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行业现状分析(个人见解)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进口国,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不断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1. 产量和储量目前,中国的石油储量已达到184亿桶,居全球第15位,是亚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9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914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3222亿立方米。
2. 企业和产业结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要由3家国有巨头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组成,它们分别在国内石油天然气开发、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领域占有着绝对优势地位。
3. 进口和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天然气进口国,其中2019年石油净进口量为5065.8万吨,天然气净进口量为9705.3亿立方米。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在2019年达到了6.9亿吨和3222亿立方米。
4. 技术和环保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勘探开采技术和工艺装备,不断推进行业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
同时,为了提高环保水平,中国也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环保政策。
企业必须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石油天然气资源多元化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多元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供应渠道。
因此,未来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投资,推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多元化。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未来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推动行业向多元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天然气行业,政府将继续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鼓励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提高市场效率。
3. 技术升级和创新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升级,推进勘探开采技术、油气储存与运输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2024石油工人个人工作总结(4篇)

2024石油工人个人工作总结一路走来,步履匆匆,在不知不觉间____年已悄然向我们挥手作别,迎来了崭新的____年。
在璀璨的“宝石花”照耀下,回首一年来的加油工作和生活,感悟良多。
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坐下来好好总结自己做过的工作,年底了,静下心来总结一年工作中的得失、查找自己的不足,为来年的工作做好安排和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本人就这一年的工作小结____年对所有国人来说是不同意义的一年,有四川汶川地震悲痛和北京奥运会的无限骄傲,还有全球经济危机的巨大压力。
但这个春天我非常有幸来到大连____加油站工作,虽然工作只有短暂的大半年时间,但其中的乐趣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体会。
更重要的是我从当初的“菜鸟”到砺渐的成熟,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可谓受益匪浅。
大连____加油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加油站。
该站的主要成员有:站长,计量员,核算员,安全员和四名加油员。
加油站的组建也相当简单。
核心的部分由四大块组成:第一大块是加油区,第二大块是油罐区,第三大块是办公大厅。
第四大块就是工作人员餐厅。
在未上岗前的培训,了解到了有关中国石油企业各方面的知识。
中国石油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销售额最大的企业之一。
它与中国石化是两个独立的企业,不能混为一谈。
在____的排名中,中国石油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之前列,排名第____位,而中国石化排名____位。
中国石油是____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该企业的宗旨是“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企业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中国石油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
中国石油加油站服务宗旨:为客户提供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心全意地服务。
加油站的服务承诺;质量达标,计量准确,环境整洁,健康安全,方便快捷。
来到大连____加油站加油站里工作,____站长和____班长,安全员吴____向我强调最多的就是安全问题。
加油区的四根大柱上都贴着各种标语:“不准吸烟”,“不准打手机”,“熄火加油”等。
石油行业的痛点与改进意见

石油行业的痛点与改进意见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石油产业由于其特殊性质和影响力,成为了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
然而,石油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石油行业存在的主要痛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二、痛点分析1. 传统技术限制传统的石油开采技术已经存在了多年,大部分油藏已进入中晚期开发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获取高品质原油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由于冲击压裂等非常规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可持续性问题,其使用受到了限制。
改进意见:通过投资新型勘探技术,如地震勘探技术、先进井下图像技术等来提高有效地勘探到新领域内优质原油资源。
同时推动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开发,以引导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供需失衡引发的价格波动石油市场一直面临着供需失衡的问题,供应过剩或供应不足都可能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
这种不稳定的价格环境对石油公司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改进意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更为严格和灵活的原油储备机制,提高信息共享和协调能力。
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产能利用率,以减少市场供需失衡带来的不确定性,并促使市场平稳运行。
3. 环境保护压力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石油行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责任。
从原油开采到运输、储存再到使用阶段,都存在着对水源、土地、空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和破坏。
改进意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依赖,并加大对清洁能源及低碳技术领域投资。
通过技术创新和环境管理的引导,减少石油行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与环保的良好平衡。
4. 能源安全风险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国家能源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地缘政治冲突、天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对石油供应稳定性造成威胁。
改进意见:加强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建设,通过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及提高替代能源产业链品质和竞争力,增强国家能源安全防范和抗风险能力。
石油化工产业论文15篇(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油化⼯产业论⽂15篇(⽯油化⼯产业现状及竞争⼒分析)⽯油化⼯产业论⽂15篇⽯油化⼯产业现状及竞争⼒分析⽯油化⼯产业论⽂摘要:中国的⽯油化⼯产业现在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撑着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能够持续⾼速的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在国际化市场上,不仅仅是中国,整个⽯油化⼯产业都要⾯对前所未有的调整。
唯有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契机,确⽴适宜的发展策略,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才能真正提升我国中国⽯油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同时也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油化⼯产业⽯油论⽂⽯油⽯油化⼯产业论⽂:⽯油化⼯产业现状及竞争⼒分析⼀、中国⽯油化⼯产业的现状中国市场经济的系统加强和优化,中国政府增强了监管,中国的⽯油化⼯产业进步所必备的⽐较公正的市场⼤环境可以说初步达到。
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领域的⼀系列法规和规范,推动解决炼油和⼩炼油问题,坚决地志在制⽌⼟法炼油,增强原油配置系统的运营;实施成品油的集中批发,保证成品油流通秩序,梳理和优化成品油在零售领域的规范性;在价格⽅⾯,致⼒于推动原油的价格以及成品油的价格和国际价格同步,建⽴起公平的市场⼤环境,使得中国的⽯油化⼯发展有⽐较好的发展环境。
近些年,国家在中国⽯油化⼯⼯业的改⾰领域投⼊了⽐较⼤⼒度的重新组织,⼤⼤提升了相关⾏业内⽯油化⼯⼯业企业的综合竞争⼒。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在⽯油化⼯⾏业领域的改⾰,成功组织建⽴了中国⽯油和中国⽯化两个最⼤的国有集团公司。
进⼊21世纪后,中国⽯油和中国⽯化两⼤集团公司的主要发展⽬标集中在和国际⽯油化⼯产业的接轨上,参考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运营制度,分别建⽴了股份制,⽽且在中国和海外纷纷上市。
⼆、中国⽯油化⼯⼯业的发展机遇(⼀)国际环境在世界经济的整体稳定发展背景下,⽯油化⼯⼯业上下游产品的需求保持着⽐较稳定的增加。
⽽因为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在经济⽅⾯过去三⼗年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
分析:中国石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强劲的工业增长和不断提升的国内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的需求,而在这些能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目前,虽然仍是中国首要的能源来源,但在业、工业和中,石油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处于“文革”鼎盛时期的1969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居世界第25位,而今,它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也是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的第一大净进口国。
在中国石油需求不断增长之际,全球石油工业正经历着自1973年欧佩克实施禁运以来的最重大转变。
受高企油价和进步的推动,世界超级石油巨头、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独立的石油大亨纷纷进军非常规石油领域。
相对于常规石油,非常规石油的全球储量更多,分布也更广泛。
在这种新背景下,中国在石油问题上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对其国内事务、、环境和全球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工业发展现状基于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现的大庆和华中地区发现的其他常规油田,中国在90年代之前一直处于能源自给自足状态。
如今,中国的石油消费已经超过国内产量的两倍还多,而这也使得不断加大在国内外寻求石油的力度。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而到2013年时,它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增长率。
据美国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中国的石油产出将会达到560万桶/天。
长期来看,主要的石油增长将来自非常规来源,比如制油、、油母岩质和燃料等,而常规石油产量将会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中国国内的石油生产主要为三大国有企业控制:中国集团公司、中国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截至201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公司,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则是世界第四大石油产品销售公司。
目前,三大企业都渴望与西方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一是为了获取资源,二是为了获得与非常规石油生产相关的必要技术。
为此,中国政府已经出台政策,允许国内公司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署产量分成合同。
中国政府各部委与三大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在不断变化。
在中国非常规石油产业的发展中,这种关系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趋势

石
其它石油产品
化
工
合成树脂
业
合成纤维
石油化学工业 合成橡胶
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 和人民生活的各方面
其它石化产品
石化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油气资源最终价 值的体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7
(二)产业链 石油炼制(又称“炼油”)的基本任务就是以 原油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炼制工艺,例如常 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焦化、产品精制等,把原 油加工成符合各种使用标准的多种石油产品 。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GB/T 4754-2011)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1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13
石油化工产品链
苯
二甲苯 甲苯
石油
丙烯
天然气
乙烯
甲烷 丁烷 丁烯 丁二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14
聚乙烯 α -烯烃 环氧乙烷
乙醇胺 乙二醇
包装膜;塑料包;牛奶瓶;油桶;燃料罐;盖; 绝缘体;管材;涂覆层;房屋材料;玩具
共聚用单体(LLDPE);合成润滑油;化学中间体; 洗涤剂;纸和织物定型剂、后处理剂;蜡替代品; 油田化学品;脱膜;增塑剂;皮革处理 洗涤剂;水泥添加剂;化妆品;阻腐腐蚀剂;灭藻 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熏蒸剂;杀菌剂;药;乳胶漆 防冻剂;聚酯纤维和树脂;乳胶漆;墨水添加剂; 刹车油;水力传动(系统用)液体;溶剂;化学中 间体
油田电能浪费现状分析石油石化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主要...

油田电能浪费现状分析石油石化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主要耗能行业之一。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目前中国各油田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油田企业来说,主要能源消耗品种为原油、天然气、电、成品油等,其中电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8%左右,采油厂每年用电费用成本约占采油厂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油田是一个大而全的综合性企业。
用电系统很多,各系统对电力的需求有很大差别。
油田主要用电设备是两类泵(水泵、油泵)、一种机(抽油机)、一种炉(电加热炉),其次是机床、电焊设备、风机及少数零杂设备。
根据对各系统的调研分析,油田目前供电系统普遍存在设备陈旧、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电耗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提高(约占总成本的35% 以上)。
电耗费用的增加直接影响着公司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所以油田的节能降耗改造势在必行。
采油系统作为油田最大的生产用电系统,其年耗电量约占油田总用电量的56%。
其系统效率现状:电机匹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不合理现象,电机普遍负荷率较低。
通常选择的标准电机其标称均高于驱动负载的最大需求。
由于这一原因,所选择的电机几乎一定是超出标准的,当提供额定电压时,即使满负荷运行也有节电空间。
此外,有些应用其负荷本来就是变化的,而选择的电机大小必须能满足最大负荷时的需求,尽管最大负荷只是间断出现,而其它时间负荷要小得多。
部分抽油机井的采注关系和下泵深度不合理。
据美国能源部的一项调查,在美国,有90%的抽油机都普遍存在充满度偏低的问题。
充满度低的主要由两个方面造成:1、泵装置的设计能力按最大化的抽取选择,设计及选择阶段即存在选择过剩;2、随着油井由浅入深的抽取,泵装置的能力过剩随流体总量的减少而加大,产量越低,泵装置的过剩能力就越严重。
抽油机井日常管理水平滑坡,直接影响了设备运行的节能水平。
抽油机是石油生产的耗电大户,据统计目前中国国内共有抽油机约10万台,系统效率不足30%,年耗电约8×108KW.h,占油田总耗电量的1/3。
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建设
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
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逐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油气市场之一。
目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财富石油、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在石油
天然气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实力也在不断壮大。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不
断增长。
关于农业、交通、汽车、工业、煤化工等多个行业的日益增长
对石化产品的依赖,也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燃气市场也成为了石油天然气开
发行业的新增长点,市场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虽然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
不相上下,但还存在人才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特别是对于非
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我国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政策环境方面,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石油天然气资源保障体系。
总的来说,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表现出需求旺盛、技术不断革新、政策力度加大等特点,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要着重解决行业内部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努力,促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中国的石油战略很有信心.我们的国家也有足够的油满足最近30-50年的需求.对中国石油战略
有兴趣的的朋友们可以一起讨厌研究。这些资料基本勾勒了中国目前的石油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实际情况,
与报纸.甚至国外的一些媒体相传的有很大差别,下面的资料是个人单位的,不算什么商业机密,基本上
勾勒了中国石油的现状,关
1. 陆相石油地质研究
经过长期研究、探索与实践,我国己建立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地质特点的 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包
括含油气区和盆地分类理论、复式油气聚集理论、低熟油理论、煤与煤系地层成烃理论等,形成了与世界
海相生烃理论并列的理论体系。 50年来,运用这一理论,已先后发现了大庆湖盆三角洲巨型油田,以及
胜蛇、任丘等 近30个亿吨级以上的大型油日,东部渤海湾地区找到大批低熟油储量,西部侏罗系地层取
得一系列新的发现。
2.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开采技术
40年来,以大庆油田为代表,我国对陆相沉积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进行了开发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五代开
采工艺技术,即:以早期注水开发为基础的"六分四清"自喷 分层开采技术;以层系调整为基础的机械采油
分层开采技术;以井网调整为基础的综合调整挖潜和低渗、薄层开采技术;以结构调整为基础的"稳油控水
"开采工艺技术;以聚台物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这五代技术为大庆油田在5000万吨以上持续
高产稳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3.渤海湾复式油气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渤海湾地区的胜利、辽河、中原、华北。大港等油田,经过30多年艰苦研究、探索与实践,在多断陷、
多断块、多含油气层的多种油气藏类型的复式含油气盆地,总结出一套滚动勘探、滚动开发的方法,即首
先采用数字地震查明构造带形志及断块分布,预探井见油后,采用油藏描述技术进行油藏早期评价,并实
施滚动开发,把勘探与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扩大含油气面积和储量。通过采用这套技术和方法,在
渤海湾地区不断增加新的储量,不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使渤海湾地区原油产量稳定在6000万吨/年左右。
4、地震勘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自60年代数字技术革命开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数据
采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到物探装备制造,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引进了部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我国的地震勘探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八五"以来,攻克了全三维
处理和叠前二维、 叠前三维深度偏移处理技术,研制开发了具有我国独立版权和当代先进功能GR1SYS地
震资料处理系统和GR1Station地震资料解释系统,使我国地震勘探技术进一步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钻井工艺技术
50年来,我国石油钻并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六五"以来,钻井技术主要依靠国产化装备,从喷
射钻井,定向井和丛式井钻井到水平井钻井,基本上每隔5年就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动用700个钻井
队,就能够完成过去1000个钻井队完成的进尺工作量。丛式井、定向井钻井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常规技术,
完全掌握了长、中、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实现配套,为塔里木盆地、四川高陡
构造钻探提供了技术手段。钻井液、完井液及各种处理剂形成系列,保护油 气层技术快速发展。近几年我
国又发展了多底井、分枝井、侧钻水平井等钻井技术,实现了水平井对区块的整体开发。
6.复杂油气藏开采技术
稠油、低渗油等难动用储量是我国油田开发生产的重要组成和主要资源之一,但开发难度大、效益差。经
过连续开发和技术攻夫,在难动用储量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 以蒸汽吞吐为主的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研究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系列,目前 我国稠油已动用储量8亿吨,年产量达1200多万吨,成为世界上
第四大稠油生产国。 低渗透油气藏开采,从地质研究、油气层保护到压裂改造和地面流程采用了一系列新 的
工艺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现在已经动用的低渗透储量达7亿吨,年产量达1300万吨。
7.油田地质工程建设技
我国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在油气集输和注水工艺流程、油气水处理工艺与设备、特殊油气藏地面工程工
艺技术、含硫气田开采集输抗硫防腐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方面,都有了重大进步。特别是以节能降耗为
中心的油气密闭集输和常温输送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原油密闭集输率大幅度提高。在号称"死亡之海
"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区,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装备,开展了大规模的地震勘探、深井钻控和地面建设活
动;特别是在塔克拉玛干建成的世界上流动沙漠中第一条等级公路和相应的防沙工程,不仅为开发塔里木
盆地的油气资源,同时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8.油田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
油田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随着我国西部新油气田的开发建设而迅速取得突破的。"八五"以来,
西部开发的新油田,全部采用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从油气井计量、测试、监控到油气集输、处理,实现
了无人值守,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东河塘、轮南彩南、都善、丘陵、温米
等油田,采用生产管理自动化技术,创造了人均年产油1万吨、产值千万元以上的高水平和高效 益。
9.炼油化工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炼油化工技术,在建国后的前十年,在加工工艺、油品添加剂等方面有了初步发展。随着大庆油日
的开发,炼化工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炼油技术以"五朵金花"为标志,在流化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催化重
整工艺技术、延迟焦化工艺、尿素脱蜡工艺以及炼油催化剂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发展。改革
开放以来,炼油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技术改造为主,围绕降低能耗、提高质量、搞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发
展综合配套技术,在催化重整、减粘裂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石油化
工技术伴随着炼油工业而迅速发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引进了先进的化工、化纤、化肥技术及装置,
发展了精细化工技术。80年代后,通过自主开发,完善和改进现有技术,石油添加剂的品种、产量逐步提
高,添加剂单剂品种已发展到10大类、9个系列、 113个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石油化工大国。
10.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
中国海洋石油技术的发展,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集成和创新,形成了可
进行自营勘探开发的十大配套技术,包括:含油气盆地资源评价;海上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水平井和
大斜度井钻井;海上油气田完井及延长 测试;数控测井与资料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评价;海上复杂油气
田开采;海上油气田工程设计、建造和安装;海上油气管道铺设以及海洋石油环境条件与预报技术 等,一
批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突破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石油经济的发展, 1998年海上石油产量达到1631
万吨,天然气38亿立方米。
此文章由能源网编辑整理,信息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