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装备制造业现状、优势、问题与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 本文在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义、环境、趋势、存在问题和促进对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发展文献综述一、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和分类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没有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分类,主要是8分类法、7分类法和6分类法。

8分类法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

7分类法不包括武器装备制造业。

6分类法不包括武器装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

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和意义装备制造业,是技术的载体和转化的媒体,是“手段性”基础产业,其产品是各行业的生产装备,是基础的基础。

它的特点主要是: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必然选择,装备工业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

而忽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会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网《李守仁委员:制定专项计划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具体总结了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装备制造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装备制造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的相关总结也大体如此。

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1.国际环境《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西安这座城PPT课件(2024)

西安这座城PPT课件(2024)
自然资源
西安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森林、草地 等生态资源。
利用现状
目前,西安的自然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但仍存在一些浪费和破坏现 象。
2024/1/28
11
生态环境保护举措
生态保护政策
西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政 策,如《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等,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
民俗文化资源
3
西安地区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如陕西话、秦腔 、皮影戏等,为游客展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
2024/1/28
19
旅游线路规划和景点推荐
01
02
03
经典线路
推荐游客参观兵马俑、大 雁塔、古城墙等西安标志 性景点,感受古都的历史 文化气息。
2024/1/28
自然风光线路
组织游客前往华山、太白 山等自然风景区,领略大 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清新空 气。
西安这座城PPT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西安历史与文化 • 西安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 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优势 •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 • 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 教育科技事业成就及挑战
2
01
西安历史与文化
2024/1/28
3
西安历史沿革
西安的起源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西安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 就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民俗文化线路
引导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 民俗文化,如观看秦腔表 演、学习制作皮影戏等。
20
旅游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4/1/28
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01
近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旅游产业

解决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策

解决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策

解决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策一、问题背景及现状分析传统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传统制造业的创新滞后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不够、产品创新缺失、管理创新欠缺等方面。

这些问题使得传统制造业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技术创新方面,传统制造业多数企业依然停留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

这导致了产品质量低下、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大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低成本的需求。

其次,在产品创新方面,传统制造业普遍存在着单一产品结构、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很多企业没有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缺乏与市场接轨和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创新意识。

因此,无法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也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另外,在管理创新方面,传统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如僵化的层级管理、缺乏激励机制等。

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提升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对策为解决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有深度合作关系,加强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此外,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2.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重视员工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激发员工参与到产品研发和设计中来。

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同时,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合作,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共同体的建立。

3. 注重市场分析和消费者需求加强对市场趋势的研究和预测,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随时调整产品开发和生产策略。

引入先进的市场调研方法和工具,构建高效的营销网络,推动企业在产品设计、包装和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创新。

4. 推动管理创新与人才培养鼓励企业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灵活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弹性工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工作效率。

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

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

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郑权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摘要:机械工业是一个国家装备技术的重要标志,本文对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机械维修的对策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机械维修;现状分析;对策研究Abstract: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is a national equipment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symbol of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maintenance in detail, the mechanical maintenance countermeasures to do a simple introduction.Keywords: mechanical maintenanc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study 中图分类号:TF5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 引言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工业兼负着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责任,也以提供装备技术为己任。

国家的工程机械维修水平代表着工业现代化的程度。

工程机械在工程建设当中处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提高建设质量、工程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其脚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若干年中,我国工程机械维修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各个工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装备制造业当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并且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

本文对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我国的机械维修市场,以期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当中,给予机械维修高度的重视,力求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我国主要纺纱器材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主要纺纱器材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主要纺纱器材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秋黎凤【摘要】对针布、胶辊胶圈、空气捻接器、钢丝圈、纱管等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纺纱器材创新发展的成果和应用,并针对性地探讨了国产纺纱器材专件发展的策略.指出:纺纱器材研发涉及不同学科,工艺复杂,工艺技术要求精细;国内先进制造企业产品体现了我国纺纱器材最新研发水平,具有原创技术,产品适应性强,紧跟主机发展;纺纱器材要做精做优,需要全行业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大胆创新,从全方位提升纺纱器材的品质,提升产品精度和可靠性;加强标准引领,适应主机五化水平提升的要求.%The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ypical spinning machinery accessories including card clothing, rubber roller and apron, air splicer, ring traveler and bobbin as well as reed, heald frame, temple roller and ribbon for shuttle-less looms; introduced some innovative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spinning machinery accessories and expounded th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local-made textile machinery accessories in China. It then pointed out that the R&D of Spinning machinery accessories is related to multiple disciplines, th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the technology very sophisticated; the products of leading Chinese manufacturers can reflect the latest R&D level of China's spinning machinery accessories industry, they are based on original technology, have good adaptability and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in machines; to make fine and excellent spinning machinery accessorie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entire industry to strengthe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blaze new trai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pinningmachinery accessori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enhance the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guiding role of standards, so a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automation, continuation, digital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 levels of main machines.【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纺纱器材;可靠性;适应性;标准体系;自动化【作者】秋黎凤【作者单位】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3纺织器材是与纱和布直接接触的工艺件,属纺织工业装备行业,纺织装备由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及专件组成。

广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许孝岩(1995-),男,汉族,山东德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人口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㊂广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许孝岩(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摘㊀要: 十三五 时期,广西按照 强龙头㊁补链条㊁聚集群 的工作思路,以实现装备制造业总量扩大和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主线,以工业生产要素整合提升为重点,初步形成一批装备制造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成为支撑和拉动广西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㊂但是,作为后发工业化地区,广西装备制造业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创业阶段,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依然显著,存在着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㊁高端产业比重小㊁缺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 专㊁精㊁特㊁新 的小企业等突出短板㊂在此背景下,客观认识广西装备制造业现状与问题,着力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以创新驱动为先导,强化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㊁提质增效,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㊂关键词:装备制造业;集群效应;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0.0020㊀引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㊁强国之基㊂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进程的核心切入点㊂装备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 脊梁 ,其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产业关联度高㊁创新要素密集㊁发展前景广阔,是各行业产业升级㊁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保障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压舱石㊂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㊁迈向中高端的核心产业㊂ 十三五 时期,广西按照 强龙头㊁补链条㊁聚集群 的工作思路,以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一批装备制造业集群㊂目前,广西装备制造业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产业规模迅速增长,结构趋向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㊂2020年,全区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4.4亿元,实现利润15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3.8%㊁15.3%,成为支撑和拉动广西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㊂但是,作为后发工业化地区,广西装备制造业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创业阶段,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依然显著,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较弱,存在着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㊁高端产业比重小㊁缺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 专㊁精㊁特㊁新 的小企业㊁关键零部件和高档工作母机依赖外部输入等突出短板㊂在此背景下,客观认识广西装备制造业现状与问题㊁找到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㊂1㊀广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1.1㊀总体规模与结构特征2020年,广西装备制造业共有1328家企业单位数,占全区工业企业数的18.7%(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参见表1)㊂表1㊀2020年广西装备制造业及分行业的基本情况指标名称企业数(家)资产总计占全区比重主营收入占全区比重利润总额占全区比重装备制造业132820.17%23.83%15.33%金属制品业2060.83% 1.21%0.54%通用设备制造业107 1.79% 1.85% 1.96%专用设备制造业163 3.02% 2.06% 2.89%汽车制造业3508.14%9.80% 3.16%铁路㊁船舶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590.37%0.35%0.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96 1.51% 1.70% 1.59%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2 4.42% 6.76% 4.64%仪器仪表制造业250.1%0.09%0.16%㊀㊀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21“㊂㊃4㊃㊀㊀ 十三五 时期,广西工业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迈进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稳增长阶段㊂2016-2020年,广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平均为5.62%,其中,2016-2018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相对迅速,增加值增速平均为17.57%,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平均为7.97%㊂汽车㊁机械㊁高端金属新材料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智能装备制造如新能源汽车㊁智能电视㊁智能手机㊁光电器件等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㊂受疫情影响,装备制造业近两年发展相对滞缓,呈现结构性分化㊂202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6.9%,其中,金属制品㊁通用设备㊁运输设备㊁电气机械㊁仪器仪表行业分别增长2.1%㊁6.5%㊁35.5%㊁7.7%㊁4.1%,保持增长态势㊂专用设备㊁汽车制造业比2019年下降5.7%㊁13.5%㊂2㊀广西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短板2.1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当前,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新整合,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㊁本地化调整导致的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更多不稳定㊁不确定性因素㊂广西传统生产要素支撑作用弱化和创新优势不明显,与周边国家和中西部地区在产业中低端领域竞争愈加激烈,转型升级㊁爬坡过坎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剧㊂毋庸置疑,工业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广西最大的短板,规模小㊁创新能力不足㊁要素组合方式粗放是最大的制约㊂2.2㊀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制造业产业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㊂目前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制造业如通用设备制造业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广西工业增加值比重较高㊂2020年,装备制造业8个细分行业中,传统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和占比分别为64.1%和47.7%,而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和占比分别为35.9%和42.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29.5%的营业收入占比实现47.5%的利润总和占比,反映出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仍是目前发展制造业的短板㊂从数据来看,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中偏重于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营业收入高但利润占比较少,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优化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㊂2.3㊀研发投入滞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机构较少,缺乏高质量研发人才㊂一是R&D经费投入总量少,投入强度低㊂2020年,广西装备制造业R&D经费虽比2016年增长35%,但年增长率仅有6.19%,增速较低不高,研发投入强度明显不足;投入强度(0.28%)虽然比2016年提高了0.08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全国2.40%的平均水平㊂同时企业R&D投入强度低,使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受到限制㊂二是缺乏研发人才㊂研发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便是其中的钥匙,是能够打开企业研发技术盒子的关键点,对企业研发实力的高低有重要影响㊂2018年R&D人员占从业人员平均数比重仅为2.3%,缺乏专业研发人员㊂三是缺乏企业与人才对接平台,企业与人才的对接是市场的需求转变为市场需求的重要一部分,装备制造业更是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互联通,打通科研机构㊁科研人才和企业之间的堵点,真正实现市场的需求就是企业供给的㊂3㊀广西装备制造业优化发展对策3.1㊀聚力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成分,是保障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基础㊂一是着力强龙头补链条,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促进装备制造要素加快向专业化园区集聚,培育一批能够与国内市场竞争或国际尖端企业相抗衡的产业核心主体㊂强链㊁补链㊁延链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相结合,推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㊂二是聚力拉伸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聚力拓展汽车制造㊁电子智能设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度高㊁创新牵引力强的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水平㊂乘用车㊁商用车㊁改装车向全产业链转型,促进广西柳州汽车城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建设面向东盟的南方汽车出口制造基地㊂3.2㊀加快发展新兴高端装备,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创新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能,是引导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切入点㊂其一,以上汽通用五菱㊁东风柳汽㊁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为依托,以节能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纯电动乘用车及载货车,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化㊁共享化发展,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㊁品牌影响力;其二,以集成电路㊁通信设备㊁工业操作系统及设备㊁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声学光学㊁新型显示㊁智能终端㊁网络通信设备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南宁㊁北海㊁桂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其三,加快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向以中低端为主转型为以中高端高新装备制造业为主,加快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向市场需求对接,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转移装备制造业产业链㊂3.3㊀聚力创新驱动,坚持 四新 发展方向在不确定性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善于从危机和挑战中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㊁新业态㊁新技术㊁㊃5㊃作者简介:时尉(1988-),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学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健康养老;钱芝网(1964-),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健康医学院规划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健康养老;施毓凤(1977-),女,汉族,福建福州人,博士,副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健康养老(通讯作者)㊂新产品,把握广西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新机遇㊂首先,依据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的积极融合,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模式;其次,整合资源,融入工业互联网新模式,降低成本,推动装备制造业融入工业互联网的新业态㊂再者,开发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融入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突破卡脖子技术,对国家重点需要的装备技术进行攻关;最后,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自主创新示范企业,支持对产业具有带动和引领的企业整合区域内资源,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联合创新,实施重大技术攻关㊂参考文献[1]吕永权.论推动广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16(05):1-7.[2]尚毛毛,刘朋,陈智霖,等.对当前广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的初步探析[J ].市场论坛,2018,(02):42-45.[3]钞小静,刘璐,孙艺鸣,等.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发展路径[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36(06):94-103.[4]和军.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与比较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12,(08):83-87.[5]梁麒.广西大型制造业企业发展走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以2016 2020年广西制造业企业50强为例[J ].市场论坛,2020,(12):23-27.[6]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工业发展报告[R ].广西人民出版社.2020,(04):1-258.[7]林桂军,何武.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升级趋势[J ].国际贸易问题,2015,(04):3-15.上海 时间银行 养老模式试点现状㊁问题与对策建议时㊀尉㊀钱芝网㊀施毓凤(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200000)摘㊀要: 时间银行 是对社会养老资源的探索和整合,是一种共享理念下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能够促使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缓解政府对养老问题压力,畅行互助共享的理念,减轻多方主体压力㊂论文对上海市探索试点 时间银行 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试点区的一些经验做法,分析了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㊂关键词:时间银行;标准体系;兑换制度;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0.003㊀㊀ 时间银行 是指低龄老年人和其他志愿者将参与养老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 时间银行 ,当自己年老需要时可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的一种新型互助性养老模式㊂这一养老服务模式能够对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有效补充,缓解养老护理员的不足,帮助低龄老年人和其他志愿者实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养老压力㊂为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市民政局于2019年开展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 项目试点工作,先期在上海市的虹口㊁长宁㊁徐汇㊁普陀㊁杨浦五个区开展试点㊂1㊀试点现状1.1㊀制定了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 工作指引2019年7月,上海市民政局制订了‘关于在虹口区㊁长宁区开展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 项目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虹口㊁长宁两区开展 时间银行 试点;2020年,市民政局出台‘关于扩大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 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扩大至徐汇㊁长宁㊁普陀㊁虹口㊁杨浦五区㊂试点区也根据市民政局的要求,制订了本区试点方案,分别选取条件成熟的街道进行试点㊂1.2㊀开发试运行了上海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系统(微信小程序)上海养老时间银行 信息系统(微信小程序)是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搭建,作为全市 时间银行 的统一平台,形成全市统一的 时间银行 数据库,确保规范精准㊂小程序功能包括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注册认证㊁服务对象代理㊁需求发布及审核㊁服务签到签退㊁时间记录存储及转移㊁服务情况反馈等㊂㊃6㊃。

广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吴翔;卢志平;李明【摘要】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区域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对先进制造业进行布局.本文从先进制造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内部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广西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对广西先进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6(015)012【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产业优势【作者】吴翔;卢志平;李明【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制造业企业逐渐衰落,先进制造业应运而生[1]。

先进制造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支持和引导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

2010年,我国工信部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提升产品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政府也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另外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也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广西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广西工业化进程加速,使得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空间和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制造业企业逐渐衰落,先进制造业应运而生[1]。

先进制造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支持和引导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

2010年,我国工信部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提升产品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政府也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7大类 行 业 。2 0 0 6年 , 省 共 有 装 备 制 造 企 业 1 4万 家 , 全 . 5 占规 模 以上 工 业 ( 下 简 称 规 上 工 业 ) 业 总 数 的 3 .%; 以 企 68 拥有资产总额 72 . 8 4o 元 , 比增 长 2 . , 规 上 工 业 4亿 同 1% 占 2 比 重 上 升 至 3 . ;拥 有 从 业 人 员 2 71 3% 3 5 .6万 人 ,增 长 8 %, . 6 占规 上 工 业 比重 升 至 3 .% 。2 0 6 9 0 6年 , 江 省 装 备 浙
Z HU Yo — n u mi g
( hj n oao a C lg f C m ec ,H n zo 1 0 3 C i ) Zei g V ct nl oee o o m re agh u 30 5 ,hn a i l a
Ab ta t sr c :EMI b ig al i o tn i a f t e n t n c n my d v lp n MI i t e s ae i on n b idn en l mp r t p l r o h ai a e o o , e eo i E s h t tg c p i t i uli a l ol g r g
家安全 的战略性产业 , 其发展 水平直接决定 着国 民经 济 中
其 它 产 业 的质 量 、 益 和 竞 争 力 。 对 于 调 整 和 优 化 产 业 结 效
构、 提高产业层次 和国际竞 争力 , 缓解 资源要 素制 约 、 实现 经济可 持续发展 , 都具有 十分重要 意义 。2 0 0 7年 4月 , 浙 江 省委 、 省政府 制定并下 发 了《 于加快发 展装 备制 造业 关 的若干意见 》 明确提 出到 2 2 , 0 0年 , 浙江要 成 为 国家重要 的装备制造 业基地 , 因此 , 立足于 浙江装 备制造 业 发展 的 现状 ,系统地分析 发展过 程 中存 在的 问题并 提 出发展 策 略, 对浙江省装 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十分必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i斋陕西装备制造业现状◆优势~问题与策略分析·李雪茹白少君西安外国语大学基金项目:本文是李雪茹副教授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陕西省制造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JK05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奏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与实力的体现。本文以陕西十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陕西装备制业的现状,并以航空产业和能源化工产业为例,分析其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为陕西制造业的振兴提出可行的对策。[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现状优势问题策略

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体现.陕西省企业调查队近期对西安.宝鸡两市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调查显示,经过近几年的更新改造投资.全省装备工业生产设备与技术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为全省装备工业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成为陕西省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为提升全省工业实力,提高全省工业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国家制造业基地的意见》《陕政发[2006138号》,2008年陕西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重新确定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它们分别是:“航空产业集群、航天产业集群、输配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台金煤炭重型装备产业集群,工程机械行业集群、通信设备与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石油装备产业集群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化装备产业集群“以上十大产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一.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在2006年的基础上.陕西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7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效益大幅提高。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3.66亿元.同比增长3472%.实现利润6810亿元.同比增长55.75%.占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29%,提高到1015%.提高18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2.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21456亿元.同比增长448%。4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汉川机床技术改造.中;台陕压大型薄板冷热连轧等12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陕重汽重型商用车.西开股份超高压开关设备产业化、陕鼓集团能量回收装置产业化、中钢西重易地搬迁改造等28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3.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壮大.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07年.陕汽集团.西电公司.西飞集团销售收入相继突破100亿元.陕鼓、法士特等一批企业集团地发展迅猛.目前.陕鼓集团承债式兼并重组西仪.西锅框架协议已签署.陕汽集团重组陕西汉江汽车,西电公司整合省内输配电企业等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延长石油.潍柴动力已分别向陕汽注资4亿元:西电公司.陕鼓动28l力上市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募投项目均已完成备案。200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月~5月.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106亿元.同比增长279%:完成投资7959亿元,同比增长188%。1月~4月实现利税2730亿元.同比增长36.7%。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陕

汽重型商用车累计完成投资147亿元.车架工厂主要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中压线部分设备已安装到位:中钢西重易地搬迁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主要设备已订货.部分设备已安装.预计年底可实现试运行。技术创新成果显著.西飞研制三年的国产新型涡桨支线新舟600飞机总装下线并开始进入批量交付阶段.西安华兴电炉与上重研制成功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100t高阻抗电弧炉.西电集团和瑞士ABB公司联合开发.合作生产的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的输电设备一110万伏H—GIS开关设备研制生产成功并实现发运。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优势陕西省地理位置处在全国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高校.科研、院所数全国排在第三位,新中国建立后.在陕西省布局了众多大型建设项目.拥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在十大产业中.航空航天产业优势最明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潜力最大.下面以这两个行业为代表分析全省装备制业的优势。1.航空产业优势经过50年的建设和积累.我省已形成集大中型飞机研发、制造.试验.试飞鉴定、产品支援和教学为一体.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两大整机生产企业为龙头的航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陕西航空工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门类较全.拥用多个全国独有的基它地方近期内难以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航空产业基础雄厚,二是飞机总体设计能力强:三是整机制造能力强;四是协作配套能力强.五是人力资源丰富:六是国际合作经验丰富:七是建设环境好,八是大型飞机研制基础好。2.能源化工产业优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西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大量的煤、油.气.电.化工和新能源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满足其需要.这为陕西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万方数据产业经i斋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包括延安.榆林.两市。近年来,基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项基础配套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重大转化项目进程不断加快.配套产业逐渐起步,能源化工产业以外的其它产业发展得到有效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基地煤炭.电力.油气、化工四大产业大项目的实施.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迎来难得发展的机遇。延安市装备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姚店工业新区。该园区以宝石机、宝石钢管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石油机械加工业及技术服务等产业,2004年筹备建设.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吸纳了一批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企业入区.新区已步人~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另外,陕汽集团、延长油田,石油机械厂,延安石油机械厂等13户企业已全面开工建设。榆林市以榆林经济开发区能化装备制造园为重点,拟以煤炭开采洗选设备.能化装备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位于开发区南部工业园区内,一期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配套的水,电.路.通信.气.暖等基础设施全部建成。煤科总院.德国DBT.兖矿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汽集团.西安煤矿机械厂等多家国内知名能化装备制造企业已确定入区投资办厂。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有(1)煤炭机械制造项目:(2)宝钛化工装备制造项目,(3)煤矿机械制造项目:(4)大洋——oHE新科技开发公司矿业制造项目。三.陕西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往往演变成劣势.比如.陕西省的航空产业在计划经济中建立起来,显示了强大的优势和雄厚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其体制也容易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如果说航空产业存在的问题代表了陕西装备制造业的过去和现在.那么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则更能说明陕西装备制造业的未来.下面依然以这两个行业为例分析陕西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航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的航空产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我省航空工业仍然存在布局分散.条块分割、体制僵化等问题.不利于航空产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二是我省航空产业的市场运行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不强.不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三是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国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端仍然存在.不利于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全面展开的发展环境。四是航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与作为重点战略产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五是现有航空工业分别分布于西安.汉中、宝鸡等地,存在282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制约着产业集群的发展。2.能源化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园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尚在起步建设阶段延安和榆林市政府正在全力推进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工作.并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由于产业园区尚处在规划建设阶段.一大批重大项目还处在前期准备阶段,配套的下游协作项目近期也难以实质性启动.能源化工装备产业集群实际上尚未真正形成。同时,发展产业集群所必需的金融.信息.物流、技术.法律等中介服务体系还未建立.配套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也未形成,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亟待健全。二是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还需进一步延伸。目前.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产业的各类产品主要是为石油工业配套的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抽油管以及煤炭开采洗选设备等,产品雷同.互补性差.难以形成相互配套.补充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生产工艺多为对外来半成品的再加工.科技含量较低.难以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发展后劲乏力。三是装备制造业人才匮乏。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非常突出.许多关健性人才必须通过高薪从外引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化装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盐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目前.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主要以油气钻采输送设备制造和煤炭开采洗选设备制造企业为主.大型石化非标准设备依靠外地生产加工.此类产品的长途运输是基地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着石油化工.煤化工项目的建设进程.急需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盐化工装备制造企业,承担大型成套加工装置生产和改造修理任务。四.振兴陕西制造业策略陕西应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以实施项目为第一抓手.做大做强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构建若干产业集群,引领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使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1.抓好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的实施”十~五“期间.我省规划了100个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是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是实现装备制造业振兴目标的有力保障。我们要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大对前期工作的投入.落实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开工。同时要加强协调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在争取国家及省上专项资金支持.税费优惠.融资筹资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2促进装备制造业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壮大2009年要在陕汽集团.西电公司.西飞公司率先突破百亿元的基础上.彩虹集团.法士特集团.比亚迪汽车达到70亿元,陕鼓集团.豢川机床工具集团,宝鸡石油机械.电子信息集团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