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特点分析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信 息 网络 的发展 打破 了行政 区域 甚至 国界 的划 分 ,因此利 用信 息 网络 实施 的违 法犯 罪活 动将 不受 地 域限 制 。由于 利用 计算 机 网络可 以实 施跨 地 域犯 罪 ,必须 加强 各地 网监 部 门的 交流 与合 作 ,共 同对付 此类 犯罪 。利 用 计算 机 实 施犯 罪 在 犯 罪动 向、 犯 罪手 段 等 方面 具 有 很 多共 同 性 , 因此 网 监 侦 查 部 门应 加 强各地 的信 息交流 , 掌握 国 内外利用 计 算机 实施 犯罪案 件 的新 动 向 ,系统 积累 这类 犯罪 的情 报 资料 ,为 制定对 付 此类犯 罪 的对策 提 供客 观 依据 。此 外 ,国际 合作 也是 需要 的 ,对付 跨 国性 的网络 犯 罪, 需 要 加强 国际 间的交 流与合 作 ,联手打 击 。
案件 数量逐年增长 ,犯罪 形式 日益复杂 ,涉案金额越来越 大,这些犯罪行 为严重破坏 了互联 网络 的稳定发展 ,扰乱 了社会 的正常运行秩序 ,打击 了广大网民对 网络 安全的信心 ,成 为 了一个不 容忽视 的社 会问题 。同时,这 也对我 们的 公安机 关提 出了新 的挑战 ,面对 网络犯 罪的新特 点,公安机 关如何提 高侦查能力寻找 有效对
2 3 加强对 网络 黑客 的收编 .
1网络犯罪 的特点
与传 统犯 罪不 同 ,网络犯 罪 是犯罪 主体 在虚拟 的 世界 中借助 高科 技手 段 实施 的一 种 隐蔽性 很强 的犯 罪行 为 ,与传 统 的犯罪 相 比 ,网络 犯罪 案件 具有 一些 鲜明 的特 点: 1 网络犯 罪 的低风 险 性 与高 收益 性 。 由于网络 犯 罪 的作 案投 入主 要 ) 是技 术和 知识 ,加上 网络 防范 技术 的落 后 ,犯罪 的成 功率 比较 高 ,大部 分 犯罪 分子 容易逃 脱法 律制裁 。据统 计 ,被发现 的 网络犯罪 比率 不足 1% 0 ,侦 破率 相 对更低 。正是 由于 这种低 风 险性 ,使 得犯 罪分 子有 机可 乘 ,敢于 利 用计 算机 网络安 全 的漏洞实 施犯罪 行 为,造成 极大 的社会 危害 性 。 2 )犯 罪手 段 的高科 技 性和 隐 蔽性 。与 传统 犯 罪相 比, 网络犯 罪 的 目 标大 多针 对 网络 系统 中存储 的数 据及 其运 行 系统 ,他 们通 过互 联 网开设 网 站 、博客 、论 坛等 发布 虚假 中奖 信 息 ,通 过 技术手 段伪 造他 人 的银 行账 户 和信 息 卡等 ,实施 盗窃 、诈 骗 、破坏 等破 坏 性行 为 。同时 ,大 多数 的 网络 犯罪 ,都是行 为人 经过 狡 诈而周 密 的安排 ,利用虚 假 的 网址 进 行犯 罪 ,或 利用 公用 电话 、 盗用他 人 电话等 方 式 ,运 用 计算机 专 业知 识所 从事 的智 力 犯罪 行为 ,犯罪 过程 隐蔽性 强 ,侦 察取 证难度 大 。 3 )涉 及范 围 的广泛 性 与后 果严 重 性 。网络 犯罪 作 案范 围 一般 不受 时 间 、地 点和环 境 的限制 , 即网络 犯罪 经常 出现 犯罪 行 为的实 旌地 与犯 罪 结
新形势下预防与惩治网络犯罪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网 络 犯 罪 彤 式 多 样 ,无 论 是 钳’ 对 网络 的 黑 客 攻 击 、非 法 侵 人 ,还 是 借助网络实施的赌博 、盗窃 、诈骗 ,都具有高科技性和 隐蔽性 ,有 的不 仅危害 围家安全 ,甚至具有 困际危害性 ,造成的损失 卜 分 严重 ,网络犯 罪的 “ 蝴 蝶 效 应 ” 日益 明 照 。 网 络 犯 罪 的 复 杂 性 对 政 法 机 炎 带 来 了 巨 大 的挑战 ,从立案 、侦查 到公 诉 、审 判 ,不 仅需 要专 、 啦的 网络专 ¨人 才 ,还 需 要 既 懂 网络 ,又 了解 法 律 的复 合 型 人 才 。
网络 犯 罪 的 实效 性 。
3 .1 提 高各 级 对预 防 和 惩 治 网络 犯 罪 的认 识
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具有双 霹性。 一方面 ,较之 于传统犯 罪 ,网路 犯 罪不受时间 、地点限 制 ,时空 虚拟化 与 随机性 导致 其不 易被 发现 和侦 破 ;另 一 方 面 , 南。 网 络 犯 罪 属 于 高 科 技 犯 罪 ,对 网 络 犯 罪 的 l 监 测 和 预 防能力欠缺 ,导致了此类案仲很难被发现和侦破 。
新 形 势 下 预 防与 惩 治 网络 犯 罪 特 点 分 析 与对 策研 究
轩 永辰
摘 要 :信息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电脑的普及应 用打破 了人类社会联 系的 时空限制 ,同时也 引起人 们价值观 念 、生活方 式和 思维方
式 的 巨 大改 变 。 当前 , 国 内利 用 网络 进 行 各 类 违 法 犯 罪 活 动 日 国 家 安 全 造 成 严 重 危 害 。 因
经 济 发 展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关 键 词 : 网络 犯 罪 ;预 防和 惩 治 ; 隐 蔽性 ;顶 层 设 计
网络金融诈骗犯罪特点、成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金融诈骗犯罪特点、成因与对策分析作者:吕凤丽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06期摘要大数据显示,网络金融诈骗案案值、范围日增,作案手段不断创新。
防范此类犯罪不仅要研究犯罪客观方面表现的样态,也要注意研究犯罪人群的基本情况,针对犯罪主客观成因,加强网络安全的教育、防范和法治工作。
关键词网络金融诈骗犯罪作者简介:吕凤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070-02一、问题的提出:来自大数据的警示2015年4月,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发布《中国网络诈骗犯罪大数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仅第一季度该联盟就接到网络诈骗报案4920例,报案总金额高达1772.3万元,人均损失3602元。
与2013、2014两年相关数据比较,人均损失递增率分别为42.90%、74%。
其中手机用户报案1147例,人均损失高达7252元。
2014年在浙江某市,某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案件7起,涉案总金额近10亿元,涉及受害人数近两万人,人均损失约5万元人民币。
据2014年3月15日央视财经有关调查,仅在金玉亨通涉嫌国际网络金融诈骗一案中,就涉及金额超百亿之多,个别被害人单独受骗金额高达八千万。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2014年,中国有超过2.57亿人次成为网络犯罪受害者,全球个人用户蒙受的直接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网络金融犯罪日趋严重,金融领域的稳定健康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资金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数据来看,目前国内国际网络金融犯罪不仅在规模快速膨胀,而且呈现出组织化程度高、涉及面广、手段多样、高端智能化和国际化等发展特点。
与其远远不能适应的是,目前网络和金融行业管理、行政与刑事立法与司法、安全教育等措施显得滞后,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
二、网络金融诈骗犯罪概况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等工具的普及,网络金融走下神坛步入百姓生活,尤其是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平台、大数据金融信息、众筹、金融机构信息化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模式的网络金融形式更是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分别是什么

⽹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分别是什么 ⽹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分别是什么? ⽹络技术的恶意运⽤,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化等构成威胁。
⽬前,在具体的⽴法上,很多国家都将⽹络犯罪直接归到⽹络犯罪,对⽹络犯罪作出定义。
我国⼀般把以计算机为主要⼯具的犯罪和以计算机资产为对象的犯罪总称为⽹络犯罪。
⽹络犯罪是在虚拟的世界借助⾼新技术的⼿段实施的⼀种犯罪⾏为,⽹络犯罪与当今信息时代发展是联系在⼀起的,这是⼀种新型的⾼智能的犯罪,其产⽣和发展的原因也是多⽅⾯的。
因此,犯罪特点不同于⼀般的犯罪。
具体说: (⼀)⽹络犯罪的隐蔽性⾼风险⼩,犯罪主体确定困难。
利⽤计算机信息技术犯罪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犯罪⾏为的实施地和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可以是分离的,甚⾄可以相隔⼗万⼋千⾥,⽽且这类作案时间短、过程简单,可以单独⾏动,不需借助武⼒,不会遇到反抗。
由于这类犯罪没有特定的表现场所和客观表现形态,有⽬击者的可能性很少,⽽且即使有作案痕迹,也可被轻易销毁,发现和侦破都⼗分困难。
因⽽,对犯罪主体的确定就很困难。
(⼆)⽹络犯罪预谋性居多 ⽹络犯罪是⼀种⾼智能的犯罪,⼤多数情况下,都是⾏为⼈经过狡诈⽽周密的安排,运⽤计算机专业知识,所从事的智⼒犯罪⾏为,因⽽犯罪⼈的主观故意性居多,并且犯罪决⼼⼤。
⽐如⼊侵银⾏信息管理系统,犯罪⼈事先要使⽤计算机通过⽹络做⼤量的事前准备,在犯罪实施过程中,⼤多是进⾏⼤量的攻击测试,最后达到破解系统,实现⾃⼰犯罪⽬的。
(三)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络犯罪中,不经允许侵⼊他⼈⽹络是经常发⽣的,⽽且在⿊客中,青少年的⽐例⽐较⼤,他们多没有商业动机和政治⽬的,更多是类似富有挑战性的攻关游戏,以取得满⾜感为⽬的。
(四)监控管理及司法规定的相对滞后性 ⽬前,社会上有许多⼈对⾼技术有⼀种盲⽬的迷信,以为⼀旦使⽤了⾼技术设备就会万⽆⼀失地实现科学管理、达到⾼效率。
⽽社会原有的监控管理和司法系统中的⼈员往往对⾼技术不熟悉,对⾼技术犯罪的特点、危害性认识不⾜,或没有⾜够的技术⼒量和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对付它们。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2016.1-2018.12)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全国人民法院审结网络诈骗案件自东南向北部、中部、西部地区减少
2016年至2018年网络诈骗案件地域分布
<1%
案
件
1%~2%
量 占
2%~5%
比 >5%
注:本报告界定的案件地域特指案件受理法院所在地。
• 2016年至2018年,全国人民法院审结 网络诈骗案件自东南向北部、中部、西 部地区减少趋势明显。
• 海南、兵团辖区审结的网络诈 骗案件数量虽少,但以互联网 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较为严 重。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网络诈骗案件平均每案涉及的被告人数略高于网络犯罪案件
网络诈骗案件和网络犯罪案件平均每案涉及被告人数对比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 2016年网络犯罪案件占当年刑事案件的 1.15% ; 2017 年 案 件 量 同 比 上 升 32.58%,占比上升0.24个百分点;2018 年案件显著增加,同比升幅为50.91%, 占比继续上升0.63个百分点。
注:本报告界定的网络犯罪是指以互联网为工具或手段实施的危害社会、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或是对计算机系 统实施破坏的行为。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京、沪、津、渝地区法院审结网络犯罪案件总量仅占6.81%,大部分案件分布于东南沿海
2016年至2018年网络犯罪案件地域分布
<1%
案 件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大背景下,数字化信息革命和网络化的浪潮迅猛而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
信息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极大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网络在安全方面出现诸多漏洞, 从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一系列犯罪活动,形成网络犯罪。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析网络犯罪的种类与特征。
一、网络犯罪的涵义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主体人以计算机及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网络安全,侵害网络资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
网络成为犯罪行为的载体和工具,而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网络,有可能从网上到网下,从虚拟到现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计算机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一)针对网络的犯罪的表现形式有:1、网络窃密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
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
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
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
例如:2011年4月26日,索尼在“游戏站”博客发布通告,称黑客侵入旗下“游戏站”和云音乐服务网络,窃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子邮箱、出生日期、登录名、登录密码、登录记录、密码安全问题等,受影响用户大约7800万。
这次黑客入侵严重地危害了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大量的用户信息的流失,以及给受众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例如:2011年4月,荆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根据金山网络公司提供的线索得知,国内80%的病毒传播通道被“HYC”等十大病毒集团操纵。
浅析网络犯罪的特征及防控

一
为引, 试 图 探 讨 网 络犯 罪 的 特征 以 及 对 策 。
在 我 国刑 法 中有 指 向的对 象。结合犯 罪的概 念 即犯 罪是 一 通 常情 况下 主要 是信 息。由于 网络犯 罪 的形态存 在 一定 的 种 触犯 刑 律 的具 有 社会 危 害性 的行 为 , 则 可 以将 网络犯 罪 差 异 , 进 而在 一 定程 度 上导 致 网络犯 罪 的 目的和 动机 也 千 定 义 为通 过 网络 而 围绕 信 息 进行 的触 犯 刑 律 的具 有社 会 差 万 别 , 主 要表 现 为 : 进 行 网络 犯 罪 有 的是 获 取 有价 值 的 危 害性 的行 为。 信息, 有 的是获 取 钱 财 等 经济 利 益 , 但 是 网络犯 罪 直接 的 2 . 2 网络犯 罪的特 点 受 害对 象是信 息 。 ① 犯 罪成本 低பைடு நூலகம்。 对于 网络犯 罪来 说 , 通 常情 况都 是犯 3 网络 犯罪 的 防控 罪成 本低 , 同 时网 络犯 罪还 有传 播 速度 快 , 范 围广 的特 点 。 3 . 1犯 罪 预 防与 网络发 展相 结 合 借 助计 算机 、 电话 线和调 制 解调 器 , 与 大 型主机 相连 , 黑客 对于 网络犯 罪现 象来 说 ,往往 是 网络 社会 的赘 生物 ,
一
对 网络犯 罪事 实取 证和 认 证 的难度 , 同 时使得 网络犯 罪 中 3 . 2 社 会预 防与社 区预 防相 结 合 的量 刑 与执 法 变得 异 常 困难 。在 多种 情 况下 , 网站服 务器 所 谓 网 络犯 罪 的社 会预 防 ,通 常情 况 下 是 指 预 防体 都 位 于 第 三地 , 使 得 网络犯 罪 行 为可 以 跨越 国籍 和 跨越 法 系 , 借 助 社 会 因 素和 社 会 环境 等 ,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对犯 罪 活 域来 进 行 , 进 而在 审 判权 及 管辖 权 方面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产 动进 行 限制 和消 除 , 进 而在 一 定程 度 上 改变社 会 因素 对犯
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分析与打击

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分析与打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
这些案件不仅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也对个人和企业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分析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进行深入的分析。
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等多种形式。
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是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广泛传播的特点,迅速扩大犯罪的影响范围。
同时,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不断更新换代,给打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危害性。
首先,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给个人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网络诈骗和网络盗窃等案件往往以虚假信息或恶意程序为手段,通过网络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或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网络色情和网络谣言等案件往往会引发社会的恐慌和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最后,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对个人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侵犯。
网络违法犯罪分子往往通过网络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给个人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
针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首先,政府和执法机关应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举报和处理机制,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分子的追捕和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对网络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打击能力。
其次,企业和个人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个人信息和财产的保护。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及时更新和修复网络安全漏洞,防范网络违法犯罪的发生。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网络违法犯罪,形成合力。
为了更好地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打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网络犯罪的特点分析1、智能性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强的智能性。
实施计算机犯罪,罪犯要掌握相当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并擅长实用操作技术,才能逃避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掩盖犯罪行为。
所以,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许多是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
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系统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
由于有高技术支撑,网上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复杂隐蔽,许多犯罪行为的实施,可在瞬间完成,而且往往不留痕迹,给网上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而且,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务人员也铤而走险,其作恶犯科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
2、隐蔽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增加了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破难度。
据调查已经发现的利用计算机或计算机犯罪的仅占实施的计算机犯罪或计算机犯罪总数的5%-10%,而且往往很多犯罪行为的发现是出于偶然,例如同伙的告发或计算机出了故障,用于手工作业的处理业务是偶尔发现的。
大多数的计算机犯罪,都是行为人经过狡诈而周密的安排,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所从事的智力犯罪行为。
进行这种犯罪行为时,犯罪分子只需要向计算机输入错误指令,篡改软件程序,作案时间短且对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载体不会造成任何损害,作案不留痕迹,使一般人很难觉察到计算机内部软件上发生的变化。
3、复杂性计算机犯罪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犯罪主体的复杂性。
任何罪犯只要通过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便可以在电脑的终端与整个网络合成一体,调阅、下载、发布各种信息,实施犯罪行为。
而且由于网络的跨国性,罪犯完全可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网络的“时空压缩性”的特点为犯罪集团或共同犯罪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犯罪对象的复杂性。
计算机犯罪就是行为人利用网络所实施的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其犯罪对象也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
有盗用、伪造客户网上支付帐户的犯罪;电子商务诈骗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非法侵入电子商务认证机构、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破坏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恶意攻击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虚假认证犯罪;网络色情、网络赌博、洗钱、盗窃银行、操纵股市等。
4、跨国性网络冲破了地域限制,计算机犯罪呈国际化趋势。
因特网络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当各式各样的信息通过因特网络传送时,国界和地理距离的暂时消失就是空间压缩的具体表现。
这为犯罪分了跨地域、跨国界作案提供了可能。
犯罪分子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终端机,就可以通过因特网到网络上任何一个站点实施犯罪活动。
而且,可以甲地作案,通过中间结点,使其他联网地受害。
由于这种跨国界、跨地区的作案隐蔽性强、不易侦破,危害也就更大。
5、匿名性罪犯在接受网络中的文字或图像信息的过程是不需要任何登记,完全匿名,因而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就很难控制。
罪犯可以通过反复匿名登录,几经周折,最后直奔罪犯目标,而作为对计算机犯罪的侦查,就得按部就班地调查取证,等到接近犯罪的目标时,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了。
6、损失大,对象广泛,发展迅速,涉及面广计算机犯罪始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迅速增长,八十年代形成威胁,美国因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已在千亿美元以上,年损失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英、德的年损失也达几十亿美元。
随着社会的网络化,计算机犯罪的对象从金融犯罪都个人隐私、国家安全、信用卡密码、军事机密等等,无所不包。
而且犯罪发展迅速。
我国从1986年开始每年出现至少几起或几十起计算机犯罪,到1993年一年就发生了上百起,近几年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其中金融行业发案比例占61%,平均每期金额都在几十万元以上,单起犯罪案件的最大金额高达1400余万元,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而且这类案件危害的领域和范围将越来越大,危害的程度也更严重。
计算机犯罪涉及面广。
据统计,在美国计算机及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每年接近上百亿美元。
计算机犯罪从原来的金融犯罪发展为现在的生产、科研、卫生、邮电等几乎所有计算机联网的领域。
7、持获利和探秘动机居多计算机犯罪作案动机多种多样,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计算机犯罪活动集中于获取高额利润和探寻各种秘密。
据统计,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犯罪占计算机犯罪总数的60%以上。
全世界每年被计算机犯罪直接盗走的资金达20亿美元。
我国今年发现的计算机作案的经济犯罪已达100余件,涉及金额达1700万元,在整个计算机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8、低龄化和内部人员多网络犯罪想象图主体的低龄化是指计算机犯罪的作案人员年龄越来越小和低龄的人占整个罪犯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从目前发现的计算机犯罪来看,犯罪分子大多是具有一定学历,知识面较宽的,了解某地的计算机系统的,对业务上比较熟练的年轻人。
我国对某地的金融犯罪情况的调查,犯罪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占整个犯罪人数的比例:1989年是69.9%,1990年是73.2%,1991年是75.8%。
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
此外,在计算机犯罪中犯罪主体为内部人员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据有关统计,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集中为金融、证券业的“白领阶层“,身为银行或证券公司职员而犯罪的占78%,并且绝大多数为单位内部的计算机操作管理人员;从年龄和文化程度看,集中表现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能独立工作的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年轻人,这类人员占83%,案发时最大年龄为34岁,利用电脑搞破坏绝大多数是对心怀不满的企业内部人员,通常他们掌握企业计算机系统内情。
9、巨大的社会危害性网络的普及程度越高,计算机犯罪的危害也就越大,而且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远非一般传统犯罪所能比拟,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测算,一起刑事案件的平均损失仅为2000美元,而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平均损失高达50万美元。
据计算机安全专家估算,近年因计算机犯罪给总部在美国的公司带来的损失为2500亿美元。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网络的利用和依赖将会越来越多,因而网络安全的维护变的越来越重要,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攻击。
美国每年因信息与网络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企业电脑安全受到侵犯的比例为50%,1998年我国公安部破获黑客案件近百起,其中以经济为目的的计算机犯罪占70%,计算机犯罪能使一个企业倒闭,个人隐私的泄露,或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瘫痪,这些绝非危言耸听。
∙贩毒判刑量刑标准是什么/l/xf/584739.html∙什么叫做取保候审 /l/xf/584738.html ∙我朋友下载色情片被抓已40天能不能保释/l/xf/584737.html∙没收财产刑特别没收的对象包括哪些/l/xf/584736.html∙如何判刑 /l/xf/584735.html∙故意杀人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规定有哪些/l/xf/584734.html∙浅谈有期徒刑犯的减刑/l/xf/584733.html∙致人自杀怎么处罚,逼迫他人自杀怎么处罚/l/xf/584732.html∙盗窃被发现后伤人,属于盗窃还是抢劫/l/xf/584731.html∙取保候审申请书的条件有哪些/l/xf/584730.html∙查验样本笔迹的作用/l/xf/584729.html∙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2018),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是什么/l/xf/584728.html∙取保候审案可超期审理吗/l/xf/584727.html∙索债型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相同和不同之处/l/xf/584726.html∙赌博罪认定 /l/xf/584725.html∙监视居住的程序 /l/xf/584724.html∙高利贷违法吗 /l/xf/584723.html∙关于取保候审解除的规定/l/xf/584722.html∙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区别,故意杀人罪具体量刑标准2018最新 /l/xf/584721.html∙信用卡诈骗罪申请取保候审的申请书/l/xf/584720.html∙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l/xf/584719.html∙股东挪用资金构成罪吗/l/xf/584718.html∙哪些情况故意杀人判死刑,大义灭亲是故意杀人吗/l/xf/584717.html∙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关系涉嫌强奸/l/xf/584716.html∙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要回/l/xf/584715.html∙过失致人死亡法院会怎么判,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l/xf/584714.html∙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哪/l/xf/584713.html∙取保候审保证人义务/l/xf/584712.html∙特别的取保候审程序/l/xf/584711.html∙什么是绑架罪,成立绑架罪要符合哪些条件/l/xf/584710.html∙赌博罪判几年 /l/xf/584709.html∙与监视居住有关的法律法规/l/xf/584708.html∙取保候审到期后怎么办/l/xf/584707.html∙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未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2018) /l/xf/584706.html∙浅析剥夺政治权利的法律规定/l/xf/584705.html∙取保候审保证金起点及退还问/l/xf/584704.html∙抢劫与抢夺有什么不同吗/l/xf/584703.html∙选择确定物证笔迹特征/l/xf/584702.html∙高利贷罪的处罚标准/l/xf/584701.html∙取保候审申请书(家属申请用)/l/xf/584700.html∙我国应如何完善取保候审制度/l/xf/584699.html∙2018年最新故意伤害罪司法解释/l/xf/584698.html∙无碳复写纸色料的原位光谱扫描/l/xf/584697.html∙绑架罪与非罪的界限,为索债实施绑架怎么定罪/l/xf/584696.html∙合同诈骗7万元全部退赔还会判刑吗/l/xf/584695.html∙团伙犯罪能取保候审是不是就没事了/l/xf/584694.html∙2018年最新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l/xf/584693.html∙什么是抢劫罪,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l/xf/584692.html∙论陪审制改革的基本路径/l/xf/584691.html∙保证期案件不必重新办理取保候审/l/xf/584690.html∙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遵守的规定/l/xf/584689.html∙西安律师网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l/xf/584688.html∙取保候审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l/xf/584687.html∙绑架罪的构成要件,绑架罪的刑事责任/l/xf/584686.html∙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l/xf/584685.html∙简述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规定/l/xf/584684.html∙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l/xf/584683.html∙团伙诈骗从犯能取保候审吗/l/xf/584682.html∙被告人认罪,律师还可以做无罪辩护吗/l/xf/584681.html∙英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l/xf/584680.html∙强奸罪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区别,强奸罪应予立案的情形/l/xf/584679.html∙奸淫幼女罪与强奸罪的区别,奸淫幼女与猥亵女童的区别/l/xf/584678.html∙略谈刑事辩护中对控诉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和判断/l/xf/584677.html∙关于司法实践中可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l/xf/584676.html∙信用卡诈骗罪能假释吗/l/xf/584675.html∙什么是婚内强奸,婚内强奸是犯罪行为吗/l/xf/584674.html∙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的确定/l/xf/584673.html∙印刷基本知识 /l/xf/584672.html∙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条件,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2018) /l/xf/584671.html∙管制刑之完善探讨 /l/xf/584670.html ∙自杀案件应怎样处理,故意杀人罪量刑情节/l/xf/584669.html∙取保候审什么标准 /l/xf/584668.html∙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的区别,强奸罪从重处罚的情形/l/xf/584667.html∙聚众赌博罪司法解释又是怎样的/l/xf/584666.html∙法医物证鉴定 /l/xf/584665.html∙盗窃罪取保候审多长时间会给答复/l/xf/584664.html∙怎样认定强奸罪,强奸罪的量刑标准(2018)是什么/l/xf/584663.html∙2018职务侵占300万量刑/l/xf/584662.html∙以组织卖淫罪被批捕取保候审的可能性有多大/l/xf/584661.html∙单位员工盗窃该如何处理/l/xf/584660.html∙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条件,哪些行为以故意杀人罪处罚/l/xf/584659.html∙强奸与通奸的区别,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的区别/l/xf/584658.html∙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如何要回/l/xf/584657.html∙法律审视我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l/xf/584656.html∙故意杀人罪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故意杀人罪怎么处罚/l/xf/584655.html∙对没收财产刑罚适用问题规定/l/xf/584654.html∙多次进行小金额的诈骗该如何量刑/l/xf/584653.html∙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l/xf/584652.html∙什么叫侮辱罪,侮辱行为与相关行为如何区别/l/xf/584651.html∙能否要回取保候审的保证金/l/xf/584650.html∙交通肇事罪处理程序是怎样的/l/xf/584649.html∙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有何条件/l/xf/584648.html∙故意杀人判死刑的情形,故意杀人后不判死刑的情况/l/xf/584647.html∙怎么才算构成强奸罪,强奸未遂怎么判刑/l/xf/584646.html∙人民调解员 /l/xf/584645.html∙谈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及申请方式/l/xf/584644.html∙抢劫罪量刑标准2018 /l/xf/584643.html∙女孩陷传销窝3年传销量刑标准(2018) /l/xf/584642.html∙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当事人该当何罪/l/xf/584641.html∙对死刑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建议/l/xf/58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