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010修订版第二章
毛概第二章

革
命
命
一、近代中国社会与民族民主革命
2、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中国 革命 的两 大历 史任
务
前提: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 民共同富裕
▪推倒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统 治秩序,解决 生产关系问题
前提 目的
要改变中国经 济、文化落后 的状况,实现 中国的近代化 和现代化
• 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必 须有新的思想来指导,有新的阶级及其政 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全新的道 路。
二、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国际条件 思想条件 阶级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深入发展 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革命对象 革命领导 革命动力 性质前途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 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 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团 结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二、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推翻帝国主义 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在 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 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 和国,属于新民主主义
革命性质。
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 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
主义社会。
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毛概的第二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二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
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毛概第二章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000年理科单选题: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答:(A)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发展必然需要民主革命理论。
2002年文科多选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答:(ABC)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毛概 第二章的重要问题

第二章小结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它曾经指引着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这条思想路线在 1957 年下半年以后一度被偏离,使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拨乱反正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重新确立并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世纪之交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强调求真务实。
这些都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重要概念与基本理论1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党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和思想基础。
2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实事求是的实质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具体的说,所谓解放思想就是“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要求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三性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鲜明标志,是与时俱进的前提,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最本质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核心,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是与时俱进的目的。
大学毛概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课后题目

大学毛概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课后题目第一篇:大学毛概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课后题目第二章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课后问题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45-46】答:总路线的内容为: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P49】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优点:①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②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③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52-54】答: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分三个纲领: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②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P56-57】答:必然性是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同时也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经济落后国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政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
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大学毛概详细ppt第二章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 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 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 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 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 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 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 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 文化大革命”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这条思想路线,有一段 时间被抛开了,给党的 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使国家遭到很大灾难, 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受到 很大损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总结
没有中国革命 的实践,没有对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 结,也就不会有新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李大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历次救国救民运动的失败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沈 宝 桢
丁 日 昌
张 之 洞
洋务运动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 力军。实行土地革命,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 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 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于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 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一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 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 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 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就会僵化,就 会衰亡。
创新的内容
创新,包括理论创 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 的创新。
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其他 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 动下进行的。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含义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 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 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就是从背离实事求是原则的 观念、做法和僵化的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 来;就是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错误理 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 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主要 贡献
第一,从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 党的创造力以及决定党和国家前 途命运的高度强调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重要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 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 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十四大报告
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
主要 贡献
第二,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提出新要求。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
前提
解放思想 目的
实事求是
社会实践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图示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作为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 施保证。
邓小平在深圳视 察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 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的运用、丰富
实事求是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 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 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图示 45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 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 的基础,是马克思 主义的思想基础。 过去我们搞革命取 得的一切胜利,是 靠实事求是;现在 我们要实现四个现 代化,同样要靠实 事求是” 。
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
主要贡献
第二,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新的概 括,使之系统化、 科学化、有序化。 邓小平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四句话。
1938年,毛泽 东在《论新阶段》 中,提出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 任务,强调坚持 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实际相结合的 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延安整风 中,毛泽东不 仅从思想路线 的角度,系统论 述了坚持实事 求是的重要性。
实事求是科学含义的界定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 四个字作为校训
向前看的东西应该多一 些,包括方针、政策、办法。 基本思想是要彻底解放思想, 首先从教育部开始。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使用“解放思 想”一词。
邓小平在领
导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实践 中,把“ 实事求 是 ”四个大字, 丰富发展为“ 解
放思想、实事求 是 ”八个大字。
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
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 全会第三次会议上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 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
主要贡献
第三,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 合起来并揭示了解放思想和实事 求是的辩证关系。把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两个凡是” 不符合马克 思主义。
邓小平领导和推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
主要贡献
第一,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 地位。邓小平第一次用明确的语 言论述了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中的基础地位。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 写的一封信中,认为错 误的思想,“只是历史 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 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 挣扎”。第一次使用思 想路线概念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
1929年毛泽东为古田会议写的决 议中,明确提出主观主义问题。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 本主义“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 面的思想路线”,初步界定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 义.
反 对 本 本 主 义
原稿
1937年,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 论》,论证了正确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质”的重要命题,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品质和发展性品质,从而发展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
主要 贡献
第四,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起纳入党的思想路线,既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又为这一思想路线增添了“与时 俱进”的新内容。
解放思想意义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要 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 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 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 系列问题。”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 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 线,就要大力弘 扬与时俱进精 神,不断推进理 论创新,不断开 拓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新境界.
----十六大报告
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
大力弘 扬求真务 实精神,大 兴求真务 实之风。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理论联系实际
3 实事求是
4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 “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世 界观的根本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 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 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实事求是词源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 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唐人 颜师古注解说:“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 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治学态 度。
中央党校 校门及校训
中共七大,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
中共七大会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 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 字。”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逐渐偏离了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以非凡的胆略和科学的态度,批 评两个凡是,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 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
走自己的路
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统一
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 开放的统一
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道与
路 就 一 定 会 越 走 越 宽 广 。
,
时 俱 进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坚 持 解 放 思 想 、 实 事 求 是
的、
感谢下 载
如何理论创新
1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2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3 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在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 问题上,最根本的 就是要坚持一切从 本国实际出发,敢 于和善于走自己的 路。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
“精髓” 对于某一理论
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 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 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 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 成果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 思想路线的
核心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和发展
2 它是制定并贯彻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思想基础 3 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纵向
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得 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于始终
横向
实事求是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 义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 情况、新问题,我们必 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 探索求知、崇尚真理、 勇于创新的精神,紧跟 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题,形成新认识,开辟 新境界,不断推进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
主要 贡献
第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
首次使用“பைடு நூலகம்时俱进”的概念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 眼界观察世界,运用当 代最新知识丰富自己, 不唯本本,不守教条, 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 论创新、体制创新。科 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