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时钟同步测试
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方法

时间同步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是确保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时间同步系统有不同的测试方法。
一、网络时间同步系统测试网络时间同步系统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时间同步的系统,它可以将多台计算机的时间同步到一个统一的时间源上,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环境测试:首先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测试,确保网络环境良好,能够正确传输时间信息。
时间源测试:时间源是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核心,要确保时间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时间同步测试:测试时间同步系统的功能,确保不同计算机的时间能够正确同步到时间源上。
时间准确性测试:测试不同计算机的时间与时间源的准确性,确保系统的准确性。
二、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测试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是指利用GPS技术来实现时间同步的系统,它可以将多台计算机的时间同步到一个统一的时间源上,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GPS信号测试:首先要测试GPS信号的强度,确保GPS信号良好,能够正确传输时间信息。
时间源测试:时间源是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的核心,要确保时间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时间同步测试:测试时间同步系统的功能,确保不同计算机的时间能够正确同步到时间源上。
时间准确性测试:测试不同计算机的时间与时间源的准确性,确保系统的准确性。
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是确保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时间同步系统有不同的测试方法。
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网络环境测试、时间源测试、时间同步测试和时间准确性测试;而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GPS信号测试、时间源测试、时间同步测试和时间准确性测试。
通过对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可以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厂变电站GPS时钟同步系统.doc

电厂/变电站GPS寸钟同步系统方案建议书烟台赤龙电子高科有限公司一、系统述......................................................二、对时方式和NTP 协介 (3)电厂/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设计方案 (5)四、系统占.................................................................八、、五、系统设备规格型号及介绍 (10)六、设备工作条件及技术指选择舒心是您的权利选择赤龙您可以舒心17七、典型应用 (20)八、相关检测 (21)九、公司简介 (22)第一部分系统概述一、建设时钟同步系统的重要性随着电厂、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对时钟统一对时的要求愈来愈迫切,有了统一精确的时间,既可实现全厂(站)各系统在GPS时间基准下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后的故障分析,也可以通过各开关动作、调整的先后顺序及准确时间来分析事故的原因及过程。
统一精确的时间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运行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时钟同步系统的优越性电厂(站)的时钟同步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现在电厂(站)大多采用不同厂家的计算机监控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自动化及线路微机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能量计费系统、电液调速系统DEH SCADA系统及各种输煤PLG除灰PLC化水PLG脱硫PLC等,以前的时间同步大多是各设备提供商采用各自独立的时钟,而各时钟因产品质量的差异,在对时精度上都有一定的偏差,从而使全厂各系统不能在统一时间基准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给事后正确的故障分析判断带来很大隐患。
如今,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时间统一的重要性。
但是,统一时钟并不是单纯地并用GPS 时钟设备。
目前,人们普遍采用一台小型GPS接收机,提供多个RS232端口,用串口电缆逐一连接到各个计算机,实现时间同步。
但事实上,这种同步方式的缺点是,使用的电缆长度不能过长;服务器的反应速度、客户机的延迟都直接影响对时精度。
PMU同步相量测量系统简介

EMS系统侧重于监测系统稳态运行,测量周期通常是秒级, 而且不带时标,不同地点之间缺乏准确的共同时间标记。
WAMS介绍
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数据的采样频率都在几千HZ以上,带 有时标,但是只在发生故障时采集故障点附近的数据,记录数 据只是局部,并且待续时间短,通常在数秒之内,难以用于对 全系统动态行为的监视和分析。
✓ 发电机功角的计算
一般测量发电机功角的方法有3种: ①利用发电厂或变电站测量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计算出功角; ②利用键相脉冲检测转子的位置; ③利用转速信号计算功角。
相量概念
正弦信号:
xt 2X sint
采用相量表示为:
X = X e jφ =X cosφ + jX sinφ
相量由两部分组成,即幅值X(有效值)和相位φ,用直角 坐标则表示为实部和虚部。所以相量测量就必须同时测量幅值 和相位。
✓ 对静态稳定监视来说,相角测量将为SCADA系统增加一个新的 数据状态量,加快潮流计算的速度。
发电机功角测量
✓ 功角是指发电机空载电势相量Eq与机端电压U 之间的夹角。同步 发电机并网运行后,其功角δ 是用来观察和判断该机组和电力系统并 列运行稳定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状态量。正常状态发电机功角在30度左 右运行,当功角在90度时是极不稳定的状态,稍有波动过一点就不能 再同步了。
GD GD GD GD T2 U3
HELP ALPHA
V0 W.X YZ SHIFT
PMU1
PMU2
➢ 利用GPS的秒脉冲作为统一的时间参考点,测得输电线两端的
电压相量为 U11,U22, 1 2
➢ 两地相角差δ实际上是指在同一时刻两个节点正序电压的相角 差,它是系统运行的重要状态变量之一。利用这个角度,可以得 知两端电力潮流的方向与大小;相角差的大小也反映了静稳裕度 的大小,它的周期变化就表明系统发生了功率振荡。
rtc时钟测试方法

rtc时钟测试方法RTC时钟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确性测试:测试时钟的准确性:比较测试时钟的走时与标准时间,检查误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测试时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走时精度,如温度、湿度等。
测试时钟的同步功能:检查时钟是否能与标准时间进行准确同步,如通过NTP、PTP等协议进行同步。
测试时钟在断电重启后是否能自动恢复到准确的时间。
2. 稳定性测试: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检查时钟的稳定性。
在各种工作负载下,测试时钟的性能和准确性。
检查时钟在电源波动或电源故障时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3. 功能测试:确认RTC模块的主要部件(晶振、RTC芯片、I2C总线、电池供电)的功能正常。
读取RTC芯片上的时间,确保RTC芯片正常工作,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I2C总线正常。
测试其他附加功能,如闹钟、定时器、报警等。
4. 兼容性测试:检查RTC时钟是否与其他系统或设备兼容。
测试在不同操作系统或硬件平台上的运行情况。
5. 可靠性测试:进行压力测试,模拟长时间、高负载的运行条件,以检测潜在的故障或问题。
进行故障注入测试,模拟各种故障情况,检查时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可维护性测试:检查时钟的校准和维护过程是否简单易行。
测试时钟的故障诊断和修复过程是否快速有效。
7. 安全性和加密性测试:检查时钟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是否安全,是否使用了加密技术。
测试时钟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
8. 环境适应性测试: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下测试时钟的性能和稳定性。
测试时钟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如高温、低温、高湿、干燥等。
电力时间同步监测系统V2.0

•电源板:双电源热备份;
•核心板:2个,面板宽度30.48mm(主CPU插件(槽位固定)、时钟 源插件(仅限主机)(槽位固定));
•守时板:1个,适应守时精度的不同要求;
•授时板:1个,输出IRIG-B(DC,RS-485和光纤)时标信号; •从站板:8个,用于接入从站装置;
精度优于0.01Hz;
告警信号输出:3路继电器输出,接点容量30W,最大断开电压250VAC或110VDC; 电源消失告警:任何一路电源消失都将输出告警信号,闭合有效; 时钟源失步(无效):任何一路时钟源信号失步(无效)都将输出告警信号,闭合有 效; 装置异常总告警:装置本体的任何异常都将输出告警信号,闭合有效;
• 主机和扩展箱:
提供SEP226N的E1通道G.703接口,以点对点方式为从站提供 标准时间服务和通道延时测量与修正支持服务。
5
二、系统架构及功能—系统组成(3)
• 时间同步监测装置主要功能如下:
① 通过SEP226N的E1通道G.703接口,以点对点方式接收主站提供的
标准时间信号,通道延时测量与修正。 ② 提供IRIG-B(DC)时标信号输出; ③ 监视其他时间同步装置输出的时间质量 ④ 监视其他时间同步装置与被授时设备之间的网络授时活动;
•工频测量与告警板:工频测量输入和告警信号输出;
•不具有互换性的插件之间具有防误插功能,防误插功能由背板接 插件位置和插件(后)面板宽度的不同来共同实现。
9
二、系统架构及功能—时间服务器功能板1
电源板 工作电源输入:1路、交直流通用,适应110VDC、220VDC和220VAC; 工作电源输出:双路输出,电压调节范围1.00~1.06倍额定输出,主路5V、8A,
电力系统时钟同步的应用

电力系统时钟同步的应用近年来电力系统大量增加保护装置、控制及测量装置。
同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各种自动化设备时间统一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统一精准的时间源是分析电网事故中各种设备动作行为的重要依据。
因此电力系统时钟在智能变电站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同步时钟应用场合电力系统同步时钟主要为电力提供准确、标准的时间,同时通过接口为智能化各系统提供标准的时间源。
系统采用GPS/北斗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的时标信号作为标准时间源对时钟信号源进行校准,向电力场所的时钟及局域网内的服务器,各个工作站提供准确的时钟信号,具体应用场合如下:1、分散控制系统是电厂自动化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设备分散,往往电厂内有多套DCS系统,需要高精度的统一时间。
电力系统同步时钟通过提供标准的时频基准信号,不同场所的DCS都统一到标准时间,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服务;2、MIS主要有生产管理系统、OA系统、财务MIS,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需要统一的时间基准。
电力系统时钟可采用串口或网口对MIS的各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进行时间同步;3、电厂调度调度自动化系统要求主站端与远方终端(RTU)的时间同步。
4、微机故障录波器记录各故障发生的时间,是分析故障的主要设备。
利用卫星授时技术为每台故障录波器进行时间同步,从而使全系统故障录波器时间同步,有利于对故障进行分析;5、功角实时监测通过同时测量系统两端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可监视两端运行电气相角,以满足控制调节应用的需要;6、能量管理系统利用时间同步系统,满足对电力周波、工频时钟和共频钟差测量的需要;二、采购电力系统时钟须知有很多中间商在咨询时只是说需要电力系统时钟,具体的输入输出信号格式和路数不太了解,这样我们业务人员对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都不清楚,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报价和周期,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给您推荐我们标配的电力时钟产品SYN4505型或SYN4505A型。
您可直接拿着这款产品的介绍资料在这个技术上和业主进行确认。
GPS同步时钟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

GPS同步时钟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GPS同步时钟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boulifairy导语: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一方面为各控制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对各种实时和历史数据时间标签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火电厂热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一方面为各控制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对各种实时和历史数据时间标签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用价格并不昂贵的GPS同步时钟来统一全厂各种系统的时钟,已是目前火电厂设计中采用的标准做法。
电厂内的机组)、辅助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主时钟通过适宜的GPS同步时钟信号接口,得到标准的TOD(年月日时分秒)时间,然后按各自的时钟同步机制,将系统内的从时钟偏差限定在足够小的范围内,进而到达全厂的时钟同步。
一、GPS同步时钟系统及输出1.1GPS同步时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由一组美国国防部在1978年开场陆续发射的卫星所组成,共有24颗卫星运行在6个地心轨道平面内,根据时间和地点,地球上可见的卫星数量一直在4颗至11颗之间变化。
GPS同步时钟是一种接受GPS卫星发射的低功率无线电信号,通过计算得出GPS时间的接受装置。
为获得准确的GPS时间,GPS同步时钟必须先接遭到至少4颗GPS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本人所在的三维位置。
在已经得出详细位置后,GPS同步时钟只要接遭到1颗GPS卫星信号就能保证时钟的走时准确性。
作为火电厂的标准时钟,我们对GPS同步时钟的基本要求是:至少能同时跟踪8颗卫星,有尽可能短的冷、热启动时间,配有后备电池,有高精度、可灵敏配置的时钟输出信号。
浅析电力系统中配电变电站时间同步技术

浅析电力系统中配电变电站时间同步技术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使用是同时进行的,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功率是随时间一直变化,因而在监控分析系统运行状况过程中时间序列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以电力系统中常规配电35KV变电站为例,分析时间的重要性及对时技术的方式。
关键词:GPS;同步;时钟一、电力系统概况电力技术的发明、电力工业的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1831年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定理,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82年爱迪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发电厂;1886年美国的乔治•威斯汀豪斯建成了第一个单相交流输电系统;189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条三相交流送电线路。
我国电力工业从1882年上海建立第一个12kW发电厂起至1949年全国解放时,全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仅为185万kW,年发电量为43亿kW•h 。
而到199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3789万kW,年发电量达到6213亿kW•h,名列世界第4位。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电力系统中的输送功率、输送距离与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之间的关系日趋重要,远距离、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逐步建立。
目前已经建成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输电线路,形成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南方联营等跨省(区)的联合电力系统。
为全面、实时地、准确地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便分析事故发展的过程和原因,需要有描述电网暂态过程的电流、电压波形、断路器、保护装置动作的准确时标,因而需要设置对时系统,统一时间基准。
二、电力系统中对时系统的重要性以35kV常规配电变电站为例,变电站由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组成,一次设备主要有变压器、开关、隔离开关、电容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二次设备主要有测量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远动装置、电源系统、通信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电缆等。
一次设备运行的电压高、电流大,需要通过二次设备才能实现对一次设备的监测、控制、调节、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指南RX-T600时钟同步测试仪V-2.0 RX-T600-61/62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测试仪说明书 第 1 页 目 录 1. 概述 ......................................................................................................................................................................... 3 2. 测量技术指标 ......................................................................................................................................................... 4 2.1 被测(输入)信号类型、要求、精度............................................................................................................ 4 2.1.1 频率信号 .................................................................................................................................................... 4 2.1.2 1PPS秒脉冲信号 .................................................................................................................................... 4 2.1.3 1PPS秒脉冲干接点信号(DRY) ......................................................................................................... 4 2.1.4 1PPS秒脉冲12-48V信号 ...................................................................................................................... 4 2.1.5 1PPM分脉冲信号................................................................................................................................... 5 2.1.6 1PPM分脉冲干接点信号 ....................................................................................................................... 5 2.1.7 1PPM分脉冲12-48V信号 ..................................................................................................................... 5 2.1.8 RS-232/RS-485 时间报文数据 ............................................................................................................... 5 2.1.9 IRIG-B/AC 时间同步信号 ...................................................................................................................... 5 2.1.10 IRIG-B/DC 时间同步信号.................................................................................................................... 6 2.1.11 SOE信号 ................................................................................................................................................ 6 2.1.12 NTP信号................................................................................................................................................ 6 2.1.13 PTP信号..................................................................................................................................................6 2.2 频率测量精度 ................................................................................................................................................... 6 2.3 测时精度 ........................................................................................................................................................... 7 2.4 内置振荡器 ....................................................................................................................................................... 7 2.5 GPS接收机 ........................................................................................................................................................ 8 2.6 电源功耗 ........................................................................................................................................................... 8 2.7 外形尺寸 ........................................................................................................................................................... 8 2.8 重量 ................................................................................................................................................................... 8 2.9 工作环境 ........................................................................................................................................................... 8
3.功能简介 ................................................................................................................................................................ 8 3.1 后面板 ............................................................................................................................................................... 9 3.1.1 输出接口: .............................................................................................................................................. 9 3.1.2 电源及天线接口 ...................................................................................................................................... 9 3.2 前面板 ............................................................................................................................................................. 10 3.2.1 信号输入接口: .................................................................................................................................... 10 3.2.2 显示屏: ................................................................................................................................................ 11 3.2.3 按键介绍: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