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1)

合集下载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样本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样本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电1201-4 学生姓名:张桂芳指导教师(签名):杜立强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制药厂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是在《供电技术》课程学完结束后的一次教学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或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围绕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工业供电系统和建筑供电系统电气部分设计计算能力,包括供电系统设计计算能力和电力设备选择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供电专业知识的认识水平。

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供电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1、设计依据1)电源和环境条件:由石家庄热电集团热电四厂10KV双回路供电,正常情况下,一路工作,一路备用。

热电四厂10kv 出线母线短路容量为200MVA,该路线路长为:架空线采用高压架空绝缘线LYJ—3ⅹ150mm2,o长度1.2km,引至厂区北边,然后换用YJLV型高压交22联聚乙烯电缆直埋至高压配电室内。

热电四厂10kV 母线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整定为1.2秒。

酵母生产厂变电所内设有两台变压器,容量待选。

2)其它条件石家庄供电局要求在10KV电源进线处装设计量电费的专用仪表,要求厂总负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2。

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

总配电所周围无严重粉尘和腐蚀性气体。

3)负荷资料序号用电单位名称设备容量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φ计算系数tgφ工作(KW)备用(KW)1 制冷站13320.80.80.752 空压站380 0.80.80.753 干燥55 0.80.80.754 压榨成型150.750.750.885 真空包装400.750.750.886 搅拌14.50.750.750.887 水泵房及水处理900.750.750.888 真空过滤300.70.750.88教研室主任(签字)摘要供电系统要很好的为工业和生活服务,切实保证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电的要求,并做好节能工作,达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基本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广州市***110KV终端变电所设计2、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及成果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110kV变电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毕业设计是根据广州市黄埔区大沙110KV终端变电所的负荷资料、变电要求,进行该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在满意技术规定的前提下,力求经济。

本毕业设计课题基本涵盖了电气工程专业所有专业课的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1)类型:110 kV地方变电所(2)最终容量: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安装两台容量为35.2MVA,电压为110/35/10kV的主变压器,变压器各侧容量比为:100/100/100,一次性设计并建成。

2.电力系统与本所的连接情况:(1)该变电所是一座降压变电所,担负着该地区的供电任务。

(2)变电所有两回线与110 kV电力系统连接,有两回线与35 kV电力系统连接。

(3)本变电所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110 kV系统侧正、负阻抗标幺值为0.11,零序阻抗为0.28;35 kV系统侧正、负阻抗标幺值为0.94,零序阻抗为0.52(Sj=100MVA),110kV及35kV电源容量为无穷大,阻抗值包括平行线路阻抗在内。

3.变电所不考虑无功补偿设备,35 kV因线路电容电流较小,不装设消弧线圈。

110 kV出线无电源。

4.电力负荷水平:(1)110 kV进出线共4回,其中两回线110kV供电,正常情况下输送容量各为30000 kVA;另有两回线分别供电给两个大型工厂,输送容量各为20000 kVA,且均为一级负荷,Tmax=5000h(2)35kV进出线共6回,其中两回线连接35 kV电源,正常情况下输送容量各为7000 kVA,为二级负荷,Tmax =3500h。

供配电毕业设计

供配电毕业设计

供配电毕业设计电气配电设计是工程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电气配电在提供电能的同时,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以下是一份供配电毕业设计的范文,共计700字,供参考:设计题目:某工业园区的供配电设计设计目标:1. 设计一个满足工业园区电能需求的配电系统,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2. 探索采用新技术,提高配电系统的能效,降低电能损耗。

3. 设计一个合理的配电结构,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设计内容:1. 根据工业园区的负荷需求,确定总负荷容量。

结合工业园区土地面积、用户类型等因素,确定主变压器容量,以满足整个园区的总负荷需求。

2. 设计一套合理的地下电力配电线路,在园区内建设相应的配电设施。

根据各个用户的负荷需求和电缆截面积计算,确定合理的电缆容量。

3. 设计高低压配电系统,并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容量。

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根据用户的负荷需求以及远近因素,选取合适的线缆容量和线缆保护装置。

4. 开展有效的电能质量分析,针对较大负荷的工业用户,采用合适的电能质量改善措施,以提高用电效率和质量。

5. 结合工业园区的特点,设计适当的应急电源,如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以保障系统的连续供电能力。

6. 对系统进行故障与负载稳定性分析,制定相应的故障排除和检修方案。

7. 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以及实施科学的保护装置设置。

8. 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电气配电系统的模拟和优化,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成果:1. 基于工业园区的供需情况和电能需求,设计并完成一套完整的供配电系统。

2. 根据设计目标,采用新技术,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提升,降低电能损耗。

3. 设计一种合理的配电结构,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是一份供配电毕业设计的示范,希望对您的设计有所帮助。

110kV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110kV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201017125姓名: 高冬指导教师:张鸿博设计期限:2012年月日开始2012年月日结束院、系:电力学院2012年02 月15 日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实际操作的技能以及分析思维能力,使学员能够掌握文献检索、研究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员阅读外文书刊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

二、主要内容(1)选择变电站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2)设计变电站各电压侧主接线;(3)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配置(4)电气设备选择(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缆、电流电压互感器);(5)变压器保护方案设计三、重点研究问题(1)电气主接线方案的设计,要求方案应合理,主接线方案论证与比较不能少于两个方案。

(2)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3)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

四、主要技术指标或主要参数(1)建所目的为满足乡镇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根据系统发展规划,拟建设一座110/35/10kV的区域性降压变电所。

(2)拟建变电站概况110KV以双回路与60km外的系统相连。

系统最大方式的容量为1500 MVA,相应的系统电抗为0.53;系统最小的方式为800 MVA,相应的系统电抗为0.602,(一系统容量及电压为基准的标么值)。

系统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TM=5750h。

(3)35KV架空线4回,2回输送距离30km,每回输送功率8MVA;2回输送距离20km,每回输送功率5MV A。

(4)10KV电压级,电缆出线2回,输送距离5km,每回输送功率1MW;架空输电线3回,输送距离7km,每回输送功率0.8MW。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内容及要求 φ 根据某工厂用电负荷,并适当考虑生产的发展,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和的要求,确 定工厂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通过计算负荷,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 择变电所的主线及高、低电气设备;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绘 出设计图纸。 2. 课题设计资料 ( 1 )工程总平面图见图 1 。图中的 A 为原液车间、 B 为纺炼车间、 C 为排毒机房、 D 为其他附属车 间、 E 为酸站、 F 为锅炉房。
表 1 某工厂负荷情况表
序号 车间设备名称 纺炼车间 纺丝机 筒绞机 烘干机 脱水机 通风机 淋洗机 变频机 传送机 小计 安装容量/kW Kd tanφ cosφ 计算负荷
P/kW
120 30 60 9 154 3.75 640 30.4 1047.15
Q/kvar
93.6 22.5 61.2 7.2 115.5 2.925 448 21.28 772.205
P/kW
780 169 240 112 168 2516.15
Q/kvar
507 109.85 180 78.4 117.6 1765.055
S/kVA
930.3 201.6 300 136.7 205.1 3076.16
2 3 4 5 6
( 3 )供电电源情况:按照供电局协议,化纤厂可由东南方 19 公里处的城北变电所 110/38.5/11kV 、 50MVA 变压器供电,供电电压可选。另外,可以从与化纤厂相距 5 公里的其他工厂引入 10kV 线 路做备用电源,但容量只能满足本厂负荷的 30% ,平时不准投入,只在本厂主要电源故障或检 修时投入。 ( 4 )电源短路容量(城北变电所): 35kV 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 1500MVA ;10kV 母线的出线 断路器断流容量为 350MVA 。 ( 5 )供电局要求的功率因数:当 35kV 供电时,要求工厂变电所高压侧 cos φ ≥ 0.9 ;当 10kV 供电时, 要求工厂变电所高压侧 cos φ ≥ 0.95. ( 6) 电费制度: 按两部制电费计算。 变压器安装容量按每 1kVA 为 15 元 / 月, 动力电费为 0.3 元 /kW · h, 照明电费为 0.55 元 /kW · h 。 ( 7 )气象资料:化纤厂地区最高气温 38 ℃,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 29 ℃,最热月地下 0.8m 处平均温 度为 22 ℃,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暴雨日数为 20 天。 ( 8 )地质水温资料:本厂地区海拔 60 吗,地层以黏土为主,地下水位 2m 。 3. 设计成果要求 ( 1 )设计计算说明书。撰写项目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计算正确、文本整洁。其内容可分 为不同标题撰写,各在一级标题之下,根据内容层次在拟定小标题,组成一个合理的文本框架。 ( 2 )设计图纸。提供工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一张,要求图纸格式符合国标绘图规范。

供配电专变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专变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专变设计任务书供配电(专变)设计任务书(2014年编制)上海区设计部二O一四年九月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1项目定位简述项目定位。

1.2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描述1.总用地面积2.可建设用地面积3.总建筑面积4.裙楼地上商业建筑面积5.裙楼地下建筑面积6.容积率7.建筑密度8.建筑限高1.3项目业态组合序号楼层/楼号业态描述1.一层/1#楼业态1面积、设计需求等2.业态23.二层/1#楼4.三层/2#楼5.四层/3#楼6.五层/4#楼7.六层/5#楼8.负一层/6#楼9.负二层/7#楼10.负三层/8#楼设计范围2.1设计范围10KV线路侧开关下桩头至0.4KV低压出线柜下桩头内的电气设计(不包括土建设计)但提供土建设计要求资料图。

设计要求3.1产品设计标准参照以下的产品设计标准开展设计相关工作。

3.2.1变电所1)材料包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变电所选址首先建筑物的地下层(如无地下层或地下层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设置在首层),但不宜设置在最底层。

当地下只有一层或建筑条件限制只能将变电所设置在最底层时,应采取适当抬高变电所的地面500mm~1000mm等防水措施及防洪水、消防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腌渍配变电所的措施。

2)变电所不应设置在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变电所内不得有给排水,通风等一切金属管道的布置,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

3)变电所宜靠外墙设置,以方便外线的进入,并宜设置两PU堵外墙,在期间设置排水设备,避免外墙浸水时水直接进入变电所。

4)变电所设置电缆夹层,夹层层高考虑建筑层高,线路优先采用下进下出形式,以方便使用及管理维护,设有夹层的变电室层高要求梁下净高3.5m,若条件不允许设置电缆夹层则变电室层高要求梁下净高4m。

线路采用上进上出形式。

5)变电所宜和主要机房,如冷冻机房、消防泵房、锅炉房和柴发机房相近设置。

6)变电所的面积与建筑规模的关系与产品标准相符。

3.2.2高压部分1)双路高压电源,引自不同的上级变电所或不同的开闭站,开闭站宜设置在首层靠近道路,便于抢修及开关电方便的地方,高压供电方案由当地供电部门决定。

供配电项目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项目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项目设计任务书供配电项目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设计组长:项目设计成员:专业:班级:成绩:项目:题目0第一部分:项目设计前言供配电系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供电的保证,它继承了老一代的供电的方式,将可靠,安全,自动化的性能融为一体,目前是现代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保证。

本项目设计书通过计算车间、办公楼、食堂的用电计算负荷,结合工厂所处的供电条件,自然条件,设计工厂的供电方式,绘制供电主接线图。

结合各个车间,食堂,办公室的计算负荷,与工厂的自然条件对电气设备选型。

由于编写时间有限,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5月20日第二部分,设计题目题目0一.负荷情况某厂变电所担负三个车间、一个办公楼和一个食堂的供电任务,负荷均为380/220V负荷。

各部门电气设备、负荷情况如下:(一)一号车间一号车间接有下表所列用电设备(二)二号车间二号车间接有下表所列用电设备(三)三号车间(四)办公楼(五)食堂二、供用电协议(1)从电力系统的某66/10KV变电站,用10KV架空线路向工厂馈电。

该变电站在工厂南侧1km。

(2)在工厂总配电所的10KV进线侧进行电能计量。

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3)供电贴费和每月电费制: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18元/kV A,电费为0.5元/kW·h。

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kV A。

三.工厂负荷性质生产车间大部分为一班制,少部分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000h,工厂属三级负荷。

四.工厂自然条件(1)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oC,年平均气温为23 oC,年最低气温为-8 o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 o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 oC,年最热月地下0.8m 处平均温度为25 oC。

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供用电系统课程设计-范例1

供用电系统课程设计-范例1
1.0
3
工具车间
动力
360
0.25~0.35
0.60~0.65
照明
9
0.7~0.9
1.0
6
电镀车间
动力
250
0.4~0.6
0.70~0.80
照明
10
0.7~0.9
1.0
5
热处理车间
动力
160
0.4~0.6
0.70~0.80
照明
6
0.7~0.9
1.0
8
装配车间
动力
170
0.3~0.4
0.65~0.75
S30/kVA
I30/A
1
锻压车间
动力
350
0.3
0.65
1.17
105
123
--
--
照明
10
0.8
1.0
0
8
0
--
--
小计
360
--
113
123
167
254
2
铸造车间
动力
380
0.3
0.7
1.02
114
116.3
照明
8
0.7
1.0
0
5.6
0
小计
388
--
119.6
116.3
167
254
3
工具车间
动力
0.74
783.3
721.8
1065
1618
380V侧无功补偿容量
-420
380V侧补偿后负荷
0.933
783.3
301.8
83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用电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 某机械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 一、 设计目的 熟悉电力设计的相关规程、规定,树立可靠供电的观点,了解电力系统、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熟悉相关电力计算的内容,巩固已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对变电所区域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二、 设计要求 (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项目分析,需求预测说明。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 (4)学生应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应文献以及实现,给出个人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三、 设计任务 (一)设计内容 1.总降压变电站设计 (1)负荷计算 (2)主结线设计 选主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备,确定最优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 计算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列出汇总表。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选用型号、数量、汇成设备一览表。 2.车间变电所设计 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 3. 厂区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二)设计任务 1.设计说明书,包括全部设计内容,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要求列表) 2.电气主接线图。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电力工程基础 [2] 工厂供电 [3] 继电保护. [4] 电力系统分析 [5]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等资料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题目二、区域电力网设计任务书 一、区域电力网的设计 1.区域电力网的设计内容 (1)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据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做出功率平衡。 (2)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电网供电电压、电网接线方式及导线截面。 (3)进行电网功率分布及电压计算,评定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 (4)评定电网接线方案。

2.区域电网设计的有关原始资料 (1)发电厂、变电所及新选定变电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2)原有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图及设备规范(见附图二)。 (3)新变电所有关资料 变电所编 号 最大负荷MW 功率因数 二次侧电压kV 调压要求 负荷曲线性 质 重要负荷%

(4)典型日负荷曲线 (5)其他说明 1)功率初步平衡:厂用电率7%,线损率6%; 2)各回路最大负荷同时系数取1.0; 3)本区域电力网多余功率送回系统。功率缺额时由系统供给; 4)除另有说明外,高压侧均按屋外布置考虑配电装置; 5)区域气温最高为40摄氏度,年平均为25摄氏度

一、区域电力网的设计 1.区域电力网的设计内容 (1)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据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做出功率平衡。 (2)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电网供电电压、电网接线方式及导线截面。 (3)进行电网功率分布及电压计算,评定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 (4)评定电网接线方案。

2.区域电网设计的有关原始资料 (1)发电厂、变电所及新选定变电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2)原有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图及设备规范(见附图二)。 (3)新变电所有关资料 变电所编 号 最大负荷MW 功率因数二次侧电压kV 调压要求 负荷曲线性 质 重要负荷% (4)典型日负荷曲线 (5)其他说明 1)功率初步平衡:厂用电率7%,线损率6%; 2)各回路最大负荷同时系数取1.0; 3)本区域电力网多余功率送回系统。功率缺额时由系统供给; 4)除另有说明外,高压侧均按屋外布置考虑配电装置; 5)区域气温最高为40摄氏度,年平均为25摄氏度

侧最大负荷同时率0.9,线路损耗率6%。 (4)待建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情况 该变电所建在城市近郊,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5)发电厂向系统最大可提供40MVA的功率。 (6)10kV出线,按每回路不大于2MW设计。

2.设计任务 (1)对本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电力用户情况作出分析; (2)确定本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和型号; (3)确定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4)确定所用电方案; (5)确定配电装置的型式; (6)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7)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8)选择和校验10kV硬母线; (9)进行继电保护的规划设计; (10)进行防雷保护规划设计。

3.设计成品要求 (1)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各一份; (2)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一份。 题目三、36v三相SPWM交流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内容 设计一种36v三相交流变频电源装置,主要包括整流电路、斩波电路和桥式逆变电路的设计,利用单片机实现对逆变电路的SPWM调制。输入的220V单相交流电,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转换成三相交流电。 二、基本要求 1.工作原理及整体方案设计思路。 2.在主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设计。 3.对逆变电路控制器件进行驱动电路设计。 4.利用单片机AT89C52进行软件设计并仿真实现。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向) 设计一个输入为单相交流工频220V,输出要求为三相36v,3A的电源,输出频率为20Hz——100Hz,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1]黄俊.电力电子变流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2]莫正康.半导体变流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 [3]王文郁.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9 五、进度 第1-2周:收集资料,设定方案 第3周:开题报告 第4-6周:设计电路,选择器件 第7周:中期答辩 第8-12周:进行驱动电路设计,利用单片机AT89C52进行软件设计 第13周:撰写论文 第14-15周:答辩 题目四、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压调速系统设计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由于微型机的快速发展,国外交直流系统数字化已经达到实用阶段。由于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标准化程度高,制作成本低,且不受器件温度漂移的影响,且单片机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好和价格便宜等优点,现已逐渐成为工厂自动化和各控制领域的支柱之一。其控制软件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和复杂运算,可以实现不同于一般线性调节的最优化、自适应、非线性、智能化等控制规律。所以微机数字控制系统在各个方面的性能都远远优于模拟控制系统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现代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工作机械的运行时由电动机拖动的,因而掌握拖动系统的调速知识是十分重要的。电动机调速分为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好,因此在调速领域中曾一直占主导地位。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构造方便、成本低廉、运行可靠、坚固耐用、运行效率高等许多优点,以前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主要是由于调速困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学、现代控制理论、微机控制技术等为交流电机调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技术,使得交流电力拖动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调速范围、高地稳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可以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交流调速技术就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可以与直流调速相媲美并逐渐取而代之占据电力传动主导地位的时代。 以前电动机大多使用由模拟电路组成的控制柜进行控制,现在单片机已经开始取代模拟电路作为电机控制器。它有如下特点: (1)使电路更简单:在模拟电路中,为了实现控制逻辑需要采用许多电子元件,电路比较复杂。采用单片机后,绝大多数控制逻辑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2)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单片机具有更强的逻辑运算功能,运算速度快、进度高,一般都有大容量的存储单元,因此有能力实现复杂的控制等。 (3)灵活性和适应性:单片机的控制方式是由软件完成的。如果要修改控制规律,一般不需要改变系统的硬件电路,只需要修改程序即可。在系统调试和升级的时候,可以不断城市选择不同的参数,非常方便。 (4)无零点漂移,控制精度高:数字控制不会出现模拟电路中经常遇到的零点漂移问题。无论被控量的大与小,都可以保证足够的控制精度。 (5)多机联网工作,提供人机界面:新型单片机内多嵌有各种总线,可以方便的进行联网通信,实现多机联网工作;能够和上位机进行通信,提供可视化人机界面,方便进行调节和控制。 利用单片机作为主要的控制器件,来实现对交流电机的调速控制,在工业领域会得到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次基于单片机交流调压调速系统毕业设计不但可以进一步加深我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而且对我以后学习研究及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 1、深入研究交流调压调速的原理和调压调速的静、动态性能,完成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设计; 2、研究设计交流调速控制器和机械特征; 3、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压调速系统能实现交流电机的加速、减速; 4、研究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 5、研究完成系统的控制板软件设计; 6、研究完成整个调速系统的整体调试。 应达到的技术指标或要求: 1、能够在内部产生可由用户选择的理想速度指令曲线,以数字化方法实现速度给定; 2、对起动加速和制动减速全过程进行闭环调压调速控制; 3、对电机速度进行检测; 4、提供必要的保护; 5、使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 6、具有显示转速的功能; 7、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主要设计方法或技术路线: 本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压调速系统,采用三相交流电源经反相并联的三组晶闸管加到交流电动机的定子上,利用相位控制改变加在定子绕组的电压幅值,在转速反馈控制下实现对电机的调速。设计的基于STC89C52单片机微机控制器,完成数字触发、数字测速、数字调节任务。

完成本课题应具备的环境(软件、硬件): 1、软件:Keil C51; 2、硬件:单片机实验板一块、交流电机一台、PC机一台。 各阶段任务安排: 2015.12-2015.1重点学习单片机的基本机构和编程语言; 2016.1-2016.2了解交流电机运行原理及调压调速原理。单片机编程软件(Keil C51)的学习; 2016.2-2016.3查阅资料,确定论文的结构,撰写论文初稿; 2016.3-2016.3.15对初稿进一步修改; 2016.3.15-2016.3.25调速系统联机运行及调试,制作预答辩PPT,为其做好一切准备。 主要参考资料: [1]丁斗章.变频调速技术与系统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顾绳谷.电机及拖动基础(上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宋浩,田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