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答案(1~6课)
军事理论课程答案(1)讲解

第一章上1、2013年10月,土耳其宣布,经过一年时间的对比分析,确定在美国的“爱国者-3”、俄罗斯的“安泰-2500”、欧洲的“紫苑-30”及中国的[ ]防空导弹中,选择中国的防空导弹作为其采购目标。
C 红旗-9第一章下1、2014年01月美国五角大楼官员说,中国军方成功完成了一种高超音速导弹的首次试射。
高超音速导弹一般指导弹的速度在[ ]倍音速C 5——10第二章1、一般来说,侦察探测可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类的探测,奥巴马在韩朝边境手拿望远镜在观察属于[ ]类探测D 战略2、现代探测(侦察)监视技术为发现、[ ]、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C 识别第三章1、迷彩伪装技术既可防可见光探测,也可防近红外光及[ ]探测D 紫外光2、天然伪装技术就是指利用地形、地物、夜暗及[ ]等措施,从而来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A 不良气候条件第四章1、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一般都在[ ]以上50%2、导弹按射程分类,射程在8500千米的属于[ ]导弹洲际第五章1、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场电子战发生于[ ]年的中国大连海域一带19702、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时时处处都能逢凶化吉的原因是红军破译了蒋介石的密码第六章1、2011年11月,中国神舟八号升空,并与[ ]空间轨道器进行了成功对接。
C 天宫一号2、太空是指距离地球表面[ ]千米以上的宇宙空间。
B 100第七章1、从全球范围看,国防的类型主要包括扩张型、中立型、自卫型和A 联盟型2、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D 政府腐败第八章1、根据《兵役法》,我国实行的兵役制度包括B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2、国防法规的特殊性在于D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第九章1、国防动员的对象不包括B 自然力2、国民经济动员包括A 医药卫生动员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 ]起施行D 2010年7月1日第十章1、步兵分队所拥有的炮一般都称为“小炮”,其原因是C 个头小,人能扛得动2、中国的武装力量建设构成不包括D 中国人民公安部队3、建国60多年来,陆军先后经历了骡马化、摩托化、[ ]等发展阶段A 半机械化十一章1.红军长征初期遭受了严重的失败,导致红军由约八万人只剩下不到3万,于是红军在毛泽东的建议下改变了转移方向,取得了长征开始后的第一场胜利,并在一个城市召开了会议,重新确认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的指挥权,这个会议叫做遵义会议2.毛泽东同志到达陕北后,先后撰写了多篇军事著作,其中有一篇对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直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这本著作是论持久战3.由于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指挥而导致严重失败的红军反围剿作战是第五次十二章1、现代社会所推崇的“威慑”思想是《孙子兵法》中[ ]思想的运用B 不战而屈人之兵2、孙武是春秋末期[ ]国人D 齐3、孙武大约出生于至今2500多年前的[ ]时期C 春秋十三章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中的“一超”指的是[ ]A 美国2、邓小平认为,当代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出路是B 增强和平力量3、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是A 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十四章1、与中国有共同陆地边界的国家有14个2、我国陆地国境线总长是 2.23、我国海岸线总长是 1.8十五章1、人类的文明程度是通过[ ]的流量、流速事体现的。
军事理论课思考题及答案

一、信息化战争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航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特征:信息资源主导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节奏快速化、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化、作战行动精确化2. 信息化作战节奏快速化主要有哪三个因素?(1)战场信息流动加快,作战周期缩短;(2)战争的突然性增大,时效明显提高;(3)广泛实施精确作战,毁伤效能剧增。
3. 信息化技术在促进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哪四个要素?(1)要以工业革命中一大批方兴未艾的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机械化部队中一大批坦克、飞机、舰艇等主战装备和作战平台为依托;(2)要发挥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群的带动力;(3)要重视信息技术所独具的渗透性、扩散性、融合性特征;(4)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军民兼容性特征。
4.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基本内涵发展趋势:(1)扩展战争内涵(2)谋取全谱优势(3)实现智能化(4)全面威慑与速决取胜基本内涵:(1)信息化战争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该时代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2)信息化战争必然以信息化军队作为主体作战力量;(3)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工具是信息、信息化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平台,诸作战单元实现了网络化、一体化;(4)要在七维战场空间进行,其中航天、信息、认知、心理占相当大比例;(5)信息在作战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能在战争中表现为火力和机动力的物质能量;(6)战争的破坏性和附带性伤亡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将降至最低限度。
5.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要求(1)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建设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关系;(2)正确处理机械化半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3)正确处理信息化武器装备与信息化人才的关系;(4)正确处理革命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1. 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习题与答案6_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习题与答案(六)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军事思想2、国防3、军事高技术4、国际战略力量5、积极防御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与中国虽不相邻,但却与中国有着直接关系、产生着重大影响的国家是()。
A、新加坡B、英国C、法国D、美国2、《国防法》是()开始颁布实施的?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3、人民军队的根本任务是:()。
A、战斗B、工作C、宣传D、生产4、中国古代封建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A、《军政》、《军志》的问世B、《孙子兵法》的问世C、《孙膑兵法》的问世D、《武经七书》的问世5、20世纪末,以()为标志,人类进入现代高技术战争时代。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海湾战争D、阿富汗战争6、战略的本意为()。
A、经济战略B、政治战略C、文化战略D、军事战略7、历史上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往往以世界()的发展为先导。
A、经济格局B、政治格局C、军事格局D、文化格局8、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产生于:()。
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早期D、奴隶社会中期9、在黄海和东海大陆架中,与中国相向不共架的国家是()。
A、朝鲜B、韩国C、日本D、越南10、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是()。
A、实力B、企图C、环境D、时机、方式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毛泽东认为战争规律具有()等特点。
A不可知性 B盖然性C稳定性 D 客观性2、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军事实践活动主要有:()。
A、三湾改编B、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C、古田会议D、提出了“十六字诀”的游击战原则3、国防的目的主要是:()。
A、捍卫国家的主权B、保卫国家的统一C、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D、维护国家的安全4、战争的性质取决于:()。
A、战争的政治目的B、战争的阶级本质C、战争的文化传统D、战争的历史作用5、战略的基本特性有:()。
(完整版)(军事理论)第一部分分章习题答案

徐州师范大学2010级军事理论复习及自测试题第一部分分章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中立型国防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所奉行的和平中立政策。
3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各武装组织的总称。
一般以军事为主体,有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所构成。
二、辨析题1、现代国防只是一种国家行为不是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巩固国防。
国防巩固,国家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家的发展趋势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相关因素,也涉及国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当周边国家局势动荡时,该国就必须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他国武力相加,该国就必须进行国防动员,以迎接外来挑战。
可见,现代国防在作为一种国家基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三、问答题。
1 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每种各有哪些代表国家?有:1)扩张型国防2)自卫型国防3)联盟型国防4)中立型国防2、现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1)现代国防与国家安全与发展更紧密相连;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3)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
3、我国的兵役制度是什么?《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地方大学生入伍有哪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5、陆军、海军、空军的任务分别是什么?陆军的主要任务是: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保卫祖国的局部战争,实现、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军事理论课试题库及答案

军事理论课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代战争的特点是()。
A. 信息化B. 机械化C. 核武器化D. 常规武器化答案:A2. 军事战略的制定必须以()为基础。
A. 国家利益B. 军事实力C. 经济实力D. 国际形势答案:A3. 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A. 战争观B. 军事观C. 战略观D. 战术观答案:A4. 军事力量的构成包括()。
A. 人员和武器B. 人员和装备C. 武器和装备D. 人员、武器和装备答案:D5. 军事情报的主要来源是()。
A. 公开信息B. 间谍活动C. 技术侦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军事演习的主要目的是()。
A. 展示军事力量B. 检验军事训练成果C. 进行军事威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军事技术的发展对战争的影响是()。
A. 减少战争的规模B. 增加战争的破坏性C. 改变战争的形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军事同盟的主要作用是()。
A. 维护成员国的安全B. 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C. 增强成员国的军事实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9. 军事冲突的解决方式包括()。
A. 谈判B. 武力C. 法律途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军事改革的目标是()。
A. 提高军事效率B. 降低军事成本C. 增强军事实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军事理论的范畴()。
A. 战争理论B. 军事战略C. 军事指挥D. 军事训练答案:A、B、C、D2. 军事力量的运用包括()。
A. 威慑B. 防御C. 进攻D. 支援答案:A、B、C、D3. 军事情报的类型包括()。
A. 战略情报B. 战术情报C. 技术情报D. 地理情报答案:A、B、C、D4. 军事演习的类型包括()。
A. 联合演习B. 单独演习C. 模拟演习D. 实战演习答案:A、B、C、D5. 军事同盟的类型包括()。
A. 区域性同盟B. 全球性同盟C. 功能性同盟D. 战略性同盟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军事理论是研究战争及其指导规律的科学。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

《军事理论》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安全和领⼟完整所进⾏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的活动。
”2.国防分为哪⼏种类型?每个类型最典型的国家或集团是什么?⼀个国家的国防分为四种类型:扩张型、联盟型、中⽴型、⾃卫型扩张型国防:美国联盟型国防:美⽇韩⼀体系中⽴型国防:瑞⼠⾃卫型国防:中国3.我国国防历史的启⽰是什么?(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的关键4.根据国防法规定,公民有哪些⽅⾯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在国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国家从法律和物质上保障公民享有这种权利。
具体权利有:①对国防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检举危害国防⾏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义务是指由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防活动中必须履⾏的责任,由国家强制⼒保证其落实。
具体义务有: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义务④保守国家秘密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5.我国武装⼒量体制是怎样构成的?我国武装⼒量体制够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民解放军、中国⼈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这种“三结合”的武装⼒量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军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形势下为完成国防使命的必然要求。
6.国防动员的主要形式有哪些?⑴武装⼒量动员(现役部队动员、后备兵员动员、民兵动员)⑵国民经济动员⑶⼈民防空动员⑷交通战备动员⑸国防教育7.(补)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⑴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⑵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针⑶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⑷实现国防现代化⑸独⽴⾃主、⾃⼒更⽣地建设和巩固国防⑹实⾏军民结合,全民⾃卫⑺⾛有中国特⾊的精兵之路⑻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1.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指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问答形式_有题有答案~)

一,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基本类型A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国防、封建制国防、资本主义制国防、社会主义国防。
B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扩张型国防。
C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3.国防的历史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1998年组建的。
补: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国防事业的社会性二,国防法规5.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
6.国防法规体系纵向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7.公民的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8.我过的兵役制度是什么?①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②民兵与预备役结合9.学生军训的意义补:什么是兵役法?是规定国家兵役制度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依据三,中国武装力量10.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11.什么是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陈12.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内为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金木水火土,内、警卫、边防)13.陆海空军的编成①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专业部队组成②海军由睡眠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的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③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以及通信兵等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14.我国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是三等十级。
军事理论综合版答案有答案

军事理论综合版答案第一章1公元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游牧帝国是AA、蒙古帝国B、阿拉伯帝国C、突厥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个远洋小岛最大可拥有的领海面积可达多平方公里BA、3500B、1500C、2500D、45003中国战略地理的特点是:既是一个陆上大国,又是一个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DA、太空大国B、信息大国C、天空大国D、海洋大国4下列国家既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的是BA、缅甸B、越南C、俄罗斯5太空安全对下列哪些领域有影响ABCDEA、科技B、军事C、文化D、政治E、经济6习主席总体安全观的基本内容是BCDEA、以人民安全为基础B、以政治安全为根本C、以经济安全为基础D、以人民安全为宗旨E、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7冷战以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ABDA、科索沃战争B、伊拉克战争C、马岛战争D、海湾战争8东盟国家与我有岛屿争端的国家有ABCA、菲律宾B、越南C、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9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数量,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BDA、11B、12C、14D、1310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是ABDA、全球化B、网络化C、简单化D、分散化第二章1中国国防的主体是AA、国家,包括全体国民B、武装力量C、军队2国防的功能是和平时期威慑敌人,战争爆发后通过实战战胜敌人,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已经过时了,应该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这个说法对不对T3瑞士1815年宣布中立以来,已经200多年没有战争,但现在每年仍投入国防费54亿美元(人均655.7美元,中国人均105美元)。
有人说必要,有人说不必要。
你认为必要还是不必要必要4国家的国防实力等于BA、综合国力+民族精神B、综合国力×民族精神5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其主要原因是BA、中国是农耕民族B、中国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6下列国家国防的类型正确的有ABDEA、瑞士:中立型B、日本:联盟型C、中国:中立型D、美国:扩张型E、中国:防御型7下列选项不是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的是BCDA、1964年10月16日B、1964年11月16日C、1965年10月16日D、1965年11月16日8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ABCDA、人民防空动员B、政治动员C、武装力量动员D、经济动员9公民在国防动员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BCDA、捐钱献物B、依照法律服兵役C、接受国防教育D、履行国防勤务义务10中国武装力量是指什么,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A、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B、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C、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第三章1克劳塞维茨是哪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家CA、英国B、法国C、普鲁士2创立海权论并成为世界最著名海军战略理论家的是()海军上校马汉CA、法国B、英国C、美国D、荷兰3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哪场伟大战争AA、拿破仑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4在哪场战争之后,美国军事教育界开始重视学习《战争论》CA、海湾战争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5马汉最初是在对()研究的基础上萌发了海权论思想DA、中世纪战争B、英荷战争C、拿破仑战争D、布匿战争6《战争论》提出的最精彩的思想有ABCA、战争是政治的继续B、进攻顶点C、打敌重心D、政治是战争的继续7马汉认为具有下列特性的民族有利于发展海权ADA、冒险精神B、侵略精神C、称霸海上D、贸易的欲望8克劳塞维茨的“攻势防御”思想是指ADA、要把进攻和防御紧密结合B、不要进攻注重防御C、要先发制人、主动攻打敌人D、要用巧妙的的打击构成防御的盾牌9马汉认为下列因素影响“海权“的争夺CDA、陆海兼备的大国B、领土面积C、政府性质D、方便进入海洋的地理位置“海权“的主要内涵是哪些ABCA、海洋方向的综合实力B、海上武装力量C、海上经济力量D、海上政治势力第四章1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参战打了多长时间BA、6年零2个月B、4年零2个月C、5年零2个月2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打了BA、5年零9个月B、3年零9个月C、4年零9个月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共打了CA、8年B、12年C、14年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国际战略环境与格局★.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和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式的综合体现,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经济、军事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条件。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3.、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世界格局也可以叫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力量结构。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状况及原因是什么?.....................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原因:(一)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严重(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表述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
”——党的十六大报告互信: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国与国之间要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
这是各国和平相处和安全保证的前提,也是新安全观的基础。
互利: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别国的安全利益,为对方的安全创造条件。
互利强调的是共同安全,反对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为条件来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互利是新安全观的目的。
平等: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积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平等是新安全观的保证。
协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协作,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协作是新安全观的方式。
第二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1.、我国领土总面积是多少?............960 (1040)万平方公里★.2.、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缓和与稳定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3.、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一)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1、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2、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四)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4.、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国土争端问题。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5.、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是什么?...............当前印度对华军事战略:一是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防御部署三是加强对华威慑★.6.、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我国安全问题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际安全环境基本上满足了“四化”建设需要,但也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大战和外部入侵的危险没发生,但卷入地区的冲突的危险增加了;国际格局未变,但面临更大的战略压力;军事实力差距没有大变,但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加了。
今后10年,台湾分离主义将增加我国卷入战争的危险,但不至于引发世界大战;中美矛盾将增强我国安全的不确定性,但中美之间仍能进行消极的安全合作;经济全球化将增加我国非传统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战略重要性不会大幅提升。
我国需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抑制军事冲突发生;加强安全合作,增强相互信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竞争力与抗危机能力。
第四课:中国国防与国防建设★.1.、什么是国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有哪几种?我国属于哪种国防?....................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国防1、扩张型的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它们以国家安全需要为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本国的势力范围,肆意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自卫型国防2、自卫型的国家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的国防力量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联盟型国防3、联盟型的国家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
联盟型国防又分为两种:一是一元体联盟,即某一大国为联盟的盟主,其它国家处于从属地位;二是多元体联盟。
即联盟诸国基本处于伙伴关系,共同协商防卫大计。
中立型国防4、中立型的国家是指一些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中小发达国家,为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实行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
我国属于自卫型国防★.3.、现代国防有哪些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现代国防的斗争,不仅继续以双方军事势力在战场上进行武力较量为基本形式,而且也通过非武力斗争形式进行角逐,如政治斗争、心理斗争、经济斗争、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控制等。
2)战争潜力的转化现代国防仍然是以军事力量为主体,但它不单纯指军事力量,还要靠国家潜力转化为作战的实力。
3)综合国力的抗衡现代国防,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对抗。
事实证明,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国防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4)质量建设的道路在历史上,兵多将广曾是一支军队强大的标志。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战争样式,打破了“兵多”必胜的传统观念。
科技强军,走精兵、利器、合成、高效的质量建设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5)威慑作用的功能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这种不进行战争,而是运用强大的国防力量,采用多种手段,使敌人不敢动用武力,以保证本国获得最大的利益。
★.4.、新中国建..................立后国防建设分哪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外御侵略、内治创伤的恢复时期(1949—1953)依据国防的需要,建立合成军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二个阶段,调整时期(1953—1965)拉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序幕;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与国内外敌人作斗争,保卫了国家安全。
第三个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1976)提出了“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略方针;国防实力取得了重大发展;北反南击,捍卫国家的主权。
第四个阶段,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1989)调整了国防和军事战略方针;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重点;进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保卫了国家安全。
第五个阶段,历史性飞跃发展时期(1989年至现在)提出了军队建设的总要求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走以精兵、利器、合成、高效的国防建设之路。
★.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哪年哪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6.、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两个转变是什么?.................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7.、新时期我国国防战略是什么?..............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基本政策以及军事斗争的现实需要决定我们仍然坚持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
根据和平时期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积极防御战略,实行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的辩证统一,着重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军事战略问题.是新时期我国国防战略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
第五课:中国武装力量★.1.、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中国武装力量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中国民兵。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和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
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为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而组建起来的部队。
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其师、团已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是,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和任务?..................武警部队包括:内卫部队、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和森林部队。
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1、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2、维护社会治安3、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陆军、海军和空军各由哪些兵种组成?..................陆军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和电子对抗部队。
海军包括: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
空军包括: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和雷达兵。
★.5.、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一)海军的使命:我国海军是一个战略性军种,具有多重国防功能。
其使命是: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二)空军的使命:1、组织国土防空2、夺取制空权3、协同陆、海军作战4、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5、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6、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三)第二炮兵的使命第二炮兵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担负着实施核反击的战略任务。
其使命是:1、威慑。
即平时打破敌核讹诈,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2、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