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从干树金矿控矿条件及矿床成因讨论

合集下载

云南元江县龙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云南元江县龙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云南元江县龙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董明强;王丽美;许为民【摘要】云南元江县龙潭金矿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主要为不同期次的花岗斑岩、花岗岩和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Pt2hs)板岩、砂质板岩.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铅锌矿化等.矿体的形成具有多因素、多期次的成矿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9(038)002【总页数】5页(P228-232)【关键词】构造控矿;热液充填矿床;云南省元江县【作者】董明强;王丽美;许为民【作者单位】昆明市东川金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4100;云南伟力达地球物理勘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7;云南伟力达地球物理勘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矿区位于红河大断裂与小河底河大断裂的夹持带上,受两大断裂的影响,区内构造十分发育而复杂。

主要发育北西走向断裂,倾向南西的逆断层,断裂对矿区内地层、岩浆岩的展布及矿产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1 矿区地质1.1 矿区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富良棚组,次为中生界三叠系上统火把冲组及少量第四系。

现由新至老叙述如下:(1)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山坡及沟谷凹地的坡积层、残坡积层、冲洪积层等。

由粘土、砾石、砂、碎石、卵石等组成。

厚度0~50m。

(2)三叠系上统火把冲组(T3h):主要以灰红色、棕红色、紫红色复成分砾岩,海陆相交替-陆相的石英砂岩、砂岩、粘土质页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组成。

厚度98m~950m。

并直接呈角度不整合超覆于昆阳群之上。

(3)中元古界昆阳群富良棚组(Pt2f):主要为灰黄色薄至中厚层状泥灰岩夹灰色薄层至中层状灰岩、凝灰质砂岩,灰白色、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板岩组成。

厚度大于190m。

(4)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Pt2hs):主要由灰色薄层板岩、粉砂质绢云母板岩夹薄至中层状石英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及中至厚层状石英岩、石英砂岩组成。

云南省丘北县凉水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机理探究

云南省丘北县凉水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机理探究

云南省丘北县凉水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机理探究张 晨,段必飞(云南有色地质局三〇六队,云南 昆明 650217)摘 要: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控矿机理分析,以矿床控矿机理为切入点,进行该地区金矿的成因分析,希望通过对该地区控矿机理的分析总结出一套找矿方法及找矿标志。

为找矿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质特征;控矿机理;金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6-0208-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mechanism ofliangshuijing gold deposit in qiubei county, yunnan provinceZHANG Chen, DUAN Bi-fei(Team 306, Yunnan nonferrous geology bureau, Kunming 650217,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the study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in this area set of prospecting methods and sig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re-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this area.To provide guidance for prospecting.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 mechanism; gold ore1 区域成矿背景矿区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Ⅱ)滇东南褶皱带(Ⅱ1)丘北—广南褶皱束(Ⅱ14)的西部,成矿区带地处双龙营—堂上—者桑成矿带西段。

滇西镇康放羊山Pb-Zn-Cu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滇西镇康放羊山Pb-Zn-Cu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滇西镇康放羊山Pb-Zn-Cu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耿齐卫;刘凤祥;周坤;邓明国;陈伟【摘要】放羊山Pb-Zn-Cu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保山地块南段,镇康复背斜南倾伏端芦子园矿集区内,是该矿集区近年来首个发现的以富铜为特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以放羊山矿床为研究对象,从放羊山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区地质特征入手,详细研究了放羊山矿床矿体的产出分布、矿石组构及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并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热液期、叠加改造期和表生期.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构造和隐伏岩浆岩共同制约,为印支—燕山期强烈的挤压碰撞,地层强烈弯曲变形的构造背景下,深部隐伏岩浆出溶,含矿流体沿弯滑褶皱作用所引发的有利部位(如泥岩与灰岩的分界面等产生强烈的破碎变形部位)萃取、运移、汇聚并卸载成矿.属中温热液Pb-Zn-Cu多金属矿床,并被后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8(070)006【总页数】7页(P63-69)【关键词】芦子园矿集区;放羊山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温热液矿床【作者】耿齐卫;刘凤祥;周坤;邓明国;陈伟【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云南省核工业二○九地质大队,昆明650031;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昆明650000;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63+.2滇西镇康放羊山Pb-Zn-Cu多金属矿床位于著名的西南“三江”成矿带之保山地块南段的镇康复背斜芦子园锡—铁—铅—锌—铜—金等多金属矿集区内,矿区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1]。

矿集区包括打拢锡矿、小干沟金矿、小河边铁矿、木场铌钽矿以及芦子园、水头山、嗡空等一系列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云南北衙金矿万硐山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

云南北衙金矿万硐山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

2018年第&7卷第&期298~&02页云南地质CN5&-1041/P ISSN1004-1885云南北衙金矿万硐山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王绍波,牛学永(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4)摘要:云南北衙金矿,根据其矿体的赋存部位、控矿因素和产出特征可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矿体,本文 仅对分布于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体围岩中三叠统北衙组(21)碳酸盐岩中的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进行讨 论。

该类型金矿体主要沿中三叠统北衙组碳酸盐岩及岩体内的节理、裂隙带充填,形成脉状、树枝状和不规 则囊状矿体;矿体产状与节理、裂隙产状一致,规模小,但品位较高,大多成群出现。

由于矿区内富碱岩浆 的侵人活动,加之构造作用,导致含矿热液上升运移,在北衙组碳酸盐岩节理、裂隙带中热液充填(交代),形成型脉状金矿床。

关键词:构造控矿;充填-交代;热液型脉状矿床;云南北衙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 (2018) 3-298-5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矿床是一个以金矿为主,同体共伴生铁、铜、铅、锌、银、硫等矿产的多金属 矿床。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对北衙矿区开展了一、二、三、四和五期地质勘查工作,实 现了重大找矿突破,金矿资源储量达到超大型规模,铁、铜、铅、锌、银、硫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分别达 到大-中型规模。

根据矿体的赋存部位、控矿因素和产出特征,将矿床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矿体%(1)产 于万硐山岩体接触带或接触破碎带中的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2)分布于万硐山北衙组碳酸盐岩层间 破碎带中的层间破碎带型金多金属矿;(3)分布于北衙向斜核部的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碳酸盐岩与三叠 系下统青天堡组碎屑岩的接触面附近虚脱带中的硅-钙面型金-铅(锌)-银多金属矿;(4)发育于万 硐山岩体内部及围岩北衙组碳酸盐岩节理、裂隙中的脉型金多金属矿;(5)由表生作用形成并分布于 第四系更新统蛇山组底、顶与三叠系上统北衙组及C p的不整合接触面附近的残坡积型金多金属矿。

那坪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那坪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那坪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通过对那坪金矿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初步确定了那坪金矿产于碎屑岩系中,具金~银~锑建造类型特征,矿床成因类型为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金矿床。

有望根据物化探及工程地质资料扩大矿泉远景规模至中等或大型。

标签: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金矿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之邱北~广南褶皱束与文山~富宁断褶束东端结合部位,总体为一弧顶指向南东的弧形构造弧形转弯地段,属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带,该区域构造活动频繁,演讲火山活动发育,地层组合复杂,成矿条件受构造控制明显,区域构造控制着矿带的分布,褶皱断裂控制着矿体的产出。

2矿区地质概况区内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统坡折落组碎屑岩地层和印支期基性侵入钛辉辉长辉绿岩。

区内岩石变形强烈,揉皱、褶皱、断层发育,总体构造线近东西向展布,为一弧顶指向南东的弧形构造,受北西向董堡~那桑圩断裂和南北向里达断裂的破坏,弧形构造不完整,构造作用及成矿作用具多期次特点。

总体表现为较强烈的挤压褶皱和断裂以及沿部分断裂带发育不同程度的蚀变及金矿化。

断裂按其走向延伸分为三组,分别为北西西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褶皱为安登~坡房背斜。

矿体主要产于泥盆系中统坡折落组地层与印支期钛辉辉长辉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的构造破碎带中,其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金矿体产状与地层、构造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形态一般较复杂,多呈透镜状、似层状、囊状,少数呈脉状、楔状产出。

3岩浆岩矿区岩浆岩为印支期基性侵入钛辉辉长辉绿岩,与浸染型金矿化有密切的空间联系。

岩浆岩地段均存在较强的Au、As、Cu异常,矿石中Pt、Pd等铂族元素含量较高,成矿作用与基性岩浆岩活动有成因关系,岩浆活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与此同时也为成岩提供了热源。

基性岩浆岩岩体分异较差,岩体与围岩侵入接触界线清楚,局部成岩后受多期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在接触带附近形成较宽的滑脱破碎带,该滑脱破碎带是矿区的主要导矿和储矿构造。

云南北衙金矿万硐山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

云南北衙金矿万硐山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

云南北衙金矿万硐山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王绍波;牛学永【摘要】云南北衙金矿,根据其矿体的赋存部位、控矿因素和产出特征可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矿体,本文仅对分布于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体围岩中三叠统北衙组(T2b)碳酸盐岩中的脉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进行讨论.该类型金矿体主要沿中三叠统北衙组碳酸盐岩及岩体内的节理、裂隙带充填,形成脉状、树枝状和不规则囊状矿体;矿体产状与节理、裂隙产状一致,规模小,但品位较高,大多成群出现.由于矿区内富碱岩浆的侵入活动,加之构造作用,导致含矿热液上升运移,在北衙组碳酸盐岩节理、裂隙带中热液充填(交代),形成型脉状金矿床.【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8(037)003【总页数】5页(P298-302)【关键词】构造控矿;充填-交代;热液型脉状矿床;云南北衙【作者】王绍波;牛学永【作者单位】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4;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矿床是一个以金矿为主,同体共伴生铁、铜、铅、锌、银、硫等矿产的多金属矿床。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对北衙矿区开展了一、二、三、四和五期地质勘查工作,实现了重大找矿突破,金矿资源储量达到超大型规模,铁、铜、铅、锌、银、硫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分别达到大-中型规模。

根据矿体的赋存部位、控矿因素和产出特征,将矿床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矿体:(1)产于万硐山岩体接触带或接触破碎带中的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2)分布于万硐山北衙组碳酸盐岩层间破碎带中的层间破碎带型金多金属矿;(3)分布于北衙向斜核部的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碳酸盐岩与三叠系下统青天堡组碎屑岩的接触面附近虚脱带中的硅-钙面型金-铅(锌)-银多金属矿;(4)发育于万硐山岩体内部及围岩北衙组碳酸盐岩节理、裂隙中的脉型金多金属矿;(5)由表生作用形成并分布于第四系更新统蛇山组底、顶与三叠系上统北衙组及Qp的不整合接触面附近的残坡积型金多金属矿。

例析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例析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例析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引言宽坪沟金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西部,行政隶属于嵩县大章乡赵楼村,面积4.65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地质工作宽坪沟金矿区成为中型金矿,本文对其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讨论,以其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依据,为今后在其周边找矿提供借鉴。

1、矿区地质概况1.1地层矿区位于熊耳山断隆东南翼,五丈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出露地层为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下段(Chj1)和中段(Chj2),岩浆喷发及侵入活动强烈,褶皱构造简单,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南东。

1.2构造宽坪沟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大小断裂构造共计11条,其中最长M14位于宽坪沟矿区的中部,总长大约3千米,宽坪沟矿区内长度1600米左右,根据断裂性质和控矿特征,矿区内断裂共分为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四组。

北西向断裂穿越矿区,是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断裂,北东方向断裂错断北西向断裂。

其他方向断裂的不发育,矿化弱。

矿区内主要断裂如下:(1)北西方向断裂北西方向向断裂是矿区内的主要的控矿断裂,由M14和次级矿脉M13、M16 和M18组成,M14矿脉西起宽坪沟,东至牛头沟,总长度3千米,矿区内长度1615米,倾向北东,倾角400-650之间,受北东向F1和F2错断,分为三段,即:中段M14-Ⅰ、东段M14-Ⅱ和西段M14-Ⅲ,其中M14-Ⅰ与M14-Ⅲ之间的水平断距约200米,M14-Ⅰ与M14-Ⅱ之间的水平断距约70米,现将上述含金构造蚀变带的分布范围、规模产状,控制程度分述如下:M14-Ⅰ,西起下西沟,东到后沟,长780余米。

构造蚀变带宽度14-60米,局部可达90米,总体走同2990,局部可偏转到2850-3150,倾向北东,倾角400-650,构造蚀变带由石英脉,构造角砾岩及蚀变岩组成。

M14-Ⅱ,西起后沟,东到牛头沟,长690米。

构造蚀变带宽度8-50米,局部可达80米,总体走向2990,局部可偏转到2900-3050,倾向北东,倾角500-650,构造蚀变带由石英脉,构造角砾岩及石英岩组成。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刘 良,韩 东,秦升强,于 洋摘要: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开发与使用有效性对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金矿,有着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和一般矿产相比,金矿床的开采难度相对要更高,要想对金矿床进行开采,就必须充分研究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

本文将在概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金矿床类型的前提下,分析金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而探讨金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划分;成矿规律;找矿方向1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概述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非稳定型古陆是较为明显的大地构造性质,属于复合型大陆,由诸多小陆块、微陆块和造山带构成的,主体归属于藏滇、塔里木、华北华南和印度板块,另外北部归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台湾东南部归属于菲律宾板块。

经过漫长的地质发展,华北、塔里木、扬子小陆块等几大陆块和诸多微陆块通过演化、拼接、改造后形成了中国现代大陆。

晚元古代早期之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陆核与陆块,从后期开始历经的多个陆核发展阶段,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神代、早中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受到了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分别是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并相应的经历了特定活动阶段。

地球动力学的环境有着较高的复杂性,先发生了陆块裂解,后形成了大洋,在此过程中反反复复经历;大洋与陆地、陆地与陆地、大陆边缘增生、各板块碰撞、大陆聚合等多种极为复杂的地球动力学,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域,大致有喜马拉雅构造域、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与新生代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和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域。

中国目前的构造轮廓、环境、资源和地质背景就是多板块之间剧烈碰撞和复杂的体系活动所形成的结果,主要位于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藏滇板块之间,板块碰撞力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和华北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

特殊且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环境赋予了中国地质构造的复杂化,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沉积类型,岩浆活动十分频繁,有非常强的变质作用,这些都属于优越的金矿成矿必备地质条件,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是中国和相应邻区的地球多层物质相互作用、相对运动剧烈程度最高的时期,因此中国和相应邻区最为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阶段就锁定在了中生代和新生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30卷第2期130~133页 云南地质 CN53—1041/P ISSN1004—1885 云南保山从干树金矿控矿条件及矿床成因讨论 李先棋,涂向衡,杜彦强,李琼仙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调大队,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从干树金矿赋存于怒江构造带高黎贡山岩群变质岩系中,有两个明显的次级矿化带,具多期次 成矿作用特点:前期可能为沉积变质赋矿,后期为剪切(构造热液)成矿。晚期在浅部风化淋滤富集。剪切 作用形成的金矿是主体。 关键词:沉积蚀变型金矿;脆韧性剪切带;含金变质岩系;地层构造控矿;云南保山从干树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85(2011)02—130 ̄4 

从干树金矿区位于怒江南段西岸高黎贡山东坡,属保山市坝湾乡。我队l:20万腾冲幅区域化探异常 检查发现。该Au、As、sb组合异常沿怒江断裂带西侧的从干树一芒柳一带展布,南北长9km、东西宽 3km~4km、面积约34km ,对“三江”成矿带寻找贵金属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高黎贡山褶皱带东缘,以怒江主断裂为界:其西分布中元古界高黎贡山岩群,为一套低角闪 岩相区域变质岩,以发育片麻岩、变粒岩、片岩及钙硅酸盐岩、大理岩为特征;其东为上寒武统保山组板 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夹结晶灰岩,石炭系灰岩、砂板岩、玄武岩,三叠系页岩、砂岩夹灰岩及中侏罗统 红色碎屑岩。 区域上西部为大规模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布,矿区内高黎贡山岩群中普遍发育片麻状花岗岩、花 岗伟晶岩及石英脉。 本区处于怒江断裂带上。这条南北向延伸的分划性断裂,具有多期多层次变形特征,早期表现为韧性 剪切带,晚期叠加脆性变形。早期的怒江韧性剪切带宽2km~3km,卷入变形的高黎贡山岩群发育两期面 理(S 平行S ),并具退变质特征,沿S 平行S。的复合面理中发育近浅表层脆性断裂、褶皱等构造。晚 期的怒江断裂宽数百米,为一条脆性右行走滑断层。 

2矿区地质 2.1地层 高黎贡山岩群。从干树矿区主要含矿地层,划分2岩段、2亚岩段和5岩性层: 第一岩段(Pt ):角闪黑云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出露于矿区以西地区。 第二岩段(Pt gt ):划分2亚岩段、5岩性层。其中除第一亚岩段a层(Pt gt )的变粒岩分布于矿区西部外,其余 各岩性层在矿区有出露。 ①第一亚岩段b层(Pt gt ):黑云斜长变粒岩与透辉石岩、透辉变粒岩构成条带状构造,夹二云片岩、红柱黑云石 英片岩及少量大理岩,为西部重要的含矿层。 ②第二亚段a层(Pt gt ):细晶含透闪金云大理岩。 b层(Pt ):条带状黑云斜长变粒岩与透闪辉石岩,夹二云片岩、大理岩及少量滑石片岩,为东部重要的含 矿层。 C层(Pt gt ):条带状大理岩夹千枚状钙质片岩。 

收稿日期:2011-o1_o7 作者简介:李先棋(1962~),男,云南镇雄县人,地质工程师,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资源评价。 2期 李先棋等:云南保山从干树金矿控矿条件及矿床成因讨论 l3l  r ‰ / + + , 一 / 一+ 

湖 b Pt ’ /-4 … ; |+ + / 

二 毒 t. 、 

+ g-m 、Q \ ., 藏 £'b / ; 2 21 1 0,I. /+ + f 

1回10圈 2团II 3团12 ●... ..._J lE:....._J 4团13囵 回14 1 'L 5IP I 一一lI 6团15圈 7囡16 8圈 9回 

图1云南省保山市从干树金矿地质略图 Pig.1 Skech Geological Map of Conggan Au Deposit 1.第四系;2.上寒武统保山组;3.高黎贡山群第二段第一亚段C层;4.高黎贡山岩群第二段第一亚段b层;5. 高黎贡山岩群第二段第一亚段a层;6.高黎贡山岩群第一段第一亚段b层;7.时代不明花岗岩;8.伟晶岩、基 性岩脉;9.变粒岩;10.脆韧性构造岩;11.脆韧性剪切带;12.地质界线;13,S 流劈理产状;14.大岭子矿 段;15.丛干树矿段;16.矿体及编号 

2.2岩浆岩 矿区内发育燕山期(?)黑云二长花岗岩,出露于矿区西部,南北向纵贯全区,出露宽度500m~ 1 000m,岩体东侧接触带距西部矿化带500m一800m。含电气石花岗质伟晶岩脉也较为发育,沿S 面理贯 人,于两个矿化带中脉状产出。此外,在矿区东部的怒江断裂带中,可见零星基性岩脉。 2.3控矿构造 矿体沿怒江主边界断裂西侧分布。通过对高黎贡山岩群研究,区内存在四个世代构造组合,矿化沿第 二世代的变形面分布。其中最特征的构造为一组近南北走向的复合主面理,有片理、片麻理及糜棱理,总 体倾向北东70。一90。,倾角40。~7O。。该主面理与岩性分界面大致平行,并发育轴面与其平行的片内褶 皱,小褶皱枢扭近水平或有倾伏。受后期构造影响,该面理沿走向波状弯曲,垂向上从谷底至山脊产状变 化更大,部分倾向西,部分倾向东。山脊倾角一般较缓,具有重力滑动现象。此外,区内尚有近南北走向 的矿物拉伸线理和走向北西、北东的脆性平移断层。 矿体以微小脉状、透镜状赋存于上述复合面理中的糜棱理等剪切面理中,产状与面理一致。同样受后 期构造影响而使其形态复杂化。 

3矿床地质 3.1金矿体 金矿体成层成群带状出现,从北至南可分为打熊、大岭子、从干树三个矿段。以及东、西两个矿化 带。西矿化带赋存在高黎贡山岩群第二岩段第一亚岩段(Pt:gt )b层中,北起大岭子矿段以南(Ⅳ号 

矿体),往南在从干树矿段矿化最好(CI、CⅡ号矿体);东矿化带赋存于第二岩段第二亚岩段 132 云 南 地 质 30卷 (Pt gt I2 )b层中,北、中、南三矿段均有显示,尤其在大岭子矿段矿化最好(I、Ⅲ、V号矿体)。 产于两矿化带中的金矿体,产状既受容矿岩性层位的制约,又受主剪切面的控制,具有层控加构控的 双重特征。矿体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总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单个矿体长30m~600m不等,西矿 带规模最大的从干树矿段c I号矿体,地表已控矿体实长>500m,矿体从北到南(低一高)出露相对高 差>400m,倾向东,倾角较陡45。一75。,矿体厚度变化1m一7m,一般厚2.8m~7.39m间,在1123m中 段之上矿体总体向西倾,不同出露标高矿体倾角有一定变化,由北到南(低一高)矿体倾角由陡变缓7O。 

~8O。至2O。~30。,甚至倒向东倾,平均品位3.06g/t。 3.2矿石质量 (1)矿石类型及矿物组成:虽然矿区东西两矿化带赋矿层位不同,但容矿岩石均为条纹一条痕状 (或条带状)含金黑云斜长质(变粒岩)糜棱岩及金属矿化透辉闪石英岩(脉)、钾长透闪透辉岩、透辉 大理岩等。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一毒砂型矿石。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银金矿、自然金; 脉石矿物以透辉石、透闪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为主,次有少量电气石、方解石、红柱石、滑石、绢 云母、白云母、帘石等。地表及浅部为氧化矿石,经人工重砂鉴定,见微细粒自然金,除含较多褐铁矿及 泥质外,其余脉石矿物与原生矿类同。 (2)矿石结构构造:新鲜矿石多显浅灰一灰紫色,氧化后多呈黄褐色。矿石结构为微鳞片变晶结构、 粒柱状变晶结构及包含变斑晶(内包晶为微粒透辉石、斜长石)结构,变余纹理透镜状、条纹一条痕 (或条带)状构造。 镜下研究:黑云斜长变粒岩、钙硅酸盐岩类(变余纹理构造)是经韧性剪切变形(糜棱岩化)作用 而细粒化,尔后叠加(热)变质,从而掩盖原有部分剪切变形特征。条纹一条痕(带)(似原岩条带) 状透辉闪石英岩、透辉大理岩类与前者呈间隔式展布,局部似断续透镜状,可能原为(变)布丁一透镜 状钙硅酸盐岩(集合残斑)。这两部分岩石组成不同,组合各异:前者金属矿化相对较弱,后者矿化强。 毒砂等金属矿物为后期热液作用伴以金矿化、沿糜棱理贯人交代改造形成。 金的赋存状态:河南地勘局中心实验室研究光片反射色判断,光片中自然金和银金矿均有发现。银金 矿分布极不均匀,常成堆出现,少有散点状分布。银金矿及自然金的形态以角粒状为主,少量浑圆粒状, 粒度较细,微粒金(<0.01mm)占67.43%,微细粒金占91.33%。赋存状态有包裹金、粒间金两类。载 金矿物主要是脉石矿物和部分金属矿物。 大量矿相鉴定和原生矿单矿物分析测试:在辉锑铋矿、磁黄铁矿中发现形态不规则的微细粒(< 0.0015mm)金包体。人工重砂样最重部分中分别取0.2g、1g、2g、4g、10g进行溶解试验,在4g残渣中 鉴定出自然金,一份中见自然金一粒,呈圆球状,表面光滑,金黄色,d<0.01mm(表1)。单矿物测试 金含量分布结果与镜下鉴定相吻合。 

表1单矿物金含量分配 Tab.1 AI1 Distribution in VariOUS Minerals 2期 李先棋等:云南保山从干树金矿控矿条件及矿床成因讨论 l33 3.3元素含量 含矿岩石光谱半定量分析((I)%):As一般为0.3—0.5(有的达1—2),Cu 0.002,Ag 0.001~ 0.0001,Bi<0.0001,Be 0.0001~0.0003,Sb 0.001—0.03含量均偏低。 化学多项分析(t1)%):K2O 3.76~3.92,Na2O 0.14~0.15,CaO 0.34~3.44,MgO 4.11~4.40, SiO2 55~57,A12O3 16.76一l7.80,Fe2O3 7.75—8.00,TiO2 0.60—0.62,灼失量6.19~6.93。 3.4蚀变类型 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等。属脆一韧性剪切带蚀变类型金矿床。 

4控矿条件 金矿的成矿作用主要受层位、岩性、剪切构造带的综合控制。 (1)赋矿的两个矿化带,空间展布与高黎贡山岩群第二岩段第一亚岩段b层和第二亚岩段b层的分 布一致,已构成长3km一5km的矿化带,有向南延伸趋势。 (2)金矿形成对容矿岩石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是黑云斜长变粒岩、钙硅酸盐岩类。矿化通常发生 在这类岩石与大理接触部位之下,而大理岩则不含矿。这是极重要的找矿标志。 (3)构造剪切带是长期活动的动力变质带,剪切面理(s:)非常发育,而且剪切顺层发育,主期矿 化带沿这些面理贯人交代,形成条纹一条痕(带)状构造。 (4)钙硅酸盐岩岩脉、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辉锑铋矿化也是直接找矿标志。原生矿呈浅灰一 灰紫色,风化后呈黄褐色,褐铁矿化是寻找氧化矿的重要特征。 (5)区域化探资料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Au、As、sb元素异常套合区是找矿的有利靶区,经加密 水系和土壤测量圈定浓缩的Au异常可直接找到矿体。 

5矿床成因 矿区矿化带在空间上产出受地层层位和特殊容矿岩性控制,而矿化又主要富集在明显的顺层剪切面理 发育部位。结合容矿岩石的结构构造具多期变形变质的特点,可能原岩沉积金背景含量较高,在早期区域 变质变形时期就产生成矿物质的活化和迁移而形成含金变质岩系,为后期金的富集成矿提供物质基础。在 后期剪切作用叠加热(剪切热,可能还有岩浆热液)变质中,先期分散在糜棱岩化变粒岩或钙硅酸盐岩 中的金元素随“侧分泌”一道再次发生活化、迁移、富集,在合适的剪切面理发育带中沉积形成矿体。 因此初步认为它是一个多期成矿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前期可能为沉积变质成矿;后期为剪切成矿;晚期 在浅部为风化淋滤富集成矿。但剪切作用形成的金矿是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