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1、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

(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

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与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政策变化的关系。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 社会上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等社会性支出不足的呼声渐成声势,也使得政府在支出管理改革之外, 对政府职能的调整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完善给予了更切实的关注。

2006 年,十六届六中全会, 提出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这标志着公共政策格局由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正式转型。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以及落实社会政策的制度保障。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目标, 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008年以来, 中央政策的重心定位于如何全面落实此前提出的社会政策目标上,由此,十一五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在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支出重点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 并配合以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 致力于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日趋合理,政府尤其重视民生方面的支出力度,如社会保障支出、公共卫生支出、教育支出等。

3、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优化的方向

问题:

(1)经济建设费比重偏大, 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用过多,对竞争性领域过度介入,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侵蚀了政府的财力,使得用于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不足。

(2)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明显不足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于狭窄, 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偏低, 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市场化改革进程。

(3)科教事业投入仍不能满足“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优化方向:

(1)增加社会保障的支出

入世使我省一些弱势行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新增一批失业人员。在国外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冲击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加剧城市就业难度。

(2)加大教育的财政支出

加入WTO,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总体不高,需要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入世后一系列的国际准则、制度需要学习。

(3)研究开发性科技投入增大

入世后,我国各个产业部门都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对提高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