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泉州鞋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及其促进因素

Jn 0 9 a .2 0
泉州鞋业 产业 集群 竞争优 势及其促 进 因素
刘 红 玉
( 州 师 范 学 院 应 用 科 技 学 院 , 建 泉州 3 2 0 ) 泉 福 60 0
摘
要 : 2 世 纪 8 代 以来 , 州 以其 独 特 的 地 理 条 件 和 人 文 优 势 , 家 庭 企 业 和专 业 市 场 为 基 础 , 自 o O年 泉 以 在
超 30亿 , 业人员 超 过 8 0 从 O万人 , 品 6 出 口, 产 0
远销 世界 8 0多个 国家 和 地 区。2 0 0 5年 共报 检 出
口鞋 类 9 6 亿 双 , 口金额 达 到 2 . 亿 美 元 ① .1 出 13 。
( J 业布 局较 合 理 二 产
产业 布局集 中 , 区域 特 色 突 出 。 目前 , 泉州 鞋 业 以晋江 为基 地 , 接 石 狮 、 安 , 连 惠 向南 安 、 泽 、 丰 鲤城 等市 区延伸 发展 。晋 江 是 泉 州最 主 要 的鞋 业 生产 制造 基 地 , 成 了 以陈 埭 镇 、 滨镇 、 店 镇 形 西 池 和 中心市 区为 主 的旅 游 鞋 、 动鞋 业 及其 配 件 、 运 鞋
中国驰 名 商 标 ; 形成 以 惠安 县 的 百琦 乡 、 园 镇 、 东
洛 阳镇 为 主 的鞋底 、 材 生产 基 地 ( 鞋 惠安 现 有制 鞋
企 业 6 0多家 ) 以 南安 市 的 洪 濑镇 、 0 , 九都 镇 为 主 的童鞋 生产 基 地 ( 安 现有 鞋 业 企 业 1 0多 家 ) 南 7 。
具有 的竞争 优 势 , 些 竞 争 优 势 是 在 多 种 因素 的 这
要 生产 皮鞋 、 游 鞋 、 旅 时装 鞋 , 模 化企业 较 多 , 规 涌 现 出“ 富贵鸟 ” “ 德 盛 ” “ 、豪 、 木林 森 ” “ 祥 鸟” 、吉 等
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形成模式

也正 成为 当代 经济管理 领域研 究的一个 热点 ,对各产业 的
发展将产 生深远 的影 响。
l 物 流 产 业 集 群 的构 念 辨 析
11 物流 的定 义与本质 . 物流 的概 念国 内外并不统一 , 国的标准也不尽相 同 。 各
Ari l _ i t s ? tc e D=1 8 tc e Prn . p Ari l l a 2.
任 文凭 , 胡永 军. 创意 产业 园区产业 生态链构 建分析 [ J]. 价
值 工 程 ,0 93 :- . 2 0 ()5 7
谭娜 , 高长春. 组织生 态学视 角的城 市创 意产业 竞争力影响 因
素分析与应 用 [ ].当代 财经 ,0 95 :6 8 . J 2 0 ()7 _ O _ 胡远航 . 于生 态位理论 的南 宁文化创 意产业发展 对策 [ ]. 基 J
F O I A, I H D. e r e o e cet e c s M ] L R D R C AR T i ft r i l s[ h s h av a .
的重要标 志之一 。同时 ,集群作 为一个动态 和开放的系统 ,
会 经济 的发展 ,市 场需求 发生 了根本 性 的变化 ,主要 表现
在 随着时 间的推移 ,产品生命 周期逐 渐缩短 、重复订购 次
数 日益减少 、订购批量越来 越小 ,其变化趋势 见图 1 。为了 适应 这种市 场需求 的变化 ,现代物流 在本质上 呈现 出多样
应地 向接受地 的实体流动过程 , 是根据 实际需要 , 将运输 、
储 存 、装 卸 、搬 运 、包装 、流通 加工 、配送 、信息 处理等 基本 功能实施有机结 合的过程 。 传统物流是 以储存 、 ” 运 输及 其它 附属业务 为 内容 ,功能单一 的物 流模 式 。随着社
浅析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l 6 一l . 9 3 。6 % 6 . l . l l 68 4 8 1 3 3 5 5 l 8
( u iesS h o, h i iest; s es c o lJ n n n B s s c o lHe a Unv ri Bui s h o, i g a n y n S a
C= 8, p= 1 n= 1, w = 1 8, 0, s 2, g l 6, g2 4, = = =
集群的竞争优势
文/ 韩翔
摘 要 : 本文从 产 业 集群 的视 角入 手 ,结合 物流 产 业的特
征 , 分析 了物 流 产 业 集 群 所 具 备 的 竞 争 优 势 , 即 :资 源 优 势 、
岛
v 皿
a d t e u i n i d sr g si sc a a t rsi , a l : e o r e n n o u t l itc h r c e itc n me y r s u c s h n y o
s p r r y mak t f ce c p r r ,n o ain s p r r u ei i , r e i in y s e i i in v t u ei i ot e u o t y o ot y
g O =l,服从N( 0 ,5 ) 1 02 0。用MA L B 计 算后 各 个指 标后 0 T A 如下 表 及下 图所 示 。
篆 缡袄卷 番益 毫
分 配 分散玻 黧食玻
吼 l
n
丌r
丌s
丌t
b
W
市场效率优 势、创新优 势和市场 竞争优势 。通过 分析物流 产业 集群的竞 争优 势为物 流产 业的发展提 供相应 的理论支持 。 关键词 :物 流 ;产业集群 ;竞 争优 势
福建省临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竞争优势

特 色 的区位 优 势是 其 东 隔 台 湾 海 峡 ,与 台 湾 同
胞存 在 一 定 的 血 缘 、亲缘 关 系 ,其 与 台湾 的企 业合 作 和大 学 交 流 也 一 定 程 度 上 加 速 了产 业 集 群 的发展 。 因此 ,新 型 的 以高 级 要 素 为 主 形 成
的产 业集 聚 建立 了更 具 生命 力 的动 态 竞争 优 势 ,
( ) 福 建 临 港 产 业 集 群 形 成 的 资 源 供 给 一
机 制
这种 优势 的取 得 是培 养 其 长 久 竞 争 力 的 根 本 支
持要 素 。 ( )福 建 临港 产 业集群 形成 的 市场机 制 二 市 场 需 求是 企 业 经 营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福
建省 经济 较 发 达 ,交 通 便 利 ,外 贸企 业 和 国际
,
产值
) 4 () 【2
亿元
占临港 工 业 产 值 的 5 8 %
80
占全
港 口 资源 带 动 福 建 经 济 的 发 展
开 拓港 口 发展
,
省 产 业 集 群 产 值 总量 的
9/ 6
…
。
腹地
,
培 育 和 发 展 临港 产 业 集 群
“
是 国 民经 济 结
目前 福 建 省 的 临 港 产 业 集 群 主 要 有 : 集 中
年福 建统
的
、
1
/ 3
。
2005
年 全 省 临港 工 业 总 产 值
1840
计局对三 都 澳
北岸
、
、
罗源 湾
、
、
湄 洲 湾南 岸及 湄 洲 湾
口 区 域 的分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分析

收稿 日期 : 0 5—1 4 20 0—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47 (o6O 一 l9 o 10 — 90 20 )l 06 一 2
作者简介: 赵颖(91 )女 。 18 一 , 河南新乡人 , 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优势 。 也是 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的重要来源, 而这种竞争优势 的可持续性是产业集群及 区域经济发展 的关键。本
文从宏观、中观、 微观三个角度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能力进行分析。并指 出成本低廉、 不断创新、品
牌 优势是保 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 。
关键词 : 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可持续性
维普资讯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 06年第 1 期
・6 l 9・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分析
赵 颖
( 郑州大学 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00 ) 50 1
摘 要: 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问的中间性经济组织。 兼其二者的优势于一体。 具有强大的竞争
信 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克服 了彼此 间进行 合作 的技术 障碍 。 同时企业 的垂 直一体化发展模
2 低运输成本和交 易成本 。 市场需求 多样 . 在 化和不可预测 性持续增 加 的情 况下 。 单个 企业 无
式 中存在 的科层组织 问题也使许多企业转 向了网 法也没有必要包揽 所有生产环节 。每个企业 不得 络化发展模式 , 断地剥离非 核心业务 , 不 更倾 向 不通过采取 与其他企 业合作交 易形式 , 获取 所 来 专业化生产 。因此 介于企业 与市场问的 中间性组 需 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 企业 之间 的交 易频 织越来越多 , 作用 也 日益 明显 , 产业 集群便是其 率 的增加 , 因此使 得交 易成 本增 加。但 产业 集 并 中之一 。产业 集群 (n uta c s r 是指 在某特 群把大量买者与卖 者集 中在某一 区域从事 生产经 Idsi l t ) rl u e 定领域 中 。 一群 在地 理上 邻近 、有交 互关联 性 的 营活动 , 企业 与企业 、人与 人之 间 的合作 往往 基 企业和相关法 人机 构 , 它们 以彼 此 的共通 性和互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发展建设

约 )带来 的损失 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
而 且还会 由于 长期铭 记殃及 自己 的 亲属 和后代” 。
定领域内互相联 系的、 在地理位匿上
2 .营销优势 。营销 优势是 指价 格上有优势和销量上有 优势 。 营销优 势 主要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是 产 品的差异化 , 其次是集群营销平 台 的利用 , 次是 价格低廉 。 再 ( )专业化 的分工和柔性生 产 , 1 为集群 内企业 的产 品差异化 生产 的 实现提供 了条件 。 品差异化不仅 改 产 变了市场竞争方式 ( 以价格为主的 从 竞 争到非价格为主的竞争 ) ,而且 使 企业获 得 了超 过产 业平均 水平 的利 润。 产品的差异化足以诱使 消费者购 买产品的特殊性 , 因为差异化产品满 足 了消费者 个性化需 求 和多样化 需 求 ,得 到溢 价补偿是 理所 当然 的事 情。有了溢价补偿 , 集群 内企业会进
维普资讯
产 业 集 群 的 竞 争 优 势 与 发 展 建 设
董相勇。 侯 锐
( 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尔滨 10 0 ) 哈 哈 5 0 1
产业 集 群是 当今世 界经 济 中颇 具影响力的产业组织形式 , 通过集群 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 产生出强大的 溢 出效应 , 带动经济 的发展。纵观世 界经济繁荣的区域 , 都可以发现产业 集群的影子。 据统计 , 美国大约有 30 8 个跨产业部 门的公司集群 , 它们拥有 5 %的劳动力 , 7 创造 了 6 %的国民生 1 产总值 。 作为一种能大力提升区域 竞 争力 的经济组织形式 , 产业集群越来 越 受到 专家 、学者 和政府 的高度关
一
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产业集群 包 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 、 相互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角

《商场现代化》2012年9月(下旬刊)总第696期“产业集群”既是一种产业组织方式,也是一种产业环境。
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理想模式。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解释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决定了集群企业具有纵向一体化程度低的特征。
集群企业一方面通过收缩纵向规模,使专业化分工走向深化,以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扩大横向规模,形成外部经济效应,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正是由于集群企业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具有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1.专业化分工,实现价值增值。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价值链各环节对于利润的贡献不一。
企业只有将自己摆放在最有利的市场地位,掌握关键资源和关键能力,才能形成竞争优势,获得更多的利润。
正是由于同行企业在产业集群特定区域内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大大降低了集群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程度,使集群企业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化。
在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中,各家企业都不将一个产品的生产环节完整地安排在本企业内部,而是靠多家企业的相互配套协作来完成,甚至许多企业只是从事产品生产作业链条上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单一环节的生产,实现这一环节大批量专业化的生产,使自身竞争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快速反应,实现规模效应。
比尔·盖茨在《数字神经系统》一书中写到:“80年代是质量的竞争,90年代是成本的竞争,21世纪是反应速度的竞争。
”当今时代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
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敏锐地识别商机、创造商机,不失时机地做出科学的决策,快速反应市场,实现“敏捷制造”,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两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和外部范围经济。
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效率极高,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企业既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又不必过分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实现了“柔性”与规模的统一。
产业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总之,在集群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第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集群内企业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
第三是群体效应。
集群内企业通过联合可以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合体,其集合效应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有“1+1>2”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集群内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集群对新标准的制定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集群的知名度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
第四是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促进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Abstract ........................................................... 1 Keywords ........................................................... 1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 2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 2 1. 促进创新创业,有利招商引资 ................................. 2 2.有利于树立区域品牌效应 ...................................... 3 3.激发企业间的竞争意识 ........................................ 4 4.有利于提高信用 .............................................. 4 5.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市场 ........................................ 5 6.专业化深度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 .............................. 5 7.节省成本 .................................................... 5 三、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 6 1.产业集群层次低,竞争优势难持久 .............................. 6 2.集群区内企业偏好“小而全” .................................. 6 3.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易大却难强 .............................. 7 4.地方网络残缺,企业难有根植性 ................................ 7 四、如何更好地发展产业集群 ......................................... 7 1.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业集群的层次 ............................ 7 2.健全行业组织,发挥服务互助自律作用 .......................... 7 3.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8 4.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 8 参考文献 ........................................................... 9 1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摘 要:随着国际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已表现出明显的产业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的获取取决于企业所能支配和利用的资源以及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集群通过整合实现了资源的协同效应。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模式出发,详细分析了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各种竞争优势,通过对中国集群发展的现状的认识对产业如何更好地实现集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创新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bstra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and has shown significant industrial advantages and strong competitivenes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dustrial clusters to obt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depends on the disposal and utiliz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and ability to integrate resources, cluster resourc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ynergies achiev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starting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China's curr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cluster development on the status of th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industrial cluster suggested.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novation 2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当前为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是迈克尔. 波特(PorterM.E.)给产业集群下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 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叉关联的企业和相关的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 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按照波特的定义, 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 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对顾客而言,产业集群为他们提供了方便货比三家的平台。对企业而言,由于顾客的择优比较,面临一群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企业面临各种社会服务和各种人力资源,这种就近、择优选购,是一种竞争性的配套关系,它既有垂直整合的效率,又有更广泛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总体而言,产业集群优势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 1. 促进创新创业,有利招商引资 在产业集群所在地,由于国内外的用户、经销商、供应商都汇集于此, 3
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也在此汇集,而这些都将是创新的源头。加上集群内部各种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促使创新的思想碰撞的机会更多。另外,集群内部的竞争以及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也使得企业的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时也使学习的成本降低了,更容易产生学习效应。各类高校、科研单位、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大量提供研究开发技术支持的机构形成创新的服务体系。 日前,总投资3亿元的丰盈不锈钢生产项目正式在梧州不锈钢产业基地投产。这个在2010年1月份按照产业集群招商理念引进并开工的项目,在短短9个多月时间里建成投产,进一步壮大了我市的不锈钢产业集群,也充分体现了2010年以来“招商引资年”活动优质高效开展产业集群招商的成果。据统计,2010年1至10月,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5.4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17亿元的103.9%,同比大幅增长了43.8%,提前两个月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全年目标任务。1 2.有利于树立区域品牌效应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不仅产品需要品牌,企业需要品牌,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县也需要品牌。产品的品牌表明产品独特的性能和质量,区域品牌则表明区域的产业优势和产品特点。正如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一样,品牌影响力大的区域能吸引更多的经销店、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 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资源是首当其冲的关键点,然而,事实上,当资源在产业链内共有时,资本的力量的博弈便显现出来。首先资本的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在资本的影响下,企业间的市场间竞争会越来越向走向竞合。在企业重组、行业并购的大环境下,为大企业集团的形成并产业集群化运作提供了可能。其次,细分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同质化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瓶颈,在资本实力与企业同质化共振下,会加剧品牌的
1梧州日报《梧州不锈钢产业集群招商引资225.42亿元》 4
形成。 产业集群能够成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产业集群内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群体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又逐渐升级与壮大,最终形成强大的区域品牌,目前品牌已经成为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和重要竞争手段。例如,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运动鞋服、陶瓷建材、食品加工、玩具文具等多个不同产业集群,共产生了安踏、七匹狼、劲霸、九牧王等几十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还获得了包括“中国鞋都”在内的11个国家级的区域荣誉称号,“晋江制造”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3.激发企业间的竞争意识 竞争压力下产生的激励效应,迫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或实施差异化竞争。提升产品质量将赢得更多的顾客;实施差异化竞争将不断涌现新的产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因而,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实施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将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内,同种产品不是由一家企业生产,而是由众多的企业生产,这些企业相互之间自然就会形成竞争。这种竞争都是面对面的,许多同类企业甚至是门对门,户对户。企业之间的这种竞争意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信用 集群内企业具有地理“根植性”,如许多产业主相互熟悉,往往形成产业家社会网络关系。产业间的相互联系比如承包、转包、产品的质量、交货时间、资金结算等本身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声誉对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很重要,所以它们必须遵守信用,因而有利于产业间建立以信任与承诺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加强相互合作。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