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知识参考)
华东石油《采油工程方案设计》2019秋在线作业(二)辅导资料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1. 下列模型中属于裂缝面积计算模型的是()。
A. PKN模型
B. 卡特模型
C. KGD模型
D. 吉尔兹玛模型。
正确答案:B 满分:7 分
2. 压裂液的性能要求包括()等。
A. 低滤失
B. 密度小
C. 悬砂能力强
D. 粘度的稳定性好。
正确答案:ACD 满分:7 分
3. 裂缝的闭合压力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为()。
A. 闭合压力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没有规律
B. 闭合压力增加,裂缝导流能力增大;
C. 闭合压力对裂缝导流能力没有影响
D. 闭合压力增加,裂缝导流能力下降。
正确答案:D 满分:7 分
4. 酸化工艺分为()。
A. 酸浸
B. 基质酸化
C. 酸压
D. 稠化酸酸化。
正确答案:ABC 满分:7 分
5. 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
A. 缓蚀剂
B. 稳定剂
C. 破乳剂
D. 助排剂。
正确答案:ABCD 满分:7 分
6. 酸压时,影响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因素有()等。
A. 施工管柱直径
B. 裂缝宽度
C. 裂缝中酸液的流速
D. 酸液粘度。
正确答案:BCD 满分:7 分
7. 水力压裂裂缝导流能力为()的乘积。
A. 填砂裂缝渗透率
B. 填砂裂缝油相有效渗透率
C. 裂缝的宽度。
硫沉积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④为压差传感器 ; ⑤为流量计量器
本 文利 用实 际碳 酸 岩岩 心分别 进 行硫沉 积 后和 酸 压后 裂缝 导 流能 力 的测试 实验 , 通 过对 比硫 沉 积
图1 导 流 能 力 实 验 流 程 示 意 图
1 . 2 测试 方法
前后 和酸化 前后 裂 缝 导 流 能力 的变 化 , 主要 探 讨 酸 压 过程 对硫 沉积 堵塞 后 的裂缝 导 流能 力改 善机 理 。
摘
要
含硫气藏在 生产过程 中会 出现 单质硫 的沉积 , } 】 起较 大危害 , 而压 裂技 术作为 气藏增产 的主 要措 施 , 常 由于受高含
硫 气藏开发 中的硫沉积堵塞等原 因导致 酸蚀 裂缝 导流能力 大幅 降低 而逐渐 失去作 用 , 为 了能较好 的反映硫 沉积对裂 缝导流 能力的影响 以及评价酸化措施对硫 沉积 后裂 缝导流能力的 改善效果 , 采 用硫 粉和人 工造缝后 的岩心 , 模 拟硫颗粒 沉积对酸蚀 裂缝 的堵 塞 , 在此基础上 酸蚀 裂缝 , 测试 裂缝 的气 测裂缝 导流 能力 。研 究表 明 , 硫颗 粒堵塞 裂缝 , 导 致裂缝 导流 能力严 重 降 低, 以1 5 M P a 为例 , 裂缝导流 能力 降低 1 7 % ~ 4 7 %, 而注入 酸液 能侵蚀 岩石壁 面 , 导流 能力 降低 系数从 2 . 7 9~3 . 2 3恢复 到
流能力 仪 的基 础上 发展 而来 的 , 主 要 用来 测定 酸 压 或复合 酸 压施 工 中的几个 关 键 参 数 ,图 l为导 流 能
力测 量系 统流 程 图。
后, 裂缝仍 具有一定 的酸蚀 裂缝导流 能力 。关 于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较少 。蒋卫东 等 利 用实 验 的 方 法 进 行 了不 同注 入 方 式 和 不 同 围压 下的裂 缝 导流 能力 的对 比分 析 , 付 永 强 等 对 玉 门青 西油 田复杂 岩性储 层 酸压裂 缝 导流 能力 进行 了实验 研 究 , 李 年 银 等 J 、 李 勇 明等 研 究 了岩 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实验-流体粘度及流变性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 班级:石工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流体粘度及流变性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旋转粘度计使用方法,测定脱气原油在不同温度和剪切速度下的粘度。
2、掌握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学会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流体的粘度,掌握粘度计算过程。
二.实验原理1、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指作相对运动的两液层间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τ与速度梯度的比值,即:μ=τdvdy⁄式中,μ—液体的动力粘度,Pa*s;τ—剪切应力,N/m^2;dv/dy—相距为dy的两液层间的速度梯度,1/s。
测定脱气原油或水的粘度的方法有:毛细管粘度计法和旋转粘度计法等。
2、旋转粘度计:旋转粘度计由电机经变速带动转子作恒速转动。
当转子在某种液体中旋转时,液体会产生作用在转子上的粘性力矩。
液体的粘度越大,该粘性力矩越大;反之液体的粘度越小,该粘性力矩也越小。
该作用在转子上的粘性力矩由传感器检测出来,经仪器所带的微电脑处理后,可得出被测液体的粘度。
3、毛细管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用于测试脱气液体在某一温度下、低流速下的粘度。
由于地层条件下石油的流动速度很低,因此,毛细管粘度计测得的粘度可直接用于地下渗流计算(含气原油粘度需由脱气原油粘度计算得到,或由其他测试方法得到)。
三.实验流程1.旋转粘度计结构图试验中还包括超级恒温水浴。
2、毛细管粘度计结构图四.实验步骤1.旋转粘度计操作步骤(1)预热10 min.(2)将转子连接到粘度计上,按左旋方向紧(注意保护转子)。
(3)按“ENTER”键开始实验。
当扭矩超过100%,屏幕显示“EEEE”,,此时应减小转速,或更换小转子;当扭矩低于10%时,应增大转速,或更换大转子。
(4)当示数稳定后记录数据,读取粘度、扭矩值等。
(5)实验结束后,按“ON/OFF”键关闭底座背面开关,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
2、毛细管粘度计操作步骤(1)在内径符合要求的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的支管6上套上橡皮管,并用手指堵住管身7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将管身4插入待测石油产品中,然后利用吸耳球、水流泵或其他真空装置将液体吸到标线b,注意不要使管4、扩张部分2和3中的液体产生气泡或裂隙。
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

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技术说明江苏华安科研仪器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海安开发区鑫港路8号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一、仪器对油田增产的意义压裂作业是油田生产中对低渗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手段之一。
压裂作业的增产效果与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密切相关,导流能力取决于裂缝的宽度和裂缝闭合后支撑剂的渗透率。
因此,只有对不同来源的支撑剂在压裂作业前进行优选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最佳的施工设计,导流能力测量仪是对不同的支撑剂在压裂作业前进行优选和质量控制测试的仪器。
二、仪器基本原理裂缝导流仪是按照API标准研制的。
它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评价裂缝支撑剂的导流能力,从而对各种支撑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方法如下:1.用液压机对装有支撑剂的测试室施加不同的闭合压力,使支撑剂处半稳定状态;2.对支撑剂层注入试验液,对每一闭合压力下的裂缝宽度、压差等进行计量;3.用达西公式计算支撑剂层的渗透率和裂缝导流能力;4.重复此过程直到所要求的各种闭合压力和流速都被评估;5.将测试室加热到油藏温度,再对支撑剂层进行测试。
三、仪器系统流程本仪器由以下各部件组成:1.符合API标准的线性流导流室(径向流导流室);2.液压机及压力补偿系统;3.线性位移传感器;4. 试验液体驱替系统,包括驱替泵及脉冲压力阻尼器等;5. 压差计、压力传感器;6.回压调节系统;7.天平;8.加热及温控系统;9.真空系统;10.自动控制系统;11.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流程如图所示:支撑裂缝导流仪流程图四、主要技术指标1.液体流速范围:0~20mL/min;2.测试压力:最大20MPa;3.操作温度:室温~180℃;4.闭合压力:0~100MPa;5.支撑剂厚度:0.25~1.27cm;6. 液体压差:ΔP(0- 6Kpa)、精度0.25%F.S;7. 气体流量计量程: 0-3000ml/min8. 导流能力:0-2000µm2·cm9. 渗透率: 0-4000µm2五、主要技术特点1.仪器自动采集压差、位移、流量、温度等参数,并能自动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不同闭合压力下的导流能力。
通道压裂裂缝导流能力数值模拟研究

通道压裂裂缝导流能力数值模拟研究1. 引言1.1 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目的2. 文献综述2.1 通道压裂技术介绍2.2 裂缝导流能力评估方法概述2.3 数值模拟在通道压裂及裂缝导流能力评估方面的应用3. 数值模拟方法3.1 模拟基本假设3.2 数学模型建立3.3 边界条件设定3.4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及参数设置4. 结果分析4.1 通道压裂后裂缝形态分析4.2 裂缝导流能力数值模拟结果分析4.3 参数敏感性分析5.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展望附录参考文献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提高到更加复杂的地质环境,裂缝导流能力成为裂缝性质评价中的重要参数。
而通道压裂技术,由于其对长水平井的产量提升作用,正在成为非常重要的压裂工艺之一。
然而,通道压裂技术不仅仅需要考虑裂缝的形态和网络,也需要考虑裂缝的导流能力,才能有效判断油气开采效益。
因此,在估算通道压裂裂缝导流能力中,需要特别关注计算准确性和精度。
1.2 研究意义提高通道压裂技术中裂缝导流能力的研究,对于更好地控制裂缝网络、优化压裂工艺、提高油气开采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预估裂缝导流能力,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执行提供基础数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通道压裂技术中裂缝的导流能力,精确分析裂缝形态对导流能力的影响,以期对通道压裂技术的优化设计和油气开采效益提升提供指导。
第二章:文献综述2.1 通道压裂技术介绍通道压裂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压实性压裂工艺,引入的压实剂可填充裂缝、增加凝聚物沉积,从而增强裂缝在地下储层中的导流。
最初,通道压裂技术是由美国Halbouty等人在60年代提出,以增加地下流体运移能力。
通道压裂技术将地下储层压实后,可以在新加入的裂缝中获得更高的渗透率,提高开采效率。
2.2 裂缝导流能力评估方法概述目前评估裂缝导流能力主要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标记法、气体标记法、水平渗透法等,这些方法需要建立相应的实验模型,能直接参考地下裂缝的实际模型,但由于实验条件的局限和成本问题,难以探测深部裂缝。
压裂液,基本知识,对储层伤害的评价

酸性交联压裂液伤害性评价实验报告1 压裂液基础知识水力压裂是油气层改造与油井增产的重要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油气的生产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几十年来,国内外油田对压裂液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该技术发展是越来越成熟,目前压裂液体系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国内外均出现了天然植物胶冻胶压裂液、泡沫压裂液、酸基压裂液、乳化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清洁压裂液等先进的压裂液进一步为油气的勘探开发和增储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对一些国内外先进的压裂液体系做了一些介绍,并了解了国内外压裂液的发展方向和概况。
同时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压裂液中各种化学添加剂性能优劣对地层伤的害性,对其伤害性的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1.1 压裂液在压裂施工中基本的作用:(1)使用水力劈尖作用形成裂缝并使之延伸;(2)沿裂缝输送并辅置压裂支撑剂;(3)压裂后液体能最大限度地破胶与反排,减少裂缝与地层的伤害,并使储集层中存在一定长度的高导流的支撑带。
1.2 理想压裂液应满足的性能要求:(1)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
在不同的储层温度、剪切速率与剪切时间下,压裂液保持有较高的黏度,以满足造缝与携砂性能的需要。
(2)滤失少。
压裂液的滤失性能主要取决于压裂液的造壁滤失特性、黏度特性和压缩特性。
在其中加入降滤失水剂将大大减少压裂液的滤失量。
(3)携砂能力强。
压裂液的携砂能力主要取决于压裂液的黏度与弹性。
压裂液只要有较高的黏度与弹性就可以悬浮与携带支撑剂进入裂缝前沿。
并形成合理的砂体分布。
一般裂缝内压裂液的黏度保持在50~100mpa*s。
(4)低摩阻。
压裂液在管道中的摩阻愈小在外泵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用于造缝的有效马力就愈大。
一般要求压裂液的降阻率在50%以上。
(5)配伍性。
压裂液进入地层后与各种岩石矿物及流体接触,不应该发生不利于油气渗率的物理或化学反应。
(6)易破胶、低残渣。
压裂液快速彻底破胶是加快压裂液反排,减少压裂液在地层中的滞留时间的必然要求。
降低压裂液残渣是保持支撑裂缝高导流能力,降低支撑裂缝伤害的关键因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实验报告之水电模拟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3.11.18 成绩:班级: 石工11-13 学号: 11021626 姓名: 李华 教师: 霸天虎 同组者: 小明 -实验三 水电模拟渗流实验一、水电模拟原理1、水电相似原理利用电场模拟地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机理在于流体通过多孔介质流动的微分方程与电荷通过导体材料流动的微分方程之间的相似性,即水-电相似原理。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遵守达西定律:)(p grad K A q v μ-== (3-1) 式中,v —流速,m/s ;q —流量,cm 3/s ;A —渗流截面积,cm 2;K —渗透率,2m μ;μ—流体粘度,s mPa ⋅;P —压力,0.1MPa 。
通过导体的电流遵守欧姆定律:)(U grad SI ρδ-== (3-2) 式中,ρ为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西门子/cm ;U —电压,伏;δ-电流密度,安培/cm 2;I-电流,安培,S-导体截面积,cm 2。
均质地层不可压缩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稳定渗流连续性方程:0)(=⎪⎪⎭⎫ ⎝⎛P grad K div μ (3-3) 均匀导体中电压分布方程:()div grad U ρ()=0 (3-4)对比方程上述方程可以看出:电场与渗流场可用相同的微分方程进行描述,因此,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渗流问题可用稳定电场进行模拟。
于是可以用电位分布来描述渗流场的压力分布,用电流来描述流量或流速,电阻描述渗流阻力。
2、水电相似准则物理模拟模型各参数与油层原型相应参数之间存在比例关系,称为相似系数。
各相似系数之间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称为相似准则。
水电模拟各相似系数定义如下:1)几何相似系数模型的几何参数与油层的相应几何参数的比值。
即:()()m l oL C L = (3-5) 任意点的几何相似系数必须相同。
2)压力相似系数模型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与地层中两相应点之间的压差的比值。
即:()()mp oU C P ∆=∆(3-6) 3)阻力相似系数模型中的电阻与油层中相应位置渗流阻力的比值。
中国石油大学《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在线考试模拟题9

春季学期《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在线考试(适用于6月份考试)
裂缝导流能力越大,压裂效果越好。
A:对
B:错
参考选项:B
高压水射流井筒清洗时使用的喷嘴可产生脉冲作用。
A:对
B:错
参考选项:A
流动效率是指缝内压裂液体积与注入压裂液总体积之比。
A:对
B:错
参考选项:B
通常,水力压裂施工规模大于常规酸化施工。
A:对
B:错
参考选项:A
压裂液属于膨胀型非牛顿流体。
A:对
B:错
参考选项:B
高能气体压裂与水力压裂一样可产生一条裂缝。
A:对
B:错
参考选项:B
微生物稠油开采是一种物理和化学作用。
A:对
B:错
参考选项:A
通常,水力压裂裂缝的方向是人为控制的。
A:对
B:错
参考选项:B
生产井井筒温度是不变的。
A:对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缝导流能力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随闭合压力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同闭合压力
条件下不同铺砂层数导流能力的差异。
2、 分别应用达西公式和二项式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的异同点,并
说明原因。
3、 熟悉裂缝导流仪的操作及实验流程。
二、实验原理
裂缝的渗透率可由气体渗流的流量来反映,测量气体在不同入口和出口压力下的流量后,可通过气体径向渗流的达西公式来确定裂缝的导流能力。
三、 实验仪器和材料
1、仪器名称:裂缝导流仪,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压力试验机、空气压缩机、定值器、精密压力表、浮子流量计、岩心(钢板)模、游标卡尺、电子天平、放大镜。
2、材料:不同产地的石英砂和陶粒。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工作
1、在附表 1 中记录使用的砂子产地、粒径、名称及某温度下的气体粘度;
2、用游标卡尺量出岩心模的外径 ro 及孔眼的内径 re 记录附表 1 中,用作计算岩心模面积;
3、称一定重量的砂子(记下砂子的颗粒直径)均匀地铺在缠有铜网的岩心面上,要保持单层,铺完后用放大镜检查一下砂子是否铺的均匀和紧密。
然后称剩余砂子的重量,二者之差即为铺在岩心上的砂重,并按下式计算出支撑剂的浓度:
2=
单层支撑剂的重量
支撑剂浓度(g/cm )铺有支撑剂岩心的面积
,将此浓度值记入表 1 中。
4、将上岩心片(孔眼向下)放于下岩心片的上方,然后上下岩心片放在试验机下承压板中心位置。
5、认真记录试验机载荷刻度盘上读出加载值。
图1岩心模型
(2)岩心加压法
1、岩心放在下承压板上,用手旋转螺杆将上承压板合并,压住岩心模型,准备加载。
2、旋紧回油阀,按绿钮开机器,用送油阀慢慢加压,通过控制送油阀开启程度控制加压速度,当主动指针(黑针)转到 1.5 吨(或 1KN)时,将送油阀放慢关闭维持此点上,将定值器打开使气体进入浮子流量计中,同时浮子上升,调节定值器旋钮,使浮子指示到流量计刻度的最高度值。
送油阀继续开动,当指针加到所规定的吨数时,保持指针示数不变。
同时读出流量数 Q 和对应的压力 P (精密压力表示数),记录在记录表中。
4、需要载荷分别依次加到
30KN 50KN (70KN)100KN (120KN)150KN (180KN)200KN 250KN 300KN
读出相应的 P,Q 值,用达西公式计算。
注意:在测点 7、12、18 吨(或 70、120、180KN)处,保持载荷不变,改变 P(调定值器阀),读出 Q, 每测点共记5 组数据于记录表中,用于二项式公式计算。
5、试验结束后,关送油阀,按红钮关电源,慢慢打开回油阀卸载,将岩心取出,观察支撑剂破碎情况。
6、双层支撑剂测定:将重量为岩心上铺设单层时支撑剂重量二倍浓度分量的支撑剂铺于岩心表面,依次按步骤(二)进行操作,测出不同载荷下的 P 及Q 值记入记录表中。
五、实验原始数据
裂缝导流能力模拟实验原始记录表
表1 基本参数
岩心外半径R0(cm) 岩心孔眼半
径(cm)
岩心面积
(cm2)
支撑剂浓度(g/cm2) 空气粘度
(mPa.s)
支撑剂
单层双层目数产地
4.503 0.455 63.052 0.317 0.634 0.01789 20-40 河砂
表2 变载荷下的流量与压力关系数据
载荷(KN)
单层双层
入口压力
(MPa)
出口压力
(MPa)
浮子流量
(m3/h)
入口压力
(MPa)
出口压力
(MPa)
浮子流量
(m3/h)
30 0.121 0 0.83 0.116 0 0.80 50 0.123 0 0.82 0.118 0 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