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知识点

西方史学史知识点第一章知识点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2.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 修昔底德三、简答题1.西方史学史分期、四个发展阶段2.西方史学史主线索:五次转折3.希罗多德的史学贡献。
4.《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特点。
5.色诺芬在古希腊史学上的地位四、论述题1.评价历史学家希罗多德2.评价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第二章知识点一、填空题1. 古罗马史学双擘是()和()。
二、名词解释:1.古典史学三、简答题:1. 《高卢战记》的史学成就2. 塔西陀的史学思想3. 评价波里比阿4. 阿庇安《罗马史》史学价值四、论述题1. 评价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及其史著2. 论述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第三章知识点一、填空题1. 比昂多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首次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
2. 教会史学中第一位重要的编年史家是(阿非利加那)。
著有(《编年史》)3. (攸西比乌斯)(约263――339)是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故有(教会史学之父)的美誉。
他的《编年史》、《教会史》完善了线性时间观,将他所知的“历史”分为“神圣的历史”(包括犹太人、基督教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的历史),按统一的编年结构分别加以记载,由此开创了基督教写史的传统。
4. 法国第一位典型的历史学家是图尔主教格雷戈里(539-594)——“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历史》(即《法兰克人史》)5. 法兰克史家尼特哈德(795-844?)唯一不是教士的史学家,著作《历史》记载了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6. 英国历史之父——比德(672-735)著作《英吉利教会史》“主的生年”(Anno Domini,简写为A.D.)以B.C.表示公元前( Before Christ 的缩写)7. “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鄂图(1114-1158?)。
所著《编年史》又称《双城史》世界历史的眼光。
8. 中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世界第一奇书”——《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
2011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大纲)一、西方史学的发展阶段古典史学(至公元5世纪)中世纪史学(公元5世纪至14世纪初基督教数学)近代史学(14世纪至19世纪)现代史学(20世纪以来)二、希腊史学的创立——从荷马到希罗多德希腊史学的童年希罗多德与《历史》或称《希波战争史》(约484BC—425BC)称为“历史之父”1、《历史》的内容《历史》的特点:体例上,创立了历史叙述体题材上,范围广泛政治观上,崇尚民主、崇尚雅典在历史方法上,初步具备了历史批判方法在历史观上,重视历史的道德教育作用在描写方法上,文笔生动2、希罗多德的局限性有浓厚的宗教迷信与天命论思想过分地热衷遗闻趣事,书的内容显得庞杂政治立场有时也使他偏离事实由于他的历史批判方法不完备,有时他也听信一些不真实的传闻三、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前396)《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内容:修昔底德的历史思想1、同希罗多德不同,他不把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归之于偶然性和神,而试图揭示历史发展的真正因果关系2、他认为历史的作用就是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让人们去借鉴3、他重视经济因素和人的作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修昔底德的修史方法1、求实的精神、理智的批判态度2、发明了倒推法3、他把碑铭和文物引入历史研究修昔底德的局限性1、他的著作大量充斥演说词,大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2、纪年方法不准确3、取材过于狭隘四、古希腊晚期和希腊化时代的史学1、色诺芬的史学成就:古希腊史学的本质特征是对历史真实的追求。
恢复过去人们活动的真相,发现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优秀的古希腊史家力求达到的目标,而且是评判他人史学著作质量的首要标准。
同时,古希腊将历史的研究范围从神拉回到了人,这对后世的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2、色诺芬的历史著作:《远征记》、《希腊史》对色诺芬史学成就的评价古代:近现代:①、他没有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②、他的思想浅显,不能探求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色诺芬的史学特点和贡献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历史叙述的技巧②扩充了历史著作的记述范围。
西方史学史复习思考

西方史学史试题库〔古代、近代局部〕一、名词解释:1、?历史?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其容丰富,非常生动地表达了西亚、北非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
由此,希罗多德被认为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历史?也就成为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
2、哥丁根学派因改派的代表人物都在德国哥丁根大学执教而得名,大体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史学史上,可以说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主要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人。
由于哥丁根学派的史学实践,改变了德意志史学的落后状态,为19世纪德国史坛和其他国家造就了大批历史学专业人才。
并成为18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史学向19世纪浪漫主义史学转变的一座桥梁。
在历史方法上,他们注重原始史料的搜集辨析,反对抽象思维,倡导专题研究与分工合作,重视历史辅助学科,使德国历史学专业化、科学化,为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根底。
哥丁根学派在近代西方史学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3、吉本爱德华·吉本,1737—1794年,不仅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也是启蒙时代西方史家的出色代表。
吉本的传世名著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视野宽广,本书上起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讫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轫,其间跨越了1300多余年,围普及古代世界的三,容极其丰富。
吉本历史观中最突出的即表达时代特点的大胆的批判精神。
他除了对基督教的传统教义、信条教规等持批判态度,还对君主专制做过批判。
吉本在西方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继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马基雅维里等史学家之后西方史学界又一出色代表。
他的非凡史才和鸿篇巨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塔西陀〔约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开展了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历史》一书的评价1、在西方史学史上开创了历史叙述体的先河;2、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3、为后世树立了客观求实治史的榜样;4、重视道德垂训,崇尚民主、歌颂正义,显示了历史学家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5、浓厚的宿命论、天命观色彩;6、疏于考证。
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及其史学贡献。
史学思想:①对早期史学活动进行理性总结;②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人物;③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
贡献:①首创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②首创社会文化史的编史传统;③提出求真存疑的治史方法;④写史注重平等的民族观,论述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历史;⑤治史视野比较宽广。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特点①体例上:编年与叙事相结合。
②方法上:受智者学派的影响,表现出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理性分析精神和运用修辞手法。
1/4的篇幅是演说辞。
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史学史想:在对史学的思考上,1.历史学的功用,对于修昔底德而言,历史书写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记录过去事件,更重要的是发现和阐明那些事件背后的一般性规律,以使历史能够成为现实生活的指导。
2.客观主义,修昔底德重视第一手资料,注重证据的批评,实事求是,被奉为客观主义的鼻祖,尽管他的历史书写并不是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客观真实。
在对历史的思考上,1.人本史观:修昔底德受到当时的智者学派的影响,基本上排除了天命观,肯定人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
在对人的理解上,他是用抽象的和永恒的“人性”来分析和理解历史发展。
2.对历史原因的探求,修昔底德对于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
3.经济因素重要性,修昔底德已经认识到了经济在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兴衰治乱中的作用。
史学贡献:希腊史学在修昔底德那里,形成了一个从神到人的过渡。
开创政治史、军事史模式。
1、可贵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特重视人的地位,极少出现神鬼现象,他把人类历史从神人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这是史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2019级专升本历史学专业专升本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1一、填空1、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
2、()——“史学之父”,他首创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
3、()著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二、名词解释1、塔西佗2、《上帝之城》三、简答题1、简述希罗多德的治史方法2、吉本的历史观点及其局限性四、论述题1、修昔底德对西方史学的贡献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一、填空1 荷马时代2 希罗多德3 色诺芬二名词解释1 塔西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2 《上帝之城》: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奥古斯丁著,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才完成。
该书发展并确立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反对异端学说,维护基督教神学体系,构建了神学体系的基础。
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三、简答题1、简述希罗多德的治史方法①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史料,对收集到的史料注重分析、整理、鉴别。
具有历史批判精神。
②注重收集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直接证据,使得作品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③对收集到的资料中说法矛盾、难以取舍的一一列出,让读者鉴别(这种方法被称为存疑)。
④对难以证实的史事在书中也加以说明。
2、吉本的历史观点及其局限性①肯定罗马帝国及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基督教的传播是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
③否定中世纪的历史地位,肯定中世纪的异端运动。
④认为历史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和战争。
四、论述题1 修昔底德对西方史学的贡献。
①在西方史学中,《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政治史体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集中叙述军事历史,对思想文化基本不提,因此被后人称为政治史之父。
②他使历史叙事体更加完善,作品首尾相连,完整连续,把事件的叙述与编年相结合,使得时间脉络更加准确清晰。
西方史学史复习提纲

西方史学史复习提纲希腊史学·荷马史诗Herodotus,约前484-前425年)推断赫西奥德和荷马的年代不会比他所在年代早过400年(《历史》,2.53),即前850年左右。
也有观点认为荷马的生存年代是特洛伊战争后不久。
现代学者倾向认为荷马是公元前8世纪至(或)前7世纪的人(如果存在)。
史诗本身没有提及荷马,赫西奥德也没提及荷马,甚至是所谓的荷马颂诗也未出现荷马的名字。
因此,实际上古希腊人对荷马本身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们还是接受了古希腊人的观点,认为史诗的作者是荷马。
1.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合称,不需要加书名号(单指其中一本则要),可对比“四书五经”。
2.荷马史诗的故事,是迈锡尼时代的特洛伊战争及战后的一些传说,其应该从迈锡尼时代末期就开始流传。
但是,荷马史诗本身内容繁多(《伊利亚特》15000多行,《奥德赛》12000多行),任何诗人不太可能一次性能吟诵完毕,因此估计诗人们在吟诵时多为一个个零散的故事。
3.荷马时代是无文字时期,所以荷马史诗不可能在这时期成书。
由于古典希腊文字约于公元前800年出现,而到了前七世纪,荷马史诗已经相当流行。
可以推测史诗成书时间应该在公元前八世纪后期,最迟不晚于前七世纪前期。
4.对这么多零散而无中心的故事进行加工归纳,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荷马史诗,应该是由多名编者对不同时期的多个小故事进行采集、加工、修订和串联的结果。
5.对下面内容的正确理解:A.现在学者们普遍相信“荷马史诗”作于公元前8世纪末期。
——《希腊史研究入门》,第165页。
B.那我们可以推测,史诗应当是在公元前8世纪后期、至迟不会晚于公元前7世纪前半期编订成书的。
——《荷马社会研究》,第22页。
A有个双引号,这里指的是完整的荷马史诗出现,是在前八世纪末,而不是说从八世纪末才开始创作(B的表达比较直观)。
6.荷马史诗在最早成书时,肯定存在多个版本。
西方史学史考研重点笔记

西方史学史考研重点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以西方历史学科为对象研究其发展历程,研究历史的历史。
一般来说,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和(史学方法论)等。
2、(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观念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
3、(伏尔泰)被称为近代的“文化史之父”,(傅斯年)被称为“中国的兰克”。
二、问答题:1、简述西方史学发展的历程。
答:(1)古典史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包括古希腊史学和古罗马史学两个部分。
(2)中世纪史学,这一时期的史学是神本史学,它以《圣经》为指导思想,包括基督教史学、拜占庭史学、神本主义史学和意大利城市史学。
(3)近代史学,这是进入资本主义以后的西方史学,包括: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和实证主义史学等。
(4)现代史学,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年鉴学派。
2、简述中国对西方史学史的研究状况。
答:(1)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最早开始于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这是中国人对西方史学史的最早研究。
何炳松在这一时期的贡献最大,此外还有李大钊、傅斯年和陈寅恪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2)从建国至1966年,这一时期是西方史学史研究的曲折和遭遇坎坷时期,贡献较大的有人称“南耿北齐”的耿淡如和齐思和。
(3)从1978年至今是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逐步繁荣和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翻译了不少西方名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I)古希腊史学一、填空题:1、古希腊神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论”),古希腊神话在多方面反映了整个自然界和古希腊的社会生活。
2、(赫西俄德)在其代表作(《因功农时》)中叙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经历的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它也是古希腊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诗,风格简洁朴素,清新自然。
此外,他还著有(《神谱》)一书。
(完整word版)外国史学史复习

外国史学史复习资料整理肖泽宇一、名词解释1. 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诞生于小亚富豪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
成年后因随其叔父参与推翻僭主政治的运动失败而被放逐。
曾周游列国,写出其著作《历史》。
是西方最早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也被成为“历史之父”。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叙述吕底亚、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
后半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后人用希腊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将全书分为九卷命名。
写作目的是将丰功伟绩和战争原因记录下来使之不被遗忘。
该书首创首创叙述史体裁的写作体例,视野开阔,史料丰富,所使用的文献资料包括文学作品、神谕和档案、铭文等,实事求是,不抱偏见,崇尚民主,歌颂正义,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叙述生动,引人入胜。
他开始了对历史时间因果关系的探究,首次将视野扩大到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强调历史的垂询功能,提出历史批判思想,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求真实。
但是书中的天命观念明显,过多引用神谕、梦兆等,并且存在一些具体史实的错误。
2. 修昔底德公元前5世纪出生于雅典富有的显贵家庭,少年时代受过良好教育。
曾当选是将军之一,主持色雷斯一带战事,后因被指控贻误军机、通敌之嫌,被流放。
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专门讨论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著作。
他认为这场战争的起因是雅典势力的过度增长,引起了斯巴达等其他各帮的嫉妒和恐惧。
其《战史》以资料可靠、结构严谨、思想深刻闻名。
强调历史的实用性,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的历史学家。
他全面发展了人本史观,重人事轻鬼神,相信必然性,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和洞察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真正动因,提出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原因是真正原因、其写作方法独特,演说词首开先河,叙事生动,文字优美,文情并茂,具有良好的史德,作为参加战争的将军,并没有自诩专功,对自己的错误不辩述,虽然是雅典人,但叙事过程中比较客观,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创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的传统,被称为“政治史之父”。
2、(塔西佗)在西方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物外”的客观主义写史原则,是其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
3、英国史学家(比德)在西方史学史上的贡献在于历史纪年方法的创新,把纪年的基准设定在基督诞生之年。
4、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家劳伦佐·瓦拉在史料辩伪方面做出了贡献,体现在(《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一书中。
5、美国进步学派是以(冲突)史观解释美国历史。
6、斯宾格勒作为文化形态学派的代表,其主要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
7、实证主义史学研究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确定事实,其次是(发现规律)。
8、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家汤普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9、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者是(维柯),其代表性作品为《新科学》。
10、《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是微观史学的代表性作品,其作者是意大利史家(金兹伯格)。
11、米利都人(赫克泰阿斯)是希腊第一位历史家,其主要作品为《大地环游记》、《谱系》等。
12、早期基督教史家(阿非利加那)在其《编年史》中首次比较明晰地运用线性的时间解释框架。
13、色诺芬与希罗多德及(修昔底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历史家。
14、博学时代的史学宗教性与(世俗性)共存,但更倾向于宗教性。
15、(伏尔泰)第一个创造了“历史哲学”的术语。
16、18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是(爱德华·吉本),其代表作是《罗马帝国衰亡史》。
17、大卫·休漠撰写的(《英国史》)被伏尔泰誉为“大概是迄今为止用任何一种语言写成的历史中写得最好的一部”。
18、亨利·巴克尔、古朗治、布克哈特等人是(实证主义)史学代表性人物。
19、基督教史家奥古斯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上帝之城》)。
20、《论荣耀的男子》、《论著名的妇女》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历史家(彼特拉克)的作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