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材料研究进展_刘元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 金属、非金属类及氧化物类填料) 或掺杂剂( 浓 硫酸、盐酸、三氯化铁及其它有机物) 经过一定的 复合工艺复合而成。目前,制备导电高分子复合吸 波材料的填料主要包括金属系材料和碳系材料金 属系材料两大类,碳系材料中的石墨、炭黑、碳纳米 管等以其优 异 的 性 能 而 得 到 广 泛 的 应 用[19],与 其 他吸波材料相比,导电高分子材料密度小( 只有铁 氧体的 1 /5) ,电导率可以在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 范围内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吸波特性,可通过掺杂调 节电导率来控制其吸波性能,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质 量轻、密度小( 一般在 1. 0 g / m3 的范围内) ,且具有 很好的加工成膜、成纤性,电、光、压力等因素影响 其导电、颜色、红外等性能,结构多样,热稳定性好, 能较好的适应环境。目前对该材料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不同导电填料及其用量、不同掺杂剂对吸波性 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报道用聚乙炔做成的 2. 0mm 的膜层,对 35. 00GHz 的微波吸收达 90% 。国内的研究人员将能导电的 高分子聚合物苯胺与氰酸盐晶须的混合物,悬浮在 聚氨酯或其他聚合物基体中研制出一种透明吸波 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喷涂,也可以与复合材料组成 层合材料。导电高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吸波材料, 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 2) 电介质陶瓷吸波材料 陶瓷类吸波材料目前国内外研制开发的主要 有碳化硅、氮 化 硅、氧 化 铝、硼 硅 酸 铝 材 料 或 纤 维 等,特别是碳化硅纤维或材料[17 - 18]。碳化硅纤维 具有高强度( 1 ~ 4GPa) 、高模量 ( 150 ~ 400GPa) 、 耐高温( > 1200℃ ) 、抗氧化、抗腐蚀、抗蠕变、低密 度等优异性能,是耐高温陶瓷吸波纤维之一。PZT ( 锆钛酸铅) 、BaTiO3 等电介质材料也具有良好的 吸波效果,但吸收带宽较窄。法国 Alcole 公司用玻 璃纤维、碳纤维和芳酞胺纤维制成复合纤维,在这 种复 合 纤 维 中 加 入 TiO2 后 可 使 其 耐 高 温 达 1200℃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小的电阻率( 0 ~ 10Ω ·cm) ,这使其具有较佳的吸波特性。 ( 3) 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 多晶铁纤维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是一种轻 质 的 磁 性 雷 达 波 吸 收 材 料,吸 收 剂 包 括 Fe,Co,Ni 及其合金纤维吸收剂,具有复合损耗机 理( 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介电损耗) 。目前所使用 的大部分隐身材料磁性吸收剂质量太重,难以实现 在导弹等飞行武器上应用。多晶铁纤维以其独特 的形状各向异性、质量轻、频带宽和斜入射性能好 等优点备受青睐。由于纤维的长度、直径、排列方 式、电导率等对吸波体的电磁参数的影响较大,所 制备的吸波体稳定性差,制备实用价值较高的纤维 吸波材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4) 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 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一般是由有机高分子物 质( 树脂类、橡胶类、聚乙炔、聚毗咯等) 与导电物
( 1) 铁氧体吸波材料 铁氧体是铁元素与氧元素化合而形成的各类 化合物,属亚铁磁性材料,其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 磁导率均呈复数形式,为双复介质材料,具有磁吸 收和电吸收两种功能,吸波性能来源于亚铁磁性及 介电性能,其对电磁波的吸收主要通过极化效应和 自然共 振。 它 既 能 产 生 介 电 损 耗,又 能 产 生 磁 损 耗,因此具有良好的微波性能。铁氧体吸波材料是 目前研究较多而且比较成熟的吸波材料,在高频下 磁导率较高,而且电阻率也较大,使电磁波易于进 入并能快速衰减,被广泛地应用在雷达吸波材料及 隐身领域及光催化领域中[13 - 14]。铁氧体可分为尖 晶石型、石榴石型和磁铅石型等三种类型,均可作 为吸波 材 料。 铁 氧 体 系 列 吸 收 剂,包 括 镍 锌 铁 氧 体、锰锌铁氧体和钡系铁氧体等。铁氧体吸波材料 通常又分为尖晶石型与六角晶系两种类型,其中尖 晶石型铁氧体的应用历史很长,但由于尖晶石型铁 氧体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比较小,而且难以满足 相对磁导 率 和 相 对 介 电 常 数 尽 可 能 接 近 的 原 则。 目前对铁氧体的研究多集中于六角晶系,展开较多 的是 对 钡 系 M,W 型 六 角 晶 系 铁 氧 体 材 料 研 究[15 - 16]。单一铁氧体材料很难达到吸收频带宽、 厚度薄和面密度小的要求,若把铁氧体粉与磁性微 粒结合而制成复合铁氧体材料,可通过改变铁氧体
1. 2 吸波材料的研究概况
吸波材料种类繁多,各有特点,由于在军事和 民用上的广泛应用,使其在国内外掀起了研究新型 吸波材料的热潮,涂覆型吸波材料,又称吸波徐层, 由于其施工方便,吸波性能优良,得到广泛应用,目 前重 点 研 究 的 涂 覆 型 吸 波 材 料 主 要 有 以 下 几种[9 - 12]。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第 32 卷第 3 期( 总第 117 期) 2015 年 7 月 Vol. 32,No. 3( Sum 117)
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刘元军,赵晓明,李卫斌
( 天津工业大学纺内外研究现状,对吸波材料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及测试进行了综
收稿日期: 2015 - 05 - 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206122) 第一作者: 刘元军( 1986 - ) ,女,博士,研究方向: 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通讯作者: 赵晓明( 1963 - ) ,男,博士,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述,总结了吸波材料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关键词: 吸波材料 应用 理论研究 测试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TM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80( 2015) 03-023-07
0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磁波辐射的影响 日益增大,这种影响体现在各种生活环境中。在机 场,飞机会因受到电磁波影响无法起飞而误点; 在 医院,移动电话等通讯设备常会影响一些电子诊疗 仪器的正常工作。电磁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 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我们的日常 生活已经 离 不 开 电 磁 波,但 它 带 来 的 危 害 不 容 忽 视。近些年来,电磁波危害日益严重,已逐渐成为 一大环境污染,因此,治理电磁波污染,刻不容缓, 找到一个方法来抵御或减少电磁辐射的材料——— 吸波材料,已 成 为 当 今 科 学 研 究 领 域 的 一 个 重 大 问题。
1. 1 吸波材料的分类
吸波材料的种类繁多,吸波机理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吸波材料的分类存在多种方法,主要有以下 4 种[4 - 7]。
( 1) 按吸波机理的不同,分为吸波型和干涉型 两类。前者主要是材料本身对电磁波的损耗吸收; 后者是利用吸波涂层表层和底层两列反射波的相 干即振幅相等、相位相反进行干涉抵消来设计吸波 涂层。当电磁波垂直入射到吸波涂层表面时,一部 分被反射出去,称之为第一反射波。其余部分透入 涂层,在自由空间与涂层的界面和涂层与金属的界 面之间进行来回反射。在反射波每次返回自由空 间与涂层的界面时,都有一部分波会穿出此界面,
1 吸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所谓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吸收或衰减入射的电 磁波,并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耗散掉或使电磁波 因干涉而消失的一类材料[1]。在工程领域,一般要 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较高的吸 收率,另外还要求其具备质量轻、耐温、耐湿、抗腐 蚀等特点。
吸波材料的发展已有 40 ~ 50 年的历史[2 - 3], 早在二战 期 间,美、英、德 等 国 为 了 各 自 的 军 事 目 的,针对雷达电子侦察和反侦察方面,开始对电磁
24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年 7 月
返回到自由空间。这部分波叠加以后形成第二反 射波。如果第一反射波与第二反射波处于同一偏 振面上,且相位差为 180°,则会发生干涉,使总的 反射波 能 量 发 生 急 剧 衰 减,其 缺 点 是 吸 收 频 段 很窄[8]。
( 2) 按 材 料 耗 损 机 理 的 不 同,可 分 为 电 阻 型 ( 导电损耗型) 、电介质型( 介电损耗型) 和磁介质 型( 磁损耗型) 。非磁性金属粉末、导电高分子及 石墨等属于电阻型吸波材料,电磁能主要衰减于电 阻上,其机 理 为 当 吸 波 材 料 受 到 外 界 磁 场 的 感 应 时,吸波材料会在导体内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 继而又产生与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与外 界磁场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对外界电磁场的屏蔽作 用; 钦酸钡、铁电陶瓷等属于电介质型吸波材料,其 机理为依 靠 介 质 的 极 化 现 象 即 电 子 极 化、分 子 极 化、离子极化或界面极化等对电磁波进行弛豫、衰 减、吸收; 铁氧体、羧基铁粉、磁性金属等属于磁介 质型吸波材料,这类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主要可归 结为以自然共振、畴壁共振、磁滞损耗和后效损耗 等磁极化机制来衰减、吸收电磁波,其具有较高的 正切磁损耗角,吸波能力较强,吸收频带较宽,是目 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波材料类型。
( 3) 按材料成型工艺和承载能力,可分为涂敷 型和结构型两大类。涂敷型吸波材料是将吸波剂 与粘合剂混合后涂在目标表面形成吸波涂层,使材 料具有一定的吸波效果,其以涂覆方便灵活、可调 节性高、吸收性能好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此外,国外还在研制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涂料和半导 体涂料,其特点是吸波频带宽,反射衰减率高,使用 寿命长; 结构型吸波材料具有承载和吸收雷达波的 双重功能,通常是将吸波剂分散在层状结构材料或 特种纤维增强结构材料中所形成的结构复合材料, 或是以透波性能好、强度高的高聚物复合材料( 如 玻璃钢,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等) 做面板,夹芯采用 蜂窝状、角锥体或波纹体的夹芯结构吸波材料。可 成型成各种形状较为复杂的部件,如机翼、尾翼和 进气道等,具有涂敷型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当 代隐身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 4) 按研究时期还可以分为新型吸波材料和 传统吸波材料。传统的吸波材料包括铁氧体、金属 铁粉、轻基铁、钦酸钡、石墨、碳化硅、导电纤维等, 缺点是吸波频带窄、密度大等; 新型吸波材料有导
电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手性材料、纳米材料、视 黄基席夫碱等,其具有吸收能力强、密度小等优点。 但不论是哪一类的吸波材料,单独使用其中一类或 一种很难 满 足“薄、轻、宽、强 ”的 要 求。 利 用 复 合 材料的协同效应及电磁参数可调的优点,将不同吸 收频带、不同损耗机制( 介电型损耗、电阻型损耗、 磁损耗) 、不同吸收机理的材料进行多元复合,有 可能实现厚度薄,吸收频带宽、质量轻、吸收强的目 标。近年来,对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特性 的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
第3 期
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25
粉体的粒径、组成等来控制其电磁参数,提高吸波 性能。铁氧体吸收剂具有吸收强、吸收频带宽的特 点,具有较好的频率特性,由于其相对磁导率较大, 且相对介电常数较小,适合制作匹配层,在低频拓 宽频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铁氧体吸波材 料耐高温性能差,当温度由 250℃ 至 100℃ 变化时 其吸收性能呈下降趋势,由于面密度较大,在隐身 飞行器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而高速飞行器( 如米 格 25) ,要求吸波材料在 600℃ 以上工作,国内对铁 氧体的研究水平吸收频宽为 8 ~ 18GHz,吸收率为 10dB,面密度 5kg / m2 左右。日本研制出的由阻抗 变换层和低阻抗谐振层匹配组成的双层结构宽频 高效吸波涂料,可吸收频率为 1 ~ 2GHz 的雷达波, 吸收率为 20dB。
波吸收材料进行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当时的目的 之一是为了减小潜艇潜望镜的雷达散射截面。在 40 ~ 50 年代间这方面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上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空军给予了隐身技术及吸波 材料很大关注,开始把吸波材料应用于空军的很多 机型上,如 F - 14、F - 15、F - 18 等战斗机型和 F - 117 隐形飞机。70 ~ 80 年代间吸波材料进入了快 速发展阶段,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投巨资并加大 对吸波材料的研究力度。随着电信行业的快速发 展,吸波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通信、环境保护、人类和 其他领域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