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神奇的新材料

【课标对应】

1.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2.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2 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3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材分析】

《神奇的新材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3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二年级段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本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

本课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组织体验。它由两个本质相同的活动组成:活动一,调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荷叶上滚水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活动二,和前面的活动相类似,亲手做一做——在纸杯底用蜡烛火焰熏出黑灰,并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会卷走黑灰上的粉笔灰。这两个活动都是引发学生对这一神奇现象的好奇,为后面阅读纳米材料的资料奠定感性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教材以阅读资料的形式展开内容。资料的前半部分与学生在第一部分活动中的体验相呼应,说明了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和纸杯底的黑灰都属于纳米材料;资料的后半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二年级学生对新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首先通过观察荷叶表面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接着在学生自己动手做新型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新材料的神奇,最后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而萌生金点子,自己设计新材料让生活更美好。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料。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思维不够稳定和深刻,对事物的认识容易流于表面,为了防止学生的探究变成单纯的玩,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认识观察的意义,指导观察的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做简单的记录,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愉悦中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科学探究]

1.通过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的实验,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抹布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江南》(多媒体出示)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

2.看来大家都非常棒!那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里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呀?(鱼和莲的故事)鱼大家都见过了,那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荷塘?荷塘的景色美不美?(美)雨中的荷塘景色更美,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播放雨中荷塘视频)

3.大家有没有发现,荷叶上有很多的小水珠?荷叶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呢?(雨滴在上面)下雨的时候雨会打湿地面,打湿我们的衣服,头发等等,但是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生答)[设计意图]通过古诗的导入,使孩子们在美的意境中慢慢走入课堂,从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入手更容易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加继续探索的求知欲。

二、探索“雨打荷叶”的秘密

1.出示荷叶图片。

2.你看到荷叶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样的?雨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学生猜想)

3.老师这里有荷叶,每个小组给荷叶上滴水试试,在实验的过程中继续思考水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分发荷叶)

4.学生实验,并交流汇报。

5.现在我们再往荷叶上撒点粉笔灰试试。

6.同学们真棒,都能观察到荷叶的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是它阻挡了水滴和灰尘。

7.那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沾水不沾灰的东西呢?(生答雨衣、防水布等)它们之间都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都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特点)

8.那老师就有疑问了,荷叶是因为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可以阻挡水和灰尘,那雨衣也有细细的绒毛吗?(没有)那它为什么还能不沾水不沾灰呢?因为雨衣的表面包裹了一层防水的材料,这些神奇的新材料都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这种神奇的新材料。(板书:神奇的新材料)

[设计意图]从“雨打荷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防水的例子,能初步了解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并且把科学课程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