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人的临终关怀PPT幻灯片课件

病人的临终关怀PPT幻灯片课件
制药物
13
三、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一)对脑死亡标准的伦理分析 把脑死亡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要比传统的心肺死
亡标准更科学。 其一是给脑死亡者提供人工器械维持生命。 其二是器官移植的发展,使得许多危重病人有望 获救,但可供移植的器官供体来源匮乏,致使其 中大多数人坐以待毙,如果脑死即人死的标准能 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那么就为合法取用脑 死者的器官用于人体器官移植提供了前提条件。
2
1.减(轻二临终)者临的终疼关痛 怀的临床实践发展
临终期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理临终期和精 神临终期。
生理临终期是指生活不能自理、各器官和系统 的退化,这种退化不可逆转,需要医护人员采 取各种措施或利用器械、药物等的帮助来减轻 临终患者身体的疼痛和不适,驱除各种影响生 命质量的不适应症状。
4
3.临终关怀的规范化管理 第一,临终关怀机构、人员的组成,应包括各类
医生、护士、护理员、医技人员。 第二,临终关怀教育的管理,包括上述任员的培
训、教育和相应的考核制度。 第三,临终关怀技术标准的完善及实施要求。 第四,药品、器材、物资供应的管理。 第五,根据临终患者的需求,开展心理服务 第六,拨款、募捐、赞助等经费来源及支出的管
“心之官则思”,是灵魂和智慧活动的中 心。
我国出版的《辞海》,死亡的定义也是心 跳、呼吸停止。
12
(三)脑死亡标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制定了脑死亡标准: 1.对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需要无接受性、无反应性 2.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3.诱导反射缺如 4.脑电波消失 持续24小时测定,每次不少于10分钟 除外两种情况:1.体温过低;2.服用大量中枢抑
施均可被认为是无效治疗。
16

《肿瘤终末期医护》PPT课件_OK

《肿瘤终末期医护》PPT课件_OK
肿瘤终末期Βιβλιοθήκη 护1终末期医护的意义
• 尽管医学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步,但疾病 和死亡总是如影相随。
• 肿瘤发病率仍很高,求诊患者中的终末期 患者比例较高。
• 癌肿的发展有它自然的过程。
2
终末期患者医护的范围
• 临床护理学 • 药物治疗学 • 社会学 • 法律学 • 心理学 • 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诸多因
21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
• 作用机制:抑制环氧化酶(COX)使前列腺素
合成减少
• 临床应用: • 治疗轻度疼痛的首选药物,特别是骨转
移引起的疼痛。
• 与阿片类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疼痛,可
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 镇痛作用有极限 • 代表药物: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对乙酰氨
基酚
22
弱阿片类药物 • 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不饱和结合 • 临床应用:中度疼痛 • 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17
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治疗 原则
• 按阶梯治疗 • 口服给药 • 按时给药 • 个体化给药 • 注意具体细节
18
按阶梯治疗
这是指止痛药物的选择 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
强按顺序提高。
此外,对有特殊适应 症的患者如特殊性神 经或精神症状患者19, 均应加用辅助药物。
按阶梯治疗原则
• 第一阶梯使用扑热息痛、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轻度疼痛。 •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则应选用第二阶梯药物,第二阶梯代表药物为可待因、奇曼丁。 • 第一、二阶梯药物在使用时,其镇痛作用有一个最高极限(即天花板效应),因此在这两
• 肿瘤护理的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治 疗计划的执行;各种技术操作;治疗后副 作用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各项监护工作; 随访工作;康复工作;食谱,肿瘤知识的 普教;预防工作的开展;心理治疗;精神 支持治疗;患者家属的宣教。

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

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

13
三、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一)对脑死亡标准的伦理分析 把脑死亡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要比传统的心肺死 亡标准更科学。 其一是给脑死亡者提供人工器械维持生命。 其二是器官移植的发展,使得许多危重病人有望 获救,但可供移植的器官供体来源匮乏,致使其 中大多数人坐以待毙,如果脑死即人死的标准能 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那么就为合法取用脑 死者的器官用于人体器官移植提供了前提条件。

3.我国安乐死立法现状
28
4. 反对安乐死立法的声音 2003 年广东有政协委员在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出:
应对无可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行“安乐死”。 但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在会办该提案时 指出,立法实行“安乐死”有违《宪法》。 该委认为,对任何未经法律处死的生命,人为地加 以结束,不管实行“安乐死”是自愿与否,实际上 是对生存权的剥夺,而生存权是《宪法》直接保护 的权利。“‘安乐死’的立法权属于专属立法权, 地方不能就此立项”。

10
二、死亡与死亡标准
(一)死亡的本质 有的人进一步提出把死亡定义为:“身体的生理系 统不再构成一个整合体”,或“整体的有机体功能 之永久的丧失”。 另类的的定义,如“万物之灵的死亡”,“意识永 久的消失”等。 死亡是个体生命终结和自我意识的丧失,是不可逆 的过程。
11
(二)心肺死亡标准
20
1.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出自希腊语euthanasia 为好死之意,包含两 层意思:一是无痛苦死亡,安然去世;二是指患不治 之症,非常痛苦,帮助其实现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 狭义的安乐死局限于患不治之症,死亡已经开始的病 人。 广义的安乐死包括一切因为“健康”原因给予致死、 任其死亡和自杀。 安乐死是一种死亡过程中的良好状态和达到此状态的 方法,不能理解为死亡原因。

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ppt课件

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ppt课件
5
(二)、治疗期间的人文关怀和护理1
1.肿瘤患者一般都需要放疗和化疗,由于 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陌生,易引起紧张、 恐惧。而且放疗和化疗引起的食欲缺乏、 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可使患者 放弃化疗和放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 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恐惧,其次对社会 的渴望、对化疗的依赖心理。针对恶性 肿瘤患者化疗的心理问题,应加强教育, 增强治疗信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 统及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减轻患者紧张 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3
(4)家庭因素
积极沟通,提高家属参与的认识性。家 属是患者最亲近、最相信的人,他们的 关心、鼓励和支持能使患者的心灵得到 很大的安慰,使他们积极地配合接受治 疗。家属良好的情绪能给患者以支持和 安慰,不良的情绪则是对患者一个恶性 的刺激。对有孤独感的患者,要求家属 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感。 对于有多疑心理的患者,以禁止在患者 面前交头接耳或说暗示的语言,应以冷 静的态度给患者以安慰、鼓励。
11
(2)、临终患者关怀和护理
临终关怀和护理是对那些已失去治愈希 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 种积极的综合护理。其目的是尽最大努 力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和不安,维护其尊严,提高尚存的生命 质量,使临终患者安宁、平静地度过人 生的最后旅程。
12
(3)提供舒适的躯体护理
一般按三阶梯止痛法,按需给药,不要 强行控制麻醉药的用量。还可以指导患 者采取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如放松、 分散注意力、冷敷、按摩等。在缓解疼 痛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基本的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的口味、饮食习惯提供可口的 饭菜。
(2月份业务学习)
五病区:范述芳 2017.2.22
1
内容
1.人文关怀的概念 2.诊断期

临终关怀ppt课件

临终关怀ppt课件
停止
感知觉、意识改变
• 视觉逐渐减退----视力丧失;眼睑干燥、分泌物增多; 听觉是最后一个感觉。
• 意识改变出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
生理反应的评估
physical assessment
疼痛
• 表现为烦躁不安、不寻常的姿势、疼痛面容(五官 扭曲、眉头紧锁、眼睛睁大或紧闭、双眼无神、咬 牙。)
协议期 (Bargaining)
➢ 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向 医生提出要求:尽一切力量想办法延长生命 并期待着有好的治疗效果。
➢ “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
➢ 此时心情时而安静时而烦恼,但是能积极配 合治疗和护理。
➢ 对过去的错误行为表示悔恨,希 望能得到 宽容得到较好的治疗与护理。
psychological nursing
促进病人舒适
1. 维持良好的体位,定时翻身
2.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3. 加强口腔的护理

生理反应的护理
psychological nursing
增进食欲,营养支持
1. 取得病人的心理支持
2. 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少量多餐
3. 给流质、半流质易消化饮食,必要 时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1 心理变化
愤怒期
否认期
协议期Βιβλιοθήκη 忧郁期接受期03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32例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共4页

32例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共4页

32例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1 临终关怀的含义临终关怀是指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患者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患者的症状。

其宗旨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其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协助患者安详、无憾地离开人世。

临终关怀与临床治疗比较,体现更多的是临床护理。

因此做好临终关怀护理是每个护理人员重要的职责同时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慰藉和支持等。

2肿瘤晚期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2.1 否认心理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并得知生命无法挽回时,都会感到震惊和否认。

认为不可能患此病,希望是误诊,存在着侥幸心理,渴望奇迹出现。

以便从绝望中看到一线光明,延续有限的生命。

2.2 恐惧心理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晚期肿瘤后便不寒而栗,显出恐惧感。

当看到病友去世后,又会变得沮丧、焦虑、急躁和紧张,情绪反复变化。

2.3 愤怒心理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特别是经过多次治疗病情得不到控制时,病人会因即将失去生命而愤怒。

特别是近年来,生活越来越好,想到将来美好的前景,则感到命运对自己如此残酷,埋怨生活的不公平,表现为痛苦、易怒、拒绝治疗,甚至将怒气转移到医务人员和家属身上。

2.4 求生心理病人逐渐接受患病事实,不再怨天尤人,为了延长生命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及时治疗和护理,幻想起死回生。

2.5 自卑心理病人明显表现为忧郁、沉闷、孤独感,特别是女性病人感情细腻、脆弱,受到病痛折磨,常有强烈的自卑感,希望随时有亲人及医务人员的关怀。

2.6 抑郁心理部分病人时常感到生存无望,前景一片暗淡,沉闷抑郁,甚至对周围的一切采取冷淡的态度。

2.7 认可心理病人已能够接受死亡这一事实,显得很宁静。

另外病人不愿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希望早日结束生命。

3 对肿瘤晚期病人临终关怀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提供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根据肿瘤晚期病人所患的疾病病种、合理给予安排房间,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与新鲜,并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患者更好的休息,保持病房肃静,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来缓解患者临终的恐惧。

临终关怀护理PPT课件

临终关怀护理PPT课件
生命的永息,生存的灭 失,血液循环的停止, 呼吸、脉搏的终止。
布莱克法 律字典
6
二、 死亡的标准
国外的脑死亡标准: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 -WHO建立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的 标准
我国的脑死亡标准(草案):
7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
1968年,在世界第22次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医 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报告,提出了新的死亡概念, 即死亡是不可逆转的脑死亡,其诊断标准有四点:
15
临终关怀的意义 -对临终患者的意义 -对患者家属的意义 -对医学的意义 -对社会的意义
16
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
Hospice
收容所、救济院,为僧侣所设; 由宗教团体管理的旅客之家 ; 在阿尔卑斯山一带,提供隐蔽及招
待来往旅客的地方。
17
引申义
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模式,为协助慢性 病患者在其临终时期,仍能舒适地维持 满意的生活方式。
团体等。
35
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
一、尸体料理 [尸体料理的目的] 1、保持尸体清洁,维持尸体外观良好,
易于辨认 2、安慰家属,减轻哀痛。
36
二、丧亲者的护理
(一)丧亲者的心理反应:1964年安格乐 (Engel)提出了悲伤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冲击与怀疑期 -逐渐承认期 -恢复常态期 -克服失落感期 -理想化期 -恢复期
11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 death stage):是 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指全身器官,组织, 细胞生命活动停止,也称细胞死亡(cellular death),此期从大脑皮层开始,整个中枢神 经系统及各器官新陈代谢完全停止,并出现不 可逆变化,整个机体无任何复苏的可能。随着 生物学死亡期的发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 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肿瘤终末期医护》课件

《肿瘤终末期医护》课件

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会感到无 助和孤独,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乐趣。
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生理特点
01
02
03
疼痛
肿瘤终末期患者通常会面 临疼痛的困扰,影响生活 质量。
食欲减退
由于疾病和治疗的影响, 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等症状。
疲劳
肿瘤终末期患者通常会感 到疲劳和虚弱,容易疲劳 和困倦。
02
06
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家属支 持与教育
家属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支持
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 抑郁等情绪,帮助其更好地面对患者 的病情。
疏导情绪
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家属处理 悲伤、愤怒等情绪,引导其以积极的 态度面对患者的终末期护理。
家属的护理技能培训
基础护理技能
培训家属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如协助患者翻身、处理褥疮等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营养咨询服务
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服务 ,针对个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营养方案。
04
肿瘤终末期患者的药物管 理与治疗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选择
药物治疗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以症状控制和改 善生活质量为目标,谨慎评估治
疗风险与收益。
药物治疗选择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状况和 医生经验,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 方案。
03
肿瘤终末期患者的营养与 饮食
营养需求与评估
能量需求
评估患者的能量消耗,根据病情和活动水平调整热量摄入。
蛋白质需求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确定每日蛋白质需求量。
维生素与矿物质需求
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预防营养不良和相关并发症。
饮食原则与建议
高质量蛋白质来源
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瘦肉、豆 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