼻外承泣
巨了
循发际 至额颅 会神庭
头维
入上 齿中 还出 挟口环唇
地仓 会水沟
上耳前
下关
过客主人
上关等
• • • • • • • • • • • • ,,
出大迎 循颊车 下交承浆 却循颐后下廉 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 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 其支者 下挟脐, 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入气街中 以下髀关, 抵伏兔,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 下膝膑中 ,下循胫外廉 下足跗 以下入中指外间 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注释】经脉病候
1、牖:音“忧”,指窗口。 2 、上:《素问 • 阴阳脉解》作“登”,《素问 • 脉解》 作“乘”。 3、贲响:当治胸膈肠胃部作响,肠鸣之症均属此。 4、骭厥:指胫部气血阻逆。骭音“干”指胫骨。 5、温淫:指热性病症。 6、唇胗:胗与疹通,指唇疡。 7、主血所生病者: 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之气而为血, 其经脉多气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循行小结:
1.联系脏腑:络脾、属胃 2.联系器官:鼻、口齿、耳、喉咙、膈 3.交接经脉: 大肠经(迎香)、脾经(隐白)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 洒洒振寒,善伸,数欠, 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 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 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 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 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 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灵枢· 经脉》
第六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 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 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 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 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 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 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 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 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 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 入中指内间(按:应作次指 外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 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 间,出其端。
(二)重点穴
共45个穴位。重点穴位18个 头部:(6穴) 承泣、四白、地仓、颊车、 下关、头维。 胸腹部(3穴): 梁门、天枢、归来。 下肢(6穴) :、 伏兔、梁丘、足三里、上 巨虚、下巨虚、丰隆 足部(3穴): 解溪、内庭、厉兑。 起:承泣;止:厉兑。
一、概述
(三)主治概要: 1.治疗所属脏腑的病症: (1)脾胃病。 (2)治疗中医辨证与脏腑有关的病症。如:由于气 血化生不足所致的病症。 2.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治疗经脉所过处的病 症---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穴位所在,主治所在。 (1)头面、目、鼻、口齿病。 (2)胸痛、乳房疾病。 (3)下肢痿痹瘫:中风后遗症、风湿关节痛、脉管 炎 3、其他:神志病。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第六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第六章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第 六 章 足 阳 明 经 络 与 腧 穴
足阳明胃经穴名
四十五穴足阳明, 承泣四白巨髎行; 地仓大迎颊车穴, 下关头维下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 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 不容承满与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 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穴, 诸穴相隔一寸接。 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 上巨虚下条口是, 下巨虚上络丰隆, 解溪冲阳陷谷中, 内庭厉兑经穴终。
四、足阳明经筋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 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 上结于膝外廉; 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 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 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 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 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 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 其支者,从颊结于前。
循行小结:
头面部: 主干:起于鼻--頞中--鼻外--上齿中--挟口--环唇 --交承浆--颐后下廉--大迎--颊车--耳前--循发际 --额颅 支脉Ⅰ (面部):从大迎---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络脾、属胃。 躯干部:主干:从缺盆--乳--脐--气街中。 支脉 Ⅱ (腹部) :起于胃口--腹--气街髀关--伏兔--膝膑--胫外廉--足跗--入中指内间。 支脉Ⅲ (胫部):下膝三寸--中指外间 。 支脉Ⅳ (足部) :跗上---大指间。
穴 位 承 泣 治 疗 共 性 明目止痛,祛风通络 1、眼病.面瘫、 主治特点 偏于治疗目视不明. 斜视,
四 白
偏于治疗目赤肿百度文库,
巨 髎
治疗面瘫、面痛
口角下垂
地 仓
鼓腮漏气,口角流涎
以下颌骨为取穴标志的经穴
地仓大迎颊车穴,下关头维下人迎. 经 穴 定 位 取穴要点 鼓腮时 下颌骨处 的凹陷中
大迎 下颌角前下方 (ST5) 咬肌附着部的 前缘, 当面动脉搏动 处。
颊车: 直刺0.3-0.5寸, 咬肌痉挛; 平刺:向地仓方向透刺1.0-2.0寸治疗 面瘫 下关: 1.直刺0.5-1寸,针感传至下颌; 治疗下颌关节病,口眼歪斜,三叉神 经痛。
以下颌骨为取穴标志经穴的应用
经穴
大迎 1、牙痛、三叉神经痛 颊车

主治共性
2、面瘫、口噤不开
下关 足阳明与足少阳经 交会穴
其病:足中指支,(脚趾病) 胫转筋,脚跳坚(麻木?) , 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 腹筋急,引缺盆及颊。 卒口僻(口角歪斜), 急者目不合; 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 故僻。 《灵枢•经筋》
临床相关病症
以神经科疾病,特别是周围神经病变为主。 –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 伏兔转筋, 缺钙,坐骨神经痛等。 髀前肿,软组织损伤 –颓疝,疝证 –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局灶性癫痫?) –卒口僻,急者目不合;(面瘫) –热则筋纵、目不开。(眼睑下垂目下纲)
(一)腧穴分布规律
左右各45个腧穴。 分布情况 头面部(8穴):瞳孔直
一、概述
下及下颌骨周围。
颈部(4穴):胸锁乳突 肌附近。 胸腹部(18穴):在第
二侧线上。胸部前正中 线旁开4寸;腹部前正 中线旁开2寸。 下肢(10穴) :大腿部 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部 外侧端连线上;小腿部 在胫骨前缘(前嵴)外 侧1横指。 足部(5穴)在足背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