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青少年三级跳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是指在举重训练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甚至可能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运动员个人信息的调查,包括年龄、性别、训练年限等;第二部分是关于运动损伤的调查,包括损伤部位、损伤原因、治疗方式等。

调查结果:经过对200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调查,得出以下结果:1. 年龄分布:调查对象中,15-18岁的占60%,10-14岁的占30%,19-21岁的占10%。

2. 性别分布: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0%,女性占20%。

3. 训练年限:调查对象中,训练年限不足一年的占40%,一年以上但不足三年的占30%,三年以上但不足五年的占20%,五年以上的占10%。

4. 损伤部位:调查结果显示,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腰部和膝关节,分别占35%和30%。

还有一些运动员出现了手腕、脚踝、肩膀等部位的损伤。

6. 治疗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运动员选择了休息和物理治疗,占40%和30%。

还有一些运动员选择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普遍存在,尤其是腰部和膝关节的损伤比例较高。

2. 错误的训练姿势和过大的重量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运动员训练经验不足和技术不成熟有关。

3.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年限较短,这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训练初期,运动员可能容易忽略正确的训练方法和防护措施。

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了预防和治疗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训练的逐渐性和阶段性,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经验,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重量。

2. 加强训练中的技术指导,确保运动员掌握正确的训练姿势和技术要领。

田径跳跃运动员支撑运动器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田径跳跃运动员支撑运动器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训 队 的 接 受 临 床 运 动 员损 伤 治 疗 的跳 跃 项 目 ( 远 、 跳 高 、 跳 三 级 跳 、撑 杆 跳 )运 动 员 l7名 。 1 12 临床 损 伤 调 查 分 析 .
对 受 伤 跳 跃 运 动 员 的 运 动 损 伤 部 位 、 损 伤 类 型 和 损 伤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跳 跃 运 动 员 膝 关 节 损 伤 占 3 % .足 1 部 损 伤 占 1 .% ,腰 部 损 伤 占 1 .% ,这 三 个 部 位 的 损 伤 73 67
A s at h jr go a le ee net a dadaa zd rer utso e a t aniui ras e ne ad bt c:Tei ui he s r iv i t l e . h l w t t em i n r gogn r kes r n n ft t w s g e n n y s e sh d h h j n we n f t h p fn r e aecy aadj n;te a n j igi l e eicr c t hiu ,icr c a'  ̄— e ,t t eo iui lsi pr hm i h ss o iu n c d t or te n e nor t n ne e ey j n i n g n n ot e r o fn r n ud h n e c q e a
跳 跃 运 动 速 度 越 来 越 快 ,跳 远 、 三 级 跳 跃 助 跑 的 最 高 速 度 已 超 过 1m s l / ,跳 高 也 到 达 9 / 。 运 动 员 支 撑 运 动 器 官 的 ms 损 伤 率 较 高 ,这 是 影 响 训 练 效 果 、训 练 进 程 和 专 项 比 赛 成
损 伤 部 位 、类 型 和 产 生 原 因 进 行 调 查 与 分 析 ,为 在 运 动 训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治疗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50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调查,包括男女各半。

调查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部位、发生频率、原因等。

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
结果。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普遍存在运动损伤的情况。

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
是肩膀、腰背、膝盖和腕部。

运动损伤的发生频率较高,其中超过50%的运动员表示在过
去一年内曾经发生过严重的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训练过度、错误的训练方
式和缺乏适当的休息。

讨论
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会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还有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
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预防运动损伤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

对于训练过程中容易发生运动损
伤的部位,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逐步增加负
荷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正确使用器械,避免姿势不正确带来的伤害;加强身体的底层
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预防肌肉拉伤等。

对于已
经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及时的休息和恢复非常重要。

运动损伤的早期防治是很重要的,可以采用物理治疗、冷敷和按摩等方法来促进损伤部位的康复。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青少年举重运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高风险的运动项目,运动损伤是运动员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类型和原因,以及对运动员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本次调查共有200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参与,其中150名男性,50名女性。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损伤情况。

调查结果如下:1. 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95%的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曾经遭受过运动损伤。

75%的运动员遭受过一次损伤,15%的运动员遭受过两次损伤,10%的运动员遭受过三次或以上的损伤。

2. 运动损伤的类型:调查结果显示,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是肌肉拉伤,占总数的30%。

其次是骨折和扭伤,分别占总数的20%和15%。

其他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包括腱炎、脱臼、挫伤等。

4.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以下是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建议:-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使肌肉能够恢复。

- 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巧使用:运动员应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确保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进行训练和比赛。

- 加强热身和拉伸:在训练和比赛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和血液循环。

- 加强核心和肌肉力量训练:通过加强核心和肌肉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 及时治疗和休息:一旦运动损伤发生,运动员应立即停止训练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对于严重的损伤,需要足够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容易遭受运动损伤,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并提高运动员的健康和竞技能力。

作为教练和家长,应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关注,确保他们的训练和比赛安全可靠。

跳跃运动中膝部损伤的分析与防治

跳跃运动中膝部损伤的分析与防治

析 法就 跳 跃 运 动 中膝 关 节损 伤 致 因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膝 关 节特 殊 的 解剖 结 构 、 不科 学的运 动 训 练是 跳 跃 运动 中损 伤 的主要 致 因。 结论 :科 学 的运 动 、训 练 ,及 时 总结 经验 、教 训 ,掌握 运 动损 伤 发 生 的规 律 、做 好 预 防 和 治疗 工 作 ,就 能 最 大 限度 地减 少或避 免 膝部 损 伤 ,从 而保 证 训练 和 比赛 的 正常 进行 。
跳高 、跳远 、三级跳和撑杆跳。跳跃运动中几乎所有发 力都在膝
关 节 半蹲 位 ,膝 关 节半 蹲位 下发 力 时 ,关节 稳 定性 下 降 ,关 节面 易 出现 “ 不合 槽 ”运 动 而 引起捻 错 与摩 擦 。膝 关节 是跳 发 力 多处 于 半 屈 曲位 1 5 0 。 ,而 这 个 角 度 正 是膝 关 节 的生 理 弱 点 。此 角
关 键 词 跳 跃 运 动 膝 部损 伤 分 析 预 防 治 疗
在科技 飞速发展 的年 代 ,体育运动竞赛不再 是一个运动 员 的简单的体力拼搏 ,更是一个国家现代科技水平的体现和展示。 运动损伤 的早期诊断 、治疗康复 、科学训练等方面都是亟极需要 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调查者的访谈对跳跃 运动中膝关节常见损伤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防治方法 ,旨在为广 大教练 员 、运动 员和体育运动爱好 者提供 防治运动损伤参考依
及其髌间附着处长期反复受牵拉 ,可引起血供应障碍,产生增生 性病变,血管及周围组织也会受到反复牵拉劳损 。髌腱腱围炎表
现 为髌 间 及 周 围压 痛 、跳 痛 、上下 楼 痛 、半 蹲痛 、打软 腿 。抗 阻
伸膝试验9 0 。左右最痛… 。 ( 2)髌骨软骨病 。髌 骨具有保护股骨关节面 、增强股四头 肌力量、增加膝关节活动度 、增加半屈位时膝关节的稳定性等重 要作用。在跳跃运动中 ,膝关节处于3 0 。~ 5 0 。发力 ,发力点集 中,髌骨软骨面承受压力最大。此时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髌骨 维持 ,这些生理特点都是髌骨软骨病发生的潜在因素。髌骨软骨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在这份调查分析报告中,我们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向180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发送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训练情况、运动损伤情况以及康复情况。

我们分析了这些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普遍存在运动损伤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其中62%的运动员报告过至少一次运动损伤的经历。

这些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下肢和上肢,包括腿部肌肉劳损、膝盖疼痛、肩膀问题等。

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训练、姿势不正确、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以及运动员的不良训练习惯。

我们发现许多运动员在受伤后没有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这也导致了运动损伤的恶化和再发。

讨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1. 运动损伤在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中普遍存在,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俱乐部和教练应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指导,确保他们正确使用重量和姿势,并适当安排休息和康复期。

2.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应加强热身和拉伸锻炼,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教练应当向运动员灌输正确的训练习惯和方法,并监督他们的训练过程。

3. 受伤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这对于恢复运动功能、预防再次受伤至关重要。

俱乐部和教练应提供恰当的康复计划和指导,协助运动员康复。

4. 学校和俱乐部应加强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营养指导。

适当的营养摄入会增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抗损伤能力。

总结: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过度训练、姿势不正确、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是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学校、俱乐部和教练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指导和培训,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康复,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并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大学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大学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大学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董亚臣;王大川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5(007)004
【摘要】运动员在三级跳远训练比赛中经常发生小腿胫骨、足跟部等损伤。

2003年8月,我们对三级跳远运动员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从中找出发生损伤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的可行性建议,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543-544)
【作者】董亚臣;王大川
【作者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体育部,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体育部,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7
【相关文献】
1.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J], 李庆华;赵文凯;巩磊
2.中学生三级跳远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预防 [J], 孙志新;张健;王厚雷
3.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J], 赵文凯;李庆华;巩磊
4.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预防 [J], 王健升
5.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J], 赵清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其身体发育不完全和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容易出现各种运动损伤。

为了了解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50名年龄在15-18岁的举重运动员,包括25名男运动员和25名女运动员。

调查对象的训练经验在1-3年之间。

调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受伤情况、受伤部位和受伤原因等。

调查结果:1. 受伤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曾经受伤。

男运动员受伤率为72%,女运动员受伤率为88%。

2. 受伤部位:调查显示,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盖、肘关节和腰部。

受伤部位方面,男运动员膝盖受伤的比例为36%,肘关节为28%,腰部为16%。

女运动员膝盖受伤的比例为44%,肘关节为32%,腰部为12%。

3. 受伤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不正、训练过度和技术不成熟是导致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

男运动员运动不正造成的受伤比例为40%,训练过度为32%,技术不成熟为28%。

女运动员运动不正造成的受伤比例为48%,训练过度为28%,技术不成熟为24%。

分析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普遍较高,特别是女运动员比例更高。

这可能与女性在骨骼和肌肉发育方面的差异有关。

针对女性运动员的预防措施应更加重视。

2. 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盖、肘关节和腰部。

这些部位的受伤可能与举重运动的特点有关,如膝盖在抓举和挺举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压力。

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这些部位的保护和强化。

3. 运动不正、训练过度和技术不成熟是导致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

教练和运动员应注重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术,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量,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 给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不仅可以避免训练过度引起的受伤,还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7—4287(2012)06—1136—03 
长春市青少年三级跳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卢景波,倪维广,杜磊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三级跳远运动作为典型的体能类速度力量型、 
非周期性项目,技术复杂,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速 度素质和爆发力素质。跳跃运动技术项目的运动特 点是:技术动作数量少,一般结构比较简单,高速度 的运动特点_1]。运动员在上板起跳的瞬间,腿部要 承受最大冲击力量一般可达自身体重的10多倍以 上。在三级跳远过程中,人体要承受地面很大的冲 击力,运动员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时有发生_2 。 一个运动员在努力提高自身运动成绩的同时,也要 拥有良好的自我保护力。高强度训练中对运动员的 肢体造成损伤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严重的损伤不 仅关系到运动员的正常训练,而且对他们的生长发 育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_3]。本文对长春市业余体校 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人数、具体 部位、损伤原因及如何处理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加强 提高运动员预防损伤的意识,为青少年三级跳远运 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长春市三所业余体校40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男 28人、女12人),年龄16—18岁。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参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结 合当前最新研究动向作为此篇论文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结合专家意 见制定问卷,共发放40份问卷,回收40份,回收率 100 ,有效问卷40份,通过问卷了解长春市业余体 校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并对运动损伤发 生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1.2.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整理 归类,并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损伤类型调查分析 从长春市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 类型调查表来看,肌肉的拉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 43.8 ,其次为关节的劳损,占29.7 (表1)。出 现这种现象跟运动员的训练有密切的关系,过多地 进行了跳跃练习以及训练负荷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 
因。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相关肌肉和关节 
部位损伤有着重要的作用。 

表1 三级跳远中运动损伤的类型调查表n=40人 

2.2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期调查分析 
表2发生运动损伤时期调查表,l=40人 

从(表2)可以看出运动损伤的主要时期在专项 
技术练习中并且占74.4 ,专项技术训练采用的训 
练方法和手段都是围绕着专项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而且强度较大,使运动员局部的负荷明显加大,从而 
产生局部性的疲劳。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 
疲劳性损伤,如果此时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错误动 
作,肌体就更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在训练损伤中着 
地缓冲阶段损伤占7O ,因为三级跳远运动人体要 
承受地面很大的冲击力,三级跳远有三次腾跃,三次 
缓冲着地,这对运动员身体、技术等都有很高的要 
求。在这三次缓冲着地中第2次着地出现的损伤次 
数最多,在这次着地时身体承受的符合最大,对运动 
员的身体素质,技术动作要求很高。有关研究表明, 
当运动员以9 m/s的速度完成起跳后,单足跳为5 

5.3 m时产生的最大垂直力是其体重的14~22 
倍,如果缓冲不好,就会产生运动损伤 ]。加强运动 
员着地技术练习,对于减少损伤尤为重要。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午6月 第 鲞筮 塑 
3.3运动损伤部位调查分析 
表3运动损伤部位的调查表n=40人 

从上面的调查表可以看出损伤部位,主要是脚 
踝、膝关节、大腿肌群损伤最多(表3)。脚踝损伤以 42.6%占居首位,其次膝关节27.8 。第三位是大 腿的损伤。从损伤数据可以看出三级跳远跳跃过程 会对下肢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另一方面业余体校三 级跳远运动员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 踝、膝、大腿肌群等部位相对比较薄弱,如果训练安 排不当,尤其是过多地进行技术和跳跃练习,就会造 成局部负荷过重,形成运动性疲劳。如果运动员没 有及时的调整恢复,就更容易造成这些部位的损伤。 3.4运动损伤程度调查分析 表4运动损伤程度调查表n=40人 通过对运动员损伤程度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都造成影响,较大 影响占47.5 (表4)为首位,严重的运动损伤同时 也会减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因此加强预防及减少 损伤对队运动员的成长至关重要。 3.5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 通过对运动员发生损伤原因的调查表可以看出 造成损伤主要是原因有技术原因、训练负荷及疲劳 的原因、身体素质原因等。而损伤主要发生训练中, 在训练中的专项技术训练损伤最多占(表2),训练 的过程科学、合理对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就特别重 要,也是每个教练应该重视的问题。 表5损伤原因调查表,l=40人 3.5.1对技术动作原因的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看 出来技术训练中的损伤占最多,主要和运动员专项 
训练年限短,专项技术水平低,技术动作不稳定等因 
素有关。三级跳远的运动是在快速助跑的基础上, 
沿直线连续向前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项目,对运 
动员的下肢的负担很大,合理的技术能有效的减缓 
地面对肌体的冲击,降低关节、肌肉、韧带等负荷强 
度对减少损伤的发生¨5]。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 
在训练的过程中对教练的技术讲解不能充分理解, 
而是通过每次训练来改进技术动作。训练初期过多 
的错误动作,大大增加了由错误动作训练而造成的 
损伤(表5)。 
3.5.2对训练负荷及疲劳原因调查分析 

表6运动员训练情况调查表n=40人 

通过运动员的训练情况的调查我们能看出长春 
市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周训练次数集中在4— 
5次,每次训练时间为6O一90 min(表6),由于业余 
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身 
体的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比较脆弱,大运动量训 
练很容易引起疲劳。在训练中教练员应该多关注运 
动员的技能变化,合理调节运动负荷来避免损伤的 
发生。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主要变现为力 
量、速度、耐力明显下降,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变 
1138一 
差,技术动作变形等,此时如不合理调节,继续大运 
动量训练,则极其容易出现损伤。训练负荷的安排 要科学、合理、体现出业余体校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训练完放松对缓解疲劳,恢复体能有积极的作用。 都明白放松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完全训练完放松 却很少,都是很简单的做做局部肌肉放松,没有结合 专项运动肌肉进行放松。这一点应该引起教练员重 视,认真的监督运动员的放松。 3.5.3对专项素质原因调查分析 表7专项素质的训练调查表n=40人 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的调查我们能够看出运动员 的超等长力量28.8 、爆发力23.1 、快速力量 l9.2 (表7)这三项占据了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占整 个身体素质训练的绝大部分。根据损伤部位的调查 我们能看出脚踝、膝盖、大腿肌群这三个部位损伤较 多。这也跟身体素质训练也有很大的关系,身体素 质发展不全面、不均衡,是很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很 多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都被忽视了,例如踝关节结 构复杂,避免脚踝损伤应多加练习踝关节的小肌肉 群力量训练,提高跳跃过程中着地支撑能力,减少着 地不稳而带来的踝关节的损伤。_6 由于训练时间的 增长,运动强度和动作的幅度也相应的增长,如果运 动员某些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较差,也极易发生运动 
损伤。 
3.6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6.1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 
项目的适应能力,采取最科学的训练方法,对易受伤 
部位加强训练,以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 
3.6.2在训练前后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前必 
须进行缓慢的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充分伸展,使 
骨肌的收缩反应及反应速度增强,达到预防运动损 
伤的目的。 
3.6.3教练员应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科学训练理 
念,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合理的安排训 
练时间,训练内容做到循序渐进。在专项训练时多 
做技术动作的理论讲解,讲解要简单、形象、深刻,使 
处于少年期的运动员理解技术动作原理,建立正确 
的动作概念。 
参考文献i 
[1]陈昱.背越式跳高运动损伤率的调查初报EJ3.西安联合大学学 
报,2003(3):78. 
E23郭元奇.赵芳.毕 忠.对我国少年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 
分析E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1.11:125. 
[3]赵清波.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EJ].西安体育 
学院学报,2003.10:74. 
[4]郭永喜.如何预防三级跳,i ̄iJII练中的运动损伤EJ3.辽宁体育科 
技,2005.6:52. 
[53刘仁胜.对我国少年男子三级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J].辽宁 
师范大学体育学报,2004.2:272. 
E6]黄建军.背越式跳高起跳脚着地技术及踝关节受伤的研究EJ].安 
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9:304. 
(收稿日期:2011—0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