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的艺术语言

合集下载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特征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特征

浅析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特征摘要:作为油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意象油画具有油画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创作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差别的存在,意象油画在形式语言上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本文就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特征一一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笔法;造型;色彩;造境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97-01一、笔法运笔,在意象油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油画的颜色都要通过运笔来表现。

此外,运笔时笔触和肌理的形态,在油画表现和油画欣赏中同样重要。

所以,总体来说,运笔决定着油画给人的整体效果。

我们知道,中国的运笔方法分为勾、点、擦、染等,而运墨方法则分为干、湿、浓、淡等。

不同的运笔方法,在纸张上作用的效果也最终不同。

例如,浓重的笔墨给人深沉凝重之感,清淡的笔法给人清逸淡雅的感觉。

意象油画虽然是舶来文明,但是它的笔墨精神和技巧与中国绘画有许多神似之处。

经过在中国长时间的发展,两者的结合程度更是大大提高。

在近代意象油画中,你随处可以发现中国绘画手法的身影。

例如苏天赐的油画作品中,有很多线条都是他用自制的毛笔来完成的,线条流畅、冷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也是如此,他的作品大都借鉴了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以线性结构来勾勒框架和主体。

而他那些融合了中国绘画情趣的油画作品,更能给人以视觉趣味和美感,从侧面来说,这也彰显了运笔对于意象油画的独立价值。

二、意象造型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重要造型观念。

在中国传统画家看来,客观事物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客观事物的“象”与主体感受是相互作用的。

因此,传统画家主张在绘画时先建立对客观事物的“意象”,然后,再在深刻体会意趣的基础上,完成对事物的艺术创造。

意象油画的造型,是对中国画意象造型观念的概念偷换和和移植。

意象油画造型上的无穷乐趣,使意象油画不再是单纯的模仿、临摹,而是在对事物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主观创造,进而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

写实油画语言浅析

写实油画语言浅析

合 统 治 阶 级 的 要 求 , 画 的 便 捷 性 和 易 操 作 性 都 得 到 油
了 很 好 的 体 现 。比 如 , 可 以 允 许 画 家 们 反 复 修 改 , 它 经 过 多 次 修 改 的 部 分 可 以衔 接 的 很 自然 。 而 且 , 使 创 也 作 那 些 巨 细 无 遗 的 宗 教 画 有 了 可 能 。油 画 的 不 断 发 展 又 诞 生 出 来 各 式 各 样 的 风 格 流 派 , 油 画 的 工 具 不 再 但 改变 了 , 作 题 材始 终 如一 和 创作 目的 的单一 化 , 创 使
角 色 的微 妙 变 化 。
料 技 法 结 合 起 来 , 画 面 的 空 间 , 图 , 色调 等 方 面 使 构 和
都 有 了很 大 的 改 观 。 从 此 以 后 , 画 这 个 画 种 始 终 遵 油
从 具 体 的 塑 造 手 段 来 看 , 教 艺 术 对 中 国 艺 术 的 佛
线 形 的 韵 律 和 节 奏 。 们 从 佛 教 雕 塑 和 壁 画 之 中不 难 我 看 出“ 条 ” 何 等重 要和 随处 可见 的主 角。 管佛 教 线 是 尽 造 像 同 西 方 雕 塑 艺 术 一 样 具 有 空 间上 的 量 和 度 , 是 但
以 主 视 面 为 中 心 的 线 形 描 绘 却 尤 为 突 出 , 时 没 有 太 同
具 有 启 发 性 和 指 导 性 的 思 想 , 后 这 样 的 思 想 内核 又 最 从 民族 文 化 中 流 动 至 艺 术 创 作 。 所 以 不 难 看 到 , 国 中 艺 术 创 作 的 思 维 始 终 讲 求 一 种 “ ” 非 解 。 与 佛 教 悟 而 这 中 所 谓 的 “ 悟 ” 谓 有 明 显 的 传 承 关 系 。 再 者 , 国 参 可 中 传 统 艺 术 讲 求 “ 境 ” 这 实 际 上 是 一 种 想 象 空 间 当 中 意 , 的 区域 , 伴 随 着 人 们 试 图 超 越 现 实 的 追 求 。 种 “ 它 这 意

简析印象派油画语言的艺术特征

简析印象派油画语言的艺术特征
第 一章 印 象 画派 描 绘客 观世 界 的 真 实性
分 .尤 其 色 彩鲜 艳 和 斑斓 .而 之前 的绘 画 几乎 是 清一 色 的棕 色调 子, 尽管 有 些 许跳 动 的 色 彩 . 但 都没 有 印 象 派绘 画那 么强 烈 。在 印 象 派之 前 的 色彩 与线 条之 争 . 也 就 是 浪 漫主 义 与古 典 主 义之 争 . 就
赭、 褐、 黑等 色 。 在 需 要表 现 这三 种 色彩 或 其 他复 杂 的 色彩 时 . 则以 上几 种 色彩 在 画 面上 错 综 罗列 而取 得 种 种鲜 明 的效果 印 象 派认 为投 影 是 物体 颜 色 的各 种 补 色 .点 彩 派 的 画家 们 又发 现 了补 色关
周 围视 觉 景 象 的快 乐 .充分 体 现 了艺术 作 品 的 内容来 源艺 术 家 对
有 现代 生 活 的 片段 都 可 以成 为他 们 笔 下 的题 材 对 于 印象 派 绘 画 者来 . 绘 画不 再 承 载道 德 说 教 的任 务 . 而只 是 快 乐 单纯 地 享 受 来 自
们 所 熟悉 的场 面 、 人 物 和风 景 。在古 典 主 义 绘 画 的传 统 中 . 现 实 生 说 明色 彩 在 向古 典 艺术 进行 了挑 战
于光 他 们 之所 以能 够真 实 地表 现 大 自然 丰 富微 妙 的光 色 变化 . 是
由于 他 们 打破 了 固有 色 这个 旧观 念 的理解 通过 抓住 瞬间 的感 受 .
为 了充 分表 明 自然景 物 在 阳光 照耀 下 的 鲜 明色 彩 .他 们 基 本 上按 照三 棱 镜分 析 的 光谱 色(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选用颜料, 而摈 弃
印象 派画 家 对 于色 彩 的 理解 和 处 理 .他 们 认 为 色彩 的 根 源在

论油画语言

论油画语言
关 键 词 :艺 术 手 段 油 画 语 言 写 意
绘画在 印象 中是 一种方 式 , 一 种记 录 自己的生 活 , 周遭 的事物 , 传达各种 各样 的感情 的方式 。其实绘 画是一 门很 有
环境肯定 是不一样 的 , 即使 是 同一个 时代 , 肯定会 呈现 不 同
的个性 。同样是语言 , 艺术 作品需要 以不 同的表达方 式跟参 观者交 流 ,艺术家要用 自己独特 的个性语 言表 达绘 画的 主 题 。言说 表达的方式就是语 言 , 绘 画的表现语言就是 一种独 特的表现手法 , 是一种表达方 式 。画家独特 的表达方 式就是 油 画语 言 的个性 表现 ,每一 位成 功 的画家都 会有他 独特 的
过不 断 的艺术实 践探索 并最 终形 成 了独 特 的绘 画语 言 , 为
推动油 画的发展作 出了 巨大 的贡献 。 其后 。印象 派推 广 和 发扬 激 昂的 浪漫 色 彩 主 义与 自 然 色彩 写实 主 义 。主要 代 表 人 物是 代 表 浪 漫色 彩 主 义 的 德拉 克 洛瓦 和代 表 自然 色 彩 写 实 主义 的库 贝尔 柯 罗 。德 拉 克 洛瓦 的浪 漫 色彩 主 义注 重 的是 色彩 ,追求 个 性 的 解 放 与 独立 , 释 放 人 心 中压 抑 的想 法 , 追求 精 神 上 的 自由 。 而 库 贝尔柯 罗 的 自然 色彩 写 实 主 义则 为 法 国 画坛 注 入 了 新 的血 液和 活力 。由此 , 西方 印 象派 艺术 家 吸收 了这 些优 秀 的艺 术成 果 , 将 其 解 释结 构 构 成元 素 与 组织 结 构 , 掌握 运用 , 加 入 自己 的思 想 和感 情 、 技法和技巧 , 转 化 成 自己 独 有 的油 画语 言 , 推 动 油 画语 言 迈 向 了更 新 的世 界 , 使 油 画语 言逐 渐成 熟 , 为世 人所 了解 , 为 油 画语 言 的创 新 作 出

东北“乡土油画”的艺术语言及现状分析

东北“乡土油画”的艺术语言及现状分析
陆 强
( 渤海大学 艺术与传媒 学院,辽宁 锦州 1 2 1 0 0 0 )
[ 内容提要] 东北油画作为中 国当代具象油画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东 北油画既保留了中国具象写实绘画所特有 “ 乡土 ” ,“ 现 实”等特征 ,也彰显着 自身独特 的满 蒙文化气 息。本文作 者 以中 国当代油画的基本表现手法为依托 ,重 点对,期 待为未来的教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 [ 关键 词] 东北油画 ;乡土 ;写实 ;渤海画派 [ 中图分类号] J 2 2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7 4 2 7( 2 0 1 4 )0 5 . 0 0 7 6 . 0 2
饱满 ,题材朴实 ,表现手法大胆 ,敢于创新 。东北油画的艺 术家们本土意识浓厚 ,观念敏锐 ,思想活跃 。艺术语言上多 强调力度 , 量感 , 大气 和饱满度 。 尽管没有纷繁复杂 的色彩 , 但却更能突 出所要表现 的主题 ,正所谓简约不简单 。 早期的东北油画代表人物包括韦尔 申, 王岩 , 刘仁杰等 , 这些在 当时画坛崭露头角 的艺术家们 , 其 画作却在各类 比赛 中屡屡获奖 ,引起 了人们对 东北油 画的关注 。这个时期的东 北油画多 以农村题材为主 , 用 写实 的手法 ,反映了当时农村 的现状 。随着 9 0年代 多元化艺术思潮的兴起,东北油画有 了一定的创新和改变 。 这 一时期农村 生活面貌 发生 了很大的 变化 ,农 民生活水平提高 ,新农村题材更为突出 。这个时期 的东北油画变得更理性现实 , 一些东北乡土油画家们开始深 入对 民族艺术和文化的思考 , 更注 重 自身的艺术发展面貌和 艺术形态语言 ,开始摸索体现本土 油画语 言的形式。这个时 期的代表人物有郑艺 ,宫立龙 ,陈树 中,周 卫等。他们的作 品都 以东北的新农村建设为题材 , 通 过不同的切入点抓住 了 当时 中国的 “ 大事件 ” ,让 东北 乡土 油画呈现出多样并举 的 精神风貌 , 用更现 实的亲和 力和 感染 力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地 域风貌和人文传统 ,促进 了东北油画 的发展 。 近年来 ,随着一批年轻的 8 O后 ,9 O后画家 的成长 ,东 北油画的创作呈现 出了更加多元化 的发展 。 传 统的题材和现 代思潮的碰撞给东北油画开辟 了更为有趣 的发展方 向, 同时 也需要画家们对于艺术本土精神有更深 的理解 。 新一代的画 家们发挥 自己的聪 明才智 , 充分利用 当下 的电子工具作为 自 己的绘画创作媒介 ,打破传统绘画 的构 图理念和表现形 式, 更多的追求 自己的个性 , 追求 时代感 。 他们 喜欢将 新的艺术 符号加入 自己的画面 ,以调侃 ,幽默,诙 谐的漫画式绘画来 表现 “ 现实 ” 。甚 至将 人物和动物有机 的嫁接 、重构,把一 些看似不太合理但又合情的元素融合到画面 中来 , 有着 很强 的装饰味道和 “ 海报 ” 感 。这样创作 出来 的作品给 人一种极 强的象征寓意,具有 一定的时代感和戏剧性 。 然 而,这样的 创 作方式给传统的艺术题材带来 了很大挑战 。 东北油画的传 统特 征和表 现形式中的精华是需要我们去坚持和传承 的。 一 味地去追求时代感, 完全脱离 了本土特征 , 将 是一种巨大的 损 失。如何在保持与时俱进 的同时与传统很好 的融合 ,或许 是很 多艺术 家们 日后要思考的。

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的绘画语言比较

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的绘画语言比较

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的绘画语言比较摘要:近年来,中俄两国艺术方面的交流沟通更加频繁,冰雪油画艺术正在创新发展。

基于此,该文在分析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的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绘画语言;儒家思想一、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的现状中俄两国画家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对冰雪题材的绘画创作和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21世纪初期,我国相继出现了以《北大荒版画》《冰雪山水》为代表的众多冰雪题材艺术作品,相关的文章以《水彩风景写生》等为代表。

在此基础上,我国油画研究者针对俄罗斯的冰雪油画艺术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同时编著了一系列有关俄罗斯油画教学的著作。

我国不乏优秀的冰雪油画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传统水墨画的深远意境和天人合一的绘画精神,还可以发现西方绘画手法。

因此,我国冰雪油画作品兼具本土油画特征和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

如,群擅长融合唐宋时期的美学理念和西方的抽象绘画语言;苏天赐精通于通过对点、线、面的结构把握,把冰雪的画面浓缩在固定的黑白空间内;沈行工的江南雪景更能优雅地再现中国水墨画的传统意境以及江南水乡特有的幽静之感;艾轩通过表现雪域高原上牧民和女孩的形象,表达其内心的孤独,他的油画创造了寒冷的意境,让人感到浓浓的伤感。

俄罗斯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环境,这为俄罗斯画家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俄罗斯画家可以轻松地找到冰雪题材创作灵感,他们众多的优秀作品充分描绘了俄罗斯的广袤大地。

希施金、列维坦、萨弗拉索夫、库因吉等都是俄罗斯的著名油画家。

本人在大量收集中俄两国冰雪油画作品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两国的冰雪油画创作技巧、风格特点等,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冰雪油画的特点和内涵。

二、中俄冰雪油画艺术绘画语言的对比分析俄罗斯的冰雪油画是世界冰雪油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俄罗斯的冰雪油画历史已有1200多年。

由此可见,俄罗斯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谈对油画艺术语言的新认识

谈对油画艺术语言的新认识
色彩塑造充分 , 然后在这 种 中性底 色上润 饰透 明或 半 透 明颜料。在笔 触 的运用 上他尤 为讲究 , 常常采用 在 润色上加枯笔的方法 , 运笔挥洒 自如 , 枯笔效果 如同 中
术上 的最终追 求 , 具象 的描写 只是完成 自身语言风 格
的途 径 和 手段 , 画语 言 的 本 质 同 画 家 的 心 态 相 一 致 。 绘
系 。油画艺术虽然 源远流长 , 系繁复 , 派 但是 , 其超越

切外在形式 的 内在艺 术语言 , 有跨越 时代的永恒 具 般观念认 为传统绘 画是 写实绘 画。然而 , 实 写
价值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色 , 偶尔也使 用一种 绿色 。他在使用 鲜艳色 彩时非 常小心 , 就像 玩桥牌 中使 用王牌那 样 。他用 中性色包 围基调色 , 或者用对 比的低调 色彩进行环绕 , 以便使那
6 ・ ・ ・ ・ ・ ・ ・ ・ ・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夺 夺 夺 夺 . . 夺 夺 夺 . ÷ . ÷ 毒 ÷ ÷ 夺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专 串 {
当前 , 多的油 画家们 已不满足 于从 观念更新 和 众
形 式 多 样化 的 角 度 在 宏 观 上 进 行 探 讨 , 注 重 了 绘 画 而
经 。伴随着他对光 线的极 大兴趣和精 深研究 , 而产 进 生 了一整套表述 光线 的素描意识 、 塑造方法 和色彩表 现 。他在 光照 的主体部位使 用厚涂法 , 暗调 子则柔 半
第l O卷
第1 期
漯 河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艺术语言的表现与创新——意象油画风景教学初探

艺术语言的表现与创新——意象油画风景教学初探

使 其 对 立 的 笔 法 融 合 为 完 整 的 统 一 体
中。
3力 度 与 节 奏 : 制 笔 的 能 力 和 力 . 控 在 笔 中行 进 变 化 。 行 笔 的 笔 路 变 化 和 色 彩 的 从 厚 重 到 清 淡 、 湿 到 干 的变 化 , 从 以 及 点 、线 、面 的连 续 出 现 在 画 面 上 的排
形 态 发 生 了巨 大 变 化 的 时候 .作 为 观 念
吸取 营养 , 破 具 体 时空 色 彩 的 限 制 , 打 超 越 了 自然 的表 象 。 凝 结 了画 家 心 理 意 志
的色 彩 . 有 了最 大 限度 的表 现性 质 , 具 能 让 画 家 自由表 现 .将 自身 的 体 悟 和 情 感
而将 主 观 性 一 点 点 加 强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融 人 其 中 。体 现 出很 强 的 “ 意赋 彩 ” 随 的 性 质 , 有 足 以 使 绘 画 主 体 畅 神 、 意 的 具 写
“ 象 ” 征 。意 象 风 景 油 画 正 是 采 用 了 意 特 这 种 依 照 本 性 的用 色方 法 。使 色 彩 的 运 用 随 主 题 的 需 要 、 意 境 的 需 要 、 情 感 随 随 的需 要 、 色 彩 形 式 美 感 的需 要 。 随 4笔 法 运 用 。在 意象 风景 油 画 中 , . 描 绘 景 物 的 用 笔 起 到 支 撑 着 整 个 画 面 的 作
审 美 追 求 的 不 同 。意 象 油 画 的表 现 语 言
又 具 有 鲜 明 的 个 性 .它 并 不 追 求 三 维 空
间 的 创 构 。而 是 把 握 大 的 感 觉 ,不 求 形 “
似” 只是 “ 其 意 气 所 到 ” 形 成 了与 一 般 取 , 油 画 艺 术 既 统 一 又 变 化 的 语 言 体 系 。 当 前 .美 术 专 业 油 画 风 景 画 的教 学 多 数 还 是 以 对 景 写 生 为 主 , 种 练 习 贯穿 始 终 。 这 久而久之就 造成 了学生作 品 主观性差 . 被 动 的 照猫 画 虎 , 能 主 动 的经 营意气 所 到 ” 因 此 , 舍 与 。 取 夸 张 变 形 就 成 了意 象 造 型 的 突 出 特 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油画的艺术语言
作者:周蕾
来源:《牡丹》2017年第30期

油画艺术是一门流传已久的绘画艺术,它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从人
类的历史长河这个时间轴来看,正是油画艺术的出现,开启了绘画的新篇章,让众多艺术大师
的思想与精神依托油画这一媒介焕发出万丈光芒。油画艺术,即便是在当今视觉文化的横向比
较中,仍然是搭建世界各个民族与文化之间的桥梁最为有效的视觉表现形态之一。

油画艺术具有广泛的艺术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自身丰富的语言体系和视觉表现力,更重要的
是油画艺术从产生到发展,它的内在逻辑总是与人文历史的演变、文化思潮的更替紧密联系。
这就使得油画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视觉表象,还有着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轨
迹一直持续在自它产生之后的人类社会历史演变中,这是其他艺术形态难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在油画艺术创作中,油画语言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运用色彩、线条、肌理、明暗对
比、空间、质感等多种因素来表现不同的造型技法。其实质是把人们心里想说的话通过可视化
的形式表现在平面上,它是一种思维实践活动。油画语言的形成与大量的实践行为密不可分,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文化语言的输送带,将人类精神文化生
活传播到大众的视野中,而油画语言也随之日新月异。油画语言的可视化给人以最直观的感
受,它是内容与思想的承载者、情感与心灵的歌颂家。油畫语言是一幅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
人们不光要从外在的表象去解读它,更要从内容上去看清它的本质。对于油画语言的积极探索
实践与研究能让人们在创作时打开想象空间,才思泉涌而不至于捉襟见肘。但是,若没有对绘
画语言有足够的了解,创作者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自身在绘画时的情绪波动,再浓烈热忱的
情感也无法得到合理的展现。油画语言是画家外在的情感表达和内心的精神追求,并且通过某
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来传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为审美符号,油画作品所呈现的油画语言是具象的、感性的。即使是简单的一条线,如
果它的形状和方向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水平线给人严
谨、平稳、沉静的感受;波浪线给人欢快、流动、活泼的感受;折线给人刺激、剧烈、上升下
降的感受。梵高那恣意弯曲、放肆组合的线条所构成的画面让人感觉到热情奔放、天旋地转;
蒙德里安的线条拼合色块组成的抽象画,轻松和谐却不失严谨理性。正是不同画家将其对自身
性格的理解运用到画作里,才成就了他们独一无二的造型语言。同样地,如果塞尚、莫奈等油
画大师没有保持对绘画的热忱,进行大量的反复实践,不停探索与研究油画语言的表现形式,
就不会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至今,人们也就不会看到这些燃烧着油画大师激情的人间
瑰宝。明白了这些,人们就能清楚地意识到拿起画笔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及做这件事情的意
义。当然,在绘画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想要独树一帜,不希望一味地模仿别人的作画风
格。因此,对油画语言特性的深入分析能使人们在创作中摆脱这种困扰,从而心无旁骛,只遵
从自己的内心而画,将油画语言变得更具有广度和深度,不断创新和延续。

油画语言的表达体现了不同画家的性格特质和审美取向。当代艺术家迫不及待想要另辟蹊
径来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去解读这个世界。但是想要形成风格独特的油画
语言,人们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与深入思考。画家在作画时要不断分析、研究自己
的油画语言,将自己对外界的感悟转化为线条、色彩、肌理等绘画语言要素。只有源源不断地
在创作中摸索前行,画家才能找到带有个人表现特色的油画艺术方向。油画个性化语言表达与
创作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直接反映画家对整幅作品从基础的点、线、面构成到空间色
彩等各个元素之间的能力把控,如画面空间效果的对比处理、用笔的角度以及色块与肌理的掌
握等。它起到传递作者内心情感的作用,凸显个人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性、时代性,极具感
染力。当进入深入创作阶段时,画家会用更具体的技巧和方法去完善整幅画作,表达的情感也
会愈发浓烈,他会不断地思考如何通过画面传达出自己内心的世界,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丰富
有趣抑或是发人深省。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大量的经验去可视化对象并进行描绘。对于画
家来说,画什么、怎么画只是绘画初期需要面临的问题,如何恰如其分地表现个人风格、传递
个性化的油画语言才是最终目的。

不同时代的艺术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不管是文艺复兴时期还是现代美术思潮高涨时
期,不同时期的油画语言各不相同。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大量高科技
产品不断涌入。信息激增的社会,每天都让人们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去接受新事物的诞生。对艺
术语言的探索已经从绘画类衍生到电视、电影、广告、设计等领域。在这样一个图像泛滥的时
代,人们的视觉体验更加趋向于平面化,这些便捷快速的资讯让人们在汲取社会丰富养分的同
时丧失了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冷静思考。尤其是在艺术界限日趋模糊的今天,对油画艺术语言的
探索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掌握创作的意图,避免随波逐流。古语有云“文本心声”“画如其人”,
正因为绘画艺术创作是纯个人化的行为,没有统一的规格,所以人们更需要理性得看待。一幅
作品的动人之处,不仅仅是因为选了符合时宜的题材,更要依托与之相应的表现手法。油画语
言作为油画艺术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作者寄予作品最深厚的情感。就当今的绘画
创作来说,不能仅仅止步于满足画面本身的表现手段,而是要不断思考,用敏锐的眼光看待人
们身边环境的差异性,寻求新的创作表现。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人们需要随时保持对周遭事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敏感的状态,捕捉可用的素材,进而对素材进行理解分析,转化为自己独特的油画艺术语言。
如果一味地随波逐流,人们注定只能成为一个步履匆匆被时代潜移默化的平庸过客。

(浙江理工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