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素(芸苔素)内脂在几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油菜素内酯(BR)促进植物生长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R) : "##!,<= RN# S RNN
油菜素内酯的作用.doc

油菜素内酯的作用
油菜素内酯又称芸薹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
由于其生理活性大大超过现有的五种激素,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激素。
属新型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油菜素内酯的作用。
油菜素内酯的作用:
油菜素内酯促进伸长的效果非常显着,其作用浓度要比生长素低好几个数量级。
其作用机理与生长素相似,YoPP等(1 981)发现BR 与生长素有正协同作用。
通过促进细胞膜系统质子泵对氢离子的泵出,导致自由空间酸化,使细胞壁松弛从而促进生长。
同时,油菜素内酯还能抑制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含量,所以,当油菜素内酯与生长素同时使用时,有明显的加成效果。
另外,油菜素内酯还能调节与生长有关的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实现对生长的控制。
油菜素内酯类物质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
另外,油菜素内酯还能调节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使处理部位以下的部分干重明显增加,而上部干重减少,植物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油菜素内酯也能影响核酸类物质的代谢,还能延缓植物离体细胞的衰老。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是第一个被分离出的具有活性的油菜素甾族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s),是国际上公认为活性最高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激素。
植物生理学家认为,它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的耐冷性,提高作物的抗病、抗盐能力,使作物的耐逆性增强,可减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
油菜素内酯能够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批量生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环境友好,对动植物没有伤害。
芸苔素的复配配方及其功效

芸苔素的复配配方及其功效农谱生物的天然芸苔素内酯(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最新植物内源激素,芸苔素内酯是国际上公认为活性最高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理学家认为,芸苔素内酯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全面调节与促进植物的生长,充分发挥生长优势。
芸苔素内酯其主要功效为提高酶的活性,芸苔素内酯提高种子活力,芸苔素内酯促进早期发育;芸苔素内酯增强光合效率,芸苔素内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芸苔素内酯提高作物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能力,提高抗逆能力,;芸苔素内酯减轻农药药害及化学污染药害;芸苔素内酯抗多种病毒、细菌、真菌的危害,并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1、氯吡脲(KT-30)与芸苔素内酯复配高效高产KT-30膨果效果显著;芸苔素内酯微毒:基本无毒,对人无害,安全性高,是绿色农药。
芸苔素内酯能够促进生长,增产。
KT-30和芸苔素内酯复配起来使用,既能促进果实膨大,又能促进植物生长,保共保果,防止落果,有效的改善果实的品质.用在小麦和水稻上,能增加千粒重,达到增产的效果。
KT-30属于细胞分裂类的产品,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膨大。
对细胞的分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器官的横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膨大果实的作用。
芸苔素内酯广谱: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有限制,使用不当会产生严重药害。
芸苔素内酯在所有植物都可应用,包括豆芽、蘑菇等也可以用,效果明显。
2、芸苔素内酯与叶面肥及赤霉素复配复配使用近年来出现的比较常见的复配品种组成成份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功效促进幼苗生长及果实膨大促进座果、增产促进座果及膨大促进座果增产及体眠芽萌发促进壮苗促进生长增收。
芸苔素内酯可与叶面肥及赤霉素配合使用进行保果。
如用60毫升芸苔素内酯对清水60公斤,并加入90%赤霉素结晶体1.5克(赤霉素宜进行2次稀释,以利溶解均匀)和180克磷酸二氢钾。
如果植株叶色偏淡、坐果相对较多,还可以加入120毫升高钾型腐殖酸功能型标得富叶面肥。
油菜素内酯的应用研究

油菜素内酯的应用研究摘要:近年来,油菜素内酯(BRs)在农林业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
本文从油菜素内酯对植物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和促进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BRs) 生长发育抗逆性光合作用1970年,美国Mitchell等第一次报道在油菜的花粉中发现一种新的生长物质,命名为油菜素。
1979年,美国农业部科学家Grove等从227kg油菜花粉中提取得到10mg高活性晶体,通过分析其为一种甾醇内酯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
多年来,科学家发现油菜素内酯并不仅仅存在于油菜中,在多种植物中都发现了结构相似的高活性物质,被子植物中的紫菜薹、扁豆、菜豆、水稻、玉米、荞麦、日本栗、牵牛花、宽叶香蒲、向日葵、茶树、赤杨、柑橘和蚊母树,裸子植物中的黑松、北美云杉、欧洲赤松及低等植物中的问荆和水网。
且其存在的部位也不仅限于花粉,植物的不同器官如根、茎、叶、花粉、雌蕊、果实和种子等都含有BR,其中花粉和未成熟的种子BR含量最为丰富,茎中含量居中,叶和果实中含量最低[1-4]。
现已从多种的植物中分离出40多种油菜素内酯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是以甾醇为基本结构,统称为油菜素甾体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BRs)。
目前在作物上应用的主要有油菜素内酯(BR)、表油菜素内酯(EBR)、高油菜素内酯(HBR)3种[5]。
许多试验证明,BRs的生理功能不同于五大类植物激素,1989年Moore将BRs作为第六类激素,与五大类激素并列写入教科书中[6]。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某些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天然油菜素内酯的含量甚微,无法大量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人工化学合成,现已成功合成多种油菜素内酯,并在不同的蔬菜上应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进一步明确了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
芸苔素内酯的作用

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关于《芸苔素内酯的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了解我国近期食品安全性问题比较多,因此大家找到了一种新的挑选方法,便是吃无公害蔬菜,并且如今很多人都挑选吃无公害蔬菜了,这针对农民们而言自然是好事儿了,并且农民们在种植蔬菜水果瓜果蔬菜的情况下,经常会用绿色植物萘乙酸,植物的生长剂的类型许多,而近期,有一种新式的绿色植物萘乙酸深得农民的钟爱,那便是芸苔素内酯。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式低碳环保绿色植物萘乙酸,其根据适合浓度值芸苔素内酯泡种和叶茎喷洒解决.能够推动蔬菜水果、瓜类蔬菜、新鲜水果等农作物生长发育,可改进质量,提高效益,颜色鲜丽,叶子更结实。
也可以使荼叶的采叶時间提早,也会让瓜果蔬菜含糖分高些,个人更大,生产量高些,更耐贮藏,在现阶段,化肥销售市场上绿色植物萘乙酸以人造合成的复硝酚钠和芸苔素两类主导。
在具体运用中,以纯天然获取的芸苔素品质最好是,综合性经济收益更优质,更能获得农户热烈欢迎和运用。
无论归属于哪一类植物激素,对人和动物全是没害的,一切正常应用使用量十分安全性合理。
纯天然芸苔素可普遍用以农作物如稻谷,麦类,甘薯,一般可高产10%上下;运用于各种各样农作物假如树、蔬菜水果、草莓苗、瓜果蔬菜、麻棉、盆栽花卉等,一般可高产10-20%,高的达到30%,并能大大提高质量,提升糖分和果子净重,提升盆栽花卉鲜丽。
另外还能提升农作物的耐旱,耐寒工作能力,减轻农作物遭到病害,药害,肥害,冷害的病症。
并且芸苔素内酯是甾体化合物中生物活性较高的一种,他们普遍存有于绿色植物身体。
在绿色植物发肓各环节中,既可推动营养生长,又能有利于受精作用。
人造合成的芸苔素内酯特异性较高,可经过绿色植物的叶、茎、根消化吸收,随后传输到起功效的位置,有的觉得可提升RNA汇聚酶的活性,提升RNA、DNA成分,有的觉得可提升细胞质的电位差、ATP酶的特异性,也是有的觉得能加强生长素的功效,作用机理现阶段未有统一的观点。
施肥和喷施芸苔素内酯对油茶春叶养分等指标影响试验

林 木 施 肥 研 究 始 于 1 世 纪 末 , 别 是 14 年 9 特 80 Le i“ i g 矿质 营养 学 说 ” b 的诞 生 , 进 了化 肥 工 业 的 促
发 展 和 化 肥 的使 用 。我 国对 植 物 施 肥 理论 和 实 】 践, 经历 不 施 肥 , 目施 肥 , 土 配 方施 肥 , 衡 施 盲 测 平 肥 等 阶段 , 油茶 配 方施 肥研 究 方 面 , 在 唐光 旭 , 黄崇 熙 等提 出油茶 丰产 施 肥模 式 , 究 表 明配 方施 肥 有 研
号、8 l 号和 16 6 号优 良无性 系油荼品种 , 对其进行施肥( 生物有机肥 、 油茶专用肥、 复合肥 ) 及叶面喷施 芸 苔 素 内酯 的 正 交试 验 。结果 表 明 : 油茶 春 叶 叶绿 素 SAD值 最 高处理 组合 是 长林 4 、 P 号 每株 施 生物
有机 肥 1 g 喷 003mg k 。 苔素 内酯 ; 茶春 叶 干 物质 含 量 最 高 的处 理 组合 是 长林 1 品 系、 和 k .3 ・g 芸 油 8 每 株 施 油茶 专 用肥 O5k 和 喷 003mgk 苔素 内酯 ; 茶春 叶 中氮 和磷 含 量 最 高 的处 理组 合 是 长 . g .3 ・g 芸 油 林 1 品 系、 株施 油茶专 用肥 05k 和 喷 00 3 ・g芸 苔 素 内酯 ; 片钾 含 量 最 高的处理 组合 是 长 8 每 . g . k 3 mg 叶 林 4品 系、 每株 施 生物 有机 肥 1 和 喷 00 7 ・g 芸 苔素 内酯 ; 对 油茶春 叶叶绿 素 SAD值 贡献 率 g . mg k。 6 钾 P 最高, 氮对春 叶 干物 质积 累贡 献 率最 高 。
lw: 1 T ehg etpigla e P v le’ t a n t o iainwa h n -i4.t an o ( ) h ih ss r e v s AD a n S u Sr t e me c mbn t o sC a gLn r t gwi k /e rai etie a d ei t 1 gt eo ncfrl r h r g i n z
芸苔素内酯国标

芸苔素内酯国标【最新版】目录1.芸苔素内酯概述2.芸苔素内酯的功能3.芸苔素内酯的应用范围4.芸苔素内酯的种类与区别5.芸苔素内酯的使用方法与效果6.芸苔素内酯的检测方法7.芸苔素内酯的厂家与价格正文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被广泛应用于油粮作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
它具有促进生长、提高抗逆、增产提品、协同增效和解除药害等功能。
芸苔素内酯并非叶面肥,本身没有营养,它主要是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系统,间接调节作物生长,跟叶面肥有很好的兼容性。
芸苔素内酯具有以下功能:1.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膨大。
对细胞的分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器官的横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膨大果实的作用。
2.延缓叶片衰老,保绿时间长,加强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促使叶色加深变绿。
3.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能够透导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生成,增加枝数,增多花数,提高花粉受孕性,从而增加果实数量提高产量。
4.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商品性。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油粮作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
目前市面上芸苔素内酯有两种:24-混表芸苔素内酯和 28-高芸苔素内酯,都统称为芸苔素。
两者化学结构不同,在作物上的生理活性不同,使用效果也差别很大。
24-混表芸苔素内酯的活性最高,在作物上的表现最好;28-高芸苔素内酯的生理活性较低,在很多作物上的表现不明显。
芸苔素内酯的使用方法一般是通过喷洒或浸泡的方式,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使用芸苔素内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芸苔素内酯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检测时需要取适量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和测定等步骤。
关于芸苔素内酯的厂家,可以选择郑州银海化工等知名企业。
芸苔素内酯使用方法

芸苔素内酯使用方法芸苔素内酯(Gibberellin)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它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中被广泛应用,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芸苔素内酯的使用方法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1. 种子处理:芸苔素内酯可以用于种子处理,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早期生长。
处理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式:- 稀释处理:将适量的芸苔素内酯溶液稀释在适量的水中,然后将种子在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时间通常为数小时至一天。
- 涂覆处理:将芸苔素内酯溶液直接涂覆在种子表面。
涂覆的液体量应适量,不要过多,以免影响种子的呼吸和吸水能力。
2. 苗期管理:芸苔素内酯可以在苗期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在育苗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应用芸苔素内酯:- 叶面喷施:将适量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喷洒在苗期植物的叶面上。
喷洒时要尽量保持均匀,避免喷洒过多或过少。
- 浸泡根部:将芸苔素内酯溶液与适量的水混合,将苗的根部浸泡在溶液中一段时间。
3. 开花期管理:芸苔素内酯在植物的开花期间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此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使用芸苔素内酯:- 叶面喷施:将适量的芸苔素内酯溶液喷洒在花朵和叶面上,可以促进花朵的开放和生长。
- 树干注射:将芸苔素内酯溶液注射到根部或树干上,可以提高花朵的质量和数量。
4. 果实成熟:芸苔素内酯也可以在果实成熟期间使用,以改善果实的发育和品质。
以下是几种应用方法:- 叶面喷施:将芸苔素内酯溶液喷洒在果实和叶面上,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 树干注射:将芸苔素内酯溶液注射到根部或树干上,可以提高果实的味道和品质。
总体而言,芸苔素内酯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控制:使用芸苔素内酯时,应遵循厂家的建议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 使用时机:芸苔素内酯的使用时机应与植物的生长阶段相匹配,以达到最佳效果。
-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也可能影响芸苔素内酯的效果,应进行综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年美国Goe 99 rv 报道, 25g 从 2k 的油菜花 粉中提取到 lm 结晶 经x og 射线分析证实为一种 山体物质, 定名为油菜素内脂(r s od, Ba i le简称 sn i B )又名芸苔素内脂, R, 目前. 在各种作物中已发现 有 4 种油菜幽醇类化合物, 0 证明它们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 是一类生物活性极强、 无污染的新内源生 长调节物质, 故有人称其为第六类激素。 当前在作物上应用的 B s R 物质, 主要有油菜 家内脂(R , ( )表油菜素内脂(B及高油菜素内脂 B E) (B ) H R 三种, 其中, 表油菜家内脂在农业上的应用 已引起国际上重视。美国最先报告在蚕豆、 卜 萝 、 马铃兽等作物上应用, 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 本 日 藤田(95报道了在水稻、 ( 8) 1 黄瓜、 菜豆、 马铃络、 蕃 茄、 白菜和甘蓝等作物上有明显提高产量和增强 杭病性及抗逆性等效果。自 18 年起, 95 中国科学 院植物生理研究所与 日本合作, 对表油菜素内脂 在中国农业上应用进行了研究, 并已在小麦、 玉
1 2 徉 数( 本 n ) 1 2 9. 2石 喷 平 均数() 施 又 1. 98 4
的测定表明、 处理平均为 1. 较对照 1. 59m, c 74m c
1 2
2. 96
2. 85 11 -0
对 平 数x ) 1 . 均 ( t 照 a 9 7 8 平 数 数又 z ) 1 9 均 差 (-, x 5 .
由此可见, 在条件一致的同田对比下, 喷施云
大一1。 2 使籽棉产盘提高2.比, 01 47 按20 年平均
籽棉价每公斤 24 元计, .0 约增收 6 元左右。 0 一季
棉花每亩共用药8 每袋。7 共投入56 袋, 元. . 元, 由于云大一10 2 可与棉花生长期间防治病虫喷酸 性农药结合进行, 因此, 若不单计用工成本. 则投 入产出比为 11 左右, :0 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3 辣椒喷施i大一10 i 2 的效果 31 试验方法 试验由潜 山县科委在平桥村进 . 行, 品种“ 籁椒一号”设喷施云大一10 , 2 和等量清 水两个处理, 由于受高山区田块的限制, 故只设两 次重复, 4 共 个小区, 小区面积 2. , 52 栽苗 18 M' 2 株, 小区间设置隔离行, 以免喷药时影响其他小 区。用果蔬专用型云大一10 2 于辣椒初花期、 结果 初期、 盛果期各喷一次, 浓度均为10 倍液。 00 喷后 5 天借用稻叶比色卡多点比测叶色色阶, 记载生育 进程和病虫发生情况, 各小区分批采收单独计产. 32 试脸皓共 .
8. 95 31 .
降低了15m, . 这是一个有利性状。9 2 调 c 月 0日 查, 处理区的每株果枝台数平均为 2. 比对 03台, 照区1. 92 台多11 处理区平均单株成铃数为 . 台; 2. 比对照区2. 28个, 81 个, 53 个多 . 在同等密度 下单株成铃数的提高为高产莫定了基础. ()2个喷施云大一1。 31 2 处理的平均籽棉亩 产为234g比 5. , 对照287g k 2. 增加2. , k 47g增产 k 率 1.环。经用1 组成对数据作 t 08 2 测验, 喷施的 单株成铃、 籽棉产童均极显著地优于对照( ) 表2, 表 2 楠花两个性状喷施云大一10 2 与对照的平 均数间成对比较分析 ( 单尾测验)
计分
a S韶" Ri 蕊. *,d s5f& 1 E l} # f f* i &T t
* 兹
凌材洪教授指导统
万方数据
安徽农学通 报
20 0 2年
公斤左右的水平下. 每亩可增产稻谷 3 公斤左 5 右. 如果粗略地以每公斤稻谷 1。 . 元计 约增收 3 5 元, 每次用药 2 两次共 4 每包 。6 共投 包. 包 . 元, 入 24 由于云大一10 . 元, 2 可与防治水稻病虫一并 施药. 故可不单计用工成本, 则投入产出比约为1 : 1 左右, 4 值得推广应用 表I 中稻三个性状喷施云大一1。 2 与对照的平均数间 成对比较分析 ( 单尾测验)
处 理
喷施 飞
4 S .
对照 1
4 1 .
喷施 2
48 .
对照 2
38 .
喷施区平均
47 .
对照区平均
40 .
叶色色阶
初花期( 月) 日/ 始果期( / 日 月)
卜 市始期 〔 月) 日/
35 / 55 /
2/ 65
85 / 1/ 05
2/ 85
35 /
板I扮.结实率( , .0 1 , =278 'p 写)t 43>t, .1. < }6 o :
78 'P %. 1 .'<1 差异板显势. .
2. 81
2. 5 3
平均 数差数(- ) X 瓜 I 差数平均 数标准 5) 误( ,
自 度( " D 由 d
t 统计值
安徽农学通报,n u A r StB l 20 .()4一4 A hi i e u . 28 1t3 5 g . . l 0
油菜素( 芸苔素) 内脂在几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朱纯祥’董 , , 俊涛’ 黄成根”陈邦德z陈 “冯吉3 , , 虎子 , T I
( 1潜山县科委 260 ; 430 2望江九成贩农场 262 ; 420 3宣州区r店乡 220) . 452
摘 要: 本文探讨丁 喻施生长调节剂云大一10 2 在水稻、 棉花、 妹椒和西瓜上的堵产啥收效果以及
提高作物杭迁性的效应
关健词: 油莱素内脂; 生长调节荆; 云大一10叶面喷施 2;
中图分类号 5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童编号 :07 7120 )1 3 3 138 10 一73 (0 20 一4 -0
万方数据
8卷 1 期
朱纯祥等 油菜素( 芸苔素) 内脂在几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 1促进早熟。喷施云大一10 2 的处理叶色平 均提高 0 7 . 个色价, 初花期始果期均提早 5 -7
天, 上市始期早 2 -4天( ) 表3。说明云大一1。 2有 提高光合性能和促进辣椒早熟的作用
表 3 辣椒喷施云大一1。 2 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
t 单尾临界 ( 值( t -) t 单尾临界 (. 值( , tJ ,
注: 单林成铃数 t . 0 。 二278 ' <l 差 二543>t 3 .1. P % : 异*I井.每¥ 4林产!: . 4 - =278 L L T - t =883>t 5 . . 1 丫 <7 王异极盆势. P %
28 .
05567 .139
1 1
27 9 . 9 8
1 1
Hale Waihona Puke 1 差异板1井.+杜f〔 纬, 充)t . 3 -=2 =598>t 1 .
54 0 3 .3 17 6 .9
2 78 1 .
883 . 54
176 . 9
278 .1
2 棉花喷施云大一10的效果 2 2 1 试验方法 试验在望江县九成贩农场进行, . 品种为抗虫棉 19 试脸面积 8 设喷云大一10 0. 亩, 2 和等量清水两个处理 每处理 20 , 0M'喷清水与喷 药成对排列, 1 次重复, 共 2 田周留 2 米保护行. 各 处理移栽棉苗规格一致, 按每亩 20 80株定植, 所 有管理相同。用棉花专用型云大一10稀释10 2, 50 倍, 于棉花初竹期、 初花期和结铃始期分三次与酸 性农药混喷, 初蓄期苗小, 每亩用药 2 其余为3 袋, 袋, 处理区每亩共用8 袋云大一10 2, 22 试验结果 . () 1 组处理在各生育时期喷施云 1试脸表明. 2 大一10 5 其叶色色阶, 2 后 夭, 提高了 。B . 个 .-15 色阶, 尤以初花期最为明显, 说明能提高棉叶叶绿 素含量, 对光合作用有利。此外, 月1 8 0日的观寮 中发现, 在高温干早条件下, 凡处理区棉株的上部 叶均不出现萎蔫现象, 而所有对照区棉株均出现 不同程度的葵蔫现象, 说明云大一10 2 作为生长调 节剂, 对提高柿花耐早力也有一定作用。 月 n 日 8 后由 于采取楠田沟灌, 因而未能进一步观察。 () 招组对比的楠花第一果技,生高度 2据对
大一10 2 在其他作物上的应用效果,01 20 年我们 在宣州、 望江、 潜山等地分别对水稻、 棉花、 高山蔬 菜和西瓜进行了试验示范, 现将结果分述于后 1 水稻喷施云大一10 2 的效果 11 试验方法 试验在宣州区丁店乡七里村进 . 行, 供试品种为高产优质中粕杨稻 6 选择生长 号。 整齐一致的稻田 1 块, 2 每块稻田一半喷施云大一 10一半喷清水作对照. 2, 云大一10 2 由云南大学科 技开发公司合肥分公司提供( 以下均同此)系 , lm 袋装粮食专用型云大一10稀释浓度 10 ol 2, 00 倍, 分别于水稻孕稼期( 抽移前 1 天) 5 和始穆期 ( 0 抽祖) 有1% , 结合防 病虫与酸性农药混合喷施。 12 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 . 水稻喷施云大一10 2 后 叶色变深 平均比对照增加 。5 . -07 个色阶 5 ( 稻叶比色卡比测)说明能使叶绿素含量增加, , 有 类似增施氮肥的表象. 由表 1 可以看出, 中稻喷施云大一10的处 2 米、 西 作物上取得了 显效 1 1 烟草、 瓜等 明 果。9 年, 理. 9 E对照每移饱粒数增加 88 结实率提高3 t .%. . 中国云南大学人工合成表高油菜紊内脂成功, 并 4 千粒重增加38 作t %. .纬。 测验结果均极显著. 进行工厂化生产, 制成多种适于不种作物施用的 由此可见, 在同田对比条件下, 喷施云大一 剂型, 商品名云大一10填补了国内药源的空白。 2, 10 2 对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产效应约为 19 年始, 原全国土壤肥料总站. 92 连续在全国 7 %左右(.%十38 。在当地中釉稻亩产 50 (4 3 .写) 0
1/ 05 1/ 25
3/ 05
35 / 55 /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在很小剂量下能对植 物的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的物质。 起源于 2 世纪 0 2 年代生长众的发现与研究, 。 当时借用动物生理 上的概念, 称为植物激家。从此, 先后陆续发现赤 霉素、 离层酸、 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等, 被称为目前 世界公认的 5 大类植物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