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木薯种植方法全过程

木薯种植方法全过程

木薯种植方法全过程引言木薯,又称为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原料植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是一种多年生根茎植物,常被用于生产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本文将为您介绍木薯种植的全过程。

步骤一:准备工作1. 土壤选择:木薯偏爱酸性土壤,可在pH为5-6之间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2. 土壤改良:木薯对土壤要求松软疏松、保水保肥。

种植前需进行深翻和施肥,改良土壤质地。

3. 预备种薯:选择生长亮绿色、无病虫害的种薯,将其晾晒至阴干。

步骤二:种植过程1. 地块准备:将陆地平整,进行坡度合理的水槽和排水沟设计,以保证排水畅通。

2. 划定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划分为一定大小的小块,每块可容纳适量的木薯株。

3. 开沟播种:用铲子等工具开沟,沟深约20-25厘米,沟宽约50-60厘米,沟间距约60-70厘米。

4. 播种:把预备好的种薯均匀地放入沟中,保持种薯与沟底接触,使之保持生长点朝上。

5. 覆土:将沟中土壤轻轻盖至种薯上方,厚度约2-3厘米,不要压实,以利于幼苗出土。

步骤三:管理与照料1.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防止水分积聚引起根部烂熟。

2. 杂草防治:及时除草,保持木薯周围干净。

3. 施肥:种植初期可适量施入磷、钾肥料,以提高木薯薯块的形成。

后期可适量施入氮肥。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若发现病虫害,可使用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步骤四:收割与储存1. 收割时机:一般在种植后6-9个月可进行收割,若地面部分的叶片发黄,表示薯块生长完全,可以收割。

2. 收割方法:用锄头等工具将木薯根块从地下挖出,尽量保持完整。

3. 曝晒与储存:收割后的木薯应晾晒1-2天,除去部分水分。

然后将其储存于通风、避光、湿度适宜的地方,以防霉变。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顺利地完成木薯的种植。

在木薯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土壤选择与改良、准备种薯、科学的种植管理和适时的收割,都对木薯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木薯种植提供了一些参考和指导。

木薯深松垄作高产栽培技术

木薯深松垄作高产栽培技术
收 稿 日期 : 0 1 3一O 2 1 —0 9 修 回 日期 : 0 1 3—2 2 1 —0 7
作者简 介: 黄学华 ,93年生 , 南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 17 平 副主任 、 农艺师 、 主要从事种植业方面研究 。
广
2 2 选地 、 . 深松 整地
西



21 0 1经
5O 0 g 6 7 0 k / 6 mz以上 。在 深 松肥 沃 的土 地种 植 , 易发 挥增 产潜 力 。
2 12 双 院一 号 广 西农 科 院与 华南 农业 大 学共 同培 育 的优 良品种 , 长期 9个月 左 右 , .. 生 株高 2 .m, ~2 5 茎 秆粗 壮 、 茎秆 直 立 , 分 枝或 极 少分 枝 , 片青绿 色 , 不 叶 叶柄 红色 , 长势 旺盛 , 薯集 中 , 皮 褐色 , 肉白 生 结 外 薯

水、 蓄水保墒和防旱抗涝 的能力 , 促进木薯早生快发 ; 二是肥料深施可 以减少挥发和流失 , 提高肥料利用 率; 三是垄作合理密植做到植株分布均匀 , 改善木薯生长环境 , 使群体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 不但较好地协 调光、 水 、 热、 肥的矛盾 , 而且能充分发挥每一行群体的边行优势 ; 四是深松垄作利于木薯结薯早 、 易伸长、 易彭大, 大薯率高。
色, 薯形粗短 , 产量与新选 0 8 4 相当 , 鲜薯淀粉含量 2 %-2 %。 8 - 9 2 13 华 南 5号 矮杆 密 节 、 .. 分枝 早 、 分枝 部 位低 , 茂性好 , 肥抗倒 伏 , 肥较 多 , 土 壤肥 沃 、 繁 耐 需 在 施肥 水 平较 高 的条件 下 , 才易 发挥 其 高产 性 能 , 品 种适 宜在 肥沃 的旱 地栽 培 。 该 2 14 华南 25 菲律宾品种 , .. 0 属细叶木薯 , 适应性强 , 株高中等, 分枝少 , 繁茂性好 , 在土壤肥力较差的 条件下 , 仍获得较高的产量 , 该品种适宜密植并适宜在旱地 、 山地种植。 2 15 南植 19 G 9 植 株较 高 , 枝少 , .. 9 、 R19 分 分枝 部位 高 , 适宜 在 中等肥 力 的旱 地 、 山地 种植 。

木薯种植时间和方法

木薯种植时间和方法

木薯种植时间和方法
木薯是一种热带作物,适合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种植时间以气温稳定在20℃以上为宜,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种植方法如下:
1. 土壤选择:木薯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选取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为好。

2. 地块准备:将耕作区域的草木清除掉,平整土地,进行深翻,确保土层松散、通气。

3. 繁殖材料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木薯母藤,剪取长度约20厘米的藤条。

4. 植株定植:在地面开一小孔,将木薯母藤依次种下,距地面约5厘米,行距和株距分别为70厘米和50厘米,接着覆盖上薄层土壤即可。

5. 基肥施用:新种的木薯地要施足肥料。

为了使它长势快、繁殖材料多,每66
6.7平米种植面积可施入硫酸铵500斤、硫酸钾125斤、磷酸二铵250斤、花生酸钙300斤等基肥。

6. 管理护理:每10天浇水一次,每隔20天喷施1次农家肥水,除草、松土、防虫害,使其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木薯种植的时间和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木薯的种植技术

木薯的种植技术

木薯的种植技术
木薯是一种热带植物,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进行生长。

以下是木薯的种植技术:
1. 土壤选择:木薯适宜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

最好选择中性或稍酸性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2. 种植季节:木薯适宜在气温稳定的季节中种植,通常是在农历4-6月或9-10月之间。

3. 繁殖方式:木薯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茎插法繁殖。

种子繁殖通常需要将木薯果实收获后晾晒后种植。

茎插法则是将木薯茎切成30-40厘米长的段,埋在土壤中等待生根。

4.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和耕作,并施入有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5. 播种和栽植:将种子或茎插埋在土壤中,种植行距一般为
80-100厘米,株行距为60-80厘米。

种植时要保证种子或茎插
的深度均匀,避免过浅或过深。

6. 管理和防治:木薯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需要定期除草和松土,以保持土壤透气性。

木薯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较高,可以适量追肥。

此外,要注意防治木薯蓟马、木薯蚜虫等害虫。

7. 收获:木薯一般在生长8-12个月后可以进行收获。

在收获
前,可以先摘取部分叶子,利用光照增加块根的含淀粉量。

收获时需小心,避免损伤块根。

总的来说,木薯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但仍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状况进行调整和灵活应用。

木薯高产栽培技术

木薯高产栽培技术
糖 、山梨醇 、赖 氨酸 、柠 檬 酸 、染 料 、涂 料 、化妆
积易 发生冻 害 的低洼 地 段 ,以及 坡 度 大 于 2 0 。 的 山
坡地 不宜 种植 。
2 高产栽培技术
2 . 1整地 、合 理密 植 根据 园地 实际情 况进 行 开垦 与整 地 。平 地 ( 坡
品等 工业 产 品的重要 原料 。木 薯 嫩茎 枝 叶 可 以饲 养 禽 、畜 、鱼 、蚕等 动物 。 木薯 喜高 温 ,不 耐 霜雪 。一 年 之 中有 8个 月 以
种植 模式 有单 作和 问套 种 。种 植方 法 一般 用 平
1 4  ̄ C时生 长缓 慢 ,1 0 % 以下 停止 生长 并受寒 害 。
北 、三明市中部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 均气温 1 8 ℃ 、降雨量 1 8 0 0 m m、无霜期 2 6 1 d ,气
候 温和 ,雨量 充沛 ,冬 少严 寒 ,夏 无 酷 暑 ,光 照充 足 。 自然 环境 优越 ,可利 用 山地 资源 多 ,长 久 以来
Ab s t r a c t :Mi n g x i n C o u n t y i s t h e ma i n c a s s a v a p r o d u c t i o n a r e a a n d s u i t a b l e f o r i t s g r o w t h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c a s s a v a we r e s u mma r i z e d .

木薯新品种及高产栽培实用

木薯新品种及高产栽培实用

木薯新品种及高产栽培实用木薯新品种介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长期致力于木薯的选育种,育成了系列木薯新品种。

其中,2002年,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南6号”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1997年,木薯新品种“华南8002”和“华南8013”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2年,华南124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简介部分木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

1、华南8号华南8号是从泰国引进的自然杂交种选育后代。

特征特性:顶端分枝部位高,分枝短,株型紧凑,叶节密,叶片裂片披针形,暗绿色,叶柄绿色,成熟茎外皮灰绿色,内皮深绿色。

结薯集中,浅生平伸宜收获,薯块大小均匀,圆锥形,薯外皮黄白色,光滑,薯内皮白色。

一般可产38~45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38%~40%,淀粉含量31%~32%,HCN含量50~70mg/kg。

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适应性强,株型直立紧凑,抗风能力强,可抗8级强风,抗旱性较好,耐肥也耐贫瘠土壤。

适宜植距0.8~1.0米X0.8~1.0米。

植后7~8个月收获,为早熟品种。

2、华南7号华南7号是从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顶端分枝部位高,分叉角度较大,伞状株型,常具3~4个分叉,顶端嫩茎紫红色,成熟老茎外皮红褐色,内皮浅绿色。

叶片宽大,裂片倒卵形,暗绿色,叶柄红色。

结薯集中,大薯率高,薯块粗壮,大小均匀,薯外皮褐色,光滑,薯内皮紫红色。

一般可产38~45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33%~37%,淀粉含量25%~28%,HCN含量50~75mg/kg。

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生长快速,长势旺盛,茎干粗壮,植株高大,伞状株型,宜疏植。

耐肥高产,宜选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壤种植,以充分发挥其高产特性。

一般植后10个月收获,属晚熟品种。

植距以1×1米左右为宜。

注意贮藏种茎、避开低温干旱条件,不宜在多台风地区种植。

木薯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木薯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木薯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一、选种整地
1、木薯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产品,它适合在我国生长的地区非常多,如果想要将木薯种的好,首先一定要选择好木薯品种。

2、在选种时可以选择块茎比较大的,然后仔细观察种茎的表面有没有出现破损或者腐烂,然后再看芽齐不齐,有没有损坏,或者有没有被虫子咬过,最后选择合适的块茎做种即可。

3、木薯也可以使用种子种植,一般都是选用华南品牌。

4、整地时一定要将土质整细,然后做垄起沟,施好基肥。

二、栽种方法
1、木薯的种植的方式有3种,分别是平放、斜插和直插,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土壤、环境、温度,选择种植方式。

2、种植时一定要将选好的块茎或者种子按照不同的方式间隔80cm左右进行栽种,然后再盖上一层薄土即可。

三、田间管理
1、如果在种植20天之后有一些没有出苗的这种这时要及时进行补苗,尽量在10天之内将苗补齐,然后就可以进行定植。

2、定植之后等它长出新的根和叶时要进行第1次除草,除草的方式一般是中耕除草,第2次除草是在两个月之后,最后一次除草是在第2次除草的1个月之后,这次除草可以结合施肥一起,这样能促进木薯长大。

3、木薯1年需要施两次肥,第1次是在种植后的35天左右,第2次是在种植后100天左右,一般使用的肥料是尿素、氯化钾和氮肥。

四、病虫防治
木薯一般很少会有疾病产生,主要要预防的是田鼠和木薯红螨,一般可以在木薯块茎生长时进行药物预防,减少损失。

木薯种植区域和方法

木薯种植区域和方法

木薯种植区域和方法
1、木薯种植区域的选择:木薯适应性强,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种植。

但是,由于木薯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因此建议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区进行种植,如南方和西南地区。

2、木薯种植的方法:木薯种植可以采用直插法、斜插法、穴插法等多种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直插法:在土壤中直接插入木薯切段,深度约为10-15厘米。

(2) 斜插法:在土壤中斜着插入木薯切段,角度大约为45度,深度同样是10-15厘米。

(3) 穴插法:先挖好一定深度的圆形坑,再将木薯切段插入坑中,深度同样为10-15厘米。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插入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等待木薯发芽生长。

3、木薯的管理:木薯生长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干旱。

(2)及时除草,避免杂草影响木薯生长。

(3)施肥,可选用有机肥料和化肥,但不要过量使用。

(4)防治病虫害,如白粉虱、蚜虫等,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5)定时采收,一般木薯成熟后可在6-8个月内采收。

采收后要进行加工处理,以去除木薯中的有毒成分。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薯的生长发育(1)幼苗期。

在气温21℃以上,木薯植后7-10天可发芽出土,植后60天为幼苗期。

它是生育过程中幼根最盛期,但这时期植株生长缓慢,幼苗生长的初期所需的养料,主要靠种茎贮藏的养份供应,种茎新鲜而健壮的发根多,伸长快,根系发达,但根量的多少与块根的数量无明显相关。

(2)块根形成期。

植后60-100天为块根形成期,其中70-90天为结薯盛期。

植后90天,块根的数量和长度已基本稳定,每株通常有5-9条,此时茎叶生长较迅速,株高可达1米以上,并开始出现第一次顶端分枝,其茎叶量约为苗期的3-4倍。

块根形成的早晚和和数量除品种特性外,与水肥、土壤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在土壤疏松、湿润、养料充足的条件下,块根形成早且数量多。

在块根形成期如果土壤板结或严重干旱和缺肥,就会减少了块根的数量和产量。

(3)块根膨大期。

在生产上把块根形成期至收获前的生长过程称为块根膨大期。

这时茎叶生长量很大,叶量达到全生长期的最高峰,此后叶片开始脱落,10月份以后,块根增粗随之减慢,至11月下旬叶片大量脱落,块薯基本停止增粗。

在正常的情况下,块根增粗与茎叶增长呈正相关,但茎叶过茂反面降低块根增长,因此合理的水肥管理,是木薯增产的重要环节。

(4)块根成熟期。

一般植后9-10个月,块根已充分膨大,地上部分几乎停止生长,叶片大部脱落,块根也基本停止增粗,含水量减少,这时为块根成熟期,可开始收获。

木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木薯喜高温,不耐霜雪,一年之中有8个月以上的无霜期,年平均温度18℃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

木薯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为14-15℃,18-20℃可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5-29℃。

在14℃时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并受寒害。

海南终年可栽培木薯。

(2)光照:木薯是短日照热带作物,喜阳性不耐阴蔽,对光照长度和温度的反应都很敏感,阳光充足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

木薯生长在阳光不足,阴蔽度大的地方,茎叶徒长,叶序稀疏,节间伸长,茎干细弱,块根细小,且容易引起叶片脱落,造成低产劣质。

因此,在木薯林地间作,只限于幼林地段,与其他农作物间作,也应以矮生的豆科作物为宜。

(3)雨量和湿度:木薯对降水量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600-6000毫米的地区生长。

木薯是耐旱性很强的作物,年降水量350-500毫米的地方也是够一造木薯生育所需的水份,甚至在年降水量仅270毫米的地方也能生长。

但木薯最适于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且分布均匀,土壤湿润的地方生长。

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的地方产量低,品质差,淀粉含量下降,氢氰酸含量增加。

(4)土壤:木薯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只要不积水,不过分瘦瘠或石砾过多的土壤均可栽培。

但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和钾质丰富的砂壤土为最适宜。

表土层过浅肥力差,易受旱的土壤,虽能生长,但产量低,品质差。

土壤粘重板结或石砾地、粗砂地等,不利块根伸长,块根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俱差。

(5)风:微风利于木薯生长,但木薯植株高大、忌怕台风,台风常常吹毁叶片,吹断枝条和茎干,动摇植株,造成倒伏,使块根断裂而腐烂于土中,造成减产。

主要栽培品种我国栽培的木薯品种,绝大多数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少数是国内选育的。

栽培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主要品种简介如下:(一)华南205:自菲律宾引入广东,后经广东传入海南和广西等地。

适应性强,已遍布我国产区各地,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高产品种。

其主要特点是矮秆密节,分枝少,株高1.5-2.5米,较抗风。

茎褐色,叶片7-9裂,裂片窄长,呈线形,叶柄红色。

结薯集中,薯块多而粗壮,呈圆锥形,浅生易收获。

块根干物质含量35-40%, 鲜薯淀粉含量28-30%,氢氰酸含量7-9毫克/100克。

中熟品种,植后8个月可收获,在地力中等的地方栽培,亩产鲜薯2000-3000公斤,集约栽培可达5000公斤。

(二)华南124:1988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育成推广的新品种。

其发芽力强,出苗快生长快,生势好,耐旱抗寒,适应性强,可在各类土壤上栽培。

主茎分枝部位高,分叉角度小,叶节密,株型好。

株高1.8-3.0米,茎灰绿色,叶片裂长狭长,厚而浓绿,叶柄浅紫褐色结薯集中且浅生平伸,薯块肥大,大小均匀,长圆锥形。

薯皮薄,浅黄色,肉质细嫩,干物质含量35-40%,鲜薯淀粉含量28-30%,氢氰酸4-5毫克/100克,中迟熟品种,植后8-9个月可收获,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集约栽培5000公斤以上,但本品种抗风能力稍差,在台风地区宜选择避风地段种植。

(三)华南6068:本品种是1980年鉴定推广的食用高产甜品种。

其主要特点是株高茎粗适中,茎色黄褐色,叶片宽大、叶柄红色、主茎顶分枝部位高,分叉角度小,株型密集,适于密植和间作。

早熟,植后7-8个月可收获,产量中等,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最高可达3000公斤。

结薯集中,浅生易收获。

薯块粗大。

外皮褐色,内皮紫红色。

块根干物质含量40-45%,鲜薯淀粉含量30-35%,氢氰酸含量4-5毫克/100克,薯肉雪白松粉,食味好。

在地力良好的地方栽培,产量品质更佳。

但抗风能力较差,宜在少台风地区栽培。

(四)面包木薯:也叫马来红,1912年自马来西亚引入,是我国栽培最早的食用品种,也是海南栽培最早的当家品种。

生势旺盛,株高2-3米,茎外皮灰褐色,内皮深绿色。

叶片宽大浓绿,叶柄紫红色。

块根外皮深褐色,内皮紫红色。

结薯较分散,入土较深,薯圆柱形茎部有木质化的薯柄,薯块茎部纤维素较多,鲜薯淀粉含量30-35%,干物质含量40-45%,氢氰酸含量5毫克/100克以下。

食味好,松软可口。

为早中熟甜品种,植后7-8个月可收获,但产量较低,一般亩产1000公斤左右。

(五)华南102:又称糯米木薯、引自马亚西亚,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北部地区,以定安栽培最多。

主茎顶分枝角度较大,树冠开展。

茎灰黄褐色,叶片宽大,叶柄乳黄色,茎部有红色斑点。

块根圆柱形,入土较深,外皮褐色,粗糙,内皮浅红色。

干物质含量40%左右,鲜薯淀粉含量30-35%,氢氰酸含量4-5毫克/100克。

早熟,植后6-7个月可收获,一般亩产1000公斤左右,适于纬度较高的地区栽培。

(六)华南201:又名南洋木薯或中莞红尾,1935年自马亚西亚引入,是我国产区栽培面积仅次于华南205的主要当家品种。

其植株高大,生势旺盛,叶片宽大,叶柄紫红色。

结薯集中浅生易收获,薯块长大,呈纺锤形,表皮黄褐色,内皮粉红色。

干物质含量37%左右,鲜薯淀粉含量25-30%,氢氰酸含量9-14毫克/100克,属迟熟高产品种,植后9个月才能收获,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

(七)华南8002: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于1994年育成的高产新品种,有发芽率高,出苗快,生长整齐,长势旺盛等特点。

株高1.5-2.5米,顶端分枝晚,分枝部位高,分枝短而紧凑,适于密植和间作。

茎干粗细适中,叶节密,叶片寿命长。

耐旱耐寒,适应性广。

结薯集中,薯块粗壮,大小均匀,浅生易收获。

中熟,植后8个月可收获,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块根干物质含量37-40%,鲜薯淀粉含量28-30%,氢氰酸含量4-6毫克/100克,是饲用和工业使用的优良品种。

(八)华南8013: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1994年育成的高产新品种。

种茎耐贮藏越冬,出苗快,生长整齐,顶端分枝适中,分枝短而集中,株型紧凑,茎干较坚硬。

叶片宽大,叶节密,四周结薯,薯块粗大,大小均匀。

块根干物质含量40%左右,鲜薯淀粉含量28-32%,氢氰酸含量3-4毫克/100克。

中早熟,植后7-8个月可收获,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

选地和整地木薯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苛,只要不过份贫瘠和石砾过多,不积水的土地均可选用,在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栽培,宜选择避风或有林段保护的地段种植。

整地应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林区山地,垦地时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大于15度的山地,最好开成梯田或等高垦耕种植,避免在坡度过大的山坡进行陡坡栽培。

荒坡草地宜在植前2-3个月进行全垦,带垦或免耕等,坡度在10度以下的较平缓坡地可进行机耕;丘陵山地,地块不大,高低不平,可用畜犁耕或免耕或开环山行种植;坡度在20度以上的山坡,不开环山行不宜种植木薯,否则会造成土壤严重冲刷,得不偿失。

种植材料。

种茎要求新鲜,色泽鲜明,斩断切口见乳汁,此类种茎养份多,生活力强,发芽率高,利于植后全苗壮苗,保证产量。

因此必须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髓部充实并富含水份,芽点完整,不损皮芽,无病虫害的主茎作种苗。

未充分成熟,茎干纤细,叶节稀疏,髓部中空,皮芽受损或已抽芽的种茎,植后发芽率低,出苗慢,幼苗细弱,结薯少,产量低,一般不宜做种苗。

种植方法。

木薯的种植方式有平放,斜插和直插。

平放可四周结薯,浅生易收获,但全埋于土中,通透性差,发芽出土困难,易引起缺株,抗风性也较差。

斜插出苗快,出苗率高,能保证全苗,薯块朝一方伸展,收获方便但抗风性也较差。

直插出苗早而整齐,结薯多入土较深,抗旱抗风性能较好,但薯块大小不均匀,种植时花工多,收获较困难,大面积生产少使用。

种植时用利刀砍断种茎,插条长度以15-20厘米为宜,平放或斜插于穴中,浅盖土。

密度视土壤肥力而定,土壤肥力高疏些,反之密些,一般亩植800-1000株为宜,最密不宜超过1600株。

植距多为1×0.8(米)和0.8×0.8(米)。

木薯的田间管理补苗。

木薯植后常常由于种苗贮藏过久,失水过多,种茎幼嫩纤细或插条过短或由于遇上低温干旱,雨水过多,湿度过大等原因造成缺株,为了保证全苗,必须及时补苗,通常在植后20天开始,30天内完成。

间苗。

木薯植后通常有2-4个或更多的幼芽出土,如住其自然,每穴将有多个主茎,会造成荫蔽和消耗养份,一般间苗在齐苗后,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每穴留1-2苗为适宜。

中耕除草。

木薯的块根需要有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表土层才能发育良好。

因此,植后三个月内的中耕除草是促进块根增长,提高单株产量的关键时期。

一般植后30-40天,苗高15-20厘米时,就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

植后60-70天可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植后90-100天,如果需要,可进行第三次中耕松土,这时块根的数量已基本稳定并开始膨大,应结合松土追施壮薯肥。

木薯块根浅生,深植和厚培土都不利块根膨大,土壤板结的地方一般都不培土,土壤砂质贫瘠的地方和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可浅培土。

施肥。

在各类养份中,木薯对氮和钾的要求最高,基次是磷、钙和镁。

生产1吨块根的产量,约从土壤吸收2.3公斤氮,4.1公斤钾,0.5公斤磷,0.6公斤钙和0.3公斤镁,N:P:K=5:1:8。

亩产块根1500公斤,需从土壤里吸收3.5公斤氮,0.75公斤磷和6.2公斤钾,要是茎叶不回田,每亩消耗的N、P、K的数量将分别增加到7.4公斤,1.6公斤和8.1公斤,不过在整个生长周期中,这些养份约50%将重新被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