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解剖形态
牙体解剖生理—乳牙的解剖形态

下颌第一乳磨牙牙根形态特征
双根,扁平椭圆形,近中 根略粗而直,根尖偏远中 ,远中根细而弯曲,根尖 直或向近中弯曲
两根分叉大,并向外扩展 。牙根近远根面较宽,在 中央有纵形的凹陷
上颌第二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颊面观
颊面呈梯形 近远中缘对称圆突 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
两颊尖之间有颊沟 颊轴嵴短且不明显。 颊颈嵴显突,根颈部冠根
分明上颌Βιβλιοθήκη 二乳磨牙舌面观舌面小于颊面
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
舌 面
有舌沟分布,较长,无 点隙
颊 面
上颌第二乳磨牙邻面观
邻面近似长方形,近中面大 于远中面,颊缘和舌缘的颈 1/3处圆突而最宽,向 缘缩 窄,根颈部显著缩窄
近远中面接触区均位于 缘 中1/3
前牙:根尖偏远中
乳磨牙:根干短,分叉大 磨牙:根干长,分叉小
乳牙的解剖形态
上颌乳中切牙 上颌乳侧切牙 下颌乳中切牙 下颌乳侧切牙 上颌乳尖牙 下颌乳尖牙
上颌第一乳磨牙 下颌第一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 下颌第二乳磨牙
乳牙外形的特点
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而宽,乳白色。 2、乳牙颈部缩窄,颈嵴突出,牙合面缩窄,冠根分明 3、宽冠窄根为乳前牙特点(上颌乳中切除外)。 4、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向远中。 5、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 6、下颌第二乳磨牙三个颊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
乳前牙的解剖形态
乳牙和恒牙的主要区别
乳牙体积较小,乳磨牙牙体依次 递增;恒牙牙体较大,磨牙牙体 却依次递减
乳牙釉质较薄,硬度差,呈乳白 色。恒牙釉质较厚,硬度强,呈 乳黄色
乳牙牙颈明显缩窄,冠根分界明 显;恒牙牙颈略为狭窄,冠根分 界不太明显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课件

两根型
三根型
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
下 6似梯颊三尖,两条颊沟过颊面, 颊尖轴嵴与沟平,末端形成点凹陷, 舌面轴嵴不明显,合缘可见两个尖; 近中合三分稍突,邻接在此颊侧偏, 合面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舌侧长, 中央点隙向外伸,5 条发育沟来分。 (解释) 下颌6从颊面观:呈梯形,颊侧有三个尖,颊沟和远颊沟通过 牙尖间,颊沟与近中颊尖、远中颊尖的颊轴嵴平行,颊沟的末端形 成一个点的凹陷。舌侧观:合缘可见两个尖,舌面无明显的轴嵴。 近中面合1/3处稍突,近远中邻接多在此(合1/3处)偏颊侧。远中 尖最小,颊侧尖短而圆,舌侧尖长而锐,中央点隙经两舌尖间至舌 面成舌沟,伸向近中止于近中合缘嵴之内成近中沟,伸向远中止于 远中合缘嵴之内成远中沟,远中颊尖与远中尖间有一条远中颊沟, 共5条发育沟。
4、牙合面
远颊合角
(1)斜方形(上颌磨牙基本特征)
近颊、远舌牙合角锐;
近舌、远颊牙合角钝
类似一被挤压的平行四边形
(2)牙尖大小顺序:近舌>近颊、远颊>远舌
近颊合角
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
4、牙合面
(3)斜嵴 近舌-远颊三角嵴相连贯而成,为此牙的重要特征
(4)合面边缘嵴 近中边缘嵴高,远中边缘嵴低,为后牙的普遍规律 (咀嚼时,可以把食物局限在牙合面)
2、舌面:较颊面小,光滑圆突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颈缘较平 两个舌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 舌沟:至舌面中1/3,末端无点隙,与牙体长轴
平行 远颊沟:至颊面牙合1/3,末端无点隙 舌轴嵴不明显 外形高点:中1/3
舌面观
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
3、邻面:似平行四边形
牙冠明显向舌侧倾斜: 锐角:颊颈角(颊缘-牙颈)、舌牙合角(舌
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ppt课件

5)斜面:每个牙尖都有四个斜面。其中颊尖的颊 侧近、远中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颊尖的舌侧近、 远中斜面,舌尖颊侧近、远中斜面及舌侧近、远中斜 面都与对颌牙有咬合接触。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2.牙根 由三个牙根组成,颊侧两个根,舌侧一 个根。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牙根干较长,根分叉部位于根颈l/3与中l/3交 界处。颊侧根分别为近中颊根、远中颊根,两颊根分 开相距稍远,近中颊根位于近中颊尖颈部之上,扁形 较窄,根的近远中面平整,颊面宽于舌面,根尖段弯 曲偏向远中;远中颊根位于远中颊尖颈部之上,较近 中颊根短小,亦为扁形,根尖段弯曲偏向近中。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在近中颊尖的颊轴嵴亦较 远中颊尖的颊轴嵴突出,其颊轴的颊斜面平整光滑, 无发育沟。两牙尖间交界处微凹并有一条来牙合面的 发育沟,称颊沟,其末端有点隙。颊颈嵴突出,并以 近中侧为显著。外形高点在颈1/3处。颈曲线曲度较 低平,有时在颈曲线的中间有根间突起或釉珠。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似或稍小,圆突。牙合缘 有两个圆钝的舌尖和四条牙尖嵴组成。近中舌尖明显宽 于远中舌尖,约占舌面的2/3,其中近中舌尖的舌侧偶 有第五牙尖出现(约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两舌尖间亦有一条自牙合面来的发育沟,称远中 舌沟,可延伸到舌面中部,末端无点隙,有时可 到牙颈龈下。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在舌面中1 /3处。颈曲线曲度低平,在颈曲线的中间无根间 的突起或釉珠。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6解剖形态
舌根位于两舌尖颈部之上,扁而宽,较粗壮,近远 中径宽,颊舌径窄,为三个牙根中最大者。其颊舌侧根 面扁平,但舌面有纵形凹陷的沟。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 03
02
解剖结构
牙冠
01 牙冠形态
上颌磨牙的牙冠呈立方形,牙冠表面有五个发育 沟,包括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
02 牙釉质
牙冠外层为牙釉质,硬度较高,能够承受咀嚼压 力。
03 牙本质
牙冠内部的牙本质为牙齿的主体部分,含有较多 的神经和血管。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 概述 • 解剖结构 • 形态特征 • 上颌磨牙的变异 • 上颌磨牙的疾病与治疗 • 上颌磨牙的生理与病理变化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上颌磨牙是位于上颌骨内的后牙,具有磨碎食物的功能。
分类
根据牙冠形态和牙根数量,上颌磨牙可分为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
位置与功能
位置:上颌磨牙位于上颌骨的最后方,通常位于 01 上颌骨颧突的下方,紧邻上颌窦。
详细描述
男性的上颌磨牙通常比女性更大、更粗壮,牙周组织也较为发达。这可能与男 性体内的睾酮等激素有关。然而,女性在月经期和怀孕期间,上颌磨牙的钙磷 代谢可能会发生变化,增加患龋病和牙周病的风险。
种族差异
总结词
不同种族的上颌磨牙生理与病理变化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不同种族的人群由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上颌磨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功能存在差异。例如, 某些种族的人群上颌磨牙可能更易患龋齿和牙周病,而其他种族则可能相对较少患病。了解不同种族的牙齿生理 与病理变化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口腔保健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形态特征
近中面与远中面
6下颌前磨牙解剖形态汇总

/、舌尖颊,尖 Lingual cuspBuccal cuspMesial pit. 颊尖 Buccaleusp近中牙尖崎 Mesialcusp ridge颊尖三角触舌尖三角崎 Triangular ridge of lingual cusp/ 舌尖 Lingualcusp远中牙尖靖 Distalcusp ridge远中点隙Distal pit 、、i ——近中辿缘崎Mesial marginal ridge.V ./ t/\ 1 /I-y r i Triangular ridge of buccal cusp 远中边缘崎l, jDistal marginal ridge 〜〜r 、/ •弋 *~中央沟\ 近中点隙Ontral groove -\远中牙尖崎Distal cusp ridge'•颊尖三角崎Triangular ridge of buccal cusp 、舌尖Lingual cusp颊尖 Buccalcusp舌尖三角崎/Triangular ridge of lingual cusp\। 近中牙尖崎 \ [ /Mesial cusp ridge\ J,中央沟 、、、.. /'Central groove 远中边缘靖 ____,一一近中边缘崎Distal marginal ridge一 Mesial marginal ridge远中占静近中沟I 、.八;' .、/ / \ Mesial grooveMtaft /六 '、近中点/ \ Mesial pit(三)下颌第一前磨向舌侧倾斜显著颊尖颊轴崎外形高点Buccal cusp 颊ItBuccal ridge近中缘Mesial margin 远中缘Distal margin1 3颈线-一5Cervical line颊尖Buccalcusp接触区Contact area颊颈崎_Buccocervical ridge-颈线Cervical line一远中面舌面:□突短小 舌尖 近中舌沟 外形高点颊尖—Buccal cusp邻面近中面颊尖Buccal cusp远中窝Distal fossa颊尖Ruecal cusp、、横崎Transv. ridge颈线Cervical line颊颈峙_Buccocen ical ridge接触区Contact area舌尖 Lingualcusp颈线Cervical line舌尖Lingual颈线 Orvii allinrt接触区Contact areariilgp近中窝Mesial fossa舌.尖 Lingualcusp颊尖Buccal cusp__横崎.Transv. ri远中边缘靖Distalmargir窝:近中窝远中窝(近中舌沟)扁而细长 近中面根尖部有分叉痕迹 根尖略弯向远中沟:中央沟近中沟、远中沟 I 三角形或卵圆形 尖: 远中窝Distal fossa近中窝 Mesial fossa'、 近中边缘崎 Mesialmarginal ridge 舌尖Lingual cusp舌尖Lingual cusp颈.线,Cervical line颊尖 Buccalcu接触区Contact area颊颈崎_Biiccocen ical ridge""(四)下颌第二前磨牙向舌侧倾斜度较小。
磨牙解剖形态

第四节磨牙类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侧,上下左右共12个,位于前磨牙远中者称第一磨牙,位于第一磨牙远中者称第二磨牙,位于第二磨牙远中者称第三磨牙。
磨牙牙冠体积大,由第一磨牙到第三磨牙依次减小。
其形态结构尖、窝、沟、嵴等多而复杂,一般有4-5个牙尖。
牙根多为2-3根。
磨牙具有磨细食物的作用,是发挥咀嚼功能最大的牙。
一、上颌第一磨牙 (maxillary first molar)6 岁左右萌出, 故称为六龄牙, 是上颌牙中体积最大的。
(图2-4-1)1.牙冠 (dental crown)(1)颊面 (buccal surface):外形似长方形,近远中宽度大于牙合龈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突,牙合缘长于颈缘,牙合缘由近、远中颊尖的四条牙尖嵴连续组成。
有两个颊尖,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 , 两尖之间有颊沟通过 ,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尖的颊轴嵴显著,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
外形高点在颈 1/3 处。
(2)舌面 (lingual surface):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外形高点在舌面的中 1/3 处,舌轴嵴不明显。
牙合缘由近、远中舌尖的四条牙尖嵴组成,有两个舌尖 , 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两尖之间有舌沟通过。
远中舌沟由两舌尖之间延续到舌面的 1/2 处。
近中舌尖的舌侧有时可见第五牙尖。
(3)邻面 (proximal surface):近中面呈梯形,颊舌面厚度大于牙合龈高度,颈部平坦,近中接触区在牙合1/3偏颊侧,远中面不如近中面规则, 稍小, 远中接触区在牙合1/3处的中1/3 处。
(4)牙合面 (occlusal surface):呈斜方形 , 结构复杂,如峰谷起伏,沟嵴错综。
牙尖 (dental cusp):一般有四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
颊侧牙尖较锐,舌侧牙尖较钝,近中颊尖略大于远中颊尖 , 近中舌尖最大 , 是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远中舌尖最小。
斜面 (inclined surface):每一牙尖均有四个斜面,即颊尖的颊斜面、颊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颊斜面、舌尖的舌斜面,其中颊尖的颊斜面无咬合接触,其余三斜面均有咬合接触。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新课件)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7
④牙尖多,一般为四、五个牙尖。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8
⑤颊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舌面外形 高点在中l/3处。近、远中面接触区均为牙合 1/3的牙合缘附近。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9
⑥牙合面发育沟、副沟多,并有通向颊、舌 面的沟,以利食物在咀嚼时自牙合面溢出。同时 因沟、窝、点隙多发生龋病。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23
4)点隙、窝与发育沟:牙合面中央凹陷,由斜嵴分隔成近中窝
和远中窝。近中窝位于斜嵴的近中侧至近牙合边缘嵴内 侧,较大,约占牙合面近中的2/3,又名中央窝;远中
窝位于斜嵴的远中侧至远牙合边缘嵴内侧,较小,约占 牙合面远中的l/3。窝的凹陷底部分别为中央点隙和远中 点隙。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14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似或稍小,圆突。牙合缘有两
个圆钝的舌尖和四条牙尖嵴组成。近中舌尖明显宽于远 中舌尖,约占舌面的2/3,其中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 五牙尖出现(约40%)。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15
两舌尖间亦有一条自牙合面来的发育沟,称远中舌沟,可延伸到舌面中部,末端无点隙, 有时可到牙颈龈下。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在舌面中1/3处。颈曲线曲度低平,在颈曲 线的中间无根间的突起或釉珠。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Dr.Feng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1
2020-12-09
上颌磨牙解剖形态上解剖形态
7上颌前磨牙解剖

舌牙合边缘嵴 短
颊尖的近中牙尖嵴 颊尖的远中牙尖嵴 舌尖的近中牙尖嵴 舌尖的近中牙尖嵴
近中边缘嵴 长 远中边缘嵴 短
4.窝、沟、点隙
远中边缘嵴--远中点隙-----近中点隙--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邻面
远
中
近
中
央
中
沟
沟
沟
牙根 上颌第一前磨牙
1、数目:
根扁,多有分叉(70%)
双根 在根中或根尖1/3分 颊侧长,远中凹陷较深
舌面:
1、形态:
卵圆形 明显小于颊面光滑圆突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
舌面:
2、牙尖: 舌尖偏近中
能目测到两个牙尖 颊尖高于舌尖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
舌面:
3、轴嵴:
舌面圆弧,舌轴嵴不明显
4、外形高点:
中1/3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
邻面:
1、形态: 四边形
2、接触区:
近远中接触区均靠合缘偏颊侧。 位于颊1/3近合缘处 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
牙合 面:
显著的六 边形,颊 舌径>近远 中径,颊 侧宽于舌 侧。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
牙合 面:
显著的六边形, 颊舌径>近远 中径,颊侧宽 于舌侧。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
牙合 面:
1、牙尖:
颊尖偏远中,长而锐利 舌尖偏近中,短而圆钝
2.三角嵴:
颊尖三角嵴,舌尖三角嵴Fra bibliotek3.边缘嵴:
2.所有前牙舌侧外形高点在颈1/3,所有后牙舌侧外形 高点在中1/3
3.所有牙尖均偏近中,除了上4颊尖 4.所有牙根均偏远中
3、轴嵴:
舌面圆弧,舌轴嵴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磨牙类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侧,上下左右共12个,位于前磨牙远中者称第一磨牙,位于第一磨牙远中者称第二磨牙,位于第二磨牙远中者称第三磨牙。
磨牙牙冠体积大,由第一磨牙到第三磨牙依次减小。
其形态结构尖、窝、沟、嵴等多而复杂,一般有4-5个牙尖。
牙根多为2-3根。
磨牙具有磨细食物的作用,是发挥咀嚼功能最大的牙。
一、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6 岁左右萌出, 故称为六龄牙, 是上颌牙中体积最大的。
(图2-4-1)1.牙冠 (dental crown)(1)颊面(buccal surface):外形似长方形,近远中宽度大于牙合龈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突,牙合缘长于颈缘,牙合缘由近、远中颊尖的四条牙尖嵴连续组成。
有两个颊尖,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 , 两尖之间有颊沟通过,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尖的颊轴嵴显著,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
外形高点在颈 1/3处。
(2)舌面(lingualsurface):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外形高点在舌面的中1/3 处,舌轴嵴不明显。
牙合缘由近、远中舌尖的四条牙尖嵴组成,有两个舌尖 , 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两尖之间有舌沟通过。
远中舌沟由两舌尖之间延续到舌面的1/2 处。
近中舌尖的舌侧有时可见第五牙尖。
(3)邻面 (proximal surface):近中面呈梯形,颊舌面厚度大于牙合龈高度,颈部平坦,近中接触区在牙合 1/3偏颊侧,远中面不如近中面规则, 稍小, 远中接触区在牙合 1/3处的中1/3 处。
(4)牙合面 (occlusal surface):呈斜方形 , 结构复杂,如峰谷起伏,沟嵴错综。
牙尖 (dental cusp):一般有四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
颊侧牙尖较锐,舌侧牙尖较钝,近中颊尖略大于远中颊尖 , 近中舌尖最大 , 是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远中舌尖最小。
斜面(inclined surface):每一牙尖均有四个斜面,即颊尖的颊斜面、颊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颊斜面、舌尖的舌斜面,其中颊尖的颊斜面无咬合接触,其余三斜面均有咬合接触。
三角嵴 (triangular ridge):每一牙尖均有一个三角嵴,近中颊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斜向舌侧远中至牙合面中央,远中颊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斜向舌侧近中至牙合面中央,近中舌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斜向颊侧远中至牙合面中央,远中舌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斜向颊侧近中至牙合面中央。
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在咬合面中央相连, 形成斜嵴, 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边缘嵴(marginal ridge):牙合面的四边为四条边缘嵴围成,即颊牙合边缘嵴、舌牙合边缘嵴、近牙合边缘嵴和远牙合边缘嵴。
颊牙合边缘嵴由近、远中颊尖的四条牙尖嵴组成,即近中颊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及远中颊尖的近、远中牙尖嵴;舌牙合边缘嵴由近、远中舌尖的四条牙尖嵴组成,即近中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及远中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
近牙合边缘嵴短而直,远牙合边缘嵴稍长。
近中颊牙合角与远中舌牙合角为锐角;远中颊牙合角与近中舌牙合角为钝角。
窝(fossa)及点隙(pit):咬合面中央凹陷成窝,由斜嵴将牙合面分为近中窝和远中窝,近中窝较大,约占牙合面的2/3,又称中央窝,窝内有中央点隙;远中窝较小,约占牙合面的1/3。
发育沟 (developmental groove):颊沟从中央点隙伸向颊侧,在二颊尖之间经颊牙合边缘嵴至颊面; 近中沟从中央点隙伸向近中,止于近牙合边缘嵴之内;远中舌沟一端至远中边缘嵴内,另一端经二舌尖之间越过舌牙合边缘嵴至舌面。
图2-4-1 上颌第一磨牙的各面观2.牙根(root of tooth)牙根由三根组成: 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舌根。
近中颊根位于牙冠近中颊侧颈部之上,根的近远中面皆平,颊面宽于舌面;远中颊根位于牙冠远中颊侧颈部之上,较近中根短小;舌根位于牙冠近中舌侧颈部之上,为三根中最大者,其颊舌两面较宽且平,舌面有沟。
两颊根之间相距较近,颊根与舌根之间分开较远,较大根分叉度有利于牙的稳固。
3.髓腔 (pulpcavity)髓室状似矮立方形,高度很小,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
近远中剖面:髓室近远中径较颊舌径窄,近中颊髓角高于远中颊髓角。
近中颊侧根管窄而弯曲。
颊舌向剖面:经过近中颊根及舌根的切面,髓室形态与外形相似,颊舌径很宽,有髓角突入相应牙尖,近颊髓角高于近舌髓角,接近牙冠中1/3,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较低,接近牙冠颈1/3处。
髓室顶凹向下,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髓室底呈圆形,位于颈缘龈方约2mm处,髓室底上有3-4个根管口,由根管进入相应牙根。
据调查,近中颊根约有63%分为颊舌两根管,舌侧根管较圆,粗而直长呈单根管。
经过远中颊根及舌根的切面,远中颊根管分支较少。
横剖面:颈部横切面可见3个或4个根管口,其中舌侧根管口大而圆,远中颊侧根管口较小并位于近中颊侧根管的远舌侧,近中颊侧根管口窄而扁,有时可见颊舌向两根管口。
根中横切面仍为近颊根管扁,远颊根管小而圆,舌侧根管较大亦为圆形。
(图2-4-2)图2-4-2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切面观)二、上颌第二磨牙 (maxillary secondmolar)1.牙冠(dental crown)上颌第二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相似,但体积小,牙合面呈斜方形而较窄。
牙冠表现为有四尖型和类三尖型两种类型。
四尖型:体积稍小于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斜方形更明显,近中舌尖占大部分,远中舌尖更小,极少数有第五尖出现。
其斜嵴、颊沟、远中舌沟不如上颌第一磨牙明显。
类三尖型:整个牙冠和牙合面形态与上颌第一磨牙显然不同。
牙合面呈圆三角形或方三角形。
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大小相等,近中舌尖特大或仅一个舌尖而圆突,牙尖偏近中,斜嵴不清楚或消失,中央窝、发育沟形态和分布不规则,副沟居多。
2.牙根 (root of tooth) 三根分叉度较小。
(图2-4-3)图2-4-3 上颌第二磨牙的各面观3.髓腔(pulp cavity)形态与上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相似,但较小。
近中颊根在约30%分为颊舌两根管,舌侧根管较圆,粗而直长呈单根管。
经过远中颊根及舌根的切面,远中颊根管分支较少。
(图2-4-4)图2-4-4 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切面观)三、上颌第三磨牙(maxillary third molar)1.牙冠 (dental crown)上颌第三磨牙的变异较多,常见变异型有牙合面上呈三尖型,即远中舌尖很小或消失,或似上颌前磨牙双尖型,或多尖型等。
2.牙根 (root of tooth)牙根多合并成一个锥形根,有时不为多根型,根尖偏远中。
(图2-4-5)图2-4-5 上颌第三磨牙的各面观3.髓腔(pulp cavity)形态变异较多,髓室大,根管粗,髓角较低,一般融合成1个根管。
(图2-4-6)图2-4-6 上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切面观)四、上颌磨牙的比较主要内容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三磨牙体积最大较小最小颊面最宽近远中颊尖等高较宽远中颊尖较近中颊尖稍短较窄远中颊尖更短舌面近中舌尖发育良好可能有第五牙尖近中舌尖更大,远中舌小更小极少有第五牙尖远中舌尖通常消失无第五牙尖牙合面呈斜方形斜嵴明显呈狭长的斜方形斜嵴不明显呈三角形或心形无斜嵴牙根三根分叉大三根分叉较小三根常融合五、下颌第一磨牙(mandibular first molar)与上颌第一磨牙一样, 称为六龄牙, 是下颌牙中体积最大的。
(图2-4-7)1.牙冠 (dental crown)(1)颊面(buccal surface):呈梯形, 牙合缘长于颈缘, 近中缘直, 远中缘突。
颊面可见三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
有颊沟和远中颊沟通过牙尖之间,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
近中颊尖与远中颊尖的颊轴嵴与颊沟平行,远中尖的颊轴嵴不明显。
颊颈嵴与颈缘平行,外形高点在颈1/3处。
(2)舌面(lingual surface):呈梯形,小于颊面且光滑圆突。
牙合缘可见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有舌沟从两舌尖之间通过。
无明显轴嵴,外形高点在中 1/3 处。
(3)邻面 (proximalsurface):呈四边形,近中面的颊颈角及舌牙合角为锐角,近中接触区在近牙合缘偏颊侧,远中接触区在靠近牙合缘中 1/3 处,牙冠倾向舌侧,颊尖低于舌尖。
(4)牙合面 (occlusal surface):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形态复杂。
牙尖(dental cusp):可见五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和远中尖。
颊侧牙尖短而圆,舌侧牙尖长而锐,远中尖最小位于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
斜面 (inclined surface):每一牙尖均有四个斜面,即颊尖的颊斜面、颊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颊斜面、舌尖的舌斜面,其中舌尖的舌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舌尖的颊斜面和颊尖、远中尖的颊斜面、舌斜面均有咬合接触。
三角嵴 (triangular ridge):牙合面五条牙尖三角嵴从牙尖顶伸向中央窝,其中以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
边缘嵴(marginal ridge):牙合缘由四条边缘嵴围成,颊牙合边缘嵴长于舌牙合边缘嵴,近牙合边缘嵴较长而直,远牙合边缘嵴较短而突。
窝(fossa)及点隙(pit):可见中央窝和近中窝。
中央窝位于牙合面二近中牙尖三角嵴的远侧及远牙合边缘嵴近侧,窝内有中央点隙;近中窝位于近牙合边缘嵴内侧,窝内有近中点隙。
发育沟 (developmental groove):有五条发育沟,即颊沟、远中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
颊沟由中央点隙伸向颊侧,经近中颊尖和远中颊尖之间至颊面;舌沟由中央点隙伸向舌侧,经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之间至舌面;近中沟由中央点隙伸向近中,止于近牙合边缘嵴之内;远中沟由中央点隙伸向远中,止于远牙合边缘嵴之内;远颊沟位于远中颊尖与远中尖之间,从远中沟上分出,向远颊方向到颊面。
2.牙根(root of tooth)牙根为扁而厚的双根,根干短。
近中根比远中根稍大,根尖弯向远中,近中根的近、远中根面有较深的长形凹陷;远中根的长形凹陷仅在其近中根面可见,根尖亦弯向远中。
远中根有时又分为颊、舌两根,远中舌根短小弯曲,约占22% 。
图2-4-7 下颌第一磨牙各面观3.髓腔 (pulp cavity)髓室为矮立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
近远中剖面:髓室顶形凹,最凹处与颈缘平齐,髓室底在颈缘下2mm。
髓室顶和髓室底之间相距不到2mm,髓室底距根分叉处约2mm。
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均接近牙冠中1/3。
近颊髓角与远颊髓角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
髓室底上有2—4个根管口。
近中根管较窄小其根尖向远中微倾斜,远中根管较大较直。
颊舌向剖面:髓室在近中的颊舌切面较远中的颊舌面宽,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