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磨牙解剖形态

合集下载

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儿童口医腔P学dodoneitcs牙的解剖态与形组结织特构点第一节乳牙解剖形态的第节二乳牙的组织构结特点第三节乳牙的根收吸四第节乳牙重的要作用五节第轻年恒牙的点特第一节乳牙的解剖形态一、牙形体态二、髓腔形态一牙体形态、乳牙牙㈠体形态特点㈡乳牙各牙的形态体乳恒㈢临床牙鉴别乳牙位牙录记?:部记位录? Pa mler录记统系牙乳位牙记录:?通用编号系统?国际牙联科合系统会㈠牙乳牙形体态点特、1色青:白白/、大小:2同名恒比小牙乳㈠牙体牙态特点形 3、冠的态:? 冠短形宽 ?颈明显缩窄部带状?起隆? 咬向合面聚拢4、发育?沟杂:复规不则? 沟开窝口10为μm0?型:6型类磨?耗→浅变5、牙根? 较根长根长,/长冠>恒的牙?前牙:中部自开稍向唇侧弯始曲?磨:根牙分大,髓叉室底薄根尖稍,向内弯曲?生理有吸性收上颌第一乳牙:磨? 冠似牙磨前,但冠牙,短颈突嵴,又是三个根牙颌第一乳上磨牙:?颊呈侧梯较宽,形中近直长缘远,缘中突短颈嵴突,颊尖偏,近中上颌一乳第磨牙:H面e前似磨,六边牙,形嵴沟清,不He方合聚大,度,舌颊尖两都近偏中下第颌乳一牙磨:不任似何牙下第颌一乳牙:磨? 舌:面?而尖的近长舌,短尖小而的远圆尖舌下颌一第乳磨牙:He面?? :不则的四规形,边中缘近短特,以似远中缘为的底三角形下颌一第磨乳:牙? 双根细,分大叉下颌第二乳磨牙:似近同名牙区恒:别㈢乳恒牙临床鉴别?1、耗磨度2?、泽色3?形态、?4、大小?5排列、? 辅(X助线检查)二、髓形腔? 态大三:室大根髓粗管根大尖孔大?高:一髓高,角的近颊Ⅴ髓角咬合面近? 一薄:髓室底薄多见副根管,二、髓腔形态?有修复牙本质性? 上下切牙及乳尖乳牙腔稍髓偏近中侧唇?Ⅲ则下远偏中舌? 根侧:管上根、腭下中远根较粗乳的组织牙结特构点乳?牙牙釉质特点的釉的化质组成及化学学反应性质釉的物理性及织结构组? 乳牙本质的特点牙本牙质化学组成化学及应反性乳牙牙质物理性本和织结组构点特乳牙牙?组髓织学点特质釉化的学组及成化学应反性?釉质化学组的成? 矿物成盐与分分布?有机质形与式分布?学化反性应质的化学组成釉与?牙恒本相同,基表现不成为熟?水有、机质较,多C?、P较少a矿盐物形式:基羟灰石磷晶?很体→便于小其与物他进行质离子换交?电子微显镜线衍X:乳牙=30射—50nm,牙恒=0—63n0 m釉质的机质分布无表与深层不同层? 分析学:化F釉质表面、在切处含缘高量? 层表深层釉质有机质的? 在釉质分中不均布匀含有机质较处:表层、最深层多裂、部沟?牙乳釉质生的成素恒牙多较组成蛋白(胱、谷、脯酸、、蛋含量为组)多质的釉化学应性反活泼?验表试:明乳牙釉质受易钙脱的剂影,同响时使用氟物化效果好釉质物理性及的组织结1构厚度:、薄=1/,2牙釉恒质2、化度:低钙质釉物理的性及织组构结3硬度:、低→◆易耗磨易切割、龋病、展发快◆外到内,由硬到由软◆年↑→硬度↑龄质的釉物理及性组结织4、构柱排釉列排?方列向牙:、尖缘→放切射沟窝处→集中部颈牙:向切斜缘水>>斜平向根牙后水:平斜>向尖>斜根向尖牙质的物釉性及组理织结构?乳牙柱釉列排齐,弯整少曲床临意义:利有于床临洞,备釉质弱脆→龟裂防5釉质、面表孔小发生率乳牙发生率高扫描电:镜乳恒牙均一层有无柱的釉层表,断面结上排列与晶牙面呈直表角此在层牙乳小有孔其发生可能与釉细胞造能不全功关有质的物釉性理组及织结构6、生线新neonata(lline )乳牙生率发=9.29%1~0%,60也见可 ?此处钙化低?以此为分:界生前出釉质—近牙本—质侧生出釉后——质近牙表侧面釉的物质理及性组结构7织釉、气孔质率吸和率水?乳较牙牙恒大随年龄↑而?↓本质化牙组学成及化学应性反组成?:乳恒相牙差几无乳牙水少有质机显多明P多Ca=牙本化学组成及质学化反性? 应化学反性应:恒牙活泼较较,乳牙釉活质泼实:验乳⒈牙本牙抗质性明显强酸恒于的牙本牙质⒉a、P离子C的置较乳换牙质活跃釉乳牙牙质本物理和组织结性构特点⒈度厚=3/41~/恒牙2本质牙,其颈尤部∴牙体备不可破预坏太大,备牙刺→激死髓⒉钙化度—低—乳牙牙质本理物性组织结和特点构硬度=1/⒊1乳牙0釉质?冠部>根部,近釉牙质本界.H.N=V512→部↑中近髓腔→↓乳牙牙本物质性和组理结构织特⒋点牙质本小?管行走方向单纯直:为主,线切端其尤显明分布粗细:不,一恒牙均匀乳牙本质物理性牙和织组构结点特新⒌生线? 生发=85%率,?以分出此生和前生出后牙本质乳牙本牙质物性和组织结理特点构⒍复性牙修本质能—功旺—盛磨与成正比耗?前易牙磨,所耗以明显? 特:点较恒的钙化低牙硬度近<髓腔的牙本质含aC、、Pn等Z素元低乳牙牙的组织髓特点学牙牙髓的乳组织学特点?变特化:点随牙生根理收而变吸化?意:义有于利握掌乳牙髓牙治病疗适应症的三第节乳的根吸收牙牙吸收类根型病理性—外—、肿伤瘤生性理—替—期牙,间性断:活动→牙期松静止→牙稳期第三节乳的牙根吸收?牙稳定根期牙:根完全形→成牙开始吸根收?意义:病髓疗、R治T最C佳时期第三节乳牙的根收吸收部吸位?前:牙尖1根/3侧舌牙向根下方动不充分→移双牙层 ?牙后根分:叉内侧,远中较根中近先吸收,根上颌颊和腭根远先收吸三第节乳牙的吸收根吸的组收学织化变?活动期→ 破坏(破牙细胞)静?期→止建重?低位牙乳?描电镜下:扫第三节乳牙的吸收根乳牙吸根机理收? 无机质结溶晶解——可能破细胞产生的酸骨用作 ? 机质的有分解——动物原酶作胶用第节四牙的重要乳作用⒈利于有童儿的长发育生消?吸化→收身全生发长育? 嚼→颌咀面生长部发育⒉利于发有和音护心理第四保节乳牙的要重用作⒊利于恒牙的萌有出恒和列牙的成形 ?预留间隙?恒早牙萌/萌迟?纳牙特Tu(nrreto th)o?诱导作用(ex.E远中面.)第五节轻恒牙的年特点1.义定:萌出已,达咬合平未面,形态上尚未完形成,全结构未上完成熟的恒全牙第五节轻恒牙的年特点2.表现? :冠磨耗:少,解结构清楚剖,沟裂多IK,难型洁自轻恒年牙床牙冠临高度显低得?根:根尖呈漏斗状→~2年3发育完成,后且同后一的不牙同发育程根不同度提→临示治床方疗不同法.年轻2牙的恒现表? 缘龈附着:置位不定(稳需~4年) 3? 髓腔:大宽,髓高角、根粗管?大乳头牙→继续成形牙本质、髓牙牙骨质、(牙根)→应保护第五节年恒轻牙的点特3物.理特性:硬组薄织钙化低溶解度高→ 急易龋性渗性强透第五节轻年牙的恒点特4.化学特性:晶有间隙→化学性稳定不→涂有效F?成熟表现:萌出后成(熟pot esruptiv metauatrion )CaF、C、l↑,O2C,↓体↑,晶渗透性↓,有质↓机硬度↑,,酸抗↑,比性重↑第五节轻恒牙年的特点5.织组:学?本牙质管小→大牙备敏感?牙髓的点:特疏松,分未化的间细叶多胞,少维纤母细多胞血,丰管富年轻恒牙牙髓的点的临特床义意修复力→强有利于控感制,消染除炎症抗病力强炎症→慢性过易程疏,松尖根孔,血运丰富大炎→症出根尖易应→时治疗及。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生理---牙齿的演化特点:1.形态:单---同形牙---异形牙2.数量:多---少3.替换:多牙列----双牙列4.牙根:无----有5.附着:端生---侧生---槽生6.部位:分散---集中一、牙体解剖生理---概论分类功能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组成牙位记录发育牙齿的分类牙齿的组成与功能牙位记录牙体应用术语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假想线。

线角:两个面相交。

点角:三个面相交。

外形高点:牙体轴面上。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邻接处。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突出牙尖:锥体形舌隆突:半月形(前牙舌面近颈缘)结节:小突起(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嵴:细长形(牙冠表面)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轴嵴颈嵴斜嵴横嵴牙冠表面解剖标志---凹陷窝:不规则凹陷沟:细长形凹陷--发育沟:两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相融合;--副沟:发育沟以外的沟。

点隙: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

裂:钙化不完全。

斜面:组成牙尖各面牙齿的发育萌出:牙冠出龈到咬合接触。

萌出顺序:乳牙,I---II---IV---III---V 下I最早,上V最晚。

恒牙,上颌61243578或61245378下颌61234578或61243578下6萌出最早,发育最早,上8或上7最晚。

萌出规律: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4.女孩略早于男一、牙体解剖生理---牙体形态外部形态(1)各牙齿代表的外形(2)上下同名恒牙对比(3)乳牙特点及与恒牙对比(4)牙体应用解剖(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形态(1)髓腔的解剖标志(2)根管系统(3)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4)恒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5)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中切牙形态:近中缘、切缘---直---似直角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发育沟:2个,切1/3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舌窝、切嵴、边缘嵴、舌隆突邻面---切嵴在牙体长轴唇侧,接触区切1/3离切角稍远切端---唇侧为缘、舌侧为嵴牙根---圆三角形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尖牙形态:圆五边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较长---90°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唇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中1/3与颈1/3交界舌面---五嵴一突二窝(远中舌窝大)切端---四嵴、四斜面牙根---卵圆三角形,根最长,冠根1:2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唇-五边形,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远中,舌尖偏近中(牙合)面-窄长,颊舌径>近远中径,较直或偏颊侧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外形高点:中1/3邻面---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接触区近(牙合)缘偏颊侧(牙合)面---两尖,两点隙,三条沟牙根---多有分叉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牙合)面-卵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偏向舌侧唇侧-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近中,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外形高点:颈1/3,颈嵴新月形舌面---舌尖特小,短而圆钝,仅为颊侧1/2---外形高点:中1/3邻面---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牙合)面---横嵴,近中窝小、远中窝大牙根---扁单根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形态(冠):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解剖结构:颊面---两尖,近中尖略宽---颊轴嵴,近中明显---颊沟(中1/3)---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三尖,近中宽大,卡式尖---舌轴嵴不明显---远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冠)---长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偏向舌侧颊面---2.5尖,近中颊最宽,远中尖最窄---颊轴嵴,远中不明显---颊沟(中1/3),远颊沟---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两尖,大小相近---舌轴嵴不明显---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外形---复杂长方形,4点角---5尖,颊尖低圆,舌尖高锐,近中颊尖最大,远中尖最小---4边缘嵴---5三角嵴,远中颊尖最长,远中尖最短---窝沟点隙---中央窝,近中窝(小)---3点隙---5条发育沟(4条起源于中央点隙)(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远中颊沟下7---田字形---C型根下6---尖嵴窝沟斜面最多下5---三尖型,两尖(H/U),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下4---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横嵴下3---近远中斜缘交角>90°下1---全口牙体积最小,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形态最对称,切嵴靠近牙体长轴上123---解剖特征--舌隆突上3---近远中斜缘交角≈90°,颈嵴颈中1/3上4---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尖远中斜,近中沟牙齿的解剖形态---乳牙解剖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乳磨牙干根短,根分叉明显4.上III牙尖偏远中5.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和颈嵴均较恒前牙明显6.下IV四不像7.下V颊侧三尖等大,尖窝不清晰8.乳中切牙宽冠宽根9.6>7>8(恒牙),IV<V(乳牙)牙体应用解剖(一)切牙上颌--邻面接触区和2舌窝顶端为龋病的好发部位;--1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2牙根常有弯曲;--2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

一、名词解释1.轴嵴:在牙体的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行隆起。

位于牙唇面者称为唇轴嵴,位于后牙颊、舌面者分别称为颊、唇轴嵴。

2.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3.楔状隙:4.斜嵴:面上的两条三角嵴斜行相连,称为斜嵴。

此斜嵴是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解剖特征。

5.邻间隙:位于邻接点之下的龈外展隙,其两侧为邻牙邻面,上界为邻接点,下界为牙槽骨,正常情况下该间隙为龈乳头所充满6.覆:是指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颌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7.覆盖:是指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时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8.颈动脉体:系一棕色的椭圆形扁平小体,由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或其附近。

颈动脉体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经末梢,属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

9.颈动脉窦: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当动脉压升高或受到其他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

10.面部危险三角区:临床上将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11.翼静脉丛:或称翼丛,与颅内、外静脉有广泛的交通,其血液主要是向后外经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向前也可经面深静脉通入面静脉,亦可向上通过卵圆孔网和破裂孔导血管等处的静脉,与海绵窦交通。

12.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腮腺深叶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腮腺犹如侧卧其上,故称上述结构为“腮腺床”。

乳牙的解剖形态及

乳牙的解剖形态及
修复性牙本质多见于髓角和乳前牙切端相应的髓 腔壁,颈根部移行处相应的髓腔壁,乳磨牙根分叉 相应的髓腔壁上。
髓室底离根分叉近,尤第一乳磨牙,髓室底的厚 度为1mm。乳磨牙的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 达根分叉处。感染以瘘管多见,且瘘管位置高。
乳牙的解剖形态
乳牙髓腔形态特点 乳磨牙的根管分支多,形态复杂,侧支根管多而乱 前牙为单根管,很少见到下前牙为二个根管 上颌乳磨牙为3个根管,2个颊侧根管和1个腭侧根
临床记录: EDCBA|ABCDE EDCBA|ABCDE
Ⅴ Ⅳ Ⅲ Ⅱ Ⅰ| Ⅰ Ⅱ Ⅲ Ⅳ Ⅴ Ⅴ Ⅳ Ⅲ Ⅱ Ⅰ| Ⅰ Ⅱ Ⅲ Ⅳ Ⅴ
例:左上颌乳中切牙→ | A 或 | Ⅰ
WHO分类:
恒牙 1 | 2 乳牙 5 | 6
4|3
8|7
四个象限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两位数标记法,各牙的数 字标记,第一个代表象限,第二数代表牙位:
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牙釉质(Enamel) ➢ 有机质分布:
不是均匀,釉质表面、深层、裂沟部含量高。乳牙 釉质的有机质含量比恒牙高,此特点是乳牙易患龋 的原因之一。
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牙釉质(Enamel) ➢ 物理性及组织结构特点 ✓ 乳牙釉质的晶体小于恒牙 ✓ 乳牙釉质厚度=1/2恒牙釉质厚度,硬度低,临床表
更容易发生交换反应
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牙釉质(Enamel)
Ca 溶出率 反应速度
乳牙釉质+EDTA 大

恒牙釉质+EDTA 小

所以乳牙比恒牙的釉质遇酸后易脱钙
乳牙釉质+EDTA+酸性氟磷酸钠
恒牙釉质+EDTA+酸性氟磷酸钠
所以乳牙受氟化物处理后: 抗酸性↑,釉质的脱钙率明显↓
* EDTA——乙二胺四醋酸

牙体解剖生理

牙体解剖生理
梯形 四边形
牙冠 邻面观
楔形 三角形 楔形 三角形 四边形
四边形
切牙合面 观
切嵴
牙根 单根
1牙尖 长而粗大,单根
咬合面 2-3牙尖 咬合面大 4-5牙尖
扁,可有分叉
上:颊舌向3根 下:近远中向2根
根据牙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切牙 incisor teeth
唇舌面观 梯形 四边形
牙冠
邻面观
楔形 三角形
切缘和牙合面
牙合面 4)发育沟
颊舌沟 牙合面发育沟 5)牙尖三角嵴 斜嵴
切缘和牙合面
切缘和牙合面
(3)切缘和牙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1)初萌切缘与牙合面是曲线、曲面--点线接触 生理意义: a.咀嚼食物 b.牙移位
切缘和牙合面
2)经功能性磨耗---小斜面接触 生理意义:
a.咀嚼食物 b.稳定
2.轴面凸度的生理意义 四个轴面 唇颊、舌面 近远中邻面
乳牙:1d-20d
1d 2d 3d 4d 5d 6d 7d 8d 9d 10 d
20d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例:d#14d d d d d d d d 左下颌乳侧切牙
(三)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DI)
1.恒牙:
12
43
例如:#14 右上颌第一前磨牙
2.乳牙: 5 6
一、牙的组成
(一)外形观察 (二)剖面观察
1. 牙冠(dental crown) 2. 牙根(root of tooth) 3. 牙颈(dental cervix)
(一)外形观察
1. 牙冠(dental crown) 牙釉质
大部分显露于口腔
咀嚼功能
牙冠形态与功能相关 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牙齿形态解剖口诀资料

牙齿形态解剖口诀资料

牙齿的解剖形态【口诀】1.上颌中切牙上切唇长大于宽,近切角直别左右,唇切三分发育沟,舌窝周是嵴边缘,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就是外高点;近远中面似三角,顶为切嵴底颈线,根单粗壮唇侧宽,横剖切面三角圆,有些根尖略偏远,此乃皆是它特点。

(解释)上颌中切牙从唇面观:长度大于宽度,近中切角较直,以此区分左右,在切1/3处有两条发育沟;舌侧观:中央有舌窝,四周由近远中边缘嵴、切嵴及舌隆突围成;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侧面观:近、远中面象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顶为切嵴,底为牙颈线;上颌中切牙的根为单根,较粗壮,且唇侧较宽,横剖面象圆三角形,有些根尖略偏向远中。

2.上颌尖牙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唇似五边轴嵴显,将此分为两斜面,牙尖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是高点;边缘嵴是近中长,牙尖嵴是近中短,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

(解释)上颌尖牙牙冠较厚,尖长大,主要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唇侧观:呈五边形,唇轴嵴显突,并将唇面分为近、远中斜面,牙尖偏向近中,远中缘较短突,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

舌侧观:近中边缘嵴较长,近中牙尖嵴较短,从牙尖至舌隆突有一线形的隆起叫舌隆突,将舌窝分成较大的远中舌窝和较小的近中舌窝。

邻面似三角形较切牙的邻面突。

近中接触区距近中牙尖嵴近,远中反之且偏舌侧。

3.上颌第一前磨牙上4 前磨牙最大,颊面形态似尖牙,尖偏远中近颈凹,轴嵴长轴是一条,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颈嵴处;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合面跨,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

(解释)上颌4是前磨牙组中最大的牙齿,颊面的形态与尖牙相似,牙尖偏向远中,近中缘近颈处稍凹,唇轴嵴与牙体长轴平行,两侧可见发育沟各一条,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舌侧观:似卵圆形且小于颊面,光滑而圆突,各边缘界限不明显,舌尖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舌中1/3处。

有沟从合面近中缘跨过至近中面,有颊舌两个三角嵴,在中央窝由近中点隙向近中方向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近中沟;由远中点隙向远中方向越过远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远中沟。

实训四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雕刻4学时

实训四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雕刻4学时

实训四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雕刻(4学时)【目的与要求】1.掌握前磨牙雕刻的方法、步骤。

2.通过对前磨牙的雕刻,牢固掌握前磨牙的解剖形态及生理特点。

3.进一步训练雕刻的基本方法,达到能自如地运用握笔式和掌拇指握式方法进行雕刻,并能自如地运用支点。

【实验内容】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实验用品】蜡块(大约85mm×40mm×35mm长方体)、上颌前磨牙雕刻标本一套、雕刻刀、游标卡尺、玻板或硬纸板、笔、坐标纸、白细布。

【方法与步骤】1.了解上颌第一前磨牙各部位尺寸(附表1-3)。

3.初步形成颊面(附图1-20)选取蜡光滑的一面为颊面,按放大3倍的数据.画出冠、根颊面外形图,要求标出冠宽、颈宽的尺寸。

从垂直方向逐步消除牙冠和牙根近中面和远中面多余之蜡。

留下的蜡形,可比颊面稍大1mm,以便将来修改。

4.画出并初步形成近中面(附图1-21)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在近中面上,根据附表1-3尺寸画出放大3倍值的冠厚、颈厚及颈曲线高度,描出其近中面的牙体外形线。

用雕刻刀将近中面牙体外形线以外多余1mm蜡垂直切下,形成近中面的大致轮廓。

附图1-20 初步形成颊面附图1-21 初步形成近中面5.形成轴面雏形完成舌面及远中面的雕刻,使舌面较颊面略小,表面圆突,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且突,然后用雕刻刀进行初步修整,使牙冠面形成六边形,各轴面相交线角圆钝,外形高点及接触点适宜。

6.形成颈缘曲线在牙冠各面绘出颈曲线,其中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并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略突于根部。

7.雕刻面(附图1-22)附图1-22 雕刻面(1)初步形成近远中向沟:如图虚线所示,在邻面画出“v”线表示沟形状,沟底约位于至颊、舌侧边缘的距离相等处,沟底深度不超过1/3的2/3长,然后用雕刻刀按标志线雕出两斜面,形成近远中向沟。

(2)形成面轮廓:在面上确定颊尖、舌尖顶的位置,使颊尖顶偏远中,舌尖顶偏近中,然后画出验面外形线。

颊侧宽于舌侧,远中边缘嵴长于近中边缘嵴。

恒牙_前磨牙组

恒牙_前磨牙组

形者为二尖型,
呈“Y”形者为三尖型 横嵴 牙根近中面 有 常有根分叉痕迹 无 无根分叉痕迹
上下颌前磨牙的鉴别
上颌:颊舌径>近远中径,冠--窄长 下颌:颊舌径=近远中径,冠--方圆 上颌:牙冠较正 下颌:牙冠偏舌侧
上颌第一前磨牙 上颌第二前磨牙
下颌第二前磨牙 下颌第一前磨牙
前磨牙组的共同特点:
牙冠:颊面似尖牙的小立方体 颊面:显突,颊轴嵴明显 舌面:圆弧,舌轴嵴不明显 邻面:四边形 牙合面:2-3个牙尖,颊尖长而 尖锐,舌尖低而圆钝 牙根:多为单根,根扁

唇面 舌面 近中面 远中面 切嵴

上颌第二前磨牙
与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极 为相似,二者比较主要从 合面观进行鉴别 牙冠: 第一前磨牙颊面>舌面,颊尖 >舌尖 第二前磨牙颊舌面,颊舌尖相 近,合面较对称 第二前磨牙牙冠较第一前磨牙 小 第二前磨牙中央沟短、浅, 近远中点隙相距近 牙根:第二前磨牙多为单 根,双根仅占5%
下颌第一前磨牙邻面
颊尖和舌尖差距 大,颊尖顶约在 颊舌径的中央位 置 近远中接触区均 靠合缘偏颊侧 边缘嵴高低??
下颌第一前磨牙合面
呈卵圆形,最大特 点是颊尖长大而舌 尖很小,二尖均偏 近中。 颊尖三角嵴与舌尖 三角嵴相连而成横 嵴,为该牙的重要 解剖标志。横嵴越 过合面,将合面分 成较小的三角形近 中窝,与较大的长 圆形远中窝。
下颌第一前磨牙

唇面 舌面 近中面 远中面 切嵴

下颌第一前磨牙
下颌第一前磨牙颊面
五边形 颊面向舌侧倾斜显著。 颊尖高耸、长大尖锐, 偏向近中。 颊轴嵴在颈1/3处显突, 颊颈嵴呈新月形,外形 高点位于颈1/3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