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不安全驾驶行为

合集下载

驾驶员安全教育会议内容3篇

驾驶员安全教育会议内容3篇

驾驶员安全教育会议内容3篇首先,要教育驾驶员拒绝酒驾,文明出行。

夏季是酒驾高发期,各地交警开展酒驾、醉驾违法行为严查行动。

驾驶员应该吸取别人的教训,加强自我约束,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其次,要教育驾驶员在高温天气下注意防止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出车前务必做好车辆检查,防止因高温天气造成车辆爆胎、自燃、刹车失灵等引发性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此外,要教育驾驶员远离毒品、拒绝毒驾。

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驾驶人员在吸毒后,意志力、判断力、反应力严重衰退,方向感、距离感、时空感错乱,识别道路交通情况能力、肌体协调能力急剧下降,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驾驶员应该珍爱生命,拒绝毒驾。

此外,要将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

虽然疫情形势已经向好发展,但全球疫情严重,为了我们的健康,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放松。

驾驶员在例行车辆消杀、乘客扫码登记、体温测量等方面,坚决做好防护措施,将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司乘关系,从有效的沟通开始。

良好的司乘关系有助于提升营运收入,降低投诉量。

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要与乘客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服务投诉。

最后,要做好车辆安全检查,消除季节性安全隐患。

夏季高温天气是汽车自燃高发期,驾驶员要做好车辆的日常查检和例检,特别是电路、油路、气路检查,发现问题或故障要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车辆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事故二发生于5月17日08时24分,在南沙区广澳高速坦尾桥附近,一辆泥头车着火。

经过调查,事故可能是由汽车零件过热导致的,但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三发生于5月17日14点37分,在大广高速从化往花都区方向金谷出口路段约500米处,一辆小车自燃起火,经消防扑灭,但整车被烧毁。

汽车自燃的高峰期多发生在夏季高温时,尤其是每年的5月到10月。

汽车自燃不仅给司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应该勤于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保养,预防车辆自燃。

酒驾典型案例的会议记录(2篇)

酒驾典型案例的会议记录(2篇)

第1篇会议名称:酒驾典型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研讨会会议时间:2023年4月10日会议地点:市交警大队会议室参会人员:市交警大队领导、各交警中队负责人、法制科、宣传科、事故处理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主持人:市交警大队大队长张某记录人:宣传科科员李某---一、会议背景近年来,酒驾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广大驾驶员的法制意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特召开此次研讨会,分析酒驾典型案例,探讨预防措施。

---二、会议议程1. 分析酒驾典型案例2. 讨论酒驾事故原因及特点3. 提出预防酒驾的措施4. 部署下一步酒驾整治工作---三、会议内容(一)分析酒驾典型案例1. 案例一:2023年3月15日,李某酒后驾驶一辆小型轿车行驶至市区某路段时,因操作不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两人受伤。

经检测,李某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48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2. 案例二:2023年4月5日,王某饮酒后驾驶一辆摩托车行驶至郊区某路段时,因车速过快,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王某受伤,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当场死亡。

经检测,王某血液酒精含量为78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

3. 案例三:2023年4月8日,张某在朋友家中饮酒后,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回家。

途中,因酒精作用,张某车辆失控撞上路边树木,造成车辆损坏,张某本人受伤。

经检测,张某血液酒精含量为11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二)讨论酒驾事故原因及特点1. 原因分析:- 部分驾驶员法律意识淡薄,对酒驾的危害认识不足;- 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酒后驾驶不易被查处;- 部分驾驶员在聚会后未能及时安排代驾,自行驾驶车辆。

2. 特点分析:- 酒驾事故多发生在夜间和节假日;- 酒驾事故涉及人员较多,造成严重后果;- 酒驾事故发生地点较为分散。

(三)提出预防酒驾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酒驾的危害;- 在酒吧、餐馆等易发生酒驾的场所,张贴酒驾警示标语;- 开展酒驾警示教育活动,提高驾驶员的法制意识。

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

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

附件: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一、违章界定违章是指在电力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违反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安全管理要求等,可能对人身、电网和设备构成危害并诱发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二、违章分类违章分为行为违章、装置违章和管理违章三类。

行为违章是指现场作业人员在电力建设、运行、检修等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保证安全的规程、规定、制度、反事故措施等的不安全行为。

装置违章是指生产设备、设施、环境和作业使用的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不满足规程、规定、标准、反事故措施等的要求,不能可靠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违章是指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不履行岗位安全职责,不落实安全管理要求,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等的各种不安全作为。

三、典型违章(100条)(一)行为违章(60条)1. 进入作业现场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

2. 从事高处作业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等高处防坠用品或装置。

3. 作业现场未按要求设置围栏;作业人员擅自穿、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

4. 不按规定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

5. 不按规定使用工作票进行工作。

6. 现场倒闸操作不戴绝缘手套,雷雨天气巡视或操作室外高压设备不穿绝缘靴。

7. 约时停、送电。

8. 擅自解锁进行倒闸操作。

9. 防误闭锁装置钥匙未按规定使用。

10. 调度命令拖延执行或执行不力。

11. 专责监护人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从事与监护无关的工作。

12. 倒闸操作前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不执行监护复诵制度或操作时漏项、跳项。

13. 倒闸操作中不按规定检查设备实际位置,不确认设备操作到位情况。

14. 停电作业装设接地线前不验电,装设的接地线不符合规定,不按规定和顺序装拆接地线。

15. 漏挂(拆)、错挂(拆)标示牌。

16. 工作票、操作票、作业卡不按规定签名。

17. 开工前,工作负责人未向全体工作班成员宣读工作票,不明确工作范围和带电部位,安全措施不交代或交代不清,盲目开工。

交通安全十不准

交通安全十不准

交通安全十不准一、不准酒驾酒驾是指醉酒或者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给其他驾车人员及行人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在交通中应该坚决杜绝酒后驾车,保持清醒的驾驶状态,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二、不准超速驾驶超速驾驶是指驾驶人员在规定的道路限速范围内以及特殊路段未按照规定速度行驶的行为。

超速驾驶不仅容易导致交通事故,也加大了刹车距离和车辆行驶控制的难度。

为了交通的安全,我们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合理控制车辆的速度。

三、不准闯红灯闯红灯是指驾驶人员在红灯亮起的情况下继续驶过路口的行为。

这种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行人及其他车辆带来危险。

因此,我们应该在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下行驶,严禁闯红灯行为,确保道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四、不准占用应急车道应急车道是供特殊情况下紧急使用的道路,如救护车、消防车等。

但有些驾驶人员会将应急车道当作普通车道使用,造成交通堵塞和紧急车辆无法通行。

为了保障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效率,我们应该禁止占用应急车道,留出通行空间。

五、不准逆行逆行是指驾驶人员在规定的行车方向上逆向行驶的行为。

逆行不仅违反交通规则,也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我们应该严禁逆行行为,根据交通标志和标线,正确行驶。

六、不准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指由于长时间驾驶、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驾驶人员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继续驾驶的行为。

疲劳驾驶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应该合理安排驾驶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七、不准使用手机使用手机是指驾驶人员在驾车过程中拿起手机进行打字、接听电话或其他操作的行为。

这种行为分散了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为了交通安全,我们应该将手机静音或放在车厢内,避免使用手机干扰驾驶行为。

八、不准驶入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是指供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区域,如自行车道等。

但有些机动车驾驶人员会驶入非机动车道行驶,给骑车人员带来风险。

法律意识淡薄酒驾案例(3篇)

法律意识淡薄酒驾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逐年攀升,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酒驾行为因其严重危害性,成为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打击的重点。

然而,仍有一些驾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以身试法,最终酿成悲剧。

本文将以一起酒驾案例为切入点,剖析法律意识淡薄所引发的严重后果。

一、案例背景2022年5月某日晚,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

当事人陈某,男,35岁,饮酒后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在市区主干道行驶。

当行驶至某路段时,陈某因酒驾操作不当,与一辆正常行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

事故造成摩托车驾驶员重伤,陈某也受轻伤。

事故发生后,陈某主动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二、案例分析1. 酒驾行为的违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本案中,陈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属于违法行为。

2. 酒驾行为的危害性酒驾行为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首先,酒精会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力、反应速度和操作能力,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其次,酒驾行为容易导致事故后果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案中,陈某因酒驾导致摩托车驾驶员重伤,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3. 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本案中,陈某酒驾行为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两点:(1)对酒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陈某在饮酒后,没有充分认识到酒驾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侥幸心理作祟,认为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事故。

(2)法律意识淡薄。

陈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对酒驾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其在酒后驾驶机动车。

三、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生产作业现场典型不安全行为定性分类一览表

生产作业现场典型不安全行为定性分类一览表

生产作业现场典型不安全行为定性分类一览表严重“三违”一般“三违”管理缺失行为不当综合1.当班饮酒或酒后上岗2.使用有安全隐患的故障车辆或设备3.运行的设备无人监控4.擅离职守、脱岗、旷工5.不具备资质的员工擅自操作设备6.安排不具备资质的员工独立上岗作业7.在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吸烟、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或使用非防爆工具敲打、撞击金属容器和设备8.在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内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以及手机、照相机等非防爆电子产品9.违规携带、存放、处置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等危险品10.堵塞、占有消防通道和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11.利用高液位装置控制灌油作业、利用低液位装置控制发油或倒罐作业。

12.未办理特殊作业许可证擅自实施特殊作业1.违反劳保使用规定2.影响生产任务交接的迟到、早退行为3.未对进入生产作业区的来访人员进行安全教育4.过滤器未完全充油的情况下冒然启动油泵或在过滤器不带压的情况下进行排放检查5.无故延长设备定期维护检测周期6.非关键性操作步骤混乱或错漏7.上班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8.作业时未按规定进行巡查、检查9.接到上级重要指示不及时作记录、通知等10.使用过期的计量器具11.未准确评估生产环境对作业的影响,导致事故、差错、不安全事件的发生12.其它经评估认为属于“一般三违”的行为1.文件传达贯彻不及时2.库站(或班组)安全周(或月)例会执行不到位3.培训计划执行不到位4.设备检测维护计划执行不到位5.风险识别不到位6.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或者为节约成本,人员和设备配备不足7.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8.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畅,管理缺失1.在生产作业区跳跃、跑动(应急状态下除外),踩踏设备2.油罐顶跑动、上下步梯未使用扶手3.作业过程中倚靠设备4.未正确佩戴证件的5.在控制系统操作台面摆放水杯、瓶等6.工作结束后未及时上交工作物品的7.未按时、准确上报各类文件、报表、数据的8.作业后填写记录不及时9.迟报、错报各种数据、文件10.未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或者自己分管的工作11.不按时完成当班内的工作,把应能自己做的加注业务1.加油车出车前未经检查2.加油车与飞机、旅客及专机礼宾车抢行3.擅自超越或绕过联锁装置4.机械超越呆德曼进行飞机加油作业5.在加油胶管与飞机连接时回收胶管6.加油车在“器主发动机未熄火,轮挡未放好或螺旋桨未停止转动,器防撞灯未关闭”的情况下靠泊飞机7.距器约15-20米处或在停机位红线区外侧未停车观察8.安全距离不足时,未采取等待或报告并由专人引导方式,盲目进出机位9.加油车在靠近和驶离器时超速行驶(超过5km/h)10.加油车入位行驶时或加油停放时,车头正对器、发动机11.飞机加油或油车装油作业不接导静电线12.管线加油结束后未取样进行质量检查13.加油车撤离飞机前未执行“三到四确认”检查确认程序14.全挂车倒车或其它加油车在无人指超速行驶1.2.加油车靠泊飞机后未放置轮挡3.入位、出位时使用对讲机4.加油作业前,未做到“三复核”,即复核飞机油箱开关是否正确,复核数量设定是否正确,复核加油确认单中的数量是否正确。

酒驾缺乏法律意识的案例(3篇)

酒驾缺乏法律意识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酒驾,即酒后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酒驾事故也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然而,仍有部分驾驶员缺乏法律意识,酒后驾车,以身试法。

本文将以一个酒驾案例为切入点,剖析酒驾缺乏法律意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案例背景2019年6月,某市发生一起严重的酒驾事故。

当事人张某,男性,35岁,是一名公司职员。

事发当晚,张某与朋友聚会,喝了一瓶啤酒。

聚会结束后,张某驾车回家。

途中,张某在路口被交警拦下检查,结果显示其血液酒精含量为128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事故发生后,张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三、案例分析1. 缺乏法律意识张某酒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法律意识。

他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酒驾的相关规定了解甚少,认为酒后驾车只是小事一桩,不会受到严重的法律制裁。

事实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处拘役,并处罚金。

然而,张某在酒驾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悲剧发生。

2. 盲目自信张某酒驾的另一个原因是盲目自信。

他认为自己的酒量很好,少量饮酒不会影响驾驶。

然而,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导致驾驶员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

张某在饮酒后驾车,正是由于盲目自信,导致事故发生。

3. 社会风气影响张某酒驾还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酒文化”现象,一些人认为饮酒是社交的一种方式,酒后驾车习以为常。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张某逐渐形成了酒后驾车的错误观念。

四、对策建议1.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酒驾的相关规定,提高广大驾驶员的法律意识。

同时,加大对酒驾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震慑作用。

2. 强化监管力度交警部门应加强对酒驾行为的监管,加大对酒驾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酒驾违法行为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

危险驾驶行为.pptx

危险驾驶行为.pptx

定义
分类
危险驾驶行为可分为故意危险驾驶和过失危险驾驶。故意危险驾驶包括酒后驾驶、超速驾驶、闯红 灯等;过失危险驾驶则指驾驶人因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等原因而引发的危险。
危险驾驶的危害
交通事故风险增加
危险驾驶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 。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巨 大负担。
启示意义
危险驾驶行为案例分析提醒我们,道路交通安全事关重大,任何危险驾驶行为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驾驶员应严 格遵守交通规则,杜绝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相关部 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险驾驶犯罪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危害公共安全
危险驾驶行为不仅危及驾驶人自身的安全,还可能危及其 他道路使用者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 胁。
法律后果严重
危险驾驶行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旦被发现,驾驶人将 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甚至刑事处 罚。
影响驾驶人职业生涯
对于从事驾驶职业的人来说,危险驾驶行为可能导致其失 去工作机会,甚至终身不得从事驾驶相关工作,对个人职 业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
刑事责任追究
危险驾驶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危险驾驶行为如醉驾、飚车等被认定为犯罪,犯罪 者将承担刑事责任。具体刑罚包括拘役、罚金等,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进行量刑。
危害公共安全罪
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等,犯罪者可能以危害公共安全 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该罪名下的刑罚更为严厉,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取决 于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未来展望与改进方向
社会共治与宣传教育 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 同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格局。通过 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危险 驾驶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营造安全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