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几个?

(1)新陈代谢;(2)应激性;(3)适应性;(4)兴奋性;(5)生殖。

2、人本内的调节作用有哪几种?

(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

3、调节就是指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体内活动的适应性调整,使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

环境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生理过程。在不同的事与环境或运动条件刺激下,细胞或机体的内部代谢与外部表现所发生的暂时性、应答性功能变化,称为反应。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使机体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发生适应性改变,称为适应。在机体内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时,被调节的器官向调节系统发送变化让人信息,而调节系统又可以通过回路对调节器官的功能状态施加影响,改变其调节的强度,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在调控系统中,干扰信息可以直接通过受控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引起输出效应发生变化预测干扰、防止干扰,具有前瞻性的调节特点,称为前馈。

第一章

1、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与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2、基础代谢就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3、骨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ATP、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直接来源就是:A TP,间接来源就

是:糖类、脂肪、蛋白质,而:糖类就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

4、能量代谢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就是什么?

(1)急性运动时的无氧代谢;(2)急性运动时的有氧代谢;(3)急性运动中能代谢的整合。

5、简述急性运动中能量代谢的整合。

大强度运动中各能量代谢系统对能量供应的参与并非以顺序出现,而就是相互整合、协调,共同满足体力活动的基本器官肌肉对能量的需求。一般来讲,依运动模式、运动持续时间与强度不同,3种供能系统都参与能量供应,只不过各自在总体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不同。

6、三个供能系统:(1)有氧氧化供能系统;(2)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供能系统);(3)糖酵解供

能系统。

第二章

1、兴奋就是指神经、腺体、肌肉等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过程,以及由相对

静止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的表现。兴奋性就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肌肉在刺激作用下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动作电位就是指,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内正外负)。

2、刺激引起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

(1)一定的刺激强度;(2)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3)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3、依肌肉收缩的张力与长度变化,肌肉收缩的形式可分为哪三类?各类概念?体育实践中的

应用(举例)。

(1)缩短收缩(向心收缩):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同,肌肉缩短,并

牵引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如:前臂弯举、高抬腿跑、挥臂扣球等练习;(2)拉长收缩(离心收缩):指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的收缩形式。如: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屈膝等,使臀大肌、股四头肌等被预先拉长,为后蹬时的伸髋、伸膝发挥更大的肌肉力量创造了条件;(3)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如:一些静力性运动。

4、简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代谢、与生理特征。

形态特征:(1)快肌:肌纤维的直径粗、数量多、肌将网(内质网)发达、线粒体数量少容积小、运动神经元大、突触的囊泡数量多、终板面积大、毛细血管网不太丰富。(2)慢肌:

肌纤维的直径细、数量少、肌将网(内质网)不发达、线粒体数量多容积大、运动神经元小、突触的囊泡数量少、终板面积小、毛细血管网较丰富。代谢特征:(1)快肌:无氧代谢酶活性高、糖原含量多。(2)慢肌:有氧代谢酶活性高、甘油三酯含量高。生理特征:(!)快肌:无氧能力(肌将管)高、有氧能力(线粒体)低、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抗疲劳能力弱。(2)慢肌:无氧能力低、有氧能力高、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小、抗疲劳能力强。5、简述不同类型肌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运动员的肌纤维百分组成具有明显的运动项目特异性。快肌百分比与速度、爆发力素质有关,慢肌百分比与一般耐力与力量耐力有关。从事短路、跳跃即力量、速度为主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百分组成占优势;从事马拉松、长跑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从事中距离跑运动员,快肌与满肌百分组成差不多。

第三章

1、在人与动物的体表或组织内部存在着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结构与

装置,称为感受器。

2、当人体前庭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眼震颤以及自主功

能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等现象,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应。

过度刺激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则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3、肌梭与腱器官就是存在于骨骼肌内的感受器,称为本体感受器。

4、一个α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

5、躯体运动就是如何分类的(分哪几类)?

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躯体运动分为:⑴反射性运动。主要指不爱主观意识控制,运动形式固定,反应快捷的运动。⑵形式化运动。此种运动主观意识控制运动的起始与终止,而运动期间多可自动完成,此类运动形式固定,具有节律性与连续性。⑶意向性运动。这种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全过程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较为复杂,一般就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且获得。

6、视觉三原色:红、绿、蓝。

7、当人与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

反射。

8、简述翻正反射的过程及发生的机制。

翻正反射比较复杂,它有赖中脑的协调。主要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与耳石器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的冲动反射性地经、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由于头部复正引起颈肌扭曲,从而使颈肌内的感受器产生兴奋,继而导致躯干翻转,使动物恢复站立。

9、小脑分为哪几部分?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⑴前庭小脑:主要功能就是控制躯体与平衡眼球运动。⑵脊髓小脑: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

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⑶皮质小脑:主要功能就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与程序的编制。

10、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⑴适宜刺激;⑵换能作用;⑶编码功能; ⑷适应现象。

第四章

1、内分泌系统就是体内分泌腺与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

信息传递系统。

2、人或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有机物质称为激素。

3、简述激素的分类以及作用的一般特征。

分类:(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胰岛素、降钙素;2、氨基酸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2)固醇类激素。由肾上腺素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相对特异性;(2)激素作用的高效性;(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4)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5)激素的半衰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