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析

网络舆论监督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析
网络舆论监督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析

网络舆论监督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长足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已不容小觑,其中网络意见领袖也在推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网络舆论监督中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意见领袖;意见领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网民数量的不断壮大改变了当今网络传播媒介的生态环境,网络舆论监督风生水起。2003年“网络舆论”开始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频繁出现,网络舆论即社会公众在网络中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形成的舆论。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下的舆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舆论的主体还是社会公众,不同点就在于网络成为了舆论产生和演化的平台。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不容小觑。

一、网络意见领袖辨析

郭庆光教授认为,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美国的约翰·费斯克教授认为意见领袖是在将媒介讯息传给社会群体的过程中,扮演某种影响力的中介角色。网络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相较于传统的传播媒介生态环境更为开放和自由,所以网络意见领

袖必然会具备一些新的特质。例如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上的受关注度较高,其发表的帖子、博客数量较多,点击率和回复率也较高;其次,网络意见领袖掌握的信息数量多、质量高,能够满足一定数量受众的信息需求;此外,网络意见领袖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网络上构建相应的人脉关系,有时意见领袖之间也会相互沟通和合作,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网络意见领袖的来源较广,既有普通网民在舆论交锋中脱颖而出上升为意见领袖的,也有传统意见领袖转移阵地的,有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因为权威性而受到追捧成为意见领袖的,也有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组成的新生派意见领袖。当前我国网络意见领袖的测量和甄别主要是在传统意见领袖的测量方法上发展而来的,那就是综合网民推选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半民主”推选。

二、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1.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议程设置的影响

网络传播的生态环境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网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在网络中难以发挥以往的影响力去决定网民的议程,此时,网络意见领袖就承担起了影响网络议程设置的重任。例如网络论坛的版主等管理者充当的网络意见领袖,就是通过在论坛中置顶、加热、删除等方式调整论坛中各个板块网民的主要议题,他们还拥有审帖、推荐、改帖、删帖等权利,对部分网民

的言论进行过滤、屏蔽或删除,以使整个板块或论坛的言论保持大致相同的方向。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2007年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当时西祠胡同中“华南虎论坛”的版主“小鱼啵啵啵”发起了鉴定虎照真伪的活动,虎照的原型年画在网络上的点击率超过30万次,引发林业专家、华南虎专家和摄影家以及无数网民的热议,进而开始质疑政府诚信问题和虎照背后的利益链条。可以说正是网络意见领袖为网民设置了议程,明确了讨论的目标和舆论监督的方向。

2.网络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中受众不管是否与媒体的观点一致都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受众的声音只能在自己的交际网络中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媒体的舆论监督也是间接地表达民众的意愿和言论,民众的意见和言论极易变形扭曲。如今,网络舆论监督给了网民充分发表意见的渠道,传统的舆论监督模式被打破,网络意见领袖所引导的舆论监督进入意见长尾时代。在网络中,几乎所有的意见都有支持者,当网络意见领袖发布了某个社会问题时,网络论坛和博客网站就成了众多网民意见的集散地,通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意见。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更多的网民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言论,而当某种意见被攻击时,网络意见领袖作为主要的被攻击对象,会分散绝大部分的压力,避免了网民在网络中的孤立感和不安全感。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也敢于在网上

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形成的舆论也更加多元和丰富,正如谢新洲教授指出的,通过网络,来自社会底层的信息、观点、声音找到了一个“出口”。

3.网络意见领袖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不同媒介直接存在着“媒介间议程设置”,在传统大众媒体和网络媒体间也不例外。随着网络意见领袖开始代替传统媒介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把关者,传统媒体不得不重视与网络意见领袖的合作和互动,传统的舆论监督也受到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在客体和走势上发生转变。网络意见领袖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网络意见领袖先于传统媒体提出某一问题,引发网络上的舆论监督热潮,之后传统媒体也跟进报道并形成合力,促进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有些传统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也开始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既代表他们自身所处的媒体的利益,也代表广大网民的利益。这些网络意见领袖使得网络内外的舆论监督可以形成合力,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各个环节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意见领袖发起的网络舆论监督通过网络蔓延到整个社会生活中,改变了传统的舆论监督环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态度。给予网络意见领袖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创作和维护和谐的网络舆论、促进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以及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从沈阳刘涌案的网上风波谈起[j].信息网络安全,2006(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j]当代传播.2006(3)

[5]李国民.网络舆论监督的六大优势[n].检察日

报,2009-4-8(5)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摘要:现如今,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而网络舆论也越来越重要,在人们生活中影响越来越来大,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加深,在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我们应冷静思考,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和正确处理相关网络舆论事件。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舆论正确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变得很普遍,甚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网络,他们经过网络可以查阅自己想要的资料,以及学习自己不懂得知识和了解时事,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它扩大了人们的视眼,让人们不再只活在自己周围的那个小区域里面。而网络生活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影响力也在逐渐的加强,与此同时,网络舆论的地位也在逐步的提升,面对网络舆论的现状,逐步的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 当代学生应学会正确对待网络舆论。如果我们没有正确使用网络,或者轻易相信网上的舆论,那将造成我们对社会的误解及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网络舆论就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而简单的说,就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在网络的时代,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事情。通过网络,就可能变成一件众人所知的大事,引起众人的关注,成为每个人口中的话题。而网民的语言和舆论也将引起对当事人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当事人要么变成大家的偶像,那么就变成大家的“敌人”。 不久之前,在网上发表的《DHA借势口碑传播》,这份策划方案是意在抹黑伊利集团的儿童奶产品QQ星,目的即是制造民意,打击QQ星的市场份额,操纵利用非主流媒体,攻击深海鱼油,引发社会公众对深海鱼油产生关注,进而产生恐慌。这份策划案的执行堪称到位,一周时间内,问答类网站、论坛、微博客等地密集出现了关于深海鱼油的帖子,然后再引出伊利QQ星。《抵制伊利集结号用我们的行动救救孩子》一帖甚至获得了超过20万的点击量。而这种突破道德底线的恶性竞争利用网络引起大众舆论,对整个行业形象和信誉造成的伤害,误导了人们,使网民们妄加猜测,进而舆论越演越烈,使得人们活在恐慌之中。然而后来经过警方证实调查,并无此事,是蒙牛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的一个产品经理为了自己私人利益而胡乱编测的。 由此可知,有些人借用网络舆论来进行炒作,来谋取自己利益或进行商业竞争。而他们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弱点:一个人说有老虎,人们不会相信;三个人说有老虎,人们就会相信。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网上的舆论而妄加推断。要了解事情原由及通过多方证实后,我们才能下结论。 然而网络舆论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它起到了宣传和监督的作用。例如,有一个人做了好事,被其他人发现了。就把这件事传在网上,而得到网民们的赞扬。最主要的是提高了网民的意识,使人们像这位好心人学习,使世界到处充满爱。 曾经一个贪官,他每天做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发在网上。里面是记录他每天和哪些人吃饭、喝酒及怎样贪污受贿的事情。而这时有关于这个的网络舆论一片哗然,让人们知道了这个贪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让这个贪官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同时也捍卫了我们的法律,保护了人们的财产。由此可知,网络舆论使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艺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监督。通过网络舆论,我们可以揭露他们的丑行,批评他们的错事及给他们提出建议,使他们进行改正。 以上说明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及社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网络舆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自由平台,有利于汇集意见,疏通矛盾,化解不良情绪。使民意表达得到真实、充分的体现,成为人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时也能够加强我国人民的团结意识。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舆论又存在思想偏离现象,容易消解权

论网络舆论

哲学小论文 论网络舆论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以及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成为了民众关注社会娱乐问题的主要途径。网络给了一般民众自由发表言论,评价社会时事的平台。由此引发的网络舆论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尤其是现今流行的微博朋友圈中的热点话题讨论,参与的网民不可计量,话题更新度也是快的惊人。

事物没有完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共存的,网络舆论的发展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影响,要用唯物辩证的科学认识方法来看待它。2014年人们对马航失联事件的关注,为不幸丧生的人哀吊,心手相连、祈福生命的微博被大量转发,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一话题虽然沉重悲痛,但是网友们的积极关注,对受害者家庭的抚慰给网络传达了积极的正能量。对于社会监督,网络有着多样化多途径的信息发布渠道,能够更广泛地收集各种腐败线索,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网络监督的队伍中来,对曝光事件的每一个评论或质疑,在网络这个公开的平台扩散,都会对潜在的腐败分子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间接地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通过网络被曝光的一些话题,获得广大民众的关注,从而成为社会重视的问题,这也是网络舆论带来的积极的变化。网络舆论是公民大众的建议,让领导能够听见下层人民的声音,推动社会的公正性。 但是在带来积极的变化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在网络这个信息爆炸的地方,一些对社会无多大用处的、无聊调侃的、色情暴力的信息也充斥互联网,以至于网络舆论内容五花八门。网络舆论并不会一直按照人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在网络平台上,太多人随心所欲,污言秽语的攻击人,被舆论指责伤害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们尽情宣泄对现状的不满,责任意识松动,觉得不用为自己的言语承担责任,失去了在生活中的自律能力。网络上更是有部分网民追求异端性、个人化,为了赢得大家的关注、点击,往往刻意去追求与众不同的东西,这种行为容易孽生异端,反大众性,对抗主流,偏离社会正常轨道。一些

意见领袖

张圣云 0930******* HW5 (1)阐述你所理解的意见领袖(包括传统媒体和web2.0平台两个方面),如何寻找和发现web2.0时代的意见领袖? 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 是指一个对于媒体熟悉、解释媒介讯息或是做为一个二次传播的讯息者。意见领袖的特色之一是他的意见在接受他的意见团里中受到尊敬及重视。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另外一个意见领袖也许在另一个领域则会成为别的意见领袖的追随者。例如一个电脑工程师会是附近邻居在碰上电脑问题时的意见领袖,他对科技及电脑拥有更多的资讯及消息来源,同时也具有能了解这些讯息意义的能力。在我的理解上来讲,传统意见领袖就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地位的人物,并令大众值得信任的人物。 Web2.0平台上的意见领袖: 从传播特点来看,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维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成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能和力量为主导。在新媒介环境下,谁能成为意见领袖,取决于“谁的价值判断、意见解读、重要性排列能够成功地帮助人们减低对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从而给大众一个社会认识、社会决策乃至社会行为的支点。 传统的意见领袖是指大众媒介与个体受众的中介和过滤环节,他们先从大众媒介接收到信息,然后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完成两级传播。新环境下的意见领袖不在受到“社交性”和“上达媒体,下连公众”这两个因素的制约,在web2.0环境中,有大量尚未被传统媒体发掘的原始新闻素材,此时的意见领袖就可以实现第一手数据,第一个评论。 从微博、博客、BBS等分析意见领袖的几种构成: 1.媒介型意见领袖 这类意见领袖多来自文化圈或媒体圈,关注点多为公共事件,用与接近媒体评论文章风格,语言相对浅显易懂,受众容易解读。 2.专家型意见领袖 这类意见领袖现实生活中多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权威,关注的话题多涉及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

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技巧

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技巧 据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3.38亿,同时,随着互联网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传播渠道,网民的话语权开始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海量信息的互联网,论坛、博客、SNS、视频、微薄等以UGC为特色的网站聚集了大量的网民,而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和海量的信息,众多企业变得束手无策。“无冕之王”不再是那些传统媒体的记者们了,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无冕之王”。那么如何与海量的网民保持良好的沟通,便成了新媒体环境下公关的重要课题。 面对这样的课题,根据传播学规律,与网络意见领袖保持有效的沟通,并适当的进行引导,在危机频发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与网民沟通的途径。所谓网络意见领袖,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新型的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网民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网民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沟通的基本前提:充分说服企业正确认识到与网络意见领袖沟通的重要性 企业需要长期、互动、真诚、有计划地建设并维护与网络意见领袖的关系,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以企业为核心的意见领袖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达到相互促进、相互需求的理想境界。所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用足够的方法和技巧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网络意见领袖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企业首先认识到以下六大思想: 1、网络意见领袖是公司与网民沟通的最好桥梁; 2、网络意见领袖不是单纯的收钱写软文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互相协作的关系; 3、当前环境下,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网络意见领袖和销售渠道同等重要; 4、网络意见领袖不是认识一两个名人博客或者版主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和维护的网络; 5、网络意见领袖强调逐步积累的观念,要有时间、资金投入,不断培育、发展和完善; 6、网络意见领袖质量的好与坏,决定了企业市场营销的质量 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以及生活背景不同,从事的行业不同,决定了网络意见领袖绝对不是“一股好打交道”的主儿,但仔细琢磨,还是有技巧可寻,刁钻的网络意见领袖,有时候也能“为我所用”。 沟通技巧之一:善待每一位网络意见领袖,了解所要交谈的每一位意见领袖的风格,尽量以他的特长来为我所用。 根据职业和爱好不同,网络意见领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网友圈子,当前企业所需要沟通的意见领袖简单的可以分为IT、汽车、房产、时尚、食品快销和时政杂谈类,其中以IT、

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浅谈我国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摘要】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舆论已成为网民表达自己言论的主要渠道。网络舆论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有不少网络舆论引发的事件,例如:“动车事件”和“虐猫事件”。本文通过写一些具体的的案例来分析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利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及其应对的措施。最终达到使网络舆论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的目标,更多的实现网络舆论的正面价值。 【关键词】 网络舆论事件效应舆论监督理性发展 这是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伴随这网络的迅速发展壮大到普及,人们的沟通方式、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这就形成了网络舆论。 一、网络舆论即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有公众舆论、媒体舆论及各种利益集团制造 的舆论等。 网络舆论的特点:网络舆论作为网络时代的一个产物,他不仅有网络具有的普遍特点即具有开放性、时效性、便捷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还具有自身拥有的本质特征即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开放性、难控性的特点。 二、随着网络舆论的普遍与发展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效应影响越来越大。 (一)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可以充分的反映民情,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所有人都可以运用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信息的传播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随时随地、时时刻刻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 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更多的人在网上参政议政也使得网络问政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网络问政有利于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坐到敢说话、说实话,同时也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民情,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做,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人民主人翁的地位。 (二)有限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其工作更加民主化、公平化、公开化、透明化,让人民群众了解实情,揭晓真相。 去年7月23日,涌温线动车追尾事件。事后网民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布消息,使得整个事件的情况都暴露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之下。网民通过对铁道部的质疑,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不满与看法。在强大舆论的压力下,政府一再做出承诺,要彻查此事。温总理也表达要还真相给大家。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且网民的愤怒质疑情绪愈演愈烈,事故至少导致39人身亡,192人以上受伤。因此,中国铁道部已有几位高官因腐败被调查落马,而且发现同样的几个高铁项目也存在技术故障问题。通过这件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也不得不重视网络舆论,不得不承认网络舆论压力之强大,同样通过这件事网民也充分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也使得真相大白于天下。 (三)推动防腐工作的更好开展,提高政府及其各级官员觉悟,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政治氛围,打造纯洁的干部队伍。 腐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防腐工作也是长期又艰巨的任务,近几年来,我国

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作者:杜筠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刊名: 东南传播 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年,卷(期):2009,(5)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1条) 1.余绍敏传播学概论 2003 2.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2004 3.陆群.张佳爵新媒体革命--技术,资本与人重构传媒业 2002 4.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 2001 5.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期刊论文]-当代传播 2006(3) 6.杨敦显博客中的意见领袖现象分析——以新浪的房产博客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9) 7.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期刊论文]-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10) 8.杨桂荣重新面对面:回归人际化的网络媒介传播 2001 9.杨敦显博客中的意见领袖现象分析——以新浪的房产博客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9) 10.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期刊论文]-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10) 11.肩冲谁是08年度ZOL数码摄影论坛最热心的十大网友--H50论坛推荐区 2009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张倩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研究——以天涯社区为例2009 本文从剖析意见领袖的涵义入手,通过对网络论坛网民存在形态的分析,判断出哪些人可以称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在此基础上辅以对天涯社区主版论坛意见领袖的实例研究,找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特点。接着,本文将传统意见领袖分为名人型和普通人型两类,并分别与网络论坛意见领袖比较分析,归纳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章对拉扎斯菲尔德、郭庆光等人的意见领袖理论进行梳理,将其界定为“传统意见领袖理论”,并将传统意见领袖划分为名人型和普通人型两类。 第二章结合网络论坛的特点,分析存在于网络论坛中的网民的四种形态 :“版主”、“精华网友”、“灌水网友”以及“砖手”。确定精华网友和砖手即为网络论坛的意见领袖,并确定精华网友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说明确定天涯社区主版论坛为研究对象的原因,通过对主版论坛意见领袖的性别、年龄、职业、注册时间、发贴数量、帖子类型、网友评价等个人情况的分析,归纳出论坛意见领袖的特点。将网络论坛意见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中的名人型和普通人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一般规律,完善和扩展传统意见领袖理论。 第四章分析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要想对互联网实施有效的监管,应将重点放在对论坛意见领袖积极引导的建议。 2.学位论文曾岩艳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调控研究2008 伴随着网络成为新的传播媒介,网络媒体公共舆论也迅速出现,它对社会的发展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超文本性及个性化等特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显得比较复杂。一方面,网络传播使公众在网络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舆论空间和更多的舆论自由,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舆论非理性和偏激化倾向以及舆论暴力等问题。因此如何因势利导,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建设性作用,促进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健康发展,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论文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事物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即采用从一般到具体,从现状到问题再到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及其调控问题进行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对原有研究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补充、发展、完善,并针对网络舆论的调控提出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思路。 本文以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为切入点,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调控做了理论上的分析。着重论述了我国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网络舆论非理性、偏激化倾向,舆论暴力以及舆论的“西化”影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列举这两年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事件加以说明。网络媒体削弱了舆论调控系统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和干预能力,因而加大了对媒介约束和对受众引导的难度,也就是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调控的难点所在。论文集中探讨了如何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进行有效地调控,提出并较详尽地阐述了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调控的措施和策略,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建立舆论监测引导机制,实行舆情调查与预测;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用主流声音引导舆论;培养“意见领袖”,引导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走向;强化技术手段应用,对网络舆论实现有效控制;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形成一个共同的舆论场,从而初步构建较为科学而完整的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社会控制体系。 3.学位论文王彦琦网络媒体的信息把关研究2009 最早提出把关思想并在理论上开启把关研究之先河者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卢因于1947年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明确提出“把关人”概念。该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的程度上丰富了大众传播理论,不但说明了传播活动中的控制现象,而且全面的总结了媒体中把关人的角色、特征、功能与责任,为实际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信息把关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人类的传播活动带来巨大的改变,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增强,传播主体增多,去中心化等特征,导致了把关人在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甚至是缺失。把关人在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缺失导致了网络传播当中不良、垃圾信息泛滥,严重破坏了网络传播的环境,对社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对网络传播的正常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网络传播的把关人研究迫在眉睫。 本研究遵循把关人的研究路线,对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把关人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的探讨网络信息把关人在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在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流行的网络把关技术进行分类,并将把关的过程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最后通过分析把关技术与人类网络传播活动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在人类网络传播活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对网络信息把关提出的新要求。 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把关人理论发生了如下变化: (1)把关人开始引导受众有选择的接收网络信息; (2)监控网络,清理不良信息; (3)“意见领袖”,平民把关人的出现。 2.对网络把关技术进行了分析,还原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解读

目录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2)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概述 (3) 二、从“我爸是李刚”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3)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广泛性 (4) (二)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 (5) (三)网络监督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5) 三、从“柯震东吸毒”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6) (一)网络监督的制约作用 (6) (二)网络监督的激励作用 (7) 四、从网络各大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弊端 (8) (一)网络信息片面化 (8) (二)网民评论情绪化 (9) (二)网络暴力化 (10) 五、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 (10) (一)完善法律制度,推动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 (10) (二)加强传统媒体对网络监督的监督 (11) (三)提倡自律,提高网民素养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泼墨门”到“我爸是李刚”、从“冰桶挑战”到“柯震东吸毒”,作为舆论监督的新的途径,网络舆论监督在有效推进民主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监督方式多元化,监督领域广泛化等特点。但网络舆论监督在为我国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其存在的网络炒作、网络暴力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进程。我们应当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健全的网络监督体系。 关键字:网络舆论监督特点作用弊端

一、概述 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辞海》的解释是“监察督促”,也就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它的形成是依赖网络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 网络舆论监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舆论监督方式。刘召成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姜岭君认为: “所谓网络舆论监督, 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 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数据库、电子课件等和各种网络形式如网页、电子邮箱、电子留言板、虚拟社区等,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以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 二、从“我爸是李刚”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事件回放:2010年10月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

意见领袖 分析

什么是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舆论领袖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被认同感。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同处一个团体并有共同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相关信息。 在对舆论领袖的研究中发现,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角色,人际影响比其他媒介更为普遍和有效,能够保持基本群体中的内部意见和行动一致。意见领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单单存在于西方社会中,也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之中和传播过程中,虽然存在的形貌可能有些差异。在信息传播中,信息输出不是全部直达普通受传者,而是有的只能先传达到其中一部分,而后再由这一部分人把讯息传递给他们周围的最普通的受众。有的讯息即使直接传达到普遍受众,但要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讯息作出解释、评价和在态势上作出导向或指点。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 媒体融合时代真正的意见领袖 在媒体融合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流入大众的眼中,人人网,微博,开心网,甚至各种论坛都成为了受众们关注的焦点。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只是在两个层次间进行,而且常常是“多级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由此形成信息的扩散。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受众并不经常接触媒介上的信息,其信息来源往往是那些意见领袖。有的信息即使直接传达到受众,但由于人的依赖、合群、协作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信息作出解释、评价,在行为上作出导向。这也是意见领袖存在的原因。应当指出,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并且意见领袖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随着时空条件的变换、人际关系的变化、社会地位的升降、社会参与频率的增减、人员背景的改变,等等,这些都可能促使此时此地此事的意见领袖成为彼时彼地彼事的被影响者。 故而,在我看来,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谁都可能是意见领袖,不论你是国家主席,明星,还是草根一族,只要言之有理,有人呼应,或者说得白一点,你只要发表了一条微博,受到很多人的转发,这时,你就是意见领袖。 当然,真正的意见领袖还是有其特别之处的: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未必都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文献综述-王冰宇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文献综述 王冰宇 (08级社会工作一班 20081031128)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内涵和研究背景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在其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意向实证调查研究报告。报告得出了一个与当时人们的直观感觉大相径庭的结论,即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还不是主要因素。而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意见领袖的存在,是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影响的人物,大众传播的信息需要通过意见领袖再流向一般受众,也就是说,意见领袖对流向一般受众的信息和最终的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这种局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2011 年1 月19 日《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57 亿。作为传播平台和手段的互联网,在如今的大众传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绝大多数都是经网络披露或经网络传播才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青年人表现得更为积极和活跃,他们对传播的内容和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这些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研究对于了解互联网传播样态和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优势 对于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不同研究者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惠恭健主要研究QQ群聊中的青年网络意见领袖,针对QQ群聊这个平台,他认为构成的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主体为群主、管理员和写手。 倪邦文着眼于整个网络,他把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由传媒圈的青年才俊、青年商界精英、青年文体明星、青年专家学者、青年白领、在校大学生以及青年政治精英群体等构成。 王智宇、王嘉和王晓光认为大学生作为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有着先天的优势,其表现为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占有更多“结构洞”,所谓“结构洞”,就是群体之间的弱联系。通过占据这些“结构洞”,大学生青年网络意见领袖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与信息,从而更加容易对他人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弱纽带”关系为大学生意见领袖的中心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虚拟网络中成员之间的亲疏程度一般不受血缘、地缘等强关系影响,更多呈现出的是弱纽带关系形式,大学生意见领袖可以迅速与其大学生建立“弱纽带”,成为关注的中心。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所扮演的角色,学者们有着比较一致的认识,王贝贝、张景书将其角色定位为信息传递与加工者、内容监督和关系协调者以及网络舆论的引导者。 戴海波认为青年网络意见领袖可以扮演信息传递者、舆论引导者和交往的维系者的角色。 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信息传递者和舆论引导者是青年网络意见领袖主要的角色。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对于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根据切入点的不同,研究者们也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针对青年网络意见领袖主体的特征来说,王贝贝、张景书认为青年网络意见领袖具有行为真

网络舆论的利与弊

网络舆论的利与弊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基本没个家庭都会有网络方面的接触,因而网络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的迅速快捷等优势,再加上网上的匿名制和无规则性,导致网络舆论的影响愈发强大。中国网民已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而以即时、互动为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更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网络的发展使民众的舆论监督更直接、更有效。“华南虎”的造假案,“天价香烟”的腐败案,孙春龙网络上书案,以及“奥运火炬遭劫”全球华人网友的互动,网络无不以其公众性、开放性、互动性以及多元性,强化了舆论监督的力量。网络舆论监督的优越性促进了民众参与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作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但是凡事有利必定有弊,那么网络舆论的迅速发展的利弊在什么方面呢?两者之间需要怎样的协商以致可以达到平衡呢。 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它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现今网络成为人们群众反映心声的一个良好平台,网络舆论在互联网上传播,对某一焦点有一定影响力,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而当今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两会召开期间,许多民众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呼声,为社会的公平公正当然做了不小的贡献。例如农民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东被“收容”致死事件,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应,赢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也有利于政府注意保护农民工的利益。网络舆论就相当于面对面,它可以解民疑,使政令更加畅通,可以减少腐败,加强民主,杜绝暗箱操作,使见不得阳光的行为无处藏身。可以减少决策失误,群策群力,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第二网络舆论具有集思广益的作用,有利于汇集各种优秀的思想舆论,推动社会的发展,由于网络的无限制性,因此,在网络上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也更为真实,并且网络的宽容性很高,可以对万千思想进行筛选组合,形成新的想法,可以极大的扩充人们的视野,达到思想的碰撞。网上议政带来的舆论监督已经形成,给政府改进工作、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网络建立更加便捷通畅的沟通渠道,对推动问题的解决,为国家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网络舆论的发展壮大除了利以外呢,还存在的几大弊端:首先,由于它是匿名制,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言论,没有追究责任的具体措施,因为很多人在网络上会无所顾忌的发表反共反人民的言论,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不利的影响,有少数人提供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混淆视听、经查纯属子虚乌有。这种缺乏自律意识,无视社会责任的轻率行为既浪费了政府的监察成本,又伤害了网络作为沟通渠道的声誉。有的与网友讨论不讲道理,乱扣帽子,用强势的言辞压人,甚至危言耸听,动辄对别人进行无理谩骂和人身攻击。这些都给网络的风气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不利于网络和谐环境的建立,对于舆论的监督也没有起到推进作用。其次,缺乏网络监管易导致“网络暴力”侵犯公民权利,这一点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人肉搜索,由于人肉搜索的不规范性,它已经把舆论跟司法混为了一谈,很多人肉搜索都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安全损失,特别是乱发虚假新闻进行打击报复的人给被害者带来了不小的创伤,,“人肉搜索引擎”导致的权利滥用、恶意诽谤、挖人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而由此引发的网络混战和道德滑坡反而刺激了更多网民参与进来,当网络群体聚集一起,人肉检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迅速叠加膨胀,随时暗含着社会的隐患。这正是网络舆论不规范化的体现,网络信息过滤机制较少,信息庞杂而缺乏客观性。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形成的群体心理机制因缺乏有效地监管。最后网络“泛媒体”特性易造成新闻失真,网络媒介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特征为网络传播带来较大的便利,网络舆论监督在传播方式上可以看成多人对多人的信息交流融合。网络媒介传播的多维性、网络覆盖的广泛性等

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与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2013年3月河北学刊Mar.,2013第33卷第2期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33No.2 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与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白贵,王秋菊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社会话语权重新分布,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是个人信息源、知识水平、社会地位、个人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多数网友利益、价值与诉求需要通过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实现。作为微博意见领袖,媒体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在强化议程设置的权力、凭借知识优势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成为沟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等方面各具优势。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舆论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力。在微博影响力形成的过程中,粉丝数、转发评论数与微博影响力呈显著性正相关;而微博数和原创率两个指标与微博影响力成一般性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构成要素 [作者简介]白贵(1956—),男,河北省定州市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王秋菊(1964—),女,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3)02-0171-04[收稿日期]2013-01-10 微博的兴起为当代人构建起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并对传播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这个公共话语空间中,微博意见领袖一方面可以加速舆情演变的良性进程,另一方面其偏颇的话语表达也会增加网络舆论引导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从营造良性网络舆论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的问题。 一、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源于其社会身份 微博意见领袖之所以能被冠以“领袖”二字,与这个群体的社会身份密切相关,因为社会身份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权力结构的现实反映。提升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实际上是将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在网络中进一步放大和强化。因此,很有必要深入分析不同身份意见领袖的类型和特点。 1.媒体人型微博意见领袖,拥有强化议程设置的权力。微博的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其在新闻事件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此,微博也成为传统媒体寻找新闻源头、发现新闻线索、调取民意、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微博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意见领袖影响力排行榜中,媒体人微博意见领袖是主力军,他们通过微博能够快速发布新闻,成为许多博友了解身边环境最新变化的主要渠道。相关媒体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的微博,也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影响了微博中的议程设置。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通过微博寻找新闻线索、追踪事件进展、引导舆论方向、增进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复旦大学2012年《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显示,在排名前100位的微博意见领袖中,媒体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3,他们供职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传媒和媒体网站、商业网站等新媒体,在强化议程设置方面各具优势,其微博平均评论数仅有172条,但平均关注量却高达784人[1]。传统媒体从业者在公共事件的发生和传播过程中往往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其在现实世界的影响力嵌入微博空间,借助微博节点扩散效应拓展个人的话语空间;新媒体从业者则通过掌控信息通道等资源进而掌握着议程设置的权力[2]。 2.公共知识分子型微博意见领袖,可以凭借知识优势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公共知识分子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代言人”、“公共意识和公共利益的看门人”、“社会正义和世道良知的守护人”,是微博意见领袖中的重要成员,他们来自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信息学等不同领域,大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国计民生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以自身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吸引众多粉丝的关注,更善于传播自己的知识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对社会进言,从而推动公 171

网络舆论的影响

2007 年12 月 第6 期( 总第69 期)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Journal of A dultEducat ion of Gansu Po 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Dec. 2007 No. 6(General No. 69) 收稿日期: 2007- 10- 11 作者简介: 文欢( 1981- ) , 女, 甘肃嘉峪关人, 甘肃政法学院助教, 传播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舆论学。 基金项目: 课题得到甘肃政法学院青年项目资助。 论网络舆论的影响力 魏文欢 ( 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网络舆论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很多重大事件的讨论中来, 进而形成对该事件的网络舆论, 但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 其影响力既有正面积极的因素, 也有负面的因素, 大量的网络舆论也充斥着非理性的声音, 使人们失去对事件的正确的判断, 本文试图从正面和负面效应这两方面来具体探讨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舆论; 正面影响; 负面效应

近年来,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它在社会民众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日益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这其中, 网络舆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内外重大事件, 大多能通过网络引起大众对这些事件广泛的参与和讨论, 使网络成了一个 见的公开的自由市场。 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与论坛及新闻跟帖共同反映与形成的一种舆论形式。如在人民网的 国论坛、新华网的 华论坛、天涯论坛及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新闻跟帖中, 网民们每天都会对最近的热点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 进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由于网络舆论开放性, 互动性的特征, 使得很多不为传统媒体所关注的事件浮出水面, 进而对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 很多来自各网站的媒体言论与论坛及新闻跟帖中的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 也会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产生影响。但是在网络舆论显示出其正面影响的同时, 大量的网络舆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也将网络言论蔓延到现实生活中, 甚至外国媒体将中国的网民冠之于 络暴民, 这也不能不让我们正视网络舆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从网络舆论的正面影响力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问题。 一、网络舆论的正面影响力表现 中国社科院网络研究学者闵大洪说, 今天, 网友言论之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 还是国际重大事件, 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 甚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 达到任何部门、

正确对待网络舆论

正确对待网络舆论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舆论发酵放大功能和组织动员功能,日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舆论,不断提升网上舆论引导水平,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汇集社情民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对待网络舆论不是无从下手,就是盲目应对,留下不少深刻的教训。有的领导干部根本不把网络言论当回事,认为那不过是个别人的牢骚怪话甚至胡言乱语,结果被网络舆论牵着走,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有的对网上负面言论一味删除封堵,甚至反应过度,对网上发帖者搞打击报复、“跨省追捕”,结果影响了领导干部自身形象,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有的不时曝出“替谁说话”“你是不是党员”“跳楼就去跳五楼”“没时间跟你闲扯”等“雷语”,结果成为网络笑柄,也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有的对司法个案、群体性事件的网上舆论应对失当,结果导致事件升级、影响扩大。理性对待网络舆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就是说,要对网上的舆论热点有所了解,特别是对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的单位或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人员来汇集研判网络舆情。没有条件的单位或部门,可以借助外力,通过和一些软件或互联网数据公司合作,请他们有针对性地收集报送信息。 2.准确研判网络舆情。在把信息收集起来后,要对信息进行研判。首先要研判它的真假。网上信息鱼龙混杂,有些信息可能是虚假信息。特别是对一些网上举报、爆料,一定要鉴别真假。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匿名性特点,不排除一些人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利用网络的力量达到个人打击报复的目的。其次,要研判它涉及的事件性质、主要观点和诉求,传播范围和影响范围,它反映的是个人问题还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会不会在网上被炒起来。在这种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研判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在互联网上,有些信息是不负责任的攻击诋毁、逞一时之快的情感宣泄,这些信息纯粹属于“个人出气”,没有社会普遍意义,网民们不会追捧,不会形成网络热点,我们可以将它放到一边。而那些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网民“共鸣”的信息,则很有可能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必须高度重视,制定舆论引导和处置预案。 3、要正解对待网民的心态。当今国内矛盾突出,重要体现在分配问题上,凡是政府一涉及到钱或者分配的问题上,老百姓对待政府的态度许多是不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官员们要正确认识网民的心态,正确对待处事的方法,要辩证的吸收,有些有用的,一定要接收。 4、要有据理力争的态度。对于有些错误的舆论,我们除了要澄清外,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责任,还自己一个清白。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澄清事实,还一个清正。

浅谈网络舆论监督

浅谈网络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在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舆论监督诞生之日起,政府一直是舆论监督的重点对象之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是高科技和民主相结合的成果。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的舆论监督成为社会的常态,因此,在网络舆论监督时代,网络监督以其先天的优势,使更多的人掌握了话语权,拥有了自己的舆论舞台,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是现代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但我们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和途径,进而促进我国政治民主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十余年,但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大和民众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推动着网络监督的发展。而其安全、快捷的特点和优越性,以及十六大以来所形成的反腐高压态势和良好环境,使网络监督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反腐倡廉、网络问政的重要途径。网络监督借助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其他监督形式的有力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说,

网络监督其实就是网络反腐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门户网站、个人网页、博客以及BBS 、QQ、MSN等各种网络传播形式或平台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和灵活的监督方式,使网络舆论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延伸了传播范围,使民众对事件的关注与评论更加广泛。监督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舆论监督更为形象,直观和立体化,增强了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更好的发挥了网络舆论的社会监督功能。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1、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激发了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 人们在传统媒体上表达反腐意见通常要署真实姓名,有时还需提供单位和个人身份证明,这就给意见表达者带来顾虑。特别是对于个人信息的充分暴露往往会使意见表达者因害怕打击报复或带来其他负面影响而谨慎从事。相比而言,人们在网络媒体上表达的反腐和建议一般都是匿名的。正是这种匿名性所带来的特有保护功能,使得人们通过网络表达反腐言论和揭露腐败行为时能够畅所欲言,而不必有所顾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2、网络舆论变大的自由性,凸显了群众舆论监督的话语权。 传统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尤其是对焦点事件的品论,放眼望去,不是“专家指出”,就是“学者认为”,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而网络是一个开放、互动、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大胆地借助网络发表言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