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小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小策略

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还没有完全结束,授课教师就会迫不及待地说:“OK, sit down please.”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只能奉命坐下,脸上却是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我采取的策略是“Give me the sign to end”. 案例展示

在讲“where is it”句型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先让学生看一个flash,然后回答问题。有一只小狗Tobi藏在了一个盒子里,而这个盒子被盖在了“rug”的下面,flash中出现的正确答案是“It’s under the rug”(这也是我预设的答案)。但当我叫起一个手举得非常高的学生回答时,他的答案是“It’s in the box.”当时我有些失望,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我还是微笑着冲他点点头让他坐下了。我又接着提问,直到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才算解决完毕。课下,那个说“It’s in the box”的学生对我说:“老师,刚才我还没说完您就让我坐下了。其实我后面就要说‘And it’s under the rug.”听了他的话,我婉转地反问道:“那你当时为什么不提醒我?这样吧,如果以后你回答完了问题就做一个‘OK’的手势给我,这样我就知道你回答完毕了。”没想到就是随口说的一句话,在我日后的教学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个手势,不仅可以让我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回答,也给了我尊重学生以及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实践反思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带头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不能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轻易打断他们的发言。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程,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这不仅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尊重,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徐海燕)

手指演出

小策略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故事,即让学生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这种方法虽然很好,但是经常使用,学生多少会产生一些厌倦情绪。这个时候,我采用的小策略是“手指演出”。“手指演出”,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进行角色扮演的策略,这种游戏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一经运用他们会很感兴趣。

案例展示

在讲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故事时,我带着学生整体感知了全篇故事的大意,对个别重、难点单词进行了处理,又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听录音跟读故事,小组合作读故事等。然后,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给学生示范用自己的手指来讲故事:首先,要确定每个手指的角色,我用左手大拇指来代表Bobby,左手食指代表贪婪的Wolf,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代表两只小兔子,右手食指代表Ken,右手小指代表Ann。角色分配完毕,那么现在让我将手指活动起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轮到哪个角色说话的时候,相应的手指就要动一动,说明它们在说话。好,现在手指角色扮演开始!我先示范了一遍,用我的手指给学生们讲了一遍故事,他们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之后我鼓励学生也动动自己的手指,用自己的手指演戏、讲故事。教室里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开始兴奋地掰着他们的手指,为自己的手指分配着角色,然后听自己的手指讲故事,又给其他同学讲故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表演得也非常投入,观看的学生也看得很认真。

实践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活动的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性和创新性。学生对于全班齐读、角色扮演这些活动已经很熟悉了,多少会觉得乏味。本着创新的原则,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指来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求新、求异心理,而且让学生运用多个身体部位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冷处理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做出意外的言行,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该怎么处理呢?我采取的小策略是“冷处理”,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冷处理”,就是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有时不要急于处理,避免师生冲突,课下查访,了解背后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案例展示

在我任教的班中,有一个叫小虎的男孩,他在课堂上有时会故意出怪声或答非所问,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常常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一次英语课上,他又故技重演,我这次没有像以往那样批评他,而是课后把他请到办公室与他做了一次谈话。因为我平时也常向班主任老师和其他老师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对小虎的课堂表观也略知一二,并知道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于是,我温和地对他说:“老师其实了解你的心思,你那么做就是想让同学和老师关注你,想让大家关心你,是吗?”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听完这句话竟然流下了眼泪,哭了起来。我接着说:“你爸爸一个人抚养你不容易,你看你的衣服这么脏了,你可以脱下来自己洗洗呀,穿的干净些,同学们就会更愿意接近你。另外,上课好好遵守纪律,你会的时候就积极举手,我会叫你的,大家看你变聪明了,就会更喜欢你的。以往你那么做,他们只是在笑话你,明白吗?”他一直没有说什么,只是边哭边点头……从此以后,他在我课上的表现有了明显改观。

实践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人都是有感情、有理想的,人的言行都是由心思支配的,要想改善一个人的言行,就要先了解他的心思。教师真正了解了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齐卫红)

求同存异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每位学生都积极踊跃地举手,都想回答问题展示自己,但是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呢?我采取的小策略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就是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不急于让某个学生先来回答,而是让全班学生起立,老师请一个学生先来回答,然后告诉全班学生,如果你的答案和这位同学一致请坐下,不同意见的继续站着,这样老师就知道了哪些学生的答案不同,然后再找学生继续回答这个问题,直到所有的学生都坐下。

案例展示

在一次英语课上,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学完“animals”这一话题词汇时,我问学生:“What kind of animals do you like?”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举手,都想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时我就有些为难了:如果叫一部分学生回答,那另外一部分学生就会很失望,刚刚激起的兴趣可能就会烟消云散;如果给每个人一次发言的机会,势必会出现很多重复的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同时也会导致时间不够,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这时我看到很多学生急切地想回答问题,都已经站了起来,我受到了启发,于是我发出了指令:“All the students stand up, please.”我指了其中一名学生来回答,他说:“I like dogs.”回答完毕后,我示意他坐下。这时我对全班同学说:“If you like dogs too, please say it again and then s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