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机插秧育秧方法

水稻机插秧育秧方法

水稻机插秧育秧方法周文【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1页(P15)【作者】周文【作者单位】长沙市农业机械研究所,410004【正文语种】中文1.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基质主要原料经复合菌群发酵剂(该发酵剂含有产生酶群能力强的有益微生物群体,主要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丝状菌群和耐热性芽孢杆菌群及解磷、解钾、固氮菌群组成。

这些菌群都是没有毒害的安全菌)充分发酵,约占30%~50%,草炭土30%~40%,云母粉5%~15%,水分10%~30%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育秧基质。

采用该基质培育的秧苗抗逆性强,缓苗期短;与机器插秧技术兼容性强,分秧性能好,相对泥土、煤渣等材料质量轻,大大减轻了插秧机负荷。

育秧技术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2.苗床及材料准备①苗床。

苗床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透光、灌排水方便的农田。

苗床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沟通畅。

畦面宽度:软盘育秧的1.5米宽,硬盘育秧的宽1.5米~2.5米。

每667平方米大田需准备秧田四五平方米,畦面平整后,覆盖上废旧农膜或地膜,膜上不需打孔,以防止秧苗根系扎入床土,便于控制幼苗徒长以及减轻移栽时受伤。

②基质选择与处理。

长沙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水稻育秧基质是国内先进的、专业化的育苗基质,它具备水稻苗期所需的全部营养,用户可直接选用。

用户在使用时,只要将基质抄拌使其蓬松,不可结块装盘,也不需再向基质中添加土壤和肥料。

③秧盘选择。

秧盘有硬盘、软盘和重型软盘3种,一般采用软盘。

粳稻每667平方米用20个~25个软盘,基质用量80升~100升;籼稻每667平方米用15个软盘左右,基质用量在60升左右。

3.播种①种子。

机械插秧的品种宜选择穗型较大、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中早熟抗病水稻品种。

经消毒处理后催芽,露白即可,芽不可太长。

②播种。

将蓬松后的基质装入秧盘、刮平,保持2厘米~2.5厘米厚度,不需镇压。

若使用旧的穴盘,应先用恶霉灵1000倍液浸泡10分钟消毒。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摘要: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能促使秧苗均匀整齐、茎部粗壮、苗高适宜、叶挺色绿、根系发达,有着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提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优点。

因此,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优点的分析,从而探讨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水稻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稻秧随着我国水稻机插技术的不断推广,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育壮秧能增加栽种效益、增加生产收获、节约栽种成本、节省栽种工时,能有效实现浅栽、宽行、定量、定穴的农艺要求。

1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优点(1)促进水稻高产稳产。

依据对2006年至2010年间的机插水稻产量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机插水稻相对于传统直播水稻平均每亩将增产70公斤。

机插水稻有着增产稳产的优点,其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插水稻的播种要比直播水稻早10天~15天,机插水稻不但能应用产量比较高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并且还可以确保水稻的生育进程跟本镇的气温变化相适应,因而能促使水稻的增产稳产;第二,水稻插秧机的设计跟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非常符合,其不但可以保证适应的株距,并且也能确保栽插深度在一个适宜的位置,能够实现定苗、定穴、定深、定行,充分满足了高产群体栽培所要求的稀植浅栽宽行的条件,有效提升了水稻栽插质量,从而实现水稻的增产稳产。

(2)促发省工节本,提升作业效率。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能有效节约人们的工作作业时间。

人工栽插水稻平均每天估计在1亩~2亩的面积,而通过一般手扶式插秧机进行水稻栽插则可实现15亩~20亩的栽插面积,通过乘座式插秧机进行水稻栽插将可实现40亩~50亩的栽插面积。

可见插秧机栽插水稻比人工栽插,其作业效率更高,工时消耗更少。

同时,通过机械作业,其水田作业稳定性较强,并且容易操作,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抢季节保进度。

(3)促进农技推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水稻机械插秧庭院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机械插秧庭院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机械插秧庭院育秧技术要点水稻机械插秧庭院育秧有众多的优势,因此在许多地方被广泛推广。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技术,现在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水稻机械插秧庭院育秧技术要点。

一、水稻机械插秧的特点与优点水稻机械插秧具有小苗移栽、带土浅插、宽行窄株、低位分蘖、栽插速度快、通风透光好、省秧田等特点。

利用机械播种,可达到水稻栽插“浅、匀、直、稳”的技术要求,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经济效益,并且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弯背插秧的传统栽插模式。

二、水稻机械插秧技术要点自推广机械插秧以来,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推广面积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其技术要点如下:1、苗床选取选择背风、干燥、平坦、向阳、水源方便的庭院。

2、种子处理于播种前4天开始浸种,使水面高出种子15公分,浸种36小时后用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12小时(1袋强氯精可处理4斤水稻种),浸种时间一般48小时;然后把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清洗干净后进行催芽至露白(一般48小时)即可播种。

3、营养土配制100千克筛好的稻田土,20千克腐熟的细农家肥,1千克胞覆剂,1千克复合肥,充分拌匀待用,每个秧盘用土量约为1.5千克。

4、装盘播种将育秧盘两个一行排放于选好的庭院苗床上,按每亩大田22盘排放,在盘内放营养土2.5公分刮平,把处理好的稻种均匀的播撒在营养土上;杂交稻每盘用种60-70g干稻种,常规稻每盘用种180-200g干稻种,播好种后再用营养土覆盖以盖严种子为宜,最后浇透水盖膜。

5、浇水追肥移栽前均以旱长为主,保持秧盘湿润即可,苗出齐后及时揭膜于三叶一心时结合施用促蘖肥防一次立枯病,每4盘秧(每平方米苗床)用0.1千克尿素、50%立枯净1.2克或75%恶霉灵1克兑水3千克喷酒,以后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及时防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白叶枯病、稻螟虫等,防止秧苗带病带虫入大田。

6、机械插秧苗龄控制在25-30天内。

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技术
苗 切块 要求 , 经 实践 . 种 量一 般 以 几 播 每 2 方 厘 米 有 效 面 积 上 落 谷 5 种 谷 平 粒 为 宜 范 程 序 , 预 先 整 好 的 秧 板 上 规 在 平 铺 软 盘 , 铺 底 土 ( .~ . 厘 米 厚 ) 匀 1 20 8 .
加 土 护 边 , 做 到 先 造 墒 后 落 谷 , 保 并 确
特 别 注 意 水 位 控 制 在 秧 板 面 上 方 不 淹
水 验平 秧 板 : 整 法 应 在 播 种 前 1 ~ 5 水 0 1 天 上 水旋 扎验 平 , 沉实 后再 做 秧 板 , 板 待 秧 制 作 应 长 田横 做 畦 ,规 格 掌 握 秧 板 宽
10 10 米 , 宽 4 厘 米 、 1厘 米 , 4~5厘 沟 0 深 0 四 周 围 沟 深2 厘 米 , 面 要求 达到 “ 、 、 0 板 平 光
种植天地

9 Il{ ;li
维普资讯
移 栽 叶 龄 控 制 在 1~ 0 。 量 播 种 ( 52 天 定 每 亩 移 栽 大 田用 干 种 子 2 25 斤 ) 围 绕 ~ .公 .
既 能 达 到 培 育 壮 秧 , 能 满 足捕 秧 机 取 又
实 、 ” 随后 排 水 露 田待 育秧 。 直 , 三 、 子 处 理 选 用 良种 , 落 谷 前 种 于
高 发 芽势 , 时要 预 先 做 好 发 芽试 验 。 同 浸
择 晴 晒种 l 2 ,增强 种 子 酶 的 活性 , ~天 提 人 粪 尿 肥 5 0 斤 对 水 追 施 。 虫 防 治 , O公 病
江 苏省 金 坛 市农 林 局 ( 1 2 0) 23 0
后 沥 种催 芽 至9 %种 谷 露 白 后播 种 。 0

杂交水稻机插软盘育秧配套技术论文

杂交水稻机插软盘育秧配套技术论文

杂交水稻机插软盘育秧配套技术建阳市小湖镇是建阳市粮食主产区之一乡镇,发展粮食生产有诸多有利条件,为保证我省粮食市场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确实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插秧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人工插秧不仅费工时,而且劳动强度大。

实践表明,水稻机插秧是一项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民心工程。

建阳市小湖镇从机插推广工作从2005年到2010年经过五年的不平凡的历程,下了很大力气,建立了示范村,逐年新增插秧机8台,全镇插秧机保有量达到40台,年机插面积达到5000~10000亩左右,在机插及育秧推广工作中探索了成功的经验,丰富了机插育秧技术理论和高产栽培技术理论。

机械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育成适应机械插秧作业要求的标准毯状秧苗。

现将水稻机插优势及软盘育秧配套技术小结如下:一、水稻机插的优势能减轻劳动强度,省工、省本、节约秧田,插秧速度快、效率高、栽插均匀度好,易夺取高产。

1.节省秧田????由于机插秧采用的是毯状秧块,其播种密度较高,从而提高了秧田利用率,秧田与大田比例达1:90~1:100,秧田利用率比常规水播水育秧提高9~10倍,比抛栽育秧节约秧田40%~50%,从而有效提高水稻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江西省二季晚稻面积按147万hm2计算,若采用常规育秧约需占用二季晚秧田13万hm2左右优质秧田,若全部采用机插育秧,约可节约秧田10.7万hm2,按水稻平均亩产6000kg/hm2计算,可增产水稻6.4亿kg,每千克稻谷按2元计算,农民可直接增收12.8亿元。

特别是在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省工节本与传统的手工种植方式相比,机械化作业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优势。

如一般人工手插水稻1亩需1.5个工日,使用一台东洋手扶插秧机每小时插秧1.95~4.05亩,每天能插秧15~30亩,可替代30~45个劳动力;一台乘座式高速插秧机每小时插秧4.95~7.05亩,每天能插秧40~60亩,可替代90个劳动力。

水稻机插软盘拌浆育秧技术八要点

水稻机插软盘拌浆育秧技术八要点





是 有 资金 投 入 而 没 有技 术
靠 雇佣 又 不 能 建 立 长 期 的

年度
约翰 迪 尔十 佳 经 销 商

称 号的经 销 商
2008
合作 关 系 而 流 失 ;
养家 糊 口 而 转 行

三 是 生 活 水 平提 高
靠被雇佣不 能
赠 予 长城 牌 皮 卡 汽 车
的 杰 出业 绩

表彰他 们 在
年度 取 得
农 业 机 械发 展 趋 势 是 驾 驶 操 作 人 员

获得

2008

年度 约 翰 迪 尔十 佳 经 销

对 机 车 的使 用 保 养 要 求 提 高
而 对 其故 障排 除 修 理 要



称 号的 经 销 商为
新 疆 农 机 有 限 责任 公 司

求 降低

因此 优 机

优技要 优化组 合


0 4e

a r
的过筛干

出苗 不 整 齐
成苗
8
土 来盖 种
盖 土 厚度

率不 高 ( 见 图


)


0 3c

m
左右

注意
夏播盖 草

盖土 要 均匀 后不要洒水
且 盖土
以 免板
夏播时
气温


较 高且 常下 大雨
结影 响 出苗 的质量
(见 图 7 )

、 。
为避免高温烧苗和

水稻旱育秧栽培(机插秧盘、抛秧盘等)技术

水稻旱育秧栽培(机插秧盘、抛秧盘等)技术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常规的科技措施,此项技术可概括为“肥床、早育、适龄、浅插,稀植”5个技术环节,在生产中很具推广价值,其具体操作如下。

1、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1)苗床准备①苗床选择。

透风是水稻旱育秧成败的关键,应选择背风向阴,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园地或早地作苗床,切忌选用冷浸田、胶泥田和碱性田。

一般每亩大田需25~30平方米苗床。

②苗床的制作与施肥。

苗床要在开春后育苗前2个月翻耕晒垡,碎理床。

苗床可视田块水分情况建成高床、低床和平床,床宽一般1.2~1.4米,长度不能超过8米,沟宽0.4米,床面要平整、翻碎。

为简化旱育秧程序,提高秧苗素质,偏碱田须使用壮苗剂来培肥苗床。

壮苗刑具有营养全面、消毒土壤、调酸、化学控制,防治青立枯病等多种功效。

使用方法:每袋壮苗剂与10千克细土拌匀,撒于20平方米苗床上,然后用耙子将药剂与表土充分拌匀即可。

③苗床消毒、调酸。

苗床土壤偏碱和带菌是引发青立枯病,造成死苗的主要因素。

为有效防止青立枯病的发生,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施用壮苗剂来消毒、调酸,或喷施广枯宁来消毒。

生产实践证明,冷浸田、偏碱田施用壮苗剂水溶液防病效果比较显著。

(2)种子处理和催芽品种选择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选用优良品种,每亩大田用种3千克。

播种前用简威或施保克2000倍液浸种72小时,以防止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为加快生长,避免烂种,浸泡后的谷种要实行催芽,催芽程度以刚破胸露白为好。

(3)播种、化除、盖膜①播种。

播种前苗床要反复多次浇水,使15厘米厚的表土充分吸收水份并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用碱性水。

播种前再浇1次水,经土壤消毒和轻轻镇压床面后即可播种,每平方米播露白谷种200~250克,播种期根据栽插时间而定,早栽一季田秧龄45天左右,两季田55天左右。

②覆土、化除。

播种后覆盖2厘米左右的盖种土(用30%的腐熟细粪与70%的细土混合均匀) 。

盖种土要潮湿,覆盖要均匀、严实,不要使用火灰、草木灰等碱性土。

水稻机插的无纺布秧盘育秧和栽插技术

水稻机插的无纺布秧盘育秧和栽插技术

水稻机插的无纺布秧盘育秧和栽插技术摘要根据水稻机插秧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育秧准备、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秧田管理、栽插等方面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早发稳长,以利于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

关键词机插秧;秧盘;无纺布;栽插质量徐州市是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水稻单产能够达到8 475 kg/hm2。

近年来,徐州市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面积已经达到3.33万hm2,其中,商品化集中育供秧的面积为312.7 hm2,栽插大田的面积为2.75万hm2。

生产实践证明,机插秧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控制适宜的密度和协调个群体矛盾,确保合理的苗情动态,还有利于减轻病虫和倒伏风险,所以,通常情况下机插秧产量要高于常规移栽水稻和直播稻。

但目前生产上机插秧普遍存在秧苗质量差、移栽不及时及栽插基本苗不足等突出问题,造成有效穗数偏少,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

针对存在问题,采用无纺布秧盘育秧,狠抓准备、播种、管理和移栽等环节,提高秧苗素质,保证栽插质量,促进早发稳长,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2013年无纺布秧盘育秧机插示范田的水稻单产达到9 484 kg/hm2,比手工栽秧的田块增产6.7%,比直播稻增产14.2%。

1 育秧准备1.1 秧田准备秧田选择在靠近大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方便灌水的地方,可方便管理,减少搬运秧苗的时间和工作量。

为使秧苗个体有良好的营养空间,要按照秧田和大田比1∶80~100的标准留足秧田。

秧板要精做。

播前15~20 d精做秧板。

为使板面平整,可以先上水进行平整,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

畦面宽度为140 cm,畦床高度为15~20 cm,长度视需要和地块的大小来确定。

秧板之间留宽20~30 cm的排水沟兼管理通道。

床面要达到实、平、光、直的要求,即秧板沉实不陷脚,板面平整无高低,板面无残茬杂物,秧板整齐沟边垂直。

1.2 床土培肥采用育秧基质或细土作床土,按照每1 hm2大田准备基质1.5 m3或营养细土1 500 kg,也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摘要: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是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值得人们推广与应用。

文章试从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软盘育秧技术、苗期管理、栽前准备四个方面来探析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关键词: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15-1
1 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适合机械栽插,其次是秧苗可以满足高产要求。

所以秧块要标准,秧苗分布要均匀确保无病虫害。

满足了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以下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的基础。

在满足机插育秧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其他三项主要技术才能循序渐进的展开。

2 软盘育秧技术
软盘育秧技术是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的重要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务必用心管理。

要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每块秧板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在铺床土的过程中厚要均匀,土面要平整。

播种时要做到分次细播,力求均匀。

不能过厚。

覆土后,灌平沟水,弥补秧板水分不足。

芽谷播后需经过一定的高温高湿才能达到出苗整齐。

机械播种可以大大的提高播种效率,质量又好。

育秧播种机械
的种类也比较多,但工作的原理相同。

采用机械播种时,播前要对播种机进行调试,调整好播种量和洒水量。

3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高温高湿促齐苗、及时炼苗、科学管水、防病治虫。

3.1 高温高湿促齐苗
立苗期要注意的是把握好盖草的薄厚度,一定要均匀。

还有遇上雨天,雨水过后一定要及时的清理积水,以免造成闷种烂芽。

高温高湿促齐苗:立针齐苗前膜内应保持高温高湿达到促齐苗的目的。

加强膜内温度的管理,温度过高时要及时揭两头膜降温防止烧苗。

注意水分,防止过干,床土发白时及时浇水。

3.2 及时炼苗
揭膜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不完全叶至第一叶抽出时揭膜炼苗,盖膜时间不宜过长,揭膜时间应以当时气温而定。

揭膜的原则也是有法可依的。

遇到大雨天要等到大雨过后再去揭膜,若是小雨就要在雨前揭膜,阴天时就要上午揭膜,晴天则傍晚揭膜。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遇到寒流来袭,气温就会降低,此时就应该推迟揭膜,并且要做到白天揭膜夜晚盖膜。

拱棚秧的炼苗秧苗现青后,视气温情况确定拆棚时间。

3.3 科学管水
秧苗二叶一心前,以湿润为主,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含水又透气,上水时间选择在早上或下午5点后进行。

二叶一心后,采取
旱育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并防止晴天中午秧苗卷叶。

湿润管理,用间歇灌溉的方式,以湿为主,以水调气、调肥、调温、护苗。

控水管理,即揭膜时灌一次足水,泅透床土后排放,确保雨天秧田无积水。

在秧苗补水方面,不卷叶不补水。

为了避免秧苗死亡补水的水质一定要清洁。

3.4 防病治虫
秧田期病虫害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立枯病、螟虫等。

秧田期应及时关注植保信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对症用药防治,减轻大田病虫害发生。

4 栽前准备
氮素和碳素对秧苗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对于秧苗本身的发根能力和抗植伤能力有加强作用。

栽前务必要施好送嫁肥。

栽前通过控水炼苗,提高碳素水平。

机插秧苗苗小,栽前要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工作。

以上是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的四个主要方面,为了确保机插水稻的质量与产量,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是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值得人们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英.机插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08).
[2] 王书林,朱玉祥.苏北稻区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
业科技,2010,(03).
[3] 袁少兵,王忠友.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
[4] 李霞红,孙如银,李福军.机插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07).
[5] 沈桂明,单守伟.浅谈提高水稻机插秧质量的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12).
[6] 王科林.论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难点及解决方法[j].贵
州农机化,2009,(06).
[7] 王连芬,尹晓丽,王树志,李国斌,李秀萍,李艳军,王秋利.水稻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01).
[8] 刘慧卿,项良忠.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04).
[9] 张广成.机插秧漏插原因与解决办法[j].现代农机,2010,(01).
[10] 吴成.水稻机插塑盘育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
[11] 荀根勤,丁仁斌,丁彩虹.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
[12] 尹洪根,宋富根,贺春荣,喻吉生,罗来宝,颜见恩,肖尚华,谢兰英.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
[13] 王少枫.杂交籼稻机插秧软盘育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24).
[14] 周杏凤.“秀水134”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1,(04).
作者简介:车彤(1968),女,汉族,吉林舒兰人,舒兰市农业环保站农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