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赵翠翠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

1.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 呈弥漫分布;严重者累及全结肠,甚至涉及回 肠末端。
2.早期粘膜及粘膜下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 脓肿→浅小溃疡→大片溃疡
3.病变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故少穿孔。
4.炎症反复发作→炎症息肉
2.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1)行为疗法: 指导式想象、深呼吸、音乐疗法等;(2) 局部热敷(急腹症除外);(3)针灸止痛。
3.药物止痛:解痉止痛药、制酸药、强止痛药 等。
4.生活护理:休息、体位、防意外。
3、营养失调
• 1、饮食护理:质软、易消化、少纤维、 富营养、足够热量;避免冷饮、水果、 多纤维、牛奶及乳制品;病情严重者应 禁食。
粘膜活检:可有糜烂、溃疡、隐窝脓肿。
四、X线钡剂灌肠检查 特征病变有: ①多发浅溃疡,表现为管壁边缘毛糙、龛影; 炎性息肉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②粘膜粗乱或呈细颗粒状。 ③结肠袋消失,肠管缩短。
重型、暴发型一般不宜作此检查,以免加重病情 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诊断】
1.典型临床表现+内镜(其中一项)或X线钡剂 灌肠(其中一项)在排他诊断(菌痢、肠结 核、克隆病)后即可诊断本病。
三、血吸虫病 四、阿米巴肠炎
1.病变在右侧结肠 2.溃疡深、潜行,之间粘膜正常 3.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 4.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五、肠易激综合征
1.多有神经官能症 2.粪便有粘液,无脓血 3.肠镜等检查无异常
六、Crohn病 七、其他 肠结核、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逐年增加,且此类疾病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对护理方案认知不足,病情反复迁延,因此本文就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护理知识进行科普。
1.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部位主要为直肠、结肠,典型表现为溃疡,属于临床常见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
一般而言,发生溃疡性结肠炎后,病灶多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至整个结肠,典型症状为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贫血等并发症。
目前为止,临床尚未明确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多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2.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表现?(1)可出现腹泻症状,患者处于活动期时,多伴有粘液脓血变,且血便次数与含血量等因素与溃疡病情呈正比。
轻度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含血量较少,也可能不含血,便次多为2-3次;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伴有里急后重情况,多为脓血便或血便[1]。
分析腹泻诱因,主要与炎症累及大肠粘膜,影响水钠吸收,导致结肠运动异常有关。
(2)可出现腹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中度腹痛,疼痛部位多为左下腹,一般便后可缓解。
对于巨结肠患者或严重累及腹膜者,患者多伴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除上述典型症状外,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还可出现低热或中热等全身症状,部分并发急症者还可出现高热,若诊治不佳,可能继发贫血,使机体内水电解质失衡,进而出现消瘦症状。
3.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危害?(1)可能并发中毒性巨结肠: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发中毒性巨结肠风险较高,具有一定病死率。
发病后患者可出现非梗阻性结肠扩张,部分患者为节段性,部分患者为全结肠性。
发生中毒性巨结肠后,若24h内诊治无效,则可导致肠穿孔,危及生命,此时可采取手术方案治疗。
(2)可能并发肠穿孔:多与结肠镜操作有误有关,少部分患者与中毒性巨结肠有关。
发生肠穿孔后患者病死率显著提升,临床多以结肠次全切术治疗,恢复较好患者,可开展二期手术。
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7-26T16:04:39.4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作者:吴丽娟[导读] 病变早期有黏膜弥漫性炎症,可见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黏膜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组织变脆,触之易出血。
吴丽娟(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 154100)【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
方法:收取2013年我院收治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
结果: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病变仅累及直肠5例,直乙结肠10例,左侧结肠炎8例,次全结肠炎1例,全结肠炎1例,升结肠病变1例。
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不同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疾病的预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07-02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侵犯结肠粘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主要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及粘液脓血便,病程缓慢且怀有不同轻重的病情,反复发作[1]。
炎症常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很少深达肌层,并发穿孔、瘘管者少见。
病变早期有黏膜弥漫性炎症,可见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黏膜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组织变脆,触之易出血。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我院共收治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65岁,平均年龄35±2岁,病程最短58日,最长721日。
其中有4例患者患有痢疾,有15例患者患有急性肠炎,7例患者原因不明。
1.2 方法术式选择应根据病变性质、范围、病情及病人全身情况而定。
选择性手术的病死率极低,术后一般均无复发,绝大多数病人能在术后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虽然切除全部病变的结、直肠可完全治愈此病;但付出的代价将是有可能从此终身腹部回肠造口[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发表时间:2014-01-10T16:09:20.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李俊英[导读] 现多认为本病为一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有5%~15%的病人有家族史。
李俊英(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163712)【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其中49例患者的病情痊愈出院,3例患者因病情过于严重留院继续观察。
结论:经过精心护理干预的患者病况得到满意的效果,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在辅助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消化内科【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68-02 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临床特点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慢性病程,发作与缓解交替。
在饮食、吸烟、精神因素、过敏等。
临床上病人因紧张、劳累而诱发病情发作,且病人常有精神抑郁和焦虑的表现;感染为继发或为本病的诱发因素;现多认为本病为一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有5%~15%的病人有家族史。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4例。
年龄在22~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2岁。
1.2临床表现1.2.1全身表现中、重度病人活动期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有并发症或急性暴发型常伴有高热。
重症病人可出现消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等。
也可有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口腔黏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
1.2.2消化系统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
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轻者每天排便2~4次,粪便呈糊状,可混有黏液、脓血;重者腹泻每天可达10次以上,大量脓血,甚至呈血水样粪便。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目前尚未查明病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也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不愈,难以根治。
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是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0-1年20例,l-3年23例,5年以上的7例。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腹痛、腹泻、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内镜检查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等。
1.2方法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清除肠腔内粪便、脓血、黏液,用中药(红藤、地榆、蛇舌草、枯矾)浓煎100mL,配以锡类散2支、云南白药2粒配制成灌肠液,注入250mL液体瓶内,连接输液器及一次性导尿管,按照静脉输液法排气备用。
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合适体位,病变在直肠、己状结肠、降结肠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升结肠者取右侧卧位。
用石蜡油润滑一次性导尿管后插入舡门20~25cm,调节滴速,灌肠速度宜缓慢,使灌肠液30min内匀速滴入,滴注时轻晃输液瓶,灌肠后改平卧位,臀部及床尾抬高10cm,交替翻转体位2~3次,使液体在肠腔内保留2~3h或者更长时间。
1次/晚,也可感觉患者情况选择个性化的灌肠时间,3周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继续治疗。
2 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灌肠治疗与细心护理,36例治愈12例,好转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3%,效果比较满意。
3 护理3.1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心身性疾病,由于病程长且病情反复,病人会产生焦虑或抑郁心理,而心理因素又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因此必需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操作前讲解保留灌肠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及害羞心理,取得配合。
保留灌肠法治疗2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保留灌肠法治疗2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输入药物以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根据灌肠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是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1 案例分析王体信,男,45岁,因“反复腹泻,粘液血便12月余”入院,神清,消瘦。
患者每日排粘液血便数次。
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上段粘膜糜烂,溃疡形成。
医嘱给保留灌肠治疗41天后,患者大便成形,无脓血。
复查肠镜提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无明显异常后出院。
熊珠凤,女,70岁,因“反复腹痛,脓血便2月余”入院。
肠镜提示距肛门约30厘米处可见肠粘膜较多散在大小不等充血斑、浅糜烂、浅溃疡、粘膜脆。
仍以保留灌肠法治疗。
15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自我感觉良好,要求出院。
2 护理心得2.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往往会有较重的心理负担。
疾病本身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痛苦,加之又担心是否会有肠道癌变的可能性,更加让他们忧心忡忡。
所以,对这类病人,护理人员须详细为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增加对疾病本身的认知。
并辅以心理上的疏导,帮助他们打消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2 饮食护理饮食原则以少渣饮食为主,即低纤维素饮食。
因纤维素不能被肠道吸收,随粪便排出的时候会影响肠道溃疡面的愈合。
2.3 技术操作中的护理要点①操作前向患者介绍灌肠治疗的意义,取得病人的合作。
②灌肠液的配制要求:片剂药物需碾成粉末状在生理盐水中充分溶解;灌肠液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8℃左右。
上述女患者刚开始灌肠治疗的时候,因灌肠液的温度偏低,刺激肠蠕动加快,促进排便,使药液无法在肠道中保留足够的时间,达到治疗的效果。
③灌肠液量不宜超过200ml。
④帮助患者取屈膝侧卧位。
⑤选择口径稍细的肛管(20号以内),肛管插入要深15-20cm左右。
⑥灌肠后告知患者须控制排便时间,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应可能长一些(1小时左右),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内科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
3.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护士应观察患者腹泻的次数、粪便的性质,监测粪便检查的结果。 2)饮食护理 护士应指导患者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含足够热量的食物, 3)一般护理 护士应嘱活动期患者充分休息,以减轻精神和体力负担。 4)对症护理 腹泻严重的患者需卧床休息,护士应将患者安排在离卫生间较近的房间。 5)用药护理 护士应遵医嘱给予患者柳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控制病情, 缓解腹痛。 6)心理护理 护士应与患者多沟通,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5)其他:吸烟、饮食、 暴饮暴食、精神因素、过敏 等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有 关系。
一、疾病相关知识
2)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多在直肠、乙状结肠,也可扩展到降结肠、 横结肠。早期常为黏膜弥漫性炎症,黏膜可有水肿、充血、灶性出血, 可出现小溃疡和大片溃疡。
一、疾病相关知识
2. 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暴发起病。 1)消化系统表现
1.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食物过敏史。
2)身体状况评估
护士应评估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3)辅助检查评估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手 术切除标本检查的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4)社会心理评估 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需长期用药,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常感到痛苦。
案例引导
患者,男,38 岁,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左下腹 为主,多为隐痛,解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4 ~ 6 次,常伴有里 急后重,便后腹痛缓解。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可,无明显 消瘦。护理体检:生命体征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下 腹压痛、无反跳痛,余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RBC 3.35×1012/L,Hb 112 g/L;.大便常规RBC(+++),WBC (++++)。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多发性浅表性溃疡。临床诊 断:溃疡性结肠炎。 问题 1. 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2. 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 3. 护士应如何对该患者实施护理?
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下腹部疼痛、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目前,传统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对于一些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效果不佳,因此开展粪菌移植治疗研究对于治疗这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针对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发现,粪菌移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该研究共纳入了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10例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10例采用粪菌移植治疗。
在治疗后的12周内,粪菌移植组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病情稳定。
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则没有太大的改善。
(1)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进行粪菌移植治疗时,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体温、生命体征等指标。
如发现患者病情加剧,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加强护理宣教
由于粪菌移植治疗涉及到粪便的使用,因此护士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告知患者治疗的原理、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提醒患者保持粪便样本的新鲜度,避免粪便被污染。
(3)严格做好感染控制措施
粪菌移植治疗需要进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穿戴防护装备、采样器和装置消毒、粪便样本使用后的处理等。
护士需要做好感染控制措施的流程,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粪菌移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粪菌移植治疗时,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宣教、严格做好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做好护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赵翠翠
发表时间:
2019-09-05T16:33:36.8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 作者: 赵翠翠
[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我院多采取了药物保留灌肠的给药途径,我们选用小剂量曲安奈德、思密达、利多卡因灌
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红十字医院
150010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我院多采取了药物保留灌肠的给药途径,我们选用小剂量曲安奈德、思密达、利多卡因灌肠,
增加了肠道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了疗效;该药抑制磷脂酶
A 2、阻止细胞膜磷脂结合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游离花生四烯酸,减少PAF、上行
调节细胞因子及白三烯等炎症介质产生,并且降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减轻
TNFα介导的细胞毒性,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缓解毒
性症状。
[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曲安奈德;灌肠;护理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较多,轻、中型多以口服药物为主,但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口服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
物副作用也较多
[1]。近年来由于采取了药物保留灌肠的给药途径,增加了肠道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了疗效,避免了对胃粘膜的损伤,降
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采用小剂量曲安奈德、思密达粉联合灌肠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年3月-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9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19-61岁。临床症状以粘液、粘
液脓血便为主,部分患者伴腹痛、腹胀、腹泻、发热、里急后重、消瘦、关节痛。病例选择符合我国《慢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
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2]。
1.2
结肠镜检查:病变呈连续性分布。最常见为粘膜充血、水肿、颗粒状改变,部分病例有浅表、多发密集、无规律分布的糜烂和溃疡,少
数可见假性息肉及粘膜桥。
1.3
用药方法:有假息肉或粘膜桥者在肠镜下予以高频电切及电灼治疗;所有病例采用曲安奈德10mg,思密达粉6g,2%利多卡因5ml,生
理盐水
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3周。疗程结束后1周内作结肠镜、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判断疗效
2.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用药治疗,入选的39例病例,有效38例,占97.43%,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明显好转,肠镜下充血、水肿减轻或
消失,糜烂或溃疡已愈合,病理检查无陷窝脓肿及急性炎性细胞浸润;一例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肠镜下仍可见到水肿、糜烂
及溃疡,后转入外科手术治疗,又住院一周完全康复。
3.
护理诊断: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护理诊断所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要根据病史资料,反复动态检查,包括幻影检查,比如:血常规,血
沉,
C反应蛋白,大便失血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依据不够,克罗恩是不敢排除的,建议要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反复检查肠镜。结肠炎又称为
一种非特异性溃疡性的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腹痛,粘液便以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至有大便的
秘结,数日内不能起,通大便,经常有腹泻,便秘伴有消瘦乏力,多反复发作的病症,病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慢性反应性反复发作,排粘
液脓血验大便,但反复检查没有发现特异性的病原体,直肠乙状结肠,经过肠镜检查,可以看到长粘膜出血,水肿,接触的时候易出血,
有明显的炎症,以及渗血,并且可以看到多个边缘的不规则等。轻度溃结病人的自我护理是可以的,可以不改变生活习惯,但是要多休息
不能劳累,不要情绪大起大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比较重的溃结病人需要他人给予精心的护理,做好心里护理、日常护理和饮食护理。
首先做好心理护理,精神的心理因素是溃结发生的重要的诱发因素,不良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可以加重病情使溃结久治不愈,因此所有人对
患者要有同情心,多谈一些开心的事和患者都喜欢感兴趣的事,同时也要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某种程度
上,心态决定一切。加强日程护理,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也能帮助患者搞好清洁卫生,勤擦身子,勤换内衣内裤,预防产褥,室内空气要清
新房间采光要好,这样也有利于患者有个好心情,还要给严重腹泻的患者换便盆以方便使用。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泻、发热,容易有脱
水,水盐代谢紊乱和低钾,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疗时,尿钾排出增加,更容易导致低血钾,而低血钾可诱发中毒性肠扩张,因此,患者要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要注意用药后反应。门诊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现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要及时住院治疗,
4.
小结
临床上选用小剂量曲安奈德、思密达、利多卡因灌肠治疗,是因为曲安奈德为合成皮质类固醇药物,可抑制磷脂酶A 2 ,阻止细胞膜
磷脂结合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游离花生四烯酸,减少
PAF、上行调节细胞因子及白三烯等炎症介质产生,并且降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减
轻
TNFα介导的细胞毒性,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缓解毒性症状。该药为混悬液,吸收慢,局部作用明显,但大剂量使用仍可出现肥
胖、高血压、高血糖、低血钾、多毛、浮肿及停药肾上腺皮质
功能减退等副作用,故采用小剂量,进一步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3]。本组仅
1
例发生踝部水肿。近年通过对思密达的化学结构和药理学研究确认,双八面体蒙脱石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因此决定了思密达。思密达具有
固定、吸附、螯合消化道内各种攻击因子,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思密达还可以通过覆盖消化道粘膜与粘液蛋白结合,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增
强粘液屏障,防止各种攻击因子的侵害,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思密达还具有通过帮助恢复再生消化道上皮组织,减轻由于消化酶降低而
造成不消化糖存储肠腔内引起的水和电解质流失,以及由于渗透作用产生的运动失调现象,恢复肠细胞吸收功能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思密达平衡寄生菌丛,使肠道分泌型
IgA的量增多,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具有局部的止血作用等。利多卡因能稳定肠粘膜的跨
膜电位,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腹痛。因此,我们认为小剂量曲安奈德、思密达、利多卡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近期效果好、副作
用少、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易复发,提高远期疗效仍是今后应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
参考文献]
[1]
姚光弼,徐富兴,欧阳钦.第七届国际胃肠病学大会报道.中华消化杂志,2015,15(1):30.
[2]
邓长生,夏冰.炎症性肠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61.
[3]
巫协宁.溃疡性直肠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杂志,2017,16(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