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7篇)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7篇)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7篇)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篇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满满,现作如下总结:一、教师要有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新型教师成熟的标志之一。

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课程意识。

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往往以整合的理念和策略对待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教育要素,并且只要涉及课程便不再仅仅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而是从课程系统的角度来把握课程问题。

正如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Tyler,R.W.)所指出的那样,只要涉及课程问题,必然要从四个方面:教育目标、教育经验、组织方式和目标评价来回答并处理。

他认为所有的课程都涉及这四个要素方面的问题,即(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三、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创生者”,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往往与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与明确与否具有直接的关联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转变角色,实质上是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

课堂是实现教改的主阵地,要推进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篇2)时间如流水般在我们的指间划过。

短暂一周的培训结束了,在这次的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幼儿园廖老师、刘老师、蔺老师的精彩讲座。

她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加以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使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

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靠说教靠灌输就能见效的,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优良的交往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懂得道理,明辨是非,受到熏陶、受到教育。

新加坡师资培养经验对我国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师资培养经验对我国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师资培养经验对我国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新加坡的师资培养注重全面发展。

在教育理念上,新加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关注他们的品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理念也同样适用于师资培养过程中。

在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也需要重视师资的全面素质,不仅要关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情怀。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印刷包装行业发展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养。

新加坡的师资培养非常注重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创新一直是新加坡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新加坡的教师培训中也非常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这种经验也可以为我国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启示。

我们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研究和成长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足够的专业发展能力,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新加坡的师资培养注重与行业的深度合作。

在新加坡,教育机构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种深度合作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使教育和就业更好地对接。

在我国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也需要注重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使教育更贴近行业需求,更好地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新加坡的师资培养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对我国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从全面发展、注重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和与行业深度合作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师资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为印刷包装类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养,为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我们能够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高职印刷包装类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9年赴新加坡学习的培训总结

2019年赴新加坡学习的培训总结

2019年赴新加坡学习的培训总结经过学校的推荐,教育局批准,从20XX年7月7日至20XX年8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为期28天的学习培训。

此次新加坡之行,给了我很多的教益,也收获了许多以后工作中可以借鉴的新东西。

下面我就此次学习培训的做简要总结.一、在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学习我们主要的学习地点是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政府5所理工学院其中之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学府。

校区是在98年新修建的,具有代表性和艺术特色的建筑,为求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1999年的10月,南洋理工学院获得了ISO1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证书,成为新加坡第三位获得此证书的学院。

校园位于新加坡的中北部,靠近YioChuKang地铁站。

教学理念较为先进,我们在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综合学习,如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不断采用创意教学法等。

通过学习,我认为,其以下方面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1、应用创意教学的框架。

创建MUDD(Memory记忆、Understanding明白、Desire渴望、Doing做)的学习模式,使教学有趣而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体操作方面,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的低谷阶段通过SHAPE(Stories故事、Humor幽默、Activities活动、PresentationStyle表现方式、Examples案例)的创意教学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某些课堂适合某一些方法,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2、普遍采用E-教学。

南洋理工学院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用课件投影仪等,各位教师也把自己的课程放到网上,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或答疑等,新加坡的学生学习条件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自己就拥有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在学校休闲区、家里、公园里都可以学习。

新加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及其启示

新加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及其启示
1973年4月1日教育学院instituteofeducationie从教师培训学院1丫rc独立出来除了向未取得学历的申请者提供2年的全日制教育认证课程还向取得文凭的申请者提供l该文为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小学教师专业培训需求的实证研究2017一jsjylx一015的阶段性成果
· 1l8·
关 键 词 新 加 坡 教 师 专 业发 展 管 理 制度
教育 大计 ,教 师为 本 。有 好 的教师 ,才有好 的教 育I 1。 自上世 纪 80年代 开始 ,我 国先后颁 布 了《中小 学职称制度条例》(1986)、《教师法》(1993)、《教 师 资格 条 例 》(2000)、《深化 中小 学教 师 职称 制 度 改革 试 点 指 导 意 见 》(2009)等 ,对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相 关 方 面进 行 了明确 规定 。2010年颁 布 的《国家 中长 期 教 育 改 革 规 划 纲要 》中进 一 步 强 调 :要 健 全 教 师 管 理制 度 ,优 化 队伍 结 构 ,提 高 教 师 专业 水 平 和教 学 能力。2012年教育部印发实施 的《中小学教师专业 标准》为构建 与国际接轨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建 设 一 支 高素 质专 业 化教 师 队伍 提供 了标 尺 和准 则 。 但 不可 否认 ,目前 我 国基 础教 育教 师 的专 业 发展 水 平还 处 于起 步 阶段 ,存 在诸 多 问题 。而 针对 类 似 问 题 ,世 界 各 国为 确保 教师 队伍 稳 定 和素 质 的提 高 , 已积 累了不 少成功 经验 可供借 鉴 。
在 各 国教 师管 理 的成 功 案例 中 ,新 加 坡 的做 法 有 其 独 到之处 。为 提高 教师 质量 ,新 加 坡 多年 来 实 践 了多种 因地 制 宜且 行 之有 效 的措 施 ,如 实行 教 师 的学 历 与非 学 历 教 育 ,扩 大 教 师 的来 源 ,使 得 有 志 于从 事 教师 职业 的 公 民都有 机 会成 为 教 育工 作 者 ; 灵 活 多样 的教 师 晋 升 制 度 ,丰 富 了教 师 岗位 的选 择 ,为那些拥有不同理想和抱负的教师提供宽阔的 发展平 台等 。不 断创新 的教 师教育 与 随之而来 的教 育 质量 提 升 ,为新 加坡 社会 经 济发 展 提 供 了源 源不 断 的动力 。本文 通过剖 析 总结新 加坡教 师管 理 的成 功 经验 和 典 型做法 ,为我 国教 师 管理 的发 展提 供 有

新加坡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加坡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加坡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有效性作者:孙丽娟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03期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素养、特征与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了,因素和变量也从学校内部扩展到学校外,从微观延伸到宏观。

近年来,中国有学者对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专门作了研究,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课堂有效率是教学有效率的特例,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而影响课堂有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又是决定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教师专业发展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在尊重同行借鉴他人经验中完善自己;在投身教育实践中超越自己;在教学相长中发展自己而形成的。

教师专业发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师德水平的提升;(2)教育观念的更新;(3)教学能力的增强;(4)教学行为的改善;(5)教学经验的积累;(6)教育智慧的生成;(7)自主意识的觉醒;(8)教育幸福的体验;(9)生命价值的实现等。

本文主要介绍新加坡如何提高课堂有效率的因素——教师专业素质,即如何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新加坡政策指导教师培训在新加坡每个教师每年要接受100个小时的训练。

在这个100小时的训练中,60%的训练培训跟自身专业有关,另40%则跟个人兴趣发展有关。

教育部平均每年拨给每名教师赞助250元学费。

专业培训计划是按学科设置的,基本上是从教学法、自我提升、测试方法、如何制定校本课程四个方面设置;个人兴趣课程有很多种,培训课程达到1000余种,以菜单方式供老师自由选择。

课程来源是由学校的教师到科主任再到课程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根据学校存在的问题设置本学年具体培训课程。

培训时间是在假期的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主讲教师来源于国外专家、国立教育学院的老师、校群中的特级教师或者是在某些地方有专长的在职学校普通教师。

新加坡培训学习体会

新加坡培训学习体会

丽水市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培训学习体会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杨宗亮2014年10月6日至10月18日我随我市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培养专题培训团队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在研修培训的两周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培训,有幸先后聆听了英国威尔士大学特约教授王倩博士的讲座《新加坡教育体制与精英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刘济鹏先生的讲座《从教育体制改革演变到人力资本培育》、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项目主管王炜先生的讲座《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构成及教育特色》、崔东红博士的讲座《中国与新加坡教育比较研究》、刘叔铭博士的讲座《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分享》、杨绍强校长的讲座《新加坡教师培训模式及教师专业发展》、黄纯贤博士的讲座《情商与文化智商》《创新理念与管理研究》、周卫国教授的讲座《现代教育课程开发与授课技巧》。

还参观访问了新加坡工艺教育学校、新加坡女子学校、南洋理工大学、义安理工学院、教师总会、辅仁预科学校、圣淘沙岛以及国家植物园.现将此次考察培训做简要的总结:一、新加坡印象:新加坡给我的印象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袖珍、美丽、发达、文明、和谐。

新加坡国土仅682平方公里,东到西42公里,南到北21公里。

新加坡享有“花园式的城市"之美誉。

可以说看不到一点裸露的泥土地,到处都是鲜花、草地、翠绿的树木。

这个建国历史不长,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且多种族共生并存,没有农、林、矿资源,甚至没有淡水资源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曾被《财富》杂志社评为世界最佳的商业城市,繁忙的港口,公路、地铁、智能大厦到处都彰显着科技的力量。

新加坡的治安也相当好,走在大街上,一般是看不到警察的,在地铁、商场不用担心遭遇扒窃,交通秩序井然,行车文明,很少发生交通事故。

新加坡人热情,身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却让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和谐之美。

二、新加坡的教育:1、实施分流制度,贯彻精英教育,因材施教发挥学生潜能.所谓教育分流,就是将某一年龄组的学生按其不同的能力编到不同等次的学校和班级.因为新加坡奉行的是精英主义教育,强调挖掘每个人的潜力。

2019年教师出国学习总结

2019年教师出国学习总结

2019年教师出国学习总结教师出国培训学习总结一20XX年4月16日至20XX年5月12日,我参加了江苏省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的学习活动。

非常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为我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深造的机会,让我有幸走出国门,走进名校,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增长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技能,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南洋理工学院以先进理念为引导,以敏锐的眼光超前把握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产业结构的提升,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企业与社会急需的人才,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产学研的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

学习期间,南洋理工学院为我们精心安排了讲座、观摩、参观、考察、交流和研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我们对新加坡教育体系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验了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文化、办学策略、办学特色、教学理念、学系行政管理、人力开发与管理、学术管理系统与专业课程开发、教学企业、教学工厂、教与学的有效途径、学生发展与管理以及通过项目开发学生潜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现将本次学习情况总结如下: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南洋理工有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教学工厂、“无界化”校园、经验积累与分享、无货架期理念等。

1.“教学工厂”理念。

即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教学工厂”理念强调以学校为本位的学校教学,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基础上设立的,将企业实习与企业项目的有机结合。

“教学工厂”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的模拟或模仿。

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共同在教学工厂中完成,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之中。

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缩短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距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新加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新加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新加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摘要:Education)直接招聘,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直接向教育部提交申请,所有申请者必须达到相应的学术水准以保证教师的基本质量,如大学毕业生、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持有新加坡剑桥教育考试A级(高级水准)和 O级(普通水准)水平证书的人员,新加坡教育部培训司每隔六个月就会发布新一轮的培训课程,包括课程的代码、名称、内容简介、主讲人、课时、时间安排、费用、地点等,国家教育部规定教师在5年内要完成360学时继续教育的规定,并开展了国培、省培等大型培训项目,笔者从参与过的教师培训中深刻体会到,无论是面对面培训还是远程网络培训,内容基本限于师德法规,学科内容及教法,教学反思与研究等的理论培训,与实践脱节严重摘要新加坡的教育质量在全球屈指可数,作为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概览新加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其特点,并基于目前我国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适切性较强的对策。

关键词新加坡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在2014年Pearson 小组的全球教育调查报告中,新加坡位列第三,仅次于韩国和日本,相比2012年第五的排名又前进了两个名次。

其中新加坡学生的认知技能排在第一位,这项认知技能测验的内容包括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TIMSS(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和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中的数学、阅读和科学的分数。

①研究发现,排名比较靠前的国家会招收最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职业并将培训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3年1月20日-31日,我们一行24人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期12天的培训。

聆听了五位教授30个小时的精彩讲座,参观了新加坡的立才中学、汉合国际学校。

对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教师培训及专业发展等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建设“思维的学校,学习的国家”是新加坡政府1997年提出的重要设想。

新加坡政府规定,近3万名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每年必须参加100小时的培训,教育部还会给每位教师报销700元新币作为学习与发展费用。

教师可以利用这笔经费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例如买电脑器材、订阅书报等。

新加坡在教师职业培训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体系,对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一、“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指明了教师培训的方向
2001年4月,新加坡教育部推出“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Edu-Pac)”,针对教师的不同才华、能力和志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三个发展轨道,分别是:“领导轨道”、“教学轨道”、“高级专业轨道”。

每个轨道上都有多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对应着一定的薪酬,这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明晰自己事业发展的目标,选择其中的任何一条轨道。

“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也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明确了方向。


二、专业的培训机构给教师发展提供了多条途径
新加坡教师培训分为三级两类:三级指的是国家――校群――学校。

两类指的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机构和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机构。

(一)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机构
新加坡教育部属下设教师培训中心,专门负责教师培训事务。

根据学校和教师需求设定培训课程,并负责教师选课,组织教师学习。

所有课程都挂在培训中心网上,教师在网上报名,每科课程费用为200~1000新元不等,由国家和学校埋单。

培训中心还会通过研讨大会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分享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教师培训结果与年度考核、奖金挂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格外重视。

校群是新加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一环。

新加坡全国共有28个校群,每个校群管理13~14所学校。

校群内的学校办学特色风格各异,例如“立才中学”就是新加坡西区环保教育基地。

作为具有某种办学特色基地校,必须担负起对群内其它学校进行培训的任务,相关学科教师还要定期到基地校开展活动,组织研讨,以期共同提高。

校群还负责对群内学校工作的督导。

具体做法是:他们把校群内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不定期地走访群内各个学校,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上培训。

每所学校都有教育部分派的“教师指导员”或叫“教师专
业发展主任”。

他们帮助教师制定年度个人发展计划,检查落实培训内容,督查教师发展。

学校更是重视教师培训,每学期都会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至少3次主题培训活动。

(二)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机构
国立教育学院负责教师学历提高,主任、校长上岗培训等工作。

1. 高一级的学历进修课程培训。

2005年起,新加坡政府为教师的学历提升提供了多种方便,设立了课程单元,采取学分积累的方式,让教师取得更高学历文凭。

教师在职进修的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紧密联系。

一名非大学毕业的教师通过在岗研修,能在5年内获取学士文凭。

一名大学毕业的教师,5年内可以完成硕士课程,并在接下来的10年考取博士学位。

目前新加坡每年约有30%的在职教师参与教育学院提供的专业文凭课程培训。

2. 为主任设置合适的培训课程。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还为学校的科主任、部门主任,提供上岗前为期4个月的脱产培训,学习法律法规、教育行政领导力、教育统计、教育变革等课程。

3. 为校长设置合适的培训课程。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还为每位即将上岗的校长,开设领导发展等课程,校长上岗前要参加9个月的培训,还要到学校追随一名校长实习一个月。

新加坡教育部会定期派校长到国外考察学习,挂职锻炼。

三、丰富的培训内容为教师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有1000余种,以菜单的方式
提供给老师自由选择。

教育部要求,在教师每年100个小时的培训课程里,60%的内容应该跟自身专业有关,另外40%则可以根据教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

1.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培训。

以华文为例,培训中心会开设的“听力与说话技能”、“作文教学法”、“阅读教学策略”等,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2. 与工作有关的非专业培训。

主要课程有:外语、学生心理,课堂管理、团队协助等。

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教师更自如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 与自我人格发展有关的培训。

教师人格完善与健康发展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培训中心还开设了“人际沟通与交往”方面的课程,让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不断超越自我。

4. 与个人兴趣爱好相关的培训。

唱歌、跳舞、插花、绘画、瑜珈等这些课程,深受教师的欢迎。

教师们通过学习,培养了兴趣爱好,增加了文化底蕴,对指导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5. 利用“教师实习计划”进行的培训。

2004年初,新加坡教育部推出了“教师实习计划”。

教育部与私人机构和公共机构联系,为教师提供开阔视野,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可在本地实长则一年,实习时间短则一周,带薪实习。

也可以走出国门,习,多为三个星期左右。

“教师实习计划”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深受
教师们的欢迎。

四、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训给我们带来的几点启示
1. 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他们对自己的教育生涯进行阶段性规划,把教师个人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国家的教育发展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在进行专业发展规划时,要全面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优长和不足,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明晰个人的发展意愿,详尽地设计好行动方案。

2. 形成完备的教师培训制度。

结合教师从教时间、初始学历等因素,确定清晰明确的培训目标,成立国家、地方、学校多个层级的培训机构。

建立完善在职培训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在职培训成为教师资格认定、晋级、评优等享受各种待遇的必要条件。

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让终身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3. 建立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体系。

丰富多彩的培训课程内容,对教师个性需求的关注,是取得良好培训实效的关键。

组织专家团队,做好培训前期的调查研究,是构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必要环节。

针对不同教龄、不同类型的教师建立起多层次、多门类的培训内容体系,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也可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促进教师培训模式的多元化。

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解4. 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是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的内驱力。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模式,是当前教师培训总的趋势。

条件允许的地区,还可以利用名校、名师资源,组织薄弱校教师脱产参加影子培训。

也可以通过“名校义培”活动,名校教师送课下乡,引领农村教师的发展。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优秀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关键。

借鉴新加坡教师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实施符合我们国情的教师培训策略,使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